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力学的基本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F d 100 0.83 83N m
(2)利用合力矩定理将力F在B点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由式(1-3)可得
M A F M A F1 M A F2 F1 1 F2 0 100 1.5 1.5 1
2 2
例1-2 放在地面上的板条箱,如图1-10 所示,受到F=100N的力作用。试求该力 对A点的力矩。
例1-2
解: 求力F对A点之矩途径有两个,一利用力矩定 义,二利用合力矩定理。
(1)利用力矩定义 由图1-10示,力臂
d 1.5
由式(1-2)可得
1 1.5 1
2 2
图--10
0.83m
M O F= F d
O点称为转动中心,简称矩心。矩心O到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d,称为力臂。 力使物体绕矩心作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力矩为正,反之为负。 力矩的单位是牛· 米(N· m)或千牛· 米(kN· m)。
图1-7
例1-1 图1-8所示钉锤,在力F=200N作用 例 1-1 下,手柄长度h=300mm,试求两种情 况下, 力对点O之矩。
平面汇交力系 平面平行力系 共线力系 平面一般力系 平面力偶系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
如果某一力系对物体产生的效应,可以用另一个 力系来代替,则这两个力系互称为等效力系。 当一个力与另一个力系等效时,则该力称为这个 力系的合力;而该力系中的每一个力称为分力。 把力系中的各力代换成合力的过程,称为力的 合成;反过来,把合力代换成分力的过程,称 为力的分解。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 合力,合力也作用于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由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 线表示,如图1-6 a所示。这就是力的平行四 边形法则。 把一个力F沿直角坐标轴方向分解,可得出两个 互相垂直的分力Fx和Fy,如图1-6c所示。Fx和 Fy的大小可由三角公式求得
解:图示两种情况下,虽然力的大小、作用点 和矩心均相同,但力的作用线和方向各异,致 使力臂均不同,因而两种情况下力对O点之矩不 同。根据(1-2)式,可求出力之矩分别为:
(a)MO(F)=Fh =200×300×10-3 =60N.m (b)MO(F)=-Fh =-200×300×10-3cos300 = - 51.96 N .m
第一节
力、力系的概念及力的基本性质
力是一个矢量(图1-2),所以力用矢量 表示。 矢量的模表示力的大小;矢量的作用方位 加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矢量的始端,如图1-2a示,表示力的作用 点。 矢量的未端,如图1-2b示,表示力的大小、 方向 。 在确定一个未知力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它 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才算真正求出 这个力。
图1-9 (1-3)
在平面力系中,求力对某点的力矩,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用力和力臂的乘积求力矩: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确定力臂。需要 注意的是,力臂是矩心到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力臂一定要垂直力的 作用线。 2.用合力矩定理求力矩: 工程实际中,有时求力臂的几何关系很复 杂,不易确定时,可将作用力正交分解为两个分力,然后应用合力 矩定理求原力对矩心的力矩较方便。
二、力偶的性质
1.力偶无合力,在任何坐标轴上的投影之和为零。力偶不能与一个力 等效,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力偶只能用力偶来平衡。 2.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的力矩,恒等于其力偶矩,而与矩心的 位置无关。 3.力偶的等效性及等效代换特性 从力偶的以上性质可知,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果它们的力偶矩 大小相等,转向相同,则两力偶等效,且可以相互代换,称为力偶的 等效性。 由力偶的等效性,可以得出力偶的等效代换特性: 1)力偶可在其作用平面内任意移动位置,而不改变它对刚体的转动 效应。 2)只要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的转向不变,可以同时改变力偶中 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短,而不会改变力偶对刚体的转动效应。
MF,F= Fd
(1-4)
图1-11
力偶矩和力矩一样,是代数量。其正负号表示力偶的转向,其正负号 规定与力矩一样,即逆时针转向时,力偶矩为正,反之为负。 力偶矩的单位与力矩一样,也是N·m或kN·m。力偶矩的大小、转向和作 用平面称为力偶的三要素。 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发生了改变,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就会改变。
1 83N m
第三节 力偶及其性质
一、力偶的定义 使物体产生转动效应的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 线平行的两个力称为力偶。 如图1-11a、b所示,司机用双手转动方向盘,钳工用双 手转动绞杠丝锥攻螺纹。 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力偶中的力与力偶臂的 乘积,称为力偶矩,记作M(F,F′)或M,即
FB FB
如图1-18b所示。 显然,在施加了这一对平衡力之后并没有改 变原来的一个力对刚体的效应。也就是一个 力FA与三个力 (FA、 FB、F’ B)对刚体的 作用等效。
图1-18
F=F1+F2
图1-17图
这时的刚体就可以看作为只受F和F3两个力作用。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F力和F3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沿同一直线 作用。 由此证明,平面力系,不平行三力平衡,三力必须汇交一点。
三、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在承受任意作用的刚体上,加上任意平衡力 系,或减去任意平衡力系,都不改变原力系 对刚体的作用效应。这就是加减平衡力系原 理。 在刚体上的A点作用有一力(图1-18a), 在同一刚体上的B点施加一对互相平衡的力 FB和F′B,即
第四节
平衡的概念
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或作等速直线运动 状态。 一、二力平衡与二力杆件 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 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沿同一直线 作用。这个规律称为二力平衡定理。 现以图1-14a所示之吊车结构中的直杆BC为例 说明。 如果是平衡的,杆两端的约束力F’C和F’B必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同时沿着同一直线(对 于直杆即为杆的轴线)作用,如图1-14b所示。 在两个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的杆件称为二力杆件, 简称二力杆。
图1-3
2. 力的作用效应
2 ) 力的变形效应 当力作用在物体上时,除产生运动效应外,还要产生变形效应。所谓 变形效应,系指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形状或尺寸的改变。 如图1-5a所示的杆件,在A、B二处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作 用线作用的两个力F1、F2,这时杆件将发生拉伸变形,杆件变长、变 细,这种现象就称力的变形效应。 如图1-5b所示的杆件,在A、B二处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 作用线作用的两个力F1、F2,这时杆件将发生压缩变形,杆件变短、 变粗。
图1-14
二、不平行的三力平衡条件
在刚体上,作用于同一平面内的三个互不平行的 力,若平衡,则三力的作用线必须汇交于一点。这就 是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在考虑物体平衡时,它相当一 个平衡方程。 设作用在刚体同一平面内的三个互不平行的力分 别为F1、F2、F3(图1-17)。为了证明上述结论,首 先将其中的两个力合成,例如将F1和F2分别沿其作用 线移至二者作用线的交点O处,将二力按照平行四边 形法则合成一合力
图1-8
二、合力矩定理
合力对某点的力矩等于力系中各分力对同点力矩 的代数和。该定理不仅适用于正交分解的两个分力系, 对于任意分解的分力皆成立。若力系有n个力作用, 则
M O F M O F1 M O F2 M O Fn M O F M O Fx M O Fy
图1-6
Fx F cos
Fy F sin
(1-1)
第二节
力矩与合力矩定理
一、力对点之矩 如图1-7a所示,在扳手的A点施加一力F,将使扳手和 螺母一起绕螺钉中心O转动 ,实践表明力使物体 (扳手)产生转动效应不仅与力F的大小有关,而 且还与点O到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有关。 用F与距离d的乘积,再冠以适当的正负号来表示力使 物体绕O点转动的效应,并称为力F对O点之矩, 简称力矩,以符号MO(F)表示,即:
第一章 力与力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力、力系的概念及力的基本性质 力矩与合力矩定理 力偶及其性质 平衡的概念
第一节
一、力的概念
力、力系的概念及力的基本性质
1.力的定义与单位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力的三要素: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1、力的大小反映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程度。国际通用的力的计 量单位是 “牛”,用英文字母N表示。 2、力的方向是指力对物体作用的指向,沿该方向画出的直线称为力 的作用线。即力的方向应包含力的作用方位和指向。 3、力的作用点是物体相互作用位置的抽象化。 集中力:两物体面积很小,将其抽象为一个点,单位为N或kN。 线荷载:力在整个构件长度上分布作用,这样的作用力称为线分 布力,单位为N/m或kN/m。 面荷载:力在整个接触面积比较大分布作用,这样的作用力称为 面分布力,单位为N/m2或kN/m2。
图1-5
二、力系的概念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常常不是一个力,而是若干个力。将作用在物体上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称为力系。按照力系各力作用线分布的不同形 式,将力系分成若干种: 1.平面力系与空间力系:若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称为 平面力系;若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平面内,称为空间力系。 空间力系是一般情况,工程中常见的力系基本都是空间力系,但为了 计算简单,一般都将空间力系化为平面力系来计算。 2.平面力系又分为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平面一般力系和平面 力偶系。
图1-2
2. 力的作用效应
力的作用效应:一能使物体发生运动改变,二能使 物体发生变形。 1 ) 力的运动效应 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产生两种运动效应。 ⑴ 力的作用线通过物体的质心,力能使物体沿 力的方向产生平行移动,简称平动,如图1-3a 所示; ⑵ 力的作用线不通过物体的质心,力能使物体 既产生平动又发生转动,称为平面运动,如图13b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