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语文课堂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的语文课堂之我见
[题记]将思想注入语文课堂,语文就有了自己的灵魂;将情感投入语文课堂,语文就有了活力;将生命注入语文课堂,语文就有了生命。
上了十几年的语文课,照理说,上课应该是轻车熟路、信手拈来,犹如家常便饭。
但每次上课,特别是实行新课改后,心情总是诚惶诚恐的,不知如何施教,日常与同事闲谈,扯到这些事。
大家都有此同感——真是越教越不会教。
平地里,静心细想,语文课该怎么上?理想的语文课堂是什么样的?理想的语文课堂又应该给予学生些什么?或许。
一千个语文教师会有一千种观点;或许,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问题不可能有一个终极答案,但每位语文教师又必须面对,必须思考,并且必须最终做出自己的应答。
其实,我们的教学实践,就在有意抑或无意间做着属于自己的诠释和演绎。
我想: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真实的、生成的、诗意的、精神享受的。
一、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真实的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立足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要着眼文本,融入文本;要重视背诵积累,追求真实有效。
课堂是真正上好语文课的地方,教师应该老老实实地上好语文
课。
真实的课堂需要教师注重文本教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有效地完成文本的解读和感悟,指导学生阅读每一篇课文,领会关键性的词语,揣摩限制性成分,理解警策性的句子。
如我们初读《孔乙己》,谁也不会介意结尾对孔乙己悲惨结局的叙述——“孔乙大约的确死了”,可细读课文我们不难发现“大约”、“的确”的妙用。
“大约”、“的确”看似矛盾实不矛盾。
“大约”说明孔乙己的死无人过问,他活在世上只是一块笑料而已,
“如果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因此他已成为社会上一个多余的人。
反映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的残酷现实。
“的确”说明孔乙己的死是必然的。
他的悲剧正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极深的一批下层知识分子的共同悲剧。
真实的课堂没有演练、彩排、渗透,更不是“作秀”,有的是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
省语文教研员蔡少军老师就说过:
“语文教学,要从教材到‘语文’,然后又从‘语文’回到教材,走个来回。
”
二、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生成的
教学不应是预设的“圈套”,语文课堂上播下的种子,收获的可以是情感的升华、思想的启迪、价值观的引领……“这一切不可能完全通过预设而实现。
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演绎、彼此尊重、动态生成的。
因为唯
有“生成”,才有师生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活动,才有师生对固有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创新发展与智慧超越。
“生成”激活课堂,语文课堂别样的精彩缘自于“生成”。
充满生成的语文课堂将成为师生自由的精神殿堂,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奇迹将在这里诞生。
没有生成的语文课堂,只会稀释情感、淡化感悟、禁锢想象,进而扼杀创造的灵性与个性。
没有生成的语文课堂,只会陷入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的死胡同。
一句话,没有生成,我们的语文课堂将成为一潭死水,并逐渐干涸。
三、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诗意的
课堂应该富有“诗意”,语文课堂更应如此。
什么是诗意?怎样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这真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味道。
我想,只有那种将课文作为一个载体,师生的思想时而在上面栖息,时而又畅游四方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只有那种充满了“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只有那种师生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中忽然发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也只有那种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在字里行间“悟读”出独特感受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
四、理想的语文课堂还应该是精神享受的
语文自身的魅力无穷: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
对学生而言,能启心智,长见识,陶冶情操,诱发不尽的遐想;对教师而言,读着语文,仿佛就是在和历史对话,和大
师倾谈。
那深入浅出的道理,那五光十色的美景,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享受!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杭州外国语学校刘飞耀老师在执教《=土地的誓山》时的配乐深情朗读,即刻就营造出一种人情人境的氛围,学生被带入了由文本文字与教师的有声语言共同创造的意境之中。
听课者也被这种有声的和无声的相互契合营造的意境深深地沉醉。
课后听学生私下里交谈说:“上《土地的誓言》这篇文章时,老师在朗诵的时候哭了,我听着听着也就哭了。
”不需要任何语言表白,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就足以让学生同喜同悲。
充分得到了一种情感的体验、享受。
激情的魅力就在于此!
师生的心灵沉浮于语文的字里行间,浸染着墨韵书香,扬起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学生的智慧在文本中自由驰骋,在交流中急剧碰撞,在共同探究中享受着创造的快乐。
语文本身应该是给予师生共同的一种精神享受。
哲学家说,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爱的东西活着;教育家说,一个热爱教育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爱的教育活着。
我想说:钟爱教育,钟爱学生,理想的语文课堂就会降临于我们的身边。
让我们揣着教育的理想,向着理想的教育不断地追寻和探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