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物流管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物流管理

————————————————————————————————作者:————————————————————————————————日期:

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物流管理

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晓楷

物流标准化的引入对于促进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至关重要,但我国物流标准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尚有待完善,其中体制问题是制约物流标准化进程的最大阻碍之一。

近年来,随着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如何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成为了企业、政府关注的热点话题。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迅速,物流业增加值从2007 年的16981 亿元增加到2014 年的4万亿元以上,五年来增加了一倍,说明物流业在规模提高的同时,成本也相应地快速增加。随着对行业转型发展的需要,标准化引入对于减少交易成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立标准化体系

作为物流标准化工作的具体体现,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立能够让物流标准化工作有序、全面地进行。物流标准体系根据物流标准化对象的不同特性分为4 个类别:物流技术标准、物流信息标准、物流管理标准、物流服务标准。

物流技术标准主要是针对物流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方法、设施设备等进行标准化;物流信息标准是指对物流过程中的信息管理相关内容进行标准化;物流管理标准是对物流的安全、环保、统计、绩效评估的标准化;物流服务标准是对物流环节作业、流程管理等进行标准化。

物流技术标准化促进交接货物效率。对货物交接产生影响的物流技术标准主要为托盘标准、叉车标准、车辆标准等。一般来说,制造企业的产成品出库之后在仓库装载上车辆,由物流企业运送到分销商或零售商处,不同企业用的托盘

尺寸往往是不一样的,这样货物从制造企业出库装载上运输车辆,到达物流企业仓库之后由于其包装大小与物流企业的托盘不适应,要人工进行卸载、再次包装、搬运等活动。如果实现了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的托盘尺寸标准化,那么货物运送到物流企业仓库之后,不用再次包装,只用叉车直接叉托盘将货物入库即可。这样既降低了运作的时间、人工成本,又提高了运作效率。

物流信息标准化的实施可以促进制造企业及物流企业内及企业间的信息沟通。物流企业将原材料从供应商处运送到制造企业,制造企业进行生产及原材料、产成品的储存,然后制造企业将成品配送到零售商进行销售。信息标准化促进这个过程中两企业的运输、生产、储存、配送、销售协同。另外,信息标准化还可以降低两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专用资产投资、加强双方信任、提升效率的动力等。

物流管理标准化对操作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操作流程的标准化管理、安全操作的标准化管理、环保生产标准化管理等。对操作层面来说,管理标准化的主要作用是将工作流程中各环节的操作顺序、操作方法、操作注意事项等,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手册等形式确定下来,以达到节约员工培训成本、降低出错率的目的。

从操作流程标准化来说,制造企业可根据企业已有操作经验将企业的采购、生产、储存等运作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物流企业可对运输、储存、装卸搬运等各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另外,企业也应该对安全生产、环保生产等做相应的规定以确保员工及企业财产安全、确保企业对环境不造成伤害。

当前的重点问题

在当前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拟定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以及协调衔接各种

交通运输方式标准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尚有待完善。

一方面,多方参与的协调机制尚未建立,社会参与度不足,缺少部省协调、鼓励各方参与、标准公开的制度和政策;另一方面,标准化制修订工作的开放性不足,吸收各方有效参与、协调各方意见的运行机制尚不完善,未能充分有效发挥企业在标准需求、投入、制定和应用中的主体作用。

首先,体制问题是制约我国物流标准化进程的最大阻碍之一。由于资源管理集中性特点,直接造成了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很难自下而上推动,而自上而下又缺乏动因,势必造成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滞后。

尽管有国家质检总局作为国家标准的行政主管部门,但由于在推行过程中物流产业又具有跨行业的特点,只能由各个管理部门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来负责标准的归口管理。要统一这些标准,需要对很多部门协调,衔接难度大。上述这些体制问题,只有政府层面牵头,建立国家标准与具体细化的行业标准,做到制度规范有标准、政策实施有标准、创新管理有标准、执行操作有标准,才能做好物流标准化工作。

其次,标准体系和标准适应性不足,部分标准体系缺乏统筹协调,导致体系间存在交叉、矛盾的现象,重点领域标准体系不完善。

面对交通运输行业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行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水平,保障运输安全等行业发展重点,存在综合运输、服务、绿色等重点领域的标准体系表缺失,以及公路工程和水运的养护、服务和管理标准数量不足等现象,不能很好支撑交通运输发展需要。因此,需要在科学性、可行性、协调性等方面注重加以梳理和论证,建立健全重点领域的标准体系,并着力解决重点领域标准缺失严重的问题,缩小现行有效标准与体系规划的标准差距。

因此需要定期对制造行业和物流行业的标准化应用及协同状况进行统计。针对制造行业来说,统计状况包括制造企业的第三方物流外包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性质、外包的主要的物流环节、制造企业设施设备类型及标准、制造企业信息系统使用状况及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对接状况等。对物流行业来说,统计情况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主要服务功能、设施设备如托盘等型号及利用状况、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系统使用及与制造企业对接状况等。

组织物流企业、制造企业的人员进行企业间的交流学习,一方面是关于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学习,主要是国外的一些先进物流企业的做法、制造及物流企业协同发展的案例等等;另一方面是企业间的内部的、互相之间的学习,成功的方法得到共享和推广,协同时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加快发展智慧交通,是推进交通运输管理创新的重要抓手,是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标准化是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基础,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管理、下一代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集成应用创新,均要求强化基础性、关键共性标准的制修订。

根据今年标准体系的梳理和调查发现,智能交通需新制定标准99 项,信息需新制定标准441 项,智慧交通标准缺口比较大。因此,需加强智慧交通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行业监管、运行管理和服务领域的深度应用,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供给能力、运行效率、安全性能和服务质量,实现交通运输可持续创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