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与童心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心与童心的感受

——读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有感

高三化学贾爱军

在年级领导倡导下,我认真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素质教育探索手记,其中的《关于童心和爱心的随想》部分,感触颇深。“爱心”这个字眼确实太大、太沉,在目前教育的附加功能如此庞大、教育关系如此繁杂的情况下,咱不敢用“爱心’’这个字眼来表达自己对教学、对教育和对学生的想法和看法。但是对教育的“童心”可以谈自己的一点感想。在书中李镇西老师引用了苏霍姆林斯基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扩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识到的那样,连我不曾教过课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这句话的真实内涵就是作者用自己富有活力的童心了解了孩子,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获得了孩子的信任,也诠释了教育的真谛。我想这句话的内涵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所说的“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的理念完全相同。由此我也体会到为什么孩子们喜欢动画片,而动画片的一切工作人员都是成年人,就是因为他们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有一颗富有童趣的童心,他们的作品才受到孩子们的喜爱。我想在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如果童心未泯,我们的课堂是不是充满活力,我们的班级管理是不是更加条理真实。

童心未泯,可以与时俱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减少班级管理的阻力。我们常感叹,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的确现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而且很多东西不符合我们70后、60后的的思维,所以我们就认为孩子不懂事、不知节俭、不知父母的疾苦。这就导致我们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不会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学生会严重逆反。如果我们有一颗童心,换位思考,假如是我们是现在的孩子,是不是也会个性十足,对家长和老师的教导逆反明显。所以不要将我们20年或30年以前的想法强加给现在的孩子,更不能完全用以前的经验来量化当前孩子的行为。如

果童心未泯,我们会与时俱进,尝试用新的思路和方法解决当前学生管理中的问题。我们曾经年轻过,但孩子们没有老过。他们再不会再走我们的路。

童心未泯,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学习或许不再枯燥。高三的课堂的确很充实,也很累人。看到一张张无精打采的面孔,面对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我们会高喊学习要有动力、要提高学习兴趣。但兴趣怎么提高、动力源自于哪里,今天感恩、明天励志,那后天还能怎样呢?如果再重复今天感恩、明天励志,那你腻不腻、烦不烦。更何况学生呢?可以类比我们每年暑寒假的专家报告,再有水平的专家如果表达手段一般,我们听地也非常乏味。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思想丰富的孩子呢?所以

最有效的方式还是从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入手,让课堂不再沉闷、让学习不再枯燥。如果你童心未泯,你就不会语言死板,表情严肃。如果你童心未泯,你会语言诙谐、幽默,学生会笑声不断,你教得秀气、学生学得灵气、课堂充满生气。你讲的轻松,学生学地愉快。

童心未泯,你会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会仅顾及自己的教学进度和自己的教学成绩。你有一颗童心,你会换位思考,虽然我们是学生但我们都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虽然在备战高考,我们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有思想,有心灵,不是木桶、不是皮囊,不是给我们多少我们就能吃掉多少的鸭子。我们学习的东西需要消化、理解和吸收。否则,我们囫囵吞枣,错过、讲过、改过,可能还要再错。如果我们教师童心未泯,想到这些,我们就不会用本来就不属于我们的自习讲课、测试、狂压作业;就不会把学生周周清的星期天据为己有。是学生的时间,就还给学生吧!更确切地说我们就不该占有,因为自习本来就是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学生也是一根稻草,虽有韧性,但能压弯。昨天晚上,班内一位学生请假说:“老师,明天早上我想晚一点来,我想多睡一会儿,白天经常打盹”。我说:晚上早一点睡,不行吗?她说“早睡,作业做不完"听到这儿,没加思索,就允许了她的请求。如果有一颗童心,我们会想如果我是现在的学生、如果我们自己的孩子

也承受这样的煎熬,我们心里是什么滋味。我们还会单方面考虑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成绩吗?

童心未泯,在我的境界中就是一种与学生换位思考,使我们的教学更趋于理性化,备考效益最大化。有这样一句话很有道理“教师要学会站着看学生的身高,坐着看学生的眼睛,蹲着看学生的心灵。”是换位思考的最好诠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