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三大常规
临床三大常规检验基础知识
临床三大常规检验基础知识在现代医学中,临床检验技术在辅助临床诊断与治疗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临床检验技术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检验项目更是日趋完善。
在众多新项目不断涌现的今天,临床检验最基本的血、尿、便三大常规仍旧受到大家的重视,为什么呢?因为初诊检查三大常规可以了解患者的生理情况,对所患疾病进行初步判断;治疗过程中检查三大常规能够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
因此,不论是我们检验工作者还是临床医师熟练掌握临床三大常规检验的基础知识都是必要的。
1 血常规检验基础知识血常规检验是血液检验项目中最基础及最常用的检验,在绝大多数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都有应用,主要包括血细胞计数及相关参数测定、血细胞形态学检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仪器的应用使血常规检验快速、项目扩展、参数增多,因此,血常规检验能及时、准确、随机、全面反映机体的基本功能状况。
血常规检验取材容易,检测便捷,仍然是筛检疾病、遴选其他实验检査的首要程序。
血细胞主要分为红细胞、白细胞与血小板。
通过检验血细胞数量及相关参数、血细胞形态,能够筛选出一些疾病。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携氧或二氧化碳的呼吸载体和维持酸碱平衡等。
临床可通过各项红细胞参数检验和红细胞形态观察对贫血和某些疾病进行诊断或鉴别诊断。
常用的红细胞检査项目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形态观察、红细胞平均指数计算、网织红细胞计数、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等。
外周血白细胞检验是血常规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以下情况可以检査白细胞:①感染、炎症、组织损伤或坏死、中毒、贫血。
②结缔组织病、骨髄抑制(电离辐射、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抗甲状腺药物等)。
③恶性肿瘤、白血病、骨髄增殖性疾病和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等。
计数外周血的白细胞数量、检査染色条件下各种白细胞的形态并分类计数,是诊断疾病,尤其是对恶性血液病进行初步诊断和评估疗效的基本指标。
常见检验科的临检项目有哪些
常见检验科的临检项目有哪些检验科是一种很常见的检查机构,我们要到医院,首先要做的就是检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一般的化验室都会做什么?实验室的工作包括病房、急诊、各类体检、科学研究等。
下面是关于检验科的临检项目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1、血液一般检查检查项目:全血细胞分析(23项指标)、白细胞显微镜分类、网织 RBC计数、血沉、血型、嗜酸细胞计数等。
检查目的:常规检查,各种贫血及血液病筛查,健康体检等。
2、血液寄生虫检查检查项目:疟原虫检查、微丝蚴检查。
检查目的:检查血液内有无寄生虫。
3、液检查检查项目:尿液分析尿10项指标)、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尿畸形RBC显微镜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阿迪氏计数、尿乳糜试验、尿卟啉、尿本-周氏蛋白检查等。
检查目的:诊断各种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4、粪便检查检查项目:大便常规、粪潜血。
检查目的:胃肠道疾病的检查及消化道肿瘤的筛查。
5、体液及脑脊液检查检查项目:胸、腹水常规,脑脊液常规。
检查目的:胸腔、腹腔积液的性质鉴别及胸膜疾病的协助诊断。
6、血栓性疾病检查检查项目:血液流变学检查;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还原粘度。
血液高凝状态检查;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浆D -二聚体测定。
DIC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3P试验、D-二聚体测定。
抗凝治疗效果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口服抗凝药物剂量检查目的:中老年人定期健康体检,协助诊断血栓性病。
7、G-6PD酶缺乏检查检查项目:G-6-PD活性测定、MHb。
检查目的:诊断G-6-PD酶缺乏疾病。
8、地贫疾病检查检查项目:Hb电泳、HbF、HbA2、 RBC包涵体检查目的:协助诊断地中海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检查检查项目:酸溶血、糖水试验、热溶血。
检查目的:协助诊断PNH病。
二、关于检验科检查的三大常规三大常规项分别为以下内容:血常规。
三大常规检验科的检查方法
三大常规检验科的检查方法刘女士在某国企上班,今年26岁。
近日由于工作繁多,刘女士不得不经常加班加点。
工作结束后,刘女士发现自己四肢乏力、头脑有些晕眩,且略微发烧。
一段时间下来,刘女士饱受疾病折磨,她选择前往医院诊治。
医生询问刘女士近日症状后,安排刘女士进行了三大常规检验,即血常规、尿常规和大便常规。
医生通过查看检验结果,发现刘女士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指数相比于常人较低,属于轻度贫血,了解到患者月经期较长加上近日工作繁多,建议患者日常注意饮食营养补充,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睡眠时间。
经过调理后,刘女士的三常规检测结果显示正常,身体也有所恢复。
在智能化时代,科技在各个领域占有优势地位,尤其是在医学领域,给予极大的帮助。
作为临床检验的重要辅助,化验检查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尤其是现如今的三大常规检验,即血常规、尿常规和大便常规成为检验人体状况的基本选择。
目前,三大常规检验已成为医学检验的常规检查,虽然检验结果对后期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但样本采取和检验过程难免出现误差,而这些误差对于患者和医生判断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科学进行三大常规检验,在实行检查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本文将围绕“三大常规检验科的检查方法”介绍血常规、尿常规和大便常规三大检验方式。
1.概述三大常规检验科的检查方式主要指血常规、尿常规和大便常规。
其中,血常规检查包括四项检查内容。
当出现细菌病毒感染、贫血或其它情况时,血常规检查内容所对应的指数将会有所改变;尿常规检验主要观察标本中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蛋白质的含量等。
同时,红细胞呈阳性或阴性能够帮助医生了解到患者肾脏是否出现异常;大便常规主要检查大便中有没有白细胞、脓细胞、寄生虫以及大便潜血是否出现异常,从而了解到消化道是否出现问题。
二、血常规1.概念血常规检查是指抽取患者体内的静脉血,观察血液中的血细胞数量的变化、形态以及分布等指标,从而初步判断血液系统的状态。
1.四大重要项目1.红细胞红细胞是血常规检测中较为明显的一项数据。
带你读懂检验科“三大常规”
带你读懂检验科“三大常规”在医学领域中,检验科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检验科的各项检验,医生可以获得患者的生理状况和疾病信息,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在检验科中,有三个常规检验项目被广泛应用,它们被称为“三大常规”。
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这三个常规检验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和生化指标检验。
一、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是评估患者全血细胞数量和形态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
它可以提供有关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血细胞的数量和质量信息。
1. 红细胞指标血常规中的红细胞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等。
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可以反映患者的贫血程度,而平均红细胞体积则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贫血的类型。
2. 白细胞指标白细胞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和不同种类白细胞的比例(比如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等)。
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的程度,而不同种类白细胞的比例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判断病情。
3. 血小板指标血小板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患者的出血倾向,而平均血小板体积则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出血性疾病的类型。
血常规检验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炎症或出血等问题,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二、尿常规检验1. 尿液外观尿液外观指的是尿液的颜色、透明度和气味等。
正常情况下,尿液应该是黄色或琥珀色的,透明度较高,无异味。
2. 尿液化学成分尿液中的化学成分包括蛋白质、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和尿胆原等。
通过检测这些化学成分的含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肾脏功能异常、糖尿病或其他疾病。
3. 尿液沉渣尿液沉渣是指尿液中的固体物质,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细菌和结晶等。
通过观察和计数尿液沉渣中这些物质的数量和类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肾脏疾病或其他疾病。
尿常规检验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和泌尿系统健康状况,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血、尿、便”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你了解多少
“血、尿、便”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你了解多少“血、尿、便”检验是医学领域中的三大常规项目,是评估一个人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血液、尿液和粪便的分析,可以了解人体内部的代谢状态、器官功能以及疾病的存在与发展情况。
这些项目不仅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监测治疗效果,还可以帮助个人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现代医学中,血、尿、便检验已经成为对人体健康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工具,对于维护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这三大常规项目的了解和重视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健康知识。
那么具体应该了解哪些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血、尿、便”检验的世界吧。
首先需要明白“血、尿、便”检验的重要性是什么?1、血、尿、便检验的重要性是什么?为了进一步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血、尿、便检验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检验可以提供有关身体系统功能、代谢水平和疾病风险的关键信息。
其中血液检验可以提供关于体内的各种重要指标的信息,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身体的免疫功能、贫血风险、感染风险以及出血倾向等。
尿液检验可以提供关于肾功能、水平平衡和泌尿系统疾病的信息。
便液检验可以提供关于消化系统和肠道疾病的信息。
那么“血、尿、便”检验中的常见项目有哪些呢?各自有什么作用呢?2、“血、尿、便”检验中的常见项目有哪些呢?各自有什么作用呢?2.1血液检验在血液检验中,常见的项目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等。
这些项目可以提供关于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
①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它携带着氧气,通过血液循环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
血红蛋白水平可以反映贫血的程度,帮助医生判断贫血的原因。
②白细胞计数用于评估身体的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
白细胞是身体的主要免疫细胞,它们可以消灭病原体和维持身体的免疫平衡。
白细胞计数高或低可能意味着免疫系统的异常。
医学检验三大常规检验
*血小板 (PLT)
1.形状不规则, 无细胞核, 较红细胞小 2. 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胞产生 3. 参与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 器官移植排斥 4.血小板寿命约7~14天 5.在脾脏中贮存, 大多也在脾脏中被清除
*参考值
100~300 ×109/L
* 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增高: 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 切除术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 *血小板计数减少: 见于脾亢、再障、急性 白血病、 ITP 、尿毒症等。
*镜检: 红细胞、 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
*临床意义
1.隐血阳性 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急慢性肾炎等。
2. 白细胞阳性 见于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 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3.蛋白质阳性 见于多种肾炎、急性肾竭、 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
4.葡萄糖阳性 见于肾性糖尿、糖尿病、 甲亢等。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减少: ①红细胞生成减少: 白血病等 ②破坏增多: 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 伤、溶贫等
③合成障碍: 缺铁、维生素B12缺乏等 2.红细胞增多: 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 多症、肺气肿等
* 血红蛋白 (HB)
1.红细胞内含有一种红色的蛋白质 2. 功能是携带气体 3. 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数量增减增减基本一致 4.作为贫血判断的标准
*参考值
* 男: 120~160g/L * 女: 110~150g/L * 儿童: 120~140g/L
*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 常见于各种贫血, 再障、 缺铁贫等。
*血红蛋白增多: 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 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 白细胞 (WBC)
1. 中性粒细胞 (N) 2. 淋巴细胞 (L) 3. 单核细胞 (M) 4. 嗜酸粒细胞 (E) 5. 嗜碱粒细胞 (B)
最新三大常规检验
*参考值
*成人: 4~10 ×109/L *新生儿:15~20 ×109/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临床意义
*生理性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 妊娠、新生儿。
*病理性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减少: ①红细胞生成减少:白血病等 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 溶贫等 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缺乏等 2.红细胞增多: 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 多症、肺气肿等
* 参考值
* 男:120~160g/L * 女:110~150g/L * 儿童:120~140g/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见于身体缺氧、血液 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血红蛋白(HB)
1.红细胞内含有一种红色的蛋白质 2. 功能是携带气体 3. 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数量增减增减基本一致 4.作为 贫血判断的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血小板 (PLT)
1.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较红细胞小 2.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胞产生 3. 参与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 器官移植排斥 4.血小板寿命约7~14天 5.在脾脏中贮存,大多也在脾脏中被清除
检验科三大常规复检规则
检验科三大常规复检规则
1、为了确保医疗安全,提高检验质量,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无误,现制定检验结果复检、复查规定。
(概念:复检是针对同一份标本,复查是重新采集标本)
2、出现如下情况均应进行复检。
(1)结果出现明显错误。
(2)检验结果和临床矛盾、临床医生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
(3)检验结果超出线性范围。
(4)检验结果和历史记录相差悬殊。
(5)Rh血型阴性,HIV抗体、TPPA,等结果阳性。
(6)检验方法学检验不同的检测项目和上次检验结果不符。
(7)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应第一时间复检无误后方可报告,并启动危急值报告程序。
3、出现如下情况均应进行复查。
(1)检验标本信息错误。
通知临床重新采集标本复查。
(2)复检结果仍可疑,通知临床复查。
4、复检、复查要注意核对试剂质量、确认仪器正常状态、室内质控是否可靠、检测操作的正确性、编号是否正确、离心是否彻底等。
确认无误后进行复检、复查。
5、复检结果一致或找出不一致的原因,方可报告,同时通知临床。
若未找出原因,仍出现不符合,应报告实验室负责人,重新取样复查,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联系临床后,发出报告.。
医院三大常规的临床意义
粪便常规
粪便虫卵检查未查到人体寄生虫肠道寄生虫病的 诊断多依靠在粪便中找到虫卵、原虫滋养体和包 囊。可在粪便中查到寄生虫虫卵有:蛔虫卵、钩 虫卵、鞭虫卵、蛲虫卵、血吸虫卵、东方毛圆形 腺虫卵、姜片虫卵、肝吸虫卵、牛肉绦虫卵、猪 肉绦虫卵等。可在粪便中查出的原虫滋养体和包 囊有:结肠阿米巴、痢疾阿米巴、布氏阿米巴、 微小阿米巴、脆弱阿米巴等。可在粪便中查到的 各种滴虫、鞭毛虫有:兰氏贾第鞭毛虫、人肠鞭 毛虫、肠内滴虫、结肠小袋纤毛虫等。可在粪便 中查到的虫体和节片有:蛔虫、蛲虫、钩虫、猪 肉绦虫、牛肉绦虫等。根据查到的各种寄生虫, 即可诊断为相应的寄生虫病。
减少:病理性: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 病、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极度严重感染、X 线照射、肿瘤化疗后和非白血性白血病等。
血液细胞常规检验
5、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N)2-7.7 X10^9/L 增多: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尿毒 症、急性汞中毒、急性氢中毒等。 减少: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X线或镭照射、 抗癌药物化疗、极度严重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 等。 淋巴细胞(L)0.8-4 X10^9/L 增多: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麻疹、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等。 减少: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反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 单核细胞(M)0.12-1 X10^9/L 增多:结核、伤寒、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 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等。
尿液分析
维生素C0-0.6mmol/L降低,常见于维生素C摄入量不足或 坏血病。当尿液中含氧化性物质时,结果也会偏低。长 期增高可能与肾结石形成有关。 尿比重1.015-1.025升高见于急性肾炎、糖尿病、高热、 呕吐、腹泻或心力衰竭。降低见于慢性肾炎、肾性肾盂肾 炎、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或尿崩症。 隐 血0-10cells/ula、血尿常见于尿路炎症、急性肾炎、肾 结核、尿道炎、肿瘤,有白细胞时则表示有炎症;蛋白阳性、 尿沉渣中有肾上皮细胞、管型等时,应考虑肾炎;特别是 有红细胞管型时,是肾实质出血的佐证。b、血红蛋白尿见 于发作性血红蛋白尿症,还见于各种中毒、感染、链球菌 败血症、疟疾(黑水热)、灼伤、溶血性输血反应等情况。
一文带你读懂检验科“三大常规”
一文带你读懂检验科“三大常规”人吃五谷杂粮,生病是无法避免的。
当我们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或者就诊的时候,接触最多的便是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等“三大常规”,听得最多的话也是“查个血吧”、“查个尿吧”等,这些都是检验科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现在就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三大常规”都是什么?怎么看报告单?一、三大常规项检查指什么?(一)血常规血常规是当今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和普遍的检查手段之一,在人体血液中主要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细胞中常用于临床辅助诊断的项目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其中白细胞的正常成年人范围为4.0-10.0×109/L,当白细胞数量出现明显波动情况时需警惕疾病存在,升高则考虑为细菌感染、急性化脓性感染、白血病等病变原因引起,降低则考虑血液病、病毒感染、肿瘤化疗因素引起;成年女性红细胞的正常范围为3.5-5.0×1012/L,当红细胞数量升高时考虑与严重脱水、先天性心脏病等因素有关,降低则需警惕贫血、出血等疾病的发生;血小板计数正常范围为100-300×109/L,其数量变化可作为血栓性疾病与多种出血等疾病发生诊断指标。
血常规检查可对血细胞数量、形态及分布情况等进行清晰观察,便于对患者病情诊断情况、血液状况进行判断,血细胞检查在贫血、腹痛、头晕、感冒等病症患者诊断中可作为有效辅助方式。
血红蛋白成年女性正常值范围为115-150g/L,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前者降低情况多发生在婴儿期、妊娠中后期机体中,主要因血原料不足引起,而升高情况在高原地区人群、新生儿、婴儿等机体中,后者降低考虑与急慢性失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因素有关,而升高则与大面积烧伤、脱水、严重呕吐、肿瘤、肾脏疾病等因素有关。
(二)尿常规尿液是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肾小球过滤和小集合管、肾小管的重吸收与分泌后形成的,其后在流经输尿管,短暂贮存于膀胱内,最终经尿道排出体外。
检验科三大常规
大便常规是消化道疾病的初步筛查方 法,有助于发现肠道炎症、感染、消 化道出血等常见疾病,为临床诊断提 供重要依据。
检测方法与仪器
检测方法
大便常规检测包括肉眼观察、显微镜检查和实验室化学检测等方法。
检测仪器
显微镜、离心机、染色剂、粪便潜血试验仪等。
临床意义与解读
临床意义
大便常规检测结果对于诊断肠道疾病具 有重要意义,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病 、消化道出血等。
微生物培养
总结词
微生物培养是通过人工方法在实验室培养微 生物,以检测和鉴定病原体的检查。
详细描述
微生物培养常用于临床诊断,通过对感染部 位分泌物的培养,可以发现引起感染的病原 体,如细菌、真菌、病毒等,为临床医生提
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
Hale Waihona Puke 05检验科三大常规的未来发展
自动化与智能化
自动化技术
检测方法与仪器
检测方法
血常规检测通常采用自动化血液分析 仪进行,包括采集静脉血或末梢血, 然后通过仪器进行自动检测。
仪器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血液分析仪品牌包 括希森美康、贝克曼、日立等,这些 仪器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快速、准确 性高等优点。
临床意义与解读
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测定
反映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有助于诊 断贫血和指导输血治疗。
结果解读
尿常规检测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对于尿 液中出现蛋白质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查肾功能和肾脏超声等,以明确诊断和治 疗方案。
03
大便常规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大便常规是检验科三大常规检查之一, 通过对大便的性状、颜色、细胞、寄 生虫等指标的检测,评估肠道健康状 况。
临检(三大常规)
主要临床类型
发病机制分类
主要临床类型
形态学分类
正红细胞型
2.红细胞酶缺陷 无氧糖酵解途径红细 胞酶缺陷所致 溶血性贫血如丙酮酸 激酶缺陷等 缺乏磷酸戊糖旁路或 谷光甘肽代谢所需酶 变异溶血性贫血如葡 萄糖-6-磷酸脱氢酶变 异等 3.珠蛋白肽链量 同上“珠蛋白合成障 改变及分子结 碍” 构变异
红细胞沉降测定
参考值:魏氏法:成年男性:0-15mm/h 成年女性:0-20mm/h 临床意义:魏氏血沉值达25mm/h时为轻 度增快,达50mm/h为中度增快,大于 50mm/h为重度增快。
1.生理性增快:妇女月经期,妊 娠 3个月 以上到分娩后3周,可达30mm/h以上,60 岁以上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逐渐增多 而逐渐增高. 2.病理性增快: 1).各种炎症:细菌性炎症发生后2-3天即 可见血沉增快.风湿热活动期,慢性炎症如 结核病,血沉明显加快.
3).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核象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细胞增多并出现晚 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均称为核象左移, 核左移伴白细胞增高称再生性核左移,表示骨 髓造血旺盛,机体抵抗力强.核左移伴白细胞总 数不增高或减低称退行性核左移,表示骨髓释 放受到抑制,机体抵抗力差. 核象右移:分叶五叶以上超过3%称核象右移, 此时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由于缺乏造血物 质,脱氧核糖核酸减少或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 致,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
凝血和纤溶机制
凝血机制: 内源凝血途径:指因子Ⅻ被激活至因子Ⅹa 形成的过程. 外源凝血途径:指因子Ⅲ与因子Ⅶ结合直至 因子Ⅹa形成的过程. 共同途径:在因子Xa 生成后,此后凝血酶 原酶的形成、凝血酶和纤维旦白的形 成.
三大常规
关于三大常规演讲稿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我第一次做这样的演讲,有什么讲的不好的地方请大家谅解。
我讲得不是很深奥的学问,但我讲的一定是很重点,今后你们的工作中很常见的知识。
今天我同大家一起来讲解一下关于检验科最为基本的常规检查,也就是下面我会讲到的三大常规,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
三大常规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和“大便常规”,三大常规的结果应该怎样分析、理解和记忆呢,它与临床有多大的关系呢?下面讲述一些大家不知道但又应该知道的一些知识。
去医院看病,免不了要作一些检查,其中三大常规最常用。
在无病理情况,三大常规值都处于正常范围,但当患了疾病,或身体受到某种(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机械的)不良刺激和创伤时,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平衡条件受到破坏,其检验的某些正常值就发生变化了。
检验科向临床医生提供的检验报告便可作为临床诊断病情的重要依据。
血常规检验科的常规检查看似简单,其实也不难。
首先向大家讲一下血常规,现在急诊化验室有三台血常规的仪器,其中两台是西斯米康的不同的型号仪器,还有一台高级一点的是拜尔的,检测原理大致相同,都包括了电阻抗法也叫做库尔特原理、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检测、射频技术等。
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
通过观察血细胞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
血常规的检查意义在于,及早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感染,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同时可以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1.红细胞(RBC):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最多,在针尖大小的一点血中,可有几百万个其寿命为100—120天。
记得细胞工程有位年轻的老师问过我,为什么离心以后有的人的血清很多,有的人的很少?其实这完全可以用红细胞的量的多少来解释。
2.血红蛋白测定(HB):贫血涉及许多因素,做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就是最基本的检查,这两项检验可以帮助医生提高警惕,及时发现与营养、消耗、遗传以及贫血有关的因素。
贫血分级按照30、60、90分四级。
检验科三大常规课件
确保患者留取的尿液标本具有 代表性,避免污染或掺假。
标本处理
及时处理尿液标本,避免细菌 滋生或化学变化影响检验结果 。
仪器校准
定期校准尿液分析仪,确保检 测结果的准确性。
质量控制
定期进行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03
大便常规检验
大便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外观
记录大便的形状、颜色、质地等
检验科三大常规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血常规检验 • 尿常规检验 • 大便常规检验 • 其他常规检验项目 • 检验科的质量管理
01
血常规检验
血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01
02
03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通过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评估患者的感染和炎症情 况,以及可能存在的恶性 肿瘤。
红细胞计数和形态
红细胞计数和形态可以反 映患者的贫血或红细胞增 多症,以及可能存在的血 液系统疾病。
实验室标准化
实验室标准化是血常规检验质量的 重要保障,包括实验室内部的质量 控制、室间比对试验等。
02
尿常规检验
尿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01
02
03
04
尿液的外观
颜色、透明度、浑浊度等。
尿液的化学成分
比重、酸碱度、蛋白质、糖分 、酮体等。
尿液的细胞成分
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 。
其他
尿液中是否存在管型、结晶等 异常物质。
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措施
检验报告的审核
对检验报告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不确定度评估
对检验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估,量化分析结果的误差范围,提高 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检验科三大常规项检查具体指什么?
检验科"三大常规项"检查具体指什么?医学检验有三大最基础、应用最广泛、最为大家熟悉的项目,它们就是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属于检验科的三大常规项,通过这三样检查能够查出人体的健康状况,患有哪些疾病,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三大常规具体能够检查什么。
一、血常规血常规主要指通过观察血细胞数量变化、形态分布来判断身体健康状况,并筛查疾病,这是一项十分神奇的检查方式,无论内科、外科、妇科、男科,也不管是发烧、咳嗽、头痛、腰痛都可用它进行检查,通过观察血液细胞数量及形态的变化,可作为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血液相关疾病的依据;血常规更多的作用是帮助医生明确受检者是否是因其他疾病而引起的血液变化,通过血常规能够发现许多疾病的苗头。
拿到一张血常规报告单,我们不需要看那些复杂的中文和繁琐的数字,因为每一张报告单中的指标都有相对应的参考值范围,且会在这一项指标存在升高或降低时标记↑↓符号,所以受检者只需要在报告单上对应寻找即可,一般高出或低于正常值一点并无大碍。
血常规检验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有三种数据,第一种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一般来讲,相对性增高通常是由于血浆容量减少,致使血液中有形成分相对增多形成的暂时性假象,多见于脱水血浓缩时,常由严重呕吐、多次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尿崩症、大剂量使用利尿药等引起,绝对性增高多与组织缺氧、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有关,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如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临床较为常见,其特点为红细胞及全血容量增加,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见于肺源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及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降低也分为两种,其一为生理性降低,多见于生长发育迅速而导致造血原料相对不足的婴幼儿、妊娠中后期血容量明显增加而引起血液稀释的孕妇,以及造血功能减退的老年人;而病理性减少则是在提示疾病,需要查明病因;第二种为白细胞,生理性变化为:早晨较低,傍晚较高;餐后较餐前高;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时较安静状态下偏离;月经期、妊娠、分娩、哺乳期亦可增高;新生儿及婴儿明显高于成人;吸烟亦可引起白细胞增高;病理性增多原因有:急性化脓性感染,尤其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如腋肿、脑膜炎、肺炎、阑尾炎、扁桃体炎等 ;某些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组织损伤如严重外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等 ;急性大出血;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肺癌等 ;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酣症酸中毒、尿毒症等 ;某些金属如铅、汞等中毒。
检验科三大常规项检查具体指什么?
检验科三大常规项检查具体指什么?去医院看病,医生常会建议做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检验,其涉及身体几乎所有信息,可帮助医生初步了解患者疾病性质。
基于此,本文为大家讲讲检验科三大常规项具体指什么,以供各位正确认识检验科的三大常规。
一、三大常规项检查具体指什么?(1)血常规:血常规属于比较普遍、常见的一种检查手段,我们人体的血液主要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血细胞主要是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常规主要包括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女性115g/L~150g/L,男性130g/L-175g/L)、血小板计数(正常值范围:100×109/L~300×109/L)、红细胞(正常值范围:(女性3.8×1012/L~5.1×1012/L、男性4.3×1012/L~5.8×1012/L)、白细胞(正常值范围:3.5×109/L~9.5×109/L)等,可观察血细胞分布、形态、数量改变等情况,进而判断血液状况、诊断病情,较适合感冒、头晕、腹痛、贫血等患者。
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Hb)水平降低,分生理性降低见于生长发育迅速而导致造血原料相对不足的婴儿、妊娠中后期血容量明显增加而引起血液稀释的孕妇,病理性降低则需警惕各种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慢性失血等;生理性升高则见于生活在高原地区的居民、胎儿及新生儿等,病理性升高则见于脱水、大面积烧伤、严重呕吐等以及肺源性心脏病、某些肿瘤和肾脏疾病等。
血小板计数与多种出血和血栓性疾病密切相关。
红细胞(RBC)降低需警惕出血、贫血,其升高需警惕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脱水等。
白细胞(WBC)有明显生理性波动,如早晨较低,傍晚较高,餐后较餐前高等;白细胞水平降低需警惕某些感染性疾病(如伤寒)、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肿瘤化疗等,其上升需警惕急性化脓性感染、细菌感染、白血病等。
(2)尿常规:其检查的项目有尿液颜色(淡黄色透明)、尿比重(1.003~1.030)、尿隐血(阴性)等,可观察尿液内的成分是否正常,不仅能反映有些疾病的治疗效果,还能为疾病后期干预提供有效参考。
三大常规检查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
三大常规检查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作者:李明江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2期一、什么是三大常规检查呢?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提过三大常规检查。
但是三大常规检查具体是哪三大?这里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首先第一项是指常见的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是指关于血液健康检测的常规检查。
血常规的检查中主要有对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检查。
这里简单的讲一下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作用。
红细胞是人体内的搬运工,俗称红血球。
我们都知道血液贯穿人体,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全身并且帮助人体把肥料排出去。
而血液中的红细胞主要就是搬运工和清洁工的角色。
而白细胞也同样勤勤恳恳工作,它是血液中的警察,负责保卫身体的安宁并且白细胞还负责缉拿“犯人”,消灭吞噬各种病原体和阻碍身体健康的坏死组织碎片,老虎苍蝇一个都不放过。
而血小板在血液中同样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医生,其实也可以认为是修补匠。
因为血小板的主要任务就是修补破碎的血管,有止血凝固的作用。
其次,第二项是指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是各大医院当中进行检测的最普遍、最常规的项目之一,并且操作过程简单。
基本可以说,上趟厕所就可以帮助你了解很多身体状态信息。
最后,第三项是指大便常规检查,你去医院化验大便的时候,医生会给你一个便盒,让你专门用来收集大便的,当你将热腾腾的大便交给医护人员之后。
大便会被送到检验科,有专门的检验科医生,敬业的检验科医生不怕脏,不怕臭,对你的大便展开全方位的化验检查。
可别小瞧了大便检查,作为三大常规检查科目之一,同样也是医生辨别病人患者,提出可靠诊断的利器。
二、三大常规检查有什么注意事项和意义呢?对于血常规来说,患者在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时候。
最好尽可能的保持腹部没有食物存在。
前一天要注意,不能吃过于肥硕油腻的东西,这些会影响你的第二天血液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准性。
要喝酒的人注意,在检查的前一天控制你的酒瘾,不要喝酒,酒精含量会对你的血液浓度造成很大的影响。
第二,在采血之前,患者要注意不要进行过度的运动。
检验科常规项目及患者准备事宜
检验科常规项目及患者准备事宜检验科是各个医院的“无名工作者”,我们到医院就诊时虽然看不到检验科工作人员,但一定接受过检验科工作人员的检验,他/她们的日常工作时检验各种标本,客观分析患者机体健康状况,并向临床科室发放检验报告,以便临床医生以此为依据作出准确的诊断结果,实施针对性治疗。
一份准确的检验报告需要患者、临床和检验科三方共同完成,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差池都会影响后续诊断和治疗,而检验科的项目那么多并不是每一种都经常使用,那么,检验科有哪些常规项目呢?它们的检验内容是什么?患者为此需要作出哪些准备的?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检验科的世界。
一、检验科常规项目1.血常规说到检验项目,不得不提检验科三大常规检验,即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相较于尿常规和便常规,血常规更为常见。
血常规检测指标以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为主,红细胞具有输送氧气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当红细胞升高时应考虑有无脱水、重体力活动等生理性情况,排除生理因素后则应考虑各种心脏疾病以及红细胞增多症等引发的病理性因素。
观察红细胞水平时应同时查看血红蛋白水平,一般来讲,血红蛋白降低可能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瘤、白血病等疾病有关;白细胞是身体内的“白衣卫士”,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当机体受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会自发战斗,包围并吞噬细胞,所以观察报告单时应仔细查看白细胞总数,当总数升高时应考虑急性细菌感染等疾病,当总数降低时则应考虑病毒感染等疾病;血小板具有修复作用,主要功能为凝血、止血和修补破损血管等,所以血小板降低应引起重视,排查有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急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而血小板升高则应考虑慢性感染、肿瘤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1.尿常规尿常规检验在临床也比较多见,通过尿液化验可了解受检者肾脏健康状况。
尿常规检验项目略多于血常规,其中尿蛋白升高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比如剧烈运动、神经紧张等,但也不排除病理性因素,比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妊高症、多发性骨髓瘤、严重泌尿系感染等;尿糖升高也有生理和病理两种情况,生理性因素与妊娠、情绪紧张、摄入大量糖类等有关,而病理性因素则与糖尿病、甲亢、肾上腺肿瘤、肾病综合征等有关;尿比重升高可能与脱水、大量出汗、心力衰竭、惊厥、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因素有关,而尿比重降低则与大量饮水、尿毒症、急性肾炎等有关;一般来讲,尿液中存在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当尿液中白细胞高于正常水平时,则提示泌尿感染,比如阴道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肾盂肾炎等,而尿液中红细胞升高时,则可能与泌尿系统炎症、结石、肿瘤以及肾性疾病有关,或提示全身性疾病,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细胞主要生理功能
是作为呼吸载体从肺部携带氧输送 到全身各组织,并将组织中的二氧化碳 运送到肺而呼出体外。这一切功能主要 通过其内所含血红蛋白(Hb)来完成的。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 血红蛋白测定(hemoglobin,Hb)
[参考值]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新生儿
RBC (4.0—5. 5)X1012/L Hb 120--160g/L RBC(3.5—5.0)X1012/L Hb 110--150g/L RBC (6.0—7.0)X1012/L Hb 170--200g/L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①造血物质缺乏 → 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 胞性贫血; ②红细胞丢失↑→失血性贫血; ③红细胞破坏↑→溶血性贫血; ④骨髓功能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上根据Hb↓程度将贫血分为
贫血分为四级: 轻度贫血:男Hb<120g/L,女Hb<110g/L; 中度贫血:Hb<90g/L; 重度贫血:Hb<60g/L; 极度贫血:Hb<30g/L。 按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分类,将贫血分成三大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 2.红细胞破坏过多 3.失血
4.尿比重 (specific gravity,SG)
正常:1.015-1.025 SG降低:<1.010左右 提示肾浓缩功能严重受损。
SG增高:>1.020
可诊断脱水、急性肾炎、高 热、心衰、休克等尿量减少。
(三)尿液化学检查 1.尿酸碱度(pH)
正常:弱酸性, pH值约6.5 ⑴酸性尿:酸中毒、高热、痛风、维C 等药物。 ⑵碱性尿:碱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 尿路感染
2. 蛋白质定性检查
①正常:定性(—)
②蛋白尿:尿液蛋白定性阳性或定量> 0.15g/24h称为蛋白尿。 临床意义: ①生理性蛋白尿:见于高热、剧烈运动后产生, 为一过性蛋白尿,定量<0.5g/日。 ②病理性蛋白尿:持续性蛋白尿 见于:肾实质病变,如肾炎、肾病综合征、 肾肿瘤肾淤血,妊娠中毒症,药物中毒等。
血小板
血小板是血细胞中最小的一种,它是从骨 髓巨核细胞的细胞质脱落之片段所形成的, 它体积虽然很小,但有很好的聚集和黏附 功能,参与人体的止血和凝血过程,维护 人体的健康。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
参考值(100-300)×109/L 临床意义: (1) PLT增多: PLT >400×109/L。 ①原发性增加: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粒、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②继发性增加:急、慢性炎症、IDA、癌症、 急性出血等。血小板多<500×109/L。
中性粒细胞 循环中的WBC 嗜酸性粒细胞 包括5种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分类计数:是将血液制成涂片,经染色后 在油镜下进行分类,求得各种类型白细 胞的比值(百分数)。
白细胞计数(WBC)
参考值:WBC(4~10)×109/L
3.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值:
中性粒细胞:(Nsg)50~70%
1.尿液外观:
尿液颜色: ①正常新鲜尿液:一般从无色至淡黄色,透明。 ②影响尿色的因素包括:食物、药物、尿量。 ③混浊:常见于尿酸盐、沉淀。 尿色异常: 胆红素尿、血尿、血红蛋白尿、脓尿、乳糜 尿。
尿色异常
①胆红素尿: 呈深黄色 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②血尿: 呈淡红色云雾状,洗肉水样,可含血凝块。 见于:肾结核,肾肿瘤,泌尿系结石、 急性肾炎、肾盂肾炎,出血性疾病。 ③血红蛋白尿:呈浓茶色、红葡萄酒色或酱油色。 见于:严重的血管内凝血、蚕豆病、误输血。 ④脓尿、菌尿:呈混浊,白色云雾状。 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 ⑤乳糜尿:呈乳白色。 见于:丝虫病,或肾周围淋巴管受阻(如结核、 肿瘤等)。
白细胞计数------临床意义
2、WBC减少见于: 1)病毒感染; 2)某些阴性杆菌感染; 3)血液病如再障、某些白血病; 4)理化损伤如接触放射线、应用某些 药物。 5)其他:SLE病、脾功能亢进等。
嗜中性粒细胞
增多:
1.多见于细菌感染,轻度感染即可增加; 2.中毒性疾病; 3.反应性增大:急性溶血、手术后、局部组织坏 死等; 4.血液疾病 减少: 1.病毒感染 2.血液疾病 3.理化因素
血常规检查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概述: 指对外周血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和质量的 化验检查。 检查内容: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红细胞计数(RBC) 血红蛋白测定(Hb) 血小板计数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WBC) 白细胞分类计数
粪便颜色和性状---临床意义
(7)乳凝块便:见于婴儿消化不良。 (8)细条样便:见于直肠癌。 (9)食糜样/稀汁样:见于各种腹泻。
(二)气味检查
临床意义:
臭味/恶臭见于: 慢性胰腺炎,消化不良, 直肠癌→继发感染。
(三)粪便显微镜检查
粪便显微镜检查
粪便显微镜检查
◆检查内容:
(1)查找寄生虫卵及原虫 (2)细胞: ①红细胞→为肠道下段炎症/出血。 ②白细胞 、脓细胞 →为炎症:如肠炎、菌痢。 (3)食物残渣:淀粉颗粒,脂肪小滴,肌纤维 等大量→提示消化不良。
白细胞分类计数 淋巴细胞
增多: ①主要见于病毒性疾病;或某些细菌性疾病, 如百日咳、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引起的疾 病。 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减少: 见于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接触射线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 单核细胞
增多: ①某些感染; ②某些血液病: 如粒细胞↓或粒细胞缺乏症的恢复 期,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 ③单核细胞白血病 。
粪便检查
粪便检查目的:
(1)了解消化系统有无炎症、出血、 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等疾病。 (2)了解消化功能状况。 (3)协助诊断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
(一)粪便颜色和性状
正常粪便:成人呈黄褐色、成形, 婴儿呈黄色或金黄色。 临床意义: (1)粘液脓样/脓血便 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等。 (2)鲜血样便: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 (3)米泔样便:见于霍乱。 (4)柏油样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 (5)白陶土样便:见于阻塞性黄疸。
2.尿液气味
气味:正常尿液放置呈氨臭味。 临床意义:特殊气味提示某些疾病 慢性膀胱炎,尿潴留→氨味。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烂萍果味。 受食物影响(葱,大蒜)→特殊气味。
3.尿量
正常成人尿量:1.0~2.0L/24h,平均1.5L 多尿(polyuria):> 2500ml/24h
① 暂时性多尿见于饮水过多或应用利尿药后。 ②病理性多尿见于:糖尿病、尿崩症、肾小管疾病、 ARF多尿期、精神性多尿(常伴尿频)。 少尿(oliguria):<400ml/24h;<17ml/h。 无尿(anuria):<100ml/24h。 少尿或无尿可见于:各种原因所致休克、创伤、严 重脱水、急性重型肾小球肾炎,各种原因所致肾小管 坏死、慢性肾衰竭终末期、各种原因所致尿路梗阻, 膀胱尿潴留等。
(四)粪便隐血检查
参考值:正常---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消化道出血。
练习
1.痔疮出血,大便的颜色为: 2.胃出血达50ml是,大便的颜色为: 3.细菌性痢疾是,大便的颜色为: 4.吃了大量猪红后,大便的颜色为:
谢谢
PLT减少---临床意义
(2)PLT↓→自发性出血倾向。 ①血小板生成减少:再障、白血病、放射性损 伤、骨髓纤维化; ②血小板破坏过多或消耗增加,SLE、病 毒感染、药物、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先天性因素。 ③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肝硬化、血液被稀释。
知识点
1.白细胞病理性增多,最常见于细菌性感染; 2.病毒感染时大多白细胞总数是减少的; 3.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 4.淋巴细胞增多主要见于病毒性疾病; 5.红细胞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6.血小板主要参与凝血与止血,当其减少时,患 者会有出血倾向。
检验科三大常规
常用实验检查
实验检查: 1 通过检查→获得病原体、病理变化脏器功能状 态等方面的资料→协助诊断、观察病情或制订 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 了解各种检查的临床意义,正确采集标本, 观察结果。做好检查前准备和解释工作。 3 什么叫“三大常规”? 4 实验检查范围: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液 生化、免疫学检查。
2. 尿糖定性试验
①正常:尿糖定性试验阴性。 ②糖尿: 若定性阳性则为糖尿,称为糖尿。 见于:① 生理性糖尿。 ② 病理性糖尿: 暂时性糖尿:颅脑外伤,脑血管病、胰高血 糖素分泌过多等。 血糖增高性糖尿:如糖尿病。 肾性糖尿: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假性糖尿:某些药物影响,如Vit C、 异烟肼、水杨酸等。
Hb和RBC测定---临床意义
2.病理性变化
增高: 分为三种情况: ①相对性增高,又称假性增高。 见于休克、严重脱水、出汗、大面积烧伤。 ②继发性增高,又称代偿性增高。 见于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 ③原发性增高:见于原因不明的骨髓增殖性疾 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Hb和RBC测定---减少临床意义
3.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值:
嗜酸性粒细胞:(E)0.5~5% 嗜碱性嗜细胞:(B)0~1% 单核细胞: (M)3~8% 淋巴细胞: (L)20~40%
白细胞计数------临床意义
1 、WBC增多见于: (1)生理性增多: 新生儿、妊娠期、分娩、疼痛和情绪激动等。 (2)病理性增多: 1)急性细菌性感染,尤其是化脓性球菌引起 的感染; 2)严重组织损伤/大量的血细胞破坏; 3)急性大出血; 4)急性中毒; 5)白血病及恶性肿瘤。
(一)尿液标本采集和保存
1.清洗、清毒 留中段尿时先清洗外阴、尿道口,将标本留于 消毒试管。留尿要避开月经期。 2. 时间 通常以清晨第一次尿标本最理想。 但特殊检查则应按实验的要求留取,如:24小 时尿蛋白定量,3小时尿细胞计数。 3. 保存 收集的新鲜尿液最好半小时内送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