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艺术的奇葩
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分析
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分析(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2第一单元教材分析《音乐与人生》选自人印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的第一节。
本单元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一下三个问题。
即: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以及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这三个问题不仅对学生学习音乐鉴赏具有基础性、指导性的意义,而且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形成最终喜爱音乐、学习音乐、用音乐来提高生活质量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终提高审美能力的归宿点。
也可以说,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纲。
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力度、速度、旋律、调式、和声、曲式、织体、音色。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本单元的内容旨在指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不同地域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题材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智慧结晶。
《高亢的西北腔》要求: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题材。
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独特的民族风》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民族风格。
2:认识长调、朗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
3:初步懂得民歌与人们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文化传统、语言语音等因素有紧密关系,也是形成其民族风格的重要原因。
第三单元《鼓舞炫动——丰富的民族乐器》本单元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民间乐器。
认识、了解其音乐体裁、演奏形式、风格特征及社会功能等,进而在鉴赏更多的民族器乐方面能取得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
《鼓乐铿锵》1:聆听《锦鸡出山》《滚核桃》及《童谣》,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动内容、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
20世纪以来俄罗斯钢琴艺术审美特征
20世纪以来俄罗斯钢琴艺术的审美特征探析摘要俄罗斯的钢琴艺术是世界音乐舞台上的一支奇葩。
尽管起步较晚,但是俄罗斯的民族音乐家们怀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对西欧音乐充分借鉴,对本民族音乐深入挖掘,在钢琴演奏、钢琴创作、钢琴教育上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形成了俄罗斯独特的钢琴审美特征。
本文通过音乐文化观、音乐演奏观、音乐风格观、音乐情感观和音乐发展观这五个方面来对俄罗斯钢琴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俄罗斯钢琴艺术审美特征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钢琴艺术是一门世界性的艺术,从最初起源于欧洲,到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前后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
进入20世纪后,随着多元文化的迅速发展,钢琴艺术呈现出千姿百态、学派纷呈的态势。
俄罗斯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20世纪对于这个国家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进入这个世纪之后,涌现出众多钢琴音乐家和钢琴演奏家,他们融汇了欧洲各国的优秀钢琴文化,在坚持本民族审美传统和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创作出了大量的钢琴作品,至今仍在流传,培养出了多位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钢琴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钢琴音乐文化,其主要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性的音乐文化观所谓民族性,包含着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风格、民族习惯、民族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虽然民族的发展是一个曲折的历程,但是俄罗斯的民族音乐却始终没有停滞。
从“沙皇”统治到“苏维埃”政权,俄罗斯民族积淀下来的音乐财富,已然成为了世界音乐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着西欧音乐的巨大影响和冲击,俄罗斯的音乐家们,钢琴家们,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用自己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借鉴并吸收西欧音乐的精髓,为建立有着浓郁俄罗斯民族特色的音乐奠定了基础。
最初是“强力集团”的出现,受到李斯特强烈主义的影响,以穆索尔斯基为首的五位音乐家,在钢琴创作上显示出了惊人的才能,也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例如,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巴拉基列夫的《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等,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体现出了强烈的民族风格。
关于乐器的梗
关于乐器的梗乐器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工具,它们以不同的形状、材质和声音特点,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和美妙的音乐。
乐器的种类繁多,每一种乐器都有着独特的梗,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种有趣的乐器梗。
首先是钢琴,它被誉为“乐器之王”。
钢琴由88个黑白键组成,它的梗是“弹得好听,看起来好看”。
弹奏钢琴需要练习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同时还需要掌握音乐的节奏和表达技巧。
当演奏者灵巧地弹奏钢琴时,人们不仅会被美妙的音乐所打动,还会被演奏者的手指舞动所吸引。
接下来是吉他,它是一种非常流行的乐器。
吉他的梗是“弹得好听,弹得帅”。
吉他有着独特的音色,可以演奏出各种不同的风格和情感。
吉他在流行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很多歌曲的伴奏都是由吉他演奏的。
当一个人弹奏吉他时,不仅可以享受到美妙的音乐,还会给人一种帅气和自信的感觉。
再来说说小提琴,它是一种高雅的乐器。
小提琴的梗是“拉得动听,拉得专注”。
小提琴是一个需要极高技巧的乐器,演奏者需要掌握正确的姿势和手法,才能演奏出动听的音乐。
小提琴有着悠扬的音色,可以表达出各种不同的情感。
当一个人专注地拉小提琴时,不仅会给人们带来美妙的音乐享受,还会给人一种专注和沉浸在音乐中的感觉。
最后是鼓,它是一种节奏感极强的乐器。
鼓的梗是“打得酣畅淋漓,打得有劲”。
鼓是一个重要的打击乐器,它可以产生有力的节奏感,为音乐增添活力和动感。
鼓手需要掌握节奏的变化和强弱的把握,使得鼓的演奏更具魅力。
当一个鼓手熟练地打鼓时,不仅会给人们带来强烈的音乐冲击,还会让人们跟随节奏随之摇摆。
除了以上几种乐器,还有各种各样的乐器梗等待我们去发现。
无论是什么样的乐器,每一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点。
演奏乐器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长时间的练习,但当你能够熟练地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时,一切都变得值得。
乐器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的工具,更是一种给人心灵带来愉悦和满足的方式。
让我们一起去发现乐器的魅力,享受音乐的奇妙世界吧!。
钢琴音乐的奇葩教案优选稿
钢琴音乐的奇葩教案优选稿教案名称:探索钢琴的奇葩音乐教案目标:1.通过学习奇葩的钢琴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的钢琴音乐的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教案步骤:第一步:引入奇葩钢琴音乐(15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奇葩钢琴音乐,如《钢琴猫》,让学生感受不同寻常的钢琴音乐。
2.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对奇葩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音乐作品被称为奇葩音乐。
第二步:学习奇葩音乐家(20分钟)1.教师介绍一些奇葩钢琴音乐家,如肯尼·G、托马斯·穆斯、维克托·布戈洛夫等,让学生了解他们的音乐风格和作品特点。
2.分小组,让学生选择一个喜欢的奇葩音乐家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一个简短的介绍。
第三步:学习奇葩音乐作品(30分钟)1.教师选择几首奇葩钢琴音乐作品,如《时之舞》、《巴黎圆舞曲》等,教学生演奏这些作品。
2.教师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节奏变化和和声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风格和表现要求。
3.学生分组,分别演奏自己所研究的音乐家的作品,向全班展示。
第四步:创作奇葩音乐作品(30分钟)1.学生分小组,每组创作一首奇葩钢琴音乐作品。
2.引导学生考虑曲式结构、节奏变化和和声特点,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帮助学生进行排练和演奏指导,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音乐创意。
第五步:展示和分享(15分钟)1.每组轮流演奏他们所创作的奇葩音乐作品,其他组以及教师和同学们给予评价和反馈。
2.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思考如何改进和完善。
教案总结:通过学习奇葩钢琴音乐,学生能够开拓视野,探索各种音乐风格和创作方式,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创作奇葩音乐作品,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作和演奏能力,提高自信心和表现力。
这样的教学活动既能满足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需求,又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十七节 钢琴音乐的奇葩
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内容:1. 欣赏:c小调练习曲爱之梦2. 知识:练习曲与音乐会练习曲肖邦与李斯特3.拓展与探究:教学目的:聆听《c小调练习曲》及《爱之梦》,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在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了解肖邦和李斯特。
初步懂得有关“练习曲”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在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了解肖邦和李斯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片相关资料教材教案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相互问好! 2.检查有无缺席学生!二.导入新课:1.肖邦的钢琴曲《小夜曲》导入。
学生倾听音乐,谈谈自己的感受。
2.名人名言:一个危险的敌人在为写着他的话,如果北方威震四方的君主知道在肖邦的作品里,在他的玛祖卡的淳朴的曲调中他定会禁止肖邦的音乐的。
肖邦的作品是隐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德】舒曼3. 肖邦与李斯特肖邦和李斯特是19世纪浪漫主义钢琴音乐中两颗璀璨的明珠,他们一同将钢琴艺术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肖邦(1810—1849)是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肖邦的创作几乎都集中在钢琴音乐领域,这在西方音乐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他将波兰民间音乐的精髓融入钢琴作品之中,赋予他们新的内涵;他深入挖掘和提高了前奏曲,练习曲,夜曲,诙谐曲,叙事曲,幻想曲等一系列欧洲音乐体裁的艺术表现力。
在他的音乐里,还时常流露出一种细腻,柔美,诗意,梦幻般的意境,令人陶醉,因而人们常称他为“钢琴诗人”。
与肖邦不同的是,除钢琴音乐之外,李斯特还创作管弦乐和清唱剧,合唱等声乐作品。
他创立了“交响诗”这一西方音乐中的重要体裁,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表现融化在交响音乐之中,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标题交响音乐的内涵,创作出《前奏曲》,《塔索》等一批交响诗。
李斯特追求的是一种令人眩晕的,具有炫技特性的钢琴演奏风格:极快的速度,响亮的音量,辉煌的技巧,狂放的气势,令当时的人们为之陶醉,这种辉煌浪漫,极富个性的钢琴演奏风格,确立起欧洲钢琴演奏艺术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
钢琴艺术源流华沙卷18 一朵奇葩,一面深厚的传奇背景
█一朵奇葩,一面深厚的传奇背景巴西选手阿图·莫雷拉-利马(Arthur Moreira-Lima),获得这届赛事的第2名。
阿图·莫雷拉-利马(Arthur Moreira-Lima)的参赛登记照阿图·莫雷拉-利马1940年7月16日生于里约热内卢,6岁起师承当地音乐学院钢琴教授卢西亚·布兰科(Lúcia Branco,1921~2010)——没有资料查证卢西亚·布兰科的师源背景,据称为李斯特再传弟子,可知她门下弟子多出,证明了她的教学成就。
1949年,他9岁时于巴西交响乐团举办的比赛中获一等奖,得以与该乐团在交响音乐会中合作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
1957年在里约热内卢,17岁的阿图·莫雷拉-利马参加帕德雷夫斯基的学生、波兰演奏家亚历山大·显克微支(Aleksander Sienkiewicz)创办的首届国际钢琴赛,获名第10;这使他获得了巴西政府的奖学金,1960年得以前往巴黎玛格丽特·隆-雅克·蒂博音乐学校,两年中师承玛格丽特·隆(Marguerite Long)本人及其弟子让·杜瓦扬(Jean Doyen,1907~1982)。
在巴黎就学期间的1961年,他曾于当地参加玛格丽特·隆-雅克·蒂博国际音乐赛,1962年又于美国沃斯堡参加范·克莱本国际钢琴赛,两次大赛虽然落败,却为他在1962年第2届里约热内卢国际钢琴比赛中获3等奖奠定基础。
经该赛评委列夫·奥伯林和雅科夫·扎克力荐,1963年由苏联政府提供奖学金,他开始于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师承雅科夫·弗里耶尔的门生、德裔苏联钢琴家鲁道夫·克雷尔(Rudolf Kehrer,1923~;后居瑞士苏黎世),直到1968年毕业。
在一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中,阿图·莫雷拉-利马(中前弹琴者)与同时代的雷雅克·克莱因(Jacques Klein,1930~1982)、路易斯·伊卡(Luiz Eça,1936~1992)、纳尔逊·弗莱雷(Nelson Freire,1944~)在一起,后中部是卢西亚·布兰科教授。
肖邦钢琴音乐欣赏教学设计与反思
《肖邦钢琴音乐欣赏教学设计与反思》摘要:(4)学生总结肖邦的作品风格及肖邦的音乐贡献,(3)自主式教学以自主学习为主,可与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相互结合,自主式教学以自主学习为主,可与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相互结合摘要:本文以课堂案例展示为基础,探讨自主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实施的途径并对这一课例进行反思。
关键词:肖邦;欣赏;教学自主性学习是新课程比较倡导的课型,下面就以《钢琴音乐的奇葩》为载体,谈谈自主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一、教学设计的背景与思路《钢琴音乐的奇葩》是高一音乐鉴赏第十章的内容,并且同期的语文课中又学习了《肖邦故园》一课,所以学生对肖邦所处的时代和历史背景都有一定的了解,这对于本课中的让学生认知肖邦的作品风格和音乐贡献,从而了解浪漫乐派的音乐特点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首先,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c小调革命练习曲赏析,了解肖邦的生平及乐曲的创作背景。
(2)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理解练习曲和音乐会练习曲的不同点。
(3)通过自主探索,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浪漫乐派的音乐风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实现以上三个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思路:带着问题去赏析,利用贴近学生的电影视频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探索,在探索中归纳;设计相关的艺术情境,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巩固:当堂检测巩固,在巩固中提升。
二、教学设计的过程与分析(一)课前预习,自主探究:1.说一说你对肖邦的了解?2.学生:肖邦——钢琴家、作曲家、波兰人、爱国方法:如何更好的了解欣赏一个音乐作品?首先要了解作品的曲作者生平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设计意图】教师把预习内容设计成层层深入的问答的形式,不仅为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降低了难度,而且使他们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另外,预习的设计为大部分同学的自主探索提供了目标和方向,带着问题去自学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课前预习不仅有利于新课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教搞笑钢琴段子
教搞笑钢琴段子
钢琴段子是一种可以让观众轻松愉快的表演形式,而搞笑钢琴段子更是能够让观众捧腹大笑。
下面将介绍几种教搞笑钢琴段子的方法。
1. 利用音符的特点
钢琴音符具有不同的音高和音长,可以通过调整音符的音长和强度来营造搞笑的效果。
例如,在演奏快速乐曲时,可以将某个音符的音长调整得非常长,或者突然变得非常短,从而营造出出人意料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利用音符的音高差异来演奏一些滑稽的旋律,或者将一些高音和低音的组合演奏出来,从而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2. 运用调式的差异
钢琴调式的差异也可以营造出搞笑的效果。
例如,在演奏某个调式时,可以突然切换到另一个调式,从而营造出出人意料的效果。
另外,还可以将一些经典的旋律进行重新编排,例如将著名的《天鹅湖》进行重新编排,从而演奏出一个滑稽的版本,从而引发观众的笑声。
3. 运用特殊的技巧
钢琴演奏中还有许多特殊的技巧,例如弹奏和弦、滚音和跳音等。
可以通过运用这些技巧,来营造出搞笑的效果。
例如,在演奏某个旋律时,可以突然跳奏一个特殊的和弦,从而营造出出人意料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利用滚音和跳音等技巧,将一些经典的旋律进行重新编排,从而演奏出一个滑稽的版本。
总之,搞笑钢琴段子需要运用巧妙的技巧和出人意料的表现方式,才能够营造出好笑的效果。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
教学搞笑钢琴段子。
马蒂斯钢琴课艺术鉴赏
马蒂斯钢琴课艺术鉴赏马蒂斯的《钢琴课》是幅让人看了心跳加速的作品,真的是“画中有话”,每次看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要知道,这不是一般的画,很多人一开始可能觉得画面好像有点“乱”,甚至有些“不合常规”,但仔细琢磨,你会发现里面的奥秘和美感,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首先啊,你得知道,马蒂斯可是一个大胆的艺术家,他不走寻常路,喜欢打破常规,让人眼前一亮。
这幅《钢琴课》就完全体现了他那种敢于突破的艺术精神。
要说这幅画最吸引人的是它的色彩,简直可以用“惊艳”来形容!你看看那大红大绿的颜色搭配,简直像是拿了调色板,直接在画布上洒下了一把五彩斑斓的魔法。
你可能会想,这红和绿怎么这么“冲”?是不是有点刺眼?但是,看久了,你会发现,这种冲突竟然很和谐。
红色代表着热情、力量,而绿色呢,则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
两者的碰撞就像是生活中那些“急性子”和“慢性子”之间的微妙关系,冲突却又不可或缺。
然后你再看那画面中的人物,特别是钢琴旁的女孩子。
她看起来好像在专注弹琴,但又不完全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严肃”,反而带着一种轻松和自在。
她的姿势有点儿“懒散”,但是却能感受到那种安静的力量。
她似乎在享受这段时光,而不是单纯地在“表演”。
不禁让人联想到,人生有时候也不一定要那么刻意追求完美,反而是那种不紧不慢的状态才最舒服。
对吧?这种看似随意的状态,其实也可以很有力量,像是个艺术家的生活态度。
而钢琴呢,看上去不像传统意义上那种一丝不苟的乐器,反倒是有种抽象、简化的感觉。
你看,这个钢琴的造型,虽然简单,却又让人联想到一件艺术品。
这就像是马蒂斯对“传统”和“现代”艺术之间的思考,他把钢琴从原本的“规则”中解放出来,变得更加自由。
它不再是单纯的一个乐器,仿佛也是画中的一部分,和画面中的人物、色彩有着紧密的联系。
再说说背景吧。
你会注意到,整个画面里,人物似乎是唯一有些“具象”的部分,其余的背景几乎是抽象的。
背景并不像我们常见的那种细节丰富的风景画,而是简单的颜色和几何形状拼凑起来的画面。
钢琴音乐的奇葩
乐曲的第二主题显得比较激动,好像在带着激情诉说着 什么。其主旋律依然在内声部,伴奏也依然采用的分解 和弦。但是,由于它具有离调的倾向,造成一种徇丽多 姿的色彩:
经过一小段的“华彩第一主题在B大调中再现。主旋律 从内声部转到高声部,和声显得丰富多彩,情绪也显得 非常明朗。第二主题再现是转到C大调。主旋律在高声 区出现。并且用和弦音奏出。此时的音乐情绪显得显得 十分热情。当乐曲推向高潮,它又转回A大调。在经过 一小段“华彩”,第一主题第三次出现。经过发展,乐 曲在幸福、安静中结 束。
1、器乐、声乐技 巧专 2、音乐会练习曲 业练习曲 音乐会练习曲由前者 派生而来。它已经演 一是为演奏器乐而写 变成一种炫技性的、 练习曲,常有特定的技 在音乐会可以演奏的 术上的目的,如训练 音阶、琶音、八度音、 的艺术作品。这类作 品无论是器乐还是声 双音、颤音等。 乐都有代表作如:克 二是为声乐而写的练 莱门蒂《前奏曲和练 习曲,多有钢琴伴奏 习曲》肖邦的《c小调 没有歌词却有韵母、 声母或唱名的声乐曲。 练习曲》,李斯特的 《高级练习曲》,福 它也有技巧练习,如: 雷的《声乐练习曲》 音阶、音程、琶音、 拉赫玛尼诺夫《练声 跳音、等等。 曲》。
•
与这个英雄性主题相配合的是左手的伴奏。这个伴奏延续了引子 中的伴奏音型——上下翻腾的琶音。这个主题及伴奏,令联想到华 沙起义的英雄们是怎样与敌人浴血奋战的,也让人想象作曲家那是 的心情是怎样的激昂慷慨和起伏难平。 这个主题进行了反复、变化和发展。好像波兰人民在侵略者面 前无所畏惧、顽强反抗。这里面蕴含着号召、战斗、悲壮、痛苦的 情绪,但他绝不消沉。这种起伏向上的情绪一次次的把人们引向高 潮,好像人们面前展现着一副又一副反抗侵略者的斗争图画。 乐曲的中间部分出现了一个略带悲痛的旋律。它好像是人们对 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的哀悼:
音乐课堂中情境教学
音乐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摘要:新课程音乐鉴赏要求:“音乐课堂教学应注重创设情境教学”。
良好的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
有意识地调控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努力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路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音乐课堂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音乐课堂创设情境音乐鉴赏是一门“听”的艺术。
如何使这种“听”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感官得到愉悦,精神得到升华,感性和理性进行完美的结合,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设课堂情境。
而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能激发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中去,本人在教学中深刻体会到了课堂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一、运用媒体,渲染效果情境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学,已成为当今现代音乐教师的标志。
的确,多媒体画面色彩艳丽,形象逼真。
与音响浑然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感官,使学生耳目一新,获得准确生动的艺术形象。
例如,在上《环球之旅——亚洲之声》这一单元课时,课前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上课时我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带你们乘坐亚洲之声航班,进行有趣的环球之旅。
”这时教室里静了下来,每个同学拭目以待,我立即播放课件,映入同学们眼帘的是在时空间滚动的星球、亚洲地理位置图、富士山、巴厘岛、印尼市场、金刚山,日本人民在美丽芳香的樱花树下,伴随着独特旋律的舞蹈场面。
金刚山下彩绸飞舞,长鼓隆咚,朝鲜人民随着《道拉基》音乐翩翩起舞的情景,优美华丽的西塔尔琴又将人们带到了古老的印度……同学们看得入神,听得仔细,不时为精湛的乐器演奏、优美的舞蹈表演而赞叹。
一开始已遨游在异国他乡的音乐世界里,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营造了氛围。
这样的渲染效果犹如一块强大的磁铁,能将学生引入音乐艺术的殿堂,使音乐课变得完美而具有魅力。
二、碰撞流行,融入亲切情境当今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面对浩渤乐海中的经典音乐、严肃音乐则是态度漠然,缺乏相应的鉴赏方法和能力。
十九世纪中叶欧洲钢琴音乐鼎盛时期成因论文
浅谈十九世纪中叶欧洲钢琴音乐鼎盛时期的成因[摘要] 本文着重研究了“19世纪中叶是欧洲钢琴音乐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命题的成因,试图从钢琴发展史、演奏技巧的逐步科学与完善、历史积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肖邦和李斯特的决定性作用等四个方面入手,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综合比对和研究,对这一命题进行较透彻的剖析。
[关键词] 十九世纪;欧洲钢琴音乐的鼎盛时期;成因在几乎所有关于欧洲钢琴音乐发展的叙述文章和书籍中,都将19世纪中叶描述为钢琴音乐的“黄金时期”或“鼎盛时期”。
例如,现行高中音乐鉴赏课本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中,是这样叙述的——肖邦和李斯特是19世纪浪漫主义钢琴音乐中两颗璀璨的明珠,他们一同将钢琴艺术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么,这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什么是十九世纪中叶而不是之前或之后,甚至是现代?为什么起关键作用的是肖邦和李斯特而不是莫扎特、贝多芬或之后的拉赫玛尼诺夫等人?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中并未提及,音乐研究类文献和网络上也少有涉及。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认为,需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一、钢琴的发展与成熟音乐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乐器的发展史,是互相作用的。
钢琴是在古钢琴的盛世出台的,1709年,意大利人巴托罗缪.克里斯托伏里(1655——1731)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钢琴,只有四组琴键(四个八度),从演奏机理看,与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很象。
刚诞生的钢琴是典型的丑小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改良过程才逐渐得以完善——1720年,克氏制造出了第2台钢琴,四组半琴键;1726年,巴赫第1次演奏钢琴,认为键压太重,高音太弱,一点儿也不喜欢;1765年,9岁的莫扎特在伦敦第1次见到了钢琴,不过直到1782年才自己买下一架,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九年;1790年,英国勃罗德伍德琴厂推出了五组半的钢琴;1800年,键盘颜色改成了现在的样子,而在这之前是相反的,据说是为了映衬出贵族仕女们白皙的双手;1808年,法国人埃拉尔发明了复震奏装置。
音乐校本1
整合音乐教学资源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总结报告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课程标准的框架下,整合各种音乐教学资源,把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生活中体验和感受音乐的内涵,从而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音乐,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提高其素养。
在新课程计划实施的过程中,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年来在取得了较好的发展,解读校本教研的意义:校本教研是以研究学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注重教师在实践中的学习与反思;建立在学校内部和校际间教师合作开展教学研究的机制;组织教育研究专业机构深入学校,与教师共同研究课程改革实际问题,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
可见,建立校本教研究制度本身,就是课程改革发展的一个产物,是学校的常态性工作一个重要内容。
校本教研实际上是把学校的教育实践过程变成一种研究的过程,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构建。
从我们常规学校管理的角度分解校本教研,它包括了校本培训、教学反思、课题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而在这些不同的侧面,却蕴含着一个共同的核心,那就是关注人的发展,其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关键,它是以教师作为实践的主体,它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二、研修主题的生成第一次活动时,全组教师都参加了。
大家介绍了自己音乐鉴赏教学的经验,交流音乐教学资源如何有机整合的困惑,对如何提高高中生音乐素养谈了自己的看法。
大家都认为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就音乐鉴赏学科而言,湘教版音乐鉴赏教材比较经典,但如何将音乐教学资源整合起来,如何开展好实践活动难度较大。
如何更好的提高、发挥自己的所长构建新课程新教学方式,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值得音乐老师共同探究的一个问题。
为此,我们在学习先进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的准备,进行教学试验,克服了一些认识上的和实际操作上的困难,有了初步的体验和领会,简要归纳,以资交流,求得同行们的帮助和指导。
2019-2020年高中音乐《第九单元 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第十七节 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
2019-2020年高中音乐《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一)聆听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李斯特《爱之梦》乐曲,了解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肖邦、李斯特对世界音乐的贡献。
(二)感受钢琴音乐作品的魅力,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
(三)知道“练习曲”的由来和作用。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聆听作品,感受乐曲的意境与内涵,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征,以及作者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歌人内心世界的情感。
难点:对作品艺术形象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安排(一)欣赏: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李斯特《爱之梦》乐曲(二)知识学习:了解“练习曲”,的基础知识(专业练习曲、音乐会练习曲)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教学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中国青年钢琴家朗朗的钢琴演奏片断。
2、在世界著名音乐家行列中,有一位被誉为“钢琴诗人”的音乐家,肖邦。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肖邦的钢琴作品《c小调(革命)练习曲》。
一、欣赏作品《c小调革命)练习曲》1、教师播放音乐设问: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谈谈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介绍音乐家肖邦,见<教参>。
播放视频资料,了解肖邦音乐人生。
学生聆听感受学生聆听思考学生谈感受学生看、听、记。
学生欣赏教师演奏简短的练习曲。
由当代钢琴家的演奏,激发学生对钢琴艺术的兴趣。
引导学生关注将要学习的内容。
完整聆听,感受音乐情绪。
了解肖邦生平,才能更好的欣赏肖邦音乐作品。
初步了解练习曲基础知识。
3、音乐知识:“练习曲” 本是为钢琴演奏训练而编写的乐曲,训练目的明确,分为专业练习曲、音乐会练习曲4、重点聆听 1)请学生欣赏主题 2)请学生欣赏主提再现部 3)听引子部分 4)教师或学生分别演奏 引子、主题。
5、再次播放《c 小调(革命)练习曲》。
二、学习作品《爱之梦》1、介绍音乐家李斯特,匈牙利人,有“钢琴之王”的美誉。
李斯特首创“交响诗”,这一浪漫主义代表性标题音乐体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书本中的背景知识聆听《c小调练习曲》,你 听到钢琴诗人肖邦所表达的是怎样的音乐情绪,说 出你的感受。
悲愤的、震惊的、刚毅的、带有英雄 性格的情绪。音乐表现出高昂的爱听音乐的引子部分,感受引子的力度,以及 左手的演奏效果。
左手用极快的 速度演奏了一连 串的十六分音符, 这上下翻滚的流 动音型所组成的 下行乐句,表现 了作曲家,悲愤 的、震惊的、难 以言表的心情。
一种辉煌的浪漫。
《爱之梦》
• 抓住主题音乐的速度、力度、旋律、情绪 的特点。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之一
音乐柔美、抒情、富于诗意,给人无限 的遐想。
• 《爱之梦》是“钢琴之王”李斯特以浪漫 主义的创作手法,将诗歌的内容融入乐曲 之中,表达了人们真挚的爱情。
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人物为肖邦和李斯特。 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被誉为“钢琴诗 人”。
练习曲
• 为练习器乐、声乐技巧的专业练习曲。
• 音乐会练习曲是技术练习与技术创作的结 合,将技术练习融合与艺术构思中,成为 音乐会上常见曲目的乐曲。
对比两个版本的《c小调练习曲》, 谈谈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谢谢,再见!
杭州建德新安江中学 张翔
请同学们聆听我国青年钢琴演奏家郎朗演 奏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听完后谈谈 你的感受。
《匈牙利狂想曲二号》(匈)李斯特
《爱之梦》 (片段)
• 李斯特,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 论家。他的音乐追求的是一种令人眩晕的、 具有炫技特性的钢琴演奏风格:极快的速 度、响亮的音量、辉煌的技巧、
狂放的气势,追求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