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4年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范文
《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鄱阳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其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水资源调控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鄱阳湖湿地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旨在研究鄱阳湖湿地的演变历程、当前面临的保护与管理问题,并就未来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二、鄱阳湖湿地演变历程鄱阳湖湿地历经数千年的自然演变与人类活动影响,其湿地类型、面积及生态环境均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自然演变受气候变迁、地质运动及水文条件的影响,鄱阳湖湿地的面积与类型呈现出动态变化。
历史上,鄱阳湖区域经历了多次洪水与干旱的交替,使得湿地生态系统在自然选择与演替中逐渐形成现今的格局。
(二)人类活动影响随着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湿地的影响日益显著。
一方面,过度开发、污染排放等导致湿地生态环境恶化;另一方面,水利工程、围垦造田等人类活动改变了湿地的自然状态。
三、鄱阳湖湿地保护现状及问题(一)保护现状目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鄱阳湖湿地的保护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设立了自然保护区与湿地公园等,以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
(二)存在问题尽管如此,鄱阳湖湿地保护仍面临诸多问题。
首先,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的问题依然严峻;其次,湿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如过度捕捞、非法采砂等;最后,湿地保护与管理机制尚不完善,跨区域、跨部门的协调合作有待加强。
四、鄱阳湖湿地管理研究(一)完善管理机制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湿地管理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实现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
同时,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
(二)科学规划与管理制定科学的湿地保护规划,明确湿地保护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与保障措施。
加强湿地资源的监测与评估,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推广生态友好的开发利用方式,促进湿地的可持续发展。
鄱阳湖水资源与水环境科学研究
III
总磷、总氮
IV
总磷
IV
总磷
2008
III
总磷、总氮
IV
总磷、总氮
V
总磷
IV
总磷
鄱阳湖监测点位水质状况
年份
评价面积/km2
达I、II类水质标准水体面积比例/%
达III类水质标准水体面积比例/%
劣于III类水质标准水体面积比例/%
富营养化评分值
富营养化程度
1999年
2184
85.9
19.9
27.24
32.91
293.95
2008年
189.67
47.49
24.42
25.58
28.07
35.81
351.04
鄱阳湖湖区水资源现状
分区名称
平原丘陵地区
湖区水面水量(亿m3)
水资源总量(亿m3)
地表水资源(亿m3)
地下水资源(亿m3)
重复水量(亿m3)
水资源量(亿m3)
湖东北区
13.35
3.92
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出现水问题
水资源评价结果
鄱阳湖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准则层
指标层
参照值
2008年实际
赣江流域
抚河流域
信江流域
饶河流域
修河流域
鄱阳湖区
外河流域
水资源条件
人均水资源量(m3)
>1700
2908
3535
2980
4304
4831
2654
1871
产水模数(104m3/km2)
>80
75.77
81.73
面源污染
鄱阳湖区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
域 天然 水 资 源 情 势 未 发 生显 著 性 趋 势 变 化 ,枯 期 湖 区水 位偏 低 造 成 湖 区存 在 季节 性 、工 程 型 缺 水 ,三峡 水 库 汛 后 集 中 蓄水 、清 水 下 泄 等 造成 湖 区枯 期 提前 ,加 剧 了湖 区 水 资 源供 需 矛 盾 。
关 键 词 :鄱 阳湖 ;水 资 源 ;安 全
第9 第4 卷 期
2 1  ̄-2f 0 1 1 l
中 国水 利 水 电科 学研 究 院学 报
V1 o o9 . . N 4
Ju a fC ia Isi t o ae eo re n do o e sac D 。m ,0 o r lo hn n tue fW tr R su cs a d Hy rp w rRee rh n t 。e b 2 1 1
安全 。
21 鄱 阳 湖流 域 天然 径流 量 变化 趋 势分 析 .
鄱 阳湖流 域 多年 平 均 天然 径流 量 为 1 1 亿 i ,其 中年 3 n 5
径 流量 最 大值 为 2 4 亿 i ,最 小值 为 6 2 m ,极值 比为 38 ;丰水 期 6 月来 水 是枯 水 期 6 月 8 n 4 3亿 . 7 个 个
来水 的两倍 。长江 流域 “ 8 大 水年 之后 ,鄱 阳湖 流域来 水 持续 偏枯 ,1 9 - 2 0 年 平均 天 然径 流量 9” 9 8 08
为 1 8 亿 m ,与 多年 平均 相 比减少 了2 2 I ,减 少 幅度高 达 1 %。图 1 1 5 - 2 0 年 鄱 阳湖流 1 2 3亿 T I 5 为 96 08
2 0 —2 0 年系列 更枯 。 03 o 8
收稿 日期 :2 1 - 8 0 010—3
鄱阳湖水环境现状
02 水位受长江和周边河流影响较大,季节性变化明 显。
02 湖泊形态呈南北狭长状,湖岸线曲折复杂。
生态系统
拥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 包括鱼类、贝类、水生植 物等。
湖泊生态系统较为脆弱, 易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 的影响。
是候鸟的重要越冬栖息地, 每年吸引大量候鸟前来越 冬。
气候变化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鄱阳湖 的水文特征和生态环境可能发生变 化,需要加强监测和研究。
应对策略
01
02
03
强化水质监测
加强鄱阳湖的水质监测力 度,及时掌握水质状况, 为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 据。
推进生态修复
实施湖泊生态修复工程, 恢复湖泊湿地功能,提高 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
严格环境执法
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对污 染源进行严格监管,严厉 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可持续发展
促进绿色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 构和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 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湖泊保护合作,引 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共同应 对全球环境挑战。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对湖泊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03
建立公众参与平台,让公众能够参与到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决
策中来。
05
未来展望
预期变化
水质改善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治理 措施的落实,鄱阳湖的水质有望 得到改善,减少污染负荷,恢复
湖泊生态功能。
生态恢复
通过湖泊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工程, 鄱阳湖的生物多样性将得到保护和 恢复,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
鄱阳湖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业 , 年代 以后 , 9 0 随着养殖业 的迅速发展 , 阳湖 的捕捞 鄱
维普资讯
江西农业学报
20 ,9 4 :2~ 5 0 7 1 ( ) 8 8
AeaAgiutreJag i t r lua in x e
鄱 阳湖水 资 源开发 利 用存在 的 问题 及对 策
黄秋萍, 黄国勤
( 江西农 业大学 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 江西 南昌 304 ) 305
摘
要 : 了鄱阳湖水资源开发利 用现状与存在的 问 , 出了实现鄱 阳湖水资源可持 续利用的对策。 分析 题 提
关键词 : 水资源 ; 开发利 用; 污染 ; 阳湖 水质 鄱
中图分类号 :V 1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 号:0 1 5 1 20 )4- 02一 4 T 23 A 10 —88 (07 o 08 o
13 水产品产量 鄱 阳湖既是我 国最大的淡水湖 , . 也是 国家重要 的淡 水渔业 基地 , 为江西 得天 独厚 的“ 素 宝
湖”“ 、天然鱼库 ”为我省人 民提供 了大量的优质鱼产 ,
品, 在全省 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 , 鄱
阳湖捕捞量 ( 见表 1 在江西省捕捞产量中的比重一直很 ) 大。19 90年以前 , 江西水产 品主要来 自于鄱 阳湖 的捕捞
鄱阳湖拥有美丽的 自然景观 、 丰富的 自然资源和独 特的生态环境 , 被誉为“ 鱼米 之乡” 整个鄱 阳湖区具有 , “ 世界生命湖泊网、 国际重要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等三大 显著特征 , 有着 巨大 的生态、 经济和社会价值u 。中国 J 19 92年加入《 国际湿地公约》 鄱阳湖是我 国公布的首批 , 国家重点湿地保护地 之一 ,9 5年被 联合 国教科文组 19
鄱阳湖保护措施
鄱阳湖保护措施
鄱阳湖是中国的最大淡水湖,也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为了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和水资源,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1.湖泊水质监测:建立湖泊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鄱阳湖水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水污染问题。
2.湿地保护:鄱阳湖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采取湿地保护措施,包括湿地保护区设立、湿地生态补偿等,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湿地功能。
3.生态修复:实施湖泊生态修复工程,包括湿地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水生植被恢复等,改善湖泊生态系统功能。
4.水资源管理:制定鄱阳湖水资源管理规划,合理配置和利用湖泊水资源,保障湖区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用水需求。
5.水污染治理:加强农业、工业和城市污水治理,控制污染源,减少湖泊水环境污染。
6.生态保护教育:加强鄱阳湖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湖泊保护的良好氛围。
7.法律法规保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鄱阳湖保护的法律监管,依法惩治湖泊资源破坏者。
这些保护措施的实施,有助于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维护水资源安全,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鄱阳湖水资源与水环境科学研究
未来研究方向
气候变化对鄱阳湖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
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鄱阳湖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预测未来发展趋 势,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保护与修复
加强鄱阳湖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研究,探讨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原 因和修复措施,促进湖泊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
研究鄱阳湖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 率,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 高,导致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繁殖, 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水质污染
水环境问题成因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等 因素导致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水环 境容量下降,加剧了水环境问题的发 生。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化肥和农 药等污染物排入鄱阳湖,导致水质受 到严重污染。
水环境治理与修复
政策建议与决策支持
基于研究成果,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有关鄱阳湖水资源与 水环境管理的政策建议和决策支持,推动了湖泊科学研究 的成果应用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04
鄱阳湖水资源与水 环境管理对策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01
制定严格的鄱阳湖水资源与水环 境保护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企 业的责任与义务。
02
完善水资源与水环境执法监督机 制,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确保法规的有效执行。
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
加强鄱阳湖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的研究,建立完善的水环境质量监 测网络和评估体系,为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可持续发展目标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鄱阳湖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应致 力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 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保障水资源安全
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 鄱阳湖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水
鄱阳县水资源保护情况汇报
鄱阳县水资源保护情况汇报第一篇:鄱阳县水资源保护情况汇报鄱阳县水资源保护情况汇报一、概况鄱阳县是江西省的农业大县,位于鄱阳湖东畔,全县总面积4214.68平方公里。
水域面积达948.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22.5%。
境内地表水系十分丰富,有昌江河、乐安河、潼津河、西河四大河流贯穿。
除此之外,尚有34条小河直接流入鄱阳湖,据统计,全县大小河流共有199条,河道总长达2009km。
鄱阳县地下水以潜水为主,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三大类型,以孔隙水为主,其埋深在0.5-17m左右。
查《鄱阳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鄱阳县境内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不计过境水)为28.78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4.54亿m3,水资源总量为33.32亿m3。
二、水资源保护面临问题1、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快速增长,农药过度使用,入湖污染物增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使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在部分环湖地区,还有不同程度的血吸虫危害、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威胁、水土流失等问题,使水资源保护工作更加复杂化。
2、用水效率低农业用水利用率普遍偏低。
由于水利投资力度不足,特别是地方配套资金不能到位,造成灌溉渠道衬护不达标,我县的大中型水库渠道只有干支渠进行了砼衬护,斗农渠基本无衬护,小(一)型水库灌溉渠道更是未进行过任何衬护。
因此灌溉渠道漏水严重,致使渠道有效灌溉系数偏低,每亩农田平均用水量都在1000m3以上。
不仅农业用水如此,工业用水也是如此,目前我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零。
3、用水的浪费洗车、绿化、冲洗卫生间等原本可利用再生水来完成的任务目前用的都是自来水。
4.水资源管理力度不够由于管理人员和资金方面均存在不足,造成水资源管理力度不够。
农村饮用水大部分还是采用自备井水,因此乡镇水厂用户少,效益差,致使水资费难以收缴。
三、水资源保护措施面对水资源的严峻挑战,人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和挑战。
鄱阳湖流域的基本特征、面临威胁以及政府的保护行动
【 键 词】 阳湖 流 域 ; 关 鄱 生物 多样 性 ; 自然 保 护 区
【 中图分 类号] 7 ; 2 1 6 【 X16 X — . 5 文献标识码】 【 编号]64 6 4 (O 20 — 0 1 O A 文章 17 — 88 2 1 )2 0 5 一 5 【 作者简介】 琴(9 5 )女 , 西九江人 , 昌大学流域生态学研 究所助理讲师 , 李 18 一 , 江 南 主要从事 生态经济
拂
・ { e 态 济 酮 干 翻8 湖生 经 区
鄱
。李
【 摘
琴
金斌松
陈 家 宽
要】 阳湖 流 域是 长 江 中下 游 流 域 的 重 要 组成 部 分 , 生 物 多样 性 非 常 丰 富的 国 际重 要 湿 地 , 列 鄱 是 被
h s ra :a oa epo ao o sucs adecsi u e xr ete vns h ai i fc ti ae,r t nl x lt i feore, n xes enmbro et mew ahree t teb s s aig i i r it n r v f e , n n
研 究 ; 斌 松 (9 O ) 男 , 苏 金 坛 人 , 昌大 学 流 域 生 态 学研 究所 副 教授 , 要 从 事 鱼 类 生 态 学 、 金 1 8一 , 江 南 主 流域 生 物 多 样 性 与保 护研 究 ; 南 昌 3 0 3 ) ( 30 1 陈家 宽 (9 7 )男 , 海 人 , 旦 大 学 生 物 多 样 性 科 学研 究 所教 授 , 14 一 , 上 复 南 昌大 学 流域 生 态 学研 究所 特聘 讲座 教 授 、 长 , 要 从 事 生 物 多 样 性 理 论 与 方 法 、 所 主 湿地 科 学 和 保 护 生物 学等
鄱阳湖生态经济环境保护
鄱阳湖生态经济环境保护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不仅是江西的一张璀璨名片,更是长江流域的重要调节器和生态宝库。
它的生态经济环境保护,对于区域发展和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鄱阳湖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水域辽阔,水生生物种类繁多。
这里是候鸟的天堂,每年秋冬季节,成千上万的候鸟从遥远的北方迁徙而来,在这片广袤的湿地中栖息觅食。
鄱阳湖的鱼类资源也十分丰富,为周边地区的渔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湖区周边的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
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鄱阳湖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围湖造田和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导致湖泊面积缩小,生态功能减弱。
曾经广阔的水域被不断蚕食,湖泊的蓄水能力和自净能力下降,这不仅影响了周边的生态平衡,也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其次,工业和农业的污染对鄱阳湖的水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一些工厂违规排放污水,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也随着雨水流入湖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蓝藻爆发等问题时有发生。
再者,非法采砂活动破坏了湖底的生态环境,影响了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为了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经济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有效的措施。
在政策层面,政府应当加强规划和管理,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禁止围湖造田和非法采砂等破坏性行为,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同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周边居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
在产业发展方面,应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
生态农业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采用绿色环保的种植和养殖方式,既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态旅游则可以让游客亲身感受鄱阳湖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同时为当地带来经济收入,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对于湖区的水资源保护,要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推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减少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放。
《2024年鄱阳湖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范文
《鄱阳湖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篇一一、引言鄱阳湖,位于中国江西省的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
其独特的水环境特征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也直接关系到流域内人民的日常生活与经济生产。
本文将重点对鄱阳湖的水环境特征进行阐述,并探讨其演化趋势。
二、鄱阳湖水环境特征(一)水体质量鄱阳湖的水质主要以II至III类水质为主,属于中等污染程度。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逐渐显现,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水体透明度下降。
(二)水动力条件鄱阳湖的水动力条件受季节性影响显著。
在枯水期,湖面缩小,水流缓慢;在丰水期,湖面扩大,水流加快。
这种季节性的变化对湖内生物群落、水体自净能力等有着重要影响。
(三)湖泊生态鄱阳湖是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如白鹤、东方白鹳等。
湖泊的生态多样性丰富,水生植物、鱼类、浮游生物等构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三、鄱阳湖的演化趋势(一)水体质量变化趋势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鄱阳湖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尤其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日益加剧。
此外,湖泊的水位变化也对水体质量产生影响,需关注极端气候条件下湖泊水体的变化趋势。
(二)生态演化趋势随着湖泊污染问题的加剧,湖泊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生物多样性逐渐减少。
同时,湖泊的生态平衡也在逐渐被打破,一些外来物种的入侵也对本地物种构成威胁。
四、应对策略与建议(一)加强水污染治理针对鄱阳湖的水污染问题,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
例如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处理和排放管理,严格控制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等。
同时,加大对水环境的监测力度,及时掌握水体的污染情况。
(二)恢复生态平衡为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应采取多种措施恢复生态平衡。
如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工程等,以保护湖泊的生物多样性。
同时,加强对湖泊水位变化的监测和预测,为应对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湖泊变化做好准备。
鄱阳湖水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策略分析
鄱阳湖水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策略分析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位于江西省中部。
然而,近年来,鄱阳湖的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给湖泊生态系统和周边居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对鄱阳湖水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
鄱阳湖水环境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农业面源污染。
鄱阳湖周边地区主要是农田,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以及养殖废弃物、粪尿等都会通过径流、渗漏等途径进入湖泊,导致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水质下降。
此外,过度的农田灌溉也导致湖泊水位下降,进一步加剧了湖泊的富营养化。
第二,工业废水排放。
鄱阳湖周边地区工业发达,许多企业的废水排放未经过有效的处理,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直接排入湖泊,导致鄱阳湖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工业废气的排放也会导致大气污染,进而降落到湖泊水体中,加剧了湖泊的污染程度。
第三,城市生活污水排放。
鄱阳湖周边城市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带来的废水、污水也大量排放到湖泊中,对水环境质量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营养物和微生物等,使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富氧化,极大地损害了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针对鄱阳湖水环境污染问题,采取以下治理策略是必要的:第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明确污染排放的标准和限制,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强有力的法律约束机制。
第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推行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湖泊水环境的影响。
第三,加强工业污水治理。
对鄱阳湖周边地区的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强制实施废水处理设施,建立健全监测系统,确保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减少有害物质对湖泊的污染。
第四,加强城市污水处理。
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投入力度,提高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确保城市污水经过科学有效的处理后再排放,减少城市生活污水对湖泊的污染。
鄱阳湖生态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江洪水、 保障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 保护候鸟和湿地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湿地保护与当地经济 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本文就鄱阳湖生态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进一步保护鄱阳湖生态湿地的对策。 6 关键词 7 鄱阳湖生态湿地 8 保护 8 问题 8 对策
鄱阳湖生态湿地由天然的鄱阳湖、 河流、 草洲、 泥滩、 岛 屿、泛滥地、池塘等湿地构成,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生态湿 地,也是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世界六大湿地之一。它位于 江西省北部, 上承赣、 抚、 信、 饶、 修五河之水, 下接长江, 高水 位时水面面积 -"./ 平方千米, 容积达 0"" 亿立方米, 每年经 鄱阳湖注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 淮、 海三河水量的总和, 约是 长江径流量的 #1$ 23 。 鄱阳湖生态湿地是长江洪水的重要调 蓄区,是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同时也是江西发 展的推进区。本文就鄱阳湖生态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 及如何进一步提高鄱阳湖生态湿地保护水平作些浅显探 索。 一、 鄱阳湖生态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整个长江流域进入 #$ 鄱阳湖低水位日益加剧。近年来, 了枯水年, 鄱阳湖流域降水减少, 长江上游来水偏少, 以及人 类活动引起江河湖底床下切等因素影响,使得我国最大淡水 湖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鄱阳湖水文分局监测显示, !""4 年 鄱阳湖水位控制站星子站水位为 4$ /# 米, #" 月 #! 日 ## 时, 比 !""/ 年同期低 0$ /2 米, 比历年同期平均水位低了 1 米。 长 期低水位的反复影响,导致湿地面积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 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正常运行。湿地干燥、 板结, 河汊和草 洲中的洼地干枯、 硬化, 威胁湿地动植物的生存。长期低水位 的反复影响,给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很多农田因湖 水位低无水可取,部分农村水井干涸,沿湖近百万人口饮水 困难; 航道干枯, 通航不畅, 严重影响水上航运。 鄱阳湖受上游工业污水 !$ 水质污染日趋严重。近年来, 排量加大、河道采砂屡禁不止、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以及 农药化肥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水质逐年下降。!" 世纪 4" 年 代, 湖区 ! 、 类水占 /"3 以上。而进入 !""" 年后, 水质呈下 " 降趋势。!"". 年江西省废污水排放量达 !1$ /" 亿吨, 近年来 废污水排放量更是以每年 # 亿吨的速度递增。根据水质调查 报告, 鄱阳湖水质呈现有机营养类污染, 主要污染物为总磷、 总氮、 高锰酸盐指数、 生化需氧量, 占总负荷的 ./$ #-3 , 其他 污染物占 !#$ /23 。由于总磷、 总氮的过量积聚, 水体营养化
鄱阳湖工作方案
鄱阳湖工作方案背景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亚洲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西省中部。
目前,鄱阳湖周边的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破坏,因此需要采取行动来保护湖泊生态环境,提高湖泊水质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目标为了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提高湖泊水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定以下工作方案:1. 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鄱阳湖流域水资源管理,确保水资源合理分配和稳定供给。
制定科学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确保地下水、湖泊和江河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加强水质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及时的应急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2.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鄱阳湖流域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必须加强投入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供应和管理水平。
完善鄱阳湖周边排水系统,避免污水对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加强水电站等水利设施的改造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3. 推广生态种植增加湖泊周边的植被覆盖率,加强植物修复技术,推广生态种植,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湖泊周边建设湿地公园和绿化带,推广生态旅游模式,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4. 促进科技创新通过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湖泊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应用于水资源管理,提高湖泊水质和管理水平。
实施方式以上工作需要加强政策咨询和宣传工作,积极动员全社会参与。
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投入相关领域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
同时,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从财政资金和社会投资方面提供支持。
结论建立鄱阳湖流域保护长效机制,以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实现居民生态幸福、湖泊水质改善、经济转型升级的联动发展。
这是一个复杂而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各方合力,才能实现共赢。
鄱阳湖生态保护与科学利用对策与建议
鄱阳湖生态保护与科学利用对策与建议发布:鄱阳湖研究中心2011-5-21【内容提要: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目前长江中下游仅存的两个大型通江湖泊之一,是长江干流重要的调蓄性湖泊,对于维系长江水量平衡和水域生态平衡、维护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虽然目前生态环境各项指标尚好,但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作用下,鄱阳湖湖泊和湿地生态系统逐渐发生变化,存在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体污染等问题。
在资源利用中,过渡捕捞、滥捕乱猎、土地利用扩张等掠夺式经营,导致渔业资源退化、生物栖息地破碎化、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湖泊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公共卫生健康和生态安全不容忽视。
为此,江西省生态学会组织相关专家,对鄱阳湖生态现状生态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加强鄱阳湖生态资源保护与科学利用的对策和建议,呈报领导及相关部门决策时参考。
】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的实施,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江西省生态学会组织相关专家,对鄱阳湖的生态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进行了专题调研。
专家们认为,目前鄱阳湖存在的一些生态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鄱阳湖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1、水文情势变化明显,水质呈显著下降趋势(1)枯水情势严峻。
2003年以来,鄱阳湖连续出现历史罕见低水位,且水位持续下降,枯水期不断延长,比正常年份提前约40天,水资源管理面临挑战。
2011年3月鄱阳湖星子站水位8.65米,突破2008年的同期最低水位。
水位明显偏低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缓解。
(2)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
据《1999-2009年江西省环境状况公报》等资料,鄱阳湖水系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
上世纪80年代以I、Ⅱ类为主,平均占85%,90年代占70%,2003年以后只占50%。
目前水体平均程度属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且枯水期比丰水期更为严重。
鄱阳湖湿地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鄱阳湖湿地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鄱阳湖位于中国江西省中部,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湿地,也是全球重要的水鸟栖息地之一。
随着全球生态旅游的兴起,鄱阳湖湿地旅游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和业态。
然而,目前鄱阳湖湿地旅游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对策来保护湿地环境、推动旅游发展。
1. 发展现状
目前,鄱阳湖湿地旅游主要以观赏野生动植物为主要内容,包括湿地生态游、徒步游等。
同时,各类度假村、农家乐等旅游产品也在逐步开发当中。
2. 问题
(1) 生态破坏问题。
部分旅游开发对湿地环境造成破坏,影响湿地生态平衡。
(2) 游客行为不文明问题。
部分游客存在不文明的游览行为,比如乱扔垃圾、从事不合法采摘行为等。
(3) 旅游产品单一问题。
当前鄱阳湖湿地旅游产品相对单一,缺少多元化的选择,不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4) 旅游基础设施薄弱问题。
部分旅游设施较为陈旧,需要进行设施升级和改建。
3. 对策
(1) 加强环境保护。
加大对旅游开发的环保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2) 引导文明旅游。
加强游客教育,提高游客对生态的认识,鼓励文明游览行为。
(3) 多元化旅游产品。
引入新的旅游元素,增加可供选择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的吸引力。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的升级改建,优化旅游服务设施。
以上措施可以有效解决目前鄱阳湖湿地旅游存在的问题,推动鄱阳湖湿地旅游的发展。
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SWOT分析
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SWOT分析引言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战略管理工具,用于评估一个项目、产品或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鄱阳湖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三湖一库”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拥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发展生态经济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通过对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SWOT分析,分析其内外部环境因素,为地区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一、优势(Strengths)1.丰富的生态资源:鄱阳湖地区拥有丰富的湖泊、河流、湿地和植被资源,这些资源对于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和渔业等产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2.生态环境优美:鄱阳湖地区的空气质量好,水质清澈,土地质量优越,这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3.地理位置优势:该地区地处江西省中部,毗邻赣江和长江,交通发达,有利于企业运输和物流的发展。
4.文化底蕴深厚:鄱阳湖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这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劣势(Weaknesses)1.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鄱阳湖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亟待提升。
2.产业结构单一:该地区主要以农业和渔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的动力。
3.生态环境受威胁: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鄱阳湖地区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水污染和土地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4.人才流失:由于发展机会有限,鄱阳湖地区的高级人才普遍流失,限制了地区人力资源的发展。
三、机会(Opportunities)1.生态旅游市场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休闲旅游需求的增加,生态旅游市场具有巨大潜力,为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机会。
2.政府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3.发展水产养殖业:鄱阳湖地区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开展水产养殖业可以有效提高地区的经济效益。
4.文化旅游需求增长:人们对于文化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鄱阳湖地区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具有吸引力。
鄱阳湖水位变化
以出现在12~1月的最多,占70.9%(12月和1月分
别为34.5%和36.4%);其次是2月,占23.6%;出
现在3月的较少,只占5.5%。星子站年最高水位在
1953~2007年55年中总的变化趋势为上升,平均
升高速度为每十年0.12m;年平均水位在1953~
2007年中总体变化趋势为稍下降,平均下降速度
星子站年最高水位16.00~22.52m,其多年
平均值19.14m;年最高水位一般出现在5~9月,
出现在5月的仅占3.6%,出现在6~7月的占78.2%,
以出现在7月的最多,占58.2%,出现在8月和9月
的分别为10.9%和7.3%。年最低水位7.11~9.44m,
其多年平均值8.04m,一般出现在12月~次年3月,
1.2 年入湖总水量变化趋势 1.3 年入湖总水量变化特征 1.4 季节入湖总水量变化特征
2. 分析对鄱阳湖水位的影响
2.1 五河对鄱阳湖水位的影响 2.2 采砂对鄱阳湖水位的影响 2.3 退田还湖对鄱阳湖水位的影响
3. 鄱阳湖不同水位对其他要素的影响
3.1 对钉螺的影响 3.2 对植被的影响 3.3 对候鸟的影响
13.08-12.08m 高程地带的钉 螺最为密集,15.88m 以上和 11.03m 以下高程地带 未发现钉螺,属无螺区(表 4.4)。利用 Excel 软件对湖区 8
列 yt,使原序列光滑化,即滑动平均法. 其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n 为序列长度; m 的取值决定了滑动平均所取前期值和后期值的个数,例如,当 m =2 时为 5 点滑动平均.
(3)小波分析方法连续小波变换定义为[王文圣,丁 晶,李跃清. ] 水文小波分析
式中,Wf( a,b) 为小波变换系数; φ( t) 为基本小波或母小波; a 为尺度伸缩 因子,b 为时间平移因子; t 为时间; φ( a,b) 为由 φ( t) 伸缩和平移而成 的一族函数
鄱阳湖湿地恢复与保护的研究
鄱阳湖湿地恢复与保护的研究第一章绪论鄱阳湖位于中国江西省中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
鄱阳湖湿地面积超过4万平方公里,拥有众多湖泊、河流、湿地和水草等生态系统。
这里有着繁华的渔村和成群的水鸟,吸引着来自全球的研究学者和旅游者前来探访。
然而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和人工改造等原因,鄱阳湖湿地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特别是水环境质量的下降,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倒退。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对鄱阳湖生态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保护和恢复工作,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治理、生态补偿和科技创新等措施,有效提升了鄱阳湖湿地的生态保护水平,为更好地利用和保护鄱阳湖生态资源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二章鄱阳湖湿地目前面临的生态问题鄱阳湖位于人口密集的长江中游地区和三大经济带的交汇点,水质受到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活动等的影响。
湖泊现有水量逐年减少,湖泊的水体面积却变小,湖泊逐渐深化,水质逐年恶化。
目前,鄱阳湖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水体富营养化、水位下降、减少鱼类资源和栖息地、植被减少、湖泊封堵等。
第三章鄱阳湖湿地保护的现状鄱阳湖是中国重要水源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近年来,中国政府重视鄱阳湖湿地的环保问题,制定了鄱阳湖治理的一系列行动计划。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包括生态规划、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生态补偿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第四章鄱阳湖湿地的生态治理为了改善鄱阳湖湿地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在保护和恢复鄱阳湖生态系统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包括严格控制围湖造田,限制养殖和捕捞等经济活动;加快推进鄱阳湖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加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监测和数据收集等。
第五章鄱阳湖湿地的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是指为了解决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而进行的一项环保措施。
为了加强鄱阳湖湿地保护,中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生态补偿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生态补偿基金的设立、湿地土地保护补贴、湿地生态保护费用分配、小额贴息贷款等,旨在鼓励湖区居民更好地保护鄱阳湖。
试论江西省鄱阳湖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试论江西省鄱阳湖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江西省鄱阳湖景区是一个拥有丰富生态资源的国家级重点保护区,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
其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容忽视。
本文从景区的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几点对策。
一、生态旅游发展现状鄱阳湖景区内具有较高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拥有众多的湿地景观及野生动植物资源。
但是,当前存在以下问题:1.生态破坏严重。
由于人类活动等原因,湖泊周边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一些都是不可逆转的。
2.乱建乱开严重。
由于经济利益驱动,一些不法分子在景区内经营旅游业务,甚至违规建设旅游设施,损害了景区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
3.旅游市场萎缩。
由于旅游客流量在减少,景区经济收入下降,这对景区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二、对策建议1.加强生态保护。
加大对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对区域内的水质、植被、动物等生态系统的保护,特别是对于湿地的保护力度要加强。
2.规范景区建设。
加强景区规划和管理,严格控制游客流量,合理分配和利用景区资源。
同时,要督促和打击那些乱建乱开的不法经营者,确保景区不被破坏。
3.创新旅游模式。
针对旅游市场萎缩的问题,提高旅游服务和管理水平,并开展一些特色的旅游活动,例如湖岸骑行、湿地探险、湖景邮轮等活动,激发游客的兴趣爱好,扩大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
4.加强宣传推广。
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鄱阳湖景区的宣传力度,展示区域独特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这有助于增加游客到访量和提高景区知名度。
总之,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保护鄱阳湖景区生态环境,促进景区的生态旅游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课程论文(设计)题目鄱阳湖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_专业地理科学(师范) _年级 2012级 _学号 222012318011134 _姓名徐梦瑶 _指导教师杨平恒 _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2015年 6 月 4 日1 前言 (1)2 鄱阳湖水资源特点 (2)2.1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 (2)2.2 枯水一线,洪水一片 (2)3 鄱阳湖水资源目前面临的问题 (3)3.1过度捕捞 (3)3.2 三峡工程对鄱阳湖的影响 (3)3.3水域污染 (4)3.4湖泊面积减少 (6)4 解决对策 (6)4.1 更新观念,加强节约宣传教育 (6)4.2 控制污染,净化水源 (6)4.2.1 控制污染物排放 (7)4.2.2 加强污染治理 (7)4.2.3 保护源头水质 (7)4.3 完善保障体制 (7)4.3.1 健全法制 (7)4.3.2加强管理 (8)5 结语 (8)参考文献 (9)鄱阳湖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徐梦瑶摘要: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控制因素。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也是维护人类生态环境的极其重要的保证。
本文通过对鄱阳湖水资源的研究总结出目前鄱阳湖水资源面临的一些问题并对此提出若干对策,以便水资源得到合理的治理和开发,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近年来新闻媒体对鄱阳湖的报道以及阅读大量有关文献,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鄱阳湖湖区捕捞过度,生态平衡受到破坏;鄱阳湖流域排污总量不断增加,水质逐年下降,鄱阳湖环湖区供水形势日趋严峻。
同时,水土流失造成的泥沙淤积也使得鄱阳湖湖区面积减少,生物量随之锐减。
此外,三峡水利工程对鄱阳湖的低枯水位也造成一定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和造成的影响,本文分别从宣传教育、控制污染、加强法制三方面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鄱阳湖作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保护鄱阳湖水生态的任务刻不容缓,不该让“一湖清水”成为回忆。
关键词:鄱阳湖水资源、水土流失、水污染、保护对策1 前言鄱阳湖位于北纬28°22′至29°45′,东经115°47′至116°45′。
地处江西省的中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如图1和图2),与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大河流尾间相接,是世界重要水资源之一,在正常水位情况下,容积达260亿m3,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是长江水量的调节器。
鄱阳湖水资源还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鄱阳湖水体的水文、养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湖区乃至整个江西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有着重要的稳定作用。
并且具有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保护土壤等生态功能。
因此整个鄱阳湖区具有“世界生命湖泊网、国际重要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三大显著特征,有着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中国1992年加入《国际湿地公约》,鄱阳湖是我国公布的首批国家重点湿地保护地之一,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图1 江西省区位图图2 鄱阳湖区位图2 鄱阳湖水资源特点2.1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阳湖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淡水湖泊,承纳赣、抚、信、饶、修五河及博阳河、漳河、潼河等来水,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是长江流域最大的通江湖泊,也是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湖泊。
鄱阳湖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被誉为“鱼米之乡”。
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km2,约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占江西省水系总面积的94%。
鄱阳湖南北长173 km,南宽北窄,最宽处达74km,最窄处约2.8km,湖岸线总长约1200km。
鄱阳湖的水系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径流地区分布基本上与降水一致。
入湖多年平均流量为4 700 m3/s,径流量为1 483亿m3,径流深为914.2 mm。
水系年径流量,以赣江所占比重最大,占鄱阳湖水系年径流量的45.8%,其次为湖区区间,占15.6%。
2.2 枯水一线,洪水一片每当洪水季节,鄱阳湖水位升高,湖面宽阔,一望无际。
枯水季节,水位下降,洲滩、湖水归槽,蜿蜒一线,具有“高水是湖,低水是河”的特点。
鄱阳湖面随季节变化,最大水深29.19m,平均水深5.1m。
洪、枯水期的湖泊面积、容积相差极大,湖口站历年实测最高水位20.70 m(1998年7月31日),相应通江水体面积3708km2,容积303.63亿m3;历年实测最低水位4.01 m(1963年2月6日),相应通江水体面积约28.7km2,湖体容积仅0.63亿m3。
这是因为鄱阳湖为季节性涨水吞吐型湖泊——水位受5大河流水情影响,同时也受长江涨水倒灌、顶托的作用。
由于江西省降雨季节的不均匀性,导致各河流入鄱阳湖水量的季节性变化以及引起湖体水位的变化都很大。
一般每年4~6月为五河主汛期,五河洪水入湖,引起鄱阳湖水位上涨,而每年8~9月为长江主汛期,长江上中游洪水流经湖口时对鄱阳湖洪水下泄入江产生顶托,导致江水倒灌入湖,使鄱阳湖水位进一步抬升,直到出现最高水位;随着长江洪水的下退,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作用逐渐减弱,鄱阳湖洪水也渐次退落,水位不断降低。
3 鄱阳湖水资源目前面临的问题3.1过度捕捞鄱阳湖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水丰沛、无霜期长、水热同期。
这种水文气象条件,配上广阔、平缓的湖滩草洲,非常适合定居性鱼类鲤、鲫鱼产卵繁殖,适合长江洄游性鱼类和半洄游性鱼类的洄游、产卵及其幼鱼索饵育肥,是鱼类产卵、觅食、生长的良好场所。
鄱阳湖既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国家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素为江西得天独厚的“宝湖”、“天然鱼库”。
鄱阳湖已记载鱼类有140种,隶属21科,主要成分是鲤科,有65种,占鄱阳湖鱼类种数的53.3%。
主要优势种为鲤、鲫、鳊、鲂、铂、鲩、青、鲢、鳙等,属国家I级保护动物有白鲟和中华鲟,Ⅱ级保护动物有胭脂鱼。
鄱阳湖鱼类种数占我国淡水鱼类种数的17.50%,占长江水系鱼类种数的46.67%,占江西鱼类种数的68.29%一1。
而过度捕捞导致流域主要经济鱼类品种资源严重衰退。
近些年,渔船和网具改革,湖区非法捕捞强度已严重超过了鱼类资源自然增值能力,对湖区渔业资源危害极大。
尽管沿湖渔政部门对有害渔具渔法进行清理取缔,但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渔业资源将会进一步衰退。
3.2 三峡工程对鄱阳湖的影响三峡水库正常运行后,将引起全湖性水位急剧下降,使鄱阳湖面积、容积迅速减小,枯水期提前来临,并降低其枯水位,延长低水位的持续时间,对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及湖区生产、生活用水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由于鄱阳湖湿地植被面积与季节和水位有很大的关系.秋冬季虽然水位较低,洲滩出露面广,但各类植被均处于枯萎期或越冬期,湿地植被面积较小;而夏季,各类植被处于生长期,水位的降低会导致湿地草洲面积也相应增加。
同时水位不同程度的降低,使得不同高程的洲滩提前和加快露出水面,连续显露的时间也相应增加,对候鸟的过冬产生了不利影响。
其中三峡工程运行对鄱阳湖的影响研究大多集中在水位和防洪影响两个方面:1.水位:对比2004_2007年湖口站实测水位与还原计算的水位可知:三峡水库预泄期间对湖口站水位有抬升影响,2004—2007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最大水位影响值分别为0.6l m,0.64 m,0.93 m,1.33 m,平均影响值为0.19 m,O.19m,0.21m,0.31m.三峡水库蓄水期间对湖口站水位有降低影响,各年对水位最大影响值分别为0.15m,O.49m,2.45m,0.60m,平均影响值分别为0.12m,0.16m,1.25m,0.49m;三峡水库初期运行对鄱阳湖区不同地点影响程度不同,湖口站、星子站离长江干流最近,影响程度也最大,李家渡、梅港、外洲位于五河上,影响程度最小,都昌站、康山站、棠荫站位于湖区,影响程度介于两者之间。
2.防洪:三峡水库预泄,鄱阳湖水位抬升,低水增幅大于高水增幅;鄱阳湖水位首次超过某一常遇水位的提前时间和持续时间较为明显.但水位的增加并未对圩堤的防洪标准产生影响,没有增加洪水漫顶的风险;某一较高水位浸泡时间增长,对堤防的渗漏、管涌等会带来一定风险.三峡水库蓄水,鄱阳湖水位降低,低水降幅大于高水降幅;首次低于13 m提前日期和持续时间都较明显.三峡工程运行对鄱阳湖水位的影响整体上表现为“预泄期高水增幅不高,蓄水期低水降幅更低”,所以对鄱阳湖防洪影响有限。
3.3水域污染根据2004—2008年湖区国家控制点监测资料,超标指标主要为TP(按湖泊标准评价)和TN。
枯水期湖区水质相对较差,2008年3月的20个监测点中,蚌湖和修河口满足Ⅲ类水质标准,其他断面多为Ⅳ一V类,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磷(按湖泊标准评价)。
2009年12月监测点中,康山、抚河口、蚌湖满足Ⅲ类水质标准,其他断面多为Ⅳ一V 类,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磷(按湖泊标准评价),详见表1。
由表分析可知:鄱阳湖水系水质呈缓慢下降趋势,V类和劣V类水所占河长比例不断增多;鄱阳湖水体氨氮和总磷近年来含量偏高——这是由于受上游来水量偏少和长江三峡工程蓄水的影响,鄱阳湖枯季低水位提前,且持续时间长导致。
鄱阳湖全国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被誉为“一湖清水”。
而随着污染的加重,研究发现:鄱阳湖水中T 一P、T一N 的含量很大(T 一P、T 一N 是反映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状态的主要指标,一般地说, 高含量的T 一P、T 一N 是湖泊发生富营养化的首要条件。
), 湖区全年有41.7 写一50 %的时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水体受到污染的原因有许多,自然因素是: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湖盆抬升,洲滩不断显露和扩展,风沙化现象严重,湿地物种资源严重退化,负责净化水体的浮游植物和动物大量减少。
而这些自然因素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人类的影响。
而随着鄱阳湖区经济快速发展,湖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增长较快,周边地区农田施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地表径流氮、磷(面源)含量较高,以及畜禽养殖与水产养殖等引起的污染物,使鄱阳湖污染负荷逐年增加,湖区水质呈下降趋势。
另外,由于鄱阳湖本身具有“枯水一线,洪水一片”的特点,湖泊枯水期、丰水期纳污能力差别较大,水环境容量变化大,非汛期和汛期水质差异明显。
表1 鄱阳湖区水质状况3.4湖泊面积减少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泥沙淤积,以及围湖造田等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导致鄱阳湖湖面缩小,湖容锐减,湖域的水产资源严重衰退。
据遥感普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194km2。
江西是南方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主要分布于鄱阳湖水系“五河”流域中、上游及鄱阳湖滨湖地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36.12×l04km2,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