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就是一个游戏灵魂如何才不迷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免费的午餐
我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它从何而来?
这个问题很多人想要回答,却没有人能够提供最终的答案。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存在着许多的分歧,至今仍然争执不下。

观念上的差异有时候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这些分歧小则能引起争论,大则会引发摩擦,人们甚至为此大打出手,酿成流血冲突。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人们的分歧主要有哪些。

第一个大的分歧是:世界是虚幻的,还是实在的?
有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两个和尚看见一阵风吹动了高高挂起的幡,于是争论起来,一个和尚说:“是风在动!”另一个和尚说:“不是风在动,是幡在动!”六祖慧能听到了,走上前去说:“既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是你的心在动!”这个故事生动地表达了一种观点:眼前的一切并不真实,世界只是你心中的影像而已。

《心经》中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里的“色”指的不是女色,而是你眼中看到的世界上的各种现象。

“色即是空”的意思是说,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只不过是一些表象,眼前的一切都是虚幻的。

我们经常会听到“四大皆空”的说法,那是因为古印度人相信,“地、水、火、风”是组成世界的四大基本元素,所以如果你认为整个世界都是虚幻的,那么这种观点就可以叫“四大皆空”。

17世纪法国的哲学家笛卡儿也认为,世界不是真实的存在,它只是我们心中的幻影。

但他又认为,对每个人来说,自己的存在应该是确定无疑的,因为如果连你都不存在的话,那么你怎么还会懂得去思考、去怀疑呢?所以他说了一句名言叫“我思故我在”。

对没有研究过哲学的人来说,要理解上述说法的意思,恐怕都有点费劲,更别说赞同了。

多数人会想,眼前的世界看得见,摸得着,怎么能说它是虚幻的呢?这些否定世界实在性的观点,通常被人们归类到“唯心论”中去。

相对应的,在认为世界是实在的观点中,最典型的是“唯物论”。

这种理论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真实存在。

唯物论的思想由来已久。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古希腊许多的哲学家也有原始的唯物论思想,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之源,整个世界就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泰勒斯认为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阿那克西美尼则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

到了近代,唯物论曾一度成为公认的主流世界观,直到现在也仍然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这一结果与“质量守恒定律”有关。

1620年,英国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了“质量”的概念,用它来衡量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

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实验中证明,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虽然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但反应后各种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从此“质量守恒定律”开始流行,它认为世间万物的总质量是恒定的,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

从这一点出发人们很容易想到,既然物质的总量是恒定的,永远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那么它就应该是永恒的存在,所以“质量守恒定律”又被称为“物质不灭定律”。

有了这一定律的支持,唯物论被越来越多人接受,直到19世纪在学术界占据了统治地位。

然而进入20世纪之后,唯物论遭遇到了严重的挑战,首先是它的重要基石“质量守恒定律”被推翻了。

人们发现,这个定律虽然适用于化学反应,但并不是世界的普遍规律。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表明,物体的质量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比如物体在作高速运动的时候,它的质量就会明显增加。

后来人们在粒子加速器中观察到,电子和质子在速度提高到十分接近光速时,其质量甚至会增加几十倍,它充分证明爱因斯坦说的没错。

不过这还不算什么,速度增加时质量跟着增加,只是现有的物质增加了质量而已,并没有变出新的东西来。

更让人吃惊的是,事实证明我们真的可以变出东西来,在实验室让2个高能质子以极快的速度相互碰撞,得到的不是一堆碎片,而是3个质子、1个反中子和若干个π介子,这些粒子的总质量会大于碰撞前质子的质量。

就像魔术师把2个苹果放进空空的箱子里,用力摇晃了一阵之后打开箱盖,从里面拿出3个苹果、1个香蕉,还有一堆樱桃——东西确实变多了。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对此可以做出解释,它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和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新生成的物质来自于高能质子中蕴含的能量。

按照这一理论,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能量竟然可以看作是同一种东西的不同状态,简单地说,能量是无形的物质,而物质是浓缩的能量。

就像冰是固态的水,而水蒸汽是气态的水,它们形态迥异,但本质上都是水。

后来人们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粒子都有质量,比如说“光子”就只有运动质量,没有静止质量。

所以光只能在运动中存在,一旦它停止下来,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从质量的定义来看是不可思议的。

质量是物质多少的量度,从逻辑上看,没有质量就意味着没有物质。

世间怎么可能会存在没有静质量的粒子呢?
在此之前,人们很清楚物质指的是什么——它是实在之物,可以用质量的大小来衡量它的多少,但现在对于什么是物质,变得难以确定了。

既然能量可以转化为物质,那么能量是否也可以叫物质呢?很多人确实是这么认为的,把能量也归入到物质的范畴。

而近年来,在现有已知的物质和能量之外,人们还发现宇宙中似乎存在着大量未知的暗物质、暗能量,这样一来局面就更加混乱了。

我们知道,能量是无形的,它不是实体性的东西,从某种角度来看,甚至可以把它仅仅当成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而不是实在之物。

现在科学家们发现,实体性的物质竟然可以转变为非实体的能量,实在的物体可以转化为虚化的现象,仅仅从这一点来看,物质的实在性难道不就很可疑吗?
出于维护唯物论正确性的考虑,有人玩弄概念,把物质的定义修改成“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

按照这种定义,只要是在世界上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就都可以叫做物质,这样一来,你还能说世界不是物质的吗?但这样的定义有什么意义呢?“物质”变成了“存在”的代名词,那么“世界是物质的”这句话的意思,就相当于“世界是存在的”,这不是废话吗?
而且假如按照这个定义,那么时间、空间、自然规律、人类社会、历史事件,它们都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也就都可以叫物质了,这实在是太荒唐了。

其实仅凭前面说的这些,我们就已经可以对唯物论表示怀疑了。

连物质是什么都搞不清楚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坚持说世界一定就是唯物的?所以虽然在惯性思维的作用下,唯物论的思想目前仍然在许多地方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在一些专门的学术领域比如物理学界,却早已被多数人所抛弃。

感官提供的信息告诉我们,世界是实在的,唯物论曾经为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这一信念。

但现在连唯物论自己都出了大问题,世界到底是虚幻还是实在的,还真说不定呢!
第二个大的分歧是:世界是无限的、永恒的,还是有限的、暂时存在的?
唯物论者天生就倾向于相信,世界是无限的、永恒的。

因为唯物论说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但它却没办法合理地解释,作为世界本原的物质它自己又是从何而来的。

所以唯物论者最希望看到的结果,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宇宙中,这样物质就是永恒的存在,我们也就不需要再回答物质如何起源的问题了。

在宗教哲学中,往往会存在不一样的观点。

哲学与宗教很难截然分开,一些宗教的创始人,其实同时也是伟大的哲学家,比如乔达摩·悉达多。

他有一个很奇特的世界观,认为我们这个世界并不是唯一的,而是有着很多很多的世界,每个世界都是有限的。

这些世界都有生有灭,只是暂时的存在,它们都要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也叫做四个“中劫”,四个“中劫”合起来是一个“大劫”,每个大劫就是一个世界一生一灭的完整过程。

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哪个更符合事实呢?从现在人们掌握的情况来看,出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悉达多,他的世界观相比流行于现代社会的唯物论来说,似乎要更高明一些,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论,我们先来看看这种理论的形成过程。

1666年,牛顿发现白光其实是一种复合光,它在通过三角形棱镜时,能分解成彩虹一样的多种颜色,这种现象叫做“色散”,分开的单色光依次排列而成的光带叫做“光谱”。

后来人们将望远镜聚焦在一个单独的恒星或星系上,观察从那里射来的光线的光谱,根据“多普勒效应”,通过分析这些光谱,可以确定这些星体相对于我们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是在朝着我们而来,还是在离我们而去。

假如它们在离去,那么我们接收到的光,波长将较长,光谱会向红端移动,这叫“红移”;反之则会向蓝端移动,叫“蓝移”。

20世纪20年代,当人们利用这一原理来观察那些遥远星系时,原本预料会发现同样多的红移和蓝移光谱,因为那时以为星系是随机运动的。

然而事实出人意料,星系几乎都表现出红移来,它们都在离我们而去,而且离得越远的星系,离开我们的速度越快。

在观测结果的基础上,人们想到了这样一种可能——宇宙不仅是有限的,而且正处在不断的膨胀之中。

这一想法颠覆了之前对于宇宙的认识,人们以前或者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或者虽然认为宇宙是有限的,但却从来没有想到过它还会膨胀。

对这一现象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时,人们产生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如果宇宙一直都处在膨胀之中,那么把这个过程倒过来看,岂不是说宇宙在最初的时候,是从一个无限小的点开始的吗?这一想法直接导致了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诞生。

大爆炸理论认为,很久以前我们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之后它始终保持着膨胀的趋势,就像一个从那时一直被吹到现在的气球。

这一理论令人匪夷所思,当时没什么人相信,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然而科学家们拿出了有力的证据。

大爆炸理论预言,宇宙诞生时大爆炸的余波,至今应仍在宇宙中回荡。

结果1964年美国天文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偶然中发现了宇宙背景微波辐射,证实了这一说法。

这个发现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后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了大爆炸理论,宇宙学家们不得不面对现实,逐渐接受了这个奇怪的观点。

这一理论表明,宇宙大约诞生于137亿年前,世界有起始,极可能也有终结,并不是永恒的存在。

不可思议的是,悉达多似乎早已清楚了这一点。

大爆炸理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困惑。

气球的空间是有限的,这个我们很容易理解,因为气球有一层膜,把气球内、外的空间隔离开来了;但宇宙是有限的,这要如何理解呢?难道我们的宇宙也有一层膜,把宇宙内、外的空间隔离开来了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宇宙外的空间中有些什么呢?假如不存在隔离膜,那么宇宙中绝大部分空间都是真空,它与宇宙外的空间又有什么区别?我们该以什么来确定宇宙的边界,又凭什么说宇宙是有限的?宇宙有尽头吗?如果我们能够来到宇宙的尽头,能不能看到它的边界?
这些难以回答的问题,让现代的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们,想破了脑袋也找不到答案。

第三个大的分歧是:世界的生成需要原材料吗?还是完全在虚无中诞生的?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本原”就是“最初的来源”,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为“最基础原材料”的意思。

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不管制造什么东西,都需要有原材料。

生产面包要有面粉做原材料,生产水泥要有石灰石做原材料,没有原材料就不可能造出东西来。

这种观念在我们的脑子里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连孙悟空要变出一群猴子,也要先拨根毫毛来做原材料。

正是从这样的逻辑出发,唯物论认为世界的生成也照样需要原材料,而构成世界的基础材料就是物质。

2500多年前,老子却在《道德经》中阐述了一种全然不同的观点。

他认为世界的诞生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并不需要任何的原材料来制造宇宙。

他是这样写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两种观点到底谁对谁错呢?我们还是从宇宙大爆炸理论中寻找答案。

大爆炸理论最初认为,大爆炸始于“奇点”,它是一个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的点。

这样的想法实际上是认为,在奇点处是有物质的,只不过是被无限地压缩了,所以它并没有脱出唯物论“物质本原说”的范畴,惯性思维的力量毕竟是很强大的。

后来人们进一步意识到,世界其实完全是在虚无中诞生的。

包括时间、空间、物质在内的整个世界,都是从大爆炸开始的,在大爆炸之前,什么东西都不存在。

世界的生成完全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不需要物质作为原材料,也不可能用物质来做原材料。

不管你是把实在之物当作是物质,还是把能量也当作是物质,或者把现实世界中的一切存在都当作是物质,这都无所谓,因为在世界生成之前,它们统统都不存在,不可能拿来充当创世的原材料。

提出了“暴涨理论”的美国物理学家艾伦·古斯对此这样形容说:“宇宙就是一份免费的午餐”。

唯物论又一次输给了两千多年前的古老哲学。

到这里你应该能看得出来,唯物论实际上完全就是一个错误,在现代科学的新发现面前,它已经彻底崩溃了。

唯物论的失败其实并非坏事。

因为它至少应该对现代社会“物质至上”思潮的流行,承担部分责任。

它宣扬说世界是物质的,意识只不过是大脑的机能,是物质的产物,这样一来人们似乎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去追求物质享受了,因为物质才是最实在的。

为了物质生活,干点坏
事也不算什么,不必有精神上的负担,反正离开了物质,精神就不存在了。

时至今日,大爆炸理论已经成为了多数宇宙学家们的共识。

假如大爆炸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前面提出的三个分歧都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也就是说,宇宙是虚幻的、有限而暂时的、无中生有的。

关于后两点,前面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但第一点又是怎么推出来的呢?
道理很简单,其实只要我们确定世界来自于虚无,它的创造不需要原材料,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显而易见了。

仔细想想就会明白,能够从虚无中凭空突然出现的世界,它怎么可能会是实在的?或者换一个角度说,实在的东西,能够凭空变出来吗?
确定了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之后,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就大大前进了一步。

但更多的疑惑随之而来:宇宙为什么能从虚无中诞生?宇宙是137亿年前诞生的,那么在宇宙出现之前有些什么呢?如果宇宙诞生之前什么也没有,那么怎么可能会无缘无故地发生大爆炸?如果世界不是实在的,为什么我们又能真实地感觉到它的存在?
现有的科学理论,完全无法解释这些问题。

因为严格地说,这些事情的发生,根源并不在我们这个世界,所以你不可能找到直接的证据来对它们进行解答。

不过在古老哲学和宗教思想的启迪之下,从整体上联系各学科中的多个疑点,我们已经可以发现问题的答案。

想知道为什么吗?住下看,你会明白这一切。

第二章创世与演化
前面提到的三个分歧,更多的是属于纯粹的哲学问题,因而感兴趣的人不会太多。

接下来看看第四个大的分歧:世界是被创造、被控制着的,还是自然生成、不受控制的?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每个人的信仰和精神寄托,关系到每个人的人生和命运,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成为宗教和科学这人类历史上两大思想体系的分水岭。

总体上来说,宗教坚持的是“神创论”,认为有神存在,世界是神创造的,由神在控制着;而科学支持的是“演化论”,认为没有神,世界是自然生成的,并没有谁在控制着世界,世界只是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而然地演化着。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所有的宗教中都有创世的说法,甚至有些宗教并不承认神灵的存在。

在宗教与科学两者之间,目前主要还是科学的思想占据了上风。

美国的宪法禁止公立学校向学生教授“神创论”,我国的学校教育也都是在弘扬科学观念,批判宗教思想。

在这样的背景下,多数现代人从理性上来说,应该还是支持无神论,相信世界是自然生成的。

两种观点到底是谁的更正确?这还得从头开始说起。

按照通常的说法,宗教起源于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恐惧。

自从人类懂得思考以来,就不再满足于对感官刺激做出被动的反应,而试图主动去理解这个世界。

原始人在天灾和疾病面前毫无抗拒之力,因而对自然心存敬畏,在无法更好地解释自然现象的情况下,只能把一切都归结于超自然的神灵,认为好日子是神灵的恩赐,而灾难是惹火了神灵降下的惩罚。

当然,这种说法的正确性其实是有待商榷的,至少它说的并不全面。

后来人们进一步放飞思绪,开始探究世界的成因,创世神话在各民族流传起来。

在古希腊神话中,世界开始于“凯奥斯”,这是一种混沌状态,虚空中产生了大地之神盖娅、黑暗之神厄勒布等原始神,在一大群神灵诞生的同时,世界创生了。

《圣经》中的创世神是耶和华,他用七天的时间创造了世界和人类。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神灵信仰主宰了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到了欧洲的中世纪,教会不仅控制了人们的思想,还一度掌握了国家,神权由此达到了顶峰,但随后开始走下坡路。

宗教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往往声称自己的教义是神谕,因而是绝对正确的,容不得丝毫的怀疑和更改。

这很要命,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早期传教者基于见识水平所限,对于世界的描述很难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原先的教义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在后来看就显得十分可笑。

历时越久,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越深入,对于宗教的怀疑就会越深。

早在公元前6世纪,希腊的哲学家色诺芬尼就开始质疑神灵的真实性。

他指出神完全是人们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所以埃塞俄比亚的神是扁鼻子的黑人,而色雷斯的神却红头发蓝眼睛。

后来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一大批的神学家,曾尝试完善基督教的教义,希望让它能在理性方面也站得住脚,但他们的努力在科学新发现面前付之东流。

哥白尼的日心说让人们对教会的理论体系产生了怀疑,而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明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打破了“上帝造人”的说法,这对于信仰上帝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

上帝创世的观点说,世界是被创造出来的,这里头隐含着这样的一个推断:世界是一次成型的,所有东西都是在创世的时候就出现了,教会原先一直都这么认为。

然而人们从进化论出发,发现新物种是世界诞生之后在很长的时间里逐渐产生的,后来又发现行星、恒星、星系等也都是如此,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逐渐演化而来的,而不是神灵一步到位创造出来的。

这样一来,“演化”的观念就推翻了“创造”的观念,进化论取代了创世论,神灵的光环日渐衰退,科学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工具,专家代替主教掌握了世界的解释权。

科学家们相信,是自然规律而不是神灵在主宰着这个世界,而科学研究工作就是要分门别类地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在宇宙演变过程中存在的这种规律性。

后来科学技术在实际应用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进一步摧毁了人们的宗教信念,宗教在理性领域的思想阵地日渐萎缩,只能困守一隅。

但有一个现象值得深思,凭借其实用性,科学虽然占据了优势,但却始终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不能彻底终结人们的宗教信仰。

从这里可以看出,科学自身也有缺陷,其中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难题,因而不能完全取代宗教的作用,尤其在精神领域更是如此。

爱因斯坦在谈到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时,说了意味深长的一句话:“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脚的,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盲目的。

”他说的很到位,宗教与科学都有自己的短板,因而并不一定非要相互否定,而完全可以相互补充。

宗教的理论如果在理性方面完全站不住脚,缺乏事实的支持,显得空泛甚至谬误,只是一味地强调要信徒们无条件地奉献自己的信仰,那么你还能指望有多少人会信?但在另一个方面,科学对物质世界倾注了过多的关注,对于精神领域的研究相对比较欠缺,在被割裂的视野中得出了许多关于世界的片面认识。

假如不能给科学以正确的引导,只是一味地利用它的强大威力,那么就反而有可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伤害。

科学与宗教的谁是谁非,并不像它们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仔细推敲起来会发现,我们其实并不能证明科学在对于创世问题的回答上,比宗教更为正确。

但就像喊狼来了的孩子在说了两次谎之后,就再也没有人相信了一样,宗教在其它方面透支了信用,导致人们在这个问题上同样习惯性地排斥它的说法,而宁愿相信科学是对的。

其实双方的观点都不能合理地解释世界上的各种现象,因而都不是足够的令人满意。

在综合了诸多线索之后你会明白,世界实际上既不能简单地说是神创造的,也不能简单地说是自然生成的,其实还存在第三种可能性。

在接下来相当长的篇幅中,我们首先要针对现有的科学理论,来探讨一下世界为什么不是自然生成的。

但首先要声明的是,在科学与宗教之间我们没有任何偏好,否定现代科学理论的观点,并不代表就一定会盲目赞同宗教的意见。

话题从生命科学的领域开始说起吧。

科学界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生物学家们似乎站在了与宗教战斗的第一线,他们比其它任何学科的学者都更加坚持唯物论。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对美国科学院院士的调查中,不信神的生物学家比重高达94.5%,居于各学科之首。

而让人意外的是,物理学正走在与生物学背道而驰的路上,19世纪时物理学家们曾普遍倾向于相信唯物论,20世纪以后却越来越肯定精神在物理事件中的作用。

心理学家哈罗德·莫洛维茨对此有一个精彩的点评:“双方就像两列逆向飞驰火车上的乘客,彼此都没有注意到对面车上正在发生什么”。

生物学家们的态度与进化论的巨大影响力有关,当年正是它向教会掷出了致命的一枪。

达尔文原本只想做个虔诚的牧师,但在环球考察时的所见所思,让他“逐渐不再相信基督是神的化身,以致最后完全不信神了”。

他旗帜鲜明地抨击神的权威,在《物种起源》绪论的首页就断言:“物种不是被上帝分别创造出来的,而是跟变种一样,由其他物种演化而来”。

进化论的观点是,生物普遍具有变异性,许多变异是可以遗传的;生物的种群内部和种群之间存在生存竞争,竞争能够保存有利的变异,淘汰有害的变异,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选择过程;自然选择的结果导致了生物的进化,地球上的现有生物,都是按照这一机制由共同的祖先逐渐进化而来的。

进化论作为科学理论的几大支柱之一,影响极其深远。

科学家们坚持世界是自然生成的,其实并没有提出什么确凿的证据,只不过进化论说地球上的生物是在自然选择作用下,逐渐进化而来的,人们按照这一逻辑,下意识地认为世界的生成应该也是如此。

然而进化论说的就一定对吗?
宗教信仰崇尚的是无条件的、一味的相信,而怀疑的态度曾经是科学最为人称道的精神。

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