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慈母情怀》教案设计
课文《慈母情怀》教学设计一等奖
课文《慈母情怀》教学设计一等奖1、课文《慈母情怀》教学设计一等奖↘ 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
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梁晓声的资料,阅读有关歌颂母爱的文章。
↘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我们刚学了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课一定使你感受到母爱的`深沉。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展示资料,交流预习1.简介。
学生先介绍各自收集的资料,然后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
(梁晓声1949年出生于哈尔滨一个建筑工人家庭,山东荣城人。
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梁晓声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现已创作长篇小说六部。
至1994年初已发表六百余万字。
其作品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
他的名字被收入到英、美、澳三国“世界名人录”。
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
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现在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职,任儿童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2.开火车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3.交流预习感受:(1)课文主要讲什么?(2)预习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4.质疑: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呢?↘ 品读课文,感受母爱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在自己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一)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些?依据学生发言,让学生读中体会,其主要为:1.“我穿过一排派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五年级语文教案《慈母情怀》
五年级语文教案《慈母情怀》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慈母情怀》。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内容,体会母亲的伟大和无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恩之心。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关爱家人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诗歌《慈母情怀》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内容,体会母亲的伟大和无私。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和词语的理解。
2. 引导学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四、教学准备:1. 诗歌《慈母情怀》的文本。
2. 相关母亲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忆母亲的关爱和付出。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母亲的感情和想法。
2. 朗读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2)学生自主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理解诗歌:(1)教师逐句讲解诗歌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2)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4. 感悟母亲:(1)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感悟母亲的伟大和无私。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5. 表达情感:(1)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2)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
6. 背诵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背诵诗歌,注意把握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学生自主背诵诗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7.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母亲的伟大和无私。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诗歌,分享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朗读和背诵诗歌时的表现,判断其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2. 听取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对诗歌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见解,评估其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年级语文教案《慈母情怀》
五年级语文教案《慈母情怀》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慈母情怀。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2)激发对诗歌的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慈母情怀。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重点词句的理解。
2. 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慈母题材的诗歌素材。
3.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慈母题材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母爱的认识。
(2)引入本课《慈母情怀》。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诗歌的心得,讨论诗歌中的重点词句。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合作,深入探讨诗歌的意境,感受慈母情怀。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合作探究的成果。
4. 诗歌拓展:(1)教师展示相关慈母题材的诗歌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学习。
(2)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慈母题材诗歌,进行朗读和分享。
5. 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对母爱的理解和体会,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
(2)学生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慈母情怀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珍惜母爱,孝敬父母。
7. 作业布置:(1)正确朗读和背诵《慈母情怀》。
(2)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表达自己对慈母情怀的理解和体会。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中的情感。
2. 运用情感共鸣法,让学生在分享中感受母爱的伟大。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歌的情况。
课文《慈母情怀》教案范文
《慈母情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慈母情怀》,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并体会慈母的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增强家庭观念。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亲情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慈母情怀》的朗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学习与运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体会慈母的爱。
2. 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入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母亲,引出课题《慈母情怀》。
(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中的场景。
(2)其他学生担任评委,对表演进行评价。
5. 情感交流:(1)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母亲的爱,分享感人至深的故事。
(2)讨论如何回报母爱,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慈母情怀》,巩固所学内容。
2. 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写一篇关于母亲的小作文。
3. 思考并记录下自己母亲的爱,以及如何回报母爱。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学习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估:通过学生的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观察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了解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和家庭观念的培养情况。
《慈母情怀》的教案
《慈母情怀》的教案教案:《慈母情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恩之情;2.学习会读、会背诵、会理解《慈母情怀》这首诗歌;3.培养学生爱护母亲、关心家庭的情感和责任心。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背诵能力。
教学准备:1.课件或PPT;2.《慈母情怀》的诗歌原文和注释;3.相关图片或视频素材。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母亲的尊重和敬爱之情;2.引导学生思考,问一些问题,如:你们是如何和你们的母亲相处的?你们有没有孝敬过母亲?你们向母亲表达过什么样的感激之情?导入活动(5分钟):1.准备一个大果篮,篮中放满水果,代表母亲的爱,让学生看图猜词;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母亲的爱心,并尝试用简短的诗句表达出来。
展示(10分钟):1.展示《慈母情怀》的诗歌原文和注释,解释生词和难点词汇;2.分段解读诗歌,让学生理解每一段的意思;3.学生跟读并进行朗读训练。
分组朗读(1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来朗读;2.每个小组的其他成员听朗读,进行评判。
讨论(10分钟):1.提问学生,《慈母情怀》这首诗歌中的哪些内容和情感让你印象最深刻?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背诵与表演(15分钟):1.让学生对《慈母情怀》进行背诵训练,然后分组进行表演;2.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有节奏地背诵诗歌,并用动作、表情等形式进行表演。
总结(5分钟):1.回顾课堂内容,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2.引导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作业布置(5分钟):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篇作文,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2.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运用诗歌的语言风格,让作文尽量有感染力。
教学拓展:1.让学生观看与母亲和亲情相关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并进行讨论和分享;2.家长参与,邀请学生的母亲来班级,分享他们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故事和体验。
五年级语文教案《慈母情怀》
五年级语文教案《慈母情怀》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慈母形象,感受慈母的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3)学会通过朗读来感受文章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通过课文细节描写分析慈母形象,感受慈母的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慈母的概念。
(2)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组内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分析慈母形象。
3. 朗读感悟:(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慈母的爱。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慈母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
3. 学生对慈母情怀的感悟。
六、教学延伸:1. 开展“孝心献父母”主题活动,让学生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
2. 组织学生进行“父母与我”的作文比赛,让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八、教学拓展:1. 让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慈母的文学作品,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2. 组织学生观看关于慈母的电影或纪录片,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慈母的爱。
九、教学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慈母情怀》教案设计: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慈母情怀》教案设计: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引言: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第一位的老师,更是孩子初学的良师。
他们的爱不仅是孩子的心灵支撑,更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父母的陪伴时间与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孩子们的家庭责任感也在不断减少。
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极为危险的。
所以,我们要将“慈母情怀”这部片子引入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使他们能够进一步认识到家庭在自己生命中的重要性,学会爱护父母,承担起自己的家庭责任。
一、分析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慈母情怀”是一部极其优秀的电影,它以一对母子之间的感人故事为主线,生动地展示了母爱的伟大和家庭的重要性。
将这个主题应用到教学中,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亲情。
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可以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动力,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认知度,从而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珍惜家庭生活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家庭责任感,使他们懂得如何爱护父母并承担自己的家庭职责。
2.让学生认识到母爱的伟大和宝贵,进而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养成珍惜他人情感的良好习惯。
3.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和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其人际交往水平。
二、教学内容及难点1.教学内容(1)电影分享会:观看电影,并做出相应的反思和讨论。
(2)分组讨论:通过小组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谈论他们渴望得到的家庭关系和对家庭责任的认识。
(3)家庭实践: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小角色演绎,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激发其家庭责任感。
2.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深刻体会母爱的伟大和家庭的重要性?(2)如何让学生由个人情感向社会情感转化,懂得承担家庭责任并养成良好的现实习惯?三、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1)任务导向的学习方法:教学任务清晰明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目的、适应学习环境,并且通过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年级语文教案《慈母情怀》
五年级语文教案《慈母情怀》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懂得感恩和回报。
(2)培养学生珍惜母爱,关爱家人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运用。
(2)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歌曲《妈妈的吻》,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2)学生分享自己对母亲的认识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勾画出生字词,教师讲解并板书。
3. 合作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4. 课堂练习:(1)学生模仿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写一写自己的母亲。
(2)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5. 小结与布置作业:(2)学生课后向母亲表达爱意,并完成课后练习。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向母亲表达爱意,并写一篇关于母亲的小作文。
3. 收集关于母爱的名言警句,进行积累和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母爱的认识和感受。
3.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慈母情怀》。
2. 相关多媒体教学资源。
3. 学生作业本。
七、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歌曲、故事等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课堂活力。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八、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通过歌曲《妈妈的吻》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导入新课。
《慈母情怀》教案设计
《慈母情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 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慈母情怀》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母爱主题,探讨其现实意义。
3. 写作练习:以“我的母亲”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解课文《慈母情怀》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感受到母爱的存在和价值。
3. 写作技巧的指导与评价。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2.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 采用写作指导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母爱的场景,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慈母情怀》,回答相关问题。
3. 讨论与分享: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母爱主题,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4. 写作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写作任务,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5.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完成一篇关于“我的母亲”的作文。
6. 作文讲评:课堂上,学生互相交流、评价彼此的作文,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讨论参与度、作文完成情况等方面,评价学生在本次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效果。
2. 关注学生在讨论和作文中对于母爱主题的理解深度和表达水平,以及对慈母情怀的感悟。
3. 结合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全面评估学生对于母爱思想的认知和情感态度的变化。
七、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母爱主题的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巴黎圣母院》等,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2. 组织学生参观母亲相关的纪念馆、纪念馆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传承。
3. 开展以“慈母情怀”为主题的母亲节庆祝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
八、教学资源:1. 课文《慈母情怀》的文本。
五年级语文教案《慈母情怀》
五年级语文教案《慈母情怀》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母亲的形象,理解母爱的伟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文的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述,分析母亲的形象。
(3)学会通过对比、联系实际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孝敬母亲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懂得感恩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母亲的形象,理解母爱的伟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细节描述,感悟母亲的爱。
(2)通过对比、联系实际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文《慈母情怀》,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慈母情怀”有什么理解?(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和学习工具,自学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2)教师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述。
4. 合作学习:(1)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母亲的形象。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是如何孝敬母亲的。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总结并进行情感教育。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慈母情怀”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多种形式,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感人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母爱的伟大。
《慈母情怀》教案设计:加深学生的文化积淀
《慈母情怀》教案设计:加深学生的文化积淀。
一、教学目标1.了解慈母情怀的内涵和基本特点,感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博大精深之处。
2.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使其增强尊重父母、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能力,养成优良的品德。
3.通过课堂、课外活动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此推动学生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
二、教学内容1.课堂教学:通过课文阅读、讲解、辨析以及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慈母情怀的基本特征和内涵。
2.课外活动:通过家庭作业、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慈母情怀,培养其自觉遵循慈母情怀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问学生“你们喜欢妈妈做的饭菜吗?”、“你们平时会主动帮助妈妈做家务吗?”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母爱的力量。
2.课堂阅读: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慈母情怀》的课文,并注重理解其内涵,比如母亲的爱心、母亲的舍己、母亲的耐心、母亲的关怀等。
3.讲解辨析:通过讲解案例和引导学生讨论,为学生详细阐述海内外优秀母亲的事迹,让学生看到母亲在生活中的伟大精神风范。
4.互动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行讨论母爱的力量,并就本组所讨论的内容进行展示。
5.课外活动:通过家庭作业、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参与育儿、照顾老人、帮父母做家务等实际行动,亲身感受慈母情怀。
四、教学评估评估学生:通过小组展示和实际行动评估对学生们的文化素质和品德教育是否有所提升。
评估教师:通过听讲、文化素质、品德教育等方面的评估,看是否达到课程预期教育目标,用于反思和优化课程教学。
五、教学总结本教案通过对慈母情怀的讲解、阐述与互动讨论,在学生中加深了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懂得尊重父母、关爱他人、善待生命的重要性。
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始终秉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
五年级语文教案《慈母情怀》
五年级语文教案《慈母情怀》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慈母情怀》。
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会欣赏和评价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增强家庭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诗人冰心的背景和创作风格,引导学生了解《慈母情怀》的背景和意义。
2.2 诗歌朗读与背诵: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加强记忆和语音的准确性。
第三章:诗歌理解与分析3.1 关键词语解析:解释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如“慈母”、“情怀”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
3.2 句子解析:分析诗歌中的重要句子,如“母爱如水,润泽着我们的心田”等,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3 修辞手法分析:引导学生识别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第四章:写作与表达4.1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诗歌《慈母情怀》的主题,写一篇关于母爱的短文,可以是对母亲的感谢、对母爱的描述等。
4.2 表达交流: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评价和讨论。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和评价,提出改进的建议。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慈母情怀》的主题和情感。
强调学生的感恩之心和亲情观念的重要性。
5.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关于母爱的绘画、手工艺等创作活动,展示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鼓励学生在家中为母亲做一件小事,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谢。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活动。
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慈母情怀》教案设计
《慈母情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慈母情怀》。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母爱场景,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提升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2)学会珍惜亲情,关爱家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慈母情怀》。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母爱场景,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慈母情怀》的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母爱的氛围。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母爱场景。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母爱的理解。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举例分析,教授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
5.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所学,进行细节描写的练习。
(2)学生分享练习成果,互相评价、学习。
6.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总结母爱的特点。
(2)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母爱的感受和认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慈母情怀》。
2. 运用所学,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
3. 调查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对母爱的认识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学生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技巧。
4. 学生对母爱的感受和认识,以及感恩情怀的培养。
《慈母情怀》教案设计
《慈母情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慈母情怀》这篇课文。
(2)能够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来感受母亲的伟大和无私。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父母的情感。
(2)让学生理解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付出,学会感恩和回报。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深入理解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感受母亲的伟大和无私。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情感描写,体会母亲的慈爱和关怀。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慈母情怀》2. 教学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慈母情怀》的作者和背景。
(2)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引导学生思考母亲的付出和关爱。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学会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细节描写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母亲的伟大和无私。
(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设想自己与母亲的生活场景,体会母亲的关爱和付出。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亲的伟大和无私,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和回报。
五、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慈母情怀”的作文。
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8《慈母情怀》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8《慈母情怀》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理解慈母情怀的内涵,感悟母爱的伟大。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2.2通过情境体验,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3.1感受母爱的温暖,学会感恩。
3.2培养尊敬父母、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母爱。
2.教学难点:慈母情怀的内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对母爱的关注。
1.2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之间感人的小故事,导入新课。
2.课文朗读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表达。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重点语句的朗读。
3.课文讲解3.1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补充。
4.生字词学习4.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认读。
4.2学生组内讨论,用生字词造句。
5.情境体验5.1教师设计情境,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体验母爱。
5.2学生分享情境体验的感受,教师进行点评。
6.小组讨论6.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慈母情怀在课文中的体现。
6.2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7.课堂小结7.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四、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1.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每个写10遍。
1.2家长签字确认。
2.课后作业:2.1深入思考课文中的慈母情怀,写一篇感悟文章。
2.2家长监督并签字确认。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课文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学习、情境体验、小组讨论等环节,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母爱。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课堂氛围。
3.生字词学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通过造句加深了对生字词的理解。
4.情境体验环节,学生代入角色,深刻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
《慈母情怀》教案设计
《慈母情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美德。
(2)引导学生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讲解:(1)课文概述:介绍课文《慈母情怀》的主题和背景。
(2)逐段讲解:分析课文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和语言特点。
2. 词语解析:(1)重点词语:挑选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和例句展示。
(2)词语运用:引导学生运用重点词语进行造句。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母爱相关的场景,激发学生对慈母情怀的感悟。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的故事,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
2. 课文讲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课文,分析重点段落和语言特点。
(3)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慈母情怀。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慈母情怀的含义。
四、课堂练习1. 词语填空:根据课文内容,填入合适的词语。
2. 阅读理解:阅读与慈母情怀相关的短文,回答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词语。
(2)写一篇关于慈母情怀的短文。
2. 拓展作业:(1)收集关于母爱的名言警句,进行分享。
(2)观看与慈母情怀相关的电影或纪录片,写观后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团队合作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
2. 阅读理解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口语表达评价: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七、教学策略1. 情感引导:通过讲述母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慈母情怀》教案设计:探究母爱的伟大
《慈母情怀》教案设计:探究母爱的伟大。
一、教学背景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 母爱则是其中最温暖的因素。
对于小学生而言, 探究母爱并了解母亲的伟大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备课主要针对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 帮助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和如何对待母亲的爱。
二、教学目标1.学生将了解母爱的定义2.学生将探究母爱的特征和作用3.学生将了解母爱的重要性4.学生将尊重并感激母亲的爱三、教学内容1.母爱的定义首先, 学生将通过听教师的课、讨论、观察、和家人的互动来了解母爱的定义. 介绍母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感受到母爱给孩子们的温暖和关爱。
2.母爱的特征和作用教师将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互动, 问答和课堂讨论来了解母爱的特征和作用. 要求学生描述母爱的各种特征, 并与其他同学分享他们的经历和观点. 引导学生了解母爱是如何改变一个孩子的生活, 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母亲是如何给他们带来温暖和支持的。
3.母爱的重要性教师将引导学生探究母亲对孩子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学生可以在活动中理解母亲帮助自己完成学习、生活、和社交方面的各项任务.4.学生尊重母亲的爱教师将通过故事、视频和互动游戏等活动, 帮助学生尊重并感激母亲的爱。
在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表达感激的情感的同时,教师还将介绍一些简单的方式来表达孝道和感激,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体会母爱的伟大。
四、课堂组织及教学方法1.通过引导和思考,学生将理清母亲的特征和作用.2.通过角色扮演和互动游戏,学生将进一步认识母亲的重要性和如何表达感激之情。
3.播放视频和展示图片会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母爱.4.学生也可以通过画画、书写、作文、和演讲等活动来展示他们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五、课堂评估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互动,评估每位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和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每位学生都应该在学期结束之前完成一篇关于母亲的感激手记或者写一首感谢母亲的诗歌,以此表达孝道和感激之情。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慈母情怀》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慈母情怀》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感受慈母情怀的表达方式。
3.培养学生关爱母亲、尊敬长辈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学会描写方法。
2.教学难点:慈母情怀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相关教学图片3.纸笔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感受过母亲的关爱?回忆一下,母亲是如何关心你们的?生:略。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感受课文的情感。
2.学生交流朗读感受,教师点评。
3.学生自学生字词,交流学习成果。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
2.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让学生体会慈母情怀的表达方式。
3.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部分是什么?为什么?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五)实践活动1.学生选择一个生活中的事例,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表达母爱。
2.学生展示作品,大家共同评价。
1.学生谈谈对母爱的认识。
(七)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
2.为母亲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慈母情怀》,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关爱母亲,尊敬长辈。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慈母情怀》中母亲的形象,感受并表达出对母爱的深刻认识。
2.教学难点: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发现并学习如何细腻地表达情感。
教学过程补充:(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请大家用心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想象自己就是文中的孩子,感受母亲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
慈母情怀语文教案
慈母情怀语文教案教案名称:慈母情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慈母情怀这一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绪感知能力;2.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力和分析推理能力,能够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3.培养学生对母爱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慈母情怀这一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意义;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教学准备:1.预先阅读慈母情怀这篇文学作品,并准备相关的课件和教学素材;2.准备相关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写作练习等。
教学过程:(以45分钟为一节课的标准)Step 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教学素材展示母爱的图片和相关的名人名言,引起学生对母爱的思考和讨论。
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以及母爱对自己的影响。
Step 2:引入慈母情怀(10分钟)Step 3:理解慈母情怀(15分钟)让学生阅读慈母情怀这篇文学作品,并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作者通过哪些细节和情感描写,表达了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2.作品中是否存在隐喻和象征意义?如果有,能否找出并解读其含义?3.你在作品中是否找到了对母爱的共鸣和感同身受之处?Step 4:讨论与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个人看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要提问和解答学生的疑惑。
Step 5:写作练习(1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母亲的文字,表达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可以引导学生从母亲的形象、言行举止、教育方式等方面进行描述,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进行写作。
Step 6:总结与展示(5分钟)请几名学生将他们的作文进行朗读或展示,分享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和体会。
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课堂讨论的内容,思考自己对母爱的看法是否有所改变或深化。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慈母情怀这篇文学作品,并表达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慈母情怀》教案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慈母情怀》教案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案设计是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好的教案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通过教案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培养他们的慈母情怀呢?下面我将通过一个关于《慈母情怀》的教案设计来介绍。
一、教学目标1.能够体味慈母情怀的深厚意义2.能够理解慈母情怀的内涵和精神。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慈母情怀的作用。
4.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慈母情怀的内涵和精神。
2.慈母情怀在生活中的表现和作用。
3.慈母情怀在使用科技产品和网络时的体现。
4.慈母情怀和创新思维的结合。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课堂讲授2.互动问答3.视频观看4.课外观察、思考和实践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一个影片或者动画,让学生感受父母或其他亲人的爱,引出慈母情怀的话题。
第二步:介绍慈母情怀的内涵和精神通过讲授、互动问答等形式,介绍慈母情怀所包含的无私、关怀、宽容、爱心和教诲等特质。
鼓励学生体会和感受,让学生明白这种情怀的深厚意义和重要性。
第三步:慈母情怀在生活中的表现和作用通过视听资料、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慈母情怀在生活中的表现和作用,包括照顾家人、关注孩子的成长、关心他人的感受、包容和理解等。
第四步:慈母情怀在使用科技产品和网络时的体现通过观看新闻报道、个人经历等途径,让学生认识到使用科技产品和网络时,如何发挥慈母情怀的作用并保持安全。
第五步:慈母情怀和创新思维的结合通过生动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慈母情怀和创新思维的结合。
鼓励学生从传统的角度以及现代的技术手段,探索如何体现慈母情怀和发扬创新精神。
第六步:课堂总结传达慈母情怀的价值和意义。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发挥慈母情怀,以及在使用科技和网络时,意识到慈母情怀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中运用创新思维,不断发掘新的思路和方法。
第七步: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或者研究,在家庭、学校或社会等不同层面发挥慈母情怀和创新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慈母情怀》教案设计
1.认识3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谈话:同学们,我们刚学了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进发出的巨大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将使你感受到母爱的深沉.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简介作者.学生先介绍各自搜集的作者资料,然后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梁晓声,当代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梁晓声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现已创作长篇小说六部.其作品大多被香港,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 __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交流预习感受:课文主要讲什么?预习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质疑: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呢?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在自己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
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a.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些?依据学生发言,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其主要为:
(1)“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反映出妈妈工作的辛劳,劳动环境极差.)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段
话突出了母亲工作的劳累,还看出母亲为“我”的到来感到惊讶;通
过省略号还可以体会到“我”为母亲这样的劳动而感动,为自己贸然要钱而内疚.)
(3)“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说明母亲的钱来之不易,是一点一点劳动得来的.通过“龟裂”一词看出母亲的艰辛.)
(4)“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支持儿子读书,反映出她内心的喜悦.)
(5)“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这段话运用排比句讲母亲为了整个家而不知疲倦地劳动,珍惜一点一滴的劳动时间.)
(6)“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当时为母亲辛勤劳作的场面所感动,为自己不能体贴母亲而内疚.)
b.你画出了哪些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
(1)指名读句子,体会从这些描写中知道了什么.
(2)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
(3)全班分角色朗读,评议.
总结:说说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拓展:读一读“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纸船一一寄母亲》是冰心早年写的一首诗,写的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作者借纸船抒发了对母亲、对祖国的深深的思念.)
延伸:课外读一读歌颂母亲的文章.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