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肺心病的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治疗肺心病的体会

发表时间:2014-07-08T09:58:40.8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2期供稿作者:邓先立

[导读] 常见的有急性发作时的痰热壅肺型,稳定缓解期的肺卫不固、气阴不足、脾虚生痰、肾不纳气型。

邓先立 (项城市卫校中西医结合医院 466200)

【摘要】目的肺心病属于祖国医学心悸、喘证、痰饮、水肿等范畴,中医辨证施治,急性发作期以清为主,结合化痰、佐以活血;缓解期益气养阴、健脾补肾,佐以清热活血;始终抓住“血瘀”之共性,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贯穿着清热、活血、补虚三法。

【关键词】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清热活血补虚

【中图分类号】R25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2-0239-02

一、概念

凡是因肺、胸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产生功能或结构的改变所引起的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肥厚、扩大,严重者可出现有心代偿不全及呼吸衰竭,称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本病中医属于心悸、喘证、咳嗽、痰证、饮证、水肿等范畴。《灵枢?胀论》提到:“肺胀者,虚满而喘咳。”《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说:“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说: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许多记载与肺心病症状相似。

二、祖国医学的认识

本病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肺,但与脾、肾关系密切,进而影响于心,病情复杂,变化多端。

《素问?咳论篇》说:“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指出咳喘气逆之类的病首发的病位在肺,因为肺为娇脏,外合皮毛,外邪侵袭,首先犯肺。肺失宣降,则发咳喘。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虚损,多因平素饮食起居失调,劳逸失度,精神刺激,或外感所伤,而引起脏气失和,营卫不调,以致机体抵抗力低下,形成夙根,以后一遇外邪即发。肺久病不愈,必传于脾、肾。脾为后天之本,主水谷、津液运化,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酿湿生痰,甚则上涌犯肺而见咳喘咯痰,故称脾为生痰之源。又水湿溢于肌肤则见水肿等症。肾主水,人体的水液代谢靠肾阳的蒸化、推动。如果肾虚不能制水,可使水湿停聚而成痰饮,痰饮上犯则使肺气壅遏而生咳喘、咯痰等症。又肺主出气,为气之主。肾主纳气,为气之根。肾气不足则脾失健运,肺气不降。心主营血,肺主卫气,辅心而行血脉。肺病既深则气虚不能推动血液循行,血脉淤阻而累及于心,心气不足则出现心悸、气短、汗出等症。血瘀可使水道不通而生水肿。水气凌心则心悸气短加重。病久正气渐衰,更易为外邪所侵袭,外邪引动伏饮,反复发病,使疾病缠绵不愈。如病久痰盛,迷闭心窍,可引起神昏谵语,烦躁不安;其痰热盛,热极生风,肝风内动者则可出现筋惕肉瞤,惊厥抽搐;如肺气虚极,血失统帅,或气滞血瘀,脉道闭阻,或火热上炎,迫血妄行,则皆可引起血不归经而致出血;又如热毒炽盛而致气阴两伤,阴损及阳,或大量出血而致气血衰微,或痰誕壅盛而致肺气闭塞者,皆可导致气阴衰败,阳气欲脱,而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危欲绝之险象。尽管其变现变化多端其病理仍是本虚标实。本虚以肺、脾、肾气虚为主,标实以痰盛、水乏、血瘀为主。不同阶段,由于本虚标实侧重不同,临床证型也不尽相同。常见的有急性发作时的痰热壅肺型,稳定缓解期的肺卫不固、气阴不足、脾虚生痰、肾不纳气型,以及心肺功能衰竭时的肾虚水注型等等。针对各时期的基本病机和症候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1、急性发作期,此期多是在已有体虚和夹有不同程度的痰饮内伏与瘀血阻滞的基础因外感新邪而诱发。突出的矛盾是“痰”与“热”。治疗上应在清热、宣肺、涤痰之基础上加入活血利水之药,此期中常选药物分别为:

⑴清热药:黄芩、鱼腥草、野荞麦根、银花、连翘、石膏、七叶一枝花、大叶青等。

⑵祛痰药:桔梗、桑白皮、杏仁、贝母、佛耳草、竹沥、半夏、地龙等。

⑶清热养阴生津药:鲜石斛、鲜芦根、天花粉、知母、玄参、麦冬、鲜生地、西洋参等。

⑷活血化瘀药:桃仁、蓬莪术、三棱、丹参、赤芍、川芎、红花、郁金等。

如痰浊壅阻,苔黄厚腻,腹胀便秘可加生大黄、莱菔子、枳壳等;如下肢浮肿少尿则加冬葵子、车前草、甜葶苈子、猪苓等,或活血利水之泽兰、益母草、虎杖根、马鞭草等。如心阳虚衰则用人参、麦冬、淡附片。

在整个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中,控制肺部感染是个重要环节。在这一期的各个阶段始终重用大剂清泄痰热药,并调整服药方法为每日二剂,提高了药物浓度。同时针对病机,于各阶段均佐入活血药以增强疗效。

2、缓解期

肺心病缓解期是在感染基本控制的情况下,仍留有不同程度的咯痰或动则气急等症状,属邪未祛尽,正虚日甚阶段。此期的突出矛盾已由急性发作期的“痰”与“热”转化为“虚”和“淤”。在治疗上,以“缓则治本”为原则,根据病人体质和累及脏腑的不同分别进行整体调治。以虚瘀并顾,扶正活血为主,辅之清热祛邪,以图正胜达邪,稳定病情,延缓病程发展。

⑴肺卫不固:肺为气之主,肺心病人多气虚表疏,卫阳不固,腠理不密,不能抗御外邪,常因新感引动宿疾。对表虚易感者以益气固卫如玉屏风散、参苏饮为主,重用黄芪或黄芪桂枝汤,另外,肺心病人过敏体质者较多,如夹有荨麻疹、慢性鼻炎、以及对某些刺激极易引起过敏,导致气管痉挛,突然喘逆,所以适当增入疏风药也很不要,通常选用苍耳子、辛夷、蝉衣、防风、浮萍、地肤子、地龙等药。

(2)脾虚生痰:“脾为生痰之源”。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用清热祛痰药之后,咳减,痰色由黄转白,痰质由粘稠转为清稀,咯痰趋畅,但痰量仍多,这是肺热渐清而脾虚矛盾日益上升。治疗上当以扶中化饮为主,药选六君汤合紫菀、冬花、白前、白芥子、苏子、佛耳草、鹅管石、化橘红等。

(3)肾不纳气:“肾为气之根。”因喘促日久,气不得续。历来以喘属肾不纳气。古人用益肾纳气之法治喘,确有一定疗效。多选用紫石英、五味子、巴戟天、紫河车、仙灵脾、仙茅、甜苁蓉、炒牛膝、鹿角胶、菟丝子、海狗肾及人参蛤蚧汤、济生肾气丸等。

(4)肾虚水泛:另外对部分高年肾虚出现畏寒、肢冷、面色晄白、水肿、舌淡、苔白脉细、舌下瘀筋明显等脾肾阳虚,肾虚水泛患者,则常予温补脾肾,活血利水。以仲景真武汤或芩桂剂。

以上为治疗肺心病临床辨治中的一些方法。在急性发作期,以清为主,结合化痰,佐以活血,并注意患者禀赋体质,权衡虚实。既顾其本,又不碍邪,寓补于清之中。缓解期以益气养阴,健脾补肾,扶正固本为主,佐以清热活血,并始终抓住“血瘀”这个共性。注重活血行瘀,达到改善心肺功能。在肺心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贯穿着清热、活血、补虚三法。只是所处阶段不同,各有侧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