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中体西用”
2.教育
3.班级授课制
4.道尔顿制
5.问题解决(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6.学习动机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谈谈如何认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及行动研究的步骤。
2.论述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3.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
4.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评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新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共同特征、意义及其局
限性。
2.述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论述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4.结合中学生的时代特点谈谈你对于目前基础教育问题的理解。
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解析】洋务运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对近代西方文明成果的移植过程。如何解决“西学”与中国固有文明之间的关系,洋务派提出典型的方案就是“中体西用”,即在“中学”(又
称“旧学”)的主导下肯定“西学”的辅助作用和器用价值。
1861年,冯桂芬在《采西学议》中写道:“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
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到19世纪90年代,发表类似观点的人越来越多,而表达方式越来
越明确,并逐渐定型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892年,郑观应在《西学》篇中说:“中学
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直到1898年春,张之洞撰成《劝学篇》,围绕“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主旨集中阐述,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2.【解析】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它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等。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3.【解析】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已有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在班级授课制中,同一个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必须一致,且开设的各门
课程,特别是在高年级,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分别担任。其注重集体化、
同步化、标准化,长于向学生集体教学,但出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进行个
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迅
猛发展和对创造性人才需求的日益迫切,20世纪初以来,许多国家的教育界人士都致
力于班级授课制的改革。
4.【解析】1920年,美国的柏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建了一种新的教学组
织形式,人们称之为道尔顿制。按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道尔顿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在良好的条件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
5.【解析】问题解决一般是指个体通过应用并超越过去所学规则以产生一个新答案的过程。由于对问题的理解不同,心理学家对问题解决的看法历来也不同。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是一种以目标定向的搜寻问题空间的认知过程,个体必须对原有知识经验和当前问题的组成成分进行改组、转换或联合,才能达到既定目标。
6.【解析】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使活动趋向一定的目标,以满足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是动机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学习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以满足某种学习需要的内部心理状态,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效能感和成败归因。
二、简答题
1.【解析】参考答案参见2011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简答题第3题的解析。2.【解析】二十世纪,社会呈现高速发展,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学制也随之发生了许多
变化,特别是西欧双轨制变革更为明显。各个国家都在不断地改进学制,以期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纵观当代学制发展,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
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充分发展,为教育提供了许多科学理论,其研究成果已充分证明了儿童在入学前智力发展水平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要重视早期智力开发。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学前教育逐步被纳入学制系统虽然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但不能把儿童升学前教育的年龄视为儿童的入学年龄,因为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区别的。
义务教育是国民素质基础教育,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都把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渐延长,一发达国家的义务已达12年以上,将义务教育延伸到高中阶段。
(3)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中等教育阶段是现代教育结构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与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均不相同。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必须看到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质量要求。因此,普通中学职业化,职业中学普通化,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是中等教育改革的趋势。
(4)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且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的结构也突破了传统高等教育观念,向多层次化方向发展。
(5)接受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继续教育
终身教育是一种大教育观,是改革现有教育机构的原则,其目标是组织一个提供终身学习的完善体系,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