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为内皮细胞病的Castleman病临床分析(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现为内皮细胞病的Castleman病临床分析(一)
【摘要】目的提高对表现为内皮细胞病的Castleman病的认识。
方法对3例肾病病理表现为内皮细胞病的Castleman病进行病例分析,并复习国内外有关文献。
结果3例Castleman病患者,临床分型均为多中心型,主要表现为乏力、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脾大、轻度贫血、血尿、蛋白尿和C反应蛋白增高,临床诊断2例为慢性肾脏病,1例为急性肾衰竭。
结论肾脏病理表现为内皮细胞病的Castleman病临床表现多样,极易漏诊,诊疗工作中如遇肾脏病变伴淋巴结肿大病例,应尽早行淋巴结活检,以期能早期诊断,及时明确治疗方案。
【关键词】巨大淋巴结增生;内皮细胞病;临床分析
Castleman病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或巨大淋巴结增生,是一种临床少见的以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乏力、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脾大、轻度贫血、血尿、蛋白尿和C反应蛋白增高,极易漏诊,为提高对Castleman 病的认识,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对近年来我院确诊的3例表现为内皮细胞病的Castleman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病例1患者,丁某某,男,51岁,农民。
因“间断发热、浮肿5个月,血肌酐高、血小板低1个月”入院。
患者5个月前出现上腹胀痛、发热,当地B超示“胆囊炎”,治疗7天热退,出现颜面浮肿及“蛋白尿”,服40付中药(具体不详)后水肿消退,但上腹痛未缓解而来本院就诊。
病后觉双手麻木,尿量600~900ml/d。
既往史:15年吸烟史,20支/天,父亲因“血压高”去世,姐姐患“肾炎”。
查体:BP120/90mmHg,全身皮肤稍黑,颈后、锁骨上、双腋下、腹股沟均可触及0.5~1cm淋巴结,可活动,质地中等,无压痛,两肺闻细小湿啰音,余(-)。
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血红蛋白87g/L,血小板16×109/L;小便常规:蛋白(+++),红细胞(++),24小时尿蛋白定量 1.39g;血浆白蛋白25g/L,血沉(ESR)35mm/h,C反应蛋白(CRP)75mg/L,血肌酐518μmol/L,肾小球滤过率(GFR)31.5ml/(min·1.73m2),乳酸脱氢酶536μmol/L,肝功能正常,免疫球蛋白IgA、IgG、IgE明显升高,自身免疫、风湿、ANCA、血尿免疫电泳等检查均阴性。
B超示:①全身浅表多发淋巴结肿大;②腹水;③脾大。
淋巴结病理:表现为淋巴滤泡增生,生发中心形成,毛细血管穿入滤泡。
毛细血管壁增厚并玻璃样变,滤泡的套区小淋巴细胞增生常呈同心圆排列,呈葱皮样结构,滤泡间大量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增生,符合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
肾病理:免疫荧光IgM2+颗粒样、团块样系膜区、毛细血管壁沉积,光镜毛细血管腔可见微血栓形成,结合光镜、电镜:考虑为内皮细胞病(透明血管型)。
临床诊断:①Castleman病(透明血管型);②血栓性微血管病,③急性肾衰竭。
入院后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1疗程(0.5g/d×3d),并予强的松60mg/d+长春新碱1mg/周,化疗1周后淋巴结明显缩小,色素沉着减轻,血小板76×109/L,血肌酐118μmol/L,CRP
2.21mg/L,IgA2.04g/L,IgG11.8g/L,C30.63g/L。
2.病例2患者,张某某,女,36岁,农民。
因“间断头晕、头痛3年,颜面、下肢肿2年”入院。
患者3年前间断出现头晕、头痛,血压未测,2年前久坐后出现双下肢水肿,尿色深黄,伴腹胀、乏力,均未行诊治,1年前右眼视力下降,接触冷水后觉双手麻木,当地医院检查为“尿蛋白(++),肾功正常,血压高并有眼底出血”(具体不详),按“慢肾”治疗(卡托普利+中药),查“肌酐高”加用硝苯地平、雷米普利治疗后血压140/90mmHg,为明确诊断而就诊。
病后无明显少尿、多尿。
查体:BP130/80mmHg,双颈部褐色片状斑,颈、锁骨上、双腋下、腹股沟均可触及1~2cm淋巴结,可活动,质地中等,无压痛,余(-)。
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血红蛋白96g/L,血小板116×109/L;小便常规:蛋白(++),红细胞(+),24小时尿蛋白定量1.2g;血浆白蛋白29g/L,血沉(ESR)25mm/h,C反应蛋白(CRP)15mg/L,血肌酐98μmol/L,肾小球滤过率(GFR)80.5ml/(min·1.73m2),肝功能正常,自身免疫、风湿、ANCA、血尿免疫电泳等检查均阴性。
B超示:①全身浅表多发淋巴结肿大;②腹水;③脾大。
淋巴结病理:
淋巴结结构存在,淋巴滤泡明显增生,滤泡间大量浆细胞及少量组织细胞增生并见核分裂相。
滤泡内的毛细血管穿入,滤泡间可见PAS染色阳性的无定型的嗜酸性物质沉积;部分区域淋巴细胞显著增生且弥漫成片,符合Castleman病(透明血管和浆细胞混合型)。
肾病理:免疫荧光阴性,结合光镜、电镜,考虑为内皮细胞病。
临床诊断:①Castleman病(透明血管和浆细胞混合型);②慢性肾脏病2期。
诊断明确后予强的松60mg/d治疗,后患者失访。
3.病例3患者,刘某某,男,56岁,退休工人。
因“双下肢、眼睑浮肿6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
患者6个月前出现双下肢、眼睑水肿,3个月前发现血压高(160/100mmHg),未诊治,1个月前浮肿加重,外院查“尿蛋白(++),潜血(+++),双肾体积大”,病后尿量无改变。
既往史:从事高电离辐射工作15年,平时常服用强力VC片、感冒胶囊,父、兄有糖尿病,母、弟有高血压(父、母均病故)。
查体:BP120/80mmHg,双颈、腋下、腹股沟可触及1~1.5cm 淋巴结,可活动,质地中等,无压痛,余(-)。
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血红蛋白107g/L,血小板206×109/L;小便常规:蛋白(+),红细胞(+),24小时尿蛋白定量0.89g;血浆白蛋白30g/L,血沉(ESR)45mm/h,C反应蛋白(CRP)15mg/L,血肌酐99μmol/L,肾小球滤过率(GFR)86ml/(min·1.73m2),肝功能正常,自身免疫、风湿、ANCA、血尿免疫电泳等检查均阴性。
B超示:①全身浅表多发淋巴结肿大;②腹水;③脾大。
淋巴结病理:淋巴滤泡增生,生发中心形成,毛细血管穿入滤泡。
毛细血管壁增厚并玻璃样变,滤泡的套区小淋巴细胞增生常呈同心圆排列,呈葱皮样结构,滤泡间大量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增生,符合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
肾病理:免疫荧光IgM2+颗粒样、团块样系膜区、毛细血管壁沉积,结合光镜、电镜,考虑为内皮细胞病(透明血管型)。
临床诊断:①Castleman病(透明血管型);②慢性肾脏病2期。
入院后予COP方案化疗一疗程(第1~4天强的松100mg,第一天长春花碱酰胺4mg及环磷酰胺1g),并予强的松60mg/d,10天后患者淋巴结明显缩小、软,追踪1年患者肾功能稳定,小便常规:蛋白(++),血肌酐129μmol/L,肾小球滤过率(GFR)80ml/(min·1.73m2)。
讨论CastlemanDisease(简称CD)1956年由Castleman等1]首先报道,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或巨大淋巴结增生,是一种临床少见的以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Castleman病以女性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4,本组中男性2例,女性1例,考虑与病例数较少有关。
CD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人类疱疹病毒8型(humanherpesvirus8,HHV8)感染、抗原递呈细胞功能异常、细胞因子调节异常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