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试卷

合集下载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论语》和《老子》分别为儒道两家的经典,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论语》主要讲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方,而《老子》五千言之主旨在于把握客观事物变化之常规,从而顺其自然,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之境地。

旨趣大异的两部经典,却成了中华文化的两大源头。

这说明中华文化( ) A.就是儒道文化 B.其核心在于传播传统道德精神C.正确把握了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D.异彩纷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2.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

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②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④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

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

这说明( )A.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B.只要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 C.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D.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4.在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世界各国都在弘扬自己国家和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如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德国人的精确和高效率、美国人的自由开放……我们中国人也在努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这是因为( )①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②民族精神具有精神激励和凝聚民族的功能③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是民族富强的精神动力④民族精神是各国经济建设与综合国力提高的决定因素A.①②B.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5.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练习题附答案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练习题附答案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练习题一、单选题(注释)1、2013年2月19日,中央电视台评选的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揭晓。

在这些杰出人物身上,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又闪烁着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光芒。

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A.社会主义道德新要求是中华民族一直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B.不同时期的道德要求既有一定的传承性又有一定的时代性C.不同时期人们心目中的道德典范具有完全相同的道德标准D.思想道德总是超越一定时代并被时代赋予全新的广博内涵2、随着社会进步,越来越多普通人和民间组织参与到公益事业中,这种平民公益被称为“微公益”微公益行动虽小,但倡导的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美德却释放出无穷大的正能量.这一活动有利于①杜绝落后文化对人侵蚀②促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③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④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中学生徐砺寒骑车不慎刮蹭到路边汽车,选择等待车主并留下致歉纸条。

该举动体现的精神A.能引领社会文明风尚B.能提高人的科学文化修养C.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D.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4、《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共同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的倡议》提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群众性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①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②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③有利于传播中国先进文化④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保证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节目,《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十年。

过去十年间,该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100多位人物,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因此该节目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此项活动开展的意义在于①发挥道德模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榜样作用②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③弘扬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④传递正能量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某电视台热衷炒作,为低俗言论提供舞台,放大丑恶现象,遭到网友的口诛笔伐。

《文化生活》核心知识整理——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文化生活》核心知识整理——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知识整理掌握核心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标志着中华文明进入文明时代。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规模大,存留丰富。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①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②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③包容性的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谐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①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区域性(地方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5、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族文化的关系:①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③各族人们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重要性(即作用):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3、民族精神核心:爱国主义★★4、(为什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③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5、(怎么办)在当代中国,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30题,计60分)1.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 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

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C.屮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2. 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徳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菇本素养。

下列古语中蕴含二者关 系的冇()①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用”(战国•孟子) ② “才者,德Z 资也;德者,才Z 帅也。

”(北宋・司马光) ③ “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明代•陈献章) ④ “徳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东汉•王符)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3. 新中国成立60年來,成千上万的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劳动光荣、 知识崇髙、人才宝贵、创造伟大。

”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

表彰劳模能够() ①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③奏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 ④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 A.①③ B.②③C.②④D.①④4.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雷锋神至今深人人心。

可见雷锋精神()A.仍有现实意义B.是民族精神的核心C.体现了中华文化博人精深D.是爱国主义的主题5. 2008年2月,江苏省教冇厅积极落实教冇部的耍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 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

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 6. 2008年两会期间,屮央政府作出决定:具有公益性的购•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 育示范基地,今明两年内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

这项举措冇利于 ( )①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②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徳建设③中国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 ④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牛活的需要 A.①②B.①④C.②③I ).②④7. 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能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征的是()①中华文化的独特性②中华文化的传承性③中华文化的民族性④中华文化的地域性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的话强调了()A.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B.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C.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D.有这种精神的人就是“中国的脊梁”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有()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②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③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④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表现在①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②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学科网③有利于搞好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④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5. 中国人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A.差异性B.民族性C.地域性D.包容性6.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和的特点A.广泛性先进性B.专业性先进性C.实用性整体性D.先进性整体性7.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有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②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绵延数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③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表现在中华文化的力量上④中华民族精神,只植根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A.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当今,我国的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日渐冷清,而热衷于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的中国人迅速增加,其中不乏众多中学生的身影。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练习:第3单元综合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练习:第3单元综合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1.朱相远在《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共存,与日月同光。

”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A.博大精深的特征B.源远流长的特征C.神秘莫测的特征D.求同存异的特征2.据报道,牛津大学出版社双语词典项目经理朱莉·克里曼表示,“Tuhao”(土豪)、“Dama”(大妈)和“Hukou”(户口)等词语已经在牛津英语词典编著者的关注范围内。

如果这些词语的影响力持续的话,会考虑在2014年的更新中把它们加入词典之中。

这一现象表明①中文在全球影响力日益提升②英国人的文化自信心逐渐丧失③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④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3.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自晋唐以来,南渐的中原文化和闽越文化相融衍生,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出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闽都文化等区域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A.人们需要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化B.福建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D.我国各民族文化各具独特的个性4.“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八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现了一些史书典籍的新品种或新版本,深入发掘了一些史书典籍的学术价值。

下列有关史书典籍的说法正确的是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C.史书典籍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5.2014年10月10日至13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举办。

各少数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博览会上的少数民族展厅别具特色,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

这表明①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②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④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一把剪刀绘生活,剪纸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艺术。

文化生活第3单元检测参考答案

文化生活第3单元检测参考答案

年月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强烈 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 成重大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 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 迅速开展了抗震救灾斗争,最大程度搜救了被 困群众,最快速度转移救治了受伤人员、安置 了受灾群众,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损失,最短 时间开展了灾后恢复重建,夺取了抗震救灾斗 争重大胜利。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 中,涌现出一大批临危不惧、勇往直前、舍生 忘死、感人至深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谱写 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弘扬了中华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的主旋律,展示了党和人民的伟大力量,彰显 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月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温家宝总理 答中外记者问。“我知道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 框架协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正因为我们是 兄弟,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问题总会可以 解决的。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 我认为中华民族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 凝聚力,不要因为年的政治而丢掉年的文化。我 讲一个故事你可以告诉台湾同胞。在元朝有一位 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 图》,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 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 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湾故宫院。我希望两幅 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 堪。”
(2)意义:温总理的愿望实现有利于促进 两岸经济、文化和人员交流与往来,增 进两岸相互了解和政治互信;有利于推 动两岸和平发展、共同发展,进而推动 两岸经济、文化关系的发展;有利于促 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促进两岸 携手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8月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在青海西宁市隆重举行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 彰大会。会议全面总结了青海玉树抗震救灾 工作,表彰了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 模范,会议强调要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先进模范人物 为榜样,奋力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请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 体现的道理。(分)

近五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试题精选专题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近五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试题精选专题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近5年高考试题精选《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1.(2016天津卷10)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

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未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

这印证了:的精神追求。

这印证了: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③④2.(2016江苏单科卷22)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

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

这说明文化具有: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

这说明文化具有:A.鲜明的民族性B.相对的稳定性C.时代的先进性D.强大的包容性强大的包容性3.(2015年福建文综政治29)图12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 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A.A.①③①③①③B. B.①④①④C. C.②③②③D.②④ 4.(2015年福建文综政治30)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

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

上述文字( )A.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C.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D. D.彰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品格彰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品格5.(2015年广东文综政治31)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冲凉”,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冷干燥,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冷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B.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D.洗浴文化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洗浴文化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6.(2015年海南政治16)近年来,海南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本土题材的剧目,如琼剧《海瑞》、人偶剧《鹿回头》、歌舞诗《达达瑟》、舞剧《黄道婆》等。

2014年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月考

2014年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月考

1、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巨大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中华文化巨大包容性的积极意义在于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②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③使中华文化始终处于世界文化的最前列,在世界文化中居于统率地位④同化了其他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更加发扬光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③3.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

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A、包容性B、阶级性C、民族性D、地域性4.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有①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②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③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并与之和谐相处④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230多年前,清朝乾隆皇帝依托鼎盛的国力,组织全国数百名优秀学者,用十余年的时间编撰《四库全书》。

此书涵盖了十八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文化基本典籍。

《四库全书》的编撰证明了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B、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C、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整体性的特点D、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6、中国人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A.地域性B.差异性C.民族性D.结构性7、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

侗族大歌、壮族山歌、蒙古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藏族舞蹈、朝鲜族舞蹈等都极具特色。

由此可以看出①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②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水火不容③各民族文化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④各民族文化独立于中华文化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8、中华文化是个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六、七课)及第八课测试题一、多项选择题(老问题25+新问题75)1.“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

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① 中国文化悠久历史的重要见证② 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③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④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①②③b.①②c.①d.①②③④2.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a、春秋战国B.秦朝C.隋唐D.明清3.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是()a.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于民族精神的力量;B.中国文化历史悠久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d.中华文化有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4.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磨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中华民族是最好的民族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精神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5.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给了我们启示:(1)摒弃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建立全新的民族精神体系b.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的全新面貌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民族精神d、中华民族精神是促进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的灵魂6.在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碑亭里,竖立着《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这块巨大的石碑,碑文记叙了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的过程。

土尔扈特蒙古部族重返祖国的壮举展现了()a、蒙古民族的凝聚力B.民族精神渗透于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C.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精神D.一个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重要特征7.以下关于中国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之间关系的陈述是正确的:(a)中国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b.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c.只要不断改革创新就能使民族精神日益发展d.只要坚持民族精神就能具有时代精神8.福建惠安女装因其“花巾、夹克、银带、大管裤”的特点而深受中国人喜爱1独特的装饰文化。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试卷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试卷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谈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指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作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

之所以要作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是因为史书典籍()①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体现了中华文源远流长的特点③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④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现代和谐文化的建设应有开放的世界眼光,积极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融汇百家、兼收博取,使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自己。

这样做有利于()①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③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④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我国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我国的吴越文化精致淡雅,滇黔文化热情奔放,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各民族的歌舞极具特色……。

这一切说明()A.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我们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C.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D.我们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4、中国艺术有许多独到之处。

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的奥秘。

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的人生写照。

这说明()①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源远流长的有力见证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④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对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①包容性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②包容性使中华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③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④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6、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实践证明,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就要做到()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③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临沂市连续举办了九届书圣文化节,建设了一批书法主题文化设施,挂牌了一批书法学校,拥有各类书法团体和书法艺术教育机构千余家,在全国形成了令人瞩目的临沂书法文化现象。

下列关于书法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书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②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③多姿多彩的书法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④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被誉为五千年“国史”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第四次修纂工作预计2015年全部完成。

国家重视史书典籍的修纂工作是因为()①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②史书典籍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③史书典籍记载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论语》和《老子》分别为儒道两家的经典,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论语》主要讲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方,而《老子》五千言之主旨在于把握客观事物变化之常规,从而顺其自然,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之境地。

旨趣大异的两部经典,却成了中华文化的两大源头。

这说明中华文化()A.异彩纷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B.其核心在于传播传统道德精神C.正确把握了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D.就是儒道文化4.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

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文化生活3、4单元复习

文化生活3、4单元复习

文化生活三、四单元复习案课堂探究案●易混易错点(见文化生活第6-10课复习案课堂探究)课后延伸案1.2012年5月召开的中共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正式公布了“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

某校学生开展了“为广东省实践新时代广东精神建言献策”的主题活动,你认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有①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③加强以增强诚信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建设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2.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我国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各民族的歌舞极具特色……这一切说明了()A.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我们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C.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D.我们的中华文化异彩纷呈4、茂腔是山东独特的地方戏曲。

由茂腔经典剧目《墙头记》改编制作而成的茂腔动漫剧目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又不乏时尚元素,深受观众喜爱。

材料反映的文化生活的道理是()A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B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C 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刨新的根本途径D 不同地方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发展规律5. “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著名作家王蒙有关汉字的表述体现了()A.汉字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B.汉字独具特色历史悠久C.汉字是凝固的物质文化遗产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6.《论语·子罕》说“为仁由己”;《论语·卫灵公》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商君书·画策》说“自恃者,得天下。

得天下者,先自得也”。

必修三文化生活试卷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可直接打印来用)

必修三文化生活试卷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可直接打印来用)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姓氏文化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与女娲传说有关,姬、姜、赢、姒、妊、妘、娮、姚等姓氏,都体现了母系社会的特征。

这体现出()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③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实践证明,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就要做到()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③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春节是我国十几个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但各民族过春节的形式各有不同,如汉族在除夕夜要合家吃年夜饭,长辈给未成年的孩童“压岁钱”;布依族的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藏族则在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等等。

这表明()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③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④文化的丰富多彩反映了经济的繁荣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④4.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对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①包容性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②包容性使中华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③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④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5.佛山石湾陶塑艺术,起源于唐朝,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岭南乡土气息,它上承汉代陶塑的传统,又吸收了唐宋以来国画的手法,以及岭南木雕的技巧等特色,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说明()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③文化有鲜明的区域性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6.2012年3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诊断及练习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诊断及练习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诊断及训练易错点1混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两个基本特征【提醒】源远流长是从时间上来讲的,要从纵向上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博大精深是从内涵丰富的角度来讲的,要从横向上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内容丰富。

矫正练习1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繁荣发展、绵延不断,甚至连佛教礼仪、服装等细枝末节的元素都保留得非常完整。

这说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D.中华文化异彩纷呈易错点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

【提醒】是汉字,不是文字。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矫正练习2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的是()A.文字B.史书典籍C.汉字D.绘画易错点3错误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各地域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提醒】中华文化是由中华各地域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但不能认为中华文化是各地域文化或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各地域文化或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

矫正练习3(2010·广东高考)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

这表明() 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易错点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在交流中全盘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提醒】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对于其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发扬其“包容性”的特点,扬弃吸收,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同时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的独立性。

矫正练习4木卡姆艺术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创造的,是集说、唱、乐、舞为一体的音乐经典套曲,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十二木卡姆,它融合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有着“东方音乐明珠”之称。

(完整版)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完整版)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A、春秋战国B、秦朝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2、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相比较,从发展结果看,其特征是:A、发源地不同B、传承的民族不同C、传承的范围、地区不同D、传承的时间不同3、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有①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②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③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并与之和谐相处④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近代中国文化衰微的原因有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②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③维新运动出现④洋务运动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6、中华民族精神是①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③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④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7、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B.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精神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8、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希望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精神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方;可展示出来③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产物④是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的强大精神力量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9、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相威胁,这说明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放弃使用武力B.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0、勤劳勇敢精神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②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④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谈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指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作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

之所以要作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是因为史书典籍()①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体现了中华文源远流长的特点③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④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现代和谐文化的建设应有开放的世界眼光,积极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融汇百家、兼收博取,使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自己。

这样做有利于()①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③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④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我国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我国的吴越文化精致淡雅,滇黔文化热情奔放,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各民族的歌舞极具特色……。

这一切说明()A.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我们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C.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D.我们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4、中国艺术有许多独到之处。

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的奥秘。

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的人生写照。

这说明()①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源远流长的有力见证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④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对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①包容性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②包容性使中华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③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④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6、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实践证明,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就要做到()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③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下列内容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有()①我国的园林艺术在世界上无与伦比②我国的文学艺术历史辉煌悠久、内涵丰富绚丽、风格鲜明独特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世所罕见④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学艺术的魅力。

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①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②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③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④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008年5月,广东四城市参与火炬传递.广州传递体现“云山珠水”的特点,深圳传递体现“经济特区”的特色,惠州传递体现“城中湖,湖中城”的特点,汕头传递线路体现滨海城市的特色。

据此回答9——10题9、广东四城市火炬传递的特点不同,这种差异反映出:()A.中华文化的独特性B.中华文化的传承性C.中华文化的民族性D.中华文化的地域性10、国画,又称“中国画”。

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上述材料说明()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内涵丰富④中华文化博采众长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11、1964年,一朵从我国西北大漠腾空而起的蘑菇云震惊了世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3年后,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实验成功。

又过了3年,一曲响彻寰宇的“东方红”向世界宣告:中国掌握了人造卫星技术。

“两弹一星”以世界第一的速度取得成功,这说明()①科研人员具有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②对外开放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科研水平和速度③我国当时国内的物质基础比较雄厚④我们要不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②12、当前,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更应加倍珍惜,用实际行动接好班,将老一辈铸就的长征精神永远传承下去,积极努力去实现革命先烈未竟的事业,将我们的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得更加美好。

这说明() A.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B.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C.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D.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13、“蜻蜓眼”玻璃珠源于地中海东部,其风格凝聚了地中海绚丽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碧波白帆和绿窗白墙。

这种玻璃珠和淡绿色的玻璃一起,由南亚传入我国先秦时期的楚国,并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实例。

这条中国文化交流的“玻璃之路”比“丝绸之路”大约早4个世纪。

这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B.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的特点C.中华文化走过了艰难的发展历程D.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14、钱学森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科学家,只有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智慧,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才能赢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尊重,才能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

这告诉我们()①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的根本任务④知识分子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②15、南怀瑾先生在30多年前曾预言:一个国家的科技落后了,可以很快迎头赶上;一个国家的经济衰落了,也能补救。

唯独一个国家的文化不复存在了,也就是意味着亡国了,这个国家就不可能复活了。

上述材料表明()A.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具有决定作用B.文化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支撑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C.传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D.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民族文化的竞争16、2010年1月15日,菲律宾红奚礼示大学迎来了盛大的孔子学院揭牌仪式。

总统阿罗约亲自出席,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曾经先后整理出了《诗》《书》《礼》《易》《春秋》等古代文献。

这些文献是()A.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B.孔子及其弟子智慧的结晶C.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D.中华文化的重要见证17、在中国格言的海洋里,有两个意义相近的古老成语:"四海之内皆兄弟"(子夏),"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

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A.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B.以礼仪之邦享誉于世C.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D.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意识18、2012年全球12个最热的旅游目的地,中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名列其中。

西双版纳文化具有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华文化与东南亚国家文化“四个交汇点”的特征。

这表明西双版纳文化①在与各民族文化的不断交流、借鉴中逐渐走向同一②既具有中华文化的共同性,又具有本民族文化的个性③深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④具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及其以外的全部特征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19、2011年10月11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郑建邦认为,纪念辛亥革命要继承发扬民族精神。

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是因为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②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③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④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0、2010年对我们中华民族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年初,南方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4月,玉树大地震;5月上海世博会正式开馆;6 7月,三湘大地遭受暴雨袭击;现在,正以积极的姿态迎战各种挑战。

我们之所以能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一个重要原因是()A.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B.我们的民族精神永不泯灭C.文化与经济、政治日益交融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21、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①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②只有注人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③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④时代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民族精神的延伸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2、我国有许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下列体现这一风格的是()①“天道酬勤”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④“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3、我们民族的“精神能源”在新的历史时期又注入了新的内涵,这就是我们党的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在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中,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人格的力量,在人民群众中屹立起的一座座“精神丰碑”。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A.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B.深厚的民族性C.相对的稳定性D.彻底的革命性24、深圳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孕育在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深圳人民新时期开创新事业的重要精神动力。

这表明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统一③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丰富与发展④深圳精神作为一种硬实力,成为深圳人民创造力的重要源泉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25、下列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相一致的一组是①土尔扈特东归——团结统一②与邻为伴,以邻为善——爱好和平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勤劳勇敢④大禹治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自强不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二、主观题(共两题,26题10分,27题15分,共25分)26、2010年2月10日,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范丽青在发布会临近尾声时,用闽南语向台湾同胞拜年。

范丽青说,在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春节即将到来之际,要向广大台湾同胞说一声“恭喜”,祝台湾乡亲“新春行大运,虎年好福气,平安添福寿、快乐又如意(闽南语)”!对此台湾TVBS电视台记者庄志伟说:“范丽青的闽南语,发音很好,台湾乡亲肯定能听得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