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试卷】八年级物理全册7.7热量、比热容知识归纳练习题北京课改版.docx

【物理试卷】八年级物理全册7.7热量、比热容知识归纳练习题北京课改版.docx
【物理试卷】八年级物理全册7.7热量、比热容知识归纳练习题北京课改版.docx

7.7“热量、比热容”知识归纳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小天用电热水壶将1千克20 ℃的水加热至70 ℃,在这个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水=4.2×103 J/(kg·℃)]()

A. 水吸收的热量为2.1×105

J B. 电

热水壶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水的内能

C. 水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减

小 D. 水的温度升高,它的比热容变大

2.沿海地区的气温不如内陆地区的气温变化显著,主要是因为水比砂石具有较大的

()

A. 热

量 B.

度 C.

比热

容 D.

内能

3.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通过技术改进,可以使热机的效率达到100%

B. 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之一就是倡导“绿色出行”

C. 用水而不用其它循环物质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最大的特性

D. 严寒的冬天,有人晚上把热机水箱中的水放出,是防止气温降低时,水凝固而胀坏水箱

4.质量为10kg的酒精,用去三分之一后,剩下的酒精()

A. 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热值不变

B. 比热容不变,热值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

C. 比热容和热值均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

D. 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

5.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如图中能正确描述水的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A. B.

水的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水产生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C. D.

水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水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

6.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剩下一半的质量、比热容、热

值 ( )

A. 质量、热值、比热容都不

变 B. 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比热容都不变

C. 质量、热值、比热容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D. 质量不变,热值、比热容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7.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均无关

B. 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C. 比热容跟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有关

D. 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8.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这一特性的是()

A. 炎热的夏天在室内洒水降

温 B. 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

C. 供暖系统用热水循

D. 沿海地区气温受大面积海水的影响

9.夏天,海边的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水的这一特性的是()

A. 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用水做工作物质

B. 北方春天的夜晚,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

C. 炎热的夏天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

D. 城区建造人工湖以降低“热岛效应”造成的夏季高温

10.汽车油箱中的柴油用去了一半,则剩下的柴油()

A. 比热容和热值均变为原来的一

半 B. 热值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不变

C. 比热容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

变 D. 比热容和热值均不变11.沿海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不大,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较大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水的密度比砂石的密度小一

些 B. 水吸收的太阳能比砂石吸收的太阳能少一些

C. 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大一

些 D. 水和砂石都是热的不良导体,但水传热慢一些

12.下列各种情况中,物质的比热容会变化的是()

A. 一杯水倒掉一半

B. 水凝固成

冰 C. 0℃的水变成4℃的水

D. 将铁块锉成铁球

13.汽车油箱的汽油用掉一半后,剩下的汽油中,不变的物理量有()

A. 质量密度热值

B. 质量密度比热

容 C. 密度热值比热

容 D. 质量热值比热容

14.如图是汽车散热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发动机利用水降温的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B. 北方的冬天,在汽车水箱中加入乙二醇是为了降低水的沸点

C. 热量从高温的水传给低温的空气,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

D.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15.与“热”相关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扫地时,灰尘满屋,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B. 用水作汽车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C. 把冰放在手心,感到冷,是因为冰的内能为0

D. 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二、填空题

16.小徐同学暑假要去兰州旅游,他上网查找了上海和兰州两地2016年6月20日到6月22日三日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从表中可以看出:上海的昼夜温差比兰州的昼夜温差

________。小徐查看地图知道,上海属沿海城市,兰州属内陆城市。根据相关信息分析两地昼夜温差区别较大的主要原因:________ 。

17.烈日下,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但海水是凉快的,这是因为海水的________比沙子的大得多,初温、质量相同的沙子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沙子升高的温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升高的温度.

18.如图所示是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温度随加热时间要化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甲、

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c

甲________c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9.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同时给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________液体的温度升的较慢,________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20.城市中修建人工湖,不但可以美化生活环境,而且能有效调节其周围环境,这是由于水的________,在同样受热或冷却时,温度变化________.

21.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________物质为水(选填“甲”或“乙”),

=4.2×103J/(kg?℃)])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________水的比热容.(大于或小于C

22.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气候特征,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窗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名句,对于前一句从物理角度可知当时气温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因为花的________加剧了.

23.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______ 冲程;常用水来给内燃机降温,是因为水的________ 比较大.

24.据《北京晚报》报道:2001年5月,阴天,气温约为﹣15℃,在新疆罗布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10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员瞠目结舌.请你用所学过的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请提出你的看法,这雪为什么不见了?________ ;

(2)简单解释你提出的看法:________ .

25.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________ (选填“大”或“小”)的性质.如果散热器中装有3kg的水,当温度升高了20℃时,它吸收了________J的热量.[已知c

=4.2×103 J/(kg?℃)].

三、解答题

26.宁夏“沙湖”是闻名全国的五A级旅游胜地。当你在烈日当空的“沙湖”游玩时,你会发现:岸上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湖水却是凉凉的。这是为什么?

27.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活离不开水,冬天人们用热水流过散热器来取暖,请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四、实验探究题

28.同学们为了“探究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要在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________的水和食用油(选填“质量”或“体积”).

(2)另外,还应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选择相同的电加热器目的是为了_____.A. 在相同时间内,两个电加热器对水和食用油放出的热量相同 B. 在相同时间内,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的温度相同

(3)若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_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

A. 食用

B. 水

(4)图2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其中图线①表示的是_____吸热升温情况.

A. 食用

B. 水.

29.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中,所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秒表、等质量的液体甲和乙,装置如图所示.

(1)在此实验中除了控制装置相同外,还控制甲乙液体的________相同。实验中用

________表示甲乙液体吸热的多少;

(2)实验中选用规格相同的两个电加热器的目的是________

(3)“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有两种方法:可以“比较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温度

________所吸收热量的多少”.吸热________的(填多或少)吸热能力强。

(4)若给同时给甲乙液体加热1min后停止加热,两种液体都未沸腾,最终液体乙的温度高一些.此时甲乙液体吸收的热量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说明液体________吸热能力强。

30.小明同学为了研究物体吸热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选择水和色拉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进行了多次实验,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1)分析比较表格中序号为________的数据,可知物体吸热的多少跟物质的质量有关;(2)分析比较表格中序号为________的数据,可知物体吸热的多少跟升高的温度有关;(3)分析比较表格中序号为________的数据,可知物体吸热的多少跟物质的种类有关

上海初三物理比热容精讲

上海初三物理比热容精讲 (一)热量 1. 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做热量。 (1)热传递现象:热传递是指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是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度部分的现象。 (2)发生的条件和规律:只要物体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现象,并且将一直持续到它们的温度相同为止。 (3)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热传递方式相同点不同点 热沿着物体传递,但物质本身不流动都属于热传递现象传导 1. 2. 发生条件都是存在温度差热随着液体或气体的流动而传递对流热从高温部分传给低温部分 3. 热不依靠物质沿直线向外射出辐射 不能说物体具有多是一个过程量,注意: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少热量。热”的含义:☆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传递中的“热”是指:热量热现象中的热”是指:温度热膨胀中的“热”是指:内能(热能)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温度 例题解析)【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热量从热量多的物体传向热B. A. 温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量少的物体物体放出热量它的温度一定 D. C. 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降低】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做了如下2【例实验:在四个相同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时间(分质量(克末温(℃初温(℃液烧杯 620200050131000502203202000503煤1.5 50 4 20 1000 煤油 (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初步结论:在质量______________)分析比较1(和温度变化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初步结论:同种物质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2(2、1)分析比较有关。______的热量多少与 (二)比热容 1.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该物质的比热容。 Q?c 2. 公式:m?t3. 单位:焦/(千克·℃)[J/kg·℃] 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3焦/(千克·℃)--------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4. 意义(例)c=4.2×101℃时,吸收或水3焦的热量。10 放出4.2×注意事项: ①比热容是用热量、温度、质量三个物理量来定义的,但是它跟物体质量,温度差以及吸收或

初中物理《比热容》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查比热容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应把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由于比热容的概念内涵较深、外延较广,涉及热量、温度变化、质量三重概念间的关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所以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四、教法学法 主要采用科学探究等方法开展本节教学,探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给比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五、教学用具教师用:多媒体及课件。学生用:铁架台、电炉子、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干沙子、水、煤油、沙子、天平、温度计、手表、大烧杯、大试管、搅棒等。 六、设计理念 1.本节探究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寻找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对课本提供的探究方案进行大胆的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使学生在探究中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体验成功的愉悦。2.为帮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努力使本节的教学活动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帮助学生构建“身边的物理”,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七、教学程序设计

初中物理比热容实验例题及知识点总结

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实验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酒精灯)、玻璃杯、温度计;铁架台、天平、停表。 天平:称量等质量的液体 停表:记录加热时间 实验方法: 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物质的吸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1.(控制变量法) 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升高的温度和物质种类都有关系,因此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而其他量保持不变,这样可使被研究的问题简单化。 1)相同质量的水和油,相同初温,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温度的多少。 2)相同质量的水和油,相同初温,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2.(转换法) 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不容易直接测量,由于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所以可以转换为测加热时间的长短.通过测量加热时问的长短来求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实验中,用相同加热器加热的时间来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 实验现象:油的温度升得快; 结论: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吸收相等的热量,油的温度升高得快。 若要使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即给________加热的时间要长些。(答案,水)结论: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归纳总结: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相等。实验反映了不同物质的吸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1、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Q乙。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初中物理比热容教案

初中物理比热容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2、会查比热容表。 教学重难点 探究比热容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大屏幕投影一幅漫画:炎热夏天的傍晚,有两个小胖子在海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海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散步更凉爽,你认为谁的意见对? 说明:创设物理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思考、猜想、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生甲:在岸上散步凉爽,因为沙石温度低。 生乙:划船到海中更凉爽,因为水温较低。 生丙:一样凉爽,因为气温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猜想,到底谁的想法正确呢?学习本节知识后你自然会明白。 板书课题:三、比热容 说明:制造问题悬念,诱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二、进行新课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烧过水,一壶水容易烧开还是半壶水容易烧开? 生齐:半壶水容易烧开。 师:将一壶水烧开与烧热,哪个需要时间长? 生齐:一壶水烧开需要时间长。

师继续提出问题: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说明: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并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生甲: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 生乙:与水温升高多少有关,水温升高越多吸收热量越多。 生丙:与水的质量、水温升高多少都有关,质量越大、水温升高越多吸收热量越多。 说明: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反驳,对回答不完善的地方可补充完善,共同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结论。 师继续提出问题: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水、沙子、煤油,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的度数也一样,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说明: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并回答,以求思维的多样性。 生甲:吸收热量不相同,夏天到海边洗澡时,会感觉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比较凉;水吸收的热量多,说明水的吸热本领大。 生乙:吸收热量相同,因为它们受同样的太阳光照射。 师总结说明:吸收热量多少、或温度变化多少,都反映了物质吸热能力的大小。怎样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请同学们参看桌上的实验器材,边讨论边合作设计实验方案。 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并设计方案。 说明:教师要加入学生的探究设计环节,倾听学生的思路,并适时加以点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师让学生进行实物投影展示设计方案,并让学生口头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生甲:用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多少。温度升高越小,说明吸热能力越强。 生乙:用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温度升高相同时,比较它们加热时间的长短。加热时间越长,说明吸热能力越强。 说明:高效率的交流,使学生从别人的方案中得到有益的启发,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师将实验设计中相同或相似方案的学生重新分组。

初三物理 比热容知识点及相应练习

第二讲比热容 【益思互动】 一、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 3、单位:J/(kg·℃) 4、说明: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2)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3)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二、热量的计算 1、计算公式: Q吸=Cm(t-t0), Q放=Cm(t0-t) 2、热平衡方程: 不计热损失Q吸=Q放 【益思精析】 例题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B.物质放热越多,比热容越大 C.物质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D.物质的比热容与质量和温度无关 变式1、质量为5 kg的汽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汽油( ) A.密度、比热容、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B.密度不变,比热容、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C.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 D.密度、比热容、热值都不变 例题2、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同时给水和煤油分别加热,在此过程中,水和煤油的温度升高一样快,由此可以判定( ) A.水的体积小于煤油的体积B.水的体积大于煤油的体积 C.水的质量大于煤油的质量D.水的质量等于煤油的质量 变式2、冬季供暖的暖气是用水作工作物质将热量传递到千家万户,这是利用了水的

( ) A.密度大B.比热容大C.质量大D.蒸发吸热

例题3、一个质量为250g的钢刀,加热到560℃,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室温为20℃,这把钢刀在冷却过程中放出多少热量?若把这些热量给30℃0.5 kg的水加热,水温可以上升多少摄氏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c钢=0.46×103J/(kg·℃) 变式3、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3:1,吸收相同的热量之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2:3,求 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 例题4、水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两倍,若水和煤油的质量之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3,则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3:2 B.2:3 C.4:3 D.3:4 变式4、水温从20℃升高到30℃吸取的热量为4.2×104J,水的质量是( ) A.1 kg B.10 kg C.0.1 kg D.100 kg 【益思拓展】 A.夯实基础 1、质量相等的水和干沙子吸收相等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_______,若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_______.说明了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_______的.为了描述物质的这种性质,物理学中引入了_______这个物理量. 2、______________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_______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_.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一桶水倒掉一半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一大桶酒精和一滴水相比较,它们的比热容_______大. 4、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是Q吸=cm(t-t0),其中,c表示_______,单位是_______,m表示___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t表示_______________,t0表示___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 5、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当冰融化成水后,比热容是_________,说明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比热容是_________的. 6、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盛在两个相同杯子里的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问:(1)在相同的时间内,哪个温度升高的快些_______________;(2)升高相同的温度,哪个需要的时间长些_______;(3)从这个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物理:中考比热容实验题(有答案)

1.小明用如图1所示装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特点”. (1)在两个相同易拉罐中分别加入 相同的沙子和水,用相同酒精灯进行加热,使水和沙子的加热方式 ,从而可以通过比较 ,就可以比较两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与少. (2)实验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 . ②分析图象,小明发现: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其中 升温快;它们升高相同温度, 吸收的热量多. 2.为了比较A 、B 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分 别装入A 、B 两种液体,将两个试管放入盛有水的同一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采用水浴加热,目的是 (2)在试管中装入A 、B 液体时,要控制他们的初温和 相同 (3)加热相同的时间,是为了使A 、B 液体吸收的热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4)根据记录数据画出A 、B 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3乙所示,这表明液体 (选填“A ”或“B ”)的比热容较大。 3.晓丽在《物理手册》中查到如下数据: 不同温度和压强下液态酒精的比热容c /×103J ·(kg ·℃)-1 ( (2)增大压强,既能使酒精的比热容___________,又能提高酒精的___________。 4.赵越同学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与吸收热量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器材:两个相同的烧杯、两只温度汁、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洒精灯2个、铁架台等探究过程:将分别盛 乙 A

有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的烧杯在铁架台上组装好.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用温度汁分别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得到如下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写出两条即可) (1)_______ (2)_______ 5.小明猜想“液体的密度ρ越大,其比热容C 也越大”。他查到了一些液体的密度值如下表。 由于不知道表中各种液体之间比热容的大小关系,需要用实验方法得到。 实验器材: 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温度计、细线、火柴、烧杯、秒表、天平和砝码(以上每一种器材数量足够、规格相同);火焰相同的酒精灯若干;密度表中所给出的各种液体足量。 实验中,小明选取的三种液体分别是煤油、植物油和水。 (1)请完成以下实验要求: a.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实验中你准备测量哪个物理量来间接知道液体的比热容大小? c.实验中要控制的变量是:液体的质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使烧杯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都相等? (2)如果测量的结果与小明的猜想相矛盾,则测出的三个物理量大小关系会有很多种,请写出其中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小明选取煤油、酒精和水这三种液体做实验,会存在哪些问题? 6.如图所示,是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左右两图中,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外,其余都相同。完成该实验还需要_______,在相同的加热时间内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选填:相同的、不同的)。 7.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 .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 .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 .在烧杯中,分别放人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小聪认为:

初中物理提高与自招比热容与热平衡方程

初中物理自招与提高-------比热容与热平衡方程 一.基本概念 1、热传递 (1)热传递是能量从 的物体传到 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 部分传到 部分的一种现象。 (2)热传递的条件: 。(3)热传递的实质: 。 (4)热传递的三种方式:①热传导②热对流 ③热辐射 2、热量 (1)热量是为了衡量在热传递过程中 的多少而引入的。通常用Q 来表示,它的国际单位是 。一根火柴棒完全燃烧大约可以放出 的热量。 注意:热量对应于热传递过程,我们只能说物体吸收或者放出多少热量,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热量”! (2)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 热量,温度 ,低温物体 热量,温度 。 3. 比热容 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那些因素有关呢? 阅读下列内容,请回答问题。 (1)1Kg 的水,温度升高1C ?,要吸收 的热量,温度升高2C ?,要吸收 的热量。 1Kg 的酒精,温度升高1C ?,要吸收 的热量,温度升高2C ?,要吸收 的热量。 结论1::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吸收热量与升高温度成 比。 (2)1Kg 的水,温度升高2C ?,吸收的热量是 ; 2Kg 的水,温度升高2C ?,吸收的热量是 1Kg 的酒精,温度升高2C ?,吸收的热量是 ; 2Kg 的酒精,温度升高2C ?,吸收的热量是 结论2:质量不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 成正比。 (3)1Kg 的水,温度升高1C ?,要吸收 的热量,1Kg 的酒精,温度升高1C ?,要吸收 的热量,可见,它们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但由于 不同,吸收热量也不同 结论3:不同种物质,即使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吸收热量也往往不同。

初中物理比热容四种典型计算题

初中物理比热容四种典型计算题 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Q 吸=cm(t-t ) ;物体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 放 =cm(t 0- t)公 式中,t为末温,to为初温,上式中的质量m的单位必须是kg 注意:(1)末温与温度变化的区别 举例:给20 O C的水加热使其温度升高到50 O C,式中水的初温为to=20 O C,末温为t=50 O C,升高的温度为t-to=50 O C—20 O C=30 O C ;若给20 O C的水加热使其温度升高50 O C,式中水的初温to=20 O C,温度变化为t-to =50O C,则末温t=to+50 O C=70 O C,所以在解题时,一定要弄清已知的温度是末温,还是温度的变化。对升高了,升高到,降低了,降低到等关键字眼一定要严格加以区分,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1、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O C),质量为5kg的水温度升高20 O C,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若这些热量被5kg的铜块吸收,则铜块升高的温度是多少O C?(c 铜 =0.39×103J/(kg·O C) 2、一堆烧红的铁钉,温度为800O C,质量为1kg;一壶开水,温度为100O C,质量是1kg,当 它们的温度降到室温20O C时,请通过计算说明放出热量较多的是什么物质呢?(已知c 水 =4.2 ×103J/(kg·O C),c 铁 =0.46×103J/(kg·O C). 3、质量为2kg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水吸收了9.66×103J的热量,则水的温度升高多少O C?如果质量也为2kg的沙石在太阳的照射下,也吸收9.66×103J的热量,则沙石的温度会升高 多少O C呢?已知c 石 =0.92×103J/(kg·O C)(通过这样的计算,同学们应该明白为什么,在相同的太阳照射下,沙滩上沙子的温度高,而水的温度低的缘故了吧?)

2019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之比热容

2019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之比热容 比热容 比热容: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Q,温度升高或降低⊿t,则Q:m⊿t就是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只与物质种类、状态即物态有关,与物质质量、升高或降低温度的多少、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 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冰和煤油除外),相同状态的同种物质比热容相同,即Q:m⊿t的值是恒定不变的,因此,比热容和密度一样,都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液体的比热容一般比固体大,固体非金属的比热容一般比金属大。 比热容的大小:一是反映了物质的吸热或放热能力,即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故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强;二是反映了物质吸热或放热后温度改变的难易程度,比热容大的

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温度改变较小,故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改变较难。 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的应用: 1.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用水取暖或作冷却剂、散热剂。 2.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一定热量,升高或降低的温度较小调节气候。 沿海地区:白天,海陆风;夜晚,陆海风。 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 初春秧田:早晨多排水,夜晚多灌水。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或者说吸热或放热能力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即比热容c)、质量m、温度的变化量⊿t有关。

不计热量损失,存在热平衡方程:Q吸=Q放。公式适用于在同种状态下吸热或放热的计算。如果物质状态发生了改变,比热容就会发生变化,此时用上述公式就不能计算整个过程吸热或放热的多少。如0。C的水变成0。C的冰,这是凝固放热过程,温度不变,其放热不能用Q=cm⊿t计算,而另有专门的凝固放热计算方法,即一放多吸公式:Q放=Q吸1+Q吸2+Q吸3++Q吸n。如把烧红的铁放入容器里的水中,则有:Q铁放=Q水吸+Q容吸。 比热容典型题型解题方法:图像法;控制变量法;比例法。

初中物理热量与比热容

热量比热容 知识的积累 1.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的多少叫热量,常用字母表示,它的单位是。2.两个物体之间不能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3.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____、对流和辐射。人坐在火炉旁取暖,这主要是依靠方式来传递热的;太阳对地球散热是采用的方式。 4.冰的比热容是2.1×103焦/(千克.℃),读作2.1×103,它表示1千克的冰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热量为2.1×103。若将冰熔化成水,比热容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0.2千克的冰的比热容为焦/(千克.℃)。 5.有一杯水,倒掉一半后,它的比热容;若这杯水由20℃升高到40℃,它的比热容。(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初三学生学习紧张,放学较晚,父母为了让晚归的孩子吃上热腾腾的饭菜,通常用盖子将煮好的菜盖好,这样做主要是防止由于___ _(选填热传递方式中的一种)而使饭菜温度降低。 7.冬天,放在室外的铁棒和木棒的温度是(选填“相同”或“不同”)的,但用手触摸铁棒比触摸木棒感到冷,这是因为木棒是(选填“热的良导体”或“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___ _。 8.在工程技术上.通常要在蒸汽管道外包上一层隔热材料,这样既可以保证蒸汽的温度,又能防止人畜碰到管道后被烫伤,这种隔热材料应选用热的(选填“良”或“不良”)导体。 9.下列说法中,能反映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跟物体降低的温度有关的是( )。 (A)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 (B)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 (C)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 (D)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 10.质量相等的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杯水的温度均未达到100o C),它们吸收的热量哪个多?( )。 (A)初温未知,无法判断(B)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C)热水吸收的热量多(D)冷水吸收的热量多 11. 2千克的冰温度从-20℃升高了10℃,求冰吸收的热量。[冰的比热容为2.1×103焦/(千克.℃)]。 13.电水壶内装有1.5千克的水,通电使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100℃。求电水壶中水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焦/(千克.℃)] 知识的应用 14. 一块铝块温度从50℃升高到80℃时吸收了3000焦的热量,则当它的温度从15℃降低到-15℃时放出的热量是焦,它的温度变化是℃。 15.质量为5千克的水,吸收一定的热量后温度升高20℃,若这些热量被质量为5千克的泥

初中物理比热容讲义

比热容的理解(讲义) 比热容在中考中的重要性分析:纵观近三年中考,比热容为年年必考内容,不仅每年会以计算题形式出现在大题之中,偶尔也会以出现在选择题选项之中,其涉及分值可达3到4分,在每分必争的中考之中俨然已占有了一席之地,此知识点虽说不难,但学生往往会因为对概念理解不清而白白送分。 一.概念深究及分析(重点) 比热容的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降低)时吸收(释放)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对此概念做一下分析: (1)由定义,若现有物质质量为m ,其温度升高(降低)了t 之后,所吸收(释放)的热量为Q ,则其比热容c 可表示为:(难点) t m Q ??=c 若Q 单位取焦耳,m 单位取kg,t 单位取℃,则由上述公式可推出,比热容的单位为: ℃ kg J ? 即)(℃?kg J (2)对公式t m Q ??=c ,作以下变化可得:(针对任何类型的计算题) 1)热量变化量计算公式: t c m Q ???= 2)温度变化量计算公式: ??

c m Q t ?= ? 3)质量计算公式: t c Q m ??= (3)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4)由定义,比热容是由比值定义的一个物理量,故其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释放热量、温度等无关。 (5)由定义式 t m Q ??=c 知,c 值越大,表示比值t m Q ??越大,即: 1)对于两种物质,Q 和m 相等,温度变化时,c 值大的物质温度变化大。 2)对于两种物质,Q 和t 相等,c 值大的物质质量必然小。 3))对于两种物质,m 和t 相等,热量发生变化时,c 值大的物质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必然多。 二、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三、利用比热容的概念解释一些相关的自然现象: (1)为什么夏天的中午在水边沙子很烫而能接触到的水很凉呢? ? ?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比热容

初中物理总复习:比热容 1、比热容: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2、热量的计算公式: ①温度升高时用:Q吸=cm(t-t0) c= Q吸 m(t-t0)m= Q吸 c(t-t0) t=Q吸 c m + t0 t0=t- Q吸 c m ②温度降低时用:Q放=cm(t0-t) c= Q放 m(t0-t)m= Q放 c(t0-t) t0=Q放 c m +t t=t0- Q放 c m ③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cm△t c= Q m△t m= Q c△t △t= Q c m Q——热量——焦耳(J);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m——质量——千克(kg);t——末温——摄氏度(℃);t0——初温——摄氏度(℃)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末温(t),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由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初中物理第 1 页共1 页

物理初三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物理初三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篇一】 一、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 过的距离。若同时具备,则力做了功。 2、功的定义: 在物理学中,把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 距离的乘积. 3、功的公式: W=FsW表示功,对应的单位是焦耳( J);F表示力,对应的单位是 牛( N);s表示距离,对应的单位是米( m) 4、功的单位: 主单位: 焦耳( J),1J=1N?1m常用单位: 千瓦时( kwh)1kwh=3. 6x10J 5、功的原理: 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理想情况下: W机械=W人即: Fs=Gh 二、功率 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 力)做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义: 物体( 力)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功. 3、功率的公式: P=W/tP表示功率,对应的单位是瓦( w);W表示功,对应的单 位是焦耳( J);t表示时间,对应的单位是秒( S); 4、功率的单位: 主单位: 瓦( w)常用单位: 千瓦( kw)换算: 1kw=1000w某 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 小轿车1s内做功66000J。 5、测量功率方法: ( 器材、步骤、表达式) 三、机械效率 1.额外功定义: 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2.总功定义: 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3、机械效率公式: η表示机械效率,用;W有用表示有用功,对应的单位是焦 耳( J);W总表示总功,对应的单位是焦耳( J); 4、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5、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初中物理-比热容

第三讲 比热容 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 ℃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B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C .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升高时吸热的能力强 D .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多 2.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 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一杯煤油倒掉一半后,它的密度_____,它的质量________,它的比热容________。(后三空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2018?巴彦淖尔】根据表中的数据: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B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 C .同种物质状态改变,比热容不变 D .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4.如图所示,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质量、初温都相同的不同液体。若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电加热器放出的热量,加热时间相同且液体均未沸腾,则( ) A .两杯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B .温度较低的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 C .温度较高的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 D .无法判断两杯液体吸收热量多少 5.为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军用图中两个相同的装置做实验,实验器材还有天平和钟表。收集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理量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终温度/℃ 液体1 50 20 5 45 液体2 50 20 5 68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温度值是________℃。 (2)实验中,用___________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________(填“液体1”或“液体2”)的吸热能力较强。物理学上用________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吸热能力。 6.有质量和形状均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 较长时间,取出后立即放在0 ℃的大冰块上,能使冰块熔化较多的金属块应具有( ) A .较大的体积 B .较大的密度 C .较大的比热容 D .较高的熔点 7.【2017?广州】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 kg ,丙物体质量为2 kg ,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 ℃,吸收热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B .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C .甲的温度升高1 ℃,需吸收2 000 J 的热量 D .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 ℃,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8.【2018?扬州】如图所示是发动机采用循环流动的水进行冷却,这是利用水的________较大的特性。若水箱中装有10 kg 的水,水温上升10 ℃,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 。[c 水=4.2×103 J/(kg?℃)] 9.【中考?东营】为了取暖,每天需要给房间供热4.2×107 J 。若流进房间散热器的水温是60 ℃,流出的水温是 水 4.2×103 干泥土 约0.84×103 冰 2.1×103 铜 0.39×103 沙石 约0.92×103 铝 0.88×103

初中物理复习,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

初中物理复习,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 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模块一分子热运动【一、知识点】 1.物质由分子构成物质分固态、液态和气态,皆由分子构成。固体物质分子排列紧凑,相互作用力较大;液体物质分子之间间隔较大,相互作用力较小;而气体物质分子的间隔很大,相互作用力也很小。 2.分子热运动 (1)现象解释分子在物质中并不是一动不动的,它们时时刻刻在发生着扩散。例如:二氧化氮与空气混合三分钟后,二氧化氮颜色变淡,同时在上边装有空气的瓶中出现淡棕色,说明两种气体发生了混合,即分子在不断运动。 调好的鸡尾酒在放置一段时间后,上下两种不同密度的液体发生混合,即液体分子也在不断运动。 铅块与金块五年后发生混合,说明两种分子在这几年之间相互渗透,在分界处以无明显界限,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说明固体分子也在不停地运动,只是运动的速度很慢很慢。 (2)分子热运动定义以上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即扩散现象。且扩散现象不局限于处在同一状态的不同物质之间,固液、气液、气固之间同样能发生扩散现象。 影响扩散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运

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存在引力与斥力由于引力的存在,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使分子不至散开;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间距很小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注:当分子间距过小时,作用力主要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过大时,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引力。 【二、例题精讲】【例1】★★用分子运动论对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B.破镜不能重圆﹣﹣分子间存在斥力 C.氧气被压入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隙 D.铁丝很难被拉断﹣﹣分子间存在引力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解析: A、花的芳香类物质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通过扩散充满空间,所以花香四溢,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B、破镜之所以不能重圆,是因为破碎的镜片间的距离较大,大于分子力的作用距离,并不是由分子间的斥力造成的,B解释正确,符合题意; C、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氧气分子在压力作用下,分子间距变小,被压入钢瓶,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钢丝分子间存在引力,所以钢丝很难被拉断,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 B 【测试题】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 C.桂花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

初中物理:内能、比热容、热量复习题(答案)

中考考点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热运动: (1)内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扩散现象说明: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隙。 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5.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有:做功和热传递。 6.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3)热量的计算:Q吸=cm(t-t0) Q放=cm(t0-t) 7.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等。 中考题展示 一、选择题 1.炎炎夏日,气温节节上升,温度计内水银柱慢慢升高,此过程中水银的() A.质量变大 B.密度变小 C.内能变小 D.比热容变大 2.下面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暖和 B.用热水袋焐手,手会变暖和 C.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 D.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 3.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 4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相同,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试管,至管内液体升温到 40℃,这个过程中() A.煤油温度先升到 40℃ B.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高 C.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 D.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的时间

初中物理:比热容实验探究

比热容实验探究 1.晓丽在《物理手册》中查到如下数据: 不同温度和压强下液态酒精的比热容c /×103J ·(kg ·℃)-1 (1)图像中能正确反映液态酒精比热容与温度关系的是_________。 (2)增大压强,既能使酒精的比热容___________,又能提高酒精的___________。 2.赵越同学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与吸收热量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器材:两个相同的烧杯、两只温度汁、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洒精灯2个、铁架台等 探究过程:将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 和煤油的烧杯在铁架台上组装好.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用温度汁分别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得到如下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写出两条即可) (1)_______ (2)_______ 3.如图所示,是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 左右两图中,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外,其余都 相同。完成该实验还需要_______,在相同的加热时间内食用油和水 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选填:相同的、不同的)。 4.小明在两个易拉罐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沙子和水,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以便探究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程度。 (1)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二种: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中小明想:沙子吸热升温比水快。如果他的猜想是正确的,则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加热时间的长短。在探究活动中常用到这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设计一个方案来比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 5.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容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 (2)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沙子/水)升高的温度更高. (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初中物理内能热量与热值相关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内能、热量与热值相关知识点总结 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J)。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多。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5.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6.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7.热量用字母Q表示,单位是焦(J)。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1000J。 8.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少成正比。 9.热值:把1kg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10.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11.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qm或Q=qV 12.Q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q表示热值,单位是焦/千克(J/kg)或焦/米3(J/m3);m 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V表示体积,单位是米3(m3) 13.氢气的热值很大,为q氢=1.4×108J/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氢气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1.4×108J。 14.提高炉子效率的方法: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②尽可能减少各种热量损失 15.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16.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等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17.比热容用字母c表示,单位是:焦/(千克?℃),符号是:J/(kg?℃) 18.水的比热容很大,为c水=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19.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放出的热量相同时,降低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因而温差变化较小。 20.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因而可用水来降温;在降低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放出的热量多,因而可用水来取暖。 21.发生热传递时,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吸=cmΔt (Δt=t-t0) 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放=cmΔt (Δt=t0-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