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石家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石家庄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07年01月31日2007年1月22日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七次党代会和市八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构建“和谐石家庄”两大任务,凝心聚力求突破,全力以赴抓落实,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新成绩新进步,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提高。

一、综合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000亿台阶。

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2%,第一产业平稳增长,实现增加值255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速较快,实现增加值1025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84亿元,增长14.2%。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39.50万人,比上年增长1.3%,其中市区231.3万人,增长3.2%。

全市人口出生率13.96‰,死亡率5.75‰,自然增长率8.22‰。

(注1)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87.1万人,比上年减少0.4%,其中在岗职工85.5万人,比上年减少1.0%,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6792元,比上年增长10.2%。

年末市区单位从业人员为56.1万人,其中在岗职工54.8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9573元,比上年增长9.3%。

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年末全市各类企业在职职工及个体工商户共有72.3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比上年增加5.1万人;22.7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比上年增加0.8万人;年末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共有13.2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数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86.0万人, 失业保险覆盖率为95%。

河北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河北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抓住机遇,实现更快更好发展"主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冀、两环开放带动、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四大主体战略和"一线两厢"区域发展布局,突出结构调整主线,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两大支撑,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了全年及"十五"计划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初步核算,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一万亿元,达到101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3.4%,为1997年以来最高增幅。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3.9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5324.2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3338.5亿元,增长13.4%。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长10.9%,房地产业增长4.0%,社会服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其它服务业发展壮大,实现增加值1360.8亿元,增长14.7%,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

人均生产总值14814元,比上年增长12.7%,增速是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

物价涨幅稳步回落。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涨幅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

价格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明显。

在统计的八大类价格中,呈现"三升五降"。

食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类价格比上年分别上涨2.4%、5.0%和5.5%,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类价格分别下降0.1%、1.2%、1.6%、0.8%和1.0%。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0%,涨幅分别回落7.2和11.4个百分点。

关于石家庄市2005年的预算管理分析

关于石家庄市2005年的预算管理分析

关于石家庄市2005年的预算管理分析一、2005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及综合评价(一)2005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据市财政局提供的资料反映:2005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和市级城区分享收入完成279326万元,比上年可比增长13.53%。

2005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年初安排263983万元,执行中调增支出预算35516万元(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批准调增支出3.35亿元,年终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专项收入超收增列支出2000万元),加上省补专款36837万元、上年结转18087万元和调入资金1063万元,全年支出预算调整为355487万元。

市本级当年实际支出339694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5.56%,比上年增长10.22%。

市本级一般预算和市级分享收入279326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和上年结余103271万元,以及调入资金1063万元,扣除上解支出和划转水利基金28173万元,全年一般预算可用财力为355487万元,减去当年实际支出339694万元,滚存结余15793万元,其中,净结余502万元。

2005年市本级基金收入完成184802万元,占预算的108.52%,比上年增长14.46%。

当年市本级基金支出191584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4.09%,比上年增长15.25%。

年终结余10975万元。

(二)2005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评价2005年,石家庄市财政、税务等各有关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改进预算管理,支持了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坚持依法治税管费,强化征管,收入规模进一步扩大。

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关注收入工作,财税部门密切配合,完善征管措施,加快财源项目建设和财源管理,一大批生产建设项目投产见效,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对全市30家利税大户和50家重点民营企业实行重点帮扶、重点监控。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_DOC版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_DOC版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辛集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4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全市人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等城市的宏伟目标,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主动顺应宏观调控的新形势,在挑战中抢抓机遇,在创新中破解难题,各项改革建设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圆满完成了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整体经济运行良好,速度效益均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0亿元,增长14.6%,创1998年以来最高增速;全部财政收入完成4.708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9169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增长29.12%和2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03亿元,增长32.9%;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63亿元,增长14.1%;城乡居民储蓄余额73.55亿元,增长10.2%;出口创汇4.61亿美元,增长23.7%。

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全市共开工建设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143个,到年底,117个项目竣工投产,完成投资20.1亿元,增长34%。

无论项目数量、投资规模,还是增长幅度,均创近几年最好水平。

一是项目单体规模大。

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3个,千万元以上项目31个。

二是生产性项目多。

在80个市级重点项目中,生产性项目57个,总投资34.1亿元,分别占总量的71%和82%。

三是项目档次较高。

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高以及中外合资合作项目明显增多。

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将对我市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支柱产业增势强劲,工业经济全面提速。

完成工业产值156.5亿元,实现利税14.6亿元,分别增长24.1%和21.8%。

皮革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新上技改扩建项目35个,总投资6.33亿元;产品创新和争创名牌工作成效显著,“束兰”皮装荣获中国名牌产品,“佰立特”、“伊鹿奇”皮装荣获国家免检产品,有8种产品荣获河北省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称号;全市皮革业销售收入76.5亿元、出口创汇4.06亿美元,分别增长9%和21.94%。

石家庄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发布部门】石家庄市统计局【发布日期】2006.02.15【实施日期】2006.02.1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石家庄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2月15日石家庄市统计局)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落实国家和省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构建“和谐石家庄”和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求真务实、开拓奋进,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一、综合全市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6%,高于全国增速3.7个百分点,比全省增速高0.2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平稳增长,实现增加值24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速较快,实现增加值927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78亿元,增长11.5%。

人均GDP达到20082元,比上年增加3215元。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27.3万人,比上年增长1.1%,其中市区224.1万人,增长3.1%。

人口向城镇快速聚集,城市化率达42.8%,比上年提高1.24个百分点。

全市人口出生率12.55‰,死亡率5.28‰,自然增长率7.27‰。

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87.1万人,比上年减少0.3%,其中在岗职工85.5万人,比上年减少0.1%,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4949元,比上年增长9.9%。

年末市区单位从业人员为55.7万人,其中在岗职工54.4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7565元,比上年增长10.5%。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参加各种保险职工逐年增加。

年末全市各类企业在职职工及个体工商户共有67.2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比上年增加3.6万人;21.9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比上年增加1.4万人;年末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共有12.8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7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数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河北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河北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河北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北省统计局(2006年2月24日)2005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抓住机遇,实现更快更好发展”主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冀、两环开放带动、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四大主体战略和“一线两厢”区域发展布局,突出结构调整主线,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两大支撑,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了全年及“十五”计划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初步核算,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一万亿元,达到101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3.4%,为1997年以来最高增幅。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3.9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5324.2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3338.5亿元,增长13.4%。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长10.9%,房地产业增长4.0%,社会服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其它服务业发展壮大,实现增加值1360.8亿元,增长14.7%,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

人均生产总值14814元,比上年增长12.7%,增速是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

物价涨幅稳步回落。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涨幅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

价格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明显。

在统计的八大类价格中,呈现“三升五降”。

食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类价格比上年分别上涨2.4%、5.0%和5.5%,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类价格分别下降0.1%、1.2%、1.6%、0.8%和1.0%。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0%,涨幅分别回落7.2和11.4个百分点。

石家庄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发布部门】石家庄市统计局【发布日期】2004.02.03【实施日期】2004.02.0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石家庄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石家庄市统计局 2004年2月3日)200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目标,克服“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大投资与对外开放力度,积极推进国企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市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整体经济达到了近年来的最好水平。

石家庄市生产总值(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到5年来最高增速,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全市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37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5%,较上年增速提高2.6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稳定增长。

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80.5亿元,比上年增长5.2%,占GDP的比重为13.1%。

第二产业增长较快。

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68.8亿元,增长15.5 %,占GDP 的比重为48.6%。

第三产业上半年受“非典”影响较大,但下半年恢复很快,全年呈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27.3亿元,增长11.7%,占GDP的比重为38.3%。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10.5万人,比上年增长0.7%,其中,市区211.1万人,增长3.0%;非农业人口331.3万人,增长24.2%,其中市区208.5万人,增长5.8%。

人口出生率11.03‰,死亡率5.50‰,自然增长率5.53‰。

年末全市县及县以上单位从业人员88.9万人,其中在岗职工87.3万人,比上年增长1.0%,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2242元,比上年增长9.6%。

石家庄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5.01.19•【字号】•【施行日期】2005.0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石家庄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1月19日石家庄市统计局)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落实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主题,积极落实惠农政策,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积极推进国企改革,全面实施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推进城市化建设,开拓奋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使整体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了近年来的最快增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城市容貌和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及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全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有了较大提高。

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1%,增速创98年以来最高。

第一产业稳定增长,增速有所加快,完成增加值230亿元,增长6.3%,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95亿元,增长17.6%,增速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完成增加值608亿元,增长12.4%,增速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17.5万人,比上年增长0.8%,其中市区217.3万人,增长2.9%;全市非农业人口353.8万人,增长6.8%,城市化进程加快。

全市人口出生率12.28‰,死亡率7.24‰,自然增长率5.04‰,比上年下降0.49个千分点。

年末全市县及县以上单位从业人员87.6万人,比上年减少0.8%,其中在岗职工85.9万人,比上年减少1.0%,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3412元,比上年增长9.0%。

石家庄市产业布局规划

石家庄市产业布局规划

2010—总体规划石家庄市产业布局规划(2010—2020)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8月石家庄市产业布局规划(2010—2020)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8月目录一、面临形势 (1)(一)国内外经济发展新趋势对产业布局提出新要求 (1)(二)城市化进程加快对产业布局提出新的要求 (2)(三)现代产业发展新趋势要求调整产业布局 (2)(四)城市发展新理念要求调整产业布局 (3)二、规划基础 (3)(一)产业发展现状 (3)1、经济总量显著增长 (3)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4)3、主导产业加速发展 (5)4、块状产业集群初步凸显 (6)5、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7)(二)存在主要问题 (8)1、产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经济实力相对下降 (8)2、服务业比重偏低,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 (11)3、主导产业不凸显,整体技术水平较低 (13)4、产业发展与布局总体呈非均衡状态 (15)5、都市区集聚辐射能力不强,与省会的功能定位不相适应 (16)6、产业分布“宏观集聚、微观分散”,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不相适应 (17)7、区域产业定位与分工尚不清晰,与市域一体化发展不相适应 (18)8、优化产业布局的配套环境不完善,与产业集聚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 (19)三、产业发展定位与发展重点 (20)(一)产业发展定位 (20)(二)产业发展重点 (20)1、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20)2、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23)3、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26)4、集约发展现代农业 (28)四、产业布局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28)(一)指导思想 (28)(二)总体目标 (29)(三)基本原则 (30)五、空间布局 (32)(一)总体布局 (32)1、功能分区 (32)2、总体布局 (33)(二)提升都市区功能 (34)1、功能定位 (34)2、中心城区 (35)3、组团县(市) (37)(三)打造三个次级增长极 (39)1、辛集市 (39)2、新乐市 (40)3、平山+井陉(含矿区) (40)(四)构筑三大产业带 (41)1、壮大南部山前平原传统优势产业带 (41)2、建设东部平原特色产业带 (42)3、发展太行山生态友好型产业带 (43)六、产业布局 (44)(一)制造业 (44)1、总体布局 (44)2、重点产业布局 (47)(二)服务业 (51)1、总体布局 (51)2、主要服务业布局 (53)(三)农业 (57)1、总体布局 (57)2、重点产业布局 (58)七、保障措施 (60)(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实施规划 (60)1、建立组织机构,加强协调领导 (60)2、结合实际,细化规划 (61)3、加强协作,做好规划间衔接 (61)(二)加大支持力度,加快调整步伐 (62)1、设立引导资金,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62)2、强化政策引导,加快企业“退城进郊、退乡进园”步伐 (62)3、加大差别政策实施力度,推进产业调整升级 (63)4、强化政策落实,优化服务环境 (63)(三)强化园区建设管理,推动产业空间聚集 (64)1、规范园区建设,提升园区水平 (64)2、严格准入制度,提升园区功能 (64)3、发展各类园区,优化园区布局 (65)4、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园区企业发展 (65)(四)坚持生态优先,实现资源、环境与产业协调发展 (65)1、加强节能降耗,打造宜居城市 (66)2、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 (66)3、严格污染整治,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 664、强化科技支撑,建立以循环高效为特征的生态产业体系 (67)表格索引表1 石家庄市2006-2009年有关经济总量指标数据表.4 表2 石家庄市产业结构变动表 (5)表3 2006-2009年石家庄市五大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 6 表4 石家庄与京津两市GDP比较 (8)表 5 石家庄与济南、太原、郑州、长春、哈尔滨五市GDP比较 (9)表6 石家庄与省内其他城市GDP比较 (10)表7 石家庄与京津两市产业结构比较 (11)表8 石家庄与周边省会城市产业结构比较 (12)表9 河北省各市三次产业结构数据表 (12)表10 2006-2009年五大主导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14 表11 石家庄市各县区生产总值比重 (15)石家庄市产业布局规划(2010—2020)为适应石家庄市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新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市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石家庄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石家庄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河北省区域禁(限)批建设项目的实施意见(试行)》,结合石家庄市产业发展特点,制定本规划。

2005年中国各地GDP及可支配收入统计数据

2005年中国各地GDP及可支配收入统计数据

2005年中国各地GDP及可支配收入统计数据编辑:最新用户注册(chn001@)【新华网】最后修改时间:2006年 2月27日1、数据来源于各政府部门初步预计值。

空缺数据地区按2004年的情况排列,上榜要求地区经济总量大于400亿元。

2、人均GDP按户籍或常住人口计算3、各地区人口数据主要来源于《××省/市/区2004(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大于1000亿元的大陆城市:中央直辖市(4个):上海、北京、天津、重庆[>2000]计划单列市(5个):深圳、青岛、宁波、大连[>2000]、厦门山-东-省(9个):青岛、烟台[>2000]、济南、潍坊、淄博、济宁、威海、临沂、东营江-苏-省(7个):苏州、无锡、南京[以上>2000]、南通、常州、徐州、盐城浙-江-省(7个):杭州、宁波[以上>2000]、温州、绍兴、台州、嘉兴、金华河-北-省(5个):唐山[>2000]、石家庄、保定、邯郸、沧州广-东-省(4个):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以上>2000]辽-宁-省(3个):大连、沈阳[>2000]、鞍山河-南-省(3个):郑州、洛阳、南阳福-建-省(3个):泉州、福州、厦门黑龙江省(2个):哈尔滨、大庆四-川-省(1个):成都[>2000]湖-北-省(1个):武汉[>2000]吉-林-省(1个):长春湖-南-省(1个):长沙陕-西-省(1个):西安云-南-省(1个):昆明江-西-省(1个):南昌『超过1000亿元的城市共计54个』『超过2000亿元的城市共计20个』位次地区[所属·类别]--生产总值--增长率--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城市居民人------------[亿元/RMB]--[实际]---------[元/RMB]---均可支配-中国------约225900.0亿元- [含大陆、港澳台]-中国大陆----- 182321.0亿元-- 9.9%--130616.6万---13960元----10493元-├第一产业-----22718.0亿元-- 5.2%-├第二产业-----86208.0亿元--11.4%-└第三产业-----73395.0亿元-- 9.6%--------------------------------------------------------------------------------------台湾[——·-省-]-28544.0亿元--○○%---2360.0万-- 120949元----○.○元-广东[中央·-省-]-21701.3亿元--12.5%---9194.0万---23604元----14770元-山东[中央·-省-]-18468.3亿元--15.2%---9180.0万---20118元----10745元-江苏[中央·-省-]-18272.1亿元--14.5%---7432.5万---24584元----12319元-香港[中央·特别区]-14374.9亿元-- 7.5%--- 697.1万-- 202589元----○.○元-浙江[中央·-省-]-13365.0亿元--12.4%---4719.6万---28318元----16294元-河南[中央·-省-]-10535.2亿元--14.1%---9717.0万---10842元---- 8668元-河北[中央·-省-]-10116.6亿元--13.4%---6808.8万---14858元---- 9107元01 上海[中央·直辖市]- 9144.0亿元--11.1%---1778.0万---51428元----18645元-辽宁[中央·-省-]- 8015.0亿元--12.5%---4217.0万---19006元---- 9108元-台北[台湾·省-会]- 7970.0亿元-- 5.2%--- 600.0万-- 132833元----○.○元-四川[中央·-省-]- 7385.1亿元--12.6%---8724.6万--- 8465元---- 8386元02 北京[中央·首-都]- 6814.5亿元--11.1%---1538.0万---44308元----17653元-福建[中央·-省-]- 6560.1亿元--11.3%---3511.0万---18684元----12321元-湖南[中央·-省-]- 6500.0亿元--11.5%---6697.7万--- 9705元----10260元-湖北[中央·-省-]- 6484.5亿元--11.4%---6016.1万---10779元---- 8786元-黑龙[中央·-省-]- 5510.0亿元--11.6%---3816.8万---14436元---- 8273元-安徽[中央·-省-]- 5375.8亿元--11.8%---6228.0万--- 8632元---- 8471元-高雄[台湾·-市-]- 5230.0亿元-- 4.3%--- 300.0万-- 174333元----○.○元03 广州[广东·副省级]- 5115.8亿元--13.0%---1015.0万---50402元----18287元04 深圳[广东·副省级]- 4926.9亿元--15.0%---1071.0万---46003元----21494元-江西[中央·-省-]- 4070.0亿元--12.8%---4283.6万--- 9501元---- 8620元05 苏州[江苏·地级市]- 4026.5亿元--15.3%--- 680.0万---59213元----16276元-山西[中央·-省-]- 4100.0亿元--12.0%---3335.1万---12293元---- 8800元-广西[中央·自治区]- 4063.3亿元--12.7%---4889.0万--- 8311元---- 8913元-内蒙[中央·自治区]- 3822.8亿元--21.6%---2384.4万---16033元---- 9137元-陕西[中央·-省-]- 3674.8亿元--12.6%---3705.2万--- 9918元---- 8250元06 天津[中央·直辖市]- 3663.9亿元--14.5%---1023.7万---35791元----12639元-吉林[中央·-省-]- 3614.9亿元--12.0%---2708.5万---13347元---- 8691元-云南[中央·-省-]- 3475.0亿元-- 9.5%---4415.2万--- 7871元---- 9266元07 重庆[中央·直辖市]- 3069.1亿元--11.5%---2775.0万---11060元----10244元08 杭州[浙江·副省级]- 2918.6亿元--12.5%--- 735.0万---39709元----16601元09 无锡[江苏·地级市]- 2805.0亿元--15.1%--- 650.0万---43154元----16005元-新疆[中央·自治区]- 2609.9亿元--10.9%---1963.1万---13295元---- 7990元10 青岛[山东·副省级]- 2695.5亿元--16.9%--- 740.9万---36381元----12920元11 宁波[浙江·副省级]- 2446.4亿元--12.5%--- 556.7万---43945元----17408元12 南京[江苏·副省级]- 2413.0亿元--15.2%--- 680.0万---35485元----14997元13 佛山[广东·地级市]- 2379.8亿元--19.2%--- 612.0万---38886元----17400元14 成都[四川·副省级]- 2371.0亿元--13.5%---1159.0万---20457元----11320元15 大连[辽宁·副省级]- 2290.0亿元--14.2%--- 601.5万---38071元----11994元16 沈阳[辽宁·副省级]- 2240.0亿元--16.0%--- 693.9万---○.○元----10098元17 武汉[湖北·副省级]- 2238.0亿元--14.6%--- 831.0万---26931元----10849元18 东莞[广东·地级市]- 2182.4亿元--19.3%--- 648.9万---33632元----22882元-浦东新[沪·副省级]-○○○亿元--○○%--- 268.2万---○.○元----19084元19 唐山[河北·地级市]-○○○亿元--○○%--- 710.0万---○.○元----10488元20 烟台[山东·地级市]- 2012.5亿元--17.6%--- 646.8万---31115元----12452元-贵州[中央·-省-]- 1942.0亿元--11.5%---3903.7万--- 4975元---- 8147元-甘肃[中央·-省-]- 1894.0亿元--11.0%---2618.8万--- 7232元---- 8080元21 济南[山东·副省级]- 1876.5亿元--15.6%--- 597.4万---31411元----12310元22 石家庄[冀·省-会]- 1852.0亿元--13.6%--- 917.3万---20189元----10040元23 哈尔滨[黑·副省级]- 1830.4亿元--14.1%--- 974.4万---18785元----10065元24 长春[吉林·副省级]- 1675.4亿元-- 8.6%--- 724.0万---23141元----10064元25 郑州[河南·省-会]- 1647.3亿元--15.8%--- 669.0万---24623元----10640元26 泉州[福建·地级市]- 1626.3亿元--13.1%--- 728.1万---22336元----14185元-滨海新[津·地-级]- 1600.0亿元--19.7%--- 135.0万-- 118519元----14500元27 温州[浙江·地级市]- 1587.6亿元--12.3%--- 746.2万---21276元----19805元28 长沙[湖南·省-会]- 1519.9亿元--14.9%--- 629.0万---24164元----12434元29 福州[福建·省-会]- 1482.1亿元-- 9.8%--- 597.0万---24826元----12560元30 南通[江苏·地级市]- 1472.1亿元--15.4%--- 774.0万---19019元----12384元31 潍坊[山东·地级市]- 1471.2亿元--17.0%--- 847.0万---17370元----10317元32 绍兴[浙江·地级市]- 1440.5亿元--13.3%--- 434.0万---33191元----17319元33 淄博[山东·地级市]- 1431.0亿元--17.1%--- 835.8万---17121元----12031元34 大庆[黑龙·地级市]- 1401.0亿元--○○%--- 242.0万---57893元----13662元35 常州[江苏·地级市]- 1302.2亿元--15.1%--- 348.9万---37323元----14589元36 保定[河北·地级市]- 1300.0亿元--○○%---1068.0万---12172元----○.○元37 西安[陕西·副省级]- 1270.1亿元--13.1%--- 796.0万---15956元---- 9628元38 济宁[山东·地级市]- 1266.2亿元--17.3%--- 780.0万---16233元----10739元39 台州[浙江·地级市]- 1247.4亿元--13.4%--- 552.6万---22573元----18313元40 鞍山[辽宁·地级市]- 1250.0亿元--○○%--- 344.2万---36316元---- 9463元41 临沂[山东·地级市]- 1211.8亿元--17.2%---1015.0万---11939元----10829元42 徐州[江苏·地级市]- 1207.8亿元--14.3%--- 918.0万---13157元----11185元-海淀[北京·地级区]- 1200.0亿元--○○%--- 224.0万---53571元----18015元43 威海[山东·地级市]- 1169.8亿元--17.4%--- 248.4万---47093元----12454元44 邯郸[河北·地级市]- 1166.5亿元--16.9%--- 857.1万---13610元---- 9233元-宝安[深圳·市辖区]- 1163.5亿元--19.0%--- 273.5万---42541元----○.○元45 东营[山东·地级市]- 1160.0亿元--17.8%--- 179.3万---64713元----14939元46 嘉兴[浙江·地级市]- 1155.7亿元--13.1%--- 334.0万---34602元----16189元-南山[深圳·市辖区]- 1120.0亿元--16.1%---○○○万---○.○元----23424元47 洛阳[河南·地级市]- 1111.5亿元--15.1%--- 630.0万---17643元---- 9720元48 沧州[河北·地级市]- 1083.0亿元--18.0%--- 677.0万---15997元---- 8500元49 昆明[云南·省-会]- 1062.3亿元--11.1%--- 604.0万---17588元---- 9730元50 金华[浙江·地级市]- 1055.0亿元--14.0%--- 440.5万---23950元----15489元-南阳[河南·地级市]- 1050.0亿元--13.3%--- 958.0万---10960元---- 7831元-厦门[福建·副省级]- 1029.6亿元--16.0%--- 220.0万---46800元----16403元-福田[深圳·市辖区]- 1027.0亿元--○○%--- 128.0万---80234元----○.○元-盐城[江苏·地级市]- 1011.4亿元--14.3%--- 815.0万---12410元----10580元-南昌[江西·省-会]- 1008.0亿元--16.8%--- 461.0万---21866元----10301元-龙岗[深圳·市辖区]--930.3亿元--18.5%--- 252.0万---36917元----19328元-扬州[江苏·地级市]--922.0亿元--15.0%--- 457.2万---20166元----11379元-朝阳[北京·地级区]--○.○亿元--○○%--- 280.0万---○.○元----17506元-海南[中央·-省-]--903.6亿元--10.1%--- 817.8万---11049元---- 8090元-太原[山西·省-会]--895.5亿元--14.7%--- 332.0万---26973元----10475元-天河[广州·市辖区]--888.8亿元--14.0%----80.0万-- 111111元----18184元-合肥[安徽·省-会]--853.6亿元--16.9%--- 445.0万---19182元---- 9684元-澳门[中央·特别区]--900.0亿澳门元 8.5%----47.6万-- 190126元----○.○元-顺德[佛山·市辖区]--849.0亿元--20.2%--- 110.2万---77042元----20819元-镇江[江苏·地级市]--833.5亿元--15.0%--- 289.0万---28841元----12394元-德州[山东·地级市]--831.8亿元--17.2%--- 549.0万---15151元---- 9056元-泰安[山东·地级市]--822.0亿元--15.0%--- 549.9万---14948元----10337元-泰州[江苏·地级市]--819.6亿元--15.0%--- 498.6万---16438元----11122元-中山[广东·地级市]--817.6亿元--15.3%--- 450.0万---18169元----17255元-茂名[广东·地级市]--807.3亿元--15.1%--- 670.6万---12038元---- 9252元-吉林[吉林·地级市]--805.0亿元--15.0%--- 422.8万---19040元---- 9300元-惠州[广东·地级市]--803.9亿元--15.8%--- 350.0万---22989元----15296元-江门[广东·地级市]--802.2亿元--12.7%--- 395.0万---20309元----13000元-包头[内蒙·地级市]--800.8亿元--23.8%--- 238.0万---33647元----13218元-江阴[无锡·县级市]--777.0亿元--17.2%--- 114.0万---68158元----16005元-南海[佛山·市辖区]--772.0亿元--21.7%--- 109.5万---70502元----18217元-昆山[苏州·县级市]--730.0亿元--24.1%--- 126.2万---57845元----16800元-南宁[广西·首-府]--722.7亿元--13.2%--- 686.0万---10535元----10037元-张家港[苏州·县级]--705.0亿元--17.8%----95.0万---74211元----17000元-呼和浩特[蒙·首府]--700.4亿元--21.1%--- 258.0万---27147元----12500元-邢台[河北·地级市]--700.0亿元--○○%--- 673.0万---10401元----○.○元-聊城[山东·地级市]--689.1亿元--17.4%--- 564.0万---12218元---- 9019元-廊坊[河北·地级市]--680.0亿元--12.1%--- 375.0万---18133元----10152元-常熟[苏州·县级市]--679.0亿元--○○%--- 104.7万---64852元----17200元-滨州[山东·地级市]--665.0亿元--17.8%--- 368.0万---18071元----10286元-湛江[广东·地级市]--657.8亿元--12.1%--- 715.9万--- 9188元---- 9652元-汕头[广东·地级市]--650.8亿元--11.3%--- 480.0万---13558元----10630元-湖州[浙江·地级市]--640.1亿元--14.1%--- 257.2万---24887元----15561元-珠海[广东·地级市]--634.6亿元--13.1%--- 260.0万---24407元----18908元-岳阳[湖南·地级市]--630.5亿元--11.5%--- 529.0万---11919元----○.○元-枣庄[山东·地级市]--630.0亿元--17.0%--- 364.0万---17307元---- 9881元-常德[湖南·地级市]--627.6亿元--11.8%--- 601.0万---10443元---- 9776元-漳州[福建·地级市]--626.4亿元--11.0%--- 458.0万---13677元----11241元-宜昌[湖北·地级市]--608.0亿元--13.0%--- 399.0万---15238元---- 8711元-许昌[河南·地级市]--603.0亿元--13.0%--- 412.0万---14636元---- 7769元-襄樊[湖北·地级市]--602.0亿元--12.8%--- 603.0万--- 9983元---- 8145元-宁夏[中央·自治区]--599.4亿元--10.3%--- 587.7万---10199元---- 8094元-周口[河南·地级市]--592.2亿元--11.4%--- 974.0万--- 6080元---- 6356元-衡阳[湖南·地级市]--590.1亿元--11.5%--- 719.0万--- 8207元---- 9180元-萧山[杭州·市辖区]--588.0亿元--17.5%--- 115.7万---50821元----16679元-焦作[河南·地级市]--578.8亿元--16.7%--- 329.0万---17593元---- 8430元-乌鲁木齐[·首-府]--571.0亿元--13.6%--- 208.0万---27452元----10816元-兰州[甘肃·省-会]--566.3亿元--12.0%--- 314.0万---18035元---- 8452元-淮安[江苏·地级市]--561.8亿元--14.3%--- 518.0万---10846元---- 9115元-衡水[河北·地级市]--○.○亿元--○○%--- 409.0万---○.○元----○.○元-平顶山[豫·地级市]--558.3亿元--15.3%--- 480.0万---11631元---- 8723元-商丘[河南·地级市]--557.2亿元--14.5%--- 810.0万--- 6879元---- 7247元-安阳[河南·地级市]--556.4亿元--14.8%--- 531.0万---10478元---- 8822元-绥化[黑龙·地级市]--555.0亿元--○○%--- 555.5万--- 9991元---- 4712元-鄂尔多斯[蒙·地级]--550.1亿元--29.9%--- 147.0万---37422元----11025元-青海[中央·-省-]--543.2亿元--12.2%--- 538.6万---10085元---- 8051元-新乡[河南·地级市]--543.0亿元--14.1%--- 541.0万---10037元---- 8312元-桂林[广西·地级市]--536.9亿元--13.5%--- 494.0万---10868元---- 9268元-罗湖[深圳·市辖区]--528.0亿元--○○%--- 108.2万---48800元----○.○元-株洲[湖南·地级市]--525.7亿元--11.9%--- 374.0万---14056元----○.○元-贵阳[贵州·省-会]--525.6亿元--14.5%--- 340.0万---15459元---- 9928元-临汾[山西·地级市]--520.0亿元--14.0%--- 406.0万---12808元---- 9300元-柳州[广西·地级市]--520.0亿元--12.8%--- 356.7万---14578元---- 9900元-信阳[河南·地级市]--503.4亿元--13.0%--- 596.0万--- 8446元---- 6762元-秦皇岛[冀·地级市]--501.4亿元--12.0%--- 275.8万---18180元---- 9802元-晋江[泉州·县级市]--500.5亿元--○○%--- 103.0万---48592元----○.○元-赣州[江西·地级市]--500.3亿元--12.7%--- 818.0万--- 6116元---- 8199元-驻马店[豫·地级市]--496.2亿元--12.1%--- 830.0万--- 5978元---- 6900元-绵阳[四川·地级市]--482.5亿元--13.0%--- 529.0万--- 9121元---- 8201元-郴州[湖南·地级市]--477.0亿元--12.7%--- 458.0万---10415元---- 9595元-运城[山西·地级市]--475.0亿元--13.4%--- 495.0万--- 9596元----○.○元-黄冈[湖北·地级市]--471.0亿元-- 9.0%--- 726.0万--- 6488元----○.○元-日照[山东·地级市]--470.0亿元--15.2%--- 277.5万---16937元----11000元-武进[常州·县级市]--465.0亿元--○○%--- 121.5万---38272元----○.○元-德阳[四川·地级市]--462.2亿元--13.7%--- 381.0万---12131元---- 9150元-荆州[湖北·地级市]--458.6亿元-- 8.2%--- 305.0万---15036元---- 8094元-连云港[苏·地级市]--453.9亿元--14.3%--- 465.0万--- 9761元----10006元-肇庆[广东·地级市]--453.5亿元--14.3%--- 388.0万---11688元----10094元-曲靖[云南·地级市]--441.1亿元--12.9%--- 587.0万--- 7514元---- 8878元-咸阳[陕西·地级市]--432.5亿元--12.5%--- 490.0万--- 8827元---- 8848元-安庆[安徽·地级市]--430.0亿元--11.0%--- 604.2万--- 7117元---- 7871元-菏泽[山东·地级市]--430.0亿元--17.0%--- 881.0万--- 4881元---- 7342元-九江[江西·地级市]--428.9亿元--15.4%--- 327.0万---13116元---- 8713元-齐齐哈尔[黑·地级]--436.0亿元--13.6%--- 561.1万--- 7770元---- 6617元-盘锦[辽宁·地级市]--424.6亿元-- 8.0%--- 120.8万---35149元----11000元-揭阳[广东·地级市]--420.4亿元--11.2%--- 568.9万--- 7390元----○.○元-抚顺[辽宁·地级市]--420.0亿元--○○%--- 227.0万---18502元---- 8005元-宝鸡[陕西·地级市]--415.8亿元--13.2%--- 369.0万---11268元---- 8592元-张家口[冀·地级市]--412.9亿元--13.0%--- 449.0万--- 9196元---- 7714元-开封[河南·地级市]--407.0亿元--13.1%--- 458.0万--- 8886元---- 7620元-吴江[苏州·县级市]--403.0亿元--18.5%--- 123.0万---32764元----○.○元-遵义[贵州·地级市]--402.3亿元--14.6%--- 684.0万--- 5882元---- 8207元-滁州[安徽·地级市]--400.0亿元-- 9.2%--- 432.9万--- 9240元---- 8337元-芜湖[安徽·地级市]--400.0亿元--13.0%--- 223.0万---17937元---- 9600元-………………………-银川[宁夏·首-府]--288.0亿元--13.0%--- 151.7万---18985元---- 8710元-西藏[中央·自治区]--250.6亿元--12.2%--- 273.7万--- 9156元---- 9429元-西宁[青海·省-会]--206.3亿元--14.8%--- 176.0万---11722元---- 8397元。

河北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河北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河北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北省统计局(2006年2月24日)2005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抓住机遇,实现更快更好发展”主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冀、两环开放带动、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四大主体战略和“一线两厢”区域发展布局,突出结构调整主线,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两大支撑,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了全年及“十五”计划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初步核算,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一万亿元,达到101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3.4%,为1997年以来最高增幅。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3.9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5324.2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3338.5亿元,增长13.4%。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长10.9%,房地产业增长4.0%,社会服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其它服务业发展壮大,实现增加值1360.8亿元,增长14.7%,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

人均生产总值14814元,比上年增长12.7%,增速是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

物价涨幅稳步回落。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涨幅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

价格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明显。

在统计的八大类价格中,呈现“三升五降”。

食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类价格比上年分别上涨2.4%、5.0%和5.5%,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类价格分别下降0.1%、1.2%、1.6%、0.8%和1.0%。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0%,涨幅分别回落7.2和11.4个百分点。

石家庄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石家庄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石家庄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2010年3月10日)2009年,面对国际经济危机和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力“保增长、保变样、保民生、保稳定”,全市呈现出了经济回升向好,“三年大变样”快速推进,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全市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跃上3000亿元台阶,达到3114.9亿元,同比增长11.1%。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5.3亿元,增长0.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58.5亿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51.1亿元,增长13.0 %。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77.41万人,比上年增加10.93万人,其中市区242.78万人,增加2.06万人。

全市人口出生率14.65‰,死亡率6.25‰,自然增长率8.4‰。

(注1)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83.5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1.5%,其中在岗职工80.2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2.1%;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7372元,比上年增长16.7%。

年末市区单位从业人员为52.8万人,其中在岗职工50.0万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64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4%。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

年末全市各类企业在职职工及个体工商户共有95.4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7.9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年末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共有14.3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7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数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石家庄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4日石家庄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2011年3月20日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核心,以“三年大变样”工作为重点,着力于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力以赴抓推进、抓落实,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0.0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653.8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1377.2亿元,增长13.1%。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9:48.6:40.5。

物价总水平呈上涨态势。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3.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4%。

全年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8.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10.7%。

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同期为100)如下: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9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占全市GDP的比重为57.3%;民营经济上缴税金176.8亿元,占全市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5.6%。

二、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增长。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1.6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农业产值358.8亿元,增长1.4%,畜牧业产值259.7亿元,增长5.0%。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69.6亿元,比上年增长2.7%。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7.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7万公顷,增长2.2%;粮食总产量507.9万吨,增长2.0%。

因受雪灾、春季气温低等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夏粮总产235.6万吨,下降5.1%;秋粮总产272.4万吨,增长9.0%。

xxxx年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xxxx年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石家庄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石家庄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2012年3 月16 日201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转型升级、跨越赶超两大任务,深入实施中东西三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着力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08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4.9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031.9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1635.8亿元,增长12.1%。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1:49.8:40.1。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5.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0%。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7.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10.4%。

2011年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同期为10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1%,比上年回落0.01个百分点。

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698.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1%;实缴税金303.3亿元,增长29.6%,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2.0%。

二、农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7.0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3万公顷,下降0.4%;粮食总产量531.7万吨,增长4.7%。

其中夏粮总产252.9万吨,增长7.4%;秋粮总产278.8万吨,增长2.4%。

201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畜牧业、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产值达到533.0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3.3%,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3.0%,提高1.7个百分点。

石家庄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石家庄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石家庄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2013年3月12日)2012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的奋斗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中东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国民经济保持了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5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52.2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240.7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807.3亿元,增长10.0%。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0:49.8:40.2。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2.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4%。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比上年下降1.2%,购进价格指数比上年下降0.6%。

2012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指标指数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8#食品103.4烟酒104.0衣着103.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3.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2.4交通和通信10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2.1居住103.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6%,比上年回落0.05个百分点。

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007.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8%,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石家庄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3.01.23•【字号】•【施行日期】2003.01.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石家庄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3年1月23日石家庄市统计局)200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围绕经济跨越式发展目标,实施四大主体发展战略,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全力谋求发展。

全市经济健康发展,增速比上年加快。

城乡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城市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全市经济增速比上年加快,促进了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

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4.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9%,高于年初确定的8.5%的预期目标,较上年增速高0.8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增速1.9和0.3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稳定增长,完成增加值156.32亿元,比上年增长4.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2%。

第二产业对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尤为明显,完成增加值557.45亿元,增长11.6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1%。

第三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逐渐提高,完成增加值470.27亿元,增长9.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03.99万人,比上年增长0.9%,其中市区204.96万人,增长5.1%;非农业人口266.87万人,增长15.4%,其中市区197.10万人,增长20.8%;人口城镇化率明显加快。

人口出生率11.5‰,死亡率5.4‰,自然增长率6.0‰。

年末全市县及县以上单位从业人员89.27万人,从业人员年平均报酬为10827元,增长9.3%。

石家庄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发布部门】石家庄市统计局【发布日期】2009.03.02【实施日期】2009.03.0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石家庄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3月2日石家庄市统计局)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三年大变样”的第一年。

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新成绩。

全市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新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全市经济持续平稳增长。

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3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0%。

第一产业稳定增长,实现增加值309.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较快增长,实现增加值1424.6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04.1亿元,增长12.9%。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66.48万人,比上年增加11.43万人,其中市区240.72万人,增加3.0万人。

全市人口出生率14.65‰,死亡率6.25‰,自然增长率8.4‰。

(注1)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84.3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2.3%,其中在岗职工82.2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2.8%;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3153元,比上年增长15.8%。

年末市区单位从业人员为54.6万人,其中在岗职工52.8万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589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

年末全市各类企业在职职工及个体工商户共有89.0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比上年增加近10万人;26.1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比上年增加1.7万人;年末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共有13.9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5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数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河北省2005年金融运行报告

河北省2005年金融运行报告

河北省2005年金融运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期刊名称】《河北金融》
【年(卷),期】2006(0)3
【摘要】2005年,河北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创近年新高,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物价总体呈回落态势,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曹妃甸等一批重大项目取得很大进展,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强力推进,县域特色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金融业保持稳健运行的良好态势:银行业各项存贷款平稳增长,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经营效益大幅提高;金融改革逐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进展顺利;保险市场较快发展.2006年,河北省经济将在高平台上保持平稳发展,但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任务艰巨.金融业要保持货币信贷平稳合理增长,加快金融创新,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推进河北省经济实现更快更好发展.
【总页数】7页(P3-9)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石家庄,0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
【相关文献】
1.200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运行报告 [J],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2.2005年广东省金融运行报告 [J],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3.2005年青海省金融运行报告 [J], 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4.河北省2006年金融运行报告 [J], 王景武;李小秋;李双锁;曹增和;曹吉平;张军辉;王治洪;王建国;刘凤彬;张竹玲;张新文;范宪忠;闫新广;杜彦尊;李蕾
5.河北省2004年金融运行报告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石家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02-21 10:46:00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落实国家和省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构建“和谐石家庄”和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求真务实、开拓奋进,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一、综合全市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6%,高于全国增速3.7个百分点,比全省增速高0.2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平稳增长,实现增加值24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速较快,实现增加值927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78亿元,增长11.5%。

人均GDP达到20082元,比上年增加3215元。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27.3万人,比上年增长1.1%,其中市区224.1万人,增长3.1%。

人口向城镇快速聚集,城市化率达42.8%,比上年提高 1.24个百分点。

全市人口出生率12.55‰,死亡率5.28‰,自然增长率7.27‰。

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87.1万人,比上年减少0.3%,其中在岗职工85.5万人,比上年减少0.1%,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4949元,比上年增长9.9%。

年末市区单位从业人员为55.7万人,其中在岗职工54.4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7565元,比上年增长10.5%。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参加各种保险职工逐年增加。

年末全市各类企业在职职工及个体工商户共有67.2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比上年增加3.6万人;21.9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比上年增加1.4万人;年末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共有12.8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7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数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85.3万人,失业保险覆盖率为95%。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57.5万人。

年末全市96.4万人参加了医疗保险,比上年增加25.5万人,增长36%,医疗保险覆盖率达83.7%,比上年提高了5.9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共有74470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2005年,全市民营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成为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4.5%;上缴税金70.6亿元,比上年增长27%,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42.6%。

二、农业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200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7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农业产值204亿元,增长4.5%,牧业产值231亿元,增长5.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亿元,增长10.3%。

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粮食总产量和亩产分别达到482.4万吨和439公斤,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2.6万吨和6公斤。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增强,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壮大,绿色农业、精品农业快速发展。

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0.6%,和上年持平。

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8%,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产品名称单位万吨2005年比上年±%粮食482.4 2.7油料23.8 1.5棉花 1.8 -13.8蔬菜1270.2 4.2水果236.2 2.4肉类总产量107.3 4.4其中:猪肉65.8 4.7禽蛋103.3 6.0奶类74.0 14.6水产品 2.9 3.8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在平原地区基本普及,农业用电有较大增长。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803.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35%。

农用运输车43.3万辆,增长5.9%;大中型拖拉机1.7万台,增长9.2%。

当年机耕面积48.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43%,机播面积59.7万公顷,增长4.2%,机收面积32.7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9%。

农村用电量51.5亿千瓦时,增长8.4%。

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48.6万吨,增长0.23%。

三、工业和建筑业2005年全市工业保持了上年较快增长的态势,并获得效益与生产基本同步增长的好局面。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20.7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增速比上年略有回落,其中国有控股工业完成增加值213.3亿元,增长9.6%。

工业产销衔接良好,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亏损额减少,全市工业产销率达98.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212.6亿元,增长21.3%,比上年加快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18.0%。

“药都”建设取得新成绩,成为国家3个生物产业基地之一。

建筑业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

年末全市建筑企业个数289个,全年完成总产值281亿元,比上年增长46.2%,其中建筑工程完成产值1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6%,竣工产值141亿元,增长17.1%。

竣工面积811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9.1%。

四、固定资产投资2005年,全市继续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较快增长。

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投资同上年相比增速持平,投资结构得到优化,投资总量再创历史新高。

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9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其中城镇投资完成794亿元,增长38.3%。

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6亿元,增长13.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55亿元,增长62.6%,比上年增速加快25.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完成423亿元,增长23.8%,增速较上年有所回落。

建设项目投资完成668亿元,增长38.3%;施工项目个数3330个,增长42.9%,新开工项目2745个,增长46.6%;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2亿元,增长38.7%,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达到698万平方米和108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26.3%和28.9%。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情况下,居民购买力进一步增强,消费市场活跃。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0%。

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增速为近几年来较高水平。

住房相关需求增长幅度较大,居民用于建筑装潢材料类消费2.7亿元,增长69.6%;用于服装类消费29.9亿元,增长51.4%;用于化妆品类和金银珠宝类消费5.4亿元和2.9亿元,分别增长26.4%和26.5%;餐饮市场趋旺,零售额达到53.3亿元,比上年增长18.2%。

我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684个,其中消费品市场627个,生产资料市场57个,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达1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

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达55个,其中南三条小商品市场和新华商贸中心成交额分别达到271.5亿元和271.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7%和15.0%。

2005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略有上升,涨幅同比回落1.7个百分点。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同比回落8.5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回落5.4个百分点。

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如下:六、对外开放和旅游2005年全市进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4.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出口37.21亿美元,增长29.0%。

在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8.63亿美元,增长25%,国有企业出口11.6亿美元,下降7.2%,集体企业出口2.5亿美元,增长33.3%。

积极招商引资,利用外资内资有较大增加。

年内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4个,新增合同总金额5.97亿美元,合同外资额1.97亿美元。

年末实有三资企业个数581家。

全市实际利用外资4.39亿美元,增长24.8%,其中直接利用外资3.84亿美元,增长16.1%。

引进市外资金147亿元,比上年增加17亿元,增长13%。

旅游业发展良好,旅游收入稳定增长。

全年共接待国际旅游人数7.43万人次,其中外国人6.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均超过20%。

国际旅游创汇收入21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1%和12%。

七、财政、金融在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税收征管力度,财政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65.6亿元,增长13.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5.9亿元,增长13.8%。

在全部税收中,增值税完成68.1亿元,增长14.8%;营业税完成24.0亿元,增长16.4%;企业所得税完成21.3亿元,增长10.5%;个人所得税完成14.7亿元,增长15.5%。

全市一般预算支出106.9亿元,增长14.9%,其中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2.6亿元,增长30.1%;科技三项费用支出1.7亿元,增长23.2%;城市维护费支出6.3亿元,增长22.4%;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4.2亿元,增长23.2%。

全市向低保人员和下岗职工发放补助和生活费1.8亿元,向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6.4亿元,保障了特殊社会群体的资金需要,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金融秩序稳定,存、贷款余额继续增加。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574亿元,比年初增加337亿元,增长15.1%。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继续增加,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55亿元,比年初增加166亿元,增长13.9%。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561亿元,比年初增加156亿元,增长11.1%。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全年取得科技成果210项,比上年增加53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5项,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比上年增加了4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36项,国内先进水平24项,分别比上年增加了45项和减少4项。

全年获省级科技进步奖45项,增加11项,市科技进步奖79项,与上年相当。

全年申请专利1458项,授权856项,分别比上年增长10.1%和11.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快速发展。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03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完成营业总收入390亿元,增长32.3%;出口创汇2.1亿美元,增长25.7%;实现利税32亿元,增长30.1%;财政收入10亿元,增长30.6%;引进内、外资项目28个,项目总投资2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016万美元。

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等学校在保持招生规模基础上提高教育水平。

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38所,招生7.3万人,在校生23.6万人,毕业生5.8万人,增加1万人。

全市普通中学660所,招生24.8万人,在校生76.1万人,招生和在校生分别减少0.9万人和3.9万人,毕业生27.0万人,增加0.1万人。

中等职业学校145所,增加24所,招生6.8万人,在校生17.3万人,毕业生4.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1.5万人、2.7万人和0.7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