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煤化工产业链综述
煤化工产业情况汇报

煤化工产业情况汇报煤化工产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产业之一,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当前,我国煤化工产业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需要全面了解产业现状,科学分析发展趋势,制定合理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一、产业现状1. 产业规模:我国煤化工产业规模庞大,拥有众多煤化工企业,涵盖煤炭气化、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甲醇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2. 技术水平:我国煤化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具备了一批世界领先的煤化工技术和装备,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 产业发展态势:近年来,我国煤化工产业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产量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不断改善,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
二、发展趋势分析1. 政策环境: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推进,煤化工产业将迎来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多支持。
2. 技术创新:煤化工产业将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煤炭气化、煤制油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绿色发展:未来,煤化工产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加大清洁生产力度,推动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三、发展对策1.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煤化工产业的支持力度,出台更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
2. 推动产业升级:煤化工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和装备更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3. 做好环保工作:煤化工企业要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加大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力度,推动产业向绿色发展。
四、结语煤化工产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只有全面了解产业现状,科学分析发展趋势,制定合理发展战略,才能推动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煤化工产业链发展

煤化工产业链发展
煤化工产业链发展是指利用煤炭作为原料,通过煤的催化转化、合成和加工,生产出不同种类的燃料、化工产品和材料的过程。
煤化工产业链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煤炭是煤化工产业链的基础和核心。
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煤矿开采、煤炭加工和煤炭洗选等环节。
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煤化工产业链也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挑战。
2.煤炭转型利用和清洁化:煤炭转型利用是指将煤炭通过煤炭
气化、液化、煤炭直接转化等技术,转化为天然气、燃料油、合成气体等清洁能源和化工产品。
煤炭清洁化是指通过煤炭气化、脱硫、脱氮等技术,降低煤炭燃烧和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3.煤化工产品开发和应用:煤化工产业链的发展还包括对煤化
工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煤化工产品包括燃料、石化产品、有机化工原料和新材料等。
煤化工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可以为能源和化工行业提供多样化、高效率的产品选择,满足不同行业和消费需求。
4.煤化工技术创新和装备制造:煤化工产业链的发展离不开技
术创新和装备制造的支撑。
煤化工技术创新包括煤炭转化技术、催化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
装备制造包括煤炭气化设备、煤炭转化设备、催化剂等。
总体来说,煤化工产业链的发展需要科技进步的支持,同时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环境保护的认可。
随着低碳经济和清洁能源的发展,煤化工产业链也将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挑战。
化工产业链梳理

化工产业链梳理化工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产业链涵盖了从原材料提取、中间品生产到最终产品应用的全过程。
本文将对化工产业链进行全面的梳理,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复杂而关键的产业。
一、化工产业链概述化工产业链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矿产等自然资源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加工技术,生产出各种化学品和化工产品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
1. 上游环节:主要涉及到原材料的开采和初步加工。
这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燃料的开采,以及矿产资源的提取。
这些原材料是化工产业链的基础,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中下游环节的成本和盈利能力。
2. 中游环节:是化工产业链的核心部分,涉及到各种化学反应和加工技术的运用。
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将上游提供的原材料转化为各种中间化学品,如乙烯、丙烯、苯、甲苯等。
这些中间化学品是生产下游产品的重要原料。
3. 下游环节:主要是将中游生产的中间化学品进一步加工成各种最终产品,如塑料、橡胶、涂料、农药、化肥等。
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建筑、汽车、电子、医药等各个领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化工产业链上游分析1.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和天然气是化工产业链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
其开采过程涉及到地质勘探、钻井、采油等多个环节。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资源的日益枯竭,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难度和成本也在不断上升。
2. 煤炭开采和洗选:煤炭是另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煤化工产品。
煤炭的开采和洗选过程涉及到露天开采、井下开采、选煤等多个环节。
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新能源的发展,煤炭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3. 矿产资源提取:除了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外,化工产业链还需要从各种矿产资源中提取所需的原料。
这包括金属矿产(如铁、铜、铝等)和非金属矿产(如磷、硫、钾等)。
这些矿产资源的提取过程通常涉及到采矿、选矿等多个环节。
三、化工产业链中游分析1. 石化行业:石化行业是化工产业链中游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将石油和天然气等原料转化为各种中间化学品。
煤化工产业链条

煤化工产业链条分析及现状一、煤化工的介绍㈠、煤化工的定义煤化工主要是指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及化学品的过程。
包括煤的高温干馏、煤的低温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煤制化学品及其它煤加工制品。
㈡、煤化工产业的基本特点解析煤化工产业是以煤炭为主要原料生产化工和能源产品的产业,具有技术、资金、资源密集型特征,涉及煤炭、电力、石化等领域,对能源、水资源的消耗较大,对资源、生态、安全、环境和社会配套条件要求较高。
煤化工产业可分为传统煤化工和现代煤化工,传统煤化工主要包括合成氨、甲醇、焦化、电石等子行业;现代煤化工则是以生产石油替代产品为主的产业,主要包括二甲醚、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产品。
目前现代煤化工还处在示范阶段,大部分项目正在建设中,尚未形成产业化。
传统煤化工行业今年以来经济运行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部分产品生产恢复。
二是部分价格低位震荡。
三是部分产品进口激增,出口减少。
四是部分产品开工率较低。
新型煤化工特点:一是产品-以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为主。
二是技术系统-采用高新技术并优化集成三是产业规模-建设大型联产企业和产业基地。
四是煤炭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
五是经济最优化。
六是清洁生产与环境友好。
二、资源概述1、全国资源现状:富煤少油缺气”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含煤面积55万平方公里,资源总量55965.63亿吨,资源保有量10077亿吨,资源探明率18%,经济可开发剩余可采储量1145亿吨。
在世界已探明的化石能源储量中,中国的煤炭占世界总量的15%,石油占2.7%,天然气占0.9%。
中国化石能源总量(约46万亿吨标准煤)中,95.6%为煤炭,3.2%为石油,1.2%为天然气。
据统计,中国总的能源消费量达21.1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68%,石油占23.45%,天然气占3%,水电和核能共占5.45%。
基于我国的能源情况,以煤为原料的煤化工产业对我国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现代煤化工技术应用及发展综述

现代煤化工技术应用及发展综述
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其资源储量丰富,但传统的煤炭利用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代煤化工技术应运而生。
现代煤化工技术是指将煤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燃料的技术,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化学品等。
煤制油是现代煤化工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煤制油技术,可以将煤转化为液态燃料,如汽油、柴油等。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石油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多个煤制油项目,如山西大同煤制油项目、内蒙古煤制油项目等。
煤制天然气也是现代煤化工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煤制天然气技术,可以将煤转化为天然气,这种天然气与天然气管道输送的天然气具有相同的性质,可以直接用于城市燃气供应。
煤制天然气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天然气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多个煤制天然气项目,如山西焦煤集团煤制天然气项目、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煤制天然气项目等。
煤制化学品也是现代煤化工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煤制化学品技术,可以将煤转化为各种有机化学品,如甲醇、乙二醇、丙烯等。
这些有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农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
市场前景。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多个煤制化学品项目,如山西焦煤集团煤制甲醇项目、山东鲁西化工煤制乙二醇项目等。
现代煤化工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有效地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煤化工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现代煤化工产业链综述

现代煤化工产业链综述现代煤化工产业链综述如果要问“十一五”期间,哪个化工产业最热,答案无疑是煤化工。
如果要问“十二五”期间,哪个化工产业可能最热,答案无疑还是煤化工。
“十一五”期间,我国煤化工多项成果创造了世界第一,特别是世界首套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示范项目全部完成,成为全球煤化工产业化水平最高的国家。
“十二五”期间,伴随着各省煤化工规划的陆续出台,一场现代煤化工的产业链战争已经悄然打响。
记者了解到,全国有近20个省(区、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把煤化工打造成支柱产业。
根据各省的初步规划数据,总投资额将超2万亿元。
各省在“十二五”期间投资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现代煤化工五大产业链上。
但哪条产业链最终能够胜出,还要看天时地利人和。
煤制油产业化仍会慎重从全球战略角度考虑,煤制油在我国具有战略意义。
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分公司总工程师舒歌平表示,目前神华已经投产的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项目的完全成本在每吨3000元左右,按照热值换算,相当于国际油价47.5美元/桶时的成本。
如今,国际油价已突破100美元/桶。
不少专业机构都预测,在“十二五”期间,油价仍会保持高位。
因此,煤制油具有成本竞争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各省目前有诸多煤制油项目在做前期规划。
根据记者统计,目前国内预期产业化的煤制油项目有9个,规模达年产3820万吨油品。
据此测算,国内目前的煤制油项目投资额将达到3800亿元左右。
但是,不少专家认为,“十二五”期间,煤制油的发展还是应该慎重。
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煤制油能量转化率及资源利用率较低。
生产1吨油品需消耗约4吨煤、10吨水,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很大。
因此,煤制油只能作为国家应对不时之需的战略性技术储备,不宜作为产业化发展方向。
其次,目前的煤炭价格尚未完全考虑安全生产成本和环保因素,未来煤炭完全成本的显性化会使煤制油的成本优势缩小。
这也会在未来几年大大增加煤制油的生产成本。
因此,政策对于煤制油产业的发展始终持谨慎态度。
煤化工产业情况汇报材料

煤化工产业情况汇报材料煤化工产业是我国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煤化工产业在能源供给、化工原料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汇报。
一、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煤化工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能源供给方面,煤化工产业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支撑,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项目相继投产,有效缓解了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供给压力。
在化工原料生产方面,煤化工产业为我国化工行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资源,煤制乙烯、煤制丙烯等项目的建设不断推进,为化工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在环境保护方面,煤化工产业通过煤气化、煤制油等技术手段,有效降低了燃煤污染,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发展。
二、煤化工产业存在的问题。
然而,煤化工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存在着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煤炭资源的高能耗利用和高排放已成为制约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其次,煤化工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其核心竞争力的瓶颈。
再次,煤化工产业在资源配置、产业结构优化方面亟待进一步完善,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推动煤化工产业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三、煤化工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煤化工产业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首先,煤化工产业将加快推动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加大煤气化、煤制油等项目的建设力度,实现煤炭资源的绿色开发利用。
其次,煤化工产业将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推动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煤化工产业将加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煤化工产业朝着高附加值、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总之,煤化工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煤化工产业朝着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2)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一、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加工,生产煤化工产品的产业。
目前,全球煤化工产业发展较为成熟,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德国、南非等国家和地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化工生产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完善的煤化工产业链。
1. 煤化工产业链煤化工产业链主要包括煤炭开采、煤炭加工、煤炭转化和煤化工产品生产等环节。
煤炭开采是煤化工产业的基础,通过煤炭加工可以获得煤炭气体、液体和固体等多种产品。
煤炭转化是将煤炭转化为煤化工原料的过程,主要包括煤气化、煤炭液化和煤炭焦化等技术。
煤化工产品生产是将煤化工原料经过化学反应得到的产品,包括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石油化工产品等。
2.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目前,中国煤化工产业规模庞大,主要以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和煤制石油化工产品为主。
煤制油是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可以替代传统的石油资源。
煤制天然气是将煤炭转化为天然气的过程,可以替代天然气资源。
煤制石油化工产品包括煤制乙烯、煤制丙烯、煤制苯酚等,广泛应用于化工、塑料、橡胶等行业。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1. 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煤化工产业需要更加高效地利用煤炭资源。
发展高效清洁煤炭开采技术,减少煤炭资源浪费;推进煤炭转化技术的创新,提高转化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2. 发展煤炭气化技术煤炭气化是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的过程,是煤化工产业的核心技术之一。
发展煤炭气化技术,可以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并产生丰富的合成气体,用于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和煤制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
同时,煤炭气化还可以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3. 推进煤化工产品结构升级当前,煤化工产品以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和煤制石油化工产品为主,产品结构相对单一。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环境要求,需要推进煤化工产品结构的升级。
发展高附加值的煤化工产品,如煤基新材料、煤基碳纤维等,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煤化工产业情况汇报

煤化工产业情况汇报煤化工产业是指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过程将煤转化为煤制品和化工产品的产业。
近年来,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煤化工产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对经济增长、能源供应和环境治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煤化工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煤是我国丰富的资源之一,利用煤炭生产化工产品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煤化工产业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包括煤炭开采、煤炭加工、煤炭转化、煤化工产品生产等。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煤炭产业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
其次,煤化工产业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煤化工产品如煤油、合成氨、甲醇等是重要的能源化工产品,可以替代部分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煤化工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的能源安全,保障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再次,煤化工产业在环境治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传统的煤炭利用方式往往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物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而煤化工产业可以通过高效清洁的技术手段将煤炭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减少传统煤炭利用的污染物排放,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可以帮助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升环境质量,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
与此同时,煤化工产业在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煤化工技术仍然有待突破。
与石油化工相比,煤化工技术相对较为复杂,需要突破一些技术难题,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产能。
另一方面,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面临环境压力和产能过剩的问题。
在发展煤化工产业时,需要充分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因素,加强研究和开发新的清洁高效煤化工技术。
总之,煤化工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是煤炭资源大国,发展煤化工产业可以有效利用煤炭资源,提高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和环境治理。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优化煤化工产业布局,加强环境监管,实现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煤化工产品链及产业发展情况

降低煤化工产业的排放和污染,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多元化
发展多种煤化工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业附加 值。
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煤化工产 品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
技术进步和创新将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更 多机会和空间。
环保法规日益严格
产业集中度提高
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煤化工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企 业规模不断扩大。
煤化工产业布局
煤化工产业布局逐步优化
01
在国家能源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下,煤化工产业布局逐
步向资源地和消费地转移。
重点地区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
02
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煤化工
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近年来煤化工产业投资过热, 导致产能过剩,产品供过于求 。
安全事故频发
煤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较高的 安全风险,近年来安全事故频 发,给企业和员工带来巨大损
失。
煤化工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01
02
03
04
加强环保监管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煤化工产业的环 保监管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 排放,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煤化工产品链及产业发展情况
contents
目录
• 煤化工产品链概述 •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 煤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与趋势 • 煤化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01 煤化工产品链概述
煤化工产品种类
煤焦油
煤气化产品
煤焦油是煤焦化过程中得到的一种黑色粘 稠液体,主要成分是芳香烃、不饱和烃、 环烃和其他含氧化合物。
煤化工产品链及产业发展情况

煤化工产品链及产业发展情况简介煤化工是指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加工,生产出具有一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的各类化工产品的过程。
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资源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煤化工产业链是指煤炭资源经过采选、运输、加工等环节,最终转化为各类化工产品的过程。
本文将从煤化工产品链和产业发展情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煤化工产品链煤炭采选煤炭采选是煤化工产品链的第一环节,包括煤炭的开采、运输和储备等。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采选技术也日益发展,保证了煤炭的供应稳定。
煤炭加工是指将煤炭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转化为能够使用的煤质产品的过程。
常见的煤炭加工工艺有煤洗选、煤气化、煤制油等。
煤洗选煤洗选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煤炭中的杂质、硫分等进行去除,提高煤炭品质和利用率的过程。
煤洗选技术在煤化工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煤气化煤气化是指将煤炭进行热解,得到含有一氧化碳、氢气等气体的过程。
煤气化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进一步用于合成化工产品的生产。
煤制油是指利用煤炭进行加氢、裂解等反应,实现煤转化为液体燃料油的过程。
煤制油技术具有较高的石油替代能力,对于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有重要意义。
化工产品生产在煤化工产品链的最后一环节,经过煤炭的加工,可生产出各类化工产品,如煤炭化学制品、煤制气体、煤制液体燃料等。
这些产品在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产业发展情况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以下是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情况的主要特点:1.产业规模逐年扩大: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化工产业通过提高煤炭利用率,使得煤炭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2.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煤化工产品生产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显著提升,实现了从传统的炼焦、电力等方式向清洁高效的煤化工转变。
3.煤化工产品出口增长:我国煤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4.环保压力逐渐增大:煤化工产业具有一定的环保压力,但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煤化工产业的环境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引言概述: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转化和加工,生产出煤化工产品的产业。
随着能源结构转型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煤化工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煤化工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方向。
一、资源丰富性1.1 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煤炭资源储量居全球首位。
1.2 煤炭利用率低:目前我国煤炭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大量煤炭仍以燃煤形式使用,存在资源浪费问题。
1.3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需求: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环境压力与治理2.1 煤化工产业环境污染:传统煤化工产业存在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2 煤化工产业治理压力: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煤化工产业面临严格的环境监管和治理压力。
2.3 煤化工产业绿色发展:煤化工产业需要加强环境治理,推动绿色发展,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污染减排。
三、技术创新与升级3.1 煤化工技术创新:煤化工产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推动高效、清洁、低碳的煤化工技术研发和应用。
3.2 煤化工装备升级:煤化工装备水平需要提升,加大装备更新力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3 煤化工产业链延伸:煤化工产业应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协同创新,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
四、市场需求与发展机遇4.1 煤化工产品市场需求:煤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医药等领域,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4.2 煤化工产业升级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调整,煤化工产业需要升级转型,满足市场需求。
4.3 煤化工产业发展机遇: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为煤化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五、发展方向与政策支持5.1 煤化工绿色发展:加强环境治理,推动煤化工产业绿色发展,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污染减排。
5.2 技术创新与升级: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推动煤化工技术的升级和装备的更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煤化工产业链详解共40页文档

煤化工——产业链
煤-合成气-燃料路线
煤制成合成气,合成气制取甲醇、二甲醚、以及汽 柴油等燃料,也可以制取乙烯、丙烯等
煤-合成气-发电(IGCC)及化工产品联产
多联产技术
煤化工——发展现状
煤炭焦化,煤气化-合成氨-化肥为主 基于国内石油消费的增长和供需矛盾的突出,
煤制油、甲醇制取烯烃等技术引进、开发和产 业化建设速度加快,重点项目已经启动 煤基多联产系统及相关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国 家已立项支持并列入发展规划
煤焦化
产量及消费
2019年全国生产焦炭2.43亿吨,同比增长约17.9%,约占 世界总量 50%,“十五”期间,年平均增幅达14.82%
2019年全国焦炭表观消费量约23043万吨,同比约增长 20.54% , 出 口 焦 炭 1276 万 吨 , 同 比 减 少 225 万 吨 , 下 降 15%。 “十五”的五年来我国焦炭表现消费量年均递增 16.66%
业影响,应二者兼顾
煤气化
技术现状
气化炉
喷气流床
流化床
固定床
熔融床
水 Texac o
煤 浆 Destec
Shell
干 煤 Prenflo 粉 K-T
CE
K RW U-gas HTW
Lurgi BGL
熔渣 熔盐 熔铁
喷流床气化炉生产能力大,适宜与发电工程相匹配, 并且热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广
煤气化
发展趋势
国内情况
我国甲醇生产主要以煤为原料,占62%;以天然气为原料占 33%
2019年全国甲醇生产能力约970万吨/年,产量556万吨;约有 近千吨生产能力正在建设
年产30万吨以下单装置甲醇生产技术已经成熟,大型化生产 技术仍需引进
煤化工产业链盘点一文读懂煤炭利用途径

煤化工产业链盘点一文读懂煤炭利用途径煤化工是指通过煤炭为原料,将其转化为化学品、能源和材料的过程。
随着能源转型的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煤化工产业链逐渐被重视。
本文将对煤化工产业链进行盘点,以帮助读者了解煤炭的利用途径。
1.煤炭开采和加工煤矿是煤化工产业链的起始环节。
煤炭的开采和加工包括开采、运输、破碎、筛分、洗选等环节。
开采后的煤炭可以分为不同品位的煤,用于不同的煤化工过程。
2.煤制气煤制气是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的过程。
合成气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可用于生产合成气化学品、燃料和合成液体燃料。
煤制气技术主要有煤气化和煤炭间接液化两种方式。
3.煤制油煤制油是将煤炭转化为燃料油和化工原料的过程。
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可以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油和液体化工原料,如柴油、汽油、机油等。
煤间接液化技术则是将煤制成合成气,再进行催化或合成反应制造燃料油和化学品。
4.煤制化学品煤制化学品是指通过煤炭转化为有机化学品、无机化学品和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煤可以转化为煤焦油、煤炭气、苯、酚、甲醇、丙烯等化学品。
这些化学品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染料、橡胶、合成纤维等领域。
5.煤制肥料煤制肥料是将煤炭制成氮磷钾肥料的过程。
煤炭可以作为原料生产尿素、氨基酸、硝酸铵等肥料,用于农业增产和土壤改良。
6.煤制合成氨煤制合成氨是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氨的过程。
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在农业、化工等领域广泛应用。
通过煤制合成氨可以提高氨的产量和降低成本。
7.煤炭燃烧发电煤炭燃烧发电是将煤炭直接燃烧,通过蒸汽轮机发电的过程。
虽然煤炭燃烧发电具有较高的热效率,但同时还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8.煤炭气化煤炭气化是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的过程。
合成气可用于生产合成气化学品、燃料和合成液体燃料。
煤炭气化技术可以将煤转化为高品位的气体燃料,如城市煤气、合成天然气等。
总结起来,煤化工产业链可以分为煤炭开采和加工、煤制气、煤制油、煤制化学品、煤制肥料、煤制合成氨、煤炭燃烧发电和煤炭气化等环节。
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

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1. 定义煤化工行业是指基于煤炭为原料,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制备烯烃、化学品、燃料等产品的一种现代化工行业。
2. 分类特点煤化工行业可以根据产品种类分为烯烃、化学品、燃料等三类。
其中,烯烃是指乙烯、丙烯等单体,可用于生产聚合物、橡胶等制品;化学品是指醋酸、碳酸氢钠等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染料、香料、药品等化工制品;燃料是指煤制油、煤制气等燃料。
煤化工行业的生产过程通常分为三环节:煤气化、合成气加工和化工制品生产。
这一特点使得煤化工行业成为一种能从煤炭资源中产生高附加值产品的行业。
3. 产业链煤化工行业的产业链包括煤炭开采、煤炭分选、煤气化、合成气加工和化工产品生产。
在这个产业链中,煤炭开采和煤气化是最基础的环节,是整个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
4. 发展历程煤化工行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煤炭被广泛用作工业和生活用燃料,但是煤炭也存在较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将煤炭转化为更高附加值的产品。
20世纪30年代,煤气化和化学工艺技术逐渐发展起来,但是由于二战的爆发以及石油的大规模开发,煤化工行业并没有得到较大的发展。
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煤化工行业开始得到重新关注和发展。
到了21世纪,煤化工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 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中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煤化工行业的政策文件,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9年版):将煤制化工列入其中,提出将支持煤制烯烃、石化新材料等重点项目;(2)《关于印发煤炭深加工行业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提出将力争到2025年煤炭深加工规模达到2亿吨,支持技术改造和引进先进技术等;(3)《关于实施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实施区域分布和生产能力调整,促进煤化工企业管控风险。
6. 经济环境中国煤化工行业在经济环境方面,面临着需求市场低迷、产品供需失衡等问题。
现代煤化工技术应用及发展综述

现代煤化工技术应用及发展综述随着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煤炭资源丰富,但传统的煤炭开采和利用方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发展现代煤化工技术成为必然选择。
本文将对现代煤化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进行综述。
一、现代煤化工技术的应用1. 煤炭气化技术煤炭气化技术是将煤炭在高温、高压和缺氧条件下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一种技术。
煤炭气化技术可以生产合成气、合成甲醇、合成油等多种产品,其中合成气可以作为化工原料、燃料和发电燃料使用。
煤炭气化技术可以有效利用煤炭资源,减少煤炭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煤直接液化技术煤直接液化技术是将煤炭转化为液态燃料的一种技术。
煤直接液化技术可以生产出煤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燃料,这些燃料与传统石油燃料具有相同的性能,并且可以直接应用于现有的燃油设备中。
煤直接液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煤炭利用率,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3. 煤间接液化技术煤间接液化技术是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再将合成气通过催化反应转化为液态燃料的一种技术。
煤间接液化技术可以生产出合成油、合成柴油等燃料,这些燃料与传统石油燃料具有相同的性能,并且可以直接应用于现有的燃油设备中。
煤间接液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煤炭利用率,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现代煤化工技术的发展1.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现代煤化工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不断进步。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煤炭气化技术、煤直接液化技术、煤间接液化技术等煤化工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产品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 煤化工产品多样化现代煤化工技术的发展,使得煤化工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
除了传统的合成气、合成油、合成甲醇等产品,现代煤化工技术还可以生产出煤基化学品、煤基材料、煤基新能源等产品,多样化的产品使得煤炭的利用更加广泛,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3. 煤化工技术与环保的结合现代煤化工技术的发展,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
新型煤化工产业链简述

新型煤化工产业链简述-煤气化制甲醇及下游产品这条产业链的主要工艺过程包括: 煤气化制合成气; 合成甲醇或二甲醚; 甲醇脱水制二甲醚; 甲醇或二甲醚催化合成烃类产物( 主要为丙烯) 。
煤气化技术按气化炉的形式来划分, 主要有固定床、流化床和气流床。
从技术先进性、能耗、环保等方面考虑, 对于大型甲醇煤气化应选用气流床气化为宜。
有代表性的气流床气化方法有: 德士古水煤浆、壳牌干粉和华东理工大学的多喷嘴水煤浆。
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应用较早, 技术较成熟, 国内外的工业化装置也不少, 但其气化效率不高, 而氧耗很高。
壳牌干粉气流床气化技术由于热效率高、煤种适应范围宽, 最近两年在国内应用比较多, 有10 多个煤化工项目采用, 但投资相对较高。
华东理工大学的多喷嘴水煤浆气化技术也有工业化应用, 较单喷嘴水煤浆气化碳利用率有所提高, 但多喷嘴多路控制系统增加了设备投资和维修工作量。
甲醇是由合成气在催化剂条件下合成, 甲醇合成已实现商业化大规模生产。
目前采用的甲醇合成方法以固定床为主, 浆态床还在开发阶段。
合成塔应用最多的是列管式合成塔, 但投资较大, 大型厂宜用水管式合成塔、多床内换热式合成塔和固定管板的列管式合成塔。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主要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塑料、医药、林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也可作为发动机代用燃料, 甲醇燃料消费已经成为驱动甲醇需求的主要动力之一。
二甲醚可以通过甲醇液相或气相脱水两步法制得, 也可以由合成气一步法合成。
与两步法相比, 一步法技术具有效率高、工艺环节少、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大型二甲醚制备基本都采用一步法。
二甲醚在制药和农药等化学工业中有许多独特的用途, 更重要的是二甲醚可作为车用柴油替代燃料, 也可以替代LPG 作为民用燃料。
以甲醇为原料生产低碳烯烃的MTO 技术, 成为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实现国家“以煤代油”战略的必由之路, 其乙烯、丙烯产品及下游的乙二醇、丙烯酸、聚乙烯、聚丙烯等产品市场广阔, 经济潜力巨大。
《煤化工产业链详解》课件

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煤炭中的杂质,提高 煤质。
煤制油、煤制为合成气,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气体。
煤化学制品生产
利用煤炭提取化学原料并生产各种化学品。
煤化工产品应用
塑料制品
煤化工产品用于生产各种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 料瓶等。
化肥
通过煤化工技术生产的化肥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作 物产量。
2 能源替代
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煤化工产业链需要寻找可持续的能源替代方式。
3 资源约束
煤炭资源是煤化工产业链的基础,但煤炭资源的限制将对产业链的发展产生影响。
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前景
1
技术创新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煤化工产业链的效率和环保性。
2
产业升级
推动煤化工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升级,增强产业的竞争力。
洗涤剂
煤化工产品用于生产各种洗涤剂,如洗衣粉、洗洁 精等。
合成纤维
煤化工产品用于生产合成纤维,如涤纶、腈纶等。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煤化工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煤炭资源的重要利用途径之一,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发展挑 战。
煤化工产业链面临的挑战
1 环保压力
煤化工产业链中的一些环节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需要加大环保治理力度。
煤层构造多样
不同地区的煤层构造各异,包括煤质、厚度、品种 等方面的差异,为煤化工产品的多样化提供了基础。
煤矿开采
1
勘探与选矿
通过勘探确定煤矿的位置和规模,并进
矿山开采
2
行选矿工艺的优化设计。
采用地下开采或露天开采等方式进行煤
矿开采。
3
矿山环境保护
采取环保措施,减少煤矿开采对环境的 影响。
煤炭加工与转化
煤化工行业产业链

煤化工行业产业链
煤化工行业产业链
煤化工行业产业链
煤化工行业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制造化学品和能源的产业。
其产业链涵盖了煤炭开采、煤炭清洁利用、煤化工原材料制造、煤化工产品制造、煤化工终端应用等多个环节。
首先是煤炭开采环节,包括煤炭的采掘、运输、清洗等。
煤炭清洁利用则是将煤炭转化为清洁能源,如煤气、燃料油、合成天然气等。
其次是煤化工原材料制造环节,包括煤焦油、煤油、煤气、甲醇、乙二醇等煤化工原料的制造。
这些原料经过提纯、分离、加氢等处理后,可以制成各种煤化工产品。
煤化工产品制造环节就是将煤化工原料制造成各种化学品和能源,如烯烃、苯乙烯、乙烯、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酯等。
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建材、轻工、能源等领域。
最后是煤化工终端应用环节,包括各种煤化工产品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如聚酯制品在纺织、家居、汽车等领域中的应用,化肥、农药、医药中间体等在农业和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以及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等清洁能源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
总之,煤化工行业产业链非常庞大,经过多个环节的加工和转化,最终形成了多种化学品和能源,为各个行业提供了广泛的应用。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煤化工产业链综述如果要问“十一五”期间,哪个化工产业最热,答案无疑是煤化工。
如果要问“十二五”期间,哪个化工产业可能最热,答案无疑还是煤化工。
“十一五”期间,我国煤化工多项成果创造了世界第一,特别是世界首套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示范项目全部完成,成为全球煤化工产业化水平最高的国家。
“十二五”期间,伴随着各省煤化工规划的陆续出台,一场现代煤化工的产业链战争已经悄然打响。
记者了解到,全国有近20个省(区、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把煤化工打造成支柱产业。
根据各省的初步规划数据,总投资额将超2万亿元。
各省在“十二五”期间投资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现代煤化工五大产业链上。
但哪条产业链最终能够胜出,还要看天时地利人和。
煤制油产业化仍会慎重从全球战略角度考虑,煤制油在我国具有战略意义。
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分公司总工程师舒歌平表示,目前神华已经投产的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项目的完全成本在每吨3000元左右,按照热值换算,相当于国际油价47.5美元/桶时的成本。
如今,国际油价已突破100美元/桶。
不少专业机构都预测,在“十二五”期间,油价仍会保持高位。
因此,煤制油具有成本竞争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各省目前有诸多煤制油项目在做前期规划。
根据记者统计,目前国内预期产业化的煤制油项目有9个,规模达年产3820万吨油品。
据此测算,国内目前的煤制油项目投资额将达到3800亿元左右。
但是,不少专家认为,“十二五”期间,煤制油的发展还是应该慎重。
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煤制油能量转化率及资源利用率较低。
生产1吨油品需消耗约4吨煤、10吨水,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很大。
因此,煤制油只能作为国家应对不时之需的战略性技术储备,不宜作为产业化发展方向。
其次,目前的煤炭价格尚未完全考虑安全生产成本和环保因素,未来煤炭完全成本的显性化会使煤制油的成本优势缩小。
这也会在未来几年大大增加煤制油的生产成本。
因此,政策对于煤制油产业的发展始终持谨慎态度。
到目前为止,国家发改委接连颁布了多道禁令,一律停止实施其他煤制油项目。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政策对煤制油的谨慎态度还将延续。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此前就表示,现在国际上石油的资源尚非常丰富,煤炭的转换效果如何还要经过示范,用煤炭去替代石油的经济性有待评价。
现有的煤制油等煤化工工程“十二五”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还不好说。
煤制烯烃有可能产业化烯烃是一种基础化工原料,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化工行业水平的标志。
目前我国已经掌握了国际上传统的石油制烯烃工艺,能运行百万吨级烯烃项目。
石油价格的上涨和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双重压力,催生了我国煤制烯烃产业的兴起,其中煤基甲醇制烯烃极具吸引力,并有望部分替代传统的烯烃产品。
目前,除神华包头煤制烯烃示范工程外,省级核准的煤制烯烃工业化示范项目还有2个,分别是神华宁煤集团52万吨/年和大唐集团5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统计,国内其他在建和规划建设的煤制烯烃能力约1856万吨/年,加上上述国家和省级核准的示范项目,目前国内共有在建、拟建以及处于规划阶段的煤制烯烃项目29个,烯烃产能达2018万吨/年。
“十二五”期间,我国对乙烯产品仍将保持较高的刚性需求。
因此,煤制烯烃有望具备产业化条件。
一是煤制烯烃有先进技术提供支撑。
“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甲醇制烯烃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突破了以催化剂为核心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终于打通甲醇制烯烃技术链条。
2010年5月,大连化物所又研发成功新一代甲醇制烯烃技术(DMTO-II)并完成工业性试验,进一步提升了甲醇制烯烃的经济性。
在“十二五”期间,这些技术还将得到优化和完善,为煤制烯烃的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煤制烯烃工业项目打下了基础。
2010年8月8日,世界首套年产60万吨甲醇制低碳烯烃工业装置在包头神华投料运行一次成功。
截至“十一五”末,神华、大唐的煤制烯烃项目都已成型。
而其他著名企业,如陶氏化学、道达尔、中石化也都介入该领域。
目前国内已有多套大规模装置在运行。
因此,“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煤制烯烃将拉开产业化序幕。
但是,煤制烯烃要真正产业化并产生经济效益还面临较多的制约因素。
很多煤制烯烃装置位于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但水资源、环保、技术等多重约束正制约着产业的发展。
“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石油路线烯烃仍将处于主导地位,而煤制烯烃主要是起补充作用。
政策将根据环境和资源承载力实行总量控制,适度发展。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刘延伟说。
煤制乙二醇或成新亮点去年底,一则新闻在我国乃至全球精细化工领域引起轰动,那就是,全球首套工业化示范装置——内蒙古通辽金煤化工公司煤制乙二醇项目一期工程、年产2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顺利打通全线工艺流程,生产出合格乙二醇产品。
目前,煤制乙二醇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由于开创了乙二醇生产新的原料来源,煤制乙二醇的工业示范被列入石化振兴规划。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乙二醇市场成熟,价格较高,煤制乙二醇盈利前景良好,或将成为我国“十二五”期间煤化工产业新亮点。
首先,国内乙二醇的供需缺口较大。
乙二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国内市场缺口为每年500万吨。
如果这500万吨逐步转向由煤头制造来替代,对应的则是约500亿元的巨大投资市场。
一份业内研究报告也显示,到2012年,我国乙二醇的总产能为460万吨/年,按照开工率75%计算,产量应该在 345万吨左右。
而需求方面,预计到2012年,我国乙二醇的消费量将超过1050万吨,供需缺口将达到705万吨。
我国目前建设和规划中的煤制乙二醇项目累计已达300万吨产能。
因此,煤制乙二醇未来10年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其次,一些新的项目正在逐渐进入量产阶段。
目前,有众多公司纷纷上马煤制乙二醇项目。
新年伊始,各地又传来上马乙二醇项目的进展消息。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近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与黔西县黔希煤化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订3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总承包合同。
最近从内蒙古也传来消息,呼伦贝尔市计划建设年产4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目前该项目处于备案阶段。
“煤制乙二醇技术十分适合我国缺油、少气,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资源国情。
但我国煤制乙二醇的竞争对手不仅包括国内的一体化石化企业,也包括中东地区以低价乙烷或者石脑油生产乙二醇的企业。
在“十二五”的前几年里,我国对乙二醇的市场需求将稳步上升,煤制乙二醇的生产成本、工艺技术的可靠性,以及装置能否实现稳定运行将是决定其竞争力的关键。
”山西化工行业协会煤化工专家白玉祥分析指出。
煤制天然气将会规模化从2010年以来的情况看,煤制天然气是我国新型煤化工的重要方向,主要集中在新疆、内蒙古和山西等地区。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专家对记者表示,目前中国拟建的煤制天然气规模已近1000亿立方米,大概需要5000亿元的投资额。
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准了5个煤制天然气项目,我国规划建设的煤制天然气项目规模已经超过300亿立方米,总投资超过1800亿元,成为继煤制油之后的煤化工领域投资热点。
在“十二五”期间,以煤为原料生产天然气,将会作为液化石油天然气和常规天然气的替代和补充。
从另一个角度看,煤制天然气适应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可纳入“民生工程”。
这使煤制天然气在政治上得分。
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到 2020年我国天然气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000亿立方米/年。
但即便是这个数字,也仅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左右,远低于当前世界平均24%的水平。
与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等技术尚未成熟,需要通过工业化示范来验证相比,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的意义主要是在经济性和运行管理上,技术问题相对少一些。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十二五”期间,在重点地区适度、规模化发展煤制天然气项目是可行的。
煤制天然气如今也已经具备了相当可观的盈利前景。
数据显示,目前内蒙古和新疆的煤制气成本在每立方米1元~1.5元,加上管输费用也不过每立方米2元~2.5元,而西气东输二线城市门站平均价格为每立方米3.28元。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得到的统一看法是,在新型煤化工中,煤制天然气的竞争力是最强的。
煤制二甲醚产能面临大考二甲醚是甲醇的重要下游产品之一,在我国市场主要替代液化石油气用作民用燃气和替代柴油作为公交车燃料。
从目前的生产形势看,全国各地已形成一批数十万吨到数百万吨规模不等的二甲醚制造基地。
但据一些业内人士分析,“十二五”期间,国内二甲醚将面临产能过剩的困扰。
首先表现为产能过剩。
甲醇行业已经把淘汰落后产能提上了议事日程。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淘汰甲醇落后产能300万~500万吨。
作为甲醇的重要下游,二甲醚的产能过剩在“十二五”期间不可忽视。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煤制二甲醚的设计产能规模已经达到1000万吨/年。
而自2009年以来,二甲醚行业的开工率就不足20%,很多企业成本倒挂、经营困难。
2010年,国内二甲醚装置平均开工率小幅增长到27.85%,但考虑到庞大的二甲醚产能,这显得微不足道。
其次,需求市场也上不去。
二甲醚在2011年还将迎来一个重大利空,那就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的《城镇燃气用二甲醚》标准将于2011年7月1日正式实施。
该标准明确规定,二甲醚作为城镇燃气用只能纯烧。
业内认为,这预示着二甲醚混掺液化气之路将被封死,会使本来就开工不足的二甲醚企业陷入更加低迷的状态。
中国科学院煤化工专家王洋明确表示了担忧:“去年底从国家层面首次主导开展甲醇汽油推广试点工作,标志着甲醇汽油推广应用被正式纳入国家战略。
在这种情况下,推广二甲醚汽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