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雷人的歌舞剧《百鸟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部雷人的歌舞剧《百鸟衣》
——大型壮族舞剧《百鸟衣》观后感
大型壮族歌舞剧《百鸟衣》终于在南宁市人民大会堂隆重上演了,这是一部酝酿了许多年,众人翘首期待已久的巨作,因为歌舞剧《百鸟衣》是根据我们壮族地区广为流传的优秀民间故事改变而成,是我们广西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学作品之一。
本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在首轮演出的最后一场,与友人悄然来到剧场,默默地坐在一旁,静静地期待……终于,在一片喧闹声中,我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稀里糊涂地看完了这部被新闻舆论界广泛称赞的“精品”,心中不知道是什么滋味?这时,身边一位观众低声议论道:“这演的是什么呀?差点把我给雷倒!”
这位观众一针见血。
这真的是一部雷人的歌舞剧。
第一,雷人的编剧。
演出在没有任何提示的前提下开始了,两位演员在观众莫名其妙的眼神中默默的走上了舞台,唱起了不知道是什么派别的“咏叹调”,两位声乐演员的唱功非常的好,不愧为广西优秀青年歌唱家,扎实的唱功博得了观众的一片掌声。
接下来舞蹈演员又跳起了舞蹈,那位男主角拿着一根扁担跳的很卖力,想表现什么不清楚,字幕上写的是“勇敢的古卡”,但没有对手,笔者觉得,要是改叫“勤劳的古卡”可能更为准确。
就这样,在没有任何戏剧危机的环境里,生硬地演完了序
幕和第一章“美丽的壮乡”。
演到这里,笔者就有些坐不住了,我不晓得这位编剧,知不知道那句写戏的至理名言。
在这部歌舞剧中,除了壮族青年古卡,其他的角色都是鸟类等动物,那么这个古卡为什么整天没事干拿着根扁担牵着一只猴子往森林里钻呢?他来自哪里?为什么整天跟动物呆在一起,是人猿泰山吗?最让人看不懂的还是那个叫独隆的角色,他(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是禽?是兽?还是怪?为什么“勇敢的古卡”反被他(它)给打晕了?为什么非要穿上百鸟衣飞起来才能战胜他(它),难道百鸟衣是一件很厉害的武器吗?古卡为什么不叫来自己的人类同伴去共同战胜这个独隆?难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人类更强大的东西吗?如果是这样,人类就没有今天了。
还有那个叫依娌的凤凰,既然是百鸟之王,为什么百鸟都不认识她?还要“依娌告诉百鸟,她就是百鸟之王凤凰”,号召百鸟团结起来战胜独隆(第五章内容简介)?这就好比是,蜜蜂不认得自家的蜂王,人民不认识国家的主席,国家主席还要告诉人民,我就是你们的主席呀,你们要听我的!编剧在这里犯下的不是戏剧方面的错误,而是一般常识性的错误,也就是说编剧的逻辑思维出了问题。
这样自相矛盾的简单错误都看不出来,这个剧本在投入排练之前有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查和论证?还有,在百鸟家园里,作为主体群舞的是一群麻雀,我不知道编剧是怎么想的,这是壮族歌舞剧呀!怎么搞了一群麻雀在舞台上跳来跳去,还从开头一直跳到结尾,难道广西就没有什么好鸟了吗?全中国谁没见过麻雀呢?谢幕的时候,编导还煞费苦心的为这群麻雀设计一组滑稽的动作,搞的笔者是哭笑不
得。
理不清还要乱的人物设置,真的是雷倒了很多的观众。
为了制造震撼的戏剧效果,编剧还生硬地制造了两次“牺牲”事件。
第一次是“独隆再次袭来,依娌和古卡带领百鸟奋力搏斗,小猴英勇牺牲。
古树低垂,百鸟哭泣。
”小猴的牺牲到底能够给观众带来多大的震撼,笔者没有做过调查不敢妄下结论,但是它并没有给笔者带来什么震撼,因为它毕竟不是我的同类,剧中也没有为它做过什么让人惋惜的铺垫(小朋友们可能会觉得惋惜)。
第二次是依娌的牺牲,依娌动员百鸟献出羽毛做成了百鸟衣,可是古卡穿上百鸟衣怎么飞也飞不起来,怎么飞都飞不起来,最后,依娌才告诉古卡,没有她头上的那根羽翎你是飞不起来地,于是拔下自己的羽翎,插在了古卡的头上,古卡终于飞起来了,依娌为此牺牲。
其实依娌早就知道没有她头上的那根羽翎古卡是飞不起来的,但是,她还是要像耍猴似地让古卡在那里又蹦又跳,你早点告诉他不就完了吗。
最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前面,依娌为了帮助古卡,拔掉了全身的羽毛,都没死,这次只是拔掉了头上的一根羽毛,就“牺牲”了……戏,到这里就稀里糊涂的结束了,山青了,水绿了,美丽的家园回来了——难怪身边有一位观众,弱弱的问了我一句:“哎,那个独隆呢?死了没有哇?”
看不懂,大概是很多观众的共识。
我听说这个剧的定位是走市场,不但要走向全国,还要走向世界!既然要面对普通观众,那么我们的编剧就应该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要让人看了一头雾水。
广西素有歌海的美誉,这里的人民劳动要唱歌,出嫁要唱歌,生孩子要唱歌,谈情说爱更是离不开唱情歌。
春节前后,笔者专门下乡
赶歌圩,深深地为那些自发的壮民所感动,只要有一个能够容纳三四个人的地方,就有人在那里唱山歌,那个对歌的壮观场面是相当的震撼!然而歌舞剧恰恰又是最能体现广西这一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但是在这部以“大型壮族歌舞剧”而冠名,讲述的是“一个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一个凄美缠绵的爱情恋歌”的剧作中,笔者根本看不到广西民歌的踪影,更是看不到广西壮族那浓郁的地域风情,是编剧有意回避?还是编剧根本就不了解广西风情?如果没有了广西地域特色,那么作为壮族自治区首府的南宁,花巨资来投排这样一部歌舞剧还有什么意义?
剧本是歌舞剧最为重要的载体,全剧的音乐、舞蹈和歌曲都是在剧情发展的基础上依次展现出来,它就像是一栋大楼的地基,一旦打歪了,后果不堪设想。
笔者本来在首场演出就有朋友邀请去看《百鸟衣》,因为有事没有去成,第二天,朋友打来电话,说,哎呀,幸亏你没有去看,看了以后你会很难受的,千万不要去看!什么玩意儿,胡编乱造!
编剧可以虚构,但是不能够胡编。
《百鸟衣》这个民间故事,我想,恐怕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没有看过原作,都以为这部歌舞剧就是那个民间文学的《百鸟衣》,这样很容易误导观众,也容易让人误解我们广西的民间文学。
尽管民间文学《百鸟衣》用来改变成为舞台艺术,存在着一些“硬伤”,这就需要我们的编剧去动脑子,努力思考,怎么去完善它,千万不可以草率处理,胡编乱造,这样不负责任的做法,简直就是糟蹋我们广西的优秀民间文学,而不是弘扬。
第二,雷人的编导。
说句实话,我看歌舞剧《百鸟衣》,很大程度是冲着这支编导团队而去的,因为他们的名字太响亮了,我们广西的舞台艺术也的确需要有这样一些先进的创作理念和技法来推动其不断创新,向前发展,然而,看了歌舞剧《百鸟衣》,让人很失望。
百鸟家园,百鸟朝凤,这是多么美丽的字眼,这里面本应该可以编排出很多好看的民族舞蹈,可是编导们却简单地模仿一些国外音乐剧的手法,生硬的套在了壮族歌舞剧百鸟们的身上;古卡和依娌的爱情故事,是那样的美好而又浪漫,可是在歌舞剧中间,我们却看不到令人感动和漂亮的独舞和双人舞,更谈不上有什么壮族的色彩了,如果没有舞台上面那一排“壮族歌队”站在那里,你几乎看不出来这是哪个民族的歌舞剧。
我记得,南宁市曾经在一部大型舞剧中间,已经成功的运用过这种歌队的表现形式,但是,这种表现形式,它不姓“壮”,用好了是“巧”,用不好,那就是“拙”了。
歌舞剧创作,不同于一般的晚会创作,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一般的晚会可以不考虑规定情景、人物性格、矛盾冲突等等诸多的戏剧因素,但是歌舞剧必须要仔细的分析,认真把握。
但是,看了歌舞剧《百鸟衣》,让我感觉,简直就像是一台拼凑的综合晚会,只不过是多了几个主角在那里领舞罢了,既没有抓住全剧的戏剧动作,也没有贯穿始终的主体动作,更谈不上什么鲜明地人物个性和民族性格了。
要知道,这不是一年一次的《大地飞歌》晚会演出,搞不好,老百姓
骂一两句就算了,歌舞剧是要做为精品保留下来的,弄不好就是一次资源的浪费。
编导们在《百鸟衣》的编排上,也是显得很草率,好像根本就没有经过细排和细扣,就匆忙演出了,群舞演员动作参差不齐,显得一点都不严谨。
第三,雷人的音乐。
音乐是歌舞剧成败的关键,但是看过《百鸟衣》的观众,恐怕对音乐都没有留下什么印象。
作曲家可能是没有很好的分析剧本,把握人物,所以角色的旋律不鲜明,没有该剧独有的特色,也听不到我们熟悉的壮族元素,要知道,我们南宁可是“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不然,南宁市委市政府也不会每年举办一次“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了,然而,在天下民歌的故乡,创作了一部壮族歌舞剧,里面却听不到我们壮族的民歌,这不是一件很雷人的事情吗?
第四,雷人的舞美。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舞美相对比其他几个部门要好一点,因为有了一面可以变化的LED大屏幕,再加上广西特有的大榕树,让人们多少有点安慰,但是认真地去看,还是有一些雷人的地方。
灯光总是白花花的一片,没有什么变化,好像是没有跟着剧情走;那几个移动的平台,不论是色彩还是造型,总是让人感觉好像是来自
西北某个民族,像是异域风情;大屏幕也没有发挥其特有的作用,表现力不丰富,那根飘来飘去的凤凰羽翎,也显得很粗糙等等。
但是,最无法让人忍受的还是那件“百鸟衣”。
要想把民间文学《百鸟衣》搬上舞台,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展现这件“百鸟衣”。
这是一件用了一百只各种鸟类艳丽羽毛编织而成的,非常美丽的衣裳,文字上的描写很方便,人们可以通过各自的想象来丰富这件美丽的衣裳,但是,要把这件“百鸟衣”,具象地放到舞台上,我们怎么去展现?
果不其然,第八章的“试穿百鸟衣”,让身穿“百鸟衣”的古卡显得是“惨不忍睹”,那件“百鸟衣”笔者真的是不敢恭维的,恐怕编导们也不是太满意,所以,在剧照里,你根本就看不到这件神奇而又美丽的“百鸟衣”,这可是这部剧里最为关键的一个物件呀!当然,这是可以不断修改提高的一件事,我们希望,修改后的“百鸟衣”,不再是一件雷人的“百鸟衣”。
从剧本创作伊始,就听说这是一部为了走市场而创作的剧目,总觉得说这话的人有些心虚,难道走市场的剧目就可以粗制滥造吗?就可以匆忙排练、演出,糟蹋纳税人的钱吗?前些年,一个提前转制的省级文艺团体,为了拍戏自筹资金,不足的部分由政府优惠低息贷款,然后在演出收入中逐步偿还贷款,这才是真正的走市场。
拿着纳税人的钱来走市场,赚了是自己的,亏了是纳税人的,这叫做走市场吗?
最后,奉劝该剧的创作者们,不要把观众当成傻子,不要因为这是一部走市场的剧目,就可以忽略其思想性、艺术性和民族性,不管你的剧目走不走市场,观众永远都是我们的上帝。
十年磨一戏,更上一层楼。
我们衷心希望编导们认真地总结,不断地修改提高,为广西的父老乡亲,为全国人民,为全世界热爱民族文化艺术的人们,奉献一台经得起考验的,壮族歌舞剧《百鸟衣》,否则,就为剧目改个名字,就叫大型神话剧吧(因为我发现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比较喜欢看地),“歌舞”两字都不能要,因为在这个剧目中,唱歌的不跳舞,跳舞的不唱歌,你唱你的,我跳我的,歌与舞分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难道声乐演员+舞蹈演员就等于歌舞剧吗?最后,《百鸟衣》也不能叫,就叫《百鸟裙》吧,因为,裙子比衣服好做,也省钱,不会糟蹋到我们广西的优秀民间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