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常州段2007年最高水位成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运河常州段2007年最高水位成因分析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常州分局吴金宁
2007年7月上旬,常州出现二次强降雨过程,河道水位快速上涨,部分区域遭受水涝,居民生活、企业生产及公路交通、航运等受到影响,导致区域防洪压力明显增加。
尽管降水量接近常年,但河道最高水位明显偏高,作为常武地区代表性水位站大运河常州站最高水位达5.23m(为建国以来第6位)。
现将大运河常州段2007年最高水位成因分析如下:
一、七月上旬雨情、水情
受冷暖空气交会影响,7月3日20时起常(州)武(进)地区普降小到大雨,局部暴雨,面平均日雨量73mm。
暴雨主要分布在金坛、九里、常州一带,其中上游丹阳站13mm,金坛站177mm,九里站134.8mm,常州站129.4mm,下游无锡站50.1mm。
7月7日,大运河镇江~无锡段沿线普降大到暴雨,其中镇江站111mm,丹阳站85mm,九里站122.2mm,常州站134.5mm,洛社站98mm,无锡站80.7mm。
受强降水影响,大运河水位从4日零时(水位4.04m)起涨,历时13小时涨至5.02m 后,呈下降趋势。
从7日12时起,常武地区又普降大到暴雨,水位开始上涨,历时22小时涨至5.23m(8日15时),最大涨幅1.19m,后历时79小时降至警戒水位4.30m以下。
通过对近10年水文资料分析,大运河常州段先后于1999年、2003年、2007年出现较大洪水。
1999年太湖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常武地区河湖水位普遍接近或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大运河水位从4.35m涨至5.48 m(建国后第2位),18小时上涨1.13m,水位在5.00m 以上达57小时。
2003年洪水主要由局部暴雨所形成,暴雨中心在沿江一带,沿江小河新闸站最大日雨量211mm,其12小时、24小时雨量超百年一遇,大运河水位从3.78m涨至5.41m ,20 小时上涨1.63m。
2007年大运河洪水主要由局部暴雨造成的,暴雨中心在沿大运河一线,水位最大涨幅为1.19m, 历时22小时,水位最大涨幅超过1999年。
二、大运河七月上旬高水位形成的原因
1、降水径流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常州城区面积迅速扩大,下垫面改变,“热岛”效应明显,同时部分内河、内塘被填埋,调蓄能力降低,导致暴雨汇流量大、速度快,最终形成河道水位快速上涨。
2007年7月上旬暴雨汇流时间约为4小时,比1999年缩短约2小时,比2003年提前近1小时。
根据降雨径流计算,常武地区7月1~15日产流21000万m 3。
大量的产汇流使当地河道水位迅速上涨,大运河常州站水位最大涨速为0.14m/小时(3日3—4时)。
平均水位涨率0.05m/小时。
最高水位为5.23m (7月8日),超警戒水位0.93m ,重现期为10年一遇。
2、上游来水量
7月7日,镇江地区降水较大,导致大运河来水量增多,加剧了大运河常州站水位上涨。
上游九里站实测最大来水流量为311 m 3/s (7月8日)。
7月1日~7月15日,大运河九里站上游来水13770万m 3。
接近该站1999年洪水期上游来水量,比2003年洪水期上游来水量少17%。
3、洪水顶托
(1)大运河下游洪水的顶托
大运河沿线控制站自西向东依次有丹阳站、九里站、常州站、洛社站。
其中,丹阳站西距常州站66km ,九里站西距常州站21km ,洛社站东距常州站30km 。
各站年最高水位变化趋势如下图。
通过与丰水年1999、2003年大运河沿线各站最高水位连线图得出,2007年大运河沿线水位比降最小,常州站是一个明显的转折变化点,其上游比降远大于下游比降。
九里站~常州段水位比降约为0.24/10000,大运河常州站~洛社段水位比降大约为0.1/10000。
2007年常州站以西段比降变小主要原因为常州主城区雨量大,同时常州城区向大运河的排涝能力加强造成的。
2007年常州站以东段比降变小的主要原因是下游洪水顶托所致。
由于无锡城区136平方公里防洪大包围圈的形成,其设计最大排涝流量达415m 3/s 。
2007
2007年沿线最高水位与1999年、2003年比较图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丹阳
九里
常州
洛社
水 位
(米)
年7月4日凌晨开始,无锡南门站在三个小时内降水量超过50mm,无锡城区6小时降水量达106mm,为特大暴雨。
所有大包围水闸全部关闭,上游下泄的洪水通道受到限制,加上包围圈内排水(其最大排涝流量达150 m3/s),大运河无锡仙蠡桥水位达到历史第二高水位4.77m,超过警戒水位1.18m,由于下游洪水位顶托,大运河常州段向东排水能力降低。
实测流量资料表明,大运河上游来水量(九里站)是下游出水量(横林站)的2.1倍。
仅在7月1~15日洪水期间,常武地区通过大运河净增水量12010万m3。
(2)入太湖口门封堵
受“太湖蓝藻事件”影响,常武地区沿太湖武进港闸、雅浦港闸于6月2日被要求关闭,7月上旬两场暴雨,雅浦港闸于4日开启排水,武进港闸于8日开启排水,至12日同时关闭。
根据还原计算,7月8日前武进港闸、雅浦港闸向太湖少排约5500万m3水量,滞留水量使常武地区河网水位平均抬高0.20m左右。
(3)内河排涝
常州市中心区泵站大多数建造于2003年以后,总计40余处,主要分布在澡港河(含老澡港河以及东支)、北塘河、横塘河、大运河、采菱港、白荡河以及南运河沿线。
7月上旬暴雨后,由常州市水利局河道管理处负责的排涝泵站全部投入运行,3~13日累计排水约530万m3,降低内河水位约0.80~1.00m。
洪水期间,内河泵站闸门关闭,运河洪水下泄通道受到限制,加上内河集中排涝,加剧了大运河常州段水位上涨。
4、沿江排水
沿江口门排水是常武地区运北片防洪除涝的重要途径,但受长江潮汛、河道条件、地形地势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排水有一定的局限性。
2007年7月上旬两场暴雨,常武地区河道水位迅速上涨,沿江小河新闸、魏村枢纽、澡港枢纽等节制闸利用长江低潮以自流方式排水。
由于适逢长江小潮汛期间(农历五月二十日),长江潮位不高,利于自流排水,至15日,新孟河等沿江主要河道共向长江排水13534万m3。
折合常武地区降水面深73mm,可有效降低大运河水位0.40m左右。
2007年洪水期间,如果长江潮位偏高,各闸排水条件受到限制,那么大运河常州站水位将超过5.23m。
三、结论与对策
暴雨是形成洪水的主体,暴雨的时间分配、笼罩面积及降雨的连续性是影响洪水特性的主要原因。
2007年暴雨是大运河常州站出现建国以来第6位高水位的主要原因,上游来水、下游洪水顶托、入太湖口门封堵增加了大运河常州段高水位出现的概率。
但沿江排水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了大运河水位。
近几年,大运河常州段出现较高洪水位次数有增加的趋势,为减轻防洪压力,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1)增加本地区的水体容量。
如河道开挖、清淤、疏浚等。
(2)提高常州地区洪水外排能力,主要增加北排长江的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