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栽培技术及价值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肚菌栽培技术及价值研究

赵全昭09级生物技术及应用20090631019

摘要:羊肚菌,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是世界上珍惜的食用菌,高级营养补品。论文主要介绍羊肚菌的生活环境、生长条件以及生活史,着重阐述人工培育羊肚菌以及如何从实验室培养发展成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从而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并探究了羊肚菌的价值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羊肚菌;栽培技术;食用价值;药用价值

羊肚菌(Morchella esoulenta)又名羊肚蘑、羊肚菜、羊蘑。属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是世界上珍惜的食用菌,高级营养补品。含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20多种氨基酸,特别是有机锗含量很高。具有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的作用;同时也可防癌、抗癌、预防感冒,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效果。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并称之为“健康食品”之一。

1 羊肚菌的生活条件

羊肚菌的生活史羊肚菌无性繁殖阶段是由子囊孢子萌发长生初生菌丝,初生菌丝可产生分生孢子长出新的菌丝,也可在适宜条件下形成菌核,由菌核萌发菌丝形成子实体;有性生殖阶段是初生菌丝的(+)(-)两种菌丝配合产生次生菌丝,由次生菌丝产生菌核,再由菌核形成子实体。因此,菌核是子实体形成的必经阶段。

1. 1生长地点

羊肚菌常生长在栎树、杨树、桦树为主的阔叶林下腐殖土中,在田边、溪沟、山坡、果园及火烧迹地也有发现。一般3~5月大量发生,对海拔高低无特殊要求。栽培时间尽量放在11月~12月。

1.2温度

羊肚菌属低温高时型真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18~22℃,孢子萌发适宜温度15~18℃。昼夜温差大。有促进子实体形成的作用。

1.3湿度

羊肚菌适宜在土壤湿润的环境中生长,人工栽培的菌丝体培养基含水量以60%~65%适宜,超过70%菌丝体停止生长,子实体大量发生时,土壤含水量40%~50%,空气相对湿度80%~90%。

1.4光线

羊肚菌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宜用强烈的直射光。事实上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但在暗处或微光下生长很快。可见光线对羊肚菌子实体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所以微弱的散射光刺激对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

1.5空气

在暗处及过厚的落叶层中羊肚菌很少,发生即或发生质量也较差。可见足够的氧气对羊肚菌的正常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3%,羊肚菌子实体就会出现生长无力和畸形甚至是腐烂的现象。当羊肚菌与绿色植物一块生长则十分健壮。

2.羊肚菌栽培

2.1常用的驯化母种培养基

2.1.1 PDA培养基

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5-20g,自来水1000ml,自然PH。

2.1. 2其他培养基

黄豆芽500g(或马铃薯200g去皮、煮汁),白糖20g,琼脂20g,羊肚菌脚土50g煮汁(或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1g),水1000ml。

栎木屑500g,(煮汁),白糖20g,琼脂20g,水1000ml。

蛋白胨1g,白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1g,维生素B11g,酵母菌1g,水1000ml。

马铃薯200g(去皮、煮汁),白糖20g,琼脂20g,蛋白胨0.5g,牛肉膏0.5g 水1000ml。

斜面培养基表面余水干后才能使用,母种不能传代,只能扩繁一次,母种保存时间不要超过半年。

2.2常用原种栽培种的培养基配方

农作物秸秆75%,麸皮20%,磷肥和石膏各1%,石灰0.5%,腐殖土3%,木屑75%,麸皮20%,腐殖土3%

香樟木屑60%,玉米芯或秆20%,米糠15%,石膏2%,磷肥1%,腐殖土2%

棉籽壳75%,麸皮20%,石膏和石灰各1%,土3%

玉米芯80%,米糠15%,石膏、石灰、磷肥各1%,土2%

甘蔗渣和阔叶树叶共95%,石膏、石灰和磷肥各1%,土3%

以上5种,任选一种及均可,料水比例是1:1.3。每支母种接种5~5瓶原种,原种及栽培种菌龄不能超过60天。

2.3栽培方法

2.3.1母种的制作

分离方法:羊肚菌的分离方法与其它食用菌大不相同。它需要一种助生菌与羊肚菌菌丝共生时才能出菇。这种助生菌长期活动在土壤中,有时以芽孢菌形式

出现,有时以菌丝形式出现。它为羊肚菌的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土壤中分离该菌比其它任何方式分离要好些。但从土壤分离难度太大,成功率不到1/10000,并且难以分辨,所以只有采取羊肚菌基脚土分离,才能真正找到羊肚菌的出菇菌丝。

操作过程:在羊肚菌生长的周围,可见白色菌丝充满土壤。从土壤中挑选这种菌丝易成功。现介绍两种方法:一种是土壤直接分离,另一种是浸提分离。土壤直接分离法:在羊肚菌生长的地方去掉羊肚菌,取周围5cm以内的土壤,去掉表层,把土壤放入无菌接种箱内,后放入试管培养基,进行接种箱空间消毒。即按接种箱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10ml,高锰酸钾5g,混合产生气体消毒,半小时后可操作。将基脚土用接种针挑取黄豆大小一块,迅速放到试管内的空白培养基上,每管放一块,塞上棉塞,接种后取出培养。浸提分离法:将基脚土用无菌水稀释,澄清后用接种针蘸取少量溶液,滴到试管内的空白培养基上,塞上棉塞后取出培养。

2.3.2袋式栽培

将料拌好,用17×33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约500~600克,拌料前一天将磷肥砸碎过筛,用水溶化,第二天取其上清液去渣,石膏、石灰先与麸皮或米糠混匀后再加入主料中,土可撒在水中与磷肥水上清液混合加入料中,边加水边搅拌,加水量按料水比1:1.3。料拌匀后装袋、灭菌。常压灭菌

6~8小时,取出冷却到22℃的暗室发酵,一般30天左右菌丝可长满袋。再继续培养5~6天

2.3.2.1室内床栽

羊肚菌室内栽培可搭建五层床架,规格与栽培一般常规食用菌床架相同。栽培前室内先消毒,将门窗密封。按10克每立方米的硫酸熏蒸杀菌24小时。消毒后,在床架上先铺薄膜,薄膜上覆约3cm厚的腐殖土,泥土在使用前应按100

公斤用甲醛5ml同0.5%的敌敌畏喷洒。喷洒后盖膜密封24小时(泥土在消毒前应晒干),摊晾挥发药味,用水调湿以手握成团,触之即散。

将达到生理成熟的菌栽脱去薄膜后,平摆在床架上,袋与柋间距为1cm左右,每平米菇床可摆放菌袋40个,整床排满后,在其上覆盖3~5cm厚的腐殖土,土上再覆盖2cm厚的阔叶树落叶。

2.3.3室外栽培

2.3.3.1场地的选择

根据羊肚菌喜湿、阴暗、低温等特征,场地最好选在树荫下、竹林、葡萄架下或人工阴棚下,有花花阳光,环境卫生,若有绿化草坪最佳,土质既保湿又不积水的土壤较好,周围要有排水沟以防下雨天积水。

2.3.3.2畦床的建造与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