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却不大。可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将日益激烈,就业难度也将会持续增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这需要国家、高校以及高校毕业生自身等方面的积极努力,妥善加以解决。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解决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2009年12月18日召开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指出:明年的劳动力供给将进一步增加,其中高校毕业生800万人,初中、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520万人,创近年来新高,加上900万失业人员和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因素新产生的失业人员,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将超过3 000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1.国家宏观经济转变和社会转型的影响

我国宏观经济的转变和社会的转型,在某些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我国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这种宏观经济的转变和社会的转型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影响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变化中,我国开始出现“下岗”一词,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这给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带来了空前的挑战。还有就是,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我国也从传统的“统包统分”转变为毕业生与市场的“双向选择”模式,这也对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在的情况是,高校毕业生已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是要给高校毕业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从原先的被动就业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就业,这在思想和观念上都对高校毕业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我国人口基数过大的影响

在中国这么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的过大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人口问题不仅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制约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全国招收研究生51.09万人,比上年增加6.45万人,增长14.45%;其中,博士生6.19万人,硕士生44.90万人。在学研究生140.49万人,比上年增加12.19万人,增长9.50%;其中,博士生24.63万人,硕士生115.86万人。毕业研究生37.13万人,比上年增加2.65万人,增长7.69%;其中,博士生4.87万人,硕士生32.2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39.49万人。而且,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2006年披露,“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供给数量高达2 700万人。在每年新增的1 700万适龄劳动人口中,在城镇就业的约为700万。这就是说,城镇新增劳动人口的绝大部分都是大学毕业生。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人数在迅速递增,这给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带来沉重的压力。虽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长,但是,社会上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远远达不到需求量水平。这种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导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3.高校规模扩大和高校扩招的影响

高校规模的扩大和高校的连续扩招,也给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带来了压力。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深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难问题已成为高校毕业生、高校以及社会共同的感受。进入新世纪,我国高校毕业生以每年60万人左右的数量激增。高校毕业生从2000年95万人已经增加到2010年的630万人左右,总量增加近六倍。扩招不仅致使人数的急剧增加,而且扩招加剧了毕业生学历层次、专业结构的失衡。近几年来的高校扩招,许多高校来不及论证,就扩大所谓热门专业的招生数,以期获得最大的招生利益,导致在人才市场上有些专业的毕业生“滞销”。扩招还对教育、教学的质量产生影响,使毕业生的质量下降。这些毕业生由于没有受到严格、恰当的教育培训,不能适应社会的现实变化,因而被社会所拒绝。此外,扩招还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人民群众的教育消费,毕业生及家长的预期回报心理加强,就业期望值偏高,与社会需求相对不足产生矛盾。高校的扩招虽然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刺激了人民群众的教育消费,但从理论上或从长远的角度看,学生和家长都希望有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不愿到贫困地区、艰苦行业和低收入单位工作,出现了“好多事没人干,好多人没事干”的怪圈,人为造成了一种就业难现象。这些因素的产生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对策

1.国家政策措施的积极引导,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

国家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担当着一个积极主导的角色。国家在不断地、积极地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09年11月20日,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了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力争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确保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相关领域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做好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征集工作;各省级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出台鼓励毕业生下基层的新政策,并且制定地方性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资助办法,建立为农村基层输送大学生的招生、培养和就业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开辟新的基层就业领域尤其是积极开发社会工作岗位,探索实施大学生社区就业计划,积极出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新政策,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新的支撑平台;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少数民族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的女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要摸清底数,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努力帮助他们就业。可见,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的重视,正在积极努力地去解决日益严重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高校毕业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

2.高校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步伐转变。高校毕业生应该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高校应当不仅仅只培养出“知识型”人才,更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人才。使市场与高校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从而更好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现在,许多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产生了结构性的脱节现象,高校应当根据社会的需求开设专业和设置课程,不断地改革教学形式和内容以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高高校毕业生与市场的衔接度,增加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另外,高校应当充当一个中介和桥梁作用,把高校与市场紧紧地衔接在一起。让学生在刚进入高校之初,就开设就业教育课程,使他们在入学初就有一个良好的就业观。对于在校的学生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