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居差异

合集下载

我国传统民居的南北差异

我国传统民居的南北差异
形式 多样的方向发展 , 建筑组群及 院落还没有形成 相对 固定 的 体感觉 比较 轻盈 秀气。 但 北 方因冬季气候特别寒冷 , 注重 保温 、 需 日照 、 采暖等一 系列 模式 , 在布局上还 比较随意和 自由。明清时期是 我 国古代建 筑进 入最后 的大发展 时期 , 统 民居在 这一 时期 主要 突 显 出两大 特 防寒措施 。这种寒冷 的气 候则需 要北方 民居有厚 重 的墙 体 和厚 传 大多数屋顶呈现 出严肃 、 庄重 的特 点 , 建筑实体看 起来 征: 一方 面 , 各地 已有 的 民居形式 已基本发展成熟 , 在类 型和特点 重 的屋顶 ,
整个 屋顶 表现 出灵巧 活泼 的风格 , 体 墙 建筑 最大的特点是房屋 的总体高度 增加 了很 多 , 管是从 建筑上 房脊两端多用鱼形 装饰 , 不 因为四季变化不 明显 , 没有所谓 的保 暖问题 , 给人 的整 还是从 建筑相关 的院落布局及装饰 装修来说 , 已经 向着 复杂而 也 比较薄 , 都
其 速发展时期 , 唐代建筑 的木构技术取得 了较大 的成就 , 台基 、 其 砖 度则 比建筑 用 的青 砖要 薄 , 形 如~ 本 书。屋 脊 的形式 千姿 百 态: 屋脊 的底部多用砖砌成矩形 , 面的山墙 再向上 出挑成斜 面 , 上 石结构 、 顶样式 等 的发 展也趋 向成熟 。而到 了两宋 , 屋 民间传统
业 出 版 社 . 9 9 17 .
[ ] [ 玛丽 ・ 4 美] 古佐 夫斯 基 . 可持 续 建筑 的 自然光运 用 [ . M] 北
京 : 国建 筑 o 2 出版 社 ,0 4 中 r, -k 20 .
业 出 版 社 .0 5. 20
[] [ 诺伯特- 1 美] 莱希纳. 建筑师技术设计指南——采暖- 降温- [ ] 薛志峰 . 5 超低 能耗 建筑技 术与应 用[ ] 北京 : M . 中国建 筑工

中国十大传统民居及其特色

中国十大传统民居及其特色

中国十大传统民居及其特色建筑学082 108054047 葛珏骏中国传统的十大民居按地域可分为东北民居、华北民居、江南民居、岭南民居、客家民居、西北民居、西南民居、蒙古民居、新疆民居和西藏民居等十类。

民居的特色形成主要是根据其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居民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在功能、结构、形式上都较为合理的营造方式。

一.东北民居:东北地区处于寒冷或严寒地区,一年之中夏季短冬季长,居住建筑对保温的高要求是重点。

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层高较低,屋盖坡度较大(为了积雪保暖)墙体较厚,且多采用土坯、原木、茅草等取于当地,且孔隙率较大,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作为围护结构。

较为典型的有井干式建筑、朝鲜族民居等。

二.华北民居:华北民居为中国传统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经常被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标志。

常以四合院形式布置,根据地方气候和文化差异而略有不同,比较典型的有北京四合院、晋中四合院等。

北京四合院中间庭院较大,为正方形,多采用硬山和卷棚顶,色彩较为鲜艳;山西四合院中间庭院较小,常采用单坡顶向院内采集雨水,颜色偏灰。

三.江南民居:江南民居是除四合院外又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居。

建筑布置紧凑,也常以院落形式布置,但院落往往很小,称之为天井;由于建筑成片相连不利于防火,因而有马头墙出现作为隔断之用。

江南多雨水,致使形成檐廊,基本上是粉墙黛瓦,卧房常设在二楼以避免室内泛潮。

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徽州民居和浙江民居。

四.岭南民居:岭南民居主要指珠三角地区的传统民居,特点是通风良好,且受西方文化影响明显,建筑外观上有明显的西方建筑元素。

墙体颜色常常为朱红色,基于风水上的说法。

五.客家民居:客家民居是福建地区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类传统居住建筑,常被称作“土楼”。

一般由土坯做外墙,墙体厚实,整体呈圆形,体量巨大,内部房间众多。

中间常有祠堂。

六.西北民居:西北民居主要指宁夏、山西一带的传统民居,以窑洞最为典型。

窑洞是一种穴居的形式,热惰性非常好,冬暖夏凉,日照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室内通风往往不畅。

民居类型及特点相关内容

民居类型及特点相关内容

民居类型及特点相关内容一、传统民居类型及特点1. 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代表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

四合院以四边围合的庭院为中心,四面有房屋围绕,形成四合院的格局。

四合院的特点是布局合理,四通八达,适应北方地区的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

同时,四合院的庭院空间也是家庭生活与社交互动的场所。

2. 木屋:木屋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类型,主要分布在山区和湖区。

木屋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结构简单,适应山区多雨的气候特点。

木屋的特点是环保、耐久、保温性好,同时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3. 土楼:土楼是中国福建地区的传统民居类型,主要分布在土楼群。

土楼是用土和石块建造的多层建筑,外形宏伟壮观。

土楼的特点是坚固耐用,具有很好的防御功能,同时也体现了福建地区的民族文化。

4. 马踏飞燕:马踏飞燕是中国江南地区的传统民居类型,主要分布在苏浙沪地区。

马踏飞燕的特点是建筑结构精巧、造型优美,屋顶呈马踏飞燕状,能够有效抵御风雨。

二、现代民居类型及特点1. 花园洋房:花园洋房是一种现代化的住宅形式,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区。

花园洋房的特点是独立的住宅,周围有私人花园或院落,居住环境优美,居住者可以享受到独立的私密空间。

2. 高层公寓:高层公寓是城市中常见的一种住宅形式,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域。

高层公寓的特点是层高较高,居住面积相对较小,但可以通过共享设施(如游泳池、健身房等)提供便利和舒适的生活。

3. 别墅:别墅是一种高档住宅形式,主要分布在城市的高尚住宅区或郊区。

别墅的特点是独立的住宅,通常有多层,有较大的居住面积和私人花园,居住者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

4. 老公寓:老公寓是指建于上世纪初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式公寓楼,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域。

老公寓的特点是结构老旧,居住面积较小,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具有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三、不同民居类型的特点比较1. 建筑结构:传统民居多采用砖木结构,现代民居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加耐久和坚固。

中国古代民居的形态

中国古代民居的形态

中国古代民居的形态:
1.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基本形式之一,其历史悠久,
分布广泛。

四合院由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组成,四面围合,中间形成庭院。

这种布局有利于家庭成员的居住和生活,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和道德观念。

2.窑洞:窑洞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之一,利用黄土的特殊地
质结构和气候条件建造而成。

窑洞有单独的沿崖窑洞、土坯或砖石的拱式窑洞,以及天井地坑式窑洞等。

窑洞具有冬暖夏凉、防震和防盗等特点。

3.竹楼:竹楼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之一,尤其在云南、
广西等地区较为常见。

竹楼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一般为两层或三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或堆放杂物。

竹楼造型美观,结构简单,具有防潮防震等特点。

4.天井式民居:天井式民居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形式,
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广东等省份。

天井式民居以天井为中心,四周建房屋,房屋与天井之间一般都有走廊或檐廊相连。

这种民居布局有利于通风和排水,同时也有利于家庭成员的居住和生活。

中国传统民居的类型和特点

中国传统民居的类型和特点

中国传统民居的类型和特点
中国传统民居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四合院、明式民居、江南民居、满洲民居、台湾民居等。

四合院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民居,通常由四周环绕的墙壁构成,内部地面铺以鹅卵石,多由门厅、内院、外院等部分构成,门厅中可有石板、楠木台洞、太常阁等神异装置,堪称集礼仪、技艺、艺术和宗教于一体的精致之构。

明式民居也称为川式民居,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方式,外要宽大、梁面较低,窗较多且呈拱形状,墙体上通常有花窗、彩画和彩窗,以及自苏州到山西等地的花牆砖。

江南民居特点是木构林立,其结构极为精致,民居建筑尤以低矮修长,入口宽阔深进,开窗多出,窗型活泼,屋面以竹滴葵形的花洒头角把握住民居的灵魂,把每一个木立的屋梁及木梁柱都融入了这种形式化的文化气息。

满洲民居以木制建筑为主,以把方木从斜接的套环形式构成屋檐。

屋角设有精雕的龙头、虎头,墙面以“凐思”、“团锦饼”等图纹,外有精美的装饰,形成独特的艺术建筑。

台湾民居主要以建筑材料有柴梁、竹材、木材而构成,以连贯性厚实的柴梁作为结构支撑,结合横断梁,木结构安装在上方,梁上方的双翼、立柱被木工的各种雕纹图案装饰着,不仅能,起到结构牢固的作用,而且形成视觉上的精美绝伦。

中国传统建筑的地域差异与风格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的地域差异与风格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的地域差异与风格特点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建筑风格。

由于地理和气候差异,中国传统建筑在不同地域展现出独特的风格特点。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地域差异与风格特点,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和地理原因。

一、南方传统建筑的特点南方地区的传统建筑以水乡建筑为代表,具有独特的水上特点和明显的层次分明的布局。

典型的建筑物包括江南的园林和福建的土楼。

江南园林注重自然景观的融合,常采用曲径通幽的手法,以小桥流水、假山和花草树木营造出一种富有诗意的环境。

福建土楼作为土家族人的居住地,具有强烈的军事防御功能。

这种围绕着一个中心庭院建造的建筑,既能防止外来入侵,又能满足近亲居住的需要。

二、北方传统建筑的特点北方地区的传统建筑以宫殿和寺庙为代表,具有宏伟壮丽的特点。

例如北京的故宫和山西的木塔都展示了北方建筑的精髓。

故宫作为明清帝王的宫殿,采用了严谨的对称布局和精雕细琢的建筑装饰,表现了封建帝王权力的威严和尊贵。

山西木塔作为佛教寺庙的建筑形式,高耸挺拔,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展示了北方人民崇高的宗教信仰。

三、西南传统建筑的特点西南地区的传统建筑以藏式和侗族建筑为代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藏式建筑在高原地区广泛使用,采用木石结构,厚重稳固,能够适应恶劣的气候条件。

侗族建筑以“老寨楼”为代表,集合了传统居住、储粮、宴会等功能于一体,通过丰富的雕刻和彩绘装饰,展现了侗族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东北传统建筑的特点东北地区的传统建筑以民居和民俗建筑为主,主要的特点是简约朴实和防风保暖。

由于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建筑采取了严密的布局和厚重的墙体,以保护居民免受寒冷的侵袭。

典型的例子是位于辽宁的“四合院”,以中心庭院为核心,四周是厚实的墙壁和有限的窗户。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建筑展现出丰富多样的地域差异和独特的风格特点。

南方建筑注重自然景观和层次分明的布局,北方建筑追求宏伟壮丽和严谨对称,西南建筑彰显民族特色和功能性,东北建筑强调简约朴实和防风保暖。

中国古代民居的主要建筑设计特点是什么?

中国古代民居的主要建筑设计特点是什么?

中国古代民居的主要建筑设计特点是什么?
中国古代民居的主要建筑设计特点
中国古代民居建筑设计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独特的
特点。

以下是中国古代民居的主要建筑设计特点:
1. 结构严谨:古代民居的结构非常注重平衡和稳定。

房屋主要
由柱子、横梁和屋顶构成,其中横梁和柱子的结构设计使得房屋能
够承受重压,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

2. 利用环境:古代民居的设计非常注重结合自然环境。

建筑师
会利用地势、风向和阳光等因素,以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例如,
南方的民居多朝向南方,可以充分利用阳光和自然通风。

3. 象征性设计:中国古代民居的设计经常融入象征性元素。

例如,屋顶的形状和装饰物可以传达家庭的身份和地位,对家族荣耀
的表达。

4. 空间布局:古代民居的空间布局一般以庭院为中心,主要由多个房间围绕而成。

庭院不仅可以提供通风和采光,还是家族活动和社交的场所。

5. 适应气候: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多变,古代民居的设计非常注重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例如,北方的民居通常采用四合院的布局,庭院可以形成隔离寒冷和提供通风的效果。

总之,中国古代民居的建筑设计特点充分体现了环境适应性、文化传承和功能性的要求。

这些设计特点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居住需求,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代民居演变特点

中国古代民居演变特点

中国古代民居的演变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历史悠久:中国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民居形式是洞穴和草屋。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居的形式不断变化和发展。

2. 地域特色:中国各地民居的形式和风格各不相同,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自然环境。

例如,南方的民居通常比北方的民居更加轻巧,而北方的民居则更加厚重。

3. 依山傍水:中国民居通常选址在依山傍水的地方,既有利于生活,也有利于防御外敌。

许多民居还建造在悬崖峭壁上或山顶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景。

4. 木结构为主:中国传统民居以木结构为主,这种结构具有轻便、灵活、易于修复的特点,适合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建造。

5. 装饰精美:中国民居的装饰丰富多彩,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

例如,明清时期的民居通常采用砖木结构,装饰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总之,中国古代民居的演变特点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也反映了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

我国十大传统民居的地域差异

我国十大传统民居的地域差异

我国十大传统民居的地域差异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差异显著,民族众多,在各地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根底上开展起来的传统民居是丰富多彩的。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和浓郁的文化精神。

下面,就简单的介绍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

一、北方寒冷民居区本区南界大致以岭——淮河为界,包括东北、华北大局部地区。

冬季寒冷,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民居防寒性能好,冬季多刮西北风,夏季多吹东南风,正房一般座北朝南。

1、东北地区的民居包括、、东部、东北部地区。

由于东北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西北风猛烈,所以居住环境力求保温,屋设有火炕、火墙,北窗小或无窗,南窗一般为双层玻璃,屋门、檐较为低矮。

东北是我国最大的林区所在地,木材丰富,所以房屋多为砖木构造。

该区的鄂伦春族居住的圆锥形窝棚极具特色,它被称为"仙人柱〞,又叫"撮罗子〞。

冬季四周围以狍皮,夏季为桦树皮,且易搬迁,符合其按季节狩猎的特点和逐兽的行动规律。

包括西部、北部、河套地区、平原。

本区属于暖温带北部,气候年较大,冬季寒冷,因此土墙厚实,一般屋设有火炕;冬季吹西北风,北窗小;年降水量不大,屋顶呈平顶或近似平顶,便于晒粮食。

3、黄土高原的民居包括、陕北、陇东、南部和西部。

该区最富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就是窑洞。

由于黄土土质疏松,质地均一,垂直节理发育,富含钙质,所以直立性强,便于开挖。

其特点是因势而造,冬暖夏凉。

按地形不同及所处的位置和形式,可分为靠崖式、地坑式和地坯拱式三种。

靠崖式为垂直崖面上开掘的窑洞,各家只能平列,不能围聚成院。

地坑式又称天井窑,是在没有崖面的地方向下深挖,造成人工崖面,再挖窑洞,深坑成方形,形成庭院。

在窑洞,靠近窑口门窗空气充足处,安排炕、灶等日常起居用;深处作为贮藏室。

包括中南部、、及北、皖北地区。

该地区冬季寒冷枯燥,多北风,房屋座北朝南,大多为四合院。

四合院由北面的正房和东西两侧的厢房及南面的门楼组成,它们之间用围墙连结。

中国传统民居差异

中国传统民居差异

学号:601182024班级:11赛马经济姓名:刘伟中国传统民居差异古往今辽宁,人们对居住的感受不仅局限于建筑、空间、环境你的质感,更是对田园牧歌、天地人和、恬淡清雅生活境界的追求。

“燕子飞,绿水绕,庭内秋千,墙外小道,更兼人声欢笑。

”这幅经典的中国式人居图,是中国人“透在骨子里”的家园情感和家园梦想。

民居因为地域性和习俗性不同而表现为各自的特殊性,形成一种建筑文化。

这种民居文化不仅反映历史、宗教、风俗、地理,而且还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特征,各具特色的一幢幢民居,恰似不同风格的一幅幅立体的水墨画,诗意浓郁,回味无穷。

我国疆域辽阔,各地区自然环境不同,名族风格和文化传统各异,生产原料和生产方式各具特点,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得我国民居建筑艺术多姿多彩,构成了完整的民居体系。

这些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成为一朵朵绚丽多彩的艺术建筑之花。

“安居乐业”是我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的美好愿望,足可见“居”的重要性,这也是我国传统民居质地优良、建造美观的重要原因。

民居是劳动人民在千百年里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与大自然搏斗中创造出来的,占据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与其他建筑相比,民居是出现最早也是最基本的一种建筑类型,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住宅建造的直接目的主要在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实际需要,是“家”的所在。

特别是在非常重视血缘亲情的中国,“家”是一个特别富于感情色彩的地方,所以,人们在向民居提出物质性要求的同时,也并没有忘记向它提出适当的精神性要求,即普遍的审美性和情感性,甚至还可能上升到表达某种思想倾向的高度,如体现尊卑之礼、长幼之序、男女之别、内外之分等宗法伦理思想。

民居又最具地方性,也更有创造性,根据各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不同,有多种样式。

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中国民居的多样性,即使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难得的现象。

民居还更多地具有自然质朴的性格,都是利用当地出产的材料,用最经济的方法,密切结合气候和地形、环境等自然因素建造的。

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与土楼的建筑风格

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与土楼的建筑风格

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与土楼的建筑风格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和土楼是两种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代表性建筑形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建筑风格进行比较,并探讨其共同点和差异。

一、背景介绍四合院和土楼作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分别代表了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建筑风格。

四合院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如北京和西安,而土楼则主要分布在福建和广东等南方地区。

这两种建筑风格在不同地域形成,并受到当地文化、气候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二、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形式,通常由四条围墙围合而成,形成一个中央庭院。

四合院的建筑布局以中轴线为基础,严谨有序。

庭院通常用于家庭生活和活动,居住区域一般位于四合院的各个房间中。

四合院的房屋通常是由木质结构和砖石建造,屋顶常采用传统的歇山顶,以适应北方地区的寒冷气候和季节变化。

三、土楼的建筑风格土楼是一种独特的围合式建筑,多见于福建和广东等南方地区的土著少数民族村落。

土楼常常呈圆形或方形,高度较高并拥有多层楼房。

土楼主要采用土坯、石块和木材等材料进行建造,墙体厚实且稳固。

楼房间的布局通常以中央庭院为中心,居住区域位于各楼层的房间中。

土楼的特殊建筑结构使其对台风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四、共同点尽管四合院和土楼在形式上有明显的差异,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点。

首先,它们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整体性和封闭性,以家庭为核心,注重家庭生活和家族关系的维系。

其次,两种建筑风格都采用了围合的结构,形成了独特的内部空间,提供了安全和私密的居住环境。

第三,四合院和土楼都采用了传统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

五、差异点尽管四合院和土楼有许多共同点,但它们在建筑形式、布局和建造材料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首先,四合院通常是一个平面的建筑形式,由四条围墙围合而成,居住区域位于四合院的各个房间中。

而土楼则是一个多层的围合式建筑,楼层之间通过楼梯和过道相连,居住区域位于各楼层的房间中。

其次,四合院一般由木质结构和砖石建造,屋顶采用歇山顶。

浅析中国南北方古民居建筑、文化的异同——以甘熙故居和乔家大院为例

浅析中国南北方古民居建筑、文化的异同——以甘熙故居和乔家大院为例

14基金课题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NFUSPITP0001浅析中国南北方古民居建筑、文化的异同——以甘熙故居和乔家大院为例许子杨,周雨萱,狄文和(南京林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摘要:古民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变更,加上气候、地形、光照、湿度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中国南北方的古民居存在较大的差异。

本文以山西乔家大院和南京甘熙故居为例,从传统民居特征及民俗文化特征展开,探究其中的异同,将中国古民居的文化内涵上升到新的高度,希望能引起人们对民居保护的重视。

关键词:中国古民居;民俗文化;南北异同;甘熙故居;乔家大院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4-0014-02中国地域辽阔,各地传统民居建筑风格迥异、特色鲜明,透露出了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

展望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传承,文化的稳定性一直未变,而这一特性也在建筑中一一显露出来。

就民居建筑而言,南方有江南水乡,北方有四合院。

在南北地区差别的背后,我们可以探究这些传统民居的定位定向、空间布局与装饰艺术上的相似性。

图1 甘熙故居(图片来源:百度)图2 乔家大院(图片来源:百度)1 传统民居设计特征1.1 定位方向从定位方向上来看,甘熙故居坐南朝北,这一布局明显有悖于中国传统南方古民居的正常布局,甚是古怪。

我国最早的风水学著作《论衡》中的《诘术篇》提到过:“商家门不宜南向,徵家门不宜北向。

”[1]甘家为了其家族生意兴旺,世代平安,不与五行相抗衡,故在宅院上打破世俗限定,坐南朝北而建。

反观乔家大院,坐北朝南,墙高且厚,向下鸟瞰,酷似一座方正有序的巨型堡垒。

乔家大院是极具代表性的四合院设计,“四”便是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合”则意味四周的房屋向中间聚合,院子为中心,周围分别是正房、倒坐房和东西厢房等。

中国各地建筑特色

中国各地建筑特色

(一)、北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为主)——北京民居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

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

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

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亦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

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

中国北方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

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称“坎宅巽门”,认为是吉利的,实际上也有利于保持私秘性和增加空间的变化。

进入大门西转为外院,安排客房,仆房和厨、厕。

从外院向北通过一座华丽的垂花门进入方正而大的内院,北面正房称堂,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举行家庭礼仪,接待尊贵宾客,其左右耳房居住长辈和用作书房。

院两侧的厢房是后辈居室。

各房以“抄手游廊”相连,不必经过露天,在廊内也可坐赏院中花树。

(二)、内蒙民居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帐幕式住宅,以毡包最多见。

内蒙古温带草原的牧民,由于游牧生活的需要,故乡以易于拆卸迁徙的毡包为住所。

传统上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迁徙有4次,有“春洼、夏岗、秋平、冬阳”之说,因此,蒙古包是草原地区流动放牧的产物。

蒙古包西南侧安门,帐顶有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

毛毡一般为牧民自制,上面还有棕色毛线缝的吉祥图案,有些骨架和绳尾还系着五彩丝带,意喻五色经幡。

(三)、宁夏民居宁夏地处西北远离海洋,降水少、温差大,气候严寒,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冬春干旱多风沙,盛行偏北风,故住宅一般不开北窗。

为保温防寒,采取厢房围院形式,且房屋紧凑,屋顶形式为一面坡和两面坡并存。

(四)、陕北民居(西北窑洞)窑洞式住宅是陕北甚至整个黄土高原地区较为普遍的民居形式。

分为靠崖窑、地防窑和砖石窑等。

中国古代民居建筑形式及特点

中国古代民居建筑形式及特点

中国古代民居建筑形式及特点一、背景介绍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由于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与风格。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形式及特点。

二、北方古代民居建筑1. 四合院•四合院是北方地区最典型的古代民居建筑。

•四合院由四条狭长的建筑围合而成,形成了一个中央庭院。

•四合院以其布局简洁、功能齐全而受到推崇。

2. 雁翅楼•雁翅楼是北方地区常见的古代民居建筑。

•雁翅楼以其面积较大、结构独特而备受关注。

•雁翅楼的居住区域位于楼上,而下层则为仓储和商业用途。

3. 民居的布局与朝向•北方古代民居一般以南北朝向,利用阳光的充分照射。

•民居的布局通常分为正房、厢房和耳房,各个房间根据功能不同而设置。

三、南方古代民居建筑1. 围屋•围屋是南方地区常见的古代民居建筑。

•围屋的建筑形式为长方形,由围墙包围而成。

•围屋通常布局合理,具有较强的防御性能。

2. 洞窟住宅•洞窟住宅在南方山区常见。

•洞窟住宅以其利用地形、节约材料而被采用。

•洞窟住宅的空间布局多样,可以满足居住需求。

3. 小桥流水人家•南方古代民居建筑注重环境美观。

•小桥流水人家通常建于水边,依水而建。

•小桥流水人家以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特点而受到赞赏。

四、古代民居建筑的共同特点1.体现尊卑有序的传统价值观。

古代民居建筑中,主人的位置高于客人,体现了社会等级制度。

2.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的古代民居建筑,都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和谐与一体。

3.高度重视居住者的舒适度。

古代民居建筑在设计上注重通风、采光、隐私等方面,以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4.采用传统建筑材料。

古代民居建筑通常采用木材、土坯等传统建筑材料,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和资源条件。

五、总结中国古代民居建筑形式多样,北方以四合院、雁翅楼为主,南方以围屋、洞窟住宅为主。

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的古代民居建筑都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尊重传统价值观,并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这些古代民居建筑不仅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宝贵的建筑遗产。

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风格与地域特色的差异与共通

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风格与地域特色的差异与共通

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风格与地域特色的差异与共通中国传统建筑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和地域特色。

这些建筑风格和特色不仅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还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本文将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一、北方建筑风格与特色北方建筑风格主要包括了北京、山西、河北、陕西等地区的建筑形式。

这些地区通常气候干燥,四季分明,受到东亚季风的影响。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北方建筑注重防寒保暖。

1. 房屋结构北方建筑多采用砖木结构,以砖为主要材料。

房屋结构一般是四合院,即四面围合成一个院子。

四合院的每个房间面向院子,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布局,方便亲友团聚和社区活动。

2. 屋顶形式北方建筑的屋顶多采用坡屋顶,以便排水和防雨。

在屋脊上通常会有雕刻精美的飞檐,这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能让雨水远离墙面,保持房屋结构的完整性。

3. 色彩运用北方建筑多以暗红、蓝、黄、白为主色调,这些颜色与北方的地域特点相符合。

这些颜色既能富有地方特色,又能在北方的干燥气候中起到减少阳光照射的作用。

二、南方建筑风格与特色南方建筑风格主要包括了江南、福建、广东、湖南等地区的建筑形式。

这些地区通常气候湿润,以及植被茂盛,地理环境与北方有较大差异。

1. 房屋结构南方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结构较为灵活。

南方的多水乡地区,建筑常常采用水上建造方式,如吴宫、烟雨楼等。

这种建筑方式有效地适应了江南水乡的特殊环境。

2. 屋顶形式南方建筑的屋顶多采用歇山顶和悬山顶。

歇山顶屋面斜度较大,有助于排水和遮阳避雨;悬山顶屋面可增加房屋的通风性和保持湿地凉爽。

3. 色彩运用南方建筑色彩鲜艳多样,常用红、黄、绿等明亮的颜色,与南方地区的气候、植被和水乡文化相契合。

这些色彩给人以愉悦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南方人民热情好客的特性。

三、共通之处尽管中国传统建筑在不同地域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但也存在一些共通之处。

1. 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的传统建筑,在设计上都充分考虑到了自然环境的因素。

南北民居差异总结

南北民居差异总结

南北民居差异总结1. 介绍南北民居的差异是指中国南方和北方地域背景下,人们在建筑风格、结构特点、室内布局、装饰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由于南北地区气候、传统文化、历史背景等各不相同,导致了南北民居在建筑样式和风格上的差异。

本文将从建筑风格、结构特点和室内布局等方面对南北民居的差异进行总结。

2. 建筑风格南方民居建筑风格南方民居一般采用木结构,多为独栋建筑。

南方地区多山多水,因此,南方民居通常以独栋建筑为主,以适应山水环境的特点。

南方民居建筑采用悬山顶、砖木结构,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典型的南方建筑风格有水乡民居、木制民居等。

北方民居建筑风格北方民居一般采用砖木结构或者石木结构,多为多单元式建筑。

由于北方地区环境较为干燥,北方民居通常采用多单元和多院落的建筑形式,以提高生活空间的适应性。

北方民居建筑采用庄严大气的风格,注重结构稳固,以应对北方地区严寒的气候条件。

典型的北方建筑风格有四合院、坊巷、堡垒等。

3. 结构特点南方民居结构特点南方民居一般以独栋式建筑为主,采用砖木结构。

南方地区多水多山,因此南方民居常常选择山水环境较好的地方修建,以及依山傍水的方式进行设计。

南方民居注重通风透光,一般具有宽敞的庭院和亭台楼阁,以及室内打通的通风结构,以保持室内的良好通风环境。

北方民居结构特点北方民居一般采用多单元或多院落的建筑形式,以适应北方旱冷的气候。

北方民居注重保温隔热,一般具有高墙厚院、封闭式庭院和封闭式大门,以减少冷空气的进入,并保持室内的温暖。

北方民居的结构通常比较庄重严谨,墙体采用砖石结构,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

4. 室内布局南方民居室内布局特点南方民居的室内布局通常注重通风透光和灵活性。

南方民居一般拥有宽敞的庭院和内庭院,庭院是南方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通风、采光和热量调节的关键区域。

南方民居的室内一般布置在庭院的四周,以便从庭院中获取更多的阳光和空气。

北方民居室内布局特点北方民居的室内布局通常注重保温隔热和私密性。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与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与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与特点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建筑文化自古就以其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分为南方和北方两大派系,这两种风格在建筑结构、材料使用、装饰艺术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展现了地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一、南方传统建筑风格南方地区的传统建筑风格以江南水乡为代表,其建筑结构轻巧、灵活,并充分利用水系。

南方建筑常见的特点包括:1. 建筑布局:南方传统建筑注重庭院景观,常常采用“三进院落”布局,由外至内,依次为街巷、正院和内宅。

内部空间常围绕庭院展开,给人一种开放、自然的感觉。

2. 屋顶形式:南方建筑屋顶多采用筒瓦、歇山顶、悬山顶等形式。

筒瓦是传统建筑最常见的瓦片形式,其造型简洁大方;歇山顶则常见于宅第,具有流畅的线条和独特的设计感;而悬山顶则多见于古代寺庙,其独特的悬挑结构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

3. 构造形式:南方建筑注重灰土石木结构,墙体常使用砖瓦糊墙,墙顶通常使用松木架构。

木材的运用使建筑更加坚固耐久,同时也使建筑更具自然气息。

4. 装饰艺术:南方建筑注重细节装饰,常用雕刻、彩绘等技法进行装饰。

建筑外墙常见的装饰元素包括人物、花卉、动物等,这些精心雕刻的图案使得建筑更加绚丽多彩。

二、北方传统建筑风格北方地区的传统建筑以北京阿拉善盟、山西木塔寺等为代表,北方建筑注重庄重、雄伟的气势,具有独特的特点:1. 建筑布局:北方建筑常使用“四合院”布局,即依次为正厅、正房、厢房和杂用房围合而成的四合院。

四合院布局突出了封闭的特性,给人以严肃庄重的感觉。

2. 屋顶形式:北方建筑常使用砖瓦、琉璃等材料,屋顶形式多为蓝宝石、拱券、硬山顶等。

这些屋顶造型大气磅礴,凸显寺庙、宫殿等大型建筑的威严和尊贵。

3. 构造形式:北方建筑注重用砖石结构,墙体厚重耐久。

北方传统建筑常使用青砖作为主要材料,石砌墙体使结构更为稳固。

4. 装饰艺术:北方传统建筑装饰注重线条流畅和简洁大方,常用彩画、壁画等手法进行装饰。

下列对我国南方和北方传统民居的表述

下列对我国南方和北方传统民居的表述

介绍我国南方和北方传统民居一、南方传统民居的特点南方传统民居以水乡民居和庭院民居为主要代表,其特点包括:1. 以水乡为背景的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例如苏州、杭州等地。

房屋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以避难避水,具有独特的水乡风情。

2. 庭院民居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等地,建筑结构以庭院为中心,形成“四合五天”、“三间四合”等传统格局,具有别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二、北方传统民居的特点北方传统民居以四合院和平房为主要代表,具有以下特点:1. 四合院是我国北方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等地。

其建筑格局以中心庭院为核心,四面围合,形成“四合”之名。

2. 平房是北方地区较为普遍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房简朴、结构稳固、适应北方地区严寒气候。

三、南北传统民居的区别1. 建筑结构的不同:南方传统民居多用木结构,北方传统民居多用青砖瓦木结构,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环境。

2. 庭院布局的差异:南方传统民居注重庭院和水景的布局,而北方传统民居以四合院为主要布局方式。

3. 建筑形式的风格:南方传统民居偏重于曲线、多用斗拱、砖雕,具有秀丽的水乡和庭院风情;北方传统民居则更注重建筑平面和立面的整体对称和规整性,体现出强烈的几何美。

结语:南方和北方传统民居在建筑风格、结构特点和文化内涵上都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是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

通过对南北传统民居的研究和整理,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和演变历程,还能够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建筑文化。

南方和北方传统民居代表着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瑰宝,其建筑特色、结构形式和文化内涵不仅反映了地域气候、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也展现了古代我国建筑师在应对自然环境和社会需求时的智慧和技艺。

在我国传统建筑中,南方和北方的传统民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建筑形式,同时也是两种不可或缺的文化遗产。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南方和北方传统民居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们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

南方传统民居以水乡民居和庭院民居为主要表现形式,这与南方地区湿润多雨、河流湖泊密布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汉族的传统民居类型

汉族的传统民居类型

汉族的传统民居类型
1. 四合院:四合院是汉族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山西等地。

它由四个房屋围成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院落,中间是一个露天的庭院。

四合院通常采用砖石结构,建筑风格严谨、庄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观念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2. 窑洞:窑洞是汉族传统民居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地区,如陕西、山西、河南等地。

窑洞是在黄土坡上开凿而成的,呈拱形,内部空间较大,可以容纳多个房间。

窑洞具有冬暖夏凉、节能环保等优点,是当地居民的主要居住形式。

3. 客家土楼:客家土楼是汉族传统民居的一种独特类型,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江西等地。

它是用土坯或砖石建成的圆形或方形建筑,通常有多层,每层有多个房间。

土楼具有防御性能强、通风采光好等特点,是客家人民居文化的重要代表。

4. 水乡民居:水乡民居是汉族传统民居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分布在江南水乡地区,如江苏、浙江、上海等地。

它是一种临水而建的建筑,通常有两层或三层,底层是架空的,用于停放船只和储物,上层是居住空间。

水乡民居以白色的墙壁、黑色的屋顶和精巧的木雕、石雕等装饰为特色,体现了江南地区独特的水乡文化。

总之,汉族的传统民居类型丰富多彩,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反映了汉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民居差异古往今辽宁,人们对居住的感受不仅局限于建筑、空间、环境你的质感,更是对田园牧歌、天地人和、恬淡清雅生活境界的追求。

“燕子飞,绿水绕,庭内秋千,墙外小道,更兼人声欢笑。

”这幅经典的中国式人居图,是中国人“透在骨子里”的家园情感和家园梦想。

民居因为地域性和习俗性不同而表现为各自的特殊性,形成一种建筑文化。

这种民居文化不仅反映历史、宗教、风俗、地理,而且还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特征,各具特色的一幢幢民居,恰似不同风格的一幅幅立体的水墨画,诗意浓郁,回味无穷。

我国疆域辽阔,各地区自然环境不同,名族风格和文化传统各异,生产原料和生产方式各具特点,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得我国民居建筑艺术多姿多彩,构成了完整的民居体系。

这些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成为一朵朵绚丽多彩的艺术建筑之花。

“安居乐业”是我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的美好愿望,足可见“居”的重要性,这也是我国传统民居质地优良、建造美观的重要原因。

民居是劳动人民在千百年里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与大自然搏斗中创造出来的,占据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与其他建筑相比,民居是出现最早也是最基本的一种建筑类型,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住宅建造的直接目的主要在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实际需要,是“家”的所在。

特别是在非常重视血缘亲情的中国,“家”是一个特别富于感情色彩的地方,所以,人们在向民居提出物质性要求的同时,也并没有忘记向它提出适当的精神性要求,即普遍的审美性和情感性,甚至还可能上升到表达某种思想倾向的高度,如体现尊卑之礼、长幼之序、男女之别、内外之分等宗法伦理思想。

民居又最具地方性,也更有创造性,根据各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不同,有多种样式。

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中国民居的多样性,即使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难得的现象。

民居还更多地具有自然质朴的性格,都是利用当地出产的材料,用最经济的方法,密切结合气候和地形、环境等自然因素建造的。

人和自然在这里有最直接的亲密交往,建筑镶嵌在自然中,更多与自然的协调,更少与自然的对比。

南方民居在我国的民居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地理地理环境及文化传统的影响,南方民居的造型美观,贴近大自然,一般分为自由式院落和天井院落。

南方民居独特的设计与建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添色不少。

一提起南方民居,许多人立刻就联想到那小桥流水的美丽画面。

江南的一些小镇,大都是一条小河流过,两岸都是青灰色的小房子,一水的马头墙,青灰瓦,安安静静的。

一般的民居都是从门口进去,便是一个天井,旁边有一个石水槽,那时洗衣服和洗菜的地方,往前便是一个厨房,很大,连餐厅都包括在内了,向左一转,便是一个木楼梯,走上楼去,那里有几间卧室。

从楼上可以俯视楼下的天井,由青石板铺就,那里在夏天时可谓是花团锦簇,到冬天则是小孩子打雪仗的好地方。

当然,这只是一个模式,各家会根据自家的特点来设计房屋。

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南方民居多使用穿斗式结构,房屋组合比较灵活。

在南方,房屋的山墙形似马头,南方建筑多粉墙黛瓦,颜色淡雅。

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水从门前屋后流过,水也是一种景致。

有钱人家喜欢住房连着花园,这就是园林,南方园林不需要很大的地盘,却能营造出仙境。

北方民居给人的感觉总是那样气势宏大,开阔敞亮,这也是由于北方特有的气候及文化底蕴决定的。

北方民居一般都是大院式建筑,足显豪华、气派。

一提起北方民居,大家自然会想到黄土高坡上的窑洞和北京四合院。

朴实厚拙的四合院是北京传统的住宅形式,为什么称作“四合院”,这是因为整个建筑东、西、南、北四面都有房子,围合在一起。

北京的四合院院子比例大小适中,冬天太阳可照进室内,正房冬暖夏凉,庭院是户外活动的场所。

松树、桃树、枣树、海棠、槐树等都是居民喜爱的庭院树,葡萄、紫藤架下,放上石桌、石凳,下棋聊天,谈古论今都十分惬意。

庭院四季的景色各有不同:春天桃红绿柳;夏季浓绿清香;秋季果实累累;冬季银装素裹。

西北地区的窑洞在黄土高坡向阳面挖窑洞,在窑洞前部用砖砌成拱形门洞,并做出花饰,既起到保证窑脸黄土稳定的作用,又起到美化生活环境的作用,用材简单,手法自然。

窑洞的上方,种一些植物,保持水土。

从室内观察窑洞,屋顶是弧形的拱状,灶台连着暖炕。

阳光容易进来,风沙难以入内。

院内枣树、柿子、石碾子、水井上的辘轳,显得淳朴而有生趣。

华北农村民居进屋是灶间和餐厅及堂屋,中间一个八仙桌、两把太师椅,左右两间卧室,灶台连着暖炕,卧室与灶间有堵墙,避免油烟进入卧室内。

北方园林的一些代表性建筑有一大部分是皇家园林,比如:故宫、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

故宫不用说,整个一个红墙黄瓦的大四合院;颐和园虽然秀丽,但是却逃不脱“庄严”这个字眼;至于承德避暑山庄,那气派就更大了,都建在一座山里面。

北方人似乎天生就爱那红红绿绿的颜色,所以雕梁画栋上都是彩绘,大多是皇家园林,王府花园,奢华气派。

南北民居恰似南北人民一样,在许多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这也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同的智慧与才华。

首先,屋面用料的差异:南方民居屋面均采用较大坡度,用小青瓦相扣铺就,而北方民居则采用平屋面或采用稍平的坡屋顶,屋面材料大都采用三合土,铺瓦的瓦面厚而大。

南方雨水多,必须防漏,屋顶材料要求高;北方干燥,屋顶材料要求不如南方高。

其次,外墙用料差异:南方民居采用砖砌空斗墙较多,也有木板围就的,而北方民居则采用三合土筑墙、土坯墙和砖实墙。

再次,层数与层高的差异:南方民居特别是在以前的县城中,采用二层以砖木为主,内墙隔断用木板,楼板也用木板,房子层高较高。

北方民居一般为单层,顶多在正房后又后罩楼,材料以砖土为主,墙较厚,层高一般不高,开间也比南方民居小。

北京的民居基本是单层的,因为在天子脚下,总要谨慎一些。

只有山西平遥民居两层,因为山高皇帝远,管不了。

清末民初建房时,时代已开明,多是经营银行商号,特别注意防盗,设计得房高墙厚。

在中国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民居和江南水乡民居。

北京四合院是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它作为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驰名中外,世人皆知。

所谓四合院,是指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老北京人称它为四合房。

四合院四周环绕房屋,通常分前后两院,两院之间开“垂花门”。

内院南向为正房,两侧为厢房。

四合院结构方正,房院联合,安逸敞亮。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它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

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

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

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

北京有各种规模的四合院,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

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

《日下旧闻考》中引元人诗云:“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

”这“百万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说的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这种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民居形式,伴随人们休养生息成百上千年,留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是极深刻的,留给历史的遗产更是极丰富的。

北京四合院历经百年沧桑,仍闻名于世的原因有许多,但最关键的还在于它独特的魅力:北京四合院,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又有游廊连接,起居方便。

四合院又是封闭式住宅,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

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一家人在里面和亲和美,其乐融融,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四合院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院内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

岭南客家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中的一枝奇葩。

客家人民的祖先是勤劳、智慧的典型代表,他们将中原的建筑文化带到其生存之地,从而形成了今天的岭南客家民居体系。

客家的民居建筑是客家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

客家聚族而居,这正是客家农村民居分布的特色,形成了以祖居为中心,新居为“卫星”屋的村落结构。

客家民居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传统家庭制度和小农经济制度的影响,同时受到中原传统建筑形式、客家人性格气质特征以及风水学说与民俗观念的影响,反映了激烈的民族冲突、家庭伦理观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等等。

因此,客家民居是传统文化纵贯古今的结晶,是客家民族长期发展的产物。

客家民居在技术功能上臻于完善,在造型艺术上别具一格,在文化内涵上蕴藏深刻。

因此,它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

客家人继承了古代的建筑技术,创造了世界上无语伦比的物化诗篇。

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地区,因此,客家民居建筑带有浓厚的儒家思想痕迹。

祖堂在上,上下厅堂,主次分明;中轴线贯穿整体、左右对称的布局都十分明显。

但是,它又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下形成的特殊建筑工艺和建筑风格,富有乡土性和地域性。

这些大型民居,都是客家人经商致富后精心营造的。

客家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中极为独特的一种,个性鲜明。

其突出的防御性能、极端内向的空间形式以及聚族而居的庞大体型,都是其他民居所无法比拟的。

现在福建、广东一带的土楼一般都有200——300年以上的历史。

它们历经风雨洗礼,强力地震,台风袭击,至今依旧安然无恙,巍然屹立在崇山峻岭之中,可见其坚固性。

防御性能是客家民居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是中国传统民居内向性的极端表现。

客家民居的防御性能表现在:外围封闭,墙体坚固厚实,围楼高大,防卫设备齐全。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客家民居的防御性能也渐趋淡化,而其内向、封闭的形式仍因给人足够的安全感而得以长久地延续下来。

江南水乡民居主要集中在苏南太湖之滨的周庄、同里以及浙江的乌镇等乡镇。

水乡古镇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规划格局和建筑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驰名中外。

江南水乡河网交错,环境清秀,民居都为青砖黛瓦、粉墙木轩,在小桥流水映衬下,如同一幅幅古朴湿润的水墨画。

民居房屋以砖木结构为主,设计精巧,紧凑实用。

临河人家多开敞窗或水门,临河有骑楼连通,构成江南水乡的优美情调。

在江南一带,水乡古镇约有数百之多,保存尚好的仅周庄、同里、乌镇等处。

周庄最具神韵,遂有“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之说,誉为“江南第一乡”。

周庄镇内小河纵横交错,呈“井”字状,临河形成街市,错落有致的民宅背水面街,半数以上是明清之际的建筑。

“井”字形的河道构成了水巷、河埠、石栏、拱桥、廊坊、楼阁、庭院的水乡神韵,犹如一幅“盈盈碧水相环,楼阁隔河相望”的水彩墨画,激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周庄是水的世界,古镇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一朵睡莲。

古人这样形容:“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

”它与远处的烟波苍天构成了一幅色调素淡的民俗画卷,故古人留下了“吴水依依吴水流,吴中舟楫好夷游”的美好意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