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世界市场价格

合集下载

世界市场价格

世界市场价格

5.根据交易中价格竞争状况划分,国际贸易商品价格竞争程度较为激烈的价格 是:( ) A.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B.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C.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部价格 D.调拨价格 6.根据交易中价格竞争状况划分,国际贸易商品价格竞争程度较弱的价格是: ( ) A.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B.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C.商品交易所价格 D.开标价格 7.在一定时期内,如果一国贸易条件的变化为出口商品价格指数相对进口商品 价格指数有 所下降,则表明 ( ) A.该国贸易条件改善 B.该国贸易条件不利 C.该国贸易条件没有变化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8.通过买卖双方公开竞争而形成的国际商品价格是一种 ( ) A.垄断价格 B.封闭市场价格 C.调拨价格 D.自由市场价格 9.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称为 ( ) A.净贸易条件 B.收入贸易条件 C.单因素贸易条件 D.多项因素贸 易条件 10.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把贸易量加进来,叫:( ) A.净贸易条件 B.收入贸易条件 C.单因素贸易条件 D.多项因素贸 易条件
例:若1980年为基准年,进出口价格指数均为100, 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也是100。1990年底该国出口价 格指数下降5%,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 为110,则该国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则为:
T=(95/110)×100=86.36
1980与1990年间该国的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近15 个百分点,贸易条件恶化。
4、双项因素贸易条件
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不仅考虑出口商品劳动 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考虑进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变 化情况。 双项要素贸易条件不仅考虑出口商品要素生产率的 变化,而且考虑进口商品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D =(Px/Pm)(Zx/Zm)×100
D代表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Zm代表进口商品要 素生产率指数。

第五章 世界市场

第五章 世界市场

• • • • • •
1.国家与地区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国家 2.贸易厂商
按经济活动的目的和性质可分为: 公司:追求商业利润 企业主联合会:促进私营企业扩大出口而建立 并代表企业家集团利益 • 国家机关和机构:经政府授权进行外贸活动
3.交易商品
货物(10大类) 服务(12大项) 要素(资本——直接投资、间接投资)
5.竞争
• 各国买主与卖主之间的竞争对某商品国际 价格的影响取决于两者竞争力量的对比 • 当某一商品处于“买方市场”时,买方凭 其在交易上的有利条件压低商品的国际价 格 • 当某一商品处于“卖方市场”时,卖方凭 其有利条件抬高价格
6.经济周期性波动
• 经济周期的4个阶段: • 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下降 疲软 回升 升高
标志
1 多边贸易和多边支付体系的形成
原材料,顺
西欧北美

不发达国家
英国
2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与世界货币的形成
为各种货币价值/各国商品价格提供一个互相 比较的尺度
3 世界市场上商品的多样化和大宗贸易 的增长 4 统一的世界价格的形成 5 形成了比较健全固定的销售渠道 6 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规律制约着世界 市场的发展
(3)博览会、展览会
• 博览会:是一种定期在同一地点,在规 定的期限内举办的有众多国家、厂商参 加,展销结合的国际市场 • 展览会一般是不定期举办的,与博览会 的区别在于只展览不销售,通过展览会 促成会后的交易
名称: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 举办时间:2010年5月1日- 10月31日 (184天)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期货交易是指正处于运输途中,或者须 经一定时间后才能装运的货物进行的交 易。它是一种按照取货合同达成交易后, 远期进行交割(执行)的交易。达成交 易必须做到三点: ①合同的条件必须标准化。 ②保证合同绝对能够执行。 ③脱离实际货物的交付。

国际经济学教程(第三版)第五章 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

国际经济学教程(第三版)第五章 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

二、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 凯恩斯本人并没有提出系统的贸易保护理论,但其后的 经济学家在其就业理论和投资乘数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提出了贸易保护理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籍奥地利 经济学家马克卢普(P.Machlup)在1943年所著《国际 贸易与国民收入乘数》中提出的对外贸易乘数(foreign trade multiplier)理论。
最优关税图示
W
C
A
B
O
t1
t2
• 横坐标表示关税率, 纵坐标表示征收国的 福利水平,曲线AB表 示关税水平对本国福 利的影响。
A点的位置高于B点, 表明B点的福利水平 低于A点。A点对应的关税为零,即OA代表自 由贸易状态下的社会福利水平。T2表示禁止 性关税,对应于该关税水平,国内经济又回 到了封闭状态下,所以当关税水平大于或等 于T2时,社会福利水平要低于自由贸易下的 福利水平。曲线AB在C点的切线斜率为零, 即在这一点,进口国的福利达到最高,对应 于这一点的关税税率为T1,该税率即为最优 关税。
幼稚产业的判断标准
3. 肯普标准:外部经济标准
肯普认为在存在内部规模经济的情况下,即使某一产业符合穆勒 -巴斯塔布尔标准,也不一定需要政府的保护。因为,对于投资 者来说,决定是否投资的依据不是当前的利益,而是未来的预期 利益。如果未来预期利益的贴现值能够补偿保护成本,那么投资 者就会投资,而无需政府提供支持或保护。但是,在存在外在规 模经济的情况下,由于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偏离,会导致该产 业私人投资的萎缩,这样产业的持续发展就会受到影响。这种情 况下,政府提供的支持或保护才是必要的。
汉密尔 顿主张
实行保护关税制度,认为:制造业的发展对 国家利益关系重大,保护和发展制造业对维 护美国的经济和政治独立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贸易课程设置的目的要求

国际贸易课程设置的目的要求


目的: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个全面、系统的 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为以后的 学习奠定基础。 要求:了解与掌握国际贸易课的任务与内容, 弄清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国际贸易课程的任务与内容
一、国际贸易课的任务


(一)国际贸易的含义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活动,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 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二)国际贸易课的任务 国际贸易课是研究国际贸易产生、发展和贸易 利益,揭示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 的规律和特点的学科。

二、对外贸易与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节 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但不稳定 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居主 体地位 三、国际贸易结构向高科技产品、服务业发展 四、跨国公司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力量 五、贸易集团化的趋势加强 六、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体制加强 七、国际电子商务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
第三章
国际分工
学习目的与要求



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阶段; 制约国际分工发展的各种因素;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发展的作用; 西方经济学家有关国际分工理论。 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相 互关系。
第一节
国际分工概述
一、国际分工的概念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 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 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 界市场的基础。
第二章
当代国际贸易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了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及其地位与作 用和二次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目的 在于从宏观上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 与现状、地位与作用。

第五版国际贸易习题与答案

第五版国际贸易习题与答案

国际贸易复习题第一章习题1、什么是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经由第三国商人进行贸易的行为。

转口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或货物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经由第三国贸易商方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

1、什么是对外贸易量?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额2、什么是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额/国内生产总值3、研究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和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分别有什么作用?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也叫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是指一定时期内世界上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商品在某一个国家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位,一般是以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商品在该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既标明了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也标明了该国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着该国进出口贸易的国别分布,表明着它同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也叫国际贸易地理分布,是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国经济集团的对外商品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观察和研究不同时期的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对于我们掌握市场行情的发变化,认识世界各国间的经济交换关系及密切程度,开拓新的国外市场,均有重要的意义4、什么是国际贸易结构?研究国际贸易结构有什么作用?国际贸易结构:又称国际贸易值,是用货币表示的反映一定时期内世界贸易规模的指标,是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地区)出口贸易额的总和。

作用:研究国际贸易结构可以反映出一国或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等。

第三章国际分工1、简述国际分工的产生、发展与形成过程(46-48)16-18世纪中叶,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只存在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不发达的地域分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11世纪欧洲城市兴起,手工业与农业逐步分离,商品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15世纪末到16世纪上半时期的“地理大发现”和随后的殖民地开拓,加大了市场,促进了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过渡,从此资本主义进入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国际贸易》习题

《国际贸易》习题

第一章导论思考与习题1.为什么说从地理大发现开始才形成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2.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什么主要的区别?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除了本章中列举的因素以外,你还有哪些补充?4.简述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5.中国的对外贸易早于西欧国家,但为什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不及西欧?6.比较15世纪初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和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哥伦布、达∙迦马、麦哲伦等远洋探险的不同结果,探讨产生这些不同结果的原因。

7.本章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讨论对你有什么启发?8.各国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国际贸易理论又是从那些方面加以解释的?9.从供给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贸易理论对生产技术的假设有何差异?10.总体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用总体均衡的方法来分析国际贸易?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思考与习题:1.根据重商主义的观点,一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

在两国模型中是否可能?为什么?2.在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利弊时,有人说“为了能够打开出口市场,我们不得不降低关税,进口一些外国产品。

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请分析评论这种说法。

3.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 国则是16吨。

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4.“贸易中的‘双赢理论’本是强权理论。

对于弱国来说,自由贸易的结果只能变得更穷”,请评论上述观点。

5.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一单位计算机和一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

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二)对外贸易差额
讨论 长期大量顺差与逆差的结果? 顺差----外汇量增多---本币升值----国际市场本国W价格上升----出口量减少 Eg: $1:¥8 $1:¥4 (2:8) 思考 本币对外贬值对本国的进出口有何影响?
(三)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构成)
相关资料:
2000年中国内地十大贸易伙伴依次为:日本、美国、欧盟、香港特区、东盟、韩国、台湾省、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与他们的贸易额达$4085亿,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86% 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1154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其中,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香港特区、东盟、加、澳、韩等十大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实现全面增长,累计达到9588.3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83%。
(一)国际贸易额(值)与国际贸易量
1、贸易额(值)(The Value of Trade) (1)定义:~是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的进出口贸易值。 (2)计算:各国出口额(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总额(值)。各国(地区)统计其出口值时通常采用FOB价计算。
(一)国际贸易额(值)与国际贸易量
2、贸易量(Quantum of Trade) (1)定义:以不变价格表示的贸易值。 (2)公式: 贸易量=进出口额/进出口价格指数 (计算期 ) (计算期 ) (计算期指数/基期指数) 例题:1970年,世界出口额$2800亿,1978年,世界出口额为$11736亿。假定出口价格指数为1970年为100,1978年为265。试分别比较1978年世界出口额和世界出口量与1970年世界出口额的增长变化情况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国际贸易产生、地位与作用 第三章: 国际分工 第四章: 国际分工理论 第五章: 世界市场与世界市场价格 第六章: 对外贸易政策 第七章: 关税措施 第八章: 非关税壁垒 第九章: 出口促进与出口管制 第十章: 国际服务贸易 第十一章:国际贸易救济措施 第十二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国际贸易辅导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国际贸易辅导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3.经营的收益不同。代理人获取的是佣金,而包销人赚 取的是利润。
4.代理人一般不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者签订合同。
代理人只居间介绍生意,招揽生意,但不承担履行合 同的责任。
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Compensation Trade)是指在信 贷的基础上进口机器设备,然后用机器设备生 产的产品或其它产品或劳务,分期偿还机器设 备价款的一种贸易方式。
二、贸易条件的类型
1.净贸易条件
净贸易条件是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 格指数之比。其计算方法是: N=(PX/PM)×100
公式中的N为净贸易条件,PX为出口 价格指数,PM进口价格指数。
2.收入贸易条件或购买力贸易条件指数
收入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或购买 力贸易条件指数的基础上,把贸易量 指数加进来。计算方法是: I=(PX/PM)×QX
2.设备进口与产品出口相联系。设备供应方 必须同时承诺回购设备进口方产品或劳务。
3.设备出口方供应技术、设备并取得补偿产 品,设备进口方提供补偿产品取得设备的使用 权和所有权,双方是买卖关系。
第三节 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世界市场在波动中空前扩大 二、参加世界市场的国家类型日益广泛 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价值规律。
计算:
1.假定以1990年为基期,2000年出口价格指数为80, 进口价格指数为110,出口商品数量指数为140,计算 该年的净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并解释结果。
第六章 国际服务贸易
1、领会《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服务贸易的定义 2、理解国际服务贸易的特征 3、了解战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领会其发展 的动因和影响因素
世界市场是由十分复杂的相互联系又相互 区别的部分所组成。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 世界市场进行分类。

国际市场价格的形成

国际市场价格的形成

(八)其他因素
自然灾害、战争、政治动乱 及投机等非经济因素对国际 市场价格也会带来影响。 例如,两伊战争导致石油价 格的上涨。
• 1975年, 第一次石油冲击 • 1980年, 第二次石油冲击 • 1980年后, 新的节能技术带来的需求减少,
导致1980年以后油价长期下降 • 1990年,第一次海湾战争 • 1999年后期,石油卡特尔减少石油供给, • 2003年,伊拉克战争
发展中国家 24 25 40 63 76 85 99 107 120 139 149
–2. 进口量指数
• 含义:扣除价格变动因素,按不变价格计算的 进口价格变化
进口量指数(2000年=100)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1999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世界
98 84 111 119 105 103 97 98 107 117 126
发达国家 88 78 114 123 108 106 98 99 111 121 125
发展中国家 120 100 103 111 98 95 95 93 99 109 123
–2. 单位进口值指数
• 含义:扣除价格变动因素,按不变价格计算的 单位进口产品值变化
– S=(Px/Pm) ×Zx=(95/110)×130=112.27
• 指数分析:

在这个例子中,尽管从2000年~2010年该国商
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100-86.36)=13.64个百
分点,商品贸易条件恶化了,但是由于同时出口商品
要素生产率提高了(130-100)=30个百分点,出
口商品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幅度大于净贸易条件指数下
二、当今世界财富观的转变

第一节 国际贸易sda的产生与发展范文

第一节 国际贸易sda的产生与发展范文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的概念–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活动,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共存。

从国家角度可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角度,可称为国际贸易。

从一个国家来看,该国与别国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称为:()A、世界贸易B、国际贸易C、对外贸易D、区域贸易对外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第一,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第二,出现了政治实体。

它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 对外贸易的发展: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因此,对外贸易发展缓慢;14世纪和15世纪,在西欧出现了萌芽的资本主义生产,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地理上的大发现,以及海外殖民地的开拓对外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区域性的国际商品市场。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取得了惊人的发展。

英国及其他欧洲先进国家和美国,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

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1492年,西班牙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519-1522年,葡萄牙人费尔南多·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1、从历史上看,对外贸易的产生出现在:()A、资本主义社会B、封建社会初期C、奴隶社会D、原始社会2、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A、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B、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C、没有阶级和国家D、社会成员处于自然分工状态E、依靠集体劳动获得剩余产品* 国际贸易发展的动因1,生产方式的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产物A,追求利润和利润最大化的需要B,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机制C,缓和经济衰退和危机的途径D,构筑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渠道2,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3,各国经济资源禀赋不同4,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缺乏流动性5,经济全球化与规模经济6,需求偏好差异当代国际贸易发展态势(一)国际贸易发展速度超过历史水平(二)发达国家一直是国际贸易的主体(三)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第一,参加国际分工的国家遍及世界各国,形成了世界性的分工。

国际贸易学各章的知识点

国际贸易学各章的知识点

第一章导论,主讲范爱军教授(博导)重点难点:1、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国际贸易的各种基本槪念。

3、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相比有何特点?4、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1.出口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没有直接发生贸易关系,而是通过第三国买卖商品的行为。

3.转口贸易:是间接贸易的主要表现形式。

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方进行贸易,对第三国来讲,属转口贸易。

即使有些商品是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的,但只要两国之间并未直接发生贸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商人分别与生产国和消费国发生的贸易关系,这种活动仍然属于转口贸易.4.贸易条件指数: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历史与现状,主讲范爱军教授(博导)讲授重点难点:1、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

2、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

知识点:1.国际贸易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经济条件,即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发展,能提供交换用的剩余产品;第二是政治条件,即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发展到奴隶社会之后,才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是指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的资本原始积累和工场手工业大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既表现出了开拓性,也表现岀了掠夺性。

3.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这一时期欧洲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确立。

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猛提髙,社会产品快速增加,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4.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朿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虽然还不断爆发地区性的局部战争,但总体上看,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左的和平与发展时期。

国际贸易第一次作业

国际贸易第一次作业

《国际贸易》第一次作业一、选择题1、在国家贸易中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称为( C )(第一章第四节)A、贸易值B、贸易额C、贸易量D、贸易差额2、下列关于专门贸易体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C )(第一章第四节)A、专门贸易体系是以一国的国境作为统计界限B、专门贸易体系是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方法C、专门贸易体系是以一国的关境作为统计界限D、我国采用的是专门贸易体系二、判断1、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合理内容可归纳为“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第三章第四节)2、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指出在贸易中两个国家均能通过出口其比另一国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产品获益。

(√)(第三章第四节)三、名词解释1、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第一章第三节)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指的是在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中,对第三国而言就是转口贸易。

过境贸易又称通过贸易。

从甲国出口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的商品,对丙国来说,就是过境贸易。

有些内陆国家同非邻国的贸易,其贸易商品的运输路径必须通过第三国国境。

2、里昂惕夫之谜(第三章第四节)指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法对于1947年美国进出口贸易构成分析后得出了与要素禀赋论结论相反的结果。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资本丰裕的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里昂惕夫验证的结果确是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四、简答题1、简述世界市场的交易方式(第四章第二节)答:根据交易双方的标的和支付能力,在世界市场上形成了不同的交易方式。

这些世界市场的交易方式包括:(1)单纯的商品交易;(2)包销;(2)代理;(4)寄销;(5)拍卖;(6)招标与投标;(7)商品期货交易;(8)易货贸易;(9)补偿贸易;(10)加工贸易;(11)租赁贸易。

2、世界市场价格的作用(第五章第四节)答:世界市场价格的作用体现在:它是贸易利益比较的尺度它是国际分工的调节阀它是商品生产和营销的促进器它是各国经贸决策依据3、简述国际贸易对国民的作用(第二章第三节)答案要点:(1)增加福利(2)满足需求偏好(3)增长才干和实现自身价值五、论述题1、国际贸易统计指标有哪些?其经济含义是什么?答:1、贸易额和贸易量贸易额就是用货币表示的贸易的金额,贸易量就是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之后的贸易额,贸易量使得不同时期的贸易规模可以进行比较。

《国际贸易》重点整理

《国际贸易》重点整理

《国际贸易》重点整理李嘉图模型是2个国家2种产品1种要素。

特定要素模型是2个国家,2种产品,2个要素。

而且,其中有一种要素是固定的,是不能够自由流动的。

HO模型则是K 和L,两种要素可以在自己本国自由流动,但却不能够跨国流动。

李嘉图模型的机会成本来自于技术生产率的不同,由于生产率的不同产生了比较优势。

特定要素模型是因为要素的充裕程度不同。

HO模型是因为资源的相对丰裕度的不同而产生的比较优势。

李嘉图模型里由于只有一种要素,所以机会成本不变, 比较优势产生于技术差别;HO模型里有两种要素,各自适合于不同的部门,所以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比较优势产生于要素禀赋差异。

特定要素模型里机会成本也是递增的,因为流动要素只有一种,而其边际产品是递减的,因此,当不断释放生产X的劳动力去生产Y时,随着Y产量增加而X产量减少,Y的边际产品减少而X边际产品增加,使得生产Y的机会成本逐渐增加,即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外凸的,至于比较优势应该跟HO模型一样吧。

第二章: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主要是比较优势)绝对优势:指某种商品在一国的生产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的生产成本,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国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那么该国生产该产品占有比较优势。

派生需求:一种产品的生产来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其中该种产品一定对最终产品有所贡献。

一般均衡分析:在考虑所有经济变量的关系的情况下,考虑整个经济系统的均衡状态时的状况,和达到均衡的条件。

机会成本: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相反)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社会在既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

李嘉图模型:该模型中,劳动是各国产业部门唯一的生产要素,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各个国家产业部门之间的唯一不同点,通过比较优势分析出,一个国家的生产模式由比较优势来确定,即一国出口劳动生产率相对高的产品,进口劳动生产率相对低的产品。

(第五章 国际服务贸易)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818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圣才出品】

(第五章 国际服务贸易)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818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圣才出品】

第四章世界市场和世界市场价格1.当代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当代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是:(1)世界市场在波动中空前扩大二战后,世界市场发展的规模空前扩大,但由于受战后的科技发展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的影响,它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的时候发展得比较快,有的时候发展得比较慢,起伏不定。

(2)参加世界市场的国家类型日益广泛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市场的构成,包括的国家类型比较单一,少数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世界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

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世界市场变成由工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三种不同经济类型国家的对外贸易所构成。

(3)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在:①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超过初级产品;②燃料在初级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急剧上升;③机械产品比重迅速增长;④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4)垄断与竞争加剧垄断与竞争加剧主要表现在:①世界市场向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加强了贸易集团对外竞争能力;②跨国公司的活动加剧了世界市场的垄断与竞争;③利用对外贸易政策措施干预世界市场的活动;④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

(5)电子商务成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国际经贸领域的运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在国际贸易领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现国际贸易活动的网络化、信息化、无纸化,已经成为当代国际贸易的一大趋势。

2.影响世界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请以此分析世界市场某类商品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影响世界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有:(1)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国际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着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主要表现为:国际市场价格以国际生产价格为中心;国际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着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任何影响世界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因素都会影响世界市场价格。

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①价格;②商品生产技术条件;③生产成本;④自然条件;⑤生产的垄断程度;⑥政府的政策措施。

第五章-世界市场价格

第五章-世界市场价格
在C国生产一只钢笔: 先进的企“业社需会要必3个要小劳时动的时劳间动是;在现有的社会 大多正数常企的业生需产要条4个件小下时,的在劳社动会;平均的劳动熟 落后练的程企度业和需劳要动5个强小度时下的制劳造动某;种使用价值所
需在要这的里劳,动4小时时间的。劳〞动就代表着C国的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这个就是商品的国别价值量。
3
世界市场价格形成根底及影响因素
国际价值是决定世界市场价格的根底 1、国际价值形成的根底是劳动价值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商品国别
价值的根底上形成的。商品的国际价
值也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是由抽
象的社会劳动决定的,不过它所表达 4
商品国别价值量的决定
——是由该国生产商品时所消耗的社会必 例如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贸易利益的比较尺度 国际分工的调节 商品生产和营销的促进器 各国制订经贸决策的重要依据
34
一、产生贸易利益 它使使国际商品交换出现“比较利益〞,有
利于世界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经 济效益。
二、调节国际分工 调节着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开展 1、国际价值规律构筑了早期的垂直型国际分工 2、调节国家之间的分工
35
三、促进生产和营销 刺激贸易各国改进出口和销售技术。
四、各国经贸决策的依据 是各国制定贸易政策的重要依据。
36
8
第二,劳动强度。 总商品的国际价值量与劳动强度成正比。 因为劳动强度越大,单位时间内消耗的劳动就 越多,凝结在总商品中的国际价值量就越大。 〔因为1小时的大强度劳动可以顶2小时的正常 劳动〕
9
第三、商品的国际价值量与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有 关。 这就是说,决定商品国际价值的世界平均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并非是各国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耗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算术平均数,而是世界市 场上各国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的加权平均数。

国贸目录

国贸目录

内容简介《国际贸易实务》(第4版)分为四篇:第一篇,国际贸易术语;第二篇,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条款;第三篇,进出口合同的商订和履行;第四篇,国际贸易方式。

在每篇内,分别包括若干章节,全书共二十二章。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主要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凡国际经贸类专业都把本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目录导论一国际贸易的特点二国际货物贸易适用的法律与惯例三国际贸易遵循的准则四国际货物贸易的基本做法五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学习方法思考题案例分析题第一篇国际贸易术语第一章贸易术语与国际贸易惯例……第二章《2000通则》中的E组、F组和C组术语第三章《2000通中》中的D组贸易术语第四章贸易术语的选用第二篇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第五章合同的主体与标的第六章国际货物运输第七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第八章进出口商品的价格第九章国际货款的收付第十章进出口商品检验第十一章争议的预防与处理第三篇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商订与履行第十二章国际商务谈判第十三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第十四章进出口合同的履行第十五章违约及其法律救济方法第四篇国际贸易方式第十六章独家经销与独家代理第十七章寄售与展卖第十八章招标、投标与拍卖第十九章期货交易与套期保值第二十章对销贸易第二十一章加工贸易第二十二章电子商务与无纸贸易目录绪论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同异第三节对外贸易的分类第四节国际贸易的常用术语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第一节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利益第二节企业进行对外贸易的利益第三节国民进行对外贸易的利益第三章国际分工第一节国际分工的含义与发展第二节当代国际分工第三节国际分工的发展条件第四节国际分工理论第四章世界市场第一节世界市场的发展与构成第二节世界市场的开拓第三节世界市场上的交易方式第四节世界市场上的竞争第五章世界市场价格第一节世界市场价格的基础第二节世界市场价格的形成第三节世界市场价格的作用第四节贸易条件第六章国际服务贸易第一节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与构成第二节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第三节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第四节国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第七章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第八章贸易政策、条约与协定第十章关税第十一章非关税壁垒第十二章出口促进、管制与贸易制裁第十三章经济特区第十四章区域经济一体化第十五章世界贸易体制第十六章当代国际贸易格局。

国际经济学 第5章 标准贸易模型

国际经济学  第5章  标准贸易模型
– 棉布相对价格的上涨会促使国内生产者增加棉布的生 产,减少粮食的生产;国内消费者减少棉布消费,增 加粮食消费。这样,棉布的相对供给增加,棉布的相 对需求减少,本国贸易条件恶化,图5-10
整理课件
图 5-10 出口补贴对贸易条件的效应
棉布的相对 价格, PC/PF
(PC/PF)1
(PC/PF)2
RS1 RS2
整理课件
图5-9 关税对贸易条件的效应
棉布的相关 价格, PC/PF
(PC/PF)2
RS2
RS1 2
(PC/PF)1
1
RD2
RD1
棉布的相关数量,
整理课件
QC + Q*C QF + Q*F
• 出口补贴的影响
– 关税和出口补贴常被当成同一类政策,但是它们对贸 易条件具有不同的效应。
– 假设本国对所有出口棉布的生产者提供相当于产品价 值20%的出口补贴,这会使本国国内棉布对粮食的相 对价格上涨20%(棉布生产者多获得20%)。
整理课件
• 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相对供给曲线
– 模型假设:
• 每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粮食(F)和棉布 (C) • 每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光滑的曲线(TT)
–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代表社会实际产出的产品组合,
它取决于棉布相对于粮食的价格PC/PF
– 等价值线
• 同一条等价值线的市场产出价值相等且不变(图5-1)
• 世界相对供给曲线(RS)是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因
为PC/PF上升将使各国都增加棉布的生产,减少粮食 的生产。
• 世界相对需求曲线(RD)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因
为PC/PF上升将使各国的消费组合向靠近粮食背离棉 布的方向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垄断 1.垄断组织为了夺取最大限度利润,采取各种办法
控制世界市场价格。 (1)直接的方法。 ①瓜分销售市场,规定国内市场的商品销售额,规
定出口份额,减产; ②降低商品价格,使竞争者破产,然后夺取这些市
场并规定这些商品的垄断价格; ③用夺取原料产地的方法垄断原料市场;
④开采原料并按垄断价格出售原料,获取国家订货, 并按垄断价格出售这些订货;
用D表示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Zm表示进口 商品要素生产率指数。那么,双向要素贸易条 件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D=(Px/Pm) ×(Zx/Zm) ×100

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计算举例:

还是根据前面的例子,已知:

商品贸易条件指数T=(95/110)×100=86.36

出口商品要素生产率指数Zx=130,现在,进口商品要素
⑤直接调整价格,即规定一定的价格,低于这一价 格便不出售商品;
⑥跨国公司内部采用划拨价格,公司内部相互约定 采购商品和劳务所规定的价格。
(2)间接的方法 ①限制商品生产额和出口额,限制开采矿产和妨碍
新工厂的建立; ②在市场上收买“过多”商品并出口“剩余”产品。
(二)经济发展周期
结果表明,尽管该国商品贸易条件恶化了 (95/100<1),但由于出口能力的提高和出口收入的 增加,该国2010年的进口能力还是比2000年提高了 3.63%,即该国的收入贸易条件改善了。
4、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是指把商品贸易条件指数 同要素生产率指数结合起来的一种贸易条件指数。
在考察要素生产率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时,我 们分别从出口商品生产部门的要素生产率对贸易 条件的影响以及进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 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两个角度来考察。因此,要素 贸易条件也相应地分为两种:
则:N=(Px/Pm)×100 ▲当N >100时,表明同等数量的出口商品换回了比基期更 多的进口商品,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当N <100时,表明同等数量的出口商品换回了比基期更 少的进口商品,贸易条件恶化
净贸易条件指数计算举例:
例如: 假定以2000年为基准年(基期),进出口价格 指数均为100,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也是100。2010年 底该国的出口价格指数下降5%,为95,进口价格指 数上升10%,为110,那么该国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为: T=(95/110)×100=86.36 T<100 说明商品贸易条件指数恶化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
国际价值量是由世界平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世界平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世界经济
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按照世界平均劳动熟练 程度和平均劳动强度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 动时间,它决定商品的国际价值量。 例如 生产一只笔:
先进的A类国家需要1个小时的劳动; 大多数B类国家需要2个小时的劳动; 落后的C类国家需要4个小时的劳动。 在这里,2小时的劳动就代表着世界平均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这就是商品国际价值量的决定。
例如:
假定2010年底该国的出口价格指数比2000年下降5%,为95, 进口价格指数比2000年上升10%,为110,而出口部门的生 产率从2000年的100上升到2010年的130,则该国单项要素 贸易条件指数为
S=(Px/Pm) ×Zx=(95/110)×130=112.27

指数分析:

在这个例子中,尽管从2000年~2010年该国商品贸易条
易条件,还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得更大利益。 ③如果一国商品贸易条件下降的幅度超过了要素生产率
上升的幅度,贸易利益就会减少。这时,随着贸易量的 扩张,实际收入水平反而会下降,出现“贫困化增长”。
(2)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双项要素贸易条件不仅考虑出口商品要素生产 率的变化,而且还要考虑进口商品要素生产率 的变化。
变动的趋势。
二、各类价格指数的变动
(一)单位出口值与单位进口值指数 单位出口值指数:以2000年为基期计算的出口
产品值的比较 单位进口值指数:以2000年为基期计算的进口
产品值的比较
(二)贸易条件指数
在世界市场上,不仅要研究出口商品价格或 进口商品价格,还要研究两者的交换比价,即相 对价格,也就是贸易条件。
第五章 世界市场价格
第一节 世界市场价格的确立基础
(一)商品国际价值的基础:国别价值
❖ 国别价值是指在一个国家范围内,由其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
❖ 商品国别价值量的决定:是由该国生产商品 时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 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 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二、商品国别价值差异的原因
(一)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劳动者的熟 练程度,生产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装备水平,劳 动组织和生产组织的状况,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程 序,原料和零部件的优劣,各种自然条件等。
二、商品国别价值差异的原因
(二)劳动强度 劳动强度,指劳动的紧张程度,表现为在一定时
例如:在某国生产一只钢笔: 先进的企业需要3个小时的劳动, 大多数企业需要4个小时的劳动, 落后的企业需要5个小时的劳动,
在这里,4个小时的劳动就代表着这个国家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就是商品的国别价值 量。
(二)国际价值 含义:是世界市场范围内的商品市场价值,它是
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即在世界经济现有 条件下,在各国劳动者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 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世界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决定的。
(1)危机期间,生产猛然下降,大批 商品找不到销路,存货积压,一般价 格会下降;
(2)危机过后,生产逐渐上升,对各 种产品的需求增加,价格又开始上涨。
(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收入与需 求
生产者即世界市场上各国生产企业的经营、管 理和竞争者,他们本身既是商品生产者,也是 生产资料的需求者。
(1)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2)双向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1)单项贸易条件指数 单项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 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同期商品贸易条件 指数的乘积。 用S表示单项贸易条件指数,Zx表示一国出口 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 则S=(Px/Pm) ×Zx
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计算举例:
1.直接垄断的方法包括( )
A.瓜分销售市场 B.用夺取原料产地的方法垄断原料市场
C.限制商品生产额和出口额
D.在市场上收买“过多”商品并出口“剩余”产品
E.开采原料并按垄断价格出售原料,获取国家订货,并按垄断 价格出售这些订货
2.供求变动的主要因素包括( )
A.垄断 B.经济发展周期
C.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收入与需求 D.各国汇率的变化
(五)各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
世界各国采取的许多政策措施,如价格支持、 出口补贴、进出口管制、外汇管制、政府采购、 战略物资收购及抛售政策等。一些国际性组织 也采取了干预国际市场价格的政策措施,对国 际市场价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六)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
一般在国际市场上,商品都按质论价, 优质优价,劣质劣价。包装装潢、付款条件、 运输条件、销售季节、商标牌号、成交数量、 消费者的喜好、广告宣传的效果、服务质量 的好坏等也影响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含义与计算 出口购买力指数是出口额指数与进口价格
指数之比,这也可以通过将净贸易条件指数 乘以出口数量指数来获得。计算公式为: P = ( Px × Qx ) / Pm P为出口购买力指数;Px为出口价格指数; Qx为出口数量指数;Pm为进口价格指数。
出口购买力贸易条件指数计算举例:
例如: 假 定 2010 年 底 该 国 的 出 口 价 格 指 数 比 2000 年 下 降 5%,为95,进口价格指数比2000年上升10%,为 110,如果该国的出口量指数从2000年的100上升到 2010年的120,则该国的出口购买力贸易条件指数 为:
I=(95/110)×120=103.63
(三)国际价值与国别价值的异同:
(1)同一性:

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2)差异性:
①反映在量上不同

国别价值—该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国际价值—生产该商品的世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②反映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

商品的国别价值—是以该国货币表示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以世界货币表示
消费者的需求取决于他们的收入水平和需求偏 好
世界市场上,经济贸易大国的企业和国民对各 种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有巨大的影响
(四)各国汇率的变化
汇率是不同国家发行的纸币以各自代表的价值 量为基础而形成的交换比价。
汇率变化对一国贸易的影响:本币对外币升值, 会使该国货物出口供给增加,进口需求减少, 刺激国内服务贸易发展;反之亦然
件指数下降了(100-86.36)=13.64个百分点,商品贸易
条件恶化了,但是由于同时出口商品要素生产率提高了
(130-100)=30个百分点,出口商品要素生产率提高的
幅度大于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的幅度,因此其要素贸易条
件还是改善了。
规律性认识:
通过分析,我们可知: ①商品贸易条件下降不一定导致一国贸易利益的减少。 ②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一国主动地降低商品贸
别价值容易转化为国际价值;实行外汇管制或 不能自由兑换的国家,商品的国别价值转化为 国际价值比较困难。
1.造成商品国别价值差异的原因包括( )
A、劳动生产率 B.劳动难度
C、劳动强度
D.劳动时间
2.商品国际价值的基础是(

A.商品本身的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