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课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 (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 (共31张PPT)

在地方
加 强 对 分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实行轮换制; 设立通判分割知州的权力;设转运使收 地 方 的 缴地方官司的财财税权。 控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 也造成了地方官 僚臃肿。
3.强化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 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 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相权大大被削弱)
三、重文轻武政策
材料一 北宋时“状元登第,虽 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 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 (注:即便是将帅率兵数十万,收 复了失地幽蓟十六州这种功劳,也 赶不上一个状元及第时的荣耀。)
A.赵匡胤
B.李世民
C.刘彻
D.嬴政
4.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 B ( ) A.削弱相权 B.加强中央集权 C.改革科举制度 D.重文轻武的政策
5.人物评价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下对如图所示宋太祖评价正确的有(
)
D
① 发动“陈桥驿兵变” , 建立了北宋王朝
② 通过“杯酒释兵权” , 加强了中央集权
赵匡胤与赵普议事图
吾欲息天 下之兵,为国 家长久之计, 其道何如?
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同时给出
原因: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 建议: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即夺其 权、制钱谷、收精兵。
强化中央集权 措施——军事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控 制 对 军 队 的 调 动,
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
(地方)
②实施三年 一换的制度, 频繁调动州 ③ 县长官
归纳总结
内容 目的 措施 影响
加强了对军队的 控制,但是消弱 了军队的战斗力。
军事方面 消 除 武 ①解除禁军将领 将 专 权 的兵权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的积弊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在中央 削弱宰 相的权 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课件《对外友好往来》(共5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课件《对外友好往来》(共59张PPT)

(2)遣唐使来唐朝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更好地吸取唐朝文化。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1)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 政治改革。 (2)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3)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 唐朝人的某些风尚。(如穿和服、 茶道、书法、诗歌、建筑样式等)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2、鉴真东渡日本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新罗位于什么半岛?
朝鲜半岛
2、新罗从唐朝吸收了哪些先进文化? 3、新罗对唐朝文化有哪些影响?
4、中韩交流第一人——
崔致远
崔致远(857——?)12岁来唐求学,18岁中进士, 在唐为官8年多,884年以唐使身份归国,被誉为 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有“东国儒宗”、“百 世之师”的称誉,文集《桂苑笔耕》。
第三学习主题
第 3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第6 课
南安中学
王巧珍
教学目标 一、识记遣唐使、鉴 真东渡的基本史实。 二、识记唐玄奘西天 取经的史实。
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繁盛的原因:
• • • •
1、国强则声望高. 2、海路陆路交通发达. 3、范围广—亚、非、欧都有往来 。 4、实行开放的外交政策. 由于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 因此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 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鉴真东渡目的:
传播唐朝文化
在位皇帝 唐玄宗 贡献 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
设计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视为艺术明珠。 带去大量书籍文物和药方,鉴真用鼻嗅的方法,帮 日本人辨别了很多药物,日本药商届奉他为始祖。 鉴真的弟子擅长雕塑和建筑,发扬唐朝艺术风格, 创作的佛像独具一格。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C
B
B

【精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课件 新人教版-精心整理

【精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课件 新人教版-精心整理
奈良时代(公元718年),日本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受到唐王的接 见,获赠大量朝服。这批服饰光彩夺目,当时日本朝中的文武 百官均羡慕不已。次年,天皇下令,日本举国上下全穿模仿隋 唐式样的服装。到了14世纪带有隋唐服装特色的服装逐渐演变 并最终定型。至于腰包则是日本妇女受到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 系腰带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
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到了宋代,日 本开始种植茶树,造制茶叶,到明代才真正形成独具特色 的日本茶道
都是圆形方孔钱,大小 相当,较宽的圆圈和中 间方孔边缘的形状相似。 钱币上的文字都为汉字
2、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仿效唐朝进行政治改革
参考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社会生活、习俗、饮食、服饰等 方面保留了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三、唐与天竺的关系
玄奘西游 时间: 唐太宗时期
经过: 1、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 天竺求学。 2、贞观后期,玄奘携大量佛经回到 长安,写成《大唐西域记》
那烂陀寺
玄奘取经图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 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 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 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层砖塔,后在 武则天长安年间改建为七层。
制作不易 尽请参考
• 材料:鉴真盲目渡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已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①.该诗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鉴真东渡;
• ②.其中的“传道艺”指的是什么?请你举 出一个事例。
在日本十年,传播唐文化, 如唐招提寺。
新 罗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来唐 贸易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文化交往
新罗采用科举制选官 新罗引入中国医学、文 化、历算成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19张PPT)

皇帝,以树枝指地方。
地 方
那么根据北宋的统治措
地 方
地 方
施,我们可以把北宋政 治的特点概括为:
强干弱枝
中 央
加强树干,削弱枝叶。比喻削减地 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
守内虚外
1、(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
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
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 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 将不识兵。

皇帝
三步走策略
2. 3. 夺其权 制钱谷 行政权 军权 财权 中书门下 枢密院 三司 (参知政 在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三司使) (枢密使) 事、宰相) 增设多重机构(中书门下、枢密 取消了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转 院、三司)分割宰相权利 运使,收缴地方财税归中央
B.实行更戍法 C.设置转运使
D.派遣文官担任知州
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不包括 A.解除朝中大将的兵权
B.枢密院有调兵之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 C.由中央派遣文官担任州的长官 D.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
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重 文 轻 武
的政策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积极: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 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消极: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 军队战斗力减弱 官吏冗多办事效率下降,增加了朝廷的财 政支出。
如果以树干指中央或
北宋建立 三要素
时间:
960年
宋太祖
建立者: 赵匡胤(yìn) 都城:
东京(开封)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ppt课件
玄奘在天竺曲女城佛学辩论会担任主讲, 到会僧侣六七千人,戒日王亲自请他乘坐 豪华大象,绕场一周,人们在两边欢呼。 唐朝国家统一,地域辽阔,海陆交通发达, 经济繁荣,吸引了世界各国友人来华,大唐 帝国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外来文化,而灿烂的 中国文明也其它国家……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活动探究 唐与新罗的关系
唐与天竺:
玄奘西游
1.时间:贞观初年(唐太宗)
2.经过:长安—天竺—那烂陀寺—长安
玄奘
玄奘
唐代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 家。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人。幼年家贫,父母 早丧,13岁出家,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 地,参访名师。627年他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 645年正月,玄奘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后从事 佛经翻译工作。20年间译出佛经75部1335卷。他还 根据旅途见闻,写了一本《大唐西域记》,记载了 亲历的110国、传闻的28国的情况。
空海入唐漂着图
空海
日本佛教真言宗开祖。密号遍照金刚。赞 岐国(今香川县)人。15岁至京都习儒,而后 信佛。804年与最澄等入唐求法,从长安青龙 寺惠杲受密法。3年后归国,奉诏弘传真言宗, 以平安(京都)东寺和高野山为传教根本道场。 逝后,追谥为弘海大师。
返与日关系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 珍国也,常须达。
鉴 真 六 次 东 渡
鉴真坐像
唐招提寺 被日本视为 艺术明珠
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唐招提寺
上面两幅图中的日本钱 币与唐朝的钱币,有什 么相同之处?你还能举 鉴真为中日友好做出了 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 哪些贡献? 的一些事例吗?
唐朝的开元通宝
日本的和同开珎
(始铸于621年)
(始铸于708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31张PPT 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31张PPT  含)

精兵,则天下自安 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
矣.
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
据此,赵普建议怎么做? 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
即夺其政治权、经济权、军事权。
原因
唐末五代,藩镇太重, 1 君弱臣2 强(地方权3力大,
中央势弱)
宋朝建立时,全国仍处于 割据状态,要巩固统治, 结束封建割据,必须加强 中央集权
A.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B. 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C. 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 D. 在地方上设节度使,掌握经济和军事大权.
2.“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 D )
A.统一文字 B.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 D.重文轻武
3.“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说明宋官员的主
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学习目标
1.知道北宋的建立方式、建立时间、建立者和 都城。 2.掌握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3.了解宋朝实行的重文轻武政策及其影响,了 解科举制在宋朝的发展和作用。 4.通过对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及其影 响的学习,培养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 字元朗。军事家,宋朝开国皇帝。赵 匡胤受柴荣(后周世宗)器重,掌管 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 胤发动陈桥兵变。恭帝被迫禅位,赵 匡胤登基,建立“北宋”。
宋太宗
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 朝廷授予的“阵图” 行军布阵。(受抑制)
这两位皇帝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唐朝受西北少数民族的影响,尚武的风气盛行一时, 唐朝中期以来出现了骄兵悍将飞扬跋扈的局面。
北宋科举制的特点
1.程序严格:州试——省试——殿试; 2.提高进士的地位。 3.方法严密:糊名法,防舞弊; 4.录取名额大增。

历史: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

历史: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

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日本派往唐朝的使团叫做遣唐使。唐朝时期的前后 200多年间,日本天皇先后19次派出遣唐使团到中国。
使团成员中有大使、副使、翻译、医师、画师、工匠、 音乐师等。此外,每次还带有若干名留学生和学问僧。
使臣大多为通晓经史、才干出众而且汉学水平较高、 熟悉唐朝情况的第一流人才。甚至相貌风采、举止言辞也 不同凡响,至于留学生与学问僧也均为优秀的青年,有的 在留学前已在国内崭露头角。
第二次东渡他买了军船,采办了不少 佛像、佛具、药品等,随行的弟子和 技术人员达85人之多。可是船出长江 口,就受风击破损,不得不返航修理。
第三次、第四次出海,都未成功。
第五次东渡,遇狂风巨浪,境况险恶。 且船漂流到了海南岛南部。先后有36名 中日人员在此次东渡中牺牲。而鉴真本 人也因长途跋涉,暑热染病,双目失明。 。
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590
崔致远(857——?) 12岁来唐求学,18岁中 进士,在唐为官8年多, 884年以唐使身份归国, 被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 山鼻祖,有“东国儒 宗”、“百世之师”的 称誉。
中韩交流第一人——崔致远
玄奘
《大唐西域记》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 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 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 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层砖塔,后在 武则天长安年间改建为七层。
三、唐与天竺的关系 玄奘西游
时间: 唐太宗时期
经过: 1、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 天竺求学。 2、贞观后期,玄奘携大量佛经回到 长安,写成《大唐西域记》
1、派使节和留学往来 唐与新罗 2、贸易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的关系 3、文化交往:新罗 采用科举制选官、
引入中国医学、天文、 历算等成就:朝鲜音乐 传入中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8张PPT)

难点解析
▪中央集权消极影响
增设 官僚机构
扩充军队
养兵养官 战争赔款
分散军权
冗官
冗兵
冗费 军队战 斗力弱
时空隧道
如果回到宋朝,你会选择过何种生活?(文人?军人? 还是其他?)结合教材第二个标题,说说你的理由。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原因: 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2.表现:
欧阳修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天圣八年进士。以翰林学士 修《新唐书》。
宋英宗时,官至 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兵权
行政权
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 政策,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
宋代的预设阵图作战法
材料:宋朝太祖时进士科最多一次是31人, 诸科最多是96人;到太宗时的977年,进士 109人,诸科200人,又赐进士180多人,总 录500多人。真宗时继续增加,如在1000年 录取进士409人,诸科更高达1129人。两宋 300年间,共取士达11万,是历史上科举取 士最多的朝代。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神童诗》宋 汪洙
如何看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
客观上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但从历史影 响看,它强化了“为当官而读书”的观念 。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 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 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 荣?
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削夺武将兵权, 抑制武将地位的措施,武将们不仅平日不受重视,而 且带兵打仗都处处受到掣肘,感觉到英雄无用武之地, 因此发出这样的感慨。社会上,人们看到武将不仅地 位降低,而且打仗败多胜少,因此不再以从军为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ppt课件

与天竺交往最大的特点是( )
A.民间商贸交往
B.使臣互往通好 C.以佛教为纽
D.技术交流
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原因是(
①唐朝的经济A、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对外交通
③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
④西欧处于
低潮时期
⑤唐朝统治者大多推行三教并行的宗教政策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有东亚的新罗、日本,中亚的波斯、大食,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的 印度半岛的天竺以及东南亚各国等。
频繁的贸易往来
1.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2.唐政府允许外商在中国长期居住. 3.海路陆路交通发达. 4.长安、洛阳、广州、扬州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 5.唐朝在世界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中日友好的见证
鉴真东渡 传播文化
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鉴真的六次东渡才成功。 在日本10年,辛勤不懈的传播唐朝的文化。 鉴真主持设计建造的日本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 珠”。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通过鉴真的感人经历,启示我们追求真知和奋斗
日本政府为什么要把鉴真坐像定为国宝
表明这坐像有极高的艺 值;更重要的是,鉴真坐像 唐朝与日本友好往来的历史 证,日本政府把它定为国宝 表示对鉴真的尊崇和对中日 谊的珍视。
①③④⑤
隋唐时,中国与周边各国往来的主要方式(
A.民间商贸交往
B.互通使臣
D.技术交流
) C.以宗教为纽
唐朝 与天 竺的 关系
代表:玄奘西游 时间:唐太宗时期 影响: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
献。《大唐西域记》成 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 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 和佛 学的重要典籍。
编后语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说课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说课课件(共27张PPT)

05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从《大宋印象》导
入单元主题和主要人物, 以赵匡胤五个故事为明 线讲述措施,用范仲淹 承上启下,通过漫画和 图片对重文轻武影响进 行图史互证,以人文素 养为目标,培养“论从 史出”的思维习惯。
情感与价值观:
认识到赵匡胤结束五代 十国战乱局面,理解他加 强中央集权思路的历史背 景,并能分析他开创文治 的一系列举措带来的积极 影响,也能辩证长远分析 他的集权措施有失偏颇影 响深远。

教学过程
北宋的政治 教学过程
01 导入新课
微课《大宋印象》 课前故事《陈桥兵变》
设计意图:
单元主题和人物
民族关系的发展 和社会变化
激发探究疑问 培养时空观念
北宋的政治 教学过程
02 讲述故事 自学重点
第一目: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分析五代战乱原因 2、故事二:杯酒释兵权 3、故事三:降服节度使 4、故事四:圣旨废除“赋税留州”制度 5、故事小结:问计赵普收三权 6、文举武举数据对项改革
设计意图:
梳理重点 引入难点
北宋的政治 教学过程
03 图史互证 突破难点
第二目:重文轻武的影响
1、自学填表合作展示:交流分析利弊 2、探讨对当世影响:
“三冗”图片漫画(财政负担) 实证探究(军队战斗力和民族关系)
3、探讨对后世的影响:
三则历史学家交锋观点 史料分析利大于弊
故事五:撤宰相凳子
设计意图:
突出重点
以人带事 历史解释 历史理解 论从史出
北宋的政治 教学过程
02 思维导图 梳理重点
一、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设计意图:
梳理重点 分析特点
宋的政治特点?
北宋的政治教学过程

历史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人教版七年级下)PPT课件

历史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人教版七年级下)PPT课件
英国唐人街
1
曼谷唐人街
2
澳大利亚唐人街
3
日 本 唐 人 街
4
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第六课
5


拂 波斯
菻 大食
对交外往非交常往广长广安 唐泛泛
日 本
非洲
在中国伊唐朗墓中出发土现的的东唐罗朝马金白币瓷、阿碗拉伯金币
在日本唐墓、出土新的非罗洲发黑人现陶俑唐朝钱币
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
唐长安城平面图 日本平安京平面图 8
遣唐使团规模庞大,少则二百人,多则 五百人,成员中有大使、副使、录事、翻译、 医师、画师、工匠、音乐师等,很齐全,他 们的素质较高,以便更好、更广泛地吸取唐 朝文化。
15
探究 : 1、你能讲述鉴真东渡日本的 故事吗?
2、你能介绍鉴真在日本的杰 出贡献吗?
16
鉴真东渡
鉴真
(688~763年) 扬州江阴人,俗姓淳于。原为扬州大明寺 高僧,精通佛经和医学。日本僧人荣睿.普照 等曾邀请他去日本,先后五次东渡,均未成功。 753年,已双目失明的鉴真带着弟子第六次东 渡,到达日本。他带去佛教经典以及建筑、雕 刻和医学等知识,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 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鉴真在日本十年,深 受日本人民的崇敬,死后葬在日本的唐招提寺。
唐 大雁塔
日本 五重塔 9
中国唐装
日本和服
10
唐 开元通宝
日本 和同开宝
11
12
海上に明るい月が昇ります、 天の果てでも同じ時を共有しています
床前明月光 疑われる上で霜
13
日本书法称为“书道”
14
遣唐使
中国唐代时,日本派赴中国的使节团。 唐朝代隋以后,日本沿袭遣使入隋的旧制, 继续派出遣唐使。630年第一次遣使,最后 一次在838年,共13次。初期使团共200余人, 乘船2艘,以后增为4艘,人数增至500余人。

公开课人教新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共21张PPT)

公开课人教新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共21张PPT)
2、由 政事堂 、 枢密 院 和 三司使 分割宰 相的行政权、军政权和 财政权。
二、宋太祖的统治措施及影响
在宋代,普遍受到人们尊重的阶层是 [ ]
A.士人(即 读书人) B.农民
C.武将
D.商人
重文轻武政策:
1、 文臣 统兵,抑制武将。 2、发展文教事业,改革 科举制 。如:提 高进士的地位,增加科举录取人数等。
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 具体措施有: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
二、宋太祖的统治措施及影响
• 夺其权(行政权):
1、任用 文官 担任地方长官,三年一换。
2、设 通判 ,牵制知州。P30“材料研读”


• 制钱谷(财政权):

设 转运使 ,收缴地方财税归 中央 。P30
• 收精兵(兵权):目的:消除武将专权的积弊 P29
唐玄宗统治后期,腐败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北方战乱多
黄巢起义 五代(907—960)(中原地区)
907亡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由藩镇割据演变而来,武力夺权
十国(891—979)
前 蜀
后 蜀
吴南 唐吴 越源自闽楚南 汉
南 平
北 汉
南方相对安定
960兴

宋元史
国 历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4、北宋初期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 兵”、“冗费”的局面,从借鉴的视角,当今政府应
[]
A.加强军队建设
B.重视精兵简政
C.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D.大力发展经济

北宋

2019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政治课件(共18张PPT)

2019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政治课件(共18张PPT)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学习目标
1、知道北宋建立的基本史实,掌握其建 立者、建立时间和都城。
2、识记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认
识其影响。
3、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理解宋初
的统治者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
一、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宋朝的建立
时间: 960年
建立者: 赵匡胤
宋太祖 都城: 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加强了中央集权,但 军队的战斗力下降, 官吏冗多,行政办事 效率低,增加财政支 出
• 祖训: 不得杀士大夫及 上书言事者
1.原因:
材料:(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 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 大 藩,纵 皆贪浊 (贪污 受贿 ) ,亦未 及武臣 一 人 (的祸害)也。”
• 在中央:(1)将 相权分解为行政 (政事堂)、军 事(枢密院)、 财政(三司使) 。
削弱相权 强化君权
皇帝权利加强
材料研读
《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 ,“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 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 施行”。 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的职权和作用。 职权:辅佐知州或知府等地方长官处理州府公事。 作用:有监察地方官吏之权,加强中央对地方官的 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
宋太祖在这样背景下当上皇 材料一: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帝,他首先会担心什么问题?
—《旧五代史》卷九八 材料二:宋太祖由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这 是五代士兵拥立皇帝的第四次。
—钱穆《国史大纲(下)》
图表和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合作学习:归纳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措 军事 (控制军权) 政治 (强化皇权) 经济 (集中财权) 文化 (重文轻武) 施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的调动; 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中央:分割相权 地方:设置知州三年一换和通判 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利;设转运使管理地 方财政;地方大部分赋税收归中央 发展科举制度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说课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说课课件(共28张PPT)

说教法、学法
• 在本课的讲授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 法,其中主要的有讲述法、图示法、问题 探究法及情景教学法等 •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要采用 阅读、讨论、合作交流、分析综合等方法 来指导学生学习。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做到动口、动脑、动手,从而达到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说教学过程
• 新课导入: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所知道的有关的历史小故事。既锻炼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 讲授新课: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北宋的建立
• • • • 时间: 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都城: 开封(东京、汴京) 事件: 陈桥驿
北 宋 结 束 五 代 十 国 局 面
3.评价(七嘴八舌):
⑴好处: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 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 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 安定。 ⑵弊端: 但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减弱,办 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正反两 的财政支出 方面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 能力,进而升华本课的主题
中 央
分割宰相的民政、 军政和财政大权
1、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2、设置通判分割知州权力 3、设置转运使,收缴地方财
地 方

权所中 大未央 大有集 加的权 加强了皇权 程 强 强 但造成了机构臃肿 。度化 ,到 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造成了机构臃肿 皇前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既是本课重 点又是难点,而且内容较多。对此我采用了小组 合作学习探究的方法,先让学生重读课文有关内 容,针对表格要求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学 习结果,每组派一个代表展示他们答案。那到底 哪一个小组先来回答,我不指定。但是他们都很 积极,为什么呢?因为先回答的有福利——这么 多问题可以有优先选择权。最后老师有针对性的 评价,并加以总结。 设计意图:在这个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既锻炼 了他们的阅读总结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合作学 习能力同时还有他们的竞争意识。另外表格填完 后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在大家面前一目了然、条理 清晰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所以列 表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6-11课)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6-11课)

2、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 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
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文臣主持国家的军事大权。 √ 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 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 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
1、北宋建立于( A、10世纪初期 B、960年 C、11世纪前期

2.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 权是( ) A.辽 B.西夏 C.后周 D.金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相关史事
宋朝重文轻武,主 要是为了压抑武将,防止武将 跋扈,但不是轻视武备乃至军 队。事实上,宋朝对军队是极 为重视的,每年的军费开支约 占财政支出的七八成,军队人 数最多时达到120多万。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 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 做铁莫做针。”。
《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 宋初为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 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 止知州职权过重,宋太祖创设“通判” 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 一职。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郡政,但 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
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的职权和作用。
3、重文轻武的政策
1、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 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 :“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 天下自安矣。” 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 是什么?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权”领兵权;“钱”收税权;“兵”调兵权。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 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重用 文臣掌握军政大权;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弊端
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 策,对政权的稳固有积极的作用,但 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文臣掌兵,不 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 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文官得到重用, 逐渐形成以士大夫为主体的官僚集团, 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 吏冗多,人浮于事,既导致办事效率 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共27张PPT)

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好社会的安定。 材料二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科技文厚的读书风气,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 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到宋朝,已呈现巅峰 状态。” 造就了宋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 材料四、 本朝鉴于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 治局面
重文轻武
抬文抑武,文臣统兵 发展科举文教事业
贤相辈出,却无力改变官场的 腐败昏庸;名将咸聚,却无法抵 挡小国的进攻;才子云集,却热 衷无休无止的内耗;经济富裕, 却用于购买和平;文化昌盛,却 不能扭转颓败的国运。这是最美 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
1.赵匡胤建立北宋是在( ) B A.10世纪初 B.10世纪中期 C.9世纪初期 D.9世纪中期
隋唐时----三省六部制 北宋时-----宰相N人副宰相N人
加强中央集权 地方(行政权、财权) 1、派文臣任州县长官(即知州), 三年一换、频繁调动;
2、设通判,分知州的权力;
3、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中央中 控税收;
4、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强化中央集权
目的
消除武将专权的 积弊
措施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 权 2、控制军队调动,统 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文臣统兵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 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天 圣八年进士。以翰林学士修 《新唐书》。 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 参知政事。
行政权
欧阳修
兵权
文官地位高
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宋朝文官出行图
积极作用: 材料一 :赵宋王朝是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外族入侵势力所颠覆,从王朝 政治: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内部来说,横亘两宋三百多年始终没有一股政治势力膨胀到足以威胁赵宋皇 位的稳固。—— 《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 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课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课课件》

-
56
结合唐朝的对 外交往的史实, 说说我国当前为 什么要实行对外 开放?
-
57
——郭沫若
-
15
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 深远影响,你能在现实生 活中找出一些吗?
-
16
唐长安城平面图
日本平安京平面图
-
17
唐 大雁塔
-
日本 五重塔18
唐 兴庆宫
日本 凤凰堂
-
19
中国唐装
- 日本和服
20
唐 开元通宝
日本 和同开宝
-
21
床前明月光、疑は地上の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22
宫城


皇城
西






大慈恩寺

-
42
3、来华“胡人”的聚集之地
-
43
唐阿拉伯人俑
国际性大都会长安
1 长安城的布局--- 严整美观规模宏伟 2 繁华的长安---国内的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 3 来唐的胡人聚集地---国际大都市
-
44
Image No
-
45
课堂小结
唐朝社会安定,国家统一,经济繁荣, 科技先进,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交 通发达,使得唐朝对外交往异常活跃,出 现了鉴真、玄奘这样的文化大使,都城长 安成为开放的象征,这同时也促进了唐朝 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2.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
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 3.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过去发达,为中 外相互往来创造了条件。
-
6
对外友好往来频繁的原因: 1.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最主要) 2.社会环境安定 3.对外交通方便 4.开放的对外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6
玄奘西行 No
Image
1、在中印交流史上,玄奘的贡献是什么?
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 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 2、。玄奘西行还做出了哪些贡献?
不但架起了中印友谊的桥梁,还传播 了佛教文化,其著作《大唐西域记》成 为研究古代印度的珍贵史料,被译成多 种文字,传到其他国家,影响深远。
学习了唐朝的历史,能用一个词 语来概括你对唐朝的印象吗?
繁荣昌盛
-
1
唐朝的繁荣与强大吸引 了世界各地的目光,大唐帝 国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 来文化之精华……
-
2
第6课 开放与交流
-
3
你能找出唐朝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
日本
天竺
交往范围:与亚洲以致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
4
交往表现:很多外国人到中国贸易、学习、居住。
天竺 历尽千难 (印度) 万险,九
死一生
-
独行 回国
39
No Image
国际性大都会长安
盛世长安 身边的“唐
朝”……
建设中的唐大城唐墙西遗市-正址门公广园场效果图 40
四、国际性大都会长安
1、地位
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 际性的大都市。
-
41
2、城市建筑布局特点:

大明宫

2.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
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 3.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过去发达,为中 外相互往来创造了条件。
-
6
对外友好往来频繁的原因: 1.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最主要) 2.社会环境安定 3.对外交通方便 4.开放的对外政策
-
7
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1、什么是遣唐使?
2、日本为何要派“遣唐使” 来唐朝?
-
11
(2)鉴真东渡(唐玄宗)
-
12
二、鉴真东渡
❖ 鉴真是唐玄宗时高僧
❖ 六次东渡日本终成功
❖ 在日本弘扬佛法,传 授技术知识,对中日 经济文化交流做出杰 出贡献。
-
13
鉴真东渡
交流概况——
鉴真不仅在日本传播佛教,而且将中国的 建筑、雕塑、医学等知识介绍到日本。
-
14
日本唐招提寺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
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
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
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
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
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
流传 .
-
26
三、玄奘西行
玄奘(600-664),俗
隋唐时期和各国保持频繁贸易往来的 原因有哪些?
❖ 1、唐政府实行开放的政策,鼓励各国商
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居住。 ❖ 2、经济富庶、国力强大、文化昌盛。 ❖ 3、交通发达。
对外交往产生了什么影响?
v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
中国人为“唐人”。-
5
唐朝为什么能够吸引万国来朝?
1.唐朝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繁 荣,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郭沫若
-
15
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 深远影响,你能在现实生 活中找出一些吗?
-
16
唐长安城平面图
日本平安京平面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7
唐 大雁塔
-
日本 五重塔18
唐 兴庆宫
日本 凤凰堂
-
19
中国唐装
- 日本和服
20
唐 开元通宝
日本 和同开宝
-
21
床前明月光、疑は地上の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22
3、“遣唐使”给日本社会带 去了什么?
4 为传播中日文化做出贡献 的有哪些人?
-
遣唐船8
一、遣唐使
1.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与学习 的使团。有学问僧,留学生,医生等专业技术 人员组成。
2. 此时唐朝正值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 世界领先。先进的科技能促其进步,唐朝开放 的政策便利的交通也使交流方便了。
-
37
(东罗马帝国)
拂菻
伊朗
阿拉伯 半岛
印度 半岛
长安 朝鲜半岛
-
38
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异同
事件 内容
身份
时间
目的 地
独行 途中遭遇 还是
结伴
是否 回国
鉴东不真渡回僧他的人们精都唐 宗神玄时有,顽是日强值本 的得六五历次次尽毅我航失磨力行败难们,,。和学结百习伴折的否。
玄奘 僧 西游 人
唐太 宗时
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
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
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
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
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
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
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
31
玄奘西行 No
Image
“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 “宁可就西而死,岂能东归而生! ”
-
32
玄奘西行 No
Image
那烂陀寺留学 - 主持佛学辩论会33
玄奘西行 No
Image
玄奘取经- 回长安
34
玄奘西行 No
Image
大雁塔
大雁塔南广场玄奘雕像
-
35
玄奘西行 No
Image
《大唐西域记》
宫城


皇城
西






大慈恩寺

-
42
3、来华“胡人”的聚集之地
-
43
唐阿拉伯人俑
国际性大都会长安
1 长安城的布局--- 严整美观规模宏伟 2 繁华的长安---国内的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 3 来唐的胡人聚集地---国际大都市
3. 他们把从唐朝所学的先进文化传授给日本人, 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进步,遣唐使是日本社 会进步的媒介。
4. 阿倍仲麻吕和鉴真
-
9
除了日本外, 还有其他国家派出
遣唐使吗?
唐王朝存续的7世纪前期至10世
纪初期,日本以外被称作“东夷”
诸国(高句丽、百济、新罗、渤海)
也频繁派出遣唐使。-
10
2、鉴真东渡
姓陈,名袆(huī),今 河南人氏,13岁出家 ,法名玄奘,后人称他 三藏法师。
-
27
玄奘西行 No
Image
-
28
玄奘西行 No
Image
你说我说大家说
玄奘西行都会遇到哪 些困难?
-
29
玄奘西行 No
Image
途经火焰山
经过沙漠地区
-
30
玄奘西行 No
Image
翻越雪山地区
葱岭(帕米尔)
-
-
23
-
24
真真假假
•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这是确实 存在的人物,《西游记》所记之事,在 连云港花果山都有历史证物。
• 这是真的吗?
-
25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
戒、沙悟净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
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