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 - 健康评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热的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
低热:37.3℃~38℃。 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热程描述*
(1)急性发热:发热病程少于两周 (2)长期发热:发热持续两周以上 (3)原因不明发热:诊断不明确者
【发热的临床过程与特点】
体温上升期
产热>散热
皮肤苍白 畏寒寒战
单选题
▪ 1.正常人腋测法测量体温相对恒定在
➢ A.35~36℃左右
➢ B.35.5~36.5℃左右
➢ C.35.8~36.8℃左右 ➢ D.36~37℃左右 ➢ E.36.5~37.5℃左右
D
单选题
▪ 2.败血症的常见热型为:
➢ A.稽留热
➢ B.弛张热
➢ C.间歇热
➢ D.回归热 ➢ E.波状热
问题导入新课
▪ 你知道正常体温是多少吗? ▪ 你知道测温的方式有哪些吗? ▪ 你有过发热的经历吗? ▪ 你护理过发热的病人吗? ▪ 你知道发热是怎么回事儿吗? ▪ ……
案例导入新课
男,25岁。 主诉:高热3天。 现病史:2天前患者打篮球淋雨后出现咽痒、鼻塞,轻微咳嗽,去医院 就诊,按感冒未见好转。1天前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在39.3℃~40.2℃之 间波动,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发病以来自觉乏力、纳差,全身肌肉酸痛。 无腹痛、腹泻,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 问题: 1.该患者的发热病因及机制可能是什么? 2.该患者是什么热型? 3.主要护理诊断是什么?
D
单选题
▪ 8.感染性发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 A.病毒
➢ B.肺炎支原体
➢ C.真菌
➢ D.细菌 ➢ E.立克次体
D
单选题
▪ 9.属非感性发热的病因是
➢ A.立克次体
➢ B.变态反应
➢ C.肺炎衣原体
➢ D.螺旋体 ➢ E.病毒
B
单选题
▪ 10.超高热是指体温超过
➢ A.38.1℃以上
➢ B.39.1以上
3 见于:败血症、化脓性感染、重症肺结核
【临床表现】 3.热型及临床意义 间歇热
1 骤升达高峰持续数小时后骤降至正常水平 2 无热期可持续数天,无热期与高热期交替出现 3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临床表现】 3.热型及临床意义 不规则热
1 没有规律可循,为常见热型
2 见于:风湿热、结核病、支气管肺炎
3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中
4 口腔黏膜改变
中
5 潜在并发症:惊厥;意识障碍
次
重点提示
1.发热的概念 2.发热的病因 3.发热的分度与热型 4.发热的临床过程 5.发热的相关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作业
▪ 1.发热的概念 ▪ 2.发热的分度 ▪ 3.发热三个阶段的临床表现特点 ▪ 4.稽留热的概念及可见疾病 ▪ 5.弛张热的概念及可见疾病 ▪ 6.发热的相关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 A.37.3~38℃
➢ B.38.1~39℃
➢ C.39.1~41℃
➢ D.41℃以上 ➢ E.以上都不是
B
单选题
▪ 6.伤寒的常见热型为
➢ A.弛张热
➢ B.波状热
➢ C.稽留热
➢ D.间歇热 ➢ E.不规则热
C
单选题
▪ 7.引起发热最常见的是
➢ A.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 ➢ B.抗原抗体反应 ➢ C.中枢性发热 ➢ D.感染性发热 ➢ E.内分泌代谢障碍
【临床表现】 3.热型及临床意义 回归热
1 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 至正常水平,
2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3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
【临床表现】 3.热型及临床意义 波状热
1
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
2 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3 见于:布氏杆菌病
无汗 鸡皮疙瘩 疲乏无力 食欲减退
骤升 缓升
高热持续期
产热=散热
皮肤潮红 伴有灼热 开始出汗 逐渐增多 呼吸深快 意识障碍
体温下降期
产热<散热
出汗特多 皮肤潮湿
甚至 大汗淋漓
骤降 渐降
【热型及临床意义】
▪ 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 单上,将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 形态(形状)称为热型。
B
单选题
▪ 3.内源性致热原存在于
➢ A.白细胞
➢ B.细菌内毒素
➢ C.血小板
➢ D.红细胞中 ➢ E.抗原一抗体复合物
A
单选题
▪ 4.体温在39℃以上,且一wenku.baidu.com内波动大,达 2℃以上,此种热型称
➢ A.波状热
➢ B.不规则热
➢ C.弛张热 ➢ D.稽留热
C
➢ E.回归热
单选题
▪ 5.中等度发热的口腔温度范围在
【注意事项】
以下情况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变成不 规则热 ▪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 ▪ 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影响热型。 ▪ 个体反应性的不同。如老年人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
【相关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1 体温过高 与病原体感染有关
首
2 体液不足 与体温下降出汗过多有关 中
基础知识导入新课
36~37℃
腋窝温度 口腔温度 直肠温度
≤37.0℃ ≤ 37.2℃ ≤ 37.7℃
【重点难点与教学要点】
● 重点:
1.发热的分度、常见热型及临床意义。 2.根据发热的临床表现提出与之相应的护理诊断/医护合作性问 题,列举相关因素或危险因素。
● 难点:
1.发热的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 2.发热的护理评估要点。
➢ C.40.1℃以上
➢ D.41℃以上 ➢ E.42℃以上
D
▪ 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常各具有相应的热型。 ▪ 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热型及临床意义】
稽留热 1 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 2 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3 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
【热型及临床意义】
弛张热
1 常在39℃以上的高水平 2 24h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以上
● 教学要点:
发热;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
一、发热
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 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 减少,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病因】
感染性发热
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 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
非感染性发热
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 抗原-抗体反应 内分泌、代谢障碍 皮肤散热障碍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