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参考

文献综述参考
文献综述参考

二、文献述评

通过分析整理已查阅的文献发现,对于教材的研究,研究者多从教材的内容组织形式、教材的结构、教材的编排方式以及教材中的习题等方面进行研究。鉴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把收集到的文献按照“关于教材中习题的研究”和“关于教材中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两方面进行整理。综述中也包含了关于概率与统计内容的研究。

(一)关于教材中习题的研究

利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通过题名和关键词检索与教材中的数学习题相关的论文类文献为379篇,并借助图书馆及网络资源查阅与习题相关的著作类文献,查阅的论文类文献和著作类文献按研究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1.对教材中习题配置的研究文献

对数学教材中习题配置的探讨,早在1980年,余元庆先生就在其文章《谈谈习题的配备与处理——介绍几本外国中学数学课本中的习题配备》[1]中对国外的几本数学教科书中的习题进行了总体特点上的分析和比较,并且据此提出了针对我国中学数学的习题配备与处理方面的一些建议,涉及到习题的数量、灵活性、形式以及习题后面是否附答案等问题,对我们现在习题配置的研究仍具有借鉴意义。

李道澄在其文章《中学数学习题的选择和安排》[2]中,把中学教学习题的配置原则定为四条:(1)体现教学教学的目的性;(2)结合教学教材内容的结构和特点;(3)遵循数学学科的教学规律;(4)联系学生学习的具休实际。

1999年,戴再平在其著作《数学习题理论》[3]中,对数学习题的分类、功能、编制、解题策略等数学习题的多方面问题进行了系统化的阐述,对数学封闭性习题的科学性提出了六条标准:(1)有关的概念必须是被定义的;(2)有关的记号必须是被阐明的;(3)条件必须是充分的、不矛盾的;(4)条件必须是独立的、最少的;(5)叙述必须是清楚的;(6)要求必须是可行的。同时,对于开放题,即题目条件不充分,没有确定结论的题目的特点、设计和编制进行了介绍。这本书在很多方面开创了习题理论的先河,是研究数学习题理论的权威著作。

宋德伟在2001年的《中学数学习题改革浅议》[4]中提到:为了适应中学教

[1]余元庆.谈习题的配备与处理——介绍几本外国中学数学课程中的习题配备[J].数学通报,1980,(3).

[2]李道澄.中学数学习题的选择和安排[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1,(1).

[3]戴再平.数学习题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宋德伟.中学数学习题改革浅议[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3).

学从单纯地传授知识(或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习题本身亦当相应地进行改革。其中重要的一条是要在多样性与灵活性上动脑筋,下功夫,敢于打破传统的格局和固定的模式,编选好题、活题,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接受生动活泼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他建议中学数学习题适当增加几种类型:客观型习题,探索型习题,非常规型习题,趣味题,动手题,实验题,学生自编题。

2002年,王雪梅在其硕士论文《关于中学数学习题编制的研究》[1]中指出了我国中学数学习题存在的不足:(1)习题的知识来源太窄,存在沉题,有些习题难度太深,不易于学生接受;(2)习题的应用面太窄,脱离生活实际,缺乏应用性;(3)题型比较单一;(4)数学习题具有儒家色彩,过分追求严格、准确,而忽视了现实生中所需要的近似计算;(5)习题缺少层次性;(6)习题往往偏重逻辑思维,忽视直觉思维,忽视实验、归纳、类比、猜测等因素。(7)以算学为基础,而忽视计算过程;(8)我国中学数学习题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密切程度不够。她在文中也建议性地提出了中学数学习题编制的一些方法,如,高等数学观点下的中学数学习题编制方法和一些特殊方法。

2.教材中习题分类和功能的研究文献

关于习题功能和类型的研究,陈自强在文章《数学习题理论的几个问题》[2]中谈到,数学习题具有如下四种功能:(1)教学功能;(2)教育功能;(3)发展功能;(4)险查功能。常见的习题的分类方法有按知识分、按功能分、按结构分,但他认为这三种分类方法既不是数学理论系统本身的需要,也不是严格的逻辑意义下的划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重迭与交叉。同时,分类的作用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无助于数学问题的最终解决。他创造性地提出了(p,M)分类法。即设问题集合为P,解题思想方法为M.如果p中的问题都能用方法M来解决,那么就把(P,M)称为一类。这种分类方法实质上是对解题思想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应用这种分类,能够使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解题思想和方法有较深刻的理解,能够启发学生去类比、联想,从而发现在不同场合下这类方法的具体运用。但这种分类方法还不够完善。

赵士纲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习题的分类研究与思考》[3]一文中从方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角度出发,对小学数学习题的类型进行大致的

[1]王雪梅.关于中学数学习题编制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

[2]陈自强.数学习题理论的几个问题[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0,(3).

[3]赵士纲.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习题的分类研究与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11).

划分。按习题的功能分类,把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习题分为铺垫型、基本型、沟通型、辨析型、综合型、思考型、探究型。按习题的形式分类,分为客观型、信息型、开放型、操作型、应用型、探究型。但如何划分才能更加科学、更加符合教学实际,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戴再平在《数学习题理论》[1]中将数学习题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如下:(l)按知识内容分类:数学习题可分为算术题、代数题、平面几何题、立体几何题、解析几何题和三角题等,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分类方法。(2)按形式分类:比较完善的是三分法:第一类是求解题;第二类是证明题或说明题;第三类是变换题或求作题。(3)按要素分析分类:数学习题是一个系统,{Y,O,P,Z},其中Y表示习题的条件;O表示解题的依据;P表示解题的方法;Z表示习题的结论。分析四个要素中己知要素的多少可将数学习题依难度分为:标准性题、训练性题、探索性题、问题性题。(4)按开放性分类:可分为封闭题和开放题。凡是具有完备的条件和固定的答案的习题,我们称为封闭题;而答案不固定或者条件不完备的习题,我们称为开放题。(5)按评分的客观性分类:可分为主观性题和客观性题。传统的证明题、计算题等,都属于主观性习题。客观性习题又可分为选择题、填充题和简短的问答题等类型,通常所说的客观性题,主要是指选择题。他论述的习题的功能有三种功能:知识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

罗增儒在《数学解题学引论》[2]中将数学题分为两类,即练习型和研究型,其分类标准是“结论是否为己知”。然后又对练习型习题进行了如下分类:(1)二分法:求解题、求证题。(2)三分法:求解题、求证题、求作题。(3)学科分类:代数题、三角题、平面几何题、平面解析几何题等。(4)教学分类:①按教学活动的形式可分为:口答题、板演题、讨论题、课堂练习题、家庭作业题等。②按解答的方式可分为: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改错题、计算题等。③按综合程度分类:单一性题目与综合性题目;而综合题又有纵向综合与横向综合之分。④按得分率分类。(5)按评分的客观性分类:客观性题和主观性题。(6)按要素分析分类:标准型问题、训练型问题、探索性问题、问题型问题。(7)按题目条件与其答案的确定性分类:封闭性习题、开放性习题。(8)按认识的范畴分类:①纯数学题:题目只涉及数学概念、符号、定理、法则、公式,不直接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②应用题(文字题):把数学知识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教材中习题教学的研究文献

[1]戴再平.数学习题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罗增儒.数学解题学引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对教材中习题教学的研究,在我国众多关于中学数学教学的刊物中,有很多中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将如何实施教科书中的习题教学进行了探讨。

2005年,管宏斌在文章《课本习题——数学探究教学的源泉》[1]中指出:“课本中许多习题看上去很容易,但却隐藏着相关数学理论的本质属性,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对这类问题进行探究,通过类比衍生,迁移拓广,提出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就能有效巩固基础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发挥教材的扩张作用。”

早在2000年杨英杰也在其文章《谈谈初中教材习题的挖掘与利用》[2]中,对教科书中的习题进行了组合、一题多解等尝试,这样就能充分发挥教科书中习题的潜力。

杨幼池在其2007年的硕士论文《中学数学习题的教学研究》[3]中,论述了习题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并对数学习题求解的思维特征和数学习题教学过程的结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进行有效的数学习题教学应把握问题逐次精化原则、有用知识合理整编原则与目的、材料、方法的有效统一原则;在习题教学中,注重暴露教师的思维活动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由学生主动独立进行活动,习题的选择在学生的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内,是有效的数学习题教学的基本评价标准。

中学数学教师李彦双在《如何用好课本习题》[4]一文中指出:“数学教材中的习题是编者精选的典型例子,是教学时的依托。”并介绍了应该如何利用好课本提供的各类习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认为在习题教学时应:(1)用好结论,事半功倍;(2)注意命题变形,达到融会贯通;(3)认真探究,举一反三;(4)从课内走向课外,使练习更加贴近生活。

黄建在《浅谈高中数学习题教学》[5]中,用具体的数学习题论述了教师在习题教学中应体现思维型,体现常规性,体现总结性,体现及时性,体现重要性。他认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要做的工作很多,除了“五性”之外,教师还应该多鼓励学生,多给学生信任和支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要求全面,要求直观,要求合理,不仅耍使学生听得明白,更要使学生做得出来。

[1]管宏斌.课本习题一一数学探究教学的源泉[J].中学数学教学,2005,(1).

[2]杨英杰.谈谈初中教材习题的挖掘与利用[J].中学数学教学,2000,(1).

[3]杨幼池.中学数学习题的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4]李彦双.如何用好课本习题[J].赤峰学院学报,2007,(4).

[5]黄建.浅谈高中数学习题教学[J].科技信息.2008,(35).

何蕾,章建锋在文章《挖掘数学新教材习题教学潜在价值的方法研究》[6]中认为: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科书后面的习题教学是一个薄弱环节。并提出:教师应充分发挥习题教学的潜在素材对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充分发挥习题教学对落实三维目标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习题教学对知识概括与整合的作用,充分发挥习题教学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作用,充分发挥习题教学对提高学生高考能力的作用。

这些习题教学方面的研究多来自一线教师,他们对题目把握准确、分析入理,为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提供了有效的帮助。这样的文章很多,但大多数文章只是对几道具体题日的剖析,比较分散,未上升到理论层面。

4.不同教材中习题的比较研究文献

新课程实施以来,有关教材中习题的比较研究有很多,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经题名和关键词检索,查阅到的文章多数是学位论文,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1)我国教材与国外教材中习题的比较研究

Stigler比较了美国和前苏联小学课本中有关加减法的文字题(wordproblems),发现美国教科书中加减法文字题在题型的变化上要少于苏联,在计算的复杂程度上也要弱于苏联。他认为题目的数学特征(mathematiealfeature)和文字特征(contextualfeature)对学生减法文字题的运算熟悉程度有着潜在的影响[1]。

YepingLi比较了中美教科书整数加减法部分的课后习题,构建了分析问题的三个层面:数学特征、文字特征和达到的要求。[2]她认为美国教科书中的习题比中国教科书中的习题对学生的要求更加灵活,对概念理解的要求更加深刻。

Fan&Zhu将数学教科书中的问题归纳为常规题与非常规题、开放题与封闭题等7类,比较了中美初中数学教科书中题目的配置方式,得出美国的数学教科书比中国的数学教科书配置了更多的非传统问题,而中国教科书中的数学问题比美国的更具有挑战性等结论,该研究以数学问题为载体进行教科书比较,有其特色,但是在对数学问题的分类时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叠,并且对两者差异的成因分析

[6]何蕾,章建锋.挖掘数学新教材习题教学潜在价值的方法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0,(3).[1]Stigler.J.w.,Fuson,K.C.Ham.m.&Kim.M.S., An analysis of addtion and subtraction word problems in

Ameriean And Soviet elementary mathematies textbooks[J].Cognition and Instuetion(1986).

[2]YepingLi,A comparison of Problems That Follow seleeted Content presentations In Ameriean and Chinese

Mathematies Textbooks[J].Annual meeting at the Ameriean Edueation Researeh Associatron, San Diego,CA,April 1998.

和相应的启示所述较少[3]。

邓小俐2002年对中美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习题进行了比较,由于构建了一个习题分析的三维框架,使得对习题的比较较为全面和明晰。邓小俐在比较中美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习题时,所建构的三维分析框架,是在Stigler、Yepingu等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产生的。他认为,习题所体现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如合作学习、调查实验)也是影响学生数学经验获得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他所构建的新的三维框架中的维度分别是文字特征、达到要求和解题策略。以此为基础,通过比较他发现中美数学教科书中的习题在故事背景、对结论进行解释、调查实验、学习方式、问题解决、模型使用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1]。

鲍建生在其2002年的博士论文《中英两国初中数学期望课程综合难度的比较》[2]中,设计了一个综合难度的五边形模型,即探究水平、背景水平、运算水平、推理水平、知识含量水平的综合程度,利用此模型对中英两国的初中数学习题进行对比发现,我国在“运算”、“推理”、“知识含量”三个因素上显著高于英国,而对问题的探究性和背景,我国没有足够的重视,从整体态势上,英国的期望课程在五个因素上,相对比较平衡;而我国的课程则明显地侧重于后三个因素,特别是“运算”因素。

文章中所建立的综合难度模型不仅可以作为数学课程国际比较研究的一个平台,也可以用于课程建设与考试命题中五个难度因素之间的平衡,对我国的课程与考试改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该综合难度模型能考察在影响数学题难度的每一个因素方面的各自难度水平,由各因素上的难度值所对应点为顶点的五边形能为我们考察数学问题和数学课程在各因素方面的难度及数学课程在某些因素上的侧重等提供直观的帮助。

李淑文2006年利用鲍建生的“数学习题综合难度模型”对中日两国初中几何课程中的习题难度进行了比较比较,得到如下结论:除了在“背景”因素上华东版教科书略占优势外,日本教科书在“探究”、“运算”、“推理”、“知识含量”四个因素上高于华东版教科书,低于我国人教版教科书[3]。

胡莉莉在硕士论文《中美初中数学教材难度的比较研究》[4]中利用N=as/T+(1 [3] Fan&zhu.An Analysis of the Representarion of problem Type in Chinese and US Mathematies

Textbooks[J].Paper AccePted for ICME—10,,Discussion GrouP14,CoPenhagen,Denmark,2004.

[1]邓小俐.中美初中数学教材中习题的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

[2]鲍建生.中英两国初中数学期望课程综合难度的比较[D].华东师范,2002.

[3]李淑文.中日两国初中几何课程难度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4]胡莉莉.中美初中数学教材难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一a)G/T难度模型,对中美两国应用较为广泛的初中教材中代数、统计与概率及几何内容正文部分的难度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利用鲍建生先生的“数学习题综合难度模型”对两国教材中例题、习题的难度进行比较。这使得中美中学数学教材难度的差异性更具体化。从比较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教材的代数、统计与概率及几何领域内容难度上要高于我国人教版教材,在习题难度上低于人教版教材。

陈汉红2004年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美平面几何习题的比较研究》[5]中,采用比较法,以教育心理学、几何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观等为理论依据,对中美平面几何的习题分别进行了特征分析,并通过一些具体实例,反映了美国的课题型作业与我国传统的一般性习题的巨大差别。

任晓峰在《中国新加坡两国高中微积分课程难度的比较研究》[1]中以“课程难度模型”为平台,对中新两国高中现行微积分课程难度进行比较,以“数学习题综合难度模型”为平台,比较了两国教材中习题难度,找出其中的差异,并得出一些结论:在习题方面,新加坡教材中不仅习题数量大,而且类型也多,从最简单的概念复习题到难度各别的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一直到综合性较强的探索研究题,除此以外,还有用不同手段(计算器、图形计算器和数学软件)解决的各种练习。这与杨淑清在其硕士论文中得到的结论一致。另外,新加坡教材中的习题采用丰富多彩的图片,背景选取适当,呈现方式既有综合题又有系列题。

高文君、鲍建生2009年在《数学教育学报》发表文章《中美教材习题的数学认知水平比较—以二次方程及函数为例》[2],文中以顾泠沅先生提出的数学认知水平分析框架为依据,对中美教材中二次方程及函数内容的习题进行分类,通过比较得出:在习题总量上,美国教材远远多于中国教材。中国教材对主要概念、公式等给予了充分重视,显示了中国对基本概念的重视。美国教材注重开放题、推理题、非常规题,也注意培养学生一般化的能力,而中国教材此类习题不但数量上少,而且类型也较少。他在文中指出:“美国强调高水平的数学能力对提高国家竞争力、国民素养及生活水平的重要性。最近十年来,新加坡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层次数学能力在数学教育界是一个最受关注和努力的方向。”基于此,本文对中国与新加坡教材中的数学习题从数学认知水平的维度进行比较研究。

[5]陈汉红.中美平面几何习题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

[1]任晓峰.中国新加坡两国高中微积分课程难度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9.

[2]高文君,鲍建生.中美教材习题的数学认知水平比较[J].数学教育学报,2009,(4).

顾泠沅先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分析框架是在大量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1950年代,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把认知目标分成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6种水平。威尔逊(J. W. Wilson)曾把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原则引入数学学科,设计了计算、领会、运用、分析4个层次的认知目标。后来有人明确指出了布卢姆分类理论在连续性与层次性方面存在漏洞。1990年与2007年,顾泠沅等在做“青浦实验”时采用大样本测试结果,从初中二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大量外显行为所表征的教学目标中析取其内隐的主要因素,由此确定目标框架的层次并研究分类的连续性。后又经过改造和完善,把数学认知水平分为4个层次:水平1:计算——操作性记忆水平;水平2:概念——概念性记忆水平;水平3:领会——说明性理解水平;水平4:分析——探究性理解水平。

(2)我国不同版本教材中习题的比较研究

2006年,彭上观、邓康日在《高中数学不同版本新教材习题的比较研究》[1]中以人教A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三个版本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中的练习题、习题、复习题为对象,从文本的角度对以上三个版本新教科书的习题数量、习题类型、习题素材等方面进行比较,探悉高中数学新教科书习题设置的一些特点。经比较发现,传统题型,即计算、证明、简答题在新教材中仍占主导地位;同时新教材也增加了客观性题型,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敏锐性、严密性;三版本教材均较重视作图题,促进学生对数学中两大研究对象“数”和“形”的理解,沟通“数”和“形”的联系;新教材中部分题目具有探究性;某些题目让学生自己举例,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部分题目答案不唯一,有助于学生自己发挥;部分题目明确要求借助计算机(计算器)来完成,体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整合的思想;同时,苏教版还增加了阅读题、写作题、操作题,颇有新意。对于应用题的背景素材比较,相对而言,人教A版应用题的背景素材选取更注重与学生实际、社会生活等联系。

刘勍在硕士论文《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新旧教科书中代数习题的比较研究》[2]中采用了一个习题分析的框架,对研究范围内的习题从数学特征、文字特征和具体要求三个维度上进行分解,从而将每道习题的类型给予划分,以此对每个维度上的习题进行量化。通过定量比较发现,在数学特征的维度上,习题从较为单一的类型,走向了多元化,与其他学科及数学的其他方面建立了联系;在题目的背景上,注重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题目的认知要求方面,步骤练习题

[1]彭上观,邓康日.高中数学不同版本新教材习题的比较研究[J].中学数学杂志(高中),2006,(5).

[2]刘勍.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新旧教科书中代数习题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所占比例由70%下降到了50%。

2008年,赵珊在硕士论文《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科书的习题比较研究》[3]中从习题的数量、类型、选材和难度四个方面对人教版和北师人版两套教科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习题进行比较。其中习题难度的比较利用鲍建生先生的“数学习题综合难度模型”。得到的结论是:在习题数量上,北师人版习题的数量较多(1513道),而人教版习题的数最较少 (l147道)。在习题选材上,北师大版的习题更注重与学生实际、社会生活等的联系。在习题难度上,人教版习题在“探究”、“运算”、“推理”和“知识含量”四个因素上高于北师大版,而在“背景”囚素上等于北师大版。从综合难度模型的整体态势上看,两套教科书中的习题在五个因素上都比较平衡。

李惠2009年在其硕士论文《现行两套高中数学教材习题的比较研究》[1]中从习题的数量、类型、选材、难度以及例题与习题一致性和习题的层次性等方面对人教A版和苏教版两套高中数学教材中的习题进行了比较研究。其中习题难度的比较也利用鲍建生先生的“数学习题综合难度模型”。通过比较得出如下结论:在习题数量上,人教版编排的习题数量比苏教版多。在习题类型上,新教材中增加了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比例,设置了开放题和阅读题。在习题素材上,两版本教材中有背景的题目都不多,而有背景的题目中与学生生活有关的更少。在习题的综合难度上,人教版教材的习题难度比苏教版低。例题与习题一致性方面,人教版教材的例题与习题的综合难度差异不大,而苏教版教材在综合难度上例题比习题稍简单。在习题层次性上,人教版的习题层次分布较为鲜明。

(二)关于教材中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的研究

1.我国教材与国外教材中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比较研究

李开慧在文章《关于中马初中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2]中,比较发现中国与马来西亚初中数学教材在编排体系、教材内容、教材编写特点等方面均有许多不同之处:中方教材追求数学定义的精确化、严格化,马方教材更适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更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容易理解并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教材编写方面,中方偏重数学学科特点,偏重推理证明,偏重知识效率,而马方偏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偏重实际计算,偏重知识的广泛性。

杨淑清2007年在其硕士论文《初中数与代数教材的比较研究——以北师大[3]赵珊.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科书的习题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8.

[1]李惠.现行两套高中数学教材习题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李开慧.关于中马初中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5,(1).

版教材与新加坡教材为例》[3]中采用比较法和文献法对两版本教材的结构与内容、编写理念及重要公式呈现方式进行了比较,发现两版本教材均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顺序,但差别较大。北师大版的教材在内容编排的衔接与逻辑顺序上有些松散。新加坡的教材注重对知识的前后联系,且关注学生对知识进行类比。在习题设置方面,两版本教材习题的设置都有一定的层次区分,但北师大版的教材习题量较少,新加坡的教材习题量较多,学生基本不用自己购买其它的辅导材料,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把握好考试的难度与区分度。但本文侧重对教材整体的比较,较少涉及习题的比较。

张维忠、李芳奇2009年在《外国中小学教育》发表文章《中国与新加坡初中数学教材的特点分析》[4],在文中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比较了新加坡2007年出版的最新的新加坡数学教材《New Mathematic Counts》(第二版)和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分析了新加坡数学教材的独特之处。并对我国数学课程与教学得到一些启示:(1)重视“问题解决”和“思考技能”能力的培养;(2)坚持巩固“双基”,保持传统优势;(3)调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2.我国不同版本教材中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比较研究

阮夏强对新旧教科书进行了一些比较客观的分析。他在2004年发表的《初中数学新旧教材及教学实践比较》[1]一文中,指出了新、旧版教科书各自的优缺点,如“传统教材知识结构较严密,多强调运算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常常是一筹莫展。新教材提供了众多的、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得见的、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以及大量的可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但新教材有时过于强调知识的多面性与实用性,对知识的连贯性处理不够好,结构比较松散,概念性知识的顺序还应考虑更合适的安排。”

彭上观在其学位论文《高中数学新课标实验教材内容结构和使用情况的若干比较》[2]中从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两个方面对人教A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教材进行了剖析,并到实验区从问题设置、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应用、数学文化、信息技术应用、学生学习方式、情感态度的变化、学习负担、对教材的满意度等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和访谈,从实践层面了解了师生对新教材的看法,得

[3]杨淑清.初中数与代数教材的比较研究——以北师大版教材与新加坡教材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7.

[4]张维忠,李芳奇.新加坡与中国数学教材的特色分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2).

[1]阮夏强.初中数学新旧教材及教学实践比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6),

[2]彭上观,邓康日.高中数学不同版本新教材习题的比较研究[J].中学数学杂志(高中),2006,(5).

到了新教材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异同,并提出了编写数学教材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林一丁以人教A版与湖南版新课标实验教材数学1(必修)为研究对象,从教材体例、组织结构、教育功能方面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人教A版和湖南版的异同[3]。

(三)文献分析小结

通过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类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数学教材中习题的研究,分别从教材中习题的配置、教材中习题的分类和功能、教材中习题的教学、不同教材之间习题的比较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习题配置、分类和功能等方面,戴再平在其著作《数学习题理论》中论述地较为全面,是习题理论的权威之作。也有广大数学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对此做过一些探讨,对合理配置数学教材中习题和全面认识数学习题的分类和功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于教材中习题教学方面的研究多来自一线教师,他们对题目把握准确、分析入理,为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提供了有效的帮助。这样的文章很多,但大多数文章只是对几道具体题日的剖析,比较分散,未上升到理论层面。

对于不同教材中习题的比较研究,既有我国与国外教材的比较研究,也有我国不同版本之间教材的比较。习题的比较研究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对我们更好地把握教材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这些研究也表明,目前关于数学习题的比较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比较的方法和工具还需要改进合完善。己有的习题比较的研究中,多是从习题的数量、类型、选材、难度、例题与习题一致性和习题的层次性等方面进行比较,难免使我们粗浅地认识比较对象的差异。习题比较的工具也有待完善,2002年邓小俐在Stigler、Yepingu等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习题三维分析框架,使得对习题的比较较为全面和明晰。之后鲍建生设计了“数学习题综合难度模型”,从一定程度上讲对数学习题的比较做出了很有参考价值的工作,本文试图利用顾泠沅先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分析框架和鲍建生先生的“数学习题综合难度模型”比较分析习题。

[3]林一丁.人教A版与湖南版新课标实验教材数学1(必修)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文献综述格式参考模板

薇甘菊化感作用的研究综述 学生:××× 指导老师:××× 摘要:化感作用又称它感、异株相克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向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而对周围的其他它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阐述薇甘菊通过释放各种化感物质来抑制植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现象,来简单描述它的作用机理及找到有效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薇甘菊;化感作用 植物化感作用(Allelopathy)是植物对环境适应的一中化学表现形式,而非外来植物所特有的,外来植物的化感作用是为了适应不良环境而达到与本地生物争夺生存空间的目的。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是以探明化感作用的本质为中心,阐明植物种间和种内化学作用关系,相对于植物和微生物、植食性昆虫及动物间化学作用关系,植物与植物间的化学作用关系是当今科学研究的前沿之一[1]。外来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总是伴随着生物入侵和植物化感作用等领域的研究而发展起来的。近年来,随着化感作用及生物入侵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实验仪器设备的完善及提取、分离和鉴定手段的进步,外来植物的化感作用越来越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国外学者已经从种群和群落的层面上对外来植物化感作用开展研究[2~4]。 薇甘菊是危害我国最严重的外来入侵害草之一,为菊科假泽兰属植物,属多年生草质或稍木质藤本,原产南美、中美洲, 现广泛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大约在1919年在中国香港出现,1984年在深圳发现,现在广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薇甘菊属喜阳性植物,喜生长于光照和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主要生长于林缘、溪流、河流岸边,及受干扰破坏的路边,尤其喜好低洼潮湿的空旷地,由于它对土壤条件要求很低,因此在海拔2000~3000m的陡坡上也发现其踪影。这种植物因其生命力强和匍匐生长的特性而著称,因其营养生长非常迅速,故极易危害稀疏林地、果园、荔枝林和竹林,严重地区可造成成片果树死亡的现象。本文对化感物质的作用机理及薇甘菊化感作用作一综述。 1 化感物质作用机理 植物体释放的主要化感物质包括有有毒气体;有机酸和醛类;芳香酸;简单不饱和酸和内脂;香豆素;喹啉;类黄酮;单宁;生物碱;萜类和甾类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如长链脂肪酸、酒精、多酞、核酸等)[5, 6],这些物质通过根部分泌、地上部分淋溶、释放挥发性物质、植物残体或凋落物分解释放化感物质等方式进入到周围环境中,从而影响周围植物的生长。化感物质具有多种作用机理。

怎样写文献回顾(文献综述)

怎样写文献综述? ? 小综述”,目的是为了推出自己的论述和模型,是以述带论,说明现有的研究状况,缺点在哪 里,我准备做的贡献是什么。侧重介绍与自己的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献。 综述与述评 ? 述评是对某学术专题的研究状况进行概说、评论、展望和预测,因此对作者的素质要求较高,一般由专家或学科领头人撰写,故又称“专家述评”; ? 文献综述是根据科研、教学和医疗的需要,围绕某一学术专题,收集某时期内的有关文献资料予以加工整理而成的综合性文献。 ? 专题述评的重点在“评”,包括对专题研究状况的评价、展望、预测和建议,而“述“只是“概述”,处于次要地位,是评论的辅垫,不强调面面俱到,更不要材料罗列; ? 文献综述则重点在“述”,因本身就是经过加工的二次文献,因此讲究材料详实,有检索价值。 综述的分类 ? 文摘性综述,是对原始文献进行客观地综合性摘述,以提供详尽的资料为目的,不掺杂撰写者本人的观点,由读者对综述的内容作出判断; ? 分析性综述,它通过对原始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后表达作者的意见和见解,既有回顾又有瞻望,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提炼新思路、新方法。 类似的文章及区别 ? 读书报告、文献复习和研究进展等文章有相似的地方,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归纳出来的。 ?读书报告”、“文献复习”是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 ?研究进展只讲科学进程 综述的目的 ?一、供发表。为同行提供经归纳提炼的相关课题的大量医学信息。帮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掌握相关研究课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争论焦点、已解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前景展望等,是他们选择研究方向,寻找科研课题的重要线索。 ?二、研究课题论证。通过广泛地查阅文献,从他人的研究中吸取经验、教训,为开展新的课题研 究进行选题论证做必要的知识准备。 综述应具备的特点 ?①新颖:尽可能查阅和引用最新文献资料,普赖斯指数,即引用最近5年内发表的文献数,应达70%左右,普赖斯指数越高,越能反映文献综述的新颖程度,也越易于发表或引导新课题研究。 ?②综合性强,焦点集中: 应能够紧紧围绕中心论题旁征博引,做到放得开、收得拢,即为了集中于焦点,广泛综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 ?③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应在综述文献的基础上,对所引用的原理、方法、成果或结论等发表自 己的意见。 ?④引证准确,评价客观:应尽可能阅读原刊发表的论文或其复印件,确实读懂原意,以免以讹传讹或断章取义;既要注意引证与自己观点相同的文献,也要引证不同的文献;发表观点和见解做到论据充足, 分析客观,决不臆断、拔高。

文献综述的内容及格式

宁波大红鹰学院金融贸易学院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内容及格式要求 一、内容要求: 文献综述是在研究选题确定后(或选题虽末最终确定,但至少已确定了比较具体的研究方向),并在大量搜集、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关课题或相关领域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的综合性介绍,目的是理清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及尚存的研究空间,它既可以给研究者在充分借鉴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深化本课题的研究指明方向,还可以帮助读者(或论文审阅者)明确本研究的新意所在。因此,写好文献综述,对于课题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综述的结构一般由下列成份构成: 1、标题。文献综述的标题一般多是在论文选题的标题后(若选题尚未最终确定,也可以以研究方向为名)加“研究综述”或“文献综述”字样。 2、提要或前言。此部分一般不用专设标题,而是直接做为整个文献综述的开篇部分。内容是简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果本课题涉及到较前沿的理论,还应对该理论进行简要介绍;最后要介绍研究者搜集的资料范围及资料来源,其中要讲清查阅了哪些主要著作、在网络中查询了哪些资料库(如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并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搜索(如通过输入“关键词”或“作者名”或“文章名”进行搜索,一般用精确匹配),共搜索到的相关论文的篇目数量多少,对自己有直接参考价值的论文有多少等信息。 3、正文。这是文献综述的核心部分。应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对自己搜集到的有用资料进行系统介绍。撰写此部分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对已有成果要分类介绍,各类之间用小标题区分。以下是常见的分类线索:按时空分类(如: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与国内研究现状);按本课题所涉及的不同子课题分类;按已有成果中的不同观点进行分类,等等。其二、既要有概括的介绍,又要有重点介绍。根据自己的分类,对各类研究先做概括介绍,然后对此类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重点介绍。重点介绍时要求要点明作者名、文献名及其具体观点。无论是概括介绍还是重点介绍的文献资料均要求将文献来源在参考文献中反映出来,但不要求一一对应。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一、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1.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指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课题或研究题目(初步)确定后,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资料,就与该课题或题目直接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最新进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所做的简要评述。2.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学生所撰写论文保持大体上的一致,必须对可能影响所撰写论文主要论点、政策建议或反驳依据等主要学术结论的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断做出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必须保证综述本身结构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学生的利用学术文献的综合能力。3.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必须按学校要求的基本规范撰写;论文类题目提交3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设计类题目提交2000字左右的设计方案报告;文献综述的成绩综合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之中,未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1.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一篇相对独立的综述性学术报告,应该包括题目、前言、正文、总结等几个部分。题目:一般应采用《×××研究的文献综述》作为标题,经指导教师批准以所研究题目或主要论题加“文献综述”的方式作为标题。前言:点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学术意义以及其与所阅读文献的关系,简要说明文献收集的目的、重点、时空范围、文献种类、核心刊物等方面的内容。正文:无固定格式,可以按文献的时空顺序,层次顺序,毕业论文(设计)的论点顺序等展开,总之要根据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情况撰写,对毕业论文(设计)所采用的全部参考文献分类、归纳、分析、比较、评述,应特别注意对主流、权威文献学术成果的引用和评述,注意发现已有成果的不足。结论: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启示、借鉴或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目标。2. 文献综述所评述的文献应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相关,与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数量一致,原则上不少于15篇,并且要有外文文献;重要论点、论据不得以教材、非学术性文献、未发表文献作为参考文献;一般不得以第二手资料作为参考文献。3. 文献综述中所涉及的文献如果在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中已有详细、清楚的说明,只需说明文献的作者和名称,在参考文献中无法说明的与文献的采用有直接关联的问题,如版本问题,翻译问题等,应在文献综述中加以说明。引用文献要加以标注。4. 文献综述的字体、字号、序号等应与毕业论文(设计)完全一致,引用图表、公式等资料的方式也应与毕业论文(设计)保持一致。1. 文献综述应始于选题,要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撰写,原则上要在毕业论文(设计)正式开题之前完成。2. 文献综述与毕业论文(设计)同为学生毕业资格审核的基本文献,为保存文档,学生应同时提供纸介和电子文档。摘要:民俗文化本身就带有稳定及和谐的特质,一直是维持社会和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此,对民俗文化的开发研究也成为我们急需努力探索的课题。现阶段,我们更应继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好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使之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而针对当前我国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开发方式不合理以及民俗精神淡化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结合各家观点对我国的民俗文化开发研究进行了大量详实的文献综述。关键词:民俗文化;现状;保护;继承;科学开发Overview on our state folk cultural developmentAbstract:Folk custom culture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要求

文献综述格式及要求 一、格式 文献综述包括摘要、引言、主题和参考文献 1、摘要限200字以内。摘要要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公式和非公知的符号、缩略语。摘要后须给出3-5个关键词,中间应用分号“;”分隔。 2、引言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课题的研究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引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在综述的引言部分要写清以下内容: (1)首先要说明写作的目的,定义综述主题、问题和研究领域。 (2)指出有关综述主题已发表文献的总体趋势,阐述有关概念的定义。 (3)规定综述的范围、包括课题涉及的学科范围和时间范围,必须声明引用文献起止的年份,解释、分析和比较文献以及组织综述次序的准则。 (4)扼要说明有关问题的现况或争论焦点,引出所写综述的核心主题,这是广大读者最关心而又感兴趣的,也是写作综述的主线。 3、主题部分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 主题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了,以15字为限,不用标点符号,其层次的划分及编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不含引言部分)。 插图应精选,具有自明性,勿与文中的文字和表格重复。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 表格应精心设计,结构简洁,便于操作,并具有自明性,内容勿与正文、插图重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可适当加注辅助线,但不能用斜线和竖线。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主要内容 (1)该领域的研究意义(特点、应用范围、相关技术等)。 (2)该领域的研究背景和发展脉络。 (3)目前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及可能的原因(可包括国内外现状等)。 (4)进一步的研究课题、发展方向概况。 (5)自己的见解和感想。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参考文献格式同毕业设计说明书要求的参考文献格式。 二、要求: 1、为了使开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在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在文献综述时,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课题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在文献综述中,应说明自己课题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资料运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文献综述结构与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一、撰写文献综述结构 (一)摘要、关键词 (二)正文 (1)正文结构: 前言主题结语三部分 前言或简介:包括问题的提出,背景,动机等; 主题: 参考文献的由来及主要观点及主要技术路线等;各种观点的评价及技术发展趋势; 结语: 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或目前本领域的空白;; (三)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格式:格式与期刊文献引用一致!! 总之,毕业设计的文献综述应找准,找全与毕业设计题目相关的文献,并对文献中的观点\方法\原理\材料\器件进行归纳总结并形成文字材料即可,不要写成说明书!!! 二、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著录格式及示例如下: a. 普通图书(包括教材等)、会议论文集、资料汇编、学位论文、报告(包括科研报告、技术报告、调查报告、考察报告等)、参考工具书(包括手册、百科全书、字典、图集等)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当整体引用时不注). [1] 戴龙基,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9-80. [2]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ad62571.html,s of Persons:national usages for entry in catalogues [M].3rd ed. London:IFLA International Office for UBC,1997. [3]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5]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6] U.S. Departe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Guidelines for handling excavated acid-producing materials,PB 91-194001[R].Springfield: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1990.

文献综述规范及范文

贵州大学人民武装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生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撰写规范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检索、搜集、整理、综合利用学术文献资料,根据所研究课题对文献资料进行有效的归纳、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并为科研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本科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同时必须相应完成一篇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指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课题或研究题目(初步)确定后,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资料,就与该课题或题目直接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最新进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所做的简要评述。 2.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学生所撰写论文保持大体上的一致,必须对可能影响所撰写论文主要论点、政策建议或反驳依据等主要学术结论的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断做出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必须保证综述本身结构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学生的利用学术文献的综合能力。 3.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必须按学校要求的基本规范撰写;论文类题目提交3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设计类题目提交2000字左右的设计方案报告;文献综述的成绩综合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之中,未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二、文献综述的基本格式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网上购物参考文献综述

关于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研究分析的文献综述 一、引言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2009年调查报告指出,网上购物的网民是一群相对比较高层次的人群,在我国4640万网络购物人数中,拥有本科学历的网民进行网络购物的比例达到36.7%。在网络消费水平方面,有关研究也表明虽然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但其网络消费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加上现在拥有电脑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商品交易的频率不断增大。在网络购物渠道方面,三类网站是大学生的首选:主要进行网上零售的B2C网站、拍卖网以及门户网站。 以上数据表明,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网络购物的主流群体,在人数比例上占有绝对优势,在消费水平方面呈上升趋势。研究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影响因素,将有利于我国网络购物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观点 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网络购物的研究,有很多关于我国网络购物的现状的研究,如呈雯(2006)通过对网络购物的优势以及我国网络购物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网络购物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国网络购物在地域上发展相当不平衡;网站的功能设计和配套措施先对落后。她认为应该大力宣传网络购物优势,扩大网络购物的影响;整合传统实体销售,推动网络购物的发展;同时建立相关法律体系,保障网络购物中的权益。 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C2C网站如何在网络购物中得到每一个消费者信任,让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在他们的网站上进行购物。在C2C网络购物环境下,如果网站能够提高消费者对网站有用性的感知,就能够帮助消费者快速有效地完成购买,从而在消费者心中有用性的评价就会提高。宋小玉(2007)从理论

文献综述规范及范文(写法及格式参考范本)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撰写规范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检索、搜集、整理、综合利用学术文献资料,根据所研究课题对文献资料进行有效的归纳、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并为科研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本科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同时必须相应完成一篇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指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课题或研究题目(初步)确定后,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资料,就与该课题或题目直接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最新进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所做的简要评述。 2.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学生所撰写论文保持大体上的一致,必须对可能影响所撰写论文主要论点、政策建议或反驳依据等主要学术结论的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断做出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必须保证综述本身结构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学生的利用学术文献的综合能力。 3.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必须按学校要求的基本规范撰写;论文类题目提交3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设计类题目提交2000字左右的设计方案报告;文献综述的成绩综合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之中,未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二、文献综述的基本格式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一篇相对独立的综述性学术报告,应该包括题目、前言、正文、总结等几个部分。

论文文献综述格式

学校图标名称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年级班级: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标题 XXXXXXXXXXXXXX——文献综述 (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1.5倍行距) (空一行) (空两格)摘要(黑体小四号字):具体内容(楷体小四号字不加粗,1.5倍行距) (空两格)关键词(黑体小四号字):**;**;** (3~5个,楷体小四号字不加粗,1.5倍行距) (空一行) 注意:整个文献综述正文中,凡是数字和字母,一律用TimesNewRoman字体,包括标题。 (空两格)引言(宋体四号字加粗) 引言内容(宋体小四号字不加粗,1.5倍行距) 1.XXXXXX(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字加粗,1.5倍行距,顶格) 1.1XXXXXX(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加粗,1.5倍行距,顶格) 1.1.1XXXXX(三级标题仿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顶格) (空两格)正文内容(宋体小四号字不加粗1.5倍行距)、 如出现图的话,可以参考下列格式 表1 (5号宋体)标题(居中,(5号宋体) (空两格)注:XX(宋体小五号字)(对表格没有需要说明解释的,这项可以不写。) (顶线和底线均为1.5磅,或者加粗) 全文的表格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表序必须连续。

图2 标题(5号宋体、居中) (空两格)注:XX (宋体小五号字)(对图没有需要说明解释的,这项可以不写。) 注:毕业论文(设计)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应与正文呼应,不得与正文脱节。全文插图统一编序,不得重复或跳缺。由于若干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 b. c. ……表序。途中各种代号的意义,以图注形式写在图题下方,或写在图的一侧。图应在描纸或洁白纸上用墨绘成,或用计算机绘图,电气图或机械图应符合相应的国际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为四号字粗体居中,具体参考文献是五号字楷体,靠左对齐,阿拉伯数字标引序号(行距1.5倍) 示例如下: [1]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J]. 期刊或杂志等名称,年份,卷(期数):页码. [2]刘凡丰.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 . 高等教育研究,2003,5(1):18-19. 没有卷的就直接写2003(1)(本条为期刊杂志著录格式) [3]谭丙煜.怎样撰写科学论文[M].2版.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5-6.(本条为中文 图书著录格式) [4]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页码.(本条为硕士、博士论 文著录格式) [5]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N].人民日报,2005-06-12.(本条为报纸著录格式) [6]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C]// 作者姓名.论文集名称.城市:出版单位(社),年代:页 码.(本条为论文集著录格式) [7]外国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M].译者(名字),译.城市:出版单位,年代:页码.(本 条为原著翻译中文的著录格式,多个译者可写为:***,***,***,等译.) 010 20 30 40 50 60 70 80 百

最新 参考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的要素-精品

参考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的要素 文献综述的引言: 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文献综述的正文: 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文献综述的结论: 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文献综述的附录: 列出,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一、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文献综述范文:“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 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 (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 是... ...,它的缺陷是... ...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文献综述规范与范文

贵州大学人民武装学院2012 届本科毕业生 毕业论文 ( 设计 ) 文献综述撰写规范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检索、搜集、整理、综合利用学术文献资料,根据所研究课题对文献资料进行有效的归纳、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并为科研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本科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同时必须相应完成一篇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指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课题或研 究题目(初步)确定后,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资料,就与 该课题或题目直接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最新 进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所做的简要评述。 2.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学生所撰写论文保持大体上的一致,必须对可能影响所撰写论文主要论点、政策建议或反驳依据等主要 学术结论的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断做出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必须保证综述 本身结构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学生的利用学术文献的综合能力。 3.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必须按学校要求的基本规范撰写;论文类题目提交 3000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设计类题目提交 2000 字左右的设计方 案报告;文献综述的成绩综合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之中,未 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二、文献综述的基本格式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 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 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 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 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文献综述的内容及格式要求

文献综述的内容及格式要求 1.文献综述的目的和意义 文献综述是由学生通过系统地查阅与所选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加工,从而撰写的综合性叙述和评价的文章。在文献综述中,要较全面地反映与本课题直接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特别是近年来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也要指出该课题所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通过文献综述对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不仅可以进一步阐明本课题选题的意义,还可以为本课题组织材料、形成观点奠定基础。 2.文献综述的特征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下面三点。 第一,综合性。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时期同一课题的所有主要研究成果的综合概括。因此,要尽可能把所有重要研究成果搜集到手,并作认真的加工、整理和分析,使各种派别的观点清楚明晰,不要遗漏重要的派别和观点。 第二,描述性。文献综述在对各种派别的观点作介绍时,应该保持这些观点的“原味”,这就要求对被介绍的观点作客观性的描述。因此,撰写文献综述,首先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转述各派的重要观点;同时,在归纳各种观点时要抓住要点,表述时应简明扼要。 第三,评价性。文献综述不能囿于介绍研究成果,传递学术信息,还要对各种成果进行恰当而中肯的评价,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文献综述重点在于“述”,要点在于“评”。由于评价的倾向性,通过文献综述,就会引导出对课题今后发展动向或趋势的说明。 3.内容要求: 文献综述是在研究选题确定后(或选题虽末最终确定,但至少已确定了比较具体的研究方向),并在大量搜集、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关课题或相关领域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的综合性介绍,目的是理清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及尚存的研究空间,它既可以给研究者在充分借鉴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深化本课题的研究指明方向,还可以帮助读者(或论文审阅者)明确本研究的新意所在。因此,写好文献综述,对于课题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综述的结构一般由下列成份构成: 1、标题。文献综述的标题一般多是在论文选题的标题后(若选题尚未最终确定,也可以以研究方向为名)加“研究综述”或“文献综述”字样。 2、提要或前言。此部分一般不用专设标题,而是直接做为整个文献综述的开篇部分。内容是简要介绍

文献综述格式及要求仅供参考

国家产业安全理论研究综述(题目) 前言(引言) ×××××(格式: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它文字用小四宋体。前言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意义、范围、前人研究情况及其与本课题的关系。要求: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范例]:FDI影响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分析与研究综述(前言)FDI的理论研究,基本上围绕两大主题而展开,一是什么因素引起FDI,即FDI产生和发展的动因问题;二是FDI的效应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的加剧和跨国公司的发展,有关FDI与贸易关系研究的重点正在发生转移,FDI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问题开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并日渐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正文:××××× 格式:正文一级标题采用中文序数(如一、二、三、……)标引、小二号黑体加粗、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汉字排列;二级标题采用两边加圆括号的中文序数(如(一)(二)(三)……)标引、三号黑体加粗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汉字符;三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如1. 2. 3. ……)标引、小四号黑体加粗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汉字符。各级标题中的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字体。各级标题与正文前后段间距0.5行或6磅。从此页开始编页码。其它文字用小四宋体。宋体小四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体的要求排版,每段首行缩进两个汉字。 要求:正文是综述的主体,综合前人文献中提出的理论和事实,比较各种学术观点,阐明所提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等。一般可以按照题目大小、内

文献综述写作要求及格式

【综述写作要求】 一、文献综述概述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 二、文献综述的格式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

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参考文献,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也为评审者审查提供查找线索。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三、注意事项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标准规范 参考文献应引作者亲自阅过的近年的主要文献,一般文章不超过5篇,评述、综述性文章不超过20篇。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但可作脚注处理。参考文献列于文后,正文中也须用上角标标出引用文献的序号。参考文献用“顺序编码制”,即各篇文献按其在正文中的标注序号依次列出。参考文献条目著录:个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格式。作者3人以下全部著录,4人以上只著录前3人,之间加“,”,后加“等” 或“etal”。 1.参考文献类型及标识 2.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格式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范例:[1]杨浩滨.食品微生物学[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28-30. (2)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范例:[5]肖凯军.大豆分离蛋白的酶法改性[J]. 食品科学,1995,16(9):30-34. 范例:[7]OUJP,YOSHIDA O,SOONGT, etal. 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 Earthquake Eng , 1997,38(3): 358-361. (3) 论文集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A].编者.论文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范例:[8]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 .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1-133. (4) 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范例:[10] 胡鞍钢. 中国能够实现粮食自给目标[N].联合早报,1994,10. (5)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范例:[11]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6) 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范例:[12]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7) 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范例:[13]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 OL]. https://www.360docs.net/doc/ad62571.html,/pub/wml.tex/980810-2.html, 1998,08,16/1998,10,04. (8)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范例:[15]张永禄. 唐代长安词典[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论文文献综述与参考文献--模版

1文献综述(一级标题,黑体三号加粗,居中) 1.1热油管道材料简介(二级标题,黑体四号) 自第一套轧机由美国轧机公司在Bulter成功建成后,美丽的故事们应该多样化的生 活………… 表23 辽宁石油化工--(表标题,宋体小四,加粗,居中,三线表)学生种类1998年1999年2000年 本科生100 150 300 硕士研究生20 60 100 博士研究生—— 5 12 点。表格可按全文统一编序,表格序号必须连续。表格允许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表中各栏应注明量和相应的单位。表内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字或者内容相同,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它类似用词,应一一重新标注。表格应写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的近处,不应过分超前或拖后。) 1.1.1热油管道钢质成分(三级标题,黑体小四) 23X1+32X2+45X3=380 (2.1)(公式书写说明:公式应另起一行,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右对齐),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按全文统一编序号,公式序号必须连续。)

1.1.2 热油管道钢质性能 1.2 支持辊辊形技术 图23 北京科技大学校徽 (图像书写说明:毕业设计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应与正文呼应,不得与正文脱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图23)和图题(北京科技大学校徽),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 1.3 工作辊辊形的特点 E /V (S C E ) lg[i/(A ?cm -2 )] 图2 2024铝合金在不同浓度氯化镧海水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

文献综述参考格式

单位代码01 学号090119049 分类号TP22 密级 文献综述 LED驱动技术概述 院(系)名称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测控技术与仪器 学生姓名杨卡飞 指导教师李文方 2011 年3月15日

LED驱动技术概述 摘要 在当今全球能源紧缺的环境下,节约能源已成为大势所趋。同时,国家也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已结束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都不约而同地以绿色节能为主题,这就给中国LED照明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大功率LED具有光效高、低功耗、寿命长、稳定性高、光色纯、安全性好、可控性强等优点,正逐步取代以往的光源,开始广泛运用于全彩显示屏、交通信号灯、汽车车灯、背景光源、景观照明、特种工作照明等,成为照明领域的新一代绿色光源。 本文主要介绍LED及其发光原理,并介绍了高效率LED驱动方式及使用注意事项。 关键词:大功率LED,驱动电路,高效率 页眉内容具体是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还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依据题目类型自行修改

引言 全球能源紧张,提高电器的效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照明用电占据全球21%的总用电量,如果能提高照明用电的效率,可以有效缓解能源紧张。如何提高照明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延长照明系统的寿命,并且是绿色无污染的?取代白炽灯,荧光灯,节能灯的第四代照明灯具是什么?业界给出的答案就是LED灯照明。LED 照明每W流明数可达到120lm。远高于白炽灯和日光灯,此外LED灯珠寿命可长达十万小时,并且绿色无污染。LED照明具备的这些优点决定了其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LED照明应用上的限制在于LED有固定的正向压降,电流也有上限(工作电流是影响LED寿命的主要因素)[1-3]。大功率白光LED上的正向压降一般为3-4V,不能直接使用市电驱动。因此一个和LED灯珠匹配的高效,环保,长寿命的电源是必须的,这正是这次选题的意义与目的所在。 路灯是城市照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路灯常采用高压钠灯,高压钠灯360度发光,光损失大的缺点造成了能源的巨大浪费。道路照明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LED路灯以定向发光、功率消耗低、驱动特性好、响应速度快、抗震能力高、使用寿命长、绿色环保等优势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具有替代传统光源优势的新一代节能光源,因此,LED路灯将成为道路照明节能改造的最佳选择[4]。 LED路灯与常规高压钠灯路灯不同的是,大功率LED路灯的光源采用低压直流供电,蓝光LED与黄色荧光粉合成的高效白光二极管,具有高效、安全、节能、环保、寿命长、响应速度快、显色指数高等独特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照明。外罩可用PC管制作,耐高温达135度,耐低温达-45度。 大功率LED正逐步取代以往的光源,开始广泛运用于全彩显示屏、交通信号灯、汽车车灯、背景光源、景观照明、特种工作照明等,成为照明领域的新一代绿色光源。因此,开发新型高效、节能、寿命长、显色指数高、环保的LED路灯对城市照明节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 1 LED主要性能指标 1、LED的颜色:目前LED的颜色主要有红色,绿色,蓝色,青色,黄色,白色,暖白,琥珀

文献综述与参考文献的写法与样本

文献综述与参考文献的写法与样本 学校要求,所综述的期刊上的文章必须是近5年之内发表的。在5年之前发表的文章,除非是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写的或者是一流的权威期刊(比如《经济研究》),非常经典,就可以列入参考文献。如果是一般的刊物,就不要写5年以前的。而且列入参考文献的文章,必须来自正式的学术刊物或者著作,档次要尽量高端。比如《渔业致富指南》,这样的就是很通俗化的通讯刊物,不是很正式的学术刊物,不要作为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的字数不少于3000字。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要求同学们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论文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