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常识对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常识对仗
对仗
对仗,是我国诗歌独有的最有魅力的格律元素。它会聚了结构形式美和声韵音乐美
,使表现的内容鲜明精美,富有张力。对仗,通常是律诗的闪光部分,往往决定一首律
诗的优劣成败,所以学诗者要学好对仗。
律诗对仗有三项要求:
1(平仄声相对。即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
2(词性词义相对。上下句对应的词一般是同类词相对,即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
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数量词对数量词等。但仅了解这一点还不够,有的
词类,主要是名词还分若干小项,往往需要按照这些小项对仗。现分别举例说明。
(1)天文对“营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例10)
(2)时令对“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例1)
(3)地理对“树色随关迥,河声人海遥。”(例7)
(4)地名对“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例7)
(5)宫室对“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例9)
(6)植物对“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例4)
(7)动物对“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例8)
(8)形体对“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例8)
(9)人事对“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例6)
(10)人名对“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罕。”(例2)
(11)方位对“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例2)
(12)数目对“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例3)
(13)颜色对“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例1)
(14)虚字对“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例5)
此外,还有器物对、衣饰对、饮食对、文事对、史事对、人伦对、代名对、干支对
、叠字对、连绵字对,等等。词类同小项的词相对,叫做工对;不同小项的词相对,叫
做宽对。但有的词虽不同小项或类别,用作对仗,习惯认为也是工对,如“天”对“地
”,“兵”对“马”,“诗”对“酒”,“无”(动词)对“不”(副词)等。有种对
仗叫借对。一是借音,如“白法调狂象,亨言问老龙’’(王维),因“玄”另有玄黑之
义,所以借来对“白”;二是借音,如“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 (孟浩然),因“
杨”与“羊”同音,所以借来对“鸡”。句中自对而又相对,也属于工对。如“笛声喧
汉沔,歌曲上云霄”(李白),“汉、沔”自对,“云、霄”自对,“汉
河”(地名)与“
云霄” (天文)相对,应视为工对。再如“人稀地僻巫医少,夏旱秋霖瘴疟多”(白居
易),句中一—二与三四自对,五与六自对,两句再相对,虽词类小项不同,仍为工对
。自对又称当句对,词类相对,平仄声不一定相对。
3(语法句式相对。即上下句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定语对定语
,状语对状语等,句子结构和节奏形式两句相同。如“树色随关迥,河声人海遥”,上
下句均为“主——谓——宾——补”,主语“树色”、“河小”义都是偏正结构,前
一名词修饰后一名词,上下句节奏形式均为“二二一”式。律诗对仗有二忌:一忌“合
掌”。即——联上下句以同义词相对,以致两句意思完全或基本相同。如“群贤共谱箴
时调,众彦齐讴警世声”。二忌两联对仗方式雷同。两联句式要有所变化,以免重复呆
板。如前联是“二二一”式,后联宜换用“二——二”式;如果节奏形式不能改换,也
要改变…下语法结构,比如前联动词在第二字,后联就应换在其它位置,前联第三字是
实词,后联第三字就不妨用虚词。另外,对仗不要一味求工。否则束缚思想,容易造成
合掌,或流于纤巧。可以工对与宽对相结合。如例6李益诗,“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
容”,前四字是工对,末字“见”(动词)却与“容”(名词)相对。对仗总以天然、工整
、流畅为佳。诗人常使用颜色对、数目对、方位对,容易形成工对,能给读者以鲜明
印象,或增加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