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及两类基本问题
牛顿定律的应用-两类动力学问题与超重、失重
运动情况
超重、失重
视重
a=0
不超重也不失重
F=mg
a的方向竖直向上
超重
F=m(g+a)
a的方向竖直向下
失重
F=m(g-a)
a=g ,a的方向竖直 向下
完全失重
F=0
名师支招:
判断物体超重或失重,仅分析加速度的方向即可,只要加速度的竖直分量向
上就是超重,加速度的竖直分量向下就是失重。
*体验应用*
2.(双项选择)游乐园中,游客乘坐能做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升
(2)处理连接体问题时,整体法与隔离法往往交叉使用,一般 的思路是先用整体法求加速度,再用隔离法求物体间的作用力。
(3)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也可以 定性分析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它常和力学、电磁学等有关 知识结合起来考查一些综合问题。
*体验应用*
1.[2009年高考安徽理综卷]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 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 疾运动员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求上 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 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 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3-2-1所示。设运 动员的质量为65 kg,吊椅的质量为15 kg,不计定滑轮与绳 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当运动员与吊椅一 起正以加速度a=1 m/s2上升时,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
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3-2-8所示。那么下列
C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的两类基本问题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
G
由运动学公式vt2-v02=2as2,得:
物体的滑行距离 s2
0
v
2 2
2a2
0 1.22 m
2 (2)
0.36m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2、画图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和运动情况;(画图 很重要,要养成习惯) 3、进行必要的力的合成和分解,并注意选定正方向 4、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求解; 5、对解的合理性进行讨论
由运动学公式:
4s末的速度 vt v0 at 0 1.1 4 4.4m / s
4s内的位移
s
v0t
1 2
at 2
1 2
1.1 42
8.8m
例2:如图,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对物体施 加一个大小F=5N、与水平方向成θ=370角的斜向 上的拉力(如图),已知:g=10m/s2,求: (1)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4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 (2)若4s后撤去拉力F,则物体还能滑行多远?
例3:一个滑雪的人,质量m=75kg,以 V0=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地滑下, 山坡的倾角θ=300,在t=5s的时间内滑下 的路程s=60m,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包 括滑动摩擦力和空气阻力)。
解:对人进行受力分析画受力图,如下 因为:V0=2m/s,x=60m,t=5s
N f
取沿钭面向下方向为正
G2
则:根据运动学公式:
x
V0t
1 2
at
2
60
2
5
1 2
a
52
求得a = 4m/s2
G1 mg
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G2 f m gsin f m a f m( g sin a)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题型二
建立“运动模型”解决 动力学问题
例 2 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 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 心上升的距离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 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 度”.某同学身高 1.8 m,质量 80 kg,在某一次运 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时“加速距离”为 0.5 m, 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背越式)2.15 m 高的横杆, 试估 算人的起跳速度 v 和起跳过程中地面对人的平均作 用力.(g 取 10 m/s2)
第 2 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课前考点自清
一、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 正比 ,跟物体的 质量成 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方向 相同.
2.表达式: F=ma 3.适用范围
.
(1) 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 惯性 参考系 ( 相对 地面静止或 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的参考系). (2)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 物体 (相对于分 子、原子)、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
答案 C
题型互动探究
题型一 牛顿运动定律在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中的应用 例 1 科研人员乘气球进行科学考察,气球、座舱、压舱物 和科研人员的总质量为 990 kg.气球在空中停留一段时间 后,发现气球漏气而下降,及时堵住,堵住时气球下降 速度为 1 m/s,且做匀加速运动,4 s 内下降了 12 m,已 知气球安全着陆的速度为 2 m/s.为使气球安全着陆. 向舱 外缓慢抛出重 101 kg 的重物.若空气阻力和泄漏气体的 质量可忽略,重力加速度 g 取 9.89 m/s2,求抛掉重物后 气球达到安全着陆速度的时间.
【高考佐证 1】质量为 1 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 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对物体施加一 个大小变化、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 F,使物体在水平 面上运动了 3t0 的时间.为使物体在 3t0 时间内发生的 位移最大,力 F 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应该为下面四个图 中的 ( )
第7讲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运动学问题(原卷版)
第7讲牛顿第二定律两类运动学问题目录考点一瞬时加速度的求解 (1)考点二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 (1)考点三连接体问题 (6)考点四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6)练出高分 (8)考点一瞬时加速度的求解1.牛顿第二定律(1)表达式为F=ma.(2)理解:核心是加速度与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二者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2.两类模型(1)刚性绳(或接触面)——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剪断(或脱离)后,其弹力立即消失,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2)弹簧(或橡皮绳)——两端同时连接(或附着)有物体的弹簧(或橡皮绳),特点是形变量大,其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瞬时性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保持不变.[例题1](2023•龙岩模拟)一倾角为θ的斜面体C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斜面光滑,底面粗糙,如图所示。
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质量相等的A、B两球连接。
B球靠在挡板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当撤去挡板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A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gsinθB.球B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sinθC.地面对斜面体C的支持力等于球A、B和C的重力之和D.地面对斜面体C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例题2](2023•蚌埠模拟)如图所示,A、B两物体用两根轻质细线分别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细线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60°和45°,A、B间拴接的轻弹簧恰好处于水平状态,则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B所受弹簧弹力大小之比为√3:√2B.A、B的质量之比为m A:m B=√3:1C.悬挂A、B的细线上拉力大小之比为1:√2D.同时剪断两细线的瞬间,A、B的瞬时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6[例题3](多选)(2023•鄱阳县校级一模)如图所示,A、B、C三球的质量均为m,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球相连,A、B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B、C间由一轻杆相连。
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弹簧、细线与轻杆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大小为2gsinθB.C球的受力情况未变,加速度为0C.B、C两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θD.B、C之间杆的弹力大小不为0[例题4](多选)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kg的物体,它的左端与一劲度系数为800N/m的轻弹簧相连,右端连接一细线.物体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此时物体与水平面刚好接触但无作用力,弹簧处于水平状态,如图所示,已知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剪断细线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7.5m/s2B.在剪断弹簧的瞬间,物体所受合力为15NC.在剪断细线的瞬间,物体所受合力为零D.在剪断弹簧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考点二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1.动力学中常见的图象v-t图象、x-t图象、F-t图象、F-a图象等.2.解决图象问题的关键:(1)看清图象的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并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零开始。
牛顿第二定律(超全)
N
国际上规定:
kg
F ak m
F a m
F ma
三、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 矢量性: F与a都是矢量,且a方向与F 的 .方向任意时刻均 相同 ; 2 瞬时性: a 与 F 同时 产生 ,同时 变化 , . 同时 消失 ,为瞬时对应关系。 3. 独立性: 当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
各个力都满足F=ma每个力都独立产生各自的 加速度,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即为物体具 有的 。 合加速度
(第1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的性质:
1:瞬时性:加速度和力的关系是瞬时对应,
a与
F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2: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总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3:独立性(或相对性):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 作用时,可把物体的加速度看成是各个力单 独作用时所产生的分加速度的合成; 4:牛顿运动定律的适应范围:是对宏观、低速 物体而言;
运 动 情 况 (
s v t a)
例1: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 是2Kg,在6.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 面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滑动摩 擦力是4.2N。求物体4s末的速度和4s内发
生的位移。
解:物体的受力如图所示: N a(正)由图知: f G F F合=F-f=6.4N-4.2N=2.2N 由牛顿第二定律:F=ma
例3:一个滑雪的人,质量m=75kg,以
V0=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地滑下,
山坡的倾角θ=300,在t=5s的时间内滑下
的路程s=60m,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包
括滑动摩擦力和空气阻力)。
解:对人进行受力分析画受力图,如下 因为:V0=2m/s,x=60m,t=5s 取沿钭面向下方向为正 • 则:根据运动学公式: N
牛顿第二定律的两类基本问题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
总结词
利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结 合已知的速度,可以求解物体的 位移。
详细描述
位移-时间公式描述了物体在一段 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通过已知的速度和时间,可以 直接计算出物体的位移。
运用能量守恒求位移
总结词
利用能量守恒的原理,结合已知的速度,可以求解物体的位移。
详细描述
在某些情况下,物体的运动可能满足能量守恒的条件,如无外力作用下的自由落体运动。通过已知的 速度和重力加速度,可以计算出物体的位移。
THANKS
感谢观看
已知速度,求位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位移
总结词
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结 合已知的速度条件,可以求解物体的 位移。
详细描述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 力等于其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结合 运动学公式(如速度-时间公式和加速 度-时间公式),可以求出物体的位移 。
利用位移-时间公式求位移
总结词
通过力的合成与分解,将多个力合成得到合外力,或者将合外力分解为多个力的分力。
详细描述
如果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方法,将这些力合成得到合外力。同样 地,如果知道合外力,也可以将其分解为多个力的分力。力的合成与分解是解决这类问
题的常用方法。
运用隔离法求合外力
总结词
将物体隔离出来进行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合外力。
详细描述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合外力与质量之 比等于加速度,即$F = ma$。已知合 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物体的质量, 可以直接计算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
利用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加速度
总结词
通过力的合成与分解,将多个力的作用效果等效为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从而简 化问题。
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瞬时性问题,动力学中的两类基本问题
瞬时性问题、动力学中的两类基本问题一、瞬时问题的两类模型轻绳、轻杆和接触面的弹力能跟随外界条件发生突变;弹簧(或橡皮绳)的弹力不能突变,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的瞬间可认为是不变的.二、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1.解题指导(1)做好两个分析:①受力分析,表示出合力与分力的关系;②运动过程分析,表示出加速度与各运动量的关系.(2)熟悉两种处理方法:合成法和正交分解法.(3)把握一个关键:求解加速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必备知识(1)基本思路(2)基本步骤(3)解题关键(1)两类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
(2)两个桥梁——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速度是各物理过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
三、针对练习1、如图甲、乙所示,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分别用固定在墙上的轻质铰链杆和轻质弹簧支撑,平衡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53°,轻杆和轻弹簧均水平。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sin 53°=0.8,cos 53°=0.6。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种情境中,小球静止时,细绳的拉力大小均为43mgB .甲图所示情境中,细绳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43gC .乙图所示情境中,细绳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53gD .甲、乙两种情境中,细绳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均为53g2、如图所示,细线连接着A 球,轻质弹簧两端连接着质量相等的A ,B 球,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C 上静止,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C 的底面粗糙,在水平地面上能始终保持静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 sin θ B .A 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 sin θ C .C 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 ,B 和C 的重力之和 D .地面对C 无摩擦力3、如图所示,物块1的质量为3m ,物块2的质量为m ,两者通过弹簧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物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a 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有( ) A .a 1=0,a 2=g B .a 1=g ,a 2=g C .a 1=0,a 2=4 g D .a 1=g ,a 2=4 g4、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2m 的球A 、B 由轻质弹簧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在正在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的电梯内,细线承受的拉力为F ,此时突然剪断细线,在绳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小球A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A .2F 3 2F 3m +gB .F 3 2F3m+gC .2F 3 F 3m+gD .F 3 F3m+g5、如图,A 、B 两球质量相等,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图甲中,A 、B 两球用轻弹簧相连,图乙中A 、B 两球用轻质杆相连,系统静止时,挡板C 与斜面垂直,弹簧、轻杆均与斜面平行,则在突然撤去挡板的瞬间(重力加速度为g )( ) A .图甲中A 球的加速度不为零 B .图乙中两球加速度均为g sin θ C .图乙中轻杆的作用力一定不为零D .图甲中B 球的加速度是图乙中B 球加速度的3倍6、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 的物体B 和质量为1 kg 的物体C 用轻弹簧连接并竖直地静置于水平地面上。
牛顿第二定律专题
B.物体先向西运动后向东运动
C.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AC
(二)连结体问题分 析——整体和隔离法
一.连接体:一些(由斜面、绳子、轻杆等)通过相互作 用连接在一起的物体系统。 它们一般有着力学或者运动学方面的联系。 二.连接体问题的常见图景 1.按连接的形式 a.依靠绳子或弹簧的弹力相连接
a1
mg f 2 a1 ① 0 v0 2a1H ② m 2 m v0 H ③ 2(m g f ) mg f a2 m
④
v 2a2 H
2 t
②
下 降 段
mg
a2 v
mg f vt v0 mg f
例2.原来作匀速运动的升降机内,有一被伸长的弹簧拉住的, 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A静止在地板上,如图 所示,现在A突然被弹簧拉向右方,由此可 判断,此时升降机的运动可能是 B C A.加速上升 B.减速上升 C.加速下降 D.减速下降
3μmg A. 5 3μmg C. 2
3μmg B. 4 D.3μmg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判断出当轻绳拉力
最大时,物体A、B间和物体C、D间的静摩擦力哪一个达
到了最大静摩擦力.
[解析] 经过受力分析,A、B 之间的静摩擦力为 B、C、D 组成的系统提供加速度,加速度达到最大值的临界条件为 μmg μg A、B 间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即 am= = ,而绳子拉力 4m 4 FT 给 C、D 组成的系统提供加速度,因而拉力的最大值为 3μmg FTm=3mam= ,故选 B. 4
例:一物块m沿斜面体M以加速度a下滑,斜面体不 动.求地面对斜面体的静摩擦力f? 可把此系统(m和M)作为整体处理,由牛顿第 二定律得f=macosθ+M×0=macosθ.式中 acosθ为物块加速度的水平分量.
牛顿第二定律
四、牛顿定律应用的基本方法
①由于物体的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有关,所以受力分 析和运动分析往往同时考虑,交叉进行,在画受力分 析图时,把所受的外力画在物体上(也可视为质点, 画在一点上),把 v0 和 a的方向标在物体的旁边,以 免混淆不清。
四、牛顿定律应用的基本方法
②建立坐标系时应注意: A.如果物体所受外力都在同一直线上,应建立一维坐标 系,也就是选一个正方向就行了。如果物体所受外力在同 一平面上,应建立二维直角坐标系。
解法1:移 m2后,系统左、右的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 反,由于 ml 十 m2 > m3 ,故系统的重心加速下降,系统 处于失重状态,弹簧秤的读数减小,B项正确。 解法2::移后设连接绳的拉力为T/,系统加速度大小为a。 对(ml+m2):(m1+m2)g一T/=(ml+m2)a;
2
说明:
(1)解答“运动和力”问题的关键是要分析清楚物 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弄清所给问题的物理情 景. (2)审题时应注意由题给条件作必要的定性分析或 半定量分析. (3)通过此题可进一步体会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而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 运动,它可能是阻力,也可能是动力.
C.不可伸长:即无论绳所受拉力多大,绳子的长度不 变,即绳子中的张力可以突变。
二、突变类问题(力的瞬时性)
(3)中学物理中的“弹簧”和“橡皮绳”,也是理想化模 型,具有如下几个特性:
A .轻:即弹簧(或橡皮绳)的质量和重力均可视为等于 零,同一弹簧的两端及其中间各点的弹力大小相等。 B .弹簧既能承受拉力,也能承受压力(沿着弹簧的轴 线),橡皮绳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 C、由于弹簧和橡皮绳受力时,要发生形变需要一段时间, 所以弹簧和橡皮绳中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3.2牛二应用一:动力学的两类问题
3.2牛二应用一: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一、学习目标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解决两类基本问题:已知受力情况求解运动情况,已知运动情况求解受力情况。
二、知识梳理1.已知力求运动:知道物体受到的作用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如果再知道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应用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运动情况——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以及运动轨迹。
2.已知运动求力:知道物体的运动情况,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推断或者求出物体的受力情况。
3.两类基本问题的解题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明确物理过程;(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必要时画好受力图和运动过程示意图;(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合力的求解常用合成法或正交分解法;要特别注意公式中各矢量的方向及正负号的选择,最好在受力图上标出研究对象的加速度的方向;(4)求解、检验,必要时需要讨论。
三、典型例题1.有三个光滑斜轨道1、2、3,它们的倾角依次是60°,45°,30°,这些轨道交于O点.现有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三个小物体甲、乙、丙分别沿这三个轨道同时从静止自由下滑,如图所示,物体滑到O点的先后顺序是()A.甲最先,乙稍后,丙最后B.乙最先,然后甲和丙同时到达C.甲、乙、丙同时到达D.乙最先,甲稍后,丙最后2.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v0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实验测得x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根据图象可求出()A.物体的初速率v0=3 m/s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C.取不同的倾角θ,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的最小值x min=1.44 mD.当θ=45°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停在斜面上3.我国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在“辽宁舰”上成功降落,有关资料表明,该战斗机的质量m=2.0v=80 m/s减小到零所用时间t=2.5 ×104 kg,降落时在水平甲板上受阻拦索的拦阻,速度从s.若将上述运动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求:该战斗机在此过程中(1)加速度的大小a;(2)滑行的距离x;(3)所受合力的大小F.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2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对物体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 =12N ,取g =10m/s 2。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3.2_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讲解
2012年物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第2节 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考纲知识梳理】一、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牛顿通过大量定量实验研究总结出: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2、其数学表达式为:m Fa =ma F =牛顿第二定律分量式:⎩⎨⎧==yy x x ma F ma F用动量表述:t PF ∆=合3、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1)只适用于研究惯性系中运动与力的关系,不能用于非惯性系;(2)只适用于解决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微观粒子高速运动问题; 二、两类动力学问题1.由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2.由运动情况判断的受力情况 三、单位制1、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1)基本单位:所选定的基本物理量的(所有)单位都叫做基本单位,如在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这三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 长度一cm 、m 、km 等; 质量一g 、kg 等; 时间—s 、min 、h 等。
(2)导出单位:根据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推导出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叫导出单位。
2、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选定基本物理量的不同单位作为基本单位,可以组成不同的单位制,如历史上力学中出现了厘米·克·秒制和米·千克·秒制两种不同的单位制,工程技术领域还有英尺·秒·磅制等。
【要点名师精解】一、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二定律的“四性”(1)瞬时性:对于一个质量一定的物体来说,它在某一时刻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只由它在这一时刻所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来决定.当它受到的合外力发生变化时,它的加速度随即也要发生变化,这便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的含义.例如,物体在力F1和力F2的共同作用下保持静止,这说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若突然撤去力F2,而力F1保持不变,则物体将沿力F1的方向加速运动.这说明,在撤去力F2后的瞬时,物体获得了沿力F1方向的加速度a1.撤去力F2的作用是使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由零变为F1,而同时发生的是物体的加速度由零变为a1.所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合外力是瞬时对应的.(2)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合外力F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a的原因,反之,a是F产生的结果,故物体加速度方向总是与其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致,反之亦然。
第11讲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第11讲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知识点一牛顿第二定律单位制1.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同.(2)表达式:F=ma.(3)适用范围①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②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2.单位制(1)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2)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力学中的基本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质量、长度和时间,它们的国际单位分别是kg、m和s.(3)导出单位由基本单位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知识点二两类动力学问题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第一类:已知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第二类: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以加速度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具体逻辑关系如图:(1)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F=ma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2)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力,当力刚作用瞬间,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3)物体由于做加速运动,所以才受合外力作用.(×)(4)F=ma是矢量式,a的方向与F的方向相同,与速度方向无关.(√)(5)物体所受合外力减小,加速度一定减小,而速度不一定减小.(√)(6)物理公式不仅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7)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可根据运动速度、位移、时间等信息求解,所以加速度由运动情况决定.(×)1.大小分别为1 N和7 N的两个力作用在一个质量为1 kg的物体上,物体能获得的最小加速度和最大加速度分别是(C) A.1 m/s2和7 m/s2B.5 m/s2和8 m/s2C.6 m/s2和8 m/s2D.0 m/s2和8 m/s2解析:当两力反向时,合力最小,加速度最小,a min=7-11 m/s2=6 m/s 2;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加速度最大,a max =7+11 m/s 2=8 m/s 2,选项C 正确.2.有研究发现,轿车的加速度变化情况将影响乘客的舒适度,即加速度变化得越慢,乘客就会感到越舒适,加速度变化得越快,乘坐轿车的人就会感到越不舒适.若引入一个新物理量来表示加速度变化的快慢,则该物理量的单位是( C )A .m/sB .m/s 2C .m/s 3D .m 2/s解析:新物理量表示的是加速度变化的快慢,所以新物理量应该等于加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所以新物理量的单位应该是m/s 3,选项C 正确.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由粗糙程度不同的AB 、BC 两部分组成,且AB =BC .小物块P (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从A 点滑上桌面,最后恰好停在C 点,已知物块经过AB 与BC 两部分的时间之比为14,则物块P 与桌面上AB 、BC 部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μ2之比为(P 物块在AB 、BC 上所做两段运动可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B )A .14B .81C .11D .4 1解析:设B 点的速度为v B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推论有:v 0+v B 2t 1=v B 2t 2,又t 1t 2=14,解得:v B =v 03,在AB 上的加速度为:a 1=μ1g =v 0-v B t 1,在BC 上的加速度为:a 2=μ2g =v B t 2,联立解得:μ1μ2=81,故选B.4.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m 2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 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m 1在光滑地面上,m 2在空中).已知力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m 1的加速度大小为( A )A.F cos θm 1+m 2B.F sin θm 1+m 2C.F cos θm 1D.F sin θm 2解析:把m 1、m 2看作一个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加速度相同,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cos θ=(m 1+m 2)a ,所以a =F cos θm 1+m 2,选项A 正确.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一端用轻质细绳连在竖直墙上,另一端用轻质弹簧连在天花板上.轻绳处于水平位置,弹簧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在剪断轻绳瞬间,小球加速度的大小为( C )A .0B .g sin θC .g tan θD.g cos θ解析:以球为研究对象,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将F OA 分解,由平衡条件F OB -F OA sin θ=0,F OA cos θ-mg =0,联立解得F OB =mg tan θ剪断轻绳瞬间弹簧的弹力没有变化,小球所受的合外力是重力与弹力的合力,与原来细绳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F m =mg tan θm =g tan θ,方向水平向右.知识点一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二定律的“四性”(1)物体的加速度由所受合力决定,与速度无必然联系.(2)合力与速度夹角为锐角,物体加速;合力与速度夹角为钝角,物体减速.(3)a=ΔvΔt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与v、Δv无直接关系;a=Fm是加速度的决定式.1.(多选)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CD)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所受的合外力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为零C.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很大D.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为零解析:物体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没有必然联系,一个很大,另一个可以很小,甚至为零.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决定加速度的大小,同一物体所受合外力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大,故选项C、D正确.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的质量和速度大小的乘积成反比B.物体所受合力必须达到一定值时,才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C.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作用力中的任一个的大小成正比D.当物体质量改变但其所受合力的水平分力不变时,物体水平加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成反比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F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无关,选项A错误;即使合力很小,也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选项B错误;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所受的合力成正比,选项C错误;力和加速度为矢量,所受合力的水平分力不变时,物体的水平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选项D正确.3.(多选)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物体的质量跟外力成正比,跟加速度成反比B.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C.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D.由于加速度跟合外力成正比,整块砖的重力加速度一定是半块砖重力加速度的2倍解析: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外力无关,故A 项错误;整块砖的重力是半块砖重力的二倍,但是前者质量也是后者质量的二倍,所以D项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B、C项正确.知识点二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1.两种常见模型加速度与合力具有瞬时对应关系,二者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具体可简化为以下两种常见模型:2.求解瞬时加速度的一般思路分析瞬时变化前后物体的受力情况⇒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求瞬时加速度4.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是固定的,下端挂一平盘,盘中有一物体,平盘与物体的总质量为m,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l,现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Δl后停止,然后松手,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则刚松手时盘与物体的加速度为(A)A.Δl l gB.l Δl g C .物体的加速度为0 D .加速度的方向向下解析:当盘静止时,由胡克定律得mg =kl ①,设使弹簧再伸长Δl 时手的拉力大小为F再由胡克定律得(mg +F )=k (l +Δl )②,由①②联立得F =Δl l mg刚松手瞬时弹簧的弹力没有变化,则以盘和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所受合力大小等于F ,方向竖直向上.设刚松手时,加速度大小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F m =Δl l g ,故本题选A.5.(多选)如图,A 、B 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 .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 sin θB .B 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C .A 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 sin θD .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 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 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解析:系统静止,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对B 球F 弹=mg sin θ,对A 球F 绳=F 弹+mg sin θ,细线被烧断的瞬间,细线的拉力立即减为零,但弹簧的弹力不发生改变,则B 球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对A 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F 合m =F 弹+mg sin θm=2g sin θ,故A 错误、C 正确;B 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故B 正确、D 错误.6.“儿童蹦极”中,拴在腰间左右两侧的是弹性良好的橡皮绳.质量为m 的儿童如图所示静止悬挂,左右两橡皮绳的拉力大小均恰为mg ,若此时该儿童左侧橡皮绳在腰间断裂,则儿童此时( B )A .加速度、速度都为零B .加速度a =g ,沿原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下C.加速度a=g,沿未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上D.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解析:儿童静止时受到重力和两根橡皮绳的拉力,处于平衡状态,如图,由于T1=T2=mg,故两个拉力的合力一定在角平分线上,且在竖直线上,故两个拉力的夹角为120°,当小孩左侧橡皮绳拉力变为零时,右侧橡皮绳拉力不变,重力也不变;由于三力平衡时,三个力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共线,故右侧橡皮绳拉力与重力的合力与左侧橡皮绳断开前的弹力方向相反,大小等于mg,故加速度为g,沿原断裂绳的方向斜向下,选项B正确.知识点三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解决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的思路2.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的解题步骤典例(2019·南宁模拟)如图所示,航空母舰上的起飞跑道由长度为l1=1.6×102m的水平跑道和长度为l2=20 m的倾斜跑道两部分组成.水平跑道与倾斜跑道末端的高度差h=4.0 m.一架质量为m =2.0×104 kg的飞机,其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大小恒为F=1.2×105 N,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在运动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飞机重力的0.1倍.假设航母处于静止状态,飞机质量视为不变并可看成质点,取g=10 m/s2.(1)求飞机在水平跑道运动的时间及到达倾斜跑道末端时的速度大小;(2)为了使飞机在倾斜跑道的末端达到起飞速度100 m/s,外界还需要在整个水平跑道对飞机施加助推力,求助推力F推的大小.【审题关键点】(1)分析飞机在水平跑道和倾斜跑道上的受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其加速度.(2)利用运动学公式可求出飞机在水平跑道上的运动时间及飞机到达倾斜跑道末端的速度大小.(3)助推力只存在于水平跑道上,飞机在倾斜跑道上的加速度不变.【解析】(1)飞机在水平跑道上运动时,水平方向受到推力与阻力作用,设加速度大小为a1,末速度大小为v1,运动时间为t1,有F合=F-F f=ma1v21-v20=2a1l1v1=a1t1其中v0=0,F f=0.1mg,代入已知数据可得a1=5.0 m/s2,v1=40 m/s,t1=8.0 s飞机在倾斜跑道上运动时,沿倾斜跑道受到推力、阻力与重力沿倾斜跑道分力作用,设沿倾斜跑道方向的加速度大小为a2、末速度大小为v2,沿倾斜跑道方向有F合′=F-F f-mg sinα=ma2mg sinα=mg hl2v22-v21=2a2l2其中v1=40 m/s,代入已知数据可得a2=3.0 m/s2,v2= 1 720 m/s≈41.5 m/s故飞机在水平跑道上运动的时间为8.0 s,到达倾斜跑道末端时的速度大小为41.5 m/s.(2)飞机在水平跑道上运动时,水平方向受到推力、助推力与阻力作用,设加速度大小为a1′、末速度大小为v1′,有F合″=F推+F-F f=ma1′,v1′2-v20=2a1′l1飞机在倾斜跑道上运动时,沿倾斜跑道受到推力、阻力与重力沿倾斜跑道分力作用没有变化,加速度大小仍有a2′=3.0 m/s2,v2′2-v1′2=2a2′l2根据题意,v2′=100 m/s,代入数据解得F推≈5.2×105 N故助推力F推的大小为5.2×105 N.【答案】(1)8.0 s41.5 m/s(2)5.2×105 N【突破攻略】解决动力学两类问题的两个关键点7.某次滑雪训练中,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站在水平雪道上第一次利用滑雪杖对雪面的作用获得水平推力F=84 N而从静止向前滑行,其作用时间为t1=1.0 s,撤去水平推力F后经过时间t2=2.0 s,他第二次利用滑雪杖对雪面的作用获得同样的水平推力,作用距离与第一次相同.已知该运动员连同装备的总质量为m=60 kg,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恒为F f=12 N,求:(1)第一次利用滑雪杖对雪面作用获得的速度大小及这段时间内的位移;(2)该运动员第二次撤去水平推力后滑行的最大距离.解析:(1)运动员第一次利用滑雪杖对雪面作用获得的加速度为a 1=F -F f m =1.2 m/s 2第一次利用滑雪杖对雪面作用获得的速度大小v 1=a 1t 1=1.2 m/s位移x 1=12a 1t 21=0.6 m(2)运动员停止使用滑雪杖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2=F f m =0.2 m/s 2第一次撤去水平推力后经过时间t 2=2.0 s 速度变为v 1′=v 1-a 2t 2=0.8 m/s第二次利用滑雪杖获得的速度大小为v 2,则v 22-v 1′2=2a 1x 1第二次撤去水平推力后滑行的最大距离x 2=v 222a 2=5.2 m. 答案:(1)1.2 m/s 0.6 m (2)5.2 m8.在粗糙水平面上,一电动玩具小车以v 0=4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正前方平铺一边长为L =0.6 m 的正方形薄板,小车在到达薄板前某处立即关闭电源,靠惯性运动x =3 m 的距离后沿薄板一边的中垂线平滑地冲上薄板.小车与水平面以及小车与薄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2,薄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小车质量M 为薄板质量m 的3倍,小车可看成质点,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求:(1)小车冲上薄板时的速度大小;(2)小车从刚冲上薄板到停止时的位移大小.解析:(1)设小车关闭电源后加速度大小为a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 =Ma 1①设小车刚冲上薄板时速度为v 1,由运动学公式,有:v 21-v 20=-2a 1x ②①②联立,得:v 1=2 m/s ③(2)小车冲上薄板后,薄板上下两表面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设薄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 -μ2(M +m )g =ma 2④小车冲上薄板后,薄板以a 2加速,车仍以a 1减速,设经时间t 两者共速,则:v 1-a 1t =a 2t ⑤联立④⑤并代入数据,得:t =0.5 s则此时小车和薄板的速度大小v 2=1 m/s该段时间,小车的位移:x 1=v 1+v 22t =0.75 m ;薄板的位移:x 2=12a 2t 2=0.25 m ⑥由于x 1-x 2<L ,所以小车未滑出薄板.接着小车与薄板共同减速,设加速度大小为a 3,有:μ2(M +m )g =(M +m )a 3⑦设车与薄板共同减速的位移大小为x 3,有:v 22=2a 3x 3⑧⑦⑧式联立,得x 3=0.5 m所以小车从刚冲上薄板到停止时位移的大小:x =x 1+x 3=1.25 m.答案:(1)2 m/s (2)1.25 m9.航空母舰静止在海面,某型号的舰载机质量m =3×104 kg ,在航空母舰上无风起飞时,加速度是5 m/s 2,跑道长160 m ,为了使飞机正常起飞,航母上装有舰载机起飞弹射系统,无风时弹射系统必须给飞机30 m/s的初速度才能使飞机从舰上起飞,设加速过程为匀加速直线运动.(1)无风时起飞速度是多少?(2)某次执行任务,有10 m/s的平行跑道的海风,飞机逆风行驶起飞,测得平均空气阻力增加ΔF f=2.4×104N,弹射系统必须给飞机多大的初速度才能使飞机正常起飞?(起飞速度为飞机相对空气的速度)解析:(1)设起飞速度为v,无风起飞时初速度v1=30 m/s,加速度a1=5 m/s2,跑道长x=160 m由运动学规律可得v2-v21=2a1x解得v=50 m/s.(2)当飞机逆风行驶起飞时,相对航母的速度v′=50 m/s-10 m/s=40 m/s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a2=a1-ΔF f=4.2 m/s2mv′2-v22=2a2x解得弹射系统需要给飞机的初速度v2=16 m/s.答案:(1)50 m/s(2)16 m/s知识点四动力学的图象问题1.常见的动力学图象v-t图象、a-t图象、F-t图象、F-a图象等.2.动力学图象问题的类型3.解题策略(1)问题实质是力与运动的关系,解题的关键在于弄清图象斜率、截距、交点、拐点、面积的物理意义.(2)应用物理规律列出与图象对应的函数方程式,进而明确“图象与公式”“图象与物体”间的关系,以便对有关物理问题作出准确判断.4.解决图象综合问题的三点提醒(1)分清图象的类别:即分清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明确其物理意义,掌握物理图象所反映的物理过程,会分析临界点.(2)注意图线中的一些特殊点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图线与横、纵坐标的交点,图线的转折点,两图线的交点等.(3)明确能从图象中获得哪些信息:把图象与具体的题意、情境结合起来,再结合斜率、特殊点、面积等的物理意义,确定从图象中反馈出来的有用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或关键点.10.[由受力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一个物块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受到的水平拉力F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g=10 m/s2,求:(1)1 s 末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F f1;(2)物块在前6 s 内的位移大小x ;(3)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解析:(1)由题图乙可知前 2 s 内物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水平拉力的大小,从题图甲中可以读出,当t =1 s 时,F f1=F 1=4 N.(2)在v -t 图象中曲线与t 轴围成面积表示位移,则由题图乙知物块在前6 s 内的位移大小x =(2+4)×42m =12 m. (3)由题图乙知,在2~4 s 内,物块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 =Δv Δt =42 m/s 2=2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2-F f2=ma在4~6 s 内物块做匀速运动,有F 3=F f2=μmg解得μ=0.4.答案:(1)4 N (2)12 m (3)0.411.[由运动图象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多选)用一水平力F 拉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在F 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加速度a 随外力F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g 取10 m/s 2,则可以计算出( ACD )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B.F为14 N时物体的速度C.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体的质量解析:由题图可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7 N,A 正确;由F-μmg=ma,解得a=1=7 N,a1=0.5 m/s2,m F-μg,将F1F2=14 N,a2=4 m/s2代入上式可得m=2 kg,μ=0.3,C、D正确;因物体做变加速运动,无法求出F为14 N时物体的速度,B错误.12.[通过图象综合分析物体的受力与运动情况](2019·南阳模拟)神舟飞船完成了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实验任务后,返回舱开始从太空向地球表面预定轨道返回,返回舱开始时通过自身制动发动机进行调控减速下降,穿越大气层后在一定高度打开阻力降落伞进一步减速下降,这一过程中若返回舱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空气阻力系数)为k,所受空气浮力不变,且认为竖直降落,从某时刻开始计时,返回舱的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AB是曲线在A点的切线,切线与横轴交点B的坐标为(8,0),CD是曲线AD的渐近线,假如返回舱总质量为M=400 kg,g取10 m/s2,求:(1)返回舱在这一阶段的运动状态;(2)在开始时刻v 0=160 m/s 时,它的加速度大小;(3)空气阻力系数k 的数值.解析:(1)由速度图象可以看出,图线的斜率逐渐减小到零,即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直至匀速运动.(2)开始时v 0=160 m/s ,过A 点切线的斜率大小就是此时加速度的大小,则a =Δv Δt =0-1608 m/s 2=-20 m/s 2故加速度大小为20 m/s 2.(3)设浮力为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在t =0时有k v 20+F -Mg =Ma由题图知返回舱的最终速度为v =4 m/s当返回舱匀速运动时有k v 2+F -Mg =0故k =Ma v 20-v 2=400×201602-42≈0.31. 答案:(1)先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直至匀速运动(2)20 m/s 2 (3)0.31三类等时圆及其应用1.质点从竖直圆环上沿不同的光滑弦上端由静止开始滑到环的最低点所用时间相等,如图甲所示.2.质点从竖直圆环上最高点沿不同的光滑弦由静止开始滑到下端所用时间相等,如图乙所示.3.两个竖直圆环相切且两环的竖直直径均过切点,质点沿不同的光滑弦上端由静止开始滑到下端所用时间相等,如图丙所示.13.如图所示,光滑细杆BC、DC和AC构成矩形ABCD的两邻边和对角线,AC BC DC=543,AC杆竖直,各杆上分别套有一质点小球a、b、d,a、b、d三小球的质量比为123,现让三小球同时从各杆的顶点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则a、b、d三小球在各杆上滑行的时间之比为(A)A.111B.54 3C.589 D.12 3解析:因ABCD为矩形,故A、B、C、D四点必在以AC边为直径的同一个圆周上,由等时圆模型可知,由A、B、D三点释放的小球a、b、d必定同时到达圆的最低点C点,故A正确.14.(2019·东北三省三校一模)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xOy,该平面内有AM、BM、CM三条光滑固定轨道,其中A、C两点处于同一个圆上,C是圆上任意一点,A、M分别为此圆与y轴、x轴的切点.B点在y轴上且∠BMO=60°,O′为圆心.现将a、b、c三个小球分别从A、B、C点同时由静止释放,它们将沿轨道运动到M点,如所用时间分别为t A、t B、t C,则t A、t B、t C大小关系是(B)A.t A<t C<t BB.t A=t C<t BC.t A=t C=t BD.由于C点的位置不确定,无法比较时间大小关系解析:由等时圆模型可知,A、C在圆周上,B点在圆周外,故t A=t C<t B,B正确.15.(2019·合肥质检)如图所示,有一半圆,其直径水平且与另一圆的底部相切于O点,O点恰好是下半圆的圆心,它们处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现有三条光滑轨道AOB、COD、EOF,它们的两端分别位于上下两圆的圆周上,轨道与竖直直径的夹角关系为α>β>θ,现让一小物块先后从三条轨道顶端由静止下滑至底端,则小物块在每一条倾斜轨道上滑动时所经历的时间关系为(B)A.t AB=t CD=t EF B.t AB>t CD>t EFC.t AB<t CD<t EF D.t AB=t CD<t EF解析:如图所示,过D点作OD的垂线与竖直虚线交于G,以OG为直径作圆,可以看出F点在辅助圆内,而B点在辅助圆外,由等时圆结论可知,t AB>t CD>t EF,B项正确.。
牛顿第二定律及两类基本问题-PPT课件
解析:(1)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其加速度为 a0.
则有
L=
1 2
a0
t0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f=ma0,Ff=μmg
联立以上三式,并代入数据得:μ=0.5. (2)有力作用时,设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a,由牛顿第二定律 得:Fcos 37°-μ(mg-Fsin 37°)=ma
二、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1.由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处理这类问题 的基本思路是:先求出几个力的合力,由牛顿第二定 律(F 合=ma)求出加速度,再由运动学的有关公式求 出速度或位移.
4
2.由运动情况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处理这类问题的 基本思路是:已知加速度或根据运动规律求出加速度, 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从而确定未知力.
27
(3)选取正方向或建立坐标系.通常以加速 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或以加速度方向为某一 坐标轴的正方向. (4)求合力 F 合.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合=ma 列方程求解, 必要时还要对结果进行讨论.
28
【例 3】(2013 菏泽模拟) 如图,质量 m=2 kg 的物体 静止于水平地面的 A 处,A、B 间距 L=20 m.用大小为 30 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 物体,经 t0=2 s 拉至 B 处.(已知 cos 37°=0.8,sin 37°=0.6, 取 g=10 m/s2). (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用大小为 30 N,与水平方向成 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 使物体从 A 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 B 处,求该力作用的最 短时间 t.
木块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M)g=Ma2,即
mM
a2=
g,因此选项 C 正确,选项 A、B、D 错误.
高三物理 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1)空气阻力与小球重力大小的比值mfg; (2)小球从抛出到落到地面所经过的时间 t.
思路点拨:根据运动情况确定加速度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中的受力情况求解. 规范解答:(1)从抛出到最高点,2a1h=v20(1 分) 代入数据求得 a1=12 m/s2(1 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f=ma1(1 分) mfg=0.2.(1 分) (2)上升过程所用时间 t1=va10=1 s(1 分) 下落过程加速度 a2=mgm-f=mg-m0.2mg=8 m/s2(1 分) 下落过程所用时间 t2,则有 h+H=12a2t22(1 分) 得 t2=2 s(1 分) 总时间 t=t1+t2=3 s.(2 分)
8s 3g.
答案:(1)0.5 (2)
8s 3g
考点二:连接体问题的应用
【例2】 (综合题)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 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A叠放在物体B 上,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当A随B一起沿斜面下 滑时,A、B保持相对静止.求B对A的支持力N和 摩擦力f.
解析:当A随B一起沿斜面下滑时,物块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B对A竖直向上的支 持力N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的作用而一起做加速运动,如图(甲). 设B的质量为M,以A、B为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M)·gsin θ=(m+M)a,得a=gsin θ. 将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进行分解,如图(乙)所示,则ax=acos θ=gsin θcos θ, ay=asin θ=gsin2 θ
(1)小球的加速度;
(2)最初2 s内小球的位移.
解析:(1)小球在斜杆上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垂直杆方向:Fcos θ=mgcos θ+N① 沿杆方向:Fsin θ-mgsin θ-f=ma② 其中:f=μN③ ①②③联立,并代入数据,得 a=0.4 m/s2. (2)最初 2 s 内的位移 s=12at2=0.8 m.
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
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细绳剪断,将
物块a的加速度记为a1,S1和S2相对原
长的伸长量分别为Δl1和Δl2,重力加速
度大小为g,在剪断瞬间 ( )
A. a1=3g
B. a1=0
C. Δl1=2Δl2
D. Δl1=Δl2
[解析] [答案] AC
要点3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 求解两类问题的思路,可用下面的 框图来表示:
【典题演示4】 设某舰载飞机质量为 m=2.5×104kg,着舰时初速度为v0=40m/s,若 飞机仅受空气及甲板阻力作用,在甲板上以 a0=0.8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着舰过程 中航母静止不动. (1) 求空气及甲板对舰载飞机阻力的大小. (2) 飞机着舰后,若仅受空气及甲板阻力作用, 航母甲板至少多长才能保证飞机安全着舰?
练习: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块始终受水平 恒力F的作用而运动,在其正前方固定一个 足够长的轻质弹簧,如图所示,当物块与弹 簧接触后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物块接触弹簧后即做减速 运动B.物块接触弹簧后先加速后减速 C.当弹簧处于压缩量最大时,物块的加速 度等于零D.当物块的速度为零时,它所受
基础梳理
1.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 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 的方向跟合外力方向相同. 2. 公式:F合=ma.含义是只要作用在物体上 的合外力不为零,物体就产生加速度,速度 就要变化. 3.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 体,不适用于微观、高速运动的粒子;物体 的加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地球静止或匀速直 线运动的参考系(惯性系)而言的.
【典题演示1】 如图所示,弹簧左端固定, 右端自由伸长到O点并系住物体m.现将 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物体可以一直 运动到B点,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恒定,则
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一)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及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学案12 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一)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及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一、概念规律题组1.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 =ma 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由F =ma 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B.由m =Fa 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速度成反比C.由a =Fm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D.由m =Fa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经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合力而求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物体的加速度可以不为零B .物体所受合力越大,速度越大C .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合力方向总是相同的D .速度方向可与加速度方向成任何夹角,但加速度方向总是与合力方向相同图13.如图1所示,质量为20 kg 的物体,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同时还受到大小为10 N 的水平向右的力的作用,则该物体(g 取10 m /s 2)( ) 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0 N ,方向向左 B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0 N ,方向向右 C .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5 m /s 2,方向向左 D .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 /s 2,方向向右 4.关于国秒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g ,m /s ,N 是导出单位 B .kg ,m ,h 是基本单位C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可以是kg ,也可以是gD .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 =ma二、思想方法题组图25.(2011·淮南模拟)如图2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 1和F 2的作用,而且F 1>F 2,则1施于2的作用力大小为( ) A .F 1 B .F 2 C .12(F 1+F 2) D .12(F 1-F 2)图36.如图3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A 和B 之下,以加速度a 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空然撤去拉力F ,此瞬时A 和B 的加速度a 1和a 2,则( ) A .a 1=a 2=0 B .a 1=a ,a 2=0C .a 1=m 1m 1+m 2a ,a 2=m 2m 1+m 2aD .a 1=a ,a 2=-m 1m 2a一、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矢量性公式F=ma是矢量式,任一时刻,F与a总同向瞬时性a与F对应同一时刻,即a为某时刻的加速度时,F为该时刻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因果性F是产生加速度a的原因,加速度a是F作用的结果同一性有三层意思:(1)加速度a是相对同一个惯性系的(一般指地面);(2)F=ma中,F、m、a对应同一个物体或同一个系统;(3)F=ma中,各量统一使用国际单位独立性(1)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的加速度都满足F=ma(2)物体的实际加速度等于每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3)力和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量也满足F=ma即F x=ma x,F y=ma y【例1】(2010·上海·11)将一个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物体()A.刚抛出时的速度最大B.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零C.上升时间大于下落时间D.上升时的加速度等于下落时的加速度[规范思维]【例2】(2009·宁夏理综·20)如图4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图4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B.物块向左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规范思维][针对训练1] (2009·上海综合·7)图5如图5所示为蹦极运动的示意图.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和运动员相连.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至B点弹性绳自然伸直,经过合力为零的C点到达最低点D,然后弹起.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经过B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②经过C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③从C点到D点,运动员的加速度增大④从C点到D点,运动员的加速度不变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二、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1.分析流程图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解题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根据问题的需要和解题的方便,选出被研究的物体.(2)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画好受力分析图,明确物体的运动性质和运动过程.(3)选取正方向或建立坐标系.通常以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或以加速度方向为某一坐标轴的正方向.(4)求合外力F合.(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列方程求解,必要时还要对结果进行讨论.特别提醒(1)物体的运动情况是由所受的力及物体运动的初始状态共同决定的.(2)无论是哪种情况,加速度都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3)如果只受两个力,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其合力;如果物体受力较多,一般用正交分解法求其合力.如果物体做直线运动,一般把力分解到沿运动方向和垂直于运动方向;当求加速度时,要沿着加速度的方向处理力即一般情况不分解加速度;特殊情况下当求某一个力时,可沿该力的方向分解加速度.【例3】如图6图6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对物块施加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使物块从静止开始向右移动距离x后立即撤去F,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1)撤去F时,物块的速度大小;(2)撤去F后,物块还能滑行多远.【例4】(2010·安徽理综·22)图7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7所示.g取10 m/s2,求:(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水平推力F的大小;(3)0~10 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规范思维][针对训练2] (2009·江苏·13)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m=2 kg,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F=28 N.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设飞行器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g取10 m/s2.(1)第一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1=8 s时到达高度H=64 m,求飞行器所受阻力f的大小.(2)第二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2=6 s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行器立即失去升力.求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3)为了使飞行器不致坠落到地面,求飞行器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t3.【基础演练】1.(2011·海南华侨中学月考)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来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的长度是14 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g取10 m/s2,则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为()A.7 m/s B.10 m/s C.14 m/s D.20 m/s2.(2011·吉林长春调研)竖直向上飞行的子弹,达到最高点后又返回原处,假设整个运动过程中,子弹受到的阻力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则子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的变化是()A.始终变大B.始终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3.如图8甲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A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8A.在0~1 s内,外力F不断增大B.在1~3 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C.在3~4 s内,外力F不断增大D.在3~4 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图94.(2009·广东理基·4)建筑工人用图9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0 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0 kg的建筑材料以0.500 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10 m/s2)()A.510 N B.490 NC.890 N D.910 N图105.如图10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间夹角为θ,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则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图116.(2011·福建福州质检)商场搬运工要把一箱苹果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推上水平台,如图11所示.他由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0开始将箱推出(箱与手分离),这箱苹果刚好能滑上平台.箱子的正中间是一个质量为m的苹果,在上滑过程中其他苹果对它的作用力大小是()A.mg B.mg sinθC.mg cosθ D.0题号 1 2 3 4 5 6答案7.在某一旅游景区,建有一山坡滑草运动项目.该山坡可看成倾角θ=30°的斜面,一名游客连同滑草装置总质量m=80 kg,他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时间t=5 s内沿斜面滑下的位移x=50 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问:(1)游客连同滑草装置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F f为多大?(2)滑草装置与草皮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大?(3)设游客滑下50 m后进入水平草坪,试求游客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能力提升】图128.如图12所示,有一长度x=1 m、质量M=10 kg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一端放置一质量m=4 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要使物块在2 s内运动到小车的另一端,求作用在物块上的水平力F是多少?(g取10 m/s2)图139.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F=200 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粗糙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斜面固定不动,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如图13所示.力F作用2 s后撤去,物体在斜面上继续上滑了1.25 s后,速度减为零.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物体的总位移x.(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 m/s2)10.(2010.天星调研)图14如图14所示,长为L的薄木板放在长为L的正方形水平桌面上,木板的两端与桌面的两端对齐,一小木块放在木板的中点,木块、木板质量均为m,木块与木板之间、木板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现突然施加水平外力F在薄木板上将薄木板抽出,最后小木块恰好停在桌面边上,没从桌面上掉下.假设薄木板在被抽出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且在竖直方向上的压力全部作用在水平桌面上.求水平外力F的大小.学案12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一)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及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课前双基回扣】1.CD[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表明了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已知两个量,可求第三个量,但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与受力无关;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是由和它相互作用的物体作用产生的,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无关.故排除A、B,选C、D.]2.D [由牛顿第二定律F =ma 知,F 合为零,加速度为零,由惯性定律知速度不一定为零;对某一物体,F 合越大,a 越大,由a =ΔvΔt知,a 大只能说明速度变化率大,速度不一定大,故A 、B 项错误;F 合、a 、Δv 三者方向一定相同,而速度方向与这三者方向不一定相同,故C 项错误,D 项正确.] 3.AD4.BD [所谓导出单位,是利用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推导出来的,力学中的基本单位只有三个,即kg 、m 、s ,其他单位都是由这三个基本单位衍生(推导)出来的,如“牛顿”(N)是导出单位,即1 N =1 kg·m/s 2(F =ma ),所以题中A 项错误,B 项正确.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只能是kg ,C 错误.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中,F =ma (k =1)只有在所有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单位制时才能成立,D 项正确.]5.C [将物体1、2看做一个整体,其所受合力为:F 合=F 1-F 2,设质量均为m ,由第二定律得F 1-F 2=2ma ,所以a =F 1-F 22m以物体2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如右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12-F 2=ma ,所以F 12=F 2+ma =F 1+F 22.] 6.D [两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匀速运动时,弹簧的弹力F 弹=m 1a ,在力F 撤去的瞬间,弹簧的弹力来不及改变,大小仍为m 1a ,因此对A 来讲,加速度此时仍为a ;对B 物体,取向右为正方向,-m 1a =m 2a 2,a 2=-m 1m 2a ,所以只有D 项正确.]思维提升1.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实验定律,其公式也就不能像数学公式那样随意变换成不同的表达式.2.a =Δv Δt 是a 的定义式,a =Fm 是a 的决定式,a 虽可由a =Δv Δt进行计算,但a 决定于合外力F 与质量m .3.在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中,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结合使用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4.对于弹簧弹力和细绳弹力要区别开.5.在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中,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结合使用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常用的一种思路是:利用整体法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利用隔离法求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核心考点突破】例1 A [最高点速度为零,物体受重力,合力不可能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B 项错.上升时做匀减速运动,h =12a 1t 21,下落时做匀加速运动,h =12a 2t 22,又因为a 1=mg +f m ,a 2=mg -f m,所以t 1<t 2,故C 、D 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开始时只有动能,因此开始时动能最大,速度最大,故A 项正确.][规范思维] 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存在瞬时对应关系;加速度由合外力决定,合外力变化,加速度就变化. 例2 BC [由题意可知,当撤去外力,物块与木板都有向右的速度,但物块速度小于木板的速度,因此,木板给物块的动摩擦力向右,使物块向右加速,反过来,物块给木板的动摩擦力向左,使木板向右减速运动,直到它们速度相等,没有了动摩擦力,二者以共同速度做匀速运动,综上所述,选项B 、C 正确.][规范思维] 正确建立两物体的运动情景,明确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而确定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再进行运动状态分析.例3 (1) 2(F -μmg )x m (2)(Fμmg-1)x解析 (1)设撤去F 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v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块的加速度 a =F -μmg m又由运动学公式v 2=2ax ,解得v = 2(F -μmg )xm(2)撤去F 后物块只受摩擦力,做匀减速运动至停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块的加速度a ′=-μmg m =-μg 由运动学公式v ′2-v 2=2a ′x ′,且v ′=0解得x ′=(Fμmg-1)x[规范思维] 本题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运动情况,受力分析是求解的关键.如果物体的加速度或受力情况发生变化,则要分段处理,受力情况改变时的瞬时速度即是前后过程的联系量.多过程问题画出草图有助于解题.例4 (1)0.2 (2)6 N (3)46 m解析 (1)设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Δt 2、初速度为v 20、末速度为v 2t 、加速度为a 2,则a 2=v 2t -v 20Δt 2=-2 m/s 2①设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F 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f =ma 2② F f =-μmg ③联立②③得μ=-a 2g=0.2④(2)设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Δt 1、初速度为v 10、末速度为v 1t 、加速度为a 1,则a 1=v 1t -v 10Δt 1=1 m/s 2⑤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F f =ma 1⑥ 联立③⑥得F =μmg +ma 1=6 N(3)解法一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得x =x 1+x 2=v 10Δt 1+12a 1Δt 21+v 20Δt 2+12a 2Δt 22=46 m 解法二 根据v -t 图象围成的面积,得x =(v 10+v 1t 2×Δt 1+12×v 20×Δt 2)=46 m[规范思维] 本题是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图象的综合应用.本题是已知运动情况(由v -t 图象告知运动信息)求受力情况.在求解两类动力学问题时,加速度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是两大关键,一般需列两类方程(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联立求解. [针对训练]1.B 2.(1)4 N (2)42 m (3)322s(或2.1 s)【课时效果检测】1.C 2.B 3.BC 4.B 5.D [m 刚放上时,mg sin θ+μmg cos θ=ma 1.当m 与带同速后,因带足够长,且μ<tan θ,故m 要继续匀加速.此时,mg sin θ-μmg cos θ=ma 2,a 2<a 1,故D 正确.]6.C [以箱子和里面所有苹果作为整体来研究,受力分析得,Mg sin θ=Ma ,则a =g 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下;再以质量为m 的苹果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得,合外力F =ma =mg sin θ,与苹果重力沿斜面的分力相同,由此可知,其他苹果给它的力的合力应与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相等,即mg cos θ,故C 正确.]7.(1)80 N (2)315(3)100 3 m8.16 N解析 由下图中的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F f =ma 物① F f ′=Ma 车②其中F f =F f ′=μmg ③由分析图结合运动学公式有x 1=12a 车t 2④x 2=12a 物t 2⑤x 2-x 1=x ⑥由②③解得a 车=1 m/s 2⑦ 由④⑤⑥⑦解得a 物=1.5 m/s 2所以F =F f +ma 物=m (μg +a 物)=4×(0.25×10+1.5) N =16 N. 9.0.25 16.25 m解析 设力F 作用时物体沿斜面上升的加速度大小为a 1撤去力F 后其加速度大小变为a 2,则: a 1t 1=a 2t 2①有力F 作用时,物体受力为:重力mg 、推力F 、支持力F N1、摩擦力F f1,如图所示.在沿斜面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 cos θ-mg sin θ-F f1=ma 1②F f1=μF N1′=μ(mg cos θ+F sin θ)③撤去力F 后,物体受重力mg 、支持力F N2、摩擦力F f2,在沿斜面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sin θ+F f2=ma 2④F f2=μF N2′=μmg cos θ⑤联立①②③④⑤式,代入数据得:a 2=8 m/s 2 a 1=5 m/s 2 μ=0.25物体运动的总位移x =12a 1t 21+12a 2t 22=⎝⎛⎭⎫12×5×22+12×8×1.252 m =16.25 m 10.6μmg解析 设小木块离开薄木板之前的过程,所用时间为t ,小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 1,移动的距离为x 1,薄木板被抽出后,小木块在桌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用时间为t ′,设其加速度大小为a 2,移动的距离为x 2,有 μmg =ma 1① μmg =ma 2②即有a 1=a 2=μg ③根据运动学规律有x 1=x 2,t =t ′④所以x 1=12μgt 2⑤x 2=12μgt 2⑥根据题意有x 1+x 2=12L ⑦解得t 2=L2μg⑧设小木块没有离开薄木板的过程中,薄木板的加速度为a ,移动的距离为x ,有 x =12at 2⑨ 根据题意有x =x 1+12L ⑩联立⑤⑧⑨⑩得a =3μg ⑪对薄木板,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3μmg =ma , 解得F =6μmg . 易错点评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时,要注重对定律“四性”的理解.特别是“瞬时性”是常考要点之一;此外“独立性”也是解题中经常用到的.2.解决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加速度这一桥梁,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最好能画出受力分析图和运动过程草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课时牛顿第二定律及两类基本问题单位制【测控导航】一、单项选择题1.(2013吉林质检)一箱苹果沿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加速下滑,在箱子正中央夹有一个质量为m的苹果,它受到周围苹果对它作用力的方向是( C )A.沿斜面向上B.沿斜面向下C.垂直斜面向上D.竖直向上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苹果箱沿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a=gsin θ,所以苹果运动的合力F=ma=mgsin θ,方向平行斜面向下.对正中央的苹果受力分析知,除受到周围苹果对它的作用力F'外还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作出力的图示,如图所示,可确定F'=mgcos θ,方向垂直斜面向上.2.(2013上虞中学月考)如图所示,木盒中固定一质量为m的砝码,木盒和砝码在桌面上一起以一定的初速度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今拿走砝码,而持续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F=mg),其他条件不变,则木盒滑行的距离( B )A.不变B.变小C.变大D.变大变小均可能解析:设木盒的质量为M,初速度为v0,木盒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盒中固定一质量为m的砝码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m)g=(M+m)a,系统运动的加速度a=-μg,运动的距离为x==;木盒中持续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F=mg)时,同理可得,-μ(M+m)g=Ma1,即a1>-μg,x1=<,因此选项B正确.物体加速度的变化取决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变化,而不是某个力(如弹簧弹力)的变化.分析物体运动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要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的方向.3.(2012云南省部分名校统考)如图所示绘出了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时,紧急刹车时的刹车痕迹(即刹车距离x)与刹车前车速 v 的关系曲线,则μ1和μ2的大小关系为( C )A.μ1<μ2B.μ1=μ2C.μ1>μ2D.条件不足,不能比较解析:据牛顿第二定律:F=μF N=μmg得:a=μg,又v2=2ax,得:μ=,由题图可知,当以相同的速度刹车时,x2>x1,故有μ1>μ2,选项C正确.4.(2013宁波联考)为了节省能量,不少商场都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有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顾客对扶梯的压力始终大于其重力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D.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解析:人加速运动时,受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扶梯对人的作用力指向右上方,人对扶梯的作用力指向左下方;当人匀速运动时,人只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作用,且这是一对平衡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此时顾客对扶梯的压力大小等于其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选项C正确.5.如图所示,某小球所受的合外力与时间的关系,各段的合外力大小相同,作用时间相同,设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由此可判定( C )A.小球向前运动,再返回停止B.小球向前运动再返回不会停止C.小球始终向前运动D.小球向前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解析:本题可以通过作v t图得出结果.如图所示,各段的合外力大小相同,则加速度大小相同,作用时间相同,所以在v t图中小球的位移始终为正值,即小球始终向前运动.选项C正确.多利用v t图象分析和计算动力学两类问题是良好的习惯.特别是在一些半定量计算或定性分析时更体现快捷、直观的优点.6.(2013洛阳市统考)三个相同的轻弹簧a、b、c连接成如图所示的形式,其中a、b两弹簧间的夹角为120°,且a、b对结点处质量为m的小球的拉力均为F(F≠0).在P点剪断弹簧c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可能是( D )A.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B.大小为F/m,,方向竖直向上C.大小为(F-mg)/m,,方向竖直向下D.大小为(mg-F)/m,方向竖直向下解析:在P点剪断弹簧c的瞬间,小球所受合外力为2Fcos 60°-mg=F-mg,方向竖直向上或mg-2Fcos60°=mg-F,方向竖直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其加速度为(F-mg)/m,方向竖直向上或(mg-F)/m,方向竖直向下,选项D正确.7.(2013淮南模拟)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2 kg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木板的左侧沿表面水平冲上木板.物块和木板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g=10 m/s2,结合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可求解物块在t=2 s的位移B.可求解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C.不可求解物块的质量D.可求解木板的长度解析:由图(乙)可求0~2 s内v t图象所包围的面积即位移,选项A正确;由图(乙)可知:a m=2 m/s2=μg μ=0.2,选项B正确;结合牛顿第二定律知:a M==2 m/s2由于μ地未知,故M无法求解,选项C正确;由图象(乙)可求解物块与木板间的相对位移,但无法求解木板的长度,选项D错误.二、不定项选择题8.如图所示,被水平拉伸的轻弹簧右端拴在小车壁上,左端拴一质量为10 kg的物块M.小车静止不动,弹簧对物块的弹力大小为5 N时,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当小车以加速度a=1 m/s2沿水平地面向右加速运动时( AB )A.物块M相对小车仍静止B.物块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C.物块M受到的摩擦力将减小D.物块M受到弹簧的拉力将增大解析:由初始条件知最大静摩擦力F max≥5 N,当小车向右加速运动时.假设物块仍相对小车静止,由牛顿第二定律得5 N+F f=10×1 N,F f=5 N,因F f'=-5 N,因此选项A、B正确,选项C错误.因物块M受摩擦力大小不变,故弹簧的拉力大小不变,选项D错误.9.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其v t图象如图所示,则( CD )A.在0~t1秒内,外力F大小不断增大B.在t1时刻,外力F为零C.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不断减小D.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解析:在0~t1秒内,物体做加速运动,F-F f=ma从图象斜率看,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减小,所以在0~t1秒内,F 不断减小,选项A错误;从图象斜率看,在t1时刻,加速度为零,故F=F f,B错误;在t1~t2秒内,物体做减速运动,若开始时F的方向与加速度a一致,则F f-F=ma,从图象斜率上可知加速度逐渐增大,因此F不断减小,选项C正确;当F减小到零,反向之后,F f+F=ma,当F增大时,加速度a逐渐增大,选项D正确.10.(2013萧山区期中考)如图所示,穿在水平直杆上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静止,现对小球沿杆方向施加恒力F0,垂直于杆方向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且F的大小始终与小球的速度成正比,即F=kv(图中未标出).已知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小球运动过程中未从杆上脱落,F0>μm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D )A.小球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直到静止B.小球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最后做匀速运动C.小球的最大加速度为D.小球的最大速度为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刚开始运动阶段,竖直方向:F+F N=mg,水平方向:F0-μF N=ma,所以小球的加速度a=,由此可以看出:当速度v增大,加速度增大;当速度v增大到符合kv=mg时,摩擦力为零,加速度达到最大,a m=;当速度v增大到符合kv>mg后,同理可得加速度a=,当速度v增大,加速度减小,当a减小到0,即F0=μ(F-mg)时做匀速运动,此时运动速度最大,v m=,所以选项A错误,B、C、D正确.三、非选择题11.(2013浙江调测卷)小明同学乘坐杭温线“和谐号”动车组,发现车厢内有速率显示屏.当动车组在平直轨道上经历匀加速、匀速与再次匀加速运行期间,他记录了不同时刻的速率,部分数据列于表格中.已知动车组的总质量M=2.0×105kg,假设动车组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是其重力的0.1倍,取g=10 m/s2.在小明同学记录动车组速率这段时间内,求:(1)动车组的加速度值;(2)动车组牵引力的最大值;(3)动车组位移的大小.解析:(1)设动车组两次匀加速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则由a=代入数据后得:a1=0.1m/s2,a2=0.2m/s2.(2)对动车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 f=Ma,其中F f=0.1Mg由此可知,加速度大时,牵引力也大,代入数据得最大牵引力为F=F f+Ma2=2.0×105 N+2.0×105×0.2N=2.4×105 N.(3)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动车组的v t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第一次加速运动的结束时刻是200 s,第二次加速运动的开始时刻是450 s.第一个匀加速阶段内的位移为:x1=t1匀速运动阶段内的位移为:x2=v2t2第二个匀加速阶段内的位移为:x3=t3所以总位移为:x=x1+x2+x3=30 250 m.答案:(1)0.1 m/s20.2 m/s2(2)2.4×105N(3)30 250 m12.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如图(a)所示,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拉力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分别用力传感器采集拉力和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F f随拉力F的变化图象,如图(b)所示.已知木块质量为8.0 kg,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0,cos 37°=0.80.(1)求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如图(c),木块受到恒力F=50 N作用,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右上方,求木块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3)在(2)中拉力F作用t1=2.0 s后撤去,计算再经过多少时间木块停止运动?解析:(1)由题图(b)知: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 f=32 N根据F f=μmg,解得μ=0.4.(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Fcos θ-F f'=ma,Fsin θ+F N=mg,F f'=μF N,联立解得:a=2.5 m/s2.(3)撤去F后,加速度a'=μg=4 m/s2继续滑行时间t== s=1.25 s.答案:(1)0.4 (2)2.5 m/s2(3)1.25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