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计量相关法律法规综述

合集下载

计量相关法律法规

计量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实施检定的有关规定(试行)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1985年9月6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必须遵守本法。

第三条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由国务院公布。

非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应当废除。

废除的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四条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对全国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计量检定第五条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经上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使用。

第七条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本部门的特殊需要,可以建立本部门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同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第八条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建立本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

计量法律法规

计量法律法规

计量法律法规计量法律法规是指对计量活动进行规范的法律文件和制度。

计量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对于保障贸易、科学研究、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计量法律法规为主题,介绍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国内计量法律法规的发展计量法律法规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通过《度量衡法》确立了计量法规的基本框架。

之后,根据国家计量现代化的需要,中国相继出台了《计量法》、《计量单位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计量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法律依据。

随着中国快速发展的步伐,计量工作也不断提高和完善。

新世纪以来,中国相继出台了《计量器具管理条例》、《计量器具检定法》等法规,丰富了计量法律法规体系。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计量组织的活动,积极推动国际计量标准的制定与采用。

二、计量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计量是现代社会中各个行业的核心环节之一,贯穿于工业生产、质量检测、安全保障等诸多领域。

计量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对于推动科技发展、提高产品质量、维护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计量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公平竞争:计量的准确性是公平竞争的基础,只有通过计量的公正性,才能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有效防止计量造假和不公平贸易行为。

2. 保障质量安全:计量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至关重要。

准确的计量可以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经济秩序。

3. 促进科技创新:计量科学是现代科技创新的基础,准确的计量结果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支撑。

计量法律法规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指导和保障,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三、相关计量法律法规的介绍在中国,与计量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计量法》、《计量单位法》、《计量器具管理条例》、《计量器具检定法》等。

《计量法》是中国计量事业的基础法律,通过规定计量的法定单位、计量的基本规则和计量的管理等内容,对计量活动进行了全面的规范。

计量的法律和法规

计量的法律和法规

计量的法律和法规我国现已基本形成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配套的计量行政法规、规章(包括规范性文件)构成的计量法规体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简称《计量法》,是调整计量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985年9月6日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予以公布,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

《计量法》是国家管理计量工作的根本法,是实施计量法制监督的最高准则。

《计量法》共6章35条,基本内容包括:(1)计量立法宗旨;(2)调整范围;(3)计量单位制;(4)计量器具管理;(5)计量监督;(6)计量授权;(7)计量认证;(8)计量纠纷的处理;(9)计量法律责任等。

制定《计量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计量保证,并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消费者利益,以及保护国家的利益不受侵犯。

《计量法》的调整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中国人民解放军、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凡是建立计量基准、计量标准,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进口、使用计量器具,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开展计量认证,实施仲裁检定和调解计量纠纷,以及进行计量监督管理等方面所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

它侧重调整单位制的统一以及影响社会秩序、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计量问题,有关家庭自用、教学示范用的计量器具一般不在《计量法》的调整之列。

(二)计量法规1.计量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国务院依据《计量法》所制定(或批准)的计量行政法规。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等。

(2)省、直辖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计量法规。

2.计量规章、规范性文件(1)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种全国性的单项计量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条文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等。

计量主要法律法规

计量主要法律法规

计量主要法律法规计量主要法律法规1.计量单位法(2016年修订)1.1 计量单位的定义与分类1.1.1 法定计量单位1.1.2 衍生计量单位1.2 计量单位的使用和管理1.2.1 计量单位的国家标准化管理1.2.2 计量单位的法定用途及应用范围2.计量法(2015年修订)2.1 计量法的基本原则2.2 计量器具的管理与监督2.2.1 计量器具的生产许可2.2.2 计量器具的验证和检定2.3 计量标志的使用和管理2.3.1 计量标志的规定和标记2.3.2 计量标志的备案和核准3.计量器具管理条例(2018年修订)3.1 计量器具管理的范围和内容3.2 计量器具的购置和验收3.2.1 计量器具的选型和采购3.2.2 计量器具的验收标准和程序 3.3 计量器具的使用和维护3.3.1 计量器具的使用与限制3.3.2 计量器具的修理和校准3.4 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核查3.4.1 计量器具的检定方法与周期 3.4.2 计量器具的核查和核标3.5 计量器具的计量管理3.5.1 计量器具的封存和解封3.5.2 计量器具的报废和更新4.计量检定法(2017年修订)4.1 计量检定的范围和对象4.2 计量检定的程序和要求4.2.1 计量检定的申请和登记4.2.2 计量检定的检测和测试4.3 计量检定结果的处理和使用4.3.1 计量检定结果的认可和证明4.3.2 计量检定结果的报告和公告本文档涉及附件:1.《计量单位法》全文2.《计量法》全文3.《计量器具管理条例》全文4.《计量检定法》全文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计量单位:用于计量的数量的标准名称,例如长度、时间等。

2.计量器具:用于测量、检定、校准或比较物质单位或者其性能、材质或材料的仪器、装置、器具及其附件的总称。

3.法定计量单位:由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计量单位,具有法定地位和使用范围。

4.衍生计量单位:由法定计量单位经过衍生、组合等方式形成的计量单位。

计量相关法律法规

计量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实施检定的有关规定(试行)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1985年9月6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必须遵守本法。

第三条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由国务院公布。

非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应当废除。

废除的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四条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对全国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计量检定第五条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经上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使用。

第七条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本部门的特殊需要,可以建立本部门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同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第八条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建立本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

计量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

计量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

计量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正规风格一:计量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的概述1.1 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的区别1.2 计量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的重要性二:计量法律法规的分类及内容详解2.1 计量单位法律法规2.1.1 计量单位法2.1.2 计量单位管理规定2.2 计量器具法律法规2.2.1 计量器具管理条例2.2.2 计量器具检定条例2.2.3 计量器具进口管理规定2.3 计量检定法律法规2.3.1 计量检定法2.3.2 计量检定制度管理办法三:计量政策文件的分类及内容详解3.1 计量单位政策文件3.1.1 计量单位管理办法3.1.2 计量单位改革指导意见3.2 计量器具政策文件3.2.1 计量器具管理制度改革方案3.2.2 计量器具使用管理办法3.3 计量检定政策文件3.3.1 计量检定制度改革方案3.3.2 计量检定结果认可规定附件:相关计量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全文法律名词及注释:1. 计量单位:用于度量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

2. 计量单位法:规定计量单位制度的法律。

3. 计量器具:用于进行计量的设备、器物、器件、材料或其他媒介。

4. 计量器具检定:对计量器具的性能进行检验,以确认其符合法定计量要求。

5. 计量检定:对计量器具、制品、材料和其他计量媒介的性能进行检验。

轻松活泼风格一:计量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的概述1.1 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之间的小差别1.2 他们对计量的重要性是真的吗?二:计量法律法规的分类及内容详解2.1 计量单位法律法规:在这个领域,法律大叔分为两大派系2.1.1 计量单位法:用法律的名字给计量单位定性,好炫酷!2.1.2 计量单位管理规定:为了确保计量单位的管理更规范,这是必须的2.2 计量器具法律法规:不只有法律,还有规定,绝对就是天生的搭档2.2.1 计量器具管理条例:管理计量器具必须有章法,不然就是乱七八糟2.2.2 计量器具检定条例: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是为了它们更靠谱一点2.2.3 计量器具进口管理规定:进口的东西也不能乱来,一定要符合规定2.3 计量检定法律法规:你以为只是检定吗?错!还有法律条文在保驾护航2.3.1 计量检定法:复杂的计量检定过程需要一个法律来管控2.3.2 计量检定制度管理办法:虽然是办法,但也是为了确保检定质量三:计量政策文件的分类及内容详解3.1 计量单位政策文件:政策文件也可以很有规格,我们国家的计量单位为什么这么光鲜亮丽?3.1.1 计量单位管理办法:对计量单位进行管理的政策,为了更科学、更规范3.1.2 计量单位改革指导意见:一直以来,我们的计量单位在改革,强悍又高大上!3.2 计量器具政策文件:相辅相成,没有政策文件,计量器具规范就空空如也3.2.1 计量器具管理制度改革方案:为了让计量器具管理更高效、更智能,制定了这个大计划3.2.2 计量器具使用管理办法:使用计量器具也要有个管理办法,不然谁都能乱来了!3.3 计量检定政策文件:只有检定的标准先进,我们的计量才能更出彩3.3.1 计量检定制度改革方案:改革不只是我们,连计量检定都来了个大变革3.3.2 计量检定结果认可规定:认可检定结果的规定,让我们的检定更有说服力附件:超级无敌详细文档,包括各种计量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全文法律名词及注释:1. 计量单位:以名字和符号来度量物理量的单位。

计量主要法律法规

计量主要法律法规

计量主要法律法规计量主要法律法规1. 计量法计量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目的是确保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计量法于1985年通过,1993年经修订,至今仍然有效。

计量法的执行机关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根据计量法,计量是指通过比较、检定、检验、校准、量值传递和计量认证等活动,以确定物质和能量等量值的过程。

计量工作的目标是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财产和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 计量器具管理条例计量器具管理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法规,涉及计量器具的购置、使用、维修和报废等方面的具体管理细则。

根据计量器具管理条例,计量器具是指用于进行计量的设备、工具和系统。

计量器具管理条例规定了计量器具的型式审查和定型检验,以及计量器具的购置、使用、检定和检验等管理步骤,旨在保障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计量认证管理办法计量认证管理办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认证认可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法规。

根据计量认证管理办法,计量认证是指国家对实施计量活动的组织、机构、人员和计量器具等相关事项进行核准和认定的行为。

计量认证管理办法规定了计量认证的申请条件、程序和评价标准,以及认证机构的管理要求。

通过计量认证,可以增加计量活动的可信度和公信力,促进计量领域的质量改进和技术创新。

4. 《计量检定法》《计量检定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法律法规,于2019年通过。

《计量检定法》的实施目的是规范计量检定工作,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根据《计量检定法》,计量检定是指对计量器具、刻度和计量生产过程等进行检验、检定和测试的活动。

计量检定的结果可以作为法定计量值,为法律规定的计量活动提供基础。

《计量检定法》规定了计量检定的组织机构、检定程序和结果评定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为计量检定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5. 计量单位条例计量单位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法规,用于规定和统一计量单位的使用。

根据计量单位条例,计量单位是指供计量使用的度量单位,用于表示物理量和测量结果。

计量主要法律法规详细内容

计量主要法律法规详细内容

计量法规体系1、计量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1985年9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2、计量法规(8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1987年1月19日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全国推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意见》—1984年1月20日国务院第一次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1987年4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1989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准;《关于改革全国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通知》—1990年12月18日国务院批准;《国防计量监督管理条例》—1990年4月5日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监督管理条例》—2000年9月22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3、计量规章(30多个)《计量法条文解释》、《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实施计量检定的有关规定》、《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型式批准目录2005年第145号)、《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计量标准考核办法》、《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计量检定印、证管理办法》、《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专业计量站管理办法》、《仲裁检定和计量调解办法》、《社会公正计量行(站)管理办法》、《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商品量计量违法行为处罚规定》、《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加油站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等30余件计量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计量法》共计六章三十五条(1985年9月6日通过,1986年7月1日起施行)一、计量法的主要内容1、立法宗旨(目的):(第一条)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

有利于生产、贸易、科学技术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

2、立法原则统一立法,区别管理。

计量主要法律法规

计量主要法律法规

计量主要法律法规计量主要法律法规一、计量法律法规的概述1.1 计量法的定义和作用计量法是规定计量制度和计量活动的法律法规,旨在保障计量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确保计量结果在国内外具有承认度,促进贸易和经济发展。

1.2 计量法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计量法可分为国家计量法、地方计量法、行业计量法等。

国家计量法是指全国范围内适用的计量法律法规,地方计量法和行业计量法是在国家计量法基础上制定的地方性和行业性的计量法律法规。

二、国家计量法2.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该法规定了计量的基本原则、计量单位、计量标准、计量器具检定和使用、计量认证等内容,是国家计量法律法规的基础。

2.2《计量管理条例》该条例对计量管理的组织、计量器具监督检验、计量标准、计量器具检定和使用、计量器具制造和修理等进行了细化和具体规定。

2.3《计量单位法》该法规定了计量单位的体系、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等内容,是计量单位管理的基本法律法规。

三、地方计量法和行业计量法3.1《上海市计量管理条例》该条例是上海市制定的地方计量法规,规定了上海市的计量管理制度、计量器具监督检验、计量认证等内容。

3.2《海关计量监督检验办法》该办法是中国海关制定的行业计量法规,规定了海关对进出口商品进行计量监督检验的程序和要求。

四、计量法规相关附件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全文附件2:《计量管理条例》全文附件3:《计量单位法》全文五、法律名词及注释规、规范和规则的总称。

2. 计量单位:衡量事物数量关系的标准和统一形式的术语或符号。

3. 计量标准:作为计量单位确定依据的具有准确、稳定和可追溯特性的物质、物件或现象。

4. 计量器具检定:对计量器具进行准确度检验和合格性评定的活动。

5. 计量认证:对计量器具、计量标准、计量仪器设备和计量服务机构进行的符合规定的认定活动。

六、扩展内容总结:附件: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全文附件2:《计量管理条例》全文附件3:《计量单位法》全文法律名词及注释:规、规范和规则的总称。

2023修正版计量法律、法规[1]

2023修正版计量法律、法规[1]

计量法律、法规计量法律、法规一、计量法律的概述计量法律是指用于规范计量活动的法律法规。

计量作为一种科学技术活动,需要遵循特定的规则和方法进行,以确保测量结果具有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计量法律的制定旨在保障计量结果的有效运用,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保护公众和市场的利益。

二、计量法律的重要性1. 维护公平公正计量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可以规范计量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减少非法计量行为的发生,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防止不正当竞争和商业欺诈。

2. 保护消费者权益计量法律的实施能够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确保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计量结果准确可靠。

例如,计量法律规定了商品标签上必须标明净含量,消费者可以通过阅读标签了解产品的数量,从而作出购买决策。

3. 维护国家公信力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公信力和形象。

计量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能够保证国家在贸易和合作中拥有较高的信誉度,提高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三、中国的计量法律法规1. 《计量法》《计量法》是中国计量领域的基本法律,于1985年颁布实施,随后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

《计量法》规定了计量的基本原则、计量单位和计量标准的制定、计量器具的制造和使用、计量检定等内容,对计量活动进行了全面的规范。

2. 《计量器具管理条例》《计量器具管理条例》是根据《计量法》制定的一项法规,旨在规范计量器具的管理和使用。

该条例规定了计量器具的生产、销售、使用、检定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是规定计量活动中计量器具检定的具体标准和程序的法规。

该规程细化了计量器具的检定要求、检定方法和检定程序,保证计量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4. 《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使用规则》《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使用规则》规定了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的使用规范。

通过统一的单位名称和符号,可以确保计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避免因单位名称和符号的混乱导致的误解和错误。

计量法律法规摘要

计量法律法规摘要

计量法律法规摘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是国家在计量方面的顶层法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必须遵守本法。

第三条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由国务院公布。

非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应当废除。

废除的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十七条使用计量器具不得破坏其准确度,损害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

第三十三条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防科技工业系统计量工作的监督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依据本法另行制定。

二、国防计量监督管理条例解读:《国防计量监督管理条例》是国家在国防计量方面的顶层法律。

第三条国防计量是指军工产品研制、试验、生产、使用全过程中的计量工作。

国防计量工作是国家计量工作的组成部分,在业务上接受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的指导。

第八条国防计量技术机构分为三级解读:一级、二级国防计量技术机构可对外开展检定、校准,三级国防计量技术机构仅可在本单位内部开展检定、校准。

第十三条军工产品研制、试验、生产、使用部门和单位的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性能评定、定型鉴定和保证武器使用安全的工作计量器具,必须按规定实行计量检定,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第十八条军工产品试验阶段的计量保证与监督:(二)计量器具和专用测试设备进入试验基地(靶场),必须进行计量复查。

第二十一条军工产品的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凡涉及产品技术指标量值的准确度,必须经国防计量技术机构签署意见后,方为有效。

第二十二条军工产品的质量评定、成果鉴定,必须经相应的国防计量技术机构进行计量审查,在确认测量方法正确、数据准确可靠并签署意见后,其结论方为有效。

用于军工产品质量评定、成果鉴定的计量器具,必须经国防计量技术机构或其认可的其他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合格,并在检定证书注明的有效期内使用。

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

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

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1. 简介计量是有关度量、计数和测量的科学和技术。

为了确保质量和市场公平,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计量法律法规。

本文将介绍计量法律法规的相关背景知识,以及一些与计量相关的综合知识。

2. 计量法律法规的背景计量法律法规的出现主要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保证市场的公平和准确。

计量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计量单位的统一计量单位是计量的基础,对于确保计量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各国通过立法来统一计量单位的使用,防止出现混乱和不一致的情况。

在中国,计量单位的使用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2.2 计量设备的强制检定为了保证计量的准确性,各国都对计量设备进行强制检定。

这些设备包括衡器、计时器、温度计等。

检定的目的是验证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准确性,并对其进行修正和调整,以确保其符合标准。

2.3 产品计量的合规性要求在许多国家,特别是欧盟成员国,对于某些产品的计量有特殊的法规要求。

这些法规要求计量过程必须符合特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 计量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计量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重要性:3.1 保护消费者权益计量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通过对计量设备和过程的监管,可以避免不准确计量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保证公平交易。

3.2 提升产品质量计量法律法规要求对产品进行准确计量,这对提升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只有准确计量产品,才能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给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

3.3 促进市场公平竞争计量法律法规的执行,可以防止商家利用计量手段进行欺诈行为,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这样可以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确保合格产品的竞争优势。

4. 计量相关的综合知识除了计量法律法规外,还有一些与计量相关的综合知识值得了解:4.1 计量单位的转换在实际计量过程中,有时需要将不同单位之间进行转换。

例如,将英制单位转换为公制单位、将温度单位转换为摄氏度等。

常用计量法规

常用计量法规

常用计量法规在我国,计量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是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

计量法规主要包括计量法、计量法实施条例、计量法规和国家计量规范等,这些法规对于规范计量行业的运作、保障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计量法规。

计量法《计量法》是我国计量领域的基础法律,它规定了计量的基本原则、计量单位的使用、计量标准的制定和管理、计量检定、计量认证等方面的内容。

计量法是我国计量领域的最高法律,对于保障计量结果的准确性、维护计量秩序、促进计量技术的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

计量法实施条例《计量法实施条例》是对《计量法》的具体实施进行规定的法规。

实施条例主要规定了计量单位的使用、计量标准的管理、计量器具的制造、销售、进口等情况、计量检定机构的设立、计量器具检定规则等方面的内容。

计量规国家计量规是指为了保障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制定的对计量工作中涉及的物理量、单位、精度和误差等进行统一规定的文件。

计量规是计量行业十分重要的规范性文件,对于统一计量领域的认识和方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计量型号核准制度计量型号核准制度是指对计量器具型号进行审核、核准,并在型号规定的有效期内授权生产的一种制度。

计量型号核准制度是确保计量器具满足国家统一计量技术要求和具有计量技术性能鉴定证书的重要措施,可以保障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计量检定计量检定是指对计量器具进行检验、校准和核准,以确保其计量性能符合制定的技术规范和要求的一种活动。

计量检定是保障计量器具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措施,也是计量法规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计量认证计量认证是指以计量技术为基础,对某个产品、服务的计量过程或者其结果进行认证的一种活动。

这是一种独立第三方机构加盖认证标志,表示该产品、服务的计量结果或其相关过程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计量认证可以提高公司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树立其良好的信誉度。

以上是我国计量法规中的一些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对于保障计量行业的规范化、准确性以及技术安全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计量行业的重要性。

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

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

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1. 简介计量法律法规是管理计量领域的法律规定,旨在保障计量活动的公平、准确和可信度。

本文将介绍计量法律法规的概念、作用和监管机构,并提供一些与计量相关的综合知识。

2. 计量法律法规的概念和作用计量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对计量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法律规定。

它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维护计量领域的公平竞争计量活动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计量法律法规通过规定计量活动的规范标准和程序,避免了不正当竞争和欺诈行为的发生,维护了计量行业的公正与公平。

2.2 保障消费者权益计量活动涉及到商品质量、价格、税费计算等与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

计量法律法规规定了计量机构和计量设备的认可、检定和监督程序,确保了计量结果的准确性,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3 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计量活动在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涉及到商品的数量、质量、规格等问题。

计量法律法规与国际计量标准和互认协议保持一致,有利于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合作。

3. 计量法律法规的监管机构计量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由国家计量监督管理机构负责。

在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是负责计量领域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和修改相关法律法规,组织实施计量监督和管理工作。

3.1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职责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负责制定和修改计量法律法规,组织实施计量监督和管理工作,认可计量检定机构和检定人员,监督计量器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处理计量争议和投诉等。

3.2 地方计量监管机构的职责地方计量监管机构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派出机构,负责地方范围内的计量监督和管理工作。

地方计量监管机构按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规定,认可和监督计量器具的维修和使用单位,执法检查计量检定机构和计量器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等。

4. 综合知识除了计量法律法规,了解一些与计量相关的综合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

4.1 计量单位计量单位是表示物理量大小的标志,其选取应符合国际计量单位制。

计量法律法规及监督管理

计量法律法规及监督管理

计量法律法规及监督管理1. 引言计量是指对物质和现象进行度量、计算和比较的科学方法和技术体系。

计量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工业生产、贸易、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为了保障计量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计量法律法规,并建立了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

2. 国内计量法律法规2.1 计量法《计量法》是我国的基础性法律,于1985年颁布实施,后经修订多次。

该法规定了计量的基本要求、计量单位的使用、计量器具的管理等内容。

它的核心原则是保障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以确保计量的公正性和公正性。

2.2 计量器具管理条例《计量器具管理条例》于1999年颁布实施,是对《计量法》的细化和具体实施。

该条例规定了计量器具的分类、型式批准、制造、销售、使用、维修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此外,条例还明确了计量器具管理的职责和监管机构的职权。

2.3 计量认证管理条例《计量认证管理条例》于2014年颁布实施,对计量认证进行了规范。

计量认证是指对计量器具、计量标准、计量仪器和计量方法等进行确认的活动。

该条例明确了计量认证的申请程序、认证评审的内容和方法、认证结果的有效期等方面的要求。

3. 国际计量法律法规3.1 国际计量委员会(BIPM)国际计量委员会(BIPM)是联合国技术组织,负责推进全球计量标准和测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BIPM发布的《国际计量标准》(SI)是国际上使用的计量单位的统一体系。

3.2 国际法定计量器具管理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美国的《国际法定计量器具管理法案》规定了计量器具的强制性检定和认证要求,以及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

英国的《法定计量仪器管理法案》则规定了计量器具的强制性检定、认证和售后服务要求。

4. 计量监督管理体系为了确保计量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计量监督管理体系。

4.1 计量监督机构计量监督机构负责制定计量政策、规划和标准,组织计量检验和监督活动,对计量设施和计量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价。

计量法律法规清单精简版

计量法律法规清单精简版

计量法律法规清单一、计量基本法律法规1. 计量法:国家关于计量活动的基本法律,确保计量活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计量法实施条例:针对计量法的实施细则,明确计量活动的具体要求和程序。

3. 计量单位法:规定计量活动中所使用的计量单位,统一计量标准。

二、计量管理法律法规1. 计量器具管理条例:对计量器具的生产、销售、使用和检定等方面进行管理,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计量器具型式审查管理规定:对计量器具的型式审查和认证规定,确保计量器具的型式符合国家标准。

3. 计量器具检定规定:对计量器具的检定程序和检定方法进行规定,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度。

4. 计量器具使用管理规定:对计量器具的使用要求和管理制度进行规定,确保计量器具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三、计量认证法律法规1. 计量认证管理规定:对计量认证的申请、审批和管理进行规定,确保计量认证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 计量认证机构管理规定:对计量认证机构的组织结构、人员培训和管理要求进行规定,确保计量认证机构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3. 计量认证实施细则:对计量认证的具体实施程序和要求进行规定,确保计量认证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四、计量检测法律法规1. 计量检测法:规定计量检测活动的基本要求和规范,确保计量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计量检测机构管理规定:对计量检测机构的组织结构、人员培训和管理要求进行规定,确保计量检测机构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3. 计量检测结果报告规定:对计量检测结果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进行规定,确保计量检测结果的易读性和可理解性。

五、计量标准法律法规1. 计量标准法:规定计量标准的制定、管理和使用要求,确保计量标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 计量标准管理规定:对计量标准的管理制度和维护要求进行规定,确保计量标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计量标准器管理规定:对计量标准器的使用和管理进行规定,确保计量标准器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六、计量法律法规的实施机构1. 国家计量管理部门:负责计量法律法规的制定、管理和监督等工作,确保计量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常用计量法规

常用计量法规

常用计量法规一、计量单位制度计量单位制度,是国际计量体系的基础,也是各国计量法规体系的核心。

计量单位制度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体系,用于度量物理量并传达相应的数值信息,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贸易和公共服务等提供了准确的数值描述。

我国现行的计量单位制度是“国际单位制(SI)”,也称为“米制”。

该制度基于七个基本单位,分别是米(长度)、千克(质量)、秒(时间)、安培(电流)、开尔文(温度)、摩尔(物质的量)和坎德拉(光强度)。

在此基础上,可通过数值方式表达其它物理量,如面积、速度、力、功等。

二、计量法律法规1.计量法我国的计量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4年1月1日颁布和实施的。

该法在规范计量活动和管理计量领域,保障公共利益、安全和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主要内容包括:•规定了计量单位和符号的定义及使用范围。

•规定了货物计量、工程计量和接待服务计量等领域的计量规定。

•规定了计量器具的制造、检定和使用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规定。

•规定了计量标准的维修、更新及管理和检定等事项的规定。

2.计量检定法计量检定法是我国于1995年颁布和实施的一部法律,是计量领域的基础法律,主要用于规范计量单位和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确保其精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该法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定了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和定义。

•规定了计量器具的分类、检定要求和标志等规定。

•规定了计量单位和计量机构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法行为的惩罚等内容。

3.计量认证法计量认证法是我国于1998年颁布和实施的一部法律,用于规范计量认证行为,保障公共利益和安全。

该法的主要涉及内容包括:•规定了计量认证机构和计量认证人员的认定规定。

•规定了计量认证工作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规定了计量认证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行政处罚措施等规定。

三、计量管理体系计量管理体系是一种取得优秀技术及科学管理模式的方式。

它是通过制订和实行一套彻底的计量管理基础制度,以提高检验技术、计量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水平,保证计量测试和产品质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023修正版计量法律、法规

2023修正版计量法律、法规

计量法律、法规计量法律、法规1. 引言计量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对于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环境保护、贸易公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和统一计量活动,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计量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计量法律和法规,并着重介绍中国的计量法律体系。

2. 国际计量组织相关法规2.1 国际计量组织法律文书- 计量国际条约:国际计量组织主办的《测量单位、法定计量单位和计量标准公约》等国际条约,旨在促进和推动全球计量事业的发展。

2.2 国际标准化组织相关文件- ISO/IEC标准系列: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共同制定的关于计量的标准系列,提供了计量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规范和指南,包括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计量设备管理、计量校准等。

3. 中国的计量法律体系3.1 计量法律法规体系概述中国的计量法律体系主要由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组成。

其中,核心法律是《计量法》,相关行政法规包括《计量器具管理条例》、《计量检定管理条例》等。

3.2 计量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3.2.1 《计量法》《计量法》是中国计量法律体系的核心法律,该法对计量单位、计量标准、计量器具管理、计量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保障了计量活动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3.2.2 《计量器具管理条例》《计量器具管理条例》规定了计量器具的管理和使用要求,包括计量器具的制造、销售、检定、标志等方面,有效保障了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3 《计量检定管理条例》《计量检定管理条例》规定了计量检定的管理和评定要求,包括计量检定机构的认可、计量检定的程序和方法等方面,确保了计量检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3.3 计量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督中国的计量法律法规由计量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实施和监督,主要职责包括组织计量标准的制定、计量器具的检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认可和监督等。

此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也要承担相应的计量管理责任,遵守计量法律法规的规定。

4. 其他国家的计量法律法规除了中国,其他国家也都有相应的计量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2023年关于1计量法律法规

2023年关于1计量法律法规

计量法律法规计量法律法规是指对计量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法律规定和制度。

计量是衡量物质量和数量的活动,是保障公平交易、保护公共利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而计量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对于确保计量活动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

计量法律法规的内容广泛,主要包括计量单位的规定、计量器具的管理、计量标准的制定等方面。

首先,计量单位的规定是计量法律法规的基础,它为计量活动提供了统一的量度标准。

在中国,计量单位的规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进行统一管理,这是一部关于计量活动的基本法律。

《计量法》规定了计量单位的体系和名称,保证了计量单位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计量活动提供了基础规范。

其次,计量器具的管理是计量法律法规的重要内容。

计量器具是用于进行计量的工具,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中国,计量器具的管理主要由《计量器具法》进行规范,该法规定了计量器具的制造、销售和使用的要求,要求计量器具符合国家标准和法定计量单位的要求,保证了计量器具的质量和准确性。

另外,计量标准的制定也是计量法律法规的重要内容之一。

计量标准是确定计量结果的依据,对于保证计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具有重要作用。

在中国,计量标准的制定由《计量法》进行规定,该法规定了计量标准的制定和管理的基本原则,要求计量标准符合国际通用标准和国家实际需求,保证了计量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总的来说,计量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对于保障计量活动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计量活动提供了统一的规范和指导,促进了计量活动的科学发展和规范化运行。

只有不断完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计量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计量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更好地推动计量事业的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计量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计量相关法律法规综述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1996年6月24日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44号公布,根据2015年8月2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66号第一次修订,根据2018年3月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96号第二次修订,根据2020年10月2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1号第三次修订)
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进口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根据国家计量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口计量器具,以及外商或者其代理人在中国销售计量器具,必须遵守本实施细则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本实施细则中所称的外商含外国制造商、经销商,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制造商、经销商。

《办法》和本实施细则中所称的外商代理人含国内经销者。

对进口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内的计量器具,其中必须办理型式批准的进口计量器具的范围是《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内监管方式为型式批准的计量器具。

我国的实际情况,《计量法》侧重调整的是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以及影响社会经济秩序,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计量问题,不是计量工作中所有的问题都要立法。

也就是说,主要限定在对社会可能产生影响的范围内,如教学示范中使用的计量器具或家庭自用的部分计量器具,量值准确及否对社会经济活动没有太大的影响,就不必立法调整。

如果不适当地将调整范围规定得过宽,一是没有必要,二是难以实施,反而失去了法律的严肃性。

2007年6月6日国家质检总局修订并发布的《计量基准管理办法》,对计量基准的法制管理,如计量基准的建立、保存、维护、改造、使用、废除以及法律责任等都做出了具体规定。

为了推动我国计量校准工作的开展,制定了通用性强使用面广的计量校准规范;为了促进计量技术工作,制定了不少有关的计量技术规范,如《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及表示》、《测量仪器特性评定技术规范》、《测量仪器可靠性分析》、《测量仪器比对规范》、《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和型式批准通用规范》、《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编导导则》等;为了加强我国计量管理工作,制定了相应的有关计量管理的技术规范,如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国家校准规范的编写规则,《计量标准考核规范》、《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等;结合计量工作的需要,还制定了计量保证方案()技术规范,如《长度(量块)计量保证方案技术规范》、《维氏硬度计计量保证方案技术规范》等,以促进计量保证方案的实施;制定测量方法、试验方法及其它技术性规定,如《光子和高能电子束吸收剂量测量方法》、《γ射线辐射加工剂量保证监测方法》、《交流电能表检定装置试验规范》、《机械秤改装规范》等。

计量技术规范的应用广泛,它在规范计量管理工作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得到广泛的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是国家管理计量工作的基本法,是计量行为规范的总和。

无论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还是个体经营者,包括每一个公民都必须自觉遵守。

如有违反,就是违法行为,要由政府有关部门实行行政处罚,严重的违法行为还要追究刑事责任,由司法部门处以刑罚。

《中华人民共
和国计量法》的立法目的是保障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最终还是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必须遵守本法。

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具备与所制造、修理的计量器具相适应的设施、人员和检定仪器设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或者《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

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业未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或者《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营业执照。

未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制造或者修理计量器具的,责令停止生产、停止营业,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在我国,一般来说计量器具是测量仪器的同义语,指“单独或与一个或多个辅助设备组合,用于进行测量的装置”。

它是用来测量并能得到被测对象确切量值的一种技术工具或装置。

为了达到测量的预定要求,测量仪器必须具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计量学特性,特别是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一台可单独使用的测量仪器是一个测量系统。

测量仪器可以是指示式测量仪器,也可以是实物量具。

测量仪器的特点是:1、用于测量;2、具有多种形式,可以单独或与一个或多个辅助设备组合;3、测量仪器本身是一种器具或一种技术装置,是一种实物。

由于计量检定、计量校准、计量比对、计量测试等计量活动技术性强,除了要通过计量法律法规提供规则遵循,还需要依法组织制定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来规范相关计量行为。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体系主要由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校准规范、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计量检验(检测、检查)规则和计量术语及定义、计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等基础性计量技术规范组成。

其中,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规定了从国家计量基准到不同等级的计量标准、最后到工作计量器具如何进行量值传递。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国家计量校准规范则分别针对计量检定和计量校准这两种重要的量值传递和溯源活动给出了行为规则。

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为计量器具型式评价提供规则遵循。

从是否强制执行的角度分类,按照计量法的有关规定,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在相关计量活动中属于强制执行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其他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在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场合强制执行(如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在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的型式评价环节强制执行),在其他场合则属于推荐性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