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1详解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丙烯——丙烷精馏塔的机械设计

丙烯——丙烷精馏塔的机械设计

丙烯——丙烷精馏塔的机械设计Abstract选材的各种强度指标,设计压力与设计温度的确定,壁厚计算,各结构强度校核等及塔结构设计,确保塔的高效生产。

Key Words:许用应力;稳定性;强度;结构Contents.Abstract (I)1 前言 (1)1.1 塔设备的现状与发展 (1)1.2 塔设备的分类及一般构造 (1)1.3 塔设备的材料 (2)1.4 简述本设计中选用的塔板形式——浮阀塔 (2)2 塔的机械强度设计 (4)2.1 主要设计条件及工艺参数 (4)2.2 选择材料 (4)2.3 按计算压力计算筒体和封头的壁厚 (4)2.4 塔的质量载荷计算 (4)2.4.1 塔壳和裙座的质量 (4)2.4.2 塔内构件质量 (5)2.4.3 人孔、法兰、接管与附属物的质量 (5)2.4.4 保温材料质量 (5)2.4.5 平台、扶梯质量 (5)2.4.6 操作时塔内物料质量 (5)2.4.7 充水质量 (5)2.4.8 全塔操作质量 (6)2.4.9 全塔最小质量 (6)2.4.10 全塔最大质量 (6)2.5 塔的自振周期计算 (6)2.6地震载荷计算 (7)2.7 风载荷计算 (8)2.7.1 风力计算 (8)2.7.2 风弯矩计算 (9)2.7.3 各种载荷引起的轴向应力 (10)2.8 筒体和裙座危险截面的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11)2.8.1 筒体的强度与稳定性校核 (11)2.8.2 裙座的稳定性校核 (11)2.9 筒体和裙座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11)2.9.1 筒体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11)2.9.2 裙座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12)2.10 基础环设计 (13)2.10.1 基础环尺寸 (13)2.10.2 基础环应力校核 (13)2.10.3 基础环厚度 (13)2.11 地脚螺栓设计 (13)2.11.1 地脚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13)2.11.2 地脚螺栓直径 (13)2.12 补强计算(此处只对人孔进行补强计算) (15)2.12.1 部分参数: (15)2.12.2 补强及补强方法判断 (15)2.12.3 有效补强范围 (15)2.12.4 有效补强面积 (15)2.12.5 计算结果 (15)3 标准化零部件的选择 (17)3.1 塔体人孔设计 (17)3.2 裙座人孔设计 (17)4 辅助装置及附件 (18)4.1 丝网除沫器的结构 (18)4.2 进出料接管 (18)4.2.1 进料管和回流管 (18)4.2.2 塔底出料管 (18)4.2.3 气体进出口管 (18)4.3管法兰 (18)5.4吊柱 (18)5.5保温结构 (18)总结 (19)参考文献 (20)附录A 主要符号说明 (21)致谢 (22)1 前言塔设备是石油化工等生产中的重要设备之一。

丙烯精馏塔工艺设计

丙烯精馏塔工艺设计

过程工艺和设备课程设计(精馏塔及辅助设备设计)设计日期: 2010年7月6日班级:化机0701班姓名:梁昊穹指导老师:韩志忠化工原理是化工及其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其课程设计涉及多学科知识,包括化工,制图,控制,机械等各种学科,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锻炼工程观念和培养设计思维的好方法,是为以后的各种设计准备条件;是化工原理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

本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述、方案流程简介、精馏塔、再沸器、辅助设备、管路设计和控制方案共七章。

说明中对精馏塔的设计计算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于再沸器、辅助设备和管路和控制方案的设计也做了简要的说明。

在设计过程中,得到了韩志忠老师的指导,得到了同学们的帮助,同学们一起讨论更让我感受到设计工作是一种集体性的劳动,少走了许多弯路,避免了不少错误,也提高了效率。

鉴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水平有限,设计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之处,请老师给予指正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参阅!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第一章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1精馏塔-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2再沸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3冷凝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6 第二章方案流程简介- - - - - - - - - - - - - - - - - - 7 2.1 精馏装置流程- - - - - - - - - - - - - - - - - - - 7 2.2 工艺流程- - - - - - - - - - - - - - - - - - - - - 7 2.3 调节装置- - - - - - - - - - - - - - - - - - - - - 8 2.4 设备选用- - - - - - - - - - - - - - - - - - - - - 8 2.5 处理能力及产品质量- - - - - - - - - - - - - - - - 8 第三章精馏过程系统设计- - - - - - - - - - - - - - - - 9 3.1设计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9 3.2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 - - - - - - - - - - - - - - - - 10 3.3塔板数的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11 3.4精馏塔工艺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16 3.5溢流装置的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17 3.6塔板布置和其余结构尺寸的选取- - - - - - - - - - - - 18 3.7塔板流动性能校核- - - - - - - - - - - - - - - - - - 19 3.8负荷性能图- - - - - - - - - - - - - - - - - - - - 21 3.9 塔计算结果表- - - - - - - - - - - - - - - - - - -24附:塔设计图第四章再沸器的设计- - - - - - - - - - - - - - - - - - 25 4.1设计任务和设计条件- - - - - - - - - - - - - - - - - 25 4.2估算设备尺寸- - - - - - - - - - - - - - - - - - - - 26 4.3传热系数的校核- - - - - - - - - - - - - - - - - - - 26 4.4循环流量校核- - - - - - - - - - - - - - - - - - - - 30 4.5 再沸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表- - - - - - - - - - - 35 附:再沸器设计图第五章辅助设备的设计- - - - - - - - - - - - - - - - 36 5.1冷凝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 5.2其它换热设备- - - - - - - - - - - - - - - - - - - - 36 5.3容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38 5.4 管路设计及泵的选择- - - - - - - - - - - - - - - - 39 第六章管路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43 第七章控制方案- - - - - - - - - - - - - - - - - - - - 45 附:工艺流程图设计心得及总结- - - - - - - - - - - - - - - - - - - - 46 附录一主要符号说明- - - - - - - - - - - - - - - - - - 48 附录二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49第一章概述精馏是分离过程中的重要单元操作之一,所用设备主要包括精馏塔,再沸器和冷凝器。

丙烯精馏塔工艺设计

丙烯精馏塔工艺设计

过程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精馏塔及辅助设备设计)设计日期:2010年7月6日班级:化机0701班姓名:梁昊穹指导老师:韩志忠前言化工原理是化工及其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其课程设计涉及多学科知识,包括化工,制图,控制,机械等各种学科,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锻炼工程观念和培养设计思维的好方法,是为以后的各种设计准备条件;是化工原理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

本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述、方案流程简介、精馏塔、再沸器、辅助设备、管路设计和控制方案共七章。

说明中对精馏塔的设计计算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于再沸器、辅助设备和管路和控制方案的设计也做了简要的说明。

在设计过程中,得到了韩志忠老师的指导,得到了同学们的帮助,同学们一起讨论更让我感受到设计工作是一种集体性的劳动,少走了许多弯路,避免了不少错误,也提高了效率。

鉴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水平有限,设计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之处,请老师给予指正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参阅!目录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第一章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1精馏塔-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2再沸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3冷凝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6 第二章方案流程简介- - - - - - - - - - - - - - - - - - 7 2.1 精馏装置流程- - - - - - - - - - - - - - - - - - - 7 2.2 工艺流程- - - - - - - - - - - - - - - - - - - - - 7 2.3 调节装置- - - - - - - - - - - - - - - - - - - - - 8 2.4 设备选用- - - - - - - - - - - - - - - - - - - - - 8 2.5 处理能力及产品质量- - - - - - - - - - - - - - - - 8 第三章精馏过程系统设计- - - - - - - - - - - - - - - - 9 3.1设计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9 3.2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 - - - - - - - - - - - - - - - - 10 3.3塔板数的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11 3.4精馏塔工艺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163.5溢流装置的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173.6塔板布置和其余结构尺寸的选取- - - - - - - - - - - - 183.7塔板流动性能校核- - - - - - - - - - - - - - - - - - 19 3.8负荷性能图- - - - - - - - - - - - - - - - - - - - 21 3.9 塔计算结果表- - - - - - - - - - - - - - - - - - -24 附:塔设计图第四章再沸器的设计- - - - - - - - - - - - - - - - - - 254.1设计任务与设计条件- - - - - - - - - - - - - - - - - 254.2估算设备尺寸- - - - - - - - - - - - - - - - - - - - 264.3传热系数的校核- - - - - - - - - - - - - - - - - - - 26 4.4循环流量校核- - - - - - - - - - - - - - - - - - - - 30 4.5 再沸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表- - - - - - - - - - - 35附:再沸器设计图第五章辅助设备的设计- - - - - - - - - - - - - - - - 36 5.1冷凝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 5.2其它换热设备- - - - - - - - - - - - - - - - - - - - 36 5.3容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38 5.4 管路设计及泵的选择- - - - - - - - - - - - - - - - 39 第六章管路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43 第七章控制方案- - - - - - - - - - - - - - - - - - - - 45 附:工艺流程图设计心得及总结- - - - - - - - - - - - - - - - - - - - 46 附录一主要符号说明- - - - - - - - - - - - - - - - - - 48 附录二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49第一章概述精馏是分离过程中的重要单元操作之一,所用设备主要包括精馏塔,再沸器和冷凝器。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1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1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1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1丙烯和丙烷是石油行业中常见的烃类化合物,丙烯主要用于合成塑料和合成橡胶等工业原料,而丙烷则广泛用于燃料和热能生产。

在石油提炼过程中,需要对丙烯和丙烷进行分离,以满足不同的工业需求。

这就需要使用精馏塔进行分离和提纯。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是一种常见的精馏塔设计,以下是其设计过程和要点:1.确定塔的尺寸和设计参数:首先,需要确定塔的高度、内径和塔板数量等尺寸参数。

这些参数的选择将取决于丙烯和丙烷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分离程度和生产要求。

同时,还需要确定塔板的类型,常用的有平板、筛板和节流孔板等。

2.计算塔的理论板数:根据丙烯和丙烷的物理性质,可以使用理论计算方法来确定塔的理论板数。

常见的方法有经验法、Fenske方法和McCabe-Thiele方法等。

这些方法基于馏分的蒸发和重新凝结过程,并考虑到物料的挥发性和沸点差异。

3.优化精馏塔结构:在确定了理论板数后,可以对精馏塔的结构进行优化。

优化的目标是降低能耗和提高分离效果。

常见的优化措施包括增加回流比、优化塔底和塔顶的设计、增加中间进料点和中间产品抽取点等。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馏分在塔内的接触和分离效果。

4.确定换热与冷凝方式:精馏过程中,需要进行热量交换和冷凝,以提供蒸汽和冷凝液。

根据工艺和能耗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换热器和冷凝器类型进行热交换。

常见的方式有喷射器冷凝、外换热器冷凝和内换热器冷凝等。

5.进行流程模拟和动态调整:一旦确定了精馏塔的设计参数和结构,可以使用流程模拟软件进行流程计算和模拟。

通过模拟,可以评估塔内各个部位的温度、压力和塔板效率等参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流程模拟也可以用于优化操作条件和改进分离效果。

6.进行安全评估和应急设计:精馏塔是一种高温高压设备,需要进行安全评估和应急设计。

这包括确定安全阀和过压保护装置、制定应急排放和泄漏处置计划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火灾和爆炸等事故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丙烯-丙烷-筛板-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丙烯-丙烷-筛板-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丙烯-丙烷-筛板-精馏塔丙烯-丙烷精馏装置设计处理量:60kmol/h 产品质量:(以丙稀摩尔百分数计)进料:xf =65%塔顶产品:xD = 98% 塔底产品:xw< 2% 安装地点:总板效率:0.6 塔板位置:塔底塔板形式:筛板回流比:1.2级:名:号:指导老师:设计日期:成绩:.言本设计讲明书包括概述、流程简介、精馏塔、再沸器、辅助设备、管路设计和操纵方案共七章。

讲明中对精馏塔的设计运算做了详细的阐述,关于再沸器、辅助设备和管路的设计也做了正确的讲明。

鉴于本人体会有限,本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错误,期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参阅!名目第一章精馏过程工艺设计概述- 1 -一、概述- 1 -二、工艺设计差不多内容- 1 -1、塔型选择- 1 -2、板型选择- 2 -3、进料状态- 2 -4、回流比- 3 -5、加热剂和再沸器的选择- 3 -6、冷凝器和冷却剂选择- 3 -三、工艺流程(见丙烯——丙烷工艺流程图)- 4 - 第二章筛板塔的工艺设计- 5 -一、物性数据的确定- 5 -1、塔顶、塔底温度确定- 5 -2、回流比运算- 6 -3、全塔物料衡算- 6 -4、逐板运算塔板数- 7 -5、确定实际塔底压力、板数:- 7 -二、塔板设计- 8 -1、塔高运算- 8 -2、塔径运算- 8 -3、塔板布置和其余结构尺寸的选取- 9 -4、塔板校核- 10 -5、负荷性能图- 11 - 第三章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工艺设计- 13 - 一、设计条件及物性参数- 13 - 二、工艺设计- 13 -1、估算再沸器面积- 13 -2、传热系数校核- 14 -3、循环流量校核- 16 - 第四章管路设计- 20 -一、物料参数- 20 -二、设计- 20 - 第五章辅助设备的设计- 23 -一、储罐设计- 23 -二、传热设备- 24 -三、泵的设计- 25 - 第六章控制方案- 29 - 附录1.理论塔板数运算- 30 - 附录 2.过程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附录 3.要紧讲明符号- 38 - 参考资料:-39 -- 32 -第一章精馏过程工艺设计概述一、概述化学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确实是将化学工业范畴的某些设想,实现为一个序列化的、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可安全稳固生产的工业生产装置。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1讲解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1讲解

过程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丙烯——丙烷精馏塔设计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前言本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述、流程简介、精馏塔、再沸器、辅助设备、管路设计和控制方案共7章。

说明中对精馏塔的设计计算做了详细的阐述,对于再沸器、辅助设备和管路的设计也做了正确的说明。

鉴于设计者经验有限,本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错误,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参阅!目录第一节:标题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第二节: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第三节:精馏方案简介第四节:精馏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第五节:精馏工艺计算及主体设备设计第六节: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第七节:设计结果一览表第八节:对本设计的评述第九节:工艺流程简图第十节:参考文献第一章 任务书设计条件1、工艺条件: 饱和液体进料进料丙烯含量%65x F (摩尔百分数)。

塔顶丙烯含量%x98≥D釜液丙烯含量%≤x2W总板效率为0.62、操作条件:塔顶操作压力1.62MPa(表压)加热剂及加热方法:加热剂——热水加热方法——间壁换热冷却剂:循环冷却水回流比系数:R/Rmin=1.23、塔板形式:浮阀4、处理量:F=50kml/h5、安装地点:烟台6、塔板设计位置:塔顶安装地点:烟台。

处理量:64kmol/h产品质量:进料65%塔顶产品98%塔底产品<2%1、工艺条件:丙烯—丙烷饱和液体进料进料丙烯含量65% (摩尔百分数)塔顶丙烯含量98%釜液丙烯含量<2%总板效率为0.62、操作条件:塔顶操作压力1.62MPa(表压)加热剂及加热方法:加热剂——热水加热方法——间壁换热冷却剂:循环冷却水回流比系数:1.2 1.4 1.63、塔板形式:浮阀4、处理量:F=64kml/h5、安装地点:烟台6、塔板设计位置:塔顶第二章精馏过程工艺及设备概述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精馏过程在能量剂驱动下(有时加质量剂),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不同,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混合液中各组分的分离,该过程是同时传热,传质的过程。

丙烯-丙烷精馏装置设计

丙烯-丙烷精馏装置设计

目录任务书 (1)第一章精馏概述 (1)1.1精馏概述 (1)1.2设计原则 (1)1.3精馏塔说明 (2)1.3.1精馏塔主体 (2)1.3.2 再沸器 (2)1.3.3 冷凝器 (2)第二章方案流程简介 (3)2.1工艺流程 (3)2.2 系统保障与维护 (4)2.2.1物料的储存和运输 (4)2.2.2必要的检测手段 (4)2.2.3 调节装置 (4)2.3工艺参数与操作条件 (4)2.4流程简图 (5)第三章工艺计算 (6)3.1工艺计算 (6)3.1.1物料衡算3.1.2塔板计算 (6)3.2计算机计算 (7)3.3.1物性数据 (9)3.3精馏塔工艺设计 (9)3.3.2塔径与塔高估算 (9)3.3.3塔径初步核算 (11)3.3.4堰及降液管设计 (11)3.3.5孔布置 (12)3.3.6干板压降h d (12)3.3.7稳定性 (13)3.3.8塔板压降 (13)3.3.9降液管内液面高度H d (13)3.3.10雾沫夹带量e V (14)3.3.10负荷曲线 (14)3.3.10.1过量液沫夹带线 (14)3.3.10.2液相下限线 (15)3.3.10.3液相上限线 (15)3.3.10.4严重漏液线 (15)3.3.10.5浆液管液泛线 (15)3.4再沸器设计 (16)3.4.1物性数据 (16)3.4.1.1壳程凝液在温度(100℃)下的物性数据 (16)3.4.1.2管程流体在(C o 25.62,2.84bar )下的物性数据 (17)3.4.2估算设备尺寸 (17)3.5.1塔顶冷凝器 (18)3.5.2泵的设计 (18)3.5.3管路设计 (20)3.5.3.1进料管线 (20)3.5.3.2塔顶蒸汽管 (20)3.5.3.3塔顶产品管 (21)3.5.3.4 回流管 (21)3.5.3.5釜液流出管 (21)3.5.3.6仪表接管 ....................................................................................21 附录: 参考文献 (22)第一章精馏概述1.1精馏概述蒸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并借助于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达到轻重组分分离的方法。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丙烯-丙烷分离是石油炼制过程中的重要操作之一、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是进行该分离的常见设备之一、本文将介绍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的设计。

一、塔内结构设计1.塔径和塔高:根据丙烯-丙烷的物理性质和进出料的要求,决定塔径和塔高。

一般来说,塔径选择在0.5到2.5米范围内,塔高选择在20到30米范围内。

2.装塔板设计:为了提高分离效率,常采用板式结构。

根据工艺要求和流体性质,确定装塔板的类型、布置和数量。

常用的板式结构有筛板和壳程板。

筛板形状为圆形孔,使得流体分布更均匀;壳程板则是在板上装置隔流器,使流体分配均匀。

塔板的数量根据物料组分和分离要求确定。

3.塔壳设计:塔壳一般采用圆筒形结构,确保塔内压力稳定。

根据设计要求和工艺条件,确定壳体材料和厚度。

二、热量平衡设计1.进料和出料的热量平衡计算:根据进出料的温度和流量,计算出料的焓值,从而得到进出料之间的热量差。

2.塔板的热量平衡计算:根据进出料的温度和流量,在塔板上进行热量平衡计算,以确定塔板上液体和气体的温度和流量。

3.塔壳的热量平衡计算:根据进出料的温度和流量,在塔壳内进行热量平衡计算,以确定塔壳内的温度和流量。

三、物料平衡设计1.塔板的物料平衡计算:根据塔板上液体和气体的温度和流量,计算塔板上液体和气体的物料平衡,以确定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2.塔壳的物料平衡计算:根据塔壳内的温度和流量,计算塔壳内的物料平衡,以确定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四、压力平衡设计1.压力损失计算:根据装塔板和塔壳的结构参数,计算出塔板和塔壳内的压力损失,以确定塔板和塔壳的工作压力。

2.压力平衡设计:根据丙烯-丙烷的物理性质和工艺要求,确定塔板和塔壳的工作压力,从而确保各部分之间的流体压力平衡。

五、其他设计考虑因素1.材料的选择:根据工艺要求和流体性质,选择适当的材料,以确保设备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

2.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设置安全阀、温度传感器等。

丙烯丙烷精馏塔课程设计

丙烯丙烷精馏塔课程设计

丙烯丙烷精馏塔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丙烯丙烷精馏塔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精馏塔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精馏塔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精馏塔的基本原理进行操作,能够分析并解决精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化工行业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安全生产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丙烯丙烷精馏塔的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

首先,讲解精馏塔的基本原理,包括蒸馏和精馏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精馏塔的工作原理。

然后,介绍精馏塔的结构,包括塔体、塔板、塔内件等,使学生了解精馏塔的组成部分。

接下来,讲解精馏塔的操作方法,包括启动、运行和停车等过程,让学生掌握精馏塔的操作技巧。

最后,分析精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让学生能够应对精馏过程中的故障。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精馏塔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其次,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精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产中的典型事故案例,提高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

最后,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精馏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准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择权威、实用的教材,如《化工原理》等。

参考书方面,推荐学生阅读《精馏工艺原理与应用》等书籍,以拓宽知识面。

多媒体资料方面,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展示精馏塔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知识点。

实验设备方面,准备精馏塔模型和实验器材,让学生进行实地操作,增强实践经验。

同时,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进行授课,分享实际生产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丙烯精馏塔工艺设计

丙烯精馏塔工艺设计

过程工艺和设备课程设计(精馏塔及辅助设备设计)设计日期: 2010年7月6日班级:化机0701班姓名:梁昊穹指导老师:韩志忠化工原理是化工及其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其课程设计涉及多学科知识,包括化工,制图,控制,机械等各种学科,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锻炼工程观念和培养设计思维的好方法,是为以后的各种设计准备条件;是化工原理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

本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述、方案流程简介、精馏塔、再沸器、辅助设备、管路设计和控制方案共七章。

说明中对精馏塔的设计计算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于再沸器、辅助设备和管路和控制方案的设计也做了简要的说明。

在设计过程中,得到了韩志忠老师的指导,得到了同学们的帮助,同学们一起讨论更让我感受到设计工作是一种集体性的劳动,少走了许多弯路,避免了不少错误,也提高了效率。

鉴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水平有限,设计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之处,请老师给予指正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参阅!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第一章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1精馏塔-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2再沸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3冷凝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6 第二章方案流程简介- - - - - - - - - - - - - - - - - - 7 2.1 精馏装置流程- - - - - - - - - - - - - - - - - - - 7 2.2 工艺流程- - - - - - - - - - - - - - - - - - - - - 7 2.3 调节装置- - - - - - - - - - - - - - - - - - - - - 8 2.4 设备选用- - - - - - - - - - - - - - - - - - - - - 8 2.5 处理能力及产品质量- - - - - - - - - - - - - - - - 8 第三章精馏过程系统设计- - - - - - - - - - - - - - - - 9 3.1设计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9 3.2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 - - - - - - - - - - - - - - - - 10 3.3塔板数的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11 3.4精馏塔工艺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16 3.5溢流装置的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17 3.6塔板布置和其余结构尺寸的选取- - - - - - - - - - - - 18 3.7塔板流动性能校核- - - - - - - - - - - - - - - - - - 19 3.8负荷性能图- - - - - - - - - - - - - - - - - - - - 21 3.9 塔计算结果表- - - - - - - - - - - - - - - - - - -24附:塔设计图第四章再沸器的设计- - - - - - - - - - - - - - - - - - 25 4.1设计任务和设计条件- - - - - - - - - - - - - - - - - 25 4.2估算设备尺寸- - - - - - - - - - - - - - - - - - - - 26 4.3传热系数的校核- - - - - - - - - - - - - - - - - - - 26 4.4循环流量校核- - - - - - - - - - - - - - - - - - - - 30 4.5 再沸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表- - - - - - - - - - - 35 附:再沸器设计图第五章辅助设备的设计- - - - - - - - - - - - - - - - 36 5.1冷凝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 5.2其它换热设备- - - - - - - - - - - - - - - - - - - - 36 5.3容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38 5.4 管路设计及泵的选择- - - - - - - - - - - - - - - - 39 第六章管路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43 第七章控制方案- - - - - - - - - - - - - - - - - - - - 45 附:工艺流程图设计心得及总结- - - - - - - - - - - - - - - - - - - - 46 附录一主要符号说明- - - - - - - - - - - - - - - - - - 48 附录二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49第一章概述精馏是分离过程中的重要单元操作之一,所用设备主要包括精馏塔,再沸器和冷凝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丙烯丙烷精馏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丙烯丙烷精馏

过程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二)(丙烯——丙烷精馏装置设计)学院(系):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___班级:环工1302________学生姓名:崔世璇_________学号:201346075________指导教师:吴雪梅、李祥村_____完成日期:2016年7月10日____前言化工原理是化工及其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其课程设计涉及多学科知识,包括化工,制图,控制,机械等各种学科,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锻炼工程观念和培养设计思维的好方法,是为以后的各种设计准备条件;是化工原理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

本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述、方案流程简介、精馏塔、再沸器、辅助设备、管路设计、控制方案和经济分析共八章。

说明中对精馏塔的设计计算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于再沸器、辅助设备和管路和控制方案的设计也做了简要的说明。

在设计过程中,得到了吴雪梅和李祥村老师的指导,得到了同学们的帮助,同学们一起讨论更让我感受到设计工作是一种集体性的劳动,少走了许多弯路,避免了不少错误,也提高了效率。

鉴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水平有限,设计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之处,请老师给予指正。

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参阅!目录前言 (I)目录 (II)第一章概述 (1)1.1精馏塔 (1)1.1.1塔型选择 (1)1.1.2板型选择 (2)1.2再沸器 (2)1.3冷凝器(设计从略) (3)第二章方案流程简介 (4)2.1精馏装置流程 (4)2.2工艺流程 (4)2.2.1物料的储存和运输 (4)2.2.2必要的检测手段 (4)2.2.3调节装置 (4)2.3设备选用 (4)2.4处理能力及产品质量 (5)第三章精馏过程系统设计 (6)3.1 设计条件 (6)3.1.1 工艺条件 (6)3.1.2 操作条件 (6)3.1.3塔板形式: (6)3.1.4处理量: (6)3.1.5安装地点: (6)3.1.6塔板设计位置: (6)3.2 塔顶、塔底温度与压力的确定 (6)3.2.1 塔顶温度与压力的计算 (6)3.2.2 塔底温度与压力的计算 (7)3.2.3 平均相对挥发度 (7)3.3 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 (7)3.3.1物料衡算 (7)3.3.2 热量衡算 (8)3.3 塔板数的计算 (8)3.3.1回流比的计算 (8)3.3.2给出假设,进行迭代 (9)3.3.4计算结果 (14)3.4 精馏塔工艺设计 (14)3.4.1物性数据 (14)3.4.2初估塔径 (14)3.4.3塔高的估算 (16)3.5 溢流装置的设计 (16)3.5.1 降液管(弓形) (16)3.5.2溢流堰 (16)3.6 浮阀数及排列方式 (17)3.6.1浮阀数 (17)3.6.2浮阀排列方式 (17)3.7 塔板流动性能校核 (18)3.7.1液沫夹带量的校核 (18)3.7.2塔板阻力计算 (18)3.7.3降液管液泛校核 (19)3.7.4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 (19)3.7.5严重漏液校核 (19)3.8 负荷性能图 (19)3.8.1过量液沫夹带线 (19)3.8.2液相下限线 (20)3.8.3严重漏液线 (20)3.8.4液相上限线 (20)3.8.5降液管液泛线 (20)3.8.6负荷性能图 (21)3.9 塔设计结果表 (22)3.9.1操作条件及物性参数 (22)3.9.2塔板主要工艺尺寸及水力学核算结果 (22)第四章 再沸器的设计 (23)4.1 设计任务与设计条件 (23)4.1.1选用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 (23)4.1.2再沸器壳程与管程的设计 (23)4.2 估算设备尺寸 (24)4.3 传热系数的校核 (24)4.3.1显热段传热系数K L (24)4.3.2蒸发段传热系数K E 计算 (25)4.3.3显热段及蒸发段长度 (27)4.3.4平均传热系数K C (27)4.3.5传热面积裕度: (27)4.4 循环流量校核 (27)4.4.1循环系统推动力D P (27)4.4.2循环阻力△Pf : (28)4.5 再沸器设计结果 (31)第五章 辅助设备的选型 (32)5.1冷凝器 (32)5.2 进料预热器 (32)5.3 两端产品冷却器 (33)5.3.1塔顶产品冷却器 (33)5.3.2塔底产品冷却器 (33)5.4 容器 (33)5.4.1进料罐(常温贮料) (34)5.4.3塔顶产品罐 (34)5.4.4塔底产品罐 (34)5.5辅助设备设计汇总 (35)5.5.1换热器设计汇总 (35)5.5.1储罐设计汇总 (35)第六章管路设计及泵的选择 (36)6.1管路设计 (36)6.1.1进料管 (36)6.1.2塔顶蒸气管 (36)6.1.3塔顶产品管 (36)6.1.4回流管 (36)6.1.5釜液流出管 (37)6.1.6仪表接管 (37)6.1.7塔底蒸汽回流管 (37)6.1.8管线设计结果 (37)6.2 泵的选择 (38)6.2.1进料泵(两台,一用一备) (38)6.2.2回流泵(两台,一用一备) (38)6.2.3釜液泵(两台,一用一备) (39)6.2.4料液输出泵 (40)6.2.5 泵设计结果 (40)第七章控制方案 (41)第八章经济概算 (42)8.1 项目总投资估算 (42)8.2 项目生产成本分析 (43)8.2.1 直接生产成本 (43)8.2.2 设备折旧成本 (43)8.2.3 项目生产成本 (43)8.3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43)设计心得及总结 (44)附录一主要符号说明 (45)附录二参考文献 (47)第一章概述精馏是分离过程中的重要单元操作之一,在能量剂驱动下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混合液中各组分的分离。

丙烯-丙烷化工课程设计-- 8.3万吨年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

丙烯-丙烷化工课程设计-- 8.3万吨年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

班级 01 学生姓名
殷祥
发题时间: 2014 年 6 月 17 日
一、 课题名称
8.3 万吨/年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
二、 课题条件(文献资料、仪器设备、指导力量)
1. 课程设计参考书:
(1) 陈敏恒,丛德兹,方图南,齐鸣斋. 化工原理(上、下册)(第二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2) 化学工程手册编辑委会. 化学工程手册,第 1 篇化工基础数据;第 13 篇


成绩综合评定栏 权分
项 重值
记录人: 年月日
答辩情况 目
权分 重值
1、计算和绘图能力 3 1、回答问题能力 20 5
2、综合运用专业知 1
识能力
0
2、表述能力(逻辑
性、条理性)
10
3、运用计算机能力 1
和外语能力
0
-5-
4、查阅资料、运用
工具书的能力
5
5、独立完成设计能

5
6、书写情况(文字
能力、整洁度)
-3-
指导教师(签名): 陈苏芳 学科部主任(签名):
2014 年 6 月 16 日 2014 年 6 月 16 日
《课程设计》综合成绩评定表
学生姓名 殷祥
指导教师评语
学生班级 化工 01
设计题目 8.3 万吨/年丙酮-水板式精馏塔设计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4-
答辩记录
答辩组成员签字:
设计情况
气液传质设备.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
(3) 柴诚敬,刘国维,李阿娜.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5
(4) 陈维杻,传递过程与单元操作.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1详解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1详解

过程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丙烯——丙烷精馏塔设计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前言本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述、流程简介、精馏塔、再沸器、辅助设备、管路设计和控制方案共7章。

说明中对精馏塔的设计计算做了详细的阐述,对于再沸器、辅助设备和管路的设计也做了正确的说明。

鉴于设计者经验有限,本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错误,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参阅!目录第一节:标题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第二节: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第三节:精馏方案简介第四节:精馏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第五节:精馏工艺计算及主体设备设计第六节: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第七节:设计结果一览表第八节:对本设计的评述第九节:工艺流程简图第十节:参考文献第一章 任务书设计条件1、工艺条件: 饱和液体进料进料丙烯含量%65x F (摩尔百分数)。

塔顶丙烯含量%98x D ≥ 釜液丙烯含量%2x W ≤ 总板效率为0.6 2、操作条件:塔顶操作压力1.62MPa(表压)加热剂及加热方法:加热剂——热水加热方法——间壁换热冷却剂:循环冷却水回流比系数:R/Rmin=1.2 3、塔板形式:浮阀 4、处理量:F=50kml/h 5、安装地点:烟台 6、塔板设计位置:塔顶安装地点:烟台。

处理量:64kmol/h产品质量:进料 65%塔顶产品 98%塔底产品 <2%1、工艺条件:丙烯—丙烷饱和液体进料进料丙烯含量 65% (摩尔百分数)塔顶丙烯含量 98%釜液丙烯含量 <2%总板效率为0.62、操作条件:塔顶操作压力1.62MPa(表压)加热剂及加热方法:加热剂——热水加热方法——间壁换热冷却剂:循环冷却水回流比系数:1.2 1.4 1.63、塔板形式:浮阀4、处理量:F=64kml/h5、安装地点:烟台6、塔板设计位置:塔顶第二章精馏过程工艺及设备概述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精馏过程在能量剂驱动下(有时加质量剂),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不同,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混合液中各组分的分离,该过程是同时传热,传质的过程。

丙烷丙烯分离工艺流程

丙烷丙烯分离工艺流程

丙烷丙烯分离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丙烷与丙烯的高效分离工艺流程详解在石油化工行业中,丙烷和丙烯是两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过程。

丙烯精馏的应用性原理

丙烯精馏的应用性原理

丙烯精馏的应用性原理引言丙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聚丙烯、丙烯酸等领域。

而对于丙烯的生产过程中,丙烯精馏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丙烯精馏的应用性原理,包括其主要过程、操作原理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丙烯精馏的主要过程丙烯精馏是通过将混合物中的丙烯从其他组分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通常,丙烯生产中的原料混合物主要包含丙烯、丙烷和其他杂质。

根据不同的精馏塔设计和操作条件,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丙烯纯度。

丙烯精馏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加热和汽化:原料混合物首先通过加热器进行加热,使混合物中的液体组分汽化。

某些情况下,加热可以与加压操作同时进行。

2.分馏塔的塔底和塔顶设置:在分馏塔中,通常设置一个塔底和一个塔顶。

塔底主要由丙烯组分组成,而塔顶则主要由丙烷和其他杂质组成。

3.馏分的提取:通过合适的提取方式,将塔底中的丙烯提取出来,形成纯度较高的丙烯产品。

4.利用副产品:除了丙烯产品外,分馏塔中的塔顶还会产生丙烷以及其他一些杂质。

这些副产品可以经过进一步处理,用于其他工艺过程。

丙烯精馏的操作原理丙烯精馏的操作原理基于丙烯和其他组分之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操作原理:1.蒸馏原理:不同组分的汽化温度和沸点存在差异,通过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控制,可以实现不同组分的分离。

2.液相-汽相平衡:在分馏塔中,液相和汽相之间存在平衡,通过合理控制塔的高度、塔板数目以及进料和提取位置,可以实现更好的分离效果。

3.回流操作:为了提高分离效果,通常会在分馏塔中设置回流管,将一部分液体回流到塔顶。

这样可以增加流体接触的机会,提高分离效率。

4.塔内传质:丙烯精馏中的组分分离除了物理性质外,也与化学性质有关。

在分馏塔中,组分之间会发生传质过程,从而影响分离效果。

丙烯精馏所面临的挑战尽管丙烯精馏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技术,但它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挑战:1.能耗和成本:丙烯精馏是一个能耗较高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热量和压力。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1详解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1详解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1详解过程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丙烯——丙烷精馏塔设计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前言本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述、流程简介、精馏塔、再沸器、辅助设备、管路设计和控制方案共7章。

说明中对精馏塔的设计计算做了详细的阐述,对于再沸器、辅助设备和管路的设计也做了正确的说明。

鉴于设计者经验有限,本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错误,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参阅!目录第一节:标题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第二节: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第三节:精馏方案简介第四节:精馏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第五节:精馏工艺计算及主体设备设计第六节: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第七节:设计结果一览表第八节:对本设计的评述第九节:工艺流程简图第十节:精馏过程必须在适当的位置设置一定数量不同容积的原料储罐,泵和各种换热器,以暂时储存,运输和预热所用原料,从而保证装置能连续稳定的运行。

必要的检测手段为了方便解决操作中的问题,需在流程中的适当位置设置必要的仪表,以及时获取压力,温度等各项参数。

另外,常在特定地方设置人孔和手孔,以便定期的检测维修。

调节装置于实际生产中各状态参数都不是定值,应在适当的位置放置一定数量的阀门进行调节,以保证达到生产要求,可设双调节,即自动和手动两种调节方式并存,且随时进行切换。

3、设备简介及选用精馏塔选用浮筏塔,配以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

精馏塔精馏塔是一种圆形筒体,塔内装有多层塔板或填料,塔中部适宜位置没有进料板。

本设计为浮筏塔,它已广泛的应用于精馏,吸收,解吸等过程。

其主要特点是在塔板的开孔上装有可浮动的浮筏,可以根据气体或液体的大小上下浮动,自动调节。

再沸器再沸器的作用是将塔底液体部分汽化后送回精馏塔,使塔内汽液两相间接触传质得以进行。

本设计采用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它是一垂直放置的管壳式换热器。

液体在自下而上通过换热器管程时部分汽化,在壳程内的载热体供热。

第三章精馏塔工艺设计第一节设计条件1、工艺条件:饱和液体进料,进料丙烯含量xF?65% (摩尔百分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P-T-K图得KA、KB因为YA=0.98
结果小于10-3。
所以假设正确,得出塔顶温度为316.145。用同样的计算,可以求出其他塔板温度。
α1=KA/KB=1.15
②、塔底温度
设NT=120(含塔釜)则NP=(NT-1)/0.6 =198
按每块阻力降100液柱计算pL=470kg/m3
则P底=P顶+120×100×9.8÷1000 =1838.925KPa
鉴于设计者经验有限,本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错误,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
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参阅!
第一节:标题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
第二节: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第三节:精馏方案简介
第四节:精馏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
第五节:精馏工艺计算及主体设备设计
第六节:辅助设备的泡点进料:q=1
q线:x=xf = 65%
代入数据,解得xe=0.65;ye=0.677;
R=1.2Rmin=13.47
=62.33
(1)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2)塔板数的确定:
(3)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件数据的计算;
假设塔顶温度Tto=324K经泡点迭代计算得塔顶温度T=324.37K
查P-T-K图得KA、KB因为XA=0.02
结果小于10-3。
所以假设正确,得出塔顶温度为324.37。用同样的计算,可以求出其他塔板温度。
α2=KA/KB=1.116
所以相对挥发度α=(α1+α2)/2=1.133
3、回流比计算
第九节:工艺流程简图
第十节:参考文献
第一章任务书
设计条件
1、工艺条件:
饱和液体进料
进料丙烯含量 (摩尔百分数)。
塔顶丙烯含量
釜液丙烯含量
总板效率为0.6
2、操作条件:
塔顶操作压力1.62MPa(表压)
加热剂及加热方法:加热剂——热水
加热方法——间壁换热
冷却剂:循环冷却水
回流比系数:R/Rmin=1.2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1详解
过程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
丙烯——丙烷精馏塔设计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前言
本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述、流程简介、精馏塔、再沸器、辅助设备、管路设计和控制方案共7章。
说明中对精馏塔的设计计算做了详细的阐述,对于再沸器、辅助设备和管路的设计也做了正确的说明。
(3)调节装置
由于实际生产中各状态参数都不是定值,应在适当的位置放置一定数量的阀门进行调节,以保证达到生产要求,可设双调节,即自动和手动两种调节方式并存,且随时进行切换。
3、设备简介及选用
精馏塔选用浮筏塔,配以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
(1)精馏塔
精馏塔是一种圆形筒体,塔内装有多层塔板或填料,塔中部适宜位置没有进料板。本设计为浮筏塔,它已广泛的应用于精馏,吸收,解吸等过程。其主要特点是在塔板的开孔上装有可浮动的浮筏,可以根据气体或液体的大小上下浮动,自动调节。
1、全塔物料衡算
qnDh+qnWh=qnFh
qnDhxd+qnWhxw=qnFhxf
解得:qnDh=32.81kmol/h ;qnWh=17.19kmol/h
2、塔顶、塔底温度确定
①、塔顶压力Pt=1620+101.325=1721.325KPa;
假设塔顶温度Tto=316K经泡点迭代计算得塔顶温度Tt=316.145K
3、塔板形式:浮阀
4、处理量:F=50kml/h
5、安装地点:烟台
6、塔板设计位置:塔顶
安装地点:烟台。
处理量:64kmol/h
产品质量:进料65%
塔顶产品98%
塔底产品<2%
1、工艺条件:丙烯—丙烷
饱和液体进料
进料丙烯含量65%(摩尔百分数)
塔顶丙烯含量98%
釜液丙烯含量<2%
总板效率为0.6
2、操作条件:
塔顶操作压力1.62MPa(表压)
加热剂及加热方法:
加热剂——热水
加热方法——间壁换热
冷却剂:循环冷却水
回流比系数:1.2 1.4 1.6
3、塔板形式:浮阀
4、处理量:F=64kml/h
5、安装地点:烟台
6、塔板设计位置:塔顶
第二章精馏过程工艺及设备概述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精馏过程在能量剂驱动下(有时加质量剂),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不同,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混合液中各组分的分离,该过程是同时传热,传质的过程。为实现精馏过程,必须为该过程提供物流的贮存,输送,传热,分离,控制等的设备,仪表。
塔顶丙烯含量 ,釜液丙烯含量 ,总板效率为0.6。
2、操作条件:
(1)塔顶操作压力1.62MPa(表压)
加热剂及加热方法:加热剂——热水
加热方法——间壁换热
冷却剂:循环冷却水
回流比系数:R/Rmin=1.2
3、塔板形式:浮阀
4、处理量:F=50kml/h
5、安装地点:烟台
6、塔板设计位置:塔顶
第二节精馏过程工艺计算
1、精馏装置流程
原料(丙烯和丙烷的混合液体)经进料管由精馏塔中的某一位置(进料板处)流入塔内,开始精馏操作;当釜中的料液建立起适当液位时,再沸器进行加热,使之部分汽化返回塔内。气相沿塔上升直至塔顶,由塔顶冷凝器将其进行全部或部分冷凝。将塔顶蒸汽凝液部分作为塔顶产品取出,称为馏出物。另一部分凝液作为回流返回塔顶。回流液从塔顶沿塔流下,在下降过程中与来自塔底的上升蒸汽多次逆向接触和分离。当流至塔底时,被再沸器加热部分汽化,其气相返回塔内作为气相回流,而其液相则作为塔底产品采出。
2,、工艺流程
(1)物料的储存和运输
精馏过程必须在适当的位置设置一定数量不同容积的原料储罐,泵和各种换热器,以暂时储存,运输和预热(或冷却)所用原料,从而保证装置能连续稳定的运行。
(2)必要的检测手段
为了方便解决操作中的问题,需在流程中的适当位置设置必要的仪表,以及时获取压力,温度等各项参数。
另外,常在特定地方设置人孔和手孔,以便定期的检测维修。
(2)再沸器
再沸器的作用是将塔底液体部分汽化后送回精馏塔,使塔内汽液两相间接触传质得以进行。本设计采用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它是一垂直放置的管壳式换热器。液体在自下而上通过换热器管程时部分汽化,由在壳程内的载热体供热。
第三章精馏塔工艺设计
第一节设计条件
1、工艺条件:
饱和液体进料,进料丙烯含量 (摩尔百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