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沿海地区履行使命的方式是: 抓住世界产业分工机遇,利用廉价的土地、人力成本 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 业,实现产业扩张。其显著特点是:产业层次总体偏 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在国际分工中像“压缩饼干” 一样被挤压在产业链的最低端。
26
中国经济在国际分工中,如果满足于全球产业链配置 中的低端环节,发展的国际空间就将难以扩大,甚至 后续乏力。要想扩大发展的国际空间,就必须重新思 考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方式,形成在全球竞争中的新优 势。 这就需要着眼世界经济层面调整经济结构,进行产业 升级,培育上游高端产业,抢登未来世界经济新格局 中的产业制高点位置。而受制于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 现实,能规模性担当参与国际经济制高点角逐重任的 主要是沿海地区。
5
平衡增长理论的意义:
两种平衡增长理论都主张实行国家干预、国家来 制定统一的经济发展计划。因为,发展中国家的 市场机制无法筹集大量资本,并按照一定的比例 配置各个部门。 该理论的意义在于: 1、强调了大规模投资重要性和合理配置有限资源 的必要性。 2、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作用的局限性和政 府计划的必要性。 3、纳克斯理论纠正了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其他部 门发展的倾向,强调了农业的作用和发展农业的 必要性。
28
在产业方面,规划明确长三角地区在沿江、沿海、杭 州湾沿线优化发展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石化、钢铁、 汽车、船舶等产业,加强油气战略储备; 珠三角地区重点发展现代钢铁、石化、船舶制造等产 业,力争形成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基 地;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厦门湾、湄洲湾等为依托,建设以石 化、船舶修造等为重点的临港工业集中区,布局建设石 油储备基地; 江苏沿海地区集中布局临港产业,形成功能清晰的沿海 产业;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挥深水良港优势,在钦州建设进口 原油商业储备基地。
平衡增长理论试图用发达国家的情况来说明 和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忽视二者在基本经济 条件上的差异,其理论是“早熟的”。
其次,平衡增长理论所依据的外部效应”内部化” 学说有自相矛盾之处。外部效应既包括正的外部效应, 也包括负的外部效应。
8
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观点:
发展中国家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首先发 展一部分产业,以此为动力逐步扩大对其他产业 的投资,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最终使整个经济得 到全面发展。
16
2. 发展极的形成条件 一、在一个地区内存在着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
和企业家群体。
二、必须具有规模经济效益。 三、要有适宜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17
3. 发展极的形成途径:
①由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而自动产生的“发展极”。 ②由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主动建立的“发
展极”
18
4. 增长极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
缪尔达尔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地理上的二元经 济”,即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在空间上并存的 二元结构。据此,他提出了经济发展“优先次序”, 即政府应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对经济基础较好并已 积累起发展优势的地区给予重点投资,以求得较好的 投资效率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当这些地区的发展取得 长足进步并达到一定程度后,再通过“扩散效应”带 动其他地区的发展。
1.“回波效应”
是指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收益差异的 吸引下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
2.“扩散效应”
“回波效应”也是有限度的,当“发展极”达到 一定程度后,它还会产生“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 因为发达地区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引起生产要素供 应紧张,从而引起生产成本上升,有利的投资机会减 少,资本必然向其他地区寻找出路,这时,会出现资 本技术向落后地区扩散的现象。扩散效应的结果是地
25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通过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 放城市等,以“点”的形式对沿海地区进行布局。
沿海地区是中国面向亚太地区的窗口,是中国参与经 济全球化的战略区域。此外,沿海地区由于拥有港口、 海洋、腹地等优势,又能发挥对内通道功能,影响、 辐射和带动国内区域均衡发展,也是国内西部大开发、 中部崛起、东北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29
新一轮区域规划对沿海地区产业发展进行了“转折性布局”,
其显著特点是:产业发展取向“高端”,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
服务业为支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构建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企业发展的诉求转为“拥
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具有国际竞争
力”、“世界级品牌”等。 比如,规划明确长三角地区要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 基地,集中力量积极发展战略性高技术产业;珠三角地区要形 成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 物、新材料、环保、新能源、海洋等产业;天津滨海新区要建 成北方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积极发展高新技 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海峡西岸经济区要建成海峡西岸先进制 造业基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江苏沿海地区要推进先进 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积极发展以风电和核电为主体的 新能源产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 加工制造基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 30
12
赫希曼认为:联系效应是经济增长的有效机制。 一个国家在适当的投资项目中应优先选择具有联系 效应最大的产业。这就是产业部门优先发展次序选 择的技术标准。应当优先投资和发展进口替代工业。 1)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可以从生产最终消费品的行业 起步。 2)进口替代工业本身具有很大的后向联系,它们对各 种投入的需求不断增加,会吸引本国厂商来从事中 间产品和资本品的生产,使本国产品逐步取代进口 产品。 3)当进口替代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独立发展民 族工业体系,实现工业化。
6
平衡增长理论的缺陷:
1、平衡增长受到资源不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 下的限制。 2、平衡增长过分依赖计划和国家干预。 3、缺乏实证支持,经济发展实践未能为平衡增长理 论提供充足的依据。
7
二、不平衡增长战略
(一)赫希曼对平衡增长战略的批评
首先,赫希曼认为,平衡增长的思想是在工业 发达国家的经济萧条时期,由于开工不足存在着大 量闲置资源,资本存量和其他生产要素没有完全发 挥其作用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即需求不足)
第 十二 章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
第一节 第二节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经济的平衡增长与不平
衡增长
1
第一节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论
一、平衡增长战略 二、不平衡增长战略
2
一、平衡增长战略
按照罗森斯坦-罗丹和纳克斯的观点,平衡增长 是通过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大规模投资来实现的。
平衡增长战略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外部经济效益
11
2、联系效应:
DPA内部包含许多产业部门,应优先发展那些“诱 导”效果最强的部门。 他根据“引致决策”,推导出两个诱导机制: ①后向联系效应:②前向联系效应: 前向联系是指一个部门与吸收它的产出的部门之间 的关系;后向联系是指一个部门与向它提供投入的部 门之间的关系。不同产业联系效应不同,后向联系 强于前向联系。
27
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阶梯性特征,沿海-中西部形成了 巨大的“经济落差”。中国制造业仍然在相当长的时 间内具有国际竞争力,在沿海培育高端产业参与国际 分工的同时,运用“经济落差”效应,将下游产业转 移到中西部内地实现阶梯布局,这种产业的“内部回 旋”,既为中西部发展打开了发展空间,又能确保国 际产业链的多数产业都在中国有相对应的产业,从而 能扩大中国经济的战略空间。
展需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即平衡增长。
平衡增长是目标,不平衡增长是手段。
14
第二节 区域经济的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一、区域发展理论 二、中国的区域发展
15
一、区域发展理论
(一)“发展极”理论 —佩鲁(法国)
1. 什么是“发展极”
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增长速度最快,在 空间上的集聚,会形成一种中心,这种中心就是指资 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 速,并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一些地区和区 内大城市中心。如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 信息中心等。
24
(四)“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势及其
转移。产业结构的更新是地区经济向高梯度发展的根
本动力;产业结构的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次序地 从高梯度地区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世界上许多拥有海岸线的国家或地区在其工业化及城 市化进程中,充分利用海运物流的低成本优势,调配 全球的经济资源,在沿海港口附近陆地区域发展临港 型大宗原材料工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形成大宗原材料 产业集聚和城市集聚。这种临海型区域国土开发模式 是几十年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这些国家或地区加快现 代化的显著特点和成功之路。
22
(三)倒“U”形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J.G.)
23
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区域间不平 等程度大体上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变化。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非均衡过程即区域发展 差异扩大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当经济发展到 一定水平后,均衡过程即区域发展差异缩小又构成 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9
(二)不平衡增长战略
不平衡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发展过程的非均衡性质。
发展中国家可投资项目对资源需求超过了资源所有
量,就必须对投资项目进行选择。
发展政策的任务,是要找到一种能把各种资源最大
限度地诱发和动员起来的“压力”和“诱导”机
制,也就是通过制造紧张、不成比例和不平衡来促 进经济发展。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投资优先顺序的选 择。
和各部门之间相互关联和补充的性质,以推动经济 快速增长。
3
1、罗森斯坦-罗丹理论: ①其核心是要通过“大推进”式的投资克服经济中的 “不可分性”。“不可分性”表现在供给和需求的不可 分性。 ②强调工业部门,而忽视农业部门发展。 ③由于他提出的“同比率”投资,该理论称为“极端的 平衡增长理论”。由于该理论条件严格、道路狭窄,缺 乏现实意义。
投资项目的选择有两种形式:①替代选择(互斥方 案选择)②延迟选择(投资项目的优先次序问题)
10
关于延迟选择的准则:
1、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 应用“社会资本SC”和“直接生产性活动DPA”来分析 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 如果SC优于DPA,称为超能力发展;如果DPA优于 SC,称为短缺的发展。这两种情况都成为发展的诱 因和压力。 赫希曼倾向于先发展DPA ,因为这种路径下对投资 决策的”诱导”效果更强。政府带头扩张DPA ,导致 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的紧张,形成瓶颈制约,由此形 成的生产成本上升,必然引致社会向基础产业和设施 投资,达到加快经济发展的目的。
中国部署新一轮沿海开发开放
此前,《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广
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
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
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的若干意见》、《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相继获国务院常务
会议原则通过上升为国家战略。
13
(三)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关系
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经济发展就是平衡 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对立统一过程。平衡增长与不平衡 增长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考虑问题的。
短期更多考虑不平衡战略,长期更多考虑平衡战略。
不平衡增长是从资源有效配置角度,考虑在经济发展 的初期,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分配于最有生产潜力的产业 中,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在经济发展进入高级阶段, 从工业化和快速发展经济的角度,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
4
2、纳克斯理论:
①全面、大规模地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投资,实 行平衡增长战略,打破资本形成不足导致生产率难以提 高,而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的贫困恶性循环。 ②平衡增长是扩大市场容量和提高生产率的手段,是贸 易扩张的基本前提。 主张按不同比率来投资和发展各个部门的生产。即按 照部门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大小来确定不同 的投资比率。弹性大的部门应该投入比率大。(因为弹 性大说明该部门发展不足,是经济发展中的“瓶颈”, 应该重点解决。)
第一,外部经济。 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内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厂商可以不 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某些产品和劳务,从而获得整 体收益的增加。 第二,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由于经济活动范围的增 大而获得内部的节约。 第三, 辐射作用。 发展极的辐射作用具体体现在“回波效应”与“扩散 效应”。
19
(二)“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
区间的差距逐步缩小。
20
如果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大于回波效应,就会带动 周边地区经济共同发展。
然而由于累积性因果循环的关系,回波效应往往 大于扩散效应,导致增长极地区越来越发达,周边 地区越来越落后,形成地理空间上的二元经济,使 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甚至形成独立于周边地区的 “飞地”。
21
3.“地理上的二元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