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提问和解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教学生会思维,会数学思维。思维是人的理性认识过程。数学思维是指关于数学对象的理性认识过程,准确地说是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要在具体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实现。它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需要教师精心备课、设计教案。下面就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解题两个方面浅谈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从提问培养数学思维

提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提出问题,明知故问,以引起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问要有逻辑性、启发性与诱导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透彻地理解知识,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提问要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要找到新旧知识的“接触点”与“结合部”,新旧知识的联系增强启发性,它是促进数学思维的前提,而新旧知识的矛盾,也增强启发性,它是促进数学思维理解的核心。

例如:为了将x4+6x2+8,(a+b)2-4(a+b)+3和x2-3xy +2y2分解因式,可设计如下提问:(1)y2+6y+8与x4+6x2+8的

因式分解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2)y2+6y+8是y的二次三项式,x4+6x2+8是谁的二次三项式?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与常数项分别是什么?(3)若将x2-3xy+2y2分解因式,它是谁的二次三项式,是否有两种看问题的方法?指出每种看法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二、从解题培养数学思维

学生思维能力的差异最终体现在解题的速度、技巧,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上。因此解题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举例说明:

1、综合分析,进行整体思考。

对问题要从全局整体着眼处理,观察分析数学材料的整体结构,理解和认识问题的实质,概括出数学关系,进而确定解题策略,培养整体思维能力。

例如: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的解析式是()(A)y=1/2x-3 (B)y=1/2x+3

(C)y=-1/2x-3 (D)y=-1/2x+3

析解:本题一般思路是由直线经过点(0,3)和(6,0)两点,将坐标代入直线y=kx+b,解方程组得k=-1/2,b=3,得解析式y=-1,若从整体上分析,用图象的性质,直线过二、四象限可判

定k<0,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上方可判定b>0,于是能迅速判断出答案,应是D。

2、一题多解,培养灵活思维。

用多种方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途径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可以沟通纵横知识,活跃思维、开拓思路。

例如:求证:梯形面积等于一腰和另一腰中点到这个腰的距离的积。

已知:梯形ABCD,AD∥BC,DE=EC,EF⊥AB,垂足为F,求证:S梯形ABCD=AB·EF

证法1:如图2作EG∥BC交AB于G,

连结EA·EB得S△ABE=1/2AB·EF,设h为梯

形ABCD的高,S△ABE=S△AGE+S△GBE=

1/2GE·h/2+1/2GE·h/2=GE·h/2

∵S ABCD=h·GE

∴S梯形ABCD=2S△ABE=2·1/2AB·EF=

AB·EF

证法2:如图3,过点E作HG∥AB,交BC

于H,AD的延长线于G,S梯形ABCD=S平行四边形ABHG

=AB·EF

证法3:如图4,过点D作DH∥AB交BC

于H,连EH可得DH=AB,S梯形ABCD=S ABHD+

S△DHC=S ABHD+2S△DHE=AB·GF+EG·DH=

AB(GF+GE)=AB·EF

3、加强联想,诱发灵感产生。

联想是产生直觉思维的先导,不时地引导学生对所面临的问题细心观察,拓宽联想,从而悟出解题方法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又一重要途径。

例如:解方程组⎩⎨⎧==+6

5xy y x 析解:此题一般是用代入法来解,但仔细观察方程组的特点,是已知两数的和与积,这与以x 1,x 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的系数为1)是x 2-(x 1+x 2)x +x 1·x 2=0很容易联系在一起的,易得解法:方程组中的x ·y 可以看作是一元二次方程Z 2-5Z +6=0的两个根,解得Z 1=2,Z 2=3,所以原方程的解是

⎩⎨⎧==3211y x ⎩⎨⎧==231

2y x 由此可见,通过提问和解题完全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