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区位分析(1)

合集下载

实例分析西北地区山地城市发展

实例分析西北地区山地城市发展

实例分析西北地区山地城市发展1.铜川市概况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城市北端(老城区)距黄陵70公里,距延安260公里,城市的南缘(耀县、新区)距西安市70公里。

从地理环境来看,铜川市正位于陕北黄土高原的南缘,是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塬的过渡地带。

从区域交通分析,铜川是关中城镇经济区与陕北经济区的交汇处,境内210国道、西包铁路均是连接陕北、关中的要道。

[5]铜川市区位于漆水河及沮河两岸的一、二级阶地及河川盆地上,低山丘陵、沟壑纵横。

新区所在地下高埝塬用地开阔、平坦,西侧有赵氏河川沟,东侧有沮河川沟,南侧为西铜高速公路,是城市建设用地选址条件优越。

[5]受自然地形因素的影响,建成区北起北关桥,南至新区,由旧城区、耀州城区、新区,黄堡、董家河镇区组成,城市呈南北30多公里的带状组团形态。

[3]历史上铜川城池多有变迁,主要因川而得名,而城池始终位于现北关旧城处。

1942年咸铜铁路通车后,随着煤炭产业的发展,城市由旧城向南扩展。

六七年代,确立以铜川矿务局文化宫为城市中心区,连通北关——川口的马路,开辟了城市的二马路,建立了黄堡、川口的工业基地,城市为陕西省的第二大城市。

[5]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城市在漆水河川道中填空补齐,见缝插针,并向两侧沟谷坡塬伸展,同时相继翻修了一、二马路,完善了漆水河堤岸修复,修建西铜高速。

铜川新区确立以后,初步构成了北起旧城,南至新区的带状组团城市格局。

近几年来,铜川新区的雏型渐显,成立耀州区,以及形成董家河工业走廊,使得铜川市演变成由旧城区,耀州城区、新区、黄堡——董家河工业廊构成带状组团的城市形态。

2.历次铜川市总体规划到目前为止,铜川市一共进行过两轮总体规划。

首轮总体规划于1981年编制完成,规划范围南起黄堡、北至铜川桥、东西以两侧山坡为界。

第一轮总体规划所拟定的主要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建成区面积达到了18.5平方公里,旧城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由于旧城区地形的限制,随之新区和耀州城区的设立,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房地产市场分析

房地产市场分析

4 铜川市房地产市场分析4.1铜川市概况4.1.1城市总体概况1.区位概况铜川,古称“同官”,因与“潼关”同音,治所又设在铜水之川,故更名铜川,陕西省省辖市。

位于陕西省中部,北距延安247公里,南距西安90公里,是关中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西安市行政中心北移,铜川与西安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区位优势将更加凸现。

2.城市性质铜川是陕西重要的以能源、现代建材业为主的工业基地,开放型的产业城市、生态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铜川是《中国21世纪议程》八个试点城市之一、联合国计划署(UNDP)列为支持中国21世纪议程地方能力建设的三个试点城市之一、中国轻洁能源试点城市、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和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试验区之一。

3.交通铁路铜川是通往人文初祖黄帝陵及革命圣地延安的必经之地,市内有西铜铁路,咸铜、梅七(梅家坪--七里镇)两条支线铁路与陇海大动脉相连, 09年省国资委和铜川市政府达成协议,规划建设西铜高铁,该城际铁路由西安北客站出发,经三原至铜川,将加速铜川尽快融入西安都市圈。

公路铜川市内西铜高速,西黄(西安—黄陵)高速穿境而过,西黄第二条高速将于2010年10月通车,届时从铜川到西安的行程将缩短至半小时。

此外,西铜高速双向四车道加宽扩建为双向八车道2010年也将建成通车。

随着西安市行政中心北移和地铁线、西安-铜川城际铁路、西黄第二条高速公路的建设,铜川将融入西安的半小时生活圈,辐射渭北的区位优势,成为西安的“大北郊”。

4.人口及面积截止2009年底,铜川市总人口数为86万,其中非农人口45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3%,面积3882平方公里。

5.自然环境铜川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8.9-12.3℃,极端气温最高38℃。

冬季气候干燥寒冷,雨雪稀少。

夏季温度、湿度适宜,雨水充沛。

春秋为过渡季节,气候多变。

受地势地貌影响,铜川市气候差异明显:西部和北部是广阔的山区,年均日照2412.4小时,气温8—9℃,降水650—740毫米;中部和东部沟原相间,年均日照2345.7小时,气温10—11℃,降水量589—650毫米;南部地势平坦的,年均日照2351.1小时,气温11.8—12.3℃,降水量539—555毫米。

铜川市情

铜川市情

附件1铜川市情铜川,原名“同官”,因与“潼关”同音,治所又设在铜水之川,故更名铜川。

位于陕西省中部,是关中盆地和陕北高原的交界地带,也是通往人文初祖黄帝陵及革命圣地延安的必经之地。

1958年建市,是陕西省继西安市之后设立的第二个省辖市,全市面积3882平方公里,总人口84万人,现辖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宜君县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区。

铜川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距西安68公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72公里,包茂、延西、荷宝三条高速穿境而过,已融入西安半小时经济圈。

随着包海线高铁西延段项目的正式开工,标志着铜川即将融入全国高铁网,跨入高铁时代,建成后铜川到西安最快仅12分钟。

铜川因煤而兴,是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和建材工业基地,自然资源丰富。

著名作家路遥就是在铜川矿区之中体验生活,从而孕育出了不朽经典《平凡的世界》。

铜川历史上曾涌现过许多著名人物,他们的业绩、精神灿若星斗,映照古今。

其著名者有:西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傅玄,唐初史学家令狐德棻,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北宋著名书画家范宽;辛亥革命陕西奠基人之一宋向辰,辛亥革命杰出领导人之一、曾被孙中山誉为西北革命的巨柱的井勿幕;解放后有全国著名的气象科学家雷雨顺,全国著名的工人劳模张金聚、冯玉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全国农村模范党支部书记郭秀明等。

主要有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玉华宫、药王山、香山、耀州窑博物馆、陈炉镇、金锁关、姜女祠等。

位于耀州区城东的药王山,为药王孙思邈栖隐故地与纪念场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位于铜川市区北部玉华山麓的玉华宫,是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父子的离宫别殿,时列关中四大离宫之首,玄奘法师在此译经4载有余,圆寂于此,是陕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位于耀州区境内的香山—照金风景名胜区,是陕西省面积最大、集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并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位于王益区黄堡镇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耀州窑遗址的耀州窑博物馆,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座古陶瓷遗址专题博物馆,是一处具有世界影响的,集窑址保护、文物收藏、科学研究,陈列展览、文化教育,陶瓷制作、观光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陶瓷文化园区。

铜川地图文档

铜川地图文档

铜川地图概述铜川是中国陕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地处黄河中游,东临陕西省西安市,西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接壤。

铜川境内地势起伏,山川纵横,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铜川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铜川地图,让您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

地理位置铜川位于陕西省西北部,东经106°38′至107°23′,北纬34°56′至35°45′,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8′—107°52′,北纬35°06′—36°37′。

地跨陕、宁两省(区),总面积是9,129平方公里。

西、北与宁夏接壤,南濒黄河,东与西安、宝鸡两个地级市相连。

地图特点铜川地图地形复杂,山川纵横,地势南高北低。

主要有山、丘陵、沟壑、平原等地貌特点。

全市平均海拔高度为1100米左右。

铜川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2.1°C,年均降水量为〜550毫米。

铜川地图由铜川市区、耀州区、宜君县三个主要行政区组成,其中铜川市区位于黄河南岸,是铜川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耀州区位于铜川市区东南部,是耀州古城所在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

宜君县位于铜川市区的东北部,是以农业为主的县级行政区域。

主要景点铜川地图上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这里列举几个主要的景点供您参考:耀州古城耀州古城位于铜川市区东南部,距铜川市区约20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黄河文化遗址之一。

古城保存完整,城墙高大厚实,是中国古代城池建筑的典范之一。

游客可以在古城内欣赏到许多古代建筑、碑刻和文物,体验丝绸之路的历史风韵。

青铜峡青铜峡位于铜川市区东北约50公里的黄河岸边,是一个以山、水、峡谷为主题的自然风景区。

这里有壮丽的峡谷景观、秀丽的黄河风光,被誉为“黄河第一峡”。

游客可以乘船游览峡谷,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宝塔山宝塔山位于铜川市区以南约15公里处,是一座以古代佛教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铜川

铜川

铜川的气候比较宜人,四季分明略带干燥。 冬季不是很冷,夏季也不是很热,一般人在 此居住都能够适应。从远古到今当地还没有 发生过什么大的自然灾害,虽然是靠天吃饭, 但基本上还是风调雨顺的。
就因铜川地理位置的特别,昼夜温差大是 一个显著的特征。所以,正由于有了这种 温差和光照长本地的苹果长势和质量都是 屈指可数的,就全国来讲铜川这里的苹果 都是上乘佳品。新区的大樱桃也是别具一 格的,质量和品味吸引着大批的观光客品 尝购买。每到丰收的季节喜悦心情总会荡 漾在每个人的脸上 。
铜川市第一中学
这里有着我的 太多太多的回 忆,那曾经为 了未来而一起 努力地同学, 那曾经拼斗过 的时光。
铜川市第一中学是 一所具有67年历史 的省级重点中学。 现有教学班41个, 在校生2700余名 。 近年来,该校有 300余名学生考入 清华、北大、浙大、 复旦等名牌大学。
铜川,这块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称她为 宝地,一点都不为过。她虽不是那么尽 善尽美,但我爱你,我的家乡。这里是 我的家 ,我的梦,这里有我的亲人,我 的爱。这里有我儿时的欢乐,也有我青 年时的激情,还有我如今的感叹。这里 有我成长的故事,哭过、笑过、疯过、 醉过,也许还有你和朋友们的美丽故事----她虽比不上景色秀丽的苏杭,也比不 过天府之国的富庶,乍一看甚至她有点 土,但土的朴素实在,土的自然,土的 有韵味。尽管她没有那么多的神奇,但 她能用宽厚的臂膀庇护着用自己的血脉 养育着为建设她而付出的一代又一代铜 川人。我也相信铜川会在家乡人们的努 力下明天会建设的更加美好 。
中文名称:铜川市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下辖地区:宜君县、王益区、印台区、耀州区 电话区号:0919 地理位置:陕西省中部,南邻咸阳,北接延安 人口:86万(2010年)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市花:玫瑰花 行政区划代码:610200

铜川介绍-铜川简介PPT(经典版)

铜川介绍-铜川简介PPT(经典版)

陕西八大怪中,有一句就说道:“油泼辣子一 道菜”。在陕西,无论贫贱富贵,油泼辣子每 家必备。吃油泼辣子长大的陕西女子,就象这 红灿灿、油汪汪、香辣扑鼻的油泼辣子——光 鲜靓丽,泼辣豪爽。心灵手巧的她们能用最简 单的原料,烹制出你意想不到、但却离不开也 忘不了的美好生活。
铜川大刀面
”铜川出煤,下矿井如船出海,乡俗有下井前 吃长面,以象征拉魂。故至今矿区多集中大刀 面馆。外地人传:卖大刀面的多姓关,是关公 后世,或姓包,是包公后裔。此言大谬。
铜川
交通便利,是关中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往 人文初祖黄帝陵及革命圣地延安的必经之地,铜川 新区距西安市区68公里、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72公 里,西安至黄陵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咸铜、梅七两条支线铁路与陇海大动脉相连。
2
城市概况
2、城市概况
铜川城市概况
别 名:同官;下辖地区:3区1县;地理位置:中国西北,陕西省中部;面 积:3882平方千米; 人 口:83.34万;地区生产总值:348.59亿元。
2、城市概况
铜川
地处陕西省中部、关中盆地和陕北高原的接交地带, 与延安、渭南、咸阳3个地市毗邻;属大陆性季风 气候。
3
旅游景点
3、旅游景点
照金香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丹霞地质公园,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 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内设主展厅、专题展 厅、多功能厅等,以图、文、实物、实景、高 科技、沙盘等多种形式展现陕甘边革命历史。
铜川城市介绍






姓名:
城市概况 3 旅游景点 4 美食文化
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铜川市耀州区情况介绍

铜川市耀州区情况介绍

铜川市耀州区情况介绍耀州地处陕西中部渭北高原南缘,置县历史2160多年,2002年10月撤县设区,是连接关中和陕北的交通要道,铜黄高速、210国道、包茂高速、咸铜铁路、梅七铁路穿境而过,总面积1617平方公里,人口26万,辖8镇3个街道办事处,178个行政村。

耀州是一圣四杰故里。

古属京畿之地,沿革两千余年,文化积淀深厚,唐代伟大医药学家孙思邈被称为“医学论之父”,世界三大医德名人之一;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自创柳体纳入中小学生研习字帖,与颜真卿齐名,享有“颜筋柳骨”之美誉;唐代史学家令狐德棻主持修编了著名的《周书》,参与了《二十四史》中的八史修编;西晋哲学家傅玄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重大影响;北宋山水画派领袖范宽创作了《溪山行旅图》等不朽杰作,这五位被后人尊称“一圣四杰”。

耀州是千年佛教圣地。

“三峰耸翠、碧色秀气、殿宇轩昂”,说的就是有上千年悠久历史的佛教圣地——大香山。

相传妙善公主于此修身成佛,以菩萨灵异闻名遐迩,是我国八大佛教圣地之一。

据史书记载,在前秦时期(351—394),这里就有佛事活动,至今每逢节会,游客络绎不绝,踏青赏景、祈福平安。

耀州是西北革命摇篮。

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上世纪30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的西北地区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在此点燃了西北革命的烽火。

如今的照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新型优美小镇呈现在人们面前,成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和国家级丹霞地质公园。

耀州是能源建材基地。

境内石灰石储量40亿吨,以秦岭、满意、凤凰、药王山等知名品牌为龙头的水泥企业19家。

煤炭储量18亿吨,以陈家山煤矿、下石节煤矿、照金矿业有限公司、秀房沟煤矿等骨干矿井为主的国有、地方煤炭企业16家。

此外铁矿、高岭土矿、油页岩矿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耀州是苹果、花椒、核桃、酿酒葡萄、中药材的优生区,是陕西省优质外销果、加工专用果、奶牛、肉牛、强筋小麦、饲料饲草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等七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

铜川市自然环境概况-2021

铜川市自然环境概况-2021

第三章铜川市林业建设现状及模式近年来,铜川市围绕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大力实施项目和林业重点工程带动战略,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上狠下功夫,使林业产业呈多元化发展,特色经济林建设步伐加快.铜川市大力发展干杂果经济林,积极培育林业后续产业,全市干杂果产值达 1.75 亿元.铜川市国有林场干杂果经济林面积发展到1355hm2.种苗业蓬勃发展.铜川市目前共有育苗基地 8 处,县级以上中心苗圃 6 个,良种基地、采种基地 3 个 0.93 万 hm2,铜川市种子库 2 个.铜川市每年完成各类育苗面积在 200hm2以上,年均出苗量在 5000 万株以上,年产值 2000 多万元.能源林基地建设稳步实施,森林旅游业特色鲜明.2013 年第四届陕西铜川玉华宫避暑休闲节较好地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活动目标,活动期间,共接待游客 17.3 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 5750 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27.2%和 40.9%.太安森林公园积极参加中国旅游博览会,通过全方位得宣传,与西安大森林旅行社签订了合作协议,成立了太安森林公园西安大森林旅行社有限公司办事处.同时还先后成立了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太安创作基地、会员之家,铜川市摄影艺术家协会创作基地等,有力地拉动了铜川市区域经济得增长,产生了良好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林产品加工业.以核桃为主得林副产品加工业--棋智核桃乳厂累计投资 2668.3 万元;年生产核桃乳 400t,实现销售收入 560 万元.2007 年由西安宝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得年产30 万 t 生物柴油项目一期工程在铜川市耀州区建成,年生产生物柴油 10 万 t,这必将推动铜川市生物能源林基地得快速发展.---------------------------------------------------------------------------------------------------------------------感谢使用本套资料,希望本套资料能带给您一些思维上的灵感和帮助,个人建议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做适当修改和调整,以符合您自己的风格,不太建议完全照抄照搬哦。

铜川市简介

铜川市简介

铜川市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处于关中平原和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关中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辖3个区、1个县,总面积38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4万。

铜川新区规划区面积45平方公里,地势开阔平坦,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逐步成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铜川吸引投资、聚集人才、开发创业的热土。

铜川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玉华宫遗址、耀州窑遗址和香山、药王山,已成为陕西北线旅游的重要景区。

铜川矿产资源丰富,已经成为一个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农业基础条件优越、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其交通便利,距西安市区68公里、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72公里,西安至黄陵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咸铜、梅七两条支线铁路与陇海兰新铁路大动脉相连。

近年来,铜川市紧正抓陕西“一线两带”建设的大好机遇,实施项目带动、工业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目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热忱欢迎各界人士前来观光、旅游、投资置业!Tongchuan, locat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Shaanxi Province, is in the transition zone of Guanzhong Plain to Loess Plateau. It has under its jurisdiction one county, three districts, one provincial-levelled economic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istrict—Tongchuan New District, and three municipal industrial parks. The city covers an area of 3882 square km with a population of 860,000, of which, urban population accounts to 53% of the total.The City of Tongchuan was founded in 1958. It is an important industrial city and energy and building material base not only in Shaanxi Province, but also in the Northwest of China. In 2009, Tongchuan has been listed as one of the the second core cities in Guanzhong—Tianshui economic zone, the experimental c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mong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China, the coordinate development experimental zone of nature, energy and economy of Shaanxi-Gansu-Ningxia revolutionary base, the hygiene city and tree planting model city of Shaanxi Province. With only 68 km to the ancient capital city of Xi’an and to Xianya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Tongchuan has a very convenient position in transportation with Xi’an--Tongchuan and Tongchuan---Huangling highways running through the city and two railways of Xi’an--Tongchuan and Meiqi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railways of Longhai and Lanxin.With a long history, there are many scenic spots and historical sites in Tongchuan. Being the hometown of Sun Simiao—a great doctor and Liu Gongquan—a great calligrapher of the Tang dynasty, Linghu Defen—a great historian and Fankuan—a famous painter of the Song dynasty andwith many cultural landscapes known at home and abroad, such as the historical site of Y aozhou kiln—the biggest underground pottery and porcelain museum, the Remains of Y uhua Palace—once a summer palace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for emperors Gaozu and Taizong and later a chamber where the eminent monk Master Xuanzang had translated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passed away, Y aowang Hill where the great doctor Sun Simiao—King of medicine, who studied and practiced medicines, XiangshanTemple—one of the well know Buddhism temple in China and Xuejiazhai site—a revolutionary base in Zhaojin near the borders of Shaanxi and Gansu province, Tongchuan has become the main city in the northern travel line of Shaanxi ProvinceIn recent years, the city government of Tongchuan adheres to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grasps tightly the historical opportunities of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carries out the strategy of items-driving、industry-strengthen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a result, the fiv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of aluminum, coal, cement, porcelain, fruits and the five newly developing industries of electric power, food, equipment manufacture, medicine, and tourism have developed strongly, and the big city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the old city, Huangbu, Dongjiahe, Y aozhou district, New district and Potou is forming. Today, Tongchuan has entered into a new era of accelerating and leapfrog development, and become one of the fast developing and the most dynamic cities in Shaanxi Province. A new industrial city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as its main industry and an ecologically civilized city is rising. We warmly welcome personalities of various circles to come to Tongchuan for traveling, visiting and investing。

铜川新区简介资料

铜川新区简介资料

铜川新区简介资料1,新区概况铜川新区位于铜川南部,距离古城西安和西安国际机场65公里,是陕西关中与陕北地区的重要连接地。

铜川新区创建于1992年7月,1993年11月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并享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切优惠政策。

2002年11月,铜川新区被列为国家级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重点建设区域,成为陕西省“一线两带”建设的核心层,是国家级“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元月,市委、市政府将坡头工业园区划归新区管理。

新区下辖两个街道办事处,一个镇,41个行政村。

规划面积131平方公里,未来城市人口35万人,绿化覆盖率35%,是铜川市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新区开发建设以来,按照建设现代气息浓厚,建筑风格独特,产业支撑力强,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的战略目标。

新区建设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现代化的生态园林城市已在崛起,城市水、电、气、路、讯基础设施已经成型,建成城市道路100多公里。

正在形成以台湾旺旺集团铜川瑞麦食品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业,以陕汽集团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兴材料研发生产基地为龙头的先进材料业,以麟字电源为龙头的电源业,以大唐养生园为龙头的文化养生产业等五大产业新格局。

坡头工业园区将重点建设现代物流、节能照明、城乡统筹、载能循环、小企业孵化等五大产业园。

新区建设的金融、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已经形成,优美的生活环境和功能健全的人居城市日臻完善。

截止2012年底,新区开发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110多亿元。

新区开发建设中,十分注重城市配套功能建设,建设了大中专院校、机关办公设施和医院、宾馆、银行、商业等服务设施,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这一目标,着力打造新区绿色品牌,建设城市专用绿地,栽植名优大树千余棵,绿色环境已成为新区的一大特色,目前新区常住人口约10万人。

新区是一块区位优势明显、开发前景广阔的投资热土。

热忱地欢送各位朋友到新区投资置业、共谋发展,我们将坚持“你赚钱,我发展,你经营,我服务”的理念,向广阔客商提供最优良的投资发展环境、最周到的服务。

铜川市情概括

铜川市情概括

铜川市情概括1市情概述。

铜川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东经108°34′—109°29′、北纬34°50′—35°34′之间,地处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

东和东南与渭南市的蒲城、白水、富平接壤,西和西南与咸阳市的旬邑、淳化、三原毗邻,北部同延安市的黄陵、洛川相连。

铜川交通便利,是通往人文初祖黄帝陵及革命圣地延安的必经之地,距西安市区68公里、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72公里,西安至黄陵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咸铜、梅七两条支线铁路与陇海大动脉相连,是关中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铜川1958年建市,是陕西省继西安市之后第二个省辖市,辖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宜君县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川新区,面积38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4万,城镇化率61.25%,居全省第三,位列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质量排名第64位。

经过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铜川已成为一个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农业基础条件优越、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城市特色鲜明】铜川是全国资源型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关天经济区次核心城市、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区成员城市,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宜居生态示范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双拥模范城市、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在全国294个城市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七,在全省幸福城市、宜居城市排名中分别位居第二、第三。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国家技术评估,正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

2012年5月21日《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在全国294个城市中,铜川排名第七。

铜川因煤而兴,先矿后市,自然资源丰富,境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其中煤炭储量30多亿吨、优质石灰石储量10亿吨、油页岩储量5亿多吨、石油储量1亿多吨,建市以来累计输出原煤5亿多吨、水泥1亿多吨,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建材基地。

铜川

铜川

为了帮助保护您的隐私,PowerPoint 禁止自动下载此外部图片。若要下载并显示此图片,请单击消息栏中的 “选项”,然后单击 “启用外部内容 ”。
自然资源
铜川的外表给人一种贫瘠的印象,但实质的内涵确不仅仅在于表面。她是 一个资源性城市,地下蕴藏着大量的优质煤炭和石灰石。 铜川已查明矿产9种、非金属矿产资源5种,金属矿产2种,能源矿产2种。 其中煤炭储量30多亿吨,辖铜川和焦坪两个自然矿区, 井田总面积387.2 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1.15 亿吨,可采储量7.37亿吨。铜川矿区有东坡、 鸭口、金华山、王石凹、桃圆等矿,开采石炭二叠纪煤田,地质储量4.31 亿吨,可采量2.66亿吨,为中高变质的焦煤、瘦焦煤、瘦煤,应用基低位 发热量20-23.5 兆焦,含硫在1.5-2.5% ,灰粉26-35%,主要用于电力和 其它工业; 铜川拥有以煤炭、建材、陶瓷、铝冶炼、纺织、机电、医药、食品、化工 等为骨干的30多个工业门类。全市年产原煤1100万吨,占全省原煤总产 量的30%。
铜川不是什么名城,但却有大众耳熟能详 的人物孟姜女。孟姜女的家乡就在铜川黄 堡镇孟家塬村,关于她哭长城的故事主要 是婚配后随夫万喜良在同官县(两地相距 不足二十华里)以后发生的 。这里交通便 捷,环境幽雅,兼有神奇、悲壮的姜女传 说,使其蒙上了几分神秘色彩。
姜女祠
经过两千两百年的变迁, 孟姜女的眼泪仍在留着, 留到山旁一个石坑里,积 成一泉清水,后来人们称 它为“泪池”。直到现在 这股泉水还在流着,而且 清澈见底,甘甜爽口,常 喝能延年益寿,明目开胃, 尤其对治疗白发有奇效, 附近的老年人大清早来此 挑水泡茶。当地人敬重她 的气节,就以石洞为中心 建了姜女祠,塑了姜女像, 立庙祭祀。
铜川区域的一些地名起的很有意境也很原始, 让当地人感到自然亲切。如;狼沟、老虎沟、 小河沟、大同沟,王家河、雷家河 ------这里 有军台岭,这里有凤凰山,这里有大香山,这 里有咀河,这里有漆水河-----这里有宋代杨家 将把守的金锁关遗存,这里也有解放战争的红 色根据地照金遗址,这里还有千年炉火不息的 陶瓷古镇陈炉 。

铜川市水土保持区划ppt

铜川市水土保持区划ppt

ⅡHale Waihona Puke 丘陵峁梁残塬 中度流失区铜川市东北部 (宜君县)
1200——2000
搞好农田基本建设, 陡坡地逐渐退耕还 林还牧,生物措施 和工程措施相结合, 农林牧综合发展 主要防止矿区人为 造成的水土流失, 加强治保结合严厉 监管制度 主要采取耕作措施, 兴修水利等,提高 农业单产水平

黄土沟壑残塬 中度流失区
2.气候
铜川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 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全市气候总体 特点是冬季雨雪稀少,干燥寒冷;夏季炎热 湿润,雨水较多;夏秋易涝,冬春易旱。 (1)气温 年平均气温8.9~12.3℃,由东南向西北 呈递减趋势。一月份最冷,七月份最热。气 温昼夜温差大。
(2)降水 多年平均降水在555.8~709.3mm之间, 但各地间差异较大:台塬区为555.8mm;残 塬区为589.2mm;山区为709.3mm。降雨集 中在7、8、9月份。 (3)风和沙暴 铜川白天多东南风,晚间多东北风,残 原区风速较小,山区较大。春季偶尔有沙尘 暴。
3.河流水系
铜川山高沟深,河流均是源头或上游, 其特点是:流程短、水量少、水位低、比降 大、易涨落。
铜川境内的河流分为石川河和洛河两大 水系,石川河水系主要有漆、沮二水组成, 而洛河主要河流有白水河、清河、五里镇河、 雷原河等。
4.土壤
铜川市土壤主要有褐土、黄绵土、黑垆 土等。其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依次为:褐土、 黑垆土、黄绵土。
Ⅰ.土石山地次生林轻度流失区 Ⅱ.丘陵峁梁残塬中度流失区 Ⅲ.黄土沟壑残塬中度流失区 Ⅳ.川塬轻度流失区
铜川市水土保持分区基本情况表
分区代号 分区名称 所辖地范围 侵蚀模数 (t/km) Ⅰ 土石山地次生 林轻度流失区 铜 川 市 西 北 部 600——1000 (包括宜君县 、 耀州区等地区 ) 石质山地,山 天然次生林区, 势陡峻,河谷 植被较好,但土 深邃,土层浅 层薄,坡耕地水 薄 ,植被较好 。 土 流 失 较 严 重 , 局部地区易发生 滑坡和泥石流 地形破碎,丘 人类活动频繁, 陵峁梁千沟万 面蚀,沟蚀,重 壑 ,沟深坡陡 。 力侵蚀时有发生 搞好封山育林,重 点发展林牧业 主要地貌 水土流失现状 主要治理措施

关于铜川的介绍

关于铜川的介绍

关于铜川的介绍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铜川市总面积3882平方千米,辖3区1县,人口约为70.5万。

铜川市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多风。

铜川市境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如太安自然保护区、香山自然保护区、药王山等。

其中,药王山是药王孙思邈的栖隐故地和纪念场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川市交通便利,有公路、铁路等多种交通方式。

铜川市是关中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周边城市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时,铜川市也是通往人文初祖黄帝陵及革命圣地延安的必经之地。

铜川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陕西省的文化名城之一。

据《同官县志》记载:“隋开皇三年(583年)改泥阳县置,以在铜水之滨,故名铜川。

”铜川由此得名。

铜川市境内的耀州区有“北铜川、南耀县”之说,可见铜川的历史和文化之深厚。

铜川市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如药王山、照金香山、玉华宫等。

药王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之一,是药王孙思邈的栖隐故地和纪念场所,有着丰富的道教文化和中医药文化。

照金香山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地之一。

玉华宫是唐代帝王避暑胜地之一,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夏季避暑的好地方。

这些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除了文化和自然景观,铜川市还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

铜川市境内有大量的煤炭、陶瓷等矿产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促进了铜川市的发展。

总的来说,铜川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的城市。

铜川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注重保护和开发利用好自身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同时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品质和形象,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铜川市还应该加强旅游业的发展,推出更多的旅游线路和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铜川市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民生。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城市环境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铜川简介介绍

铜川简介介绍
福地湖皮划艇比赛
福地湖景区内设有皮划艇等水上运动项目,每年夏季会举 行皮划艇比赛,吸引着来自各地的皮划艇爱好者和游客前 来观看和参与。
铜川的旅游配套设施与服务
酒店住宿
铜川市内有多家星级酒店、快捷酒店和家庭旅馆等不同类型的住宿设施,可以 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此外,还有许多民宿和农家乐可供选择。
餐饮服务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 2020年11月1日零时,铜川市常
住人口为1308347人。
铜川的历史沿革
01
02
03
04
铜川市有着悠久的煤炭开采历 史,曾经是西周时期的京畿之 地,境内有多处西周时期的遗
址。
汉代时期,铜川市成为重要的 陶瓷生产地,出产的耀州瓷名
扬海内外。
唐代时期,耀州瓷成为宫廷御 用瓷器之一,铜川市的陶瓷产 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现代时期,铜川市成为重要的 能源基地和工业城市,经历了 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和城市改造

铜川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1
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北与延安、榆林相连, 南与渭南、咸阳相接,东与山西省运城市相邻, 西与甘肃省庆阳市交界。
2
铜川市地处黄土高原南部的山地区,地势呈东南 高、西北低的趋势。
3
铜川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日照充足,无霜期长。
药王山
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是铜川的标志性景点之 一。这里有药王殿、药王墓等文物遗址,以及石窟、摩崖造像等文化艺 术珍品。
玉华宫
这是一座具有唐代建筑风格的宫殿,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行宫。玉华宫 以其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和宁静幽雅的环境吸引着众多游客。
03
福地湖
位于铜川市宜君县境内,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群山环绕,是避暑、度假

铜川市情简介

铜川市情简介

铜川市情简介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地处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1958年建市,是陕西继西安市之后设立的第二个省辖市,面积3882平方公里,人口84万,辖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宜君县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川新区。

铜川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包茂、西延、合凤高速纵贯横穿全境,“两纵一横”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基本形成。

包海线西安—铜川—榆林高铁进入实施阶段,已融入大西安半小时经济圈。

铜川市因煤而设,先矿后市,自然资源丰富,文化源远流长。

铜川是红色革命的根据地,1933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创建了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100个红色旅游景区之一。

铜川是青色陶瓷的发祥地,耀州瓷是中华文化的一座丰碑,享有“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宋代刻花青瓷之冠”和“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美誉。

铜川是金色佛教的兴盛地,大香山是我国八大佛教圣地之一,素有“北香山,南普陀”的盛名,大唐高僧玄奘法师在玉华宫玉华寺译经创宗圆寂,历时4载共译经682卷。

铜川是绿色休闲的养生地,森林覆盖率46.5%,是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著名书法家柳公权、著名史学家令狐德棻、北宋著名山水画家范宽等历史名人的故里,吉祥鸟朱鹮在铜川成功野化放飞,已孵化铜川籍朱鹮46只。

铜川是蓝色工业的试验区,大力发展航汽铝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数字经济等新型产业,煤炭、水泥等传统产业转型效果明显,全力争创西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市。

历史馈赠的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形成了绿色养生文化游、红色照金文化游、金色佛教文化游、青色陶瓷文化游、蓝色工业文化游五色铜川。

按照我市民宿整体规划设计方案,市旅游产业发展办公室筛选优质民宿资源,形成了民宿建设项目推介手册,诚邀国内外有意向投资企业来铜考察洽谈。

铜川市概况

铜川市概况

1 地理位置耀州区地处铜川市西南部,是连接关中和陕北的交通要道。

介于东经108º34´~109º06´和北纬34º48´~35º19´之间。

北接旬邑,南连三原,东北与铜川城区、郊区毗邻,东南与富平为邻,西南与淳化接壤。

耀州区县城位于县域境东南隅之漆、沮两河交汇处的台地上,北距铜川市区25公里,南距西安71公里。

2 地形地貌铜川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北向南呈倾斜状,境内沟壑纵横、梁茆相间、川塬山丘交错。

耀州区地处鄂尔多斯地台的南缘,属铜川市地貌单元的南部川道,区域地貌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区为地垒式剥蚀高原,略向东南倾斜,经过河流强烈分割,形成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原面破碎的地貌特征,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塬体上层由黄土层、料礓石覆盖在二叠系基岩上堆积而成,下层为奥陶纪灰岩。

塬体平坦,沟渠较深。

建设地北侧的干沟内小冲沟很少且不发育,沟中心及两侧残塬土体的组成地质体土层主要为第二奥陶纪老黄土,土体结构较为稳定,无大的不良地质现象发生。

3 水文耀州区主要的两条河流为沮河和漆水河,沮河为耀州区的第一大河,发源于本区北部长蛇岭南麓,全长77km,流域面积878.5km2,平均比降13‰,多年平均径流量6210万m3/a,流量2.1m3/s。

漆水河为耀州区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铜川市北崾涧坡。

漆水河在耀州区内全长10km,流域面积219.2km2,平均比降8‰,多年平均径流量1058万m3/a,流量0.90m3/s。

沮河在县城南不远处与漆水河汇流后称谓石川河。

4 气候气象铜川市耀州属温暖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春季干旱、夏热多雨、秋凉湿润、冬寒少雪的典型大陆性气候特征。

四季分明,春季和冬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季天气晴朗、日照充足。

年平均降雨量为554mm,多集中在7-10月。

极端最高气温为39.7℃,极端最低气温为-16.0℃,年平均气温12.3℃。

陕西铜川的描述

陕西铜川的描述

陕西铜川的描述
陕西铜川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黄金之城”、“陕北明珠”之称。

下面我们来逐步描绘一下这座城市的美丽风景和独特魅力。

第一步: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铜川地处陕西中北部,隶属于宝鸡市辖区,是黄河及其支流渭河流域的“黄土高原”。

这里四季分明,是一个冷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宜人,适宜旅游。

第二步:历史文化遗存
铜川以“秦文化”驰名中外,曾是秦朝的都城之一,留下了大量的秦文化遗存:陵墓、遗址、石刻、器物等。

其中最有名的是被誉为“九重奏”的秦始皇陵和秦始皇兵马俑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第三步:自然风光
铜川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有秦岭风景区、渭河沿岸景区、黄河流域景区等多处景点。

其中以秦岭风景区最为有名,这里有密林瀑布、古树参天、山清水秀,是一处天然的大型森林公园。

第四步:美食特色
铜川的美食也是一大亮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最有名的当属“铜川腊汁肉夹馍”和“铜川臊子面”,前者是用腊汁熬出的猪肉块加上葱姜蒜等佐料夹在馍中,味道鲜美;后者是用特制面粉做出来的面条,加上红油酱和小肉丸,香辣可口。

第五步:特色产业
铜川还以铜业和黄金工艺品业而著称于世。

特别是铜业,铜川被誉为中国铜都,铜产量一度占全国的40%以上。

此外,铜川还是我国黄金出产量极大的区域之一,黄金工艺品精美独特,备受人们喜爱。

总的来说,铜川不仅是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美食特色,让人们欣赏到不同的美好。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们能够前来铜川旅游,亲身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置面积】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处于东经108°35′—109°9′、北纬34°48′—35°34′之间,是关中盆地和陕北高原的交接地带。

东和东南与渭南市的蒲城、白水、富平接壤,西和西南与咸阳市的旬邑、淳化、三原毗邻,北部同延安市的黄陵、洛川相连,总面积3882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铜川地处鄂尔多斯台地与渭河断陷盆地的过渡地带,属黄土高原南缘的残原区,横跨两个地质构造单元。

地貌复杂多样,山、川、原、梁、峁、台塬、沟谷、河川均有分布,境内山峦纵横,峪谷相间,台塬广布,梁峁交错。

【气候】铜川市地处渭北旱塬,系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雨量较多,温度偏低,地区差异明显,灾害比较频繁。

气候区可分为三个:南部台原温暖半干旱气候区;中东部残原温和半湿润气候区;西北部山地温凉湿润气候区。

铜川光能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125.8~127.6千卡/平方厘米。

年日照时数2250.7~2387.7小时,年内各季分布不均,秋冬较弱,春夏较强,12月最弱,6月最强。

铜川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季升温较快,秋季降温迅速,气温日较差较大,昼夜温差大。

年平均气温9.7~12.7℃。

铜川近30年平均降水在543.4~676.3毫米之间,但各地间差异较大,台原区为543.4毫米,残原区为594.3毫米,山区为676.3毫米。

铜川白天多西南风,夜间多东北风,年平均风速2.3—3.2米/秒,残原区风速较小,台原区和山区风速较大;春季风速最大,夏冬季次之,秋季最小。

铜川近30年平均无霜期为199~227天,中部最小,北部略多于中部,南部无霜期最长。

【河流水系】铜川山高沟深,河流均是源头或上游,其特点是:流程短,水量少,水位低,比降大,易涨落,能利用者甚微。

铜川境内的河流分为石川河和洛河两大水系。

石川河水系主要由漆、沮二水组成,市内流域面积2240.8平方公里。

石川河水系中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67条,主要河流有漆河、沮河、赵氏河、浊峪河、清峪河、赵老峪河等。

洛河为铜川东北部的界河,境内流程35公里,流域面积1648.8平方公里。

洛河
水系中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78条,主要河流有白水河、清河、五里镇河、雷塬河等。

【土壤土质】铜川市土壤分为9个土类、15个亚类、25个土属、73个土种。

9个土类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比例分别是:褐土为53.72%、黄绵土为30.3%、黑垆土为4.32%、新积土为2.02%、垆土为1.52%、潮土为0.06%、水稻土为0.03%、紫色土为0.02%,其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依次为褐土、黑垆土、黄绵土,山间河谷地多为沙壤质新积土、砂砾质新积土、壤质新积土、冲击型潮土、洪树型潮土、壤质新潮土、冲积型湿潮土;梁峁残原分布着白土、红粘土;原区分布着黑垆土、垆土;土石山地分布着砂砾岩褐土性土、泥质岩褐土性土。

铜川的土质属微碱性,不仅适合于大多数农作物生长需要,而且有利于固氮菌类活动,能够增加固氮能力。

【自然资源】铜川有着丰富的地上地下自然资源。

野生植物资源:铜川境内有维管束植物为106科、384属、618种,5个亚种、38个变种。

其中,蕨类植物为9科13属16种;裸子植物2科3属3种;被子植物95科318属599种,5亚种,38变种。

森林资源:全市共有林地面积376.3万亩,经济林206万亩,有林地190.8万亩。

森林覆盖率为45.11%。

主要树种有油松、山杨、刺槐、侧柏、桐树、苹果、核桃、柿子、梨、桃等。

草地资源:共有草地面积152万亩,可利用面积136万亩,多呈大面积连片分布。

在300亩以上的草地105块,计100万亩,且等级较高。

其中万亩以上的草场29块,面积59.3万亩。

牧草67科、308种,主要有白羊草、铁扫帚、蒲公英、硬质苔草等。

草场分为农林隙地和山坡灌木丛两类,草质优良,可载畜19.98万个羊单位,发展牧业条件优越。

中草药资源:境内有中草药683种,已大量采集收购的有164种,主要为党参、黄芪、柴胡、黄芩、连翘、丹参等。

野生动物资源:铜川有野生动物68种,分属16目35科,其中兽类5目10科23种,主要为中华鼠、花鼠、岩松鼠、艾虎、水獭、草兔、野猪、狍等;禽类动物10目23种,主要有石鸡、环颈雉、喜鹊、鸢、楼燕、啄木鸟、杜鹃、麻雀等。

水资源:铜川水资源总量22042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1069万立方米,地下水12607万立方米。

目前,已探明的地下水可开采量4494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耀州区漆、沮河谷区走马村川道、瑶曲川道和小丘、坡头、下高埝原。

水质良好,宜饮用。

矿产资源:铜川矿产资源总量为47.2亿吨,保有资源量36亿吨。

全市含煤面积1298.3平方公里,煤炭矿产地48处,主要分布于耀州区和印台区,宜君县和王益区亦有少量分布,累计探明储量34.7亿
多吨,保有储量为26.9亿吨;水泥用灰岩矿产地9处,集中分布于耀州区桃曲坡—王益区黄堡石坡和耀州区永安路街道以东的宝鉴山—杨泉山到印台区陈炉镇一带,向东南延入富平县境内,保有储量为9.93亿吨;水泥配料用黄土矿产地有王家砭黄土矿、五台山黄土矿、裤当沟黄土矿、药王山黄土矿、桃曲坡黄土矿和文昌阁黄土矿等6处,探明储量9025万吨,保有储量8813万吨,未开采;耐火粘土和陶瓷粘土保有储量分别为3398.9万吨和347万吨;油页岩资源量6.77亿吨,分布于耀州瑶曲镇—印台区何家坊—宜君县哭泉镇、棋盘镇一带,向东进入白水县境内,尚未开采;煤层气预测资源量为300多亿立方米,尚未开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