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教案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教案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教案

精品文档 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1【课标定位】 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了解组成细胞的主要化合物及其在细胞中的含量。 3.掌握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教材回归】一、组成细胞的元素、Ca、S、K、O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其中有些含量较多,如C、H、、N、P等称为微量元素。、Cu、Mo、Mg等称为大量元素;有些含量很少,如FeMn、B、Zn

MoZnCuC等KCaMgHONFeMnBPS

)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基本元素基本元素主要元素(97%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各种鲜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85水:占%~90%无机化合物 1.5无机盐:占1%~%(细胞中含量很少)(鲜细胞中只比水少,是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干细胞中蛋白质:占7%~10% 化合物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脂质:占12

糖类%

占1%~1.5核酸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一)实验原理℃水浴加热℃~6550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还原糖+ 2min约淀粉碘液+ 蓝色特定的颜色反应+ 脂肪+ 橘黄色;脂肪苏丹Ⅳ染液苏丹Ⅲ染液红色

双缩脲试剂紫色蛋白质+

(二)实验流程还原糖的检测1.选材:选取含糖量较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制备组织样液:制浆→一层纱布过滤→取液

待测组织刚配制的斐mL

样液2mL

1林试剂蓝色→棕色→砖红色呈色反应振荡呈现蓝色℃65℃50~min

2温水中加热约结论:组织样液中含有还原糖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脂肪的检测方法一: + 3滴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待测组织样液方法二:取材:取一粒浸泡过的花生种子,去掉种皮切片:用刀片在花生子叶的横断面上平行切下若干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待用

染色:从培养皿中选取最薄的切片,用毛笔蘸取放在载玻片中央;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3min (若用苏丹Ⅳ染液,染色1min)

去浮色:用吸水纸吸去花生子叶薄片上的染液,再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制片

薄片表面的浮色

制成临时装片:用吸水纸吸去花生子叶周围的酒精,滴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

观察:首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找到花生子叶的最薄处,移到视野中央,将物像调节清楚;再换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视野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清晰可见

结论:花生种子中含有脂肪3.蛋白质的检测

天的黄豆种子或豆浆,动物常选用鸡蛋~2取材:选取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或器官。植物常选用浸泡1

白稀释液

制备黄豆组织样液制备生物组织样液制备鸡蛋白稀释液液4滴双缩脲试剂B待测组织双缩脲试剂

mL

液A1样液2mL

摇匀呈色反应:振荡摇匀紫色振荡无色

结论:组织样液中含有蛋白质

4.淀粉的检测

取材:马铃薯匀浆

待测组碘

mL

2样液摇匀检测蓝色

结论:马铃薯匀浆样液中含有淀粉

【要点突破】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1.不同生物体元素组成的关系:种类大体相同,但同一元素的含量比例相差很大。

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是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元素,在生物体内可能还含有一些非

必需的元素,如人体内可能含有重金属Pb。

3.无论是鲜重还是干重,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在干重

中C的含量达到55.99%,这表明C是构成细胞最基本的元素。

4.在细胞鲜重中,4种基本元素的含量是:O>C>H>N;在细胞干重中,4种基本元素的含量是:C>O>N>H。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5.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关系:生物体总是和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归根结底是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来组成自身。因此,从元素的种类看,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够找到,没有一种是细胞所特有的,可见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从元素的含量看,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大不相同,可见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又具有差异性。

6.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的几种化学元素:

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

1.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的糖叫做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和果糖等。

2.成熟的番茄汁、西瓜汁、辣椒汁、血液以及甘蔗等不能用作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3.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4.蛋白质检测的最佳材料是鸡蛋白,因为其蛋白质含量高,配制的提取液透明,与双缩

脲试剂反应的颜色明显。但是,鸡蛋白必须稀释,以免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粘固在试管

内壁上,使反应不容易彻底,并且试管也不容易刷洗干净。

5.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达标自测〗

1. 在大熊猫的骨骼肌细胞中,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和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分别是(A)

A.C和O

B.C和H

C.O和C

D.H和O

(C ) 2. 下列有关化学元素中,属于组成家兔身体主要元素的一组是

A.C 、H、O、N、P、K

B.C、H、O、S、P、Mg

D.N 、S、PN

、Ca、Zn、Fe

、、、、、.CSPOCH( D )3. 牛通过吃草从草中获得化合物和化学元素,则牛和草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

A.种类和含量都相差很大

B. 种类相差很大,含量大体相同

C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很大D. .种类和含量都大体相同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 在检测还原糖的实验中,下列有关加入斐林试剂的操作中正确的是(C)

.先加入乙液,后加入甲液BA.先加入甲液,后加入乙液

将甲液与乙液混匀后再加入C.D.以上操作方法都是错误的

5. )下列能与硫酸铜在碱性环境中发生反应而生成紫色物质的是( C

脂肪. DNA

.C淀粉酶D.B淀粉A.

6. 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时,需要加热的是(D)A.脂肪的检测B.蛋白质的检测C.淀粉的检测D.还原糖的检测

【自我校对】

一、20 大量微量最基本基本主要大量微量

二、最多水最多最多

三、(一)斐林加热砖红碘蓝苏丹Ⅲ橘黄苏丹Ⅳ红双缩脲紫(二)1.较高白蓝 4.鸡蛋白无紫 3. 白色蓝蓝棕砖红 2.苏丹Ⅲ低倍橘黄蛋白质色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2【课标定位】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教材回归】两种元素,有的也含微、PS元素组成:主要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很多重要的蛋白质还含有等元素Zn量的Fe、Cu、Mn、I、种种类: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

(侧链基团)——可变结构:决定氨基酸的种类R OH

——CH—N—C 基本单位——氨基酸不变结构:决定是否为构成生物体结构通式:O

H H 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和一个羧①每种氨基酸分子中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并且都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一个氢原基(—COOH结构特点)和一个侧链基团(R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子(—H R基的不同②各种氨基酸分子之间的区别在于

形成方式——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

R RO H H O RR1212酶二肽COOH

—N—C——CCOOH HO + HN—CC——OH CHN——C—HN—222H

H

H

H

肽键概念:由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概念: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种类:含有三个氨基酸的叫做三肽,含有四个氨基酸的叫做四肽,依此类推多肽结构:通常呈链状结构,叫做肽链。肽链能够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结构:由一条或多条肽链构成,肽链之间通过一定的化学键互相结合在一起。这些肽链既不呈直线,也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有规则地螺旋、折叠、盘绕形成复杂的空间结构结构特点——多样性:由于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排列顺序千差万别,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而具有多样性蛋白质结构蛋白:许多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如羽毛、决定肌肉、头发、蛛丝等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

①有些具有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功能特点——多样性

②有些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如血红蛋白能够运输氧气③有些具有信息传递作用,能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功能蛋白素和生长激素等④有些具有免疫功能,如人体内的抗体可抵御抗原的侵害⑤有些具有识别作用:如糖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等【要点突破】

一、蛋白质分子的含量

蛋白质分子在(鲜)细胞中的含量只比水少,大约占细胞鲜重的7%~10%,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在干细胞中的含量最多,约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二、氨基酸分子的特点

1.一个氨基酸分子中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因为R基中可能有氨基或羧基。

2.若某物质的结构式中具有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中的不变结构则是构成生物体内蛋白质

分子的氨基酸分子,否则就不是构成生物体内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分子。

3.生物体中氨基酸分子种类的不同是由R基决定的,如甘氨酸的R基为-H。

4.有8种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婴儿有9种,比成人多一种组氨酸),必须从

食物中获取,这些氨基酸叫做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和缬氨酸等(记忆口决:甲来写一本亮色书)。因此,在评价各种食物中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人们格外注重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另外12种氨基酸是人体细胞能够合成的氨基酸,叫做非必需氨基酸。

三、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1.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时,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分别来自羧基和氨基、氧来自羧基。

2.参与脱水缩合的氨基和羧基只能是氨基酸结构通式中的氨基和羧基(R基中的氨基和羧

基不参与脱水缩合过程),并且参与脱水缩合后不再是氨基和羧基,而是共同形成了一个化—)。COHN—学键——肽键(— 3.在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时,若由n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m条肽链,则形成的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n-m个、至少有m个氨基和m个羧基。若形成环状肽,则氨基酸数=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所含的氨基或羧基只存在于R基中。

4.在一条肽链主链的两端分别是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R基中的氨基和羧基不参与脱水缩

合过程,因此多肽的氨基(或羧基)数=R基中的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

四、蛋白质分子

1.一个蛋白质分子可以由一条或多条肽链组成,若含有多条肽链,肽链之间最常见的连接方式是形成氢键和二硫键(—SH与—SH脱氢后形成的化学键—S—S—)。

2.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氨基酸分子数×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的水分子数×

18(特别提示:若形成了二硫键,则还需减去二硫键数×2)。氨基数羧基数氨基酸数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至少1个1个 1条肽链an-18(a n-n 1)n-1n-1至少至少m个至少m个m条肽链ann-m

a

-18(n

n-m)n-m

3.完全氧化分解同质量的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脂肪脱下的氢最多、消耗的

氧最多、产生的水和释放的能量最多。

〖达标自测〗

1. 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972,在合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共脱去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28,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7,则该蛋白质中含有的肽链数为(D)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2. 下列有关物质中,有的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的不是。若将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条肽链,则其中含有的氨基数、羧基数和肽键数分别是( A )①HN—CH—COOH②HN—CH—CHOH

22222③HN—CH—CH—COOH④HN—CH—CH—COOH⑤HN—CH—(CH)—NH 22222422 COOH NH COOH

2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2 4、D.3、C.4、3、3 A.2、2、2 B.3、3、2

人教版教学教案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学案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利辛县阚疃中学张冯钧 教材预览 导言 细胞是由分子组成,而分子又是由元素组成,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有___种,其中______的含量最多。 思考: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吗?②不同的生物体内部,生物体与无机自然界之间所含有的化学元素含量相同吗?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①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都能找到。②不相同,这体现了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差异性。 1.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①有些元素含量很高,占生物体总量万分之一以上,它们被称为______,有些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它们被称为______。 ②看课本P17图2—1,图2—2,无论是干重还是鲜重,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都是四种。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______。 注意:①生物体内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依据起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划分的,与其功能没有多大关系 提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 注意:②从课本P17图2—1可以看出,在组成人体细胞鲜重的百分比中,碳并不是含量最多的,含量最多的是氧,只有在组成细胞干重的百分比中,碳才是最多的。 提示:碳、氢、氧、氮;碳。 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①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这些化合物有机的组合在一起,构成原生质,进而分化成___、___、___等结构,才能进行各种生命运动。 注意: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只有组合在一起,形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所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各种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提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思考:沙漠中的仙人掌,起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什么? 提示:水。水在各种细胞中含量都是最多的。 问题探讨 1.你知道Fe、 Ca、 Zn、 I等元素在人体中有哪些作用吗?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人体中有哪些元素? 提示:它们属于人体内的微量元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人体内还有C、H、o 、N、S、P、K、Na、Mg、Mn、Cu、Mo等等。 2奇妙的生物界中有没有无机自然界中没有的化学元素?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测试题 直接用

高中生物必修1第二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40个小题,每题1.5分,合计60分) 1. 下列哪项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 A.都是细胞内贮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B.都含有 C、H、O、N四种元素 C.都共同存在与动植物细胞中 D.组成它 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2. 人体细胞中组成核酸的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种类依 次是() A.2 4 4 B.4 4 4 C.2 5 8 D.2 8 8 3. 通常情况下,分子式为C63H103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 多含有肽键() A.16个 B.62个 C.17个 D.63个 GAGGAGAGGAFFFFAFAF

4.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4条多肽链,共由574个氨基酸 构成,则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的肽键和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 A.574、574、574 B.570、570、570 C.574、4、4 D.570、4、4 5.生物体中与生命本质密切相关的两种生物大分子所共有的元素是 ( ) A.C、H、O、N、P、S B. C、H、O、N、 C. C、H、O D. C、H、O、N 6.以玉米为主食的人群特别是儿童应额外补充的必需氨基酸是() A.精氨酸 B.赖氨酸 C.苯丙氨酸 D.谷氨酸 7.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形成的,下列有关生物大 分子及其对应单体的配对中正确有 GAGGAGAGGAFFFFAFAF

GAGGAGAGGAFFFFAFAF A .淀粉→麦芽糖 B .肝糖原→丙酮酸 C .蛋白质→氨基酸 D .DNA →核糖核苷酸 8. 下列四种化合物中,构成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 ) A . B. C. D. 9. 下列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蔗糖、麦芽糖是植物体中的二糖 B .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碳是最基本的元素 COOH H —C —CH —CH — H H —C —CH —COOH COOH HOOC —C —CH — H H N —C —

《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 细胞的化学组成》单元测试题 、选择题 1.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 B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 .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 .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生物大分子的主要功能是为细胞提供能量 B .核酸是储存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大分子 C .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生物大分子 D .DNA 和 RNA 是具有生活活性的生物大分子 3. 施莱登和施旺共同提出( ) A .细胞学说 B .分离定律 C .进化学说 D .中心法则 4. 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 8. 构成 DNA 、 RNA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的化学成分中,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 A .C 、H 、O 、N B . C 、H 、 O C .C 、H 、O 、N 、P D .C 、 H 、O 、N 、P 、S 9. 脂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 )(多选) A .构成生物膜 B .调节生理代谢 C .储存能量 D .携带遗传信息 10.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只含有 C 、 H 、 O 三种元素的是( ) A. 氨基酸 B. 核苷酸 C. 脱氧核糖 D. 磷脂 11. 蛋白质是细胞内最重要的生命物质之一,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其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 的。下列有关蛋白质类物质与其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 A. 胰岛素与调节 B. 干扰素与催化 C.DNA 连接酶与 DNA 复制 D. 载体与免疫 12. 汶川地震后,很多遇难者长时间被掩埋在地下,已经无法通过外观来辨认。国家派出大 批法医力量,他们对遗体拍照,提取 DNA ,可运用 DNA 指纹技术对死者的身份进行鉴定, 这是由于 DNA 分子具有( ) A .特异性 B .多样性 C .稳定性 D .高分子性 13. 棉、麻和真丝是很多纺织品的原料,它们都来自于生物体,其组成成分主要是( ) A .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C .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5. 核糖与核酸都不含有的元素是 A . N B . O 6. 下列糖类中属于单糖的是( ) A .蔗糖 B .核糖 7. 下列物质中都含有肽键的一组是( ) A .酶、雄性激素、抗体 B .淀粉、半乳糖、糖原 D .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C . P D .S C .糖原 D .淀粉 B .胰岛素、抗体、生长激素 D .维生素、甲状腺激素、雌性激素

高三生物细胞分子组成学案2.28

衡水第一中学邯郸分校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学案 对命运承诺 对承诺负责 向准确、规范、速度要成绩 细胞分子的组成 考纲要求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II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II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I 一、蛋白质小专题 1. 基本知识体系 2. 相关计算 与蛋白质相关的计算题,题型较多,难度较大。但总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且每类题型都有相应解题策略。如下表 题目类型 解题策略 有关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氨基数、羧基数、肽链数、肽键数、脱水数的计算 列方程求解 蛋白质(或多肽)中原子数计算 用原子守恒解答 多肽种类计算 用数学中“排列组合”解答 (1)蛋白质中氨基酸、氨基、羧基、肽链、肽键、脱水数及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可将肽链看作“C”与“—CO —NH —”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在“C”上连接着R 基和H ,在肽链的两端分别游离着“—NH2”和“—COOH”,如下图所示: 学案 组题: 宋东恒 审核: 唐丙雷 高三生物 二轮 知识网络

[规律方法] 结合上面的示意图,可以得出如下规律: (1)缩合时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2)蛋白质中氨(羧)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氨(羧)基数=各氨基酸中氨(羧)基的总数-肽键数。 注意:如果不考虑R基上的氨(羧)基数,一条多肽链中, 至少含有一个氨(羧)基;若蛋白质分子由多条肽链构成,则至少含有的氨(羧)基数等于肽链数。 (3)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总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个数×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失水量(18×脱去的水分子数)。 注意:有时还要考虑其他化学变化过程,如肽链上出现二硫键(—S—S—)时,要再减去2(即两个H)。 (4)若为环状多肽,则可将公式中的肽链数视为零,再进行相关计算。 [例1](2012·衡水质检)已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测得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 646,则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数、肽链数以及至少游离的氨基数分别为() A.51、1、51B.51、2、2 C.51、2、51 D.44、2、2 [解析]解题时可采用“列方程求解”的方法。设氨基酸数为n,肽链数为x,则n×128=5 646+(n-x)×18,化简得110n+18x=5 646。当x=1时,n≈51.16;当x=2时,n=51。因此只有B、C项的数值符合氨基酸数和肽链数。又知两条肽链上至少游离着2个氨基,故B项正确。 [答案] B (2)多肽中各原子数的计算 [知识必备]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解答此类题目的突破口。在一个氨基酸中,若不考虑R基,至少含有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而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时,要失去部分水分子,但是碳原子、氮原子的数目不会减少。 [规律方法] (1)碳原子数=氨基酸的分子数×2+R基上的碳原子数; (2)氢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氢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2; (3)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 (4)氮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的总数; (5)由于R基上的碳原子数不好确定,且氢原子数较多,因此以氮原子数或氧原子数的计算为突破口,计算氨基酸的分子式或氨基酸个数最为简便[例2](2012?苏州模拟)(多选)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产物中只含有下列3种氨基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成1个C22H34O13N6分子将产生6个水分子 B.在细胞中合成1个C22H34O13N6分子至少需要3种tRNA C.1个C22H34O13N6分子完全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 D.1个C22H34O13N6分子中存在1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解析]依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发现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氨基,故根据该肽链分子式中的N原子的个数可知,一共由6个氨基酸组成,脱水缩合时,将产生5个水分子;一种氨基酸至少对应一种tRNA,3种氨基酸至少对应3种tRNA;根据元素守恒的规律及脱水缩合的特点,可以O原子个数为依据求出谷氨酸数:设谷氨酸共有a个,根据O元素守恒,13=a×2+6×2-5,a=3;肽链的主链上一端是一个游离的氨基,另一端是一个游离的羧基,另外3个谷氨酸的R基上还带有3个游离的羧基,因此该肽链上一共有4个游离的羧基。 [答案]AD (3)多肽种类的计算 [知识必备] 多肽的不同取决于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对于氨基酸数目相同的多肽来说,则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可以借助下面的示意图(?代表要安放的氨基酸的位置),结合数学中“排列组合”的相关知识,推导出相关的计算规律。(以20种氨基酸形成的四肽化合物为例) [规律方法] (1)若每种氨基酸数目无限,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有204种(即1号位置安放氨基酸的情况有20种, 2、3、4号也是如此,即20×20×20×20=204种)。 (2)若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有(20×19×18×17)种[即1号位置安放氨基酸的情况有20种,2号位置安放的氨基酸只能在剩余的19种中选择……即(20×19×18×17)种]。 [例3]现有足量的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3种氨基酸,它们能形成的三肽种类以及包含3种氨基酸的三肽种类分别最多有() A.9种,9种B.6种,3种C.18种,6种D.27种,6种 [解析]由上述“规律(1)”很容易计算出足量的3种氨基酸构成的三肽有33=27种。对于包含3种氨基酸的三肽种类的理解,可借用示意图“□—□—□”来分析,即第一个位置的氨基酸有3种情况,第二个位置只能从另2种氨基酸中任选1种,第三个位置只能安放剩余的1种,虽然这3种氨基酸足量,但是仍需按“规律(2)”计算,即3×2×1=6种。[答案] D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主要元素: 基本元素: 最基本元素: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遗传物质 :生命活动的体现者—生命物质 :生物体主要的储能物质—储能物质 :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能源物质 水:生物体内含量的 无机盐: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 统一性:元素大体相同 差异性:元素有差异 4.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还原糖的鉴定: 1.常用材料:苹果和梨 2.试剂:(甲液:.乙液:) 3.注意事项: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②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③必须用水浴加热(50~65℃) 4.颜色变化: 〖2〗脂肪的鉴定: 1.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 2.试剂:或 3.注意事项: 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 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 4.颜色变化:或 〖3〗蛋白质的鉴定: 1.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 2.试剂:( A液:.B液:) 3.注意事项:①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加入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CuSO4在

碱性环境中产生大量蓝色Cu(OH)2沉淀,会遮掩所产生的紫色。) 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 ③用蛋清时一定要稀释,若稀释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时,会黏在试管内壁,使得反应不够彻底,且试管不易清洗; ④加入双缩脲试剂的顺序不能颠倒,先用A液造成碱性环境后再加入B液。 4.颜色变化: 〖4〗淀粉的鉴定: 1.常用材料:马铃薯 2.试剂: 3.颜色变化: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约种) (4)氨基酸结构通式: ⑵氨基酸的判断:①同时有和 ②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碳原子上 ⑶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区别:的不同 3.蛋白质的形成:许多氨基酸分子通过形成相连而成肽链.多 条肽链形成蛋白质。 ⑴二肽:由个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而形成的肽链。 (5)多肽:由个氨基酸分子以肽键相连而形成的肽链。 (6)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白质多肽链的氨基酸 ...、 、不同.构成蛋白质多肽链 ...的、不同. 4.蛋白质的计算: ⑴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 ⑵蛋白质分子中至少 ..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 ⑶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失去的水分子的相 对分子质量之和=氨基酸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18) 5.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 ⑴构成和的重要物质(结构蛋白) ⑵(酶)

组成细胞的分子测试题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一、选择题(共40分) 1.下列元素中属于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的是() A.K B.P C.B D.Ca 2.C、H、N三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3%左右,而这三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1%。这一事实说明了() A.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相似性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C.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元素组成是不同的 3.组成玉米和人体的最基本元素是() A.氢元素B.氧元素C.氮元素D.碳元素 4.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证,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 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5.下列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是() ①氨基酸② C、H、O、N等化学元素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④多肽⑤肽链⑥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④③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①③④⑤⑥ 6.人体的肌肉主要是有蛋白质构成的,但是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功能各不相同,这是由于()A.肌细胞形状不同B.在人体的分布部位不同

C.控制它们运动的神经不同D.构成肌细胞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7.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种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B.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C.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D.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20种 8.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它的分子式是()A.C5H11O2NS B.C3H7S C.C4H11O2S D.C5H10O2N 9.烟草、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的核酸中碱基的种类依次是() A.4 4 4 B.5 5 4 C.5 4 4 D.4 4 5 10.大豆根尖所含有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种类数共有 () A.8 B.7 C.5 D.6 11.对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可以作为鉴别真核生物的不同个体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一般不采用的物质是 () A.蛋白质B.DNA C.RNA D.核苷酸 1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低倍镜换用高倍镜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①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②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③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④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使视野清晰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②③④①D.④①②③ 13.真核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是() A.只有遗传物质B.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

细胞生物学教案(完整版)汇总

细胞生物学教案 (来自https://www.360docs.net/doc/ac531479.html,)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细胞结构概观 第三章研究方法 第四章细胞膜 第五章物质运输与信号传递 第六章基质与内膜 第七章线粒体与叶绿体 第八章核与染色体 第九章核糖体 第十章细胞骨架 第十一章细胞增殖及调控 第十二章细胞分化 第十三章细胞衰老与凋亡

前言 依照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教学计划,我们开设细胞生物学。 一、学科本身的重要性 要最终阐明生命现象,必须在细胞水平上。细胞是生命有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生命寓于细胞之中,只有把各种生命活动同细胞结构相联系,才能在细胞水平上阐明各种生命现象。世界著名生物学家Wilson(德国人)曾说过:“一切生物学问题的答案最终要到细胞中去寻找”。 二、学科发展特点 细胞生物学涉及知识面广、内容浩繁且更新迅速。它同生物化学、遗传学形成生命科学的鼎立三足,既是当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又是生命科学赖以发展的基础。 三、欲达到的目的 通过系统地学习细胞生物学,丰富细胞学知识,以适应当代人类社会知识结构发展的需求,也是为考研做准备。 本课程讲授51学时,实验21学时,共72学时。 参考资料 1 De.Robertis,《细胞生物学》,1965年(第四版);1980年(第七版)《细胞和分子生物学》 2 Avers,“Molecular Cell Biology”, 1986年 3 Alberts,《细胞的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1989年 4 Darnell,《分子细胞生物学》,1986年(第一版);1990年(第二版)“Molecular Cell Biology”5郑国錩,细胞生物学,1980年,高教出版社;1992年,再版 6 郝水,细胞生物学教程,1983年,高教出版社 7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基础,198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8 韩贻仁,分子细胞生物学,198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由科学出版社再版 9 汪堃仁等,细胞生物学,1990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199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再版 11 郑国錩、翟中和主编《细胞生物学进展》, 12翟中和主编《细胞生物学动态》,从1997年起(1—3卷),北师大出版社 13徐承水等,《分子细胞生物学手册》1992,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4徐承水等,《现代细胞生物学技术》1995,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15徐承水,《细胞超微结构研究》2000,中国国际教育出版社 学术期刊、杂志 国外:Cell、Science、Nature、J.Cell Biol.、J.Mol. Biol. 国内: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实验生物学报、细胞生物学杂志等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述各组元素中,占细胞总量97%的一组是 ( ) A.C、H、O、N、P、S B.C、Fe、K、Ca、B C.N、P、S、K、Ca、Mg D.Fe、Mn、B、Zn、Cu、Co 2.在细胞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 ) A.Fe、Mn、Zn、Mg B.Zn、Cu、Fe,Ca C.Zn、Cu、B、Mn D. K、Mn、Cu、Mo 3.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就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而言,其核心的组成元素是 ( ) A.C B.H C.O D.N 4.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 A.蛋白质 B.糖类 C.水D.无机盐 5.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鉴定还原糖时,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用现混 6.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材料选择否军碜的是 ( )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含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鉴定还原糖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 7.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种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B.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C.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D.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20种 8.下列选项中,属于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 ) 9.人体中某蛋白质的一条肽链上有201个肽键,则形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分子数及它们相互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 ) A.201个、202个 B.202个、202个 C.201个、201个 D.202个、201个10.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是 ( ) ①氨基酸②C、H、O、N等化学元素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④多肽⑤肽链⑥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①③④⑤⑥

《生物必修一第1、2章复习课》教学设计(走进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

《必修一第1、2章复习课》教学设计(分两个课时完成)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

教 学 结 构 流 程 学习评价设计 课前检测 【主要内容】 课前预习诊断资料下发给学生。将所要复习的考点以填空的形式完成,然后上传到12xue 平台。教师进行线上批改、点评,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备注:预习作业考点总结(在练习里面):完成后拍照上传到12学平台 【评价反馈】 1.通过学生上传的作业进行线上批改,可以看到孩子们对于开学这段时间对该部分知识的总体 掌握情况。课堂授课前投影展示部分学生的预习作业进行评价。 2.通过提问,掌握学生对本部分课程的初步认知情况。 课堂练测: 【主要内容】 考点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 A. 心肌细胞 B. 草履虫 C. 病毒 D. 卵细胞 2、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A. 池塘中的一群鱼 B. 培养基被污染后除大肠杆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 C. 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 D.在一棵枯树枝上生活着蚂蚁,长满了苔藓 3、下面所说的四种情况,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对应的层次是: 池塘中的一条鲤鱼、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池塘中的所有衣藻、池塘 A.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B. 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C. 细胞、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D. 细胞、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考点2:细胞学说的内容及意义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研究、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 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发现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C. 英国科学家虎克指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2、下列有关细胞与细胞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 B. 细胞学说揭示了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C. 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 D.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3、下列说法不符合细胞学说主要内容的是() A.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B.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C. 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 D. 动植物细胞以及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功能相同 考点3:显微镜的使用 1、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象在视野左上角,想看到物象在视野中央,如何移动装片? A. 向左上角移 B. 向右上角移 C. 不移动 D. 动植物细胞以及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功能相同 2、.如下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 B. 观察乙、丙图像时,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分别是⑥⑤ C. 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然后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D.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操作顺序为:转动转换器→移动装片→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光圈 3、下图1、图2是利用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镜观察某种细胞时看到的图像。 据图分析,若不换目镜,由图1切换到图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不调光,则图1的视野比图2亮 B. 若不调焦,则图1的物镜离玻片的距离比图2远 C. 若图1的物镜是10×的,则图2的物镜应为40×的 D. 若移动装片,视野中的细胞向左移,则实际上装片也向左移 考点4:几大物质的鉴定(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淀粉、DNA与RNA) 参照同步训练P136的第6、8、9题 考点5: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1、HIV、发菜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质 C. 细胞膜 D. 遗传物质 2、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B. 细胞的多样性即不同细胞的结构完全不同 C. 真核生物是指动物、植物等高等生物,细菌、病毒和真 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全国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细胞的分子组成第1讲走近细胞学案

第1讲走近细胞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Ⅱ) 3.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故不属于生命系统。 1.(必修1 P6基础题T2改编)和“稻田内所有生物”生命系统层次相同的是( ) ①一个大肠杆菌②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 ③培养基被污染后,又滋生了除大肠杆菌之外的细菌和真菌 A.②③B.③ C.①D.② 答案:B 2.(深入追问)怎样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标记病毒? 提示: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病毒时,应先用含有放射性的培养基培养寄主细胞,再用寄主细胞培养病毒。

1.多角度整合病毒的相关知识 2.关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分子、原子、化合物、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也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3)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如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 【感知考题】 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016·全国丙,2③) B.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2015·全国Ⅰ,1C) C.Rous肉瘤病毒属于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有关(2015·全国Ⅱ,5C改编)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HIV和T细胞均属于生命系统(2015·全国Ⅱ,5D改编) [解析] T2噬菌体为DNA病毒,其核酸为脱氧核糖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ous肉瘤病毒感染人的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进人的基因组,诱发人的细胞癌变,属于致癌因子;人感染HIV后,体内该病毒浓度与T细胞数量呈负相关,与发病程度呈正相关,HIV不属于生命系统。 [答案] D 高分点拨——类题通法 有关病毒知识的应用 (1)部分病毒能诱发人的细胞癌变,是三大类致癌因子之一。病毒通过感染人体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进入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体的细胞癌变,如Rous肉瘤病毒等。 (2)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充分证明了亲代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给后代的,从而说明了遗传物质是DNA。 (3)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HIV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的RNA,单链RNA结构很不稳定,易变异。 (4)有关病毒的免疫问题。由于病毒都是营专性寄生生活,所以在病毒的感染过程中,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知识点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元素基本元素:C、H、O、N(90%) (20种)大量元素:C、H、O、N、P、S(97%)K、Ca、Mg等 物质基础微量元素:Fe、Mn、B、Zn、Mo、Cu等 最基本元素:C,主要元素:C、H、O、N、S、P 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生物体内最多的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有机化合物蛋白质:生命活动(或性状)的主要承担者(体现者)---生命物质 核酸:携带遗传信息----遗传物质 糖类:生命活动主要的能源物质------能源物质 脂质:生物体主要的储能物质-------储能物质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 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 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10%);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 一、蛋白质(占细胞鲜重的7%~10%,占干重的50%)

二、核酸 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生命活动的控制者。 盐酸的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1分子磷酸 脱氧核苷酸 1分子脱氧核糖 (4种) 1分子含氮碱基(A、T 、G、C) 核苷酸 1分子磷酸 核糖核苷酸 1分子核糖 (4种) 1分子含氮碱基(A、U 、G、C) 1.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 2.①在病毒体内含核酸1种;核苷酸4种;碱基4种 ②在细胞内含核酸2种;核苷酸8种;碱基5种 3、DNA初步水解→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磷酸、脱氧核糖、四种碱基 三、糖类和脂质 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学案)

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学法导航】此部分内容虽然简单,但是学习时仍然要掌握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下面结合具体的实例加以说明。 一、注意比较方法的应用例如: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真核生物细胞中两种重要的细胞器 (1)两者的相似之处: ①结构方面:都有双层膜且结构名称相似(外膜、内膜、基粒、基质)。 ②遗传方面:两者都含有少量的DNA都具有一定的遗传独立性,不完全受细胞核的控制, 体现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③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与能量转换有关,但能量转换的形式不同。叶绿体将光能 转化为化学能,线粒体将有机物中化学能转化成ATP中化学能。 (2)两者的主要不同点: ①颜色方面:叶绿体中含有色素,线粒体中无色素。 ②酶方面:两者含有的酶不同,因而完成的生理功能不同(如物质转换)。 ③分布不同: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特有的。 二、加强总结,提升能力例如:正确区分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1)病毒(如噬菌体)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由蛋白质和核酸(每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等物质组成的简单生命体。切不要把它们当成原核生物。 (2)原核生物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一类生物,其种类较少,仅有蓝藻、细菌、放线菌、衣原体等。 (3)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如常见的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引起人体疟疾的病原体)等是真核生物,凡动物都是真核生物,单细胞绿藻(如衣藻)、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等都是真核生物。不要把它们误认为是原核生物。 三、掌握规律,让记忆更牢固细菌、蓝藻等是原核生物,真菌、植物、动物等是真核生物 (1)怎样区分细菌、真菌: 酵母菌、霉菌、蘑菇等属于真菌,其余带有“菌”字的一般为细菌;另外“菌”字前有“球”、“杆”、“弧”等字的一定为细菌 (2)怎样区分“藻类”属于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藻类中只有蓝藻是原核生物,其余如绿藻、红藻、褐藻等都是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念珠藻、蓝球藻、发菜等;绿藻如衣藻、水绵等;红藻如紫菜等;褐藻如海带等 四、注意易混淆的概念的辨析 (1)原生生物不等于原核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等单细胞的原生生物是真核生 物 (2)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但是单细胞生物不一定都是原核生物。单细胞生物如衣藻、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与含量 目前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12种,出人工合成的以外,在自然界中有90种。 其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其组成、分类及含量分布如下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 其中主要元素:指含量占原生质总量97%以上的元素。 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微量元素:指生物体生活所必须的,含量虽少但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 的如Mn Zn Cu B Mo 等。 矿质元素:指出了C H O 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2、化学元素的存在形式和功能 (1) 化学元素的存在形式 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主要以无机盐离子或化合态形式存在,生物体获得各种元素的方式主要以主动运输为主。 (2) 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功能 ①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和化学元素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②化学元素能够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3、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统一性 ①从元素的角度:组成生物体的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②从分子水平:DNA 的空间结构和基本单位相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③从结构角度:都以ATP 为直接能源 K Ca Mg 大量元素 S P 主要元素 主要元 H O N 基本元素 C 最基本元素

从结构水平:出病毒外,生物体都是幼细胞组成 (2)差异性 从元素的角度看,组成生物体的各化学元素的含量有很大差异。 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统一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体所特有的。(2)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含量和其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又有一定差异。 二、组成细胞的无机化合物 1、无机化合物——水 (1)水的含量、分类、及生理作用 含量概念生理作用 结合水 4.5% 与其他物质结合在一 起 细胞组成成分 自由水95.5% 能够自由流动、以游 离状态存在良好溶剂运输作用反应场所 (2)不同生物含水量特点 ①是细胞和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②含水量:水生>陆生/幼年>成年>老年/代谢旺盛>代谢缓慢/幼嫩细胞>衰老细胞 2、无机化合物--无机盐 (1)无机盐存在的形式及含量 含量:很少,约占细胞鲜重的1%——5% 存在形式: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与细胞中。 (2)无机盐的生理作用 ①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有许多种无机盐的离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③生物体内的无机盐离子,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这对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非常重要,这是生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有机化合物—蛋白质—生命的承担者 1、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2011年第2章2.2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高考目标定位】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考纲知识梳理】 一、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元素组成 以C、H、O和N为主,个别还含有S、Fe等。 2、基本单位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生物体中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常见的有20多种,分为必须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具有共同的结构特点即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羧基并且连在同一碳原子上。结构同时为: 其中-R根据不同氨基酸种类而不同。 二、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1、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2、蛋白质的形成方式 蛋白质是由多个氨基酸通过缩合反应即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同时脱掉一分子水,连接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肽键。 3、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1)氨基酸方面:氨基酸的数目、氨基酸的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2)肽链方面: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以上四方面构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三、蛋白质的功能 1、结构功能:头发、肌肉; 2、催化功能:酶; 3、运输功能:血红蛋白; 4、调节功能:胰岛素、生长激素; 5、免疫功能:抗体 【要点名师精解】 一、有关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1、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来的 (1)一条完整的肽链上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分别位于肽链两端。(2)水中的H来源于羧基和氨基,O只来源于羧基。 2、相关计算 (1)基本公式: 肽键数=脱掉水分数=m-n,m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n为肽链数。 (2)氨基酸、肽键、失去水分子数及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1】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这个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个数为( ) A.m-n+z B.m-n-z C.m-z+n D.m+z+n 【解析】在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脱水缩合形成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的条数。假如这n条肽链都是直链的话,则形成m-n个水分子;由于形成一个环肽比形成一条直链肽多形成一个水分子,而在n条肽链中有z条是环肽,故由m个氨基酸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共形成了m-n+z个水分子,因此该蛋白质水解形成氨基酸的时候就需消耗m-n+z个水分子。【答案】A 【例2】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20个,羧基有105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是()

第二章 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一节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 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对应书——)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98%),大量元素,主要元素是,基本元素是,最基本元素是。 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 (P16-17) (补充: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却起着重要作用: ①锌Zn和铁Fe是微量元素,可以从食物中获得,如果刻意去补,可能会对身体有害。 ②硼B能影响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硼将产生“花而不实”的现象。 ③植物缺乏锌Zn元素,会影响生长素(IAA)的生成;生长素缺乏时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锌为微量元素。 ④镁Mg元素是构成植物叶绿素的主要元素。 ⑤铁Fe是构成动物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铁会贫血。 ⑥碘I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成人缺碘会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小孩缺碘会患呆小症。) 3、缺乏元素可能导致疾病。如:克山病(缺硒Se) 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P18-19) 涉及试题为: 错题及错因总结: 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和(对应书——) 1、水:(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是活细胞中含量是的物质。

(2)形式:、 ●自由水:是以形式存在,可以的水。作用有①;②;③;④;⑤ (在代谢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 ●结合水:是与其他物质相的水。作用是组成的重要成分。 (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增强) 2、无机盐 (1)存在形式: (2)作用 ①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成。 (如Mg2+是构成的成分、Fe2+是构成的成分、I-是构成的成分。 ②参与细胞的。(如钙离子浓度过低、过高) 涉及试题: 错题及错因: 第二节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第一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教案

2011必修1《分子与细胞》复习知识梳理 2011考试说明对考察内容与学习要求的阐述 教材中对应章节知识梳理 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一节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 一、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 1、种类: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C、H、O、N、P等元素的质量占全部元素的98%。 人教版 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 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 注意:(1)细胞组成中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O、H、N,其中基本元素是C。 (2)人体细胞组成中的主要元素,鲜重:O>C>H>N;干重:C>O>N>H (3)无论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必需的元素,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作用 ①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进而构成细胞,如核酸、蛋白质等。 ②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缺硒导致患克山病。 3、研究意义(课标要求)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体特有的。

●生命起源于非生物界;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是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取的; ●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可以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遵循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取组成自身的物质; ●无机自然界中的各种化学元素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只有在活的有机体中,各种化学元 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 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 (一)水: 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60%-90%,(人教版是60%-95%)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2、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 ●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结合水: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 3、功能 ●自由水: ①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②参与细胞内的许多生化反应; ③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④维持细胞的形态,保证代谢的正常进行。 从生物体的水平上阐述: ⑤为细胞生活提供液体环境; ⑥具有较大的比热和汽化热,是生物体的温度调节剂。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4、转化: (1)自由水结合水 ●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 ●在环境条件恶劣(如低温、干旱、盐渍)时,结合水的含量增多,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 以适应不良环境。 (2)应用: ①种子的贮存:晒干种子是为了减少自由水含量,降低种子的代谢,延长种子寿命。 ②低温环境下减少(填增加或减少)花卉浇水,可以提高花卉对低温的抗性。 (二)无机盐 1、存在形式: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2、含量:占细胞鲜重1%-1.5%。(人教版) 3、功能 ①合成有机物及某些特殊生理功能物质的原料。 如:Mg2+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PO43-是合成ATP、磷脂和核苷酸的原料、Fe2+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I-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②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人教版) 如:哺乳动物血液中Ca2+浓度过低会出现肌肉抽搐(人教版)、过高会出现肌肉乏力现象等;缺少Ca2+时,番茄果实顶端呈现暗绿色或灰白色;缺少K2+时,番茄植株的老叶尖端和边缘会失去绿色直至干枯坏死。 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如:酸性(HCO-3、PO43-等)、碱性(Ca2+、Mg2+等)离子的适当配合等具有缓冲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