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原理04第三章 地震数据采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地震数据采集
野外试验工作
干 扰波调查
源自文库
试
地震地质条件了解
验
工
激发最佳条件
作
接收最佳条件
第三章 地震数据采集 野外生产工作 野外踏勘和施工设计
地 震 野 外测 量
生
钻 井工作
产
工
地震波的激发
作 地震波的接收
现场处理和整理
物探公司经理 测量队长
地震队长
地震队书记 指导员
技术副队长 后勤副队长
消除: 1、采用井中激发,当面波较强时加大井深。 2、采用组合检波和组合激发。
第三章 地震数据采集
环境 噪声
折射波
声波
50Hz
机械 振动
面波
第三章 地震数据采集
◙ 3.1 野外工作方法
规则干扰波 2、声波: 声波干扰:指在空气中传播的波沿地表传播引起的 干扰。 1、在土坑,浅水池,干井激发产生声波; 2、速度低而稳定,约为340m/s ; 3、频率高,延续时间短,呈窄带状分布。 4、时距曲线是直线:视速度=真速度。 消除: 1、在井中爆炸时注好水或用泥沙压紧; 2、坑中爆炸时可加深炮坑。
第三章 地震数据采集
第三章 地震数据采集
◙ 3.1 野外工作方法
无规则干扰波
无规则干扰波(随机干扰波):没有一定的频率和传播 方向,在地震记录上造成杂乱干扰背景的一类干扰波。
来源:
1、地面的微震,如风吹草动及一些人为因素造成 的无规则的震动。
2、仪器噪音。
3、激发所产生的,包括由于介质不均匀性造成的 弹性波的散射以及任意方向来的、相位变化无规律的波 的叠加。
2、低降速带的定义及其参数确定的方法。
3、三种海上地震勘探方法的定义及特点。
4、测线布置的原则。
5、观测系统的定义和常见的二维三维观测 系统,多次覆盖定义及炮点线移动距离的 计算。
6、几种常见的震源及其特点。 5、道间距的选择 x min
2
第三章 地震数据采集
◙ 优美的工作环境
黑帽山区
第三章 地震数据采集
◙ 3.1 野外工作方法
规则干扰波 4、多次波: (1)多次波的分布规律: 1、地下较浅处存在波阻抗差很大的界面; 2、表层反射条件较好。 (2)多次波的识别: 1、速度谱; 2、速度资料; 3、钻井及其他资料; 4、合成地震记录; 5、自相关分析; 6、VSP剖面。
第三章 地震数据采集
◙ 3.1 野外工作方法
规则干扰波 4、多次波: (3)削弱多次波: 1、野外工作:多次覆盖(共反射点水平叠加), 最有效。
2、室内处理:自相关分析、预测反褶积、多次 波消去法、等时差叠加法等。
注意:多次波一般是不可能被完全消除的。
第三章 地震数据采集
第三章 地震数据采集
◙ 3.1 野外工作方法
规则干扰波
5、次生干扰: 次生干扰:震源激发后,大地开始震动,引起地表每一个
与大地耦合不良的物体产生对地重新捶击,形成次生干扰。 次生干扰分为三类:次生面波、次生折射波、次生反射波。 特点: 1、与反射波几乎有相同的频率范围,无法用频率滤波去
除; 2、视速度与反射波难以分开; 3、可分布于整张地震记录,不能切除。 4、它的出现具备一定的规律。
地震勘探原理
◙绪论 ◙第一章 几何地震学 ◙第二章 地震信号的频谱分析 ◙第三章 地震数据采集 ◙第四章 地震勘探组合法 ◙第五章 多次覆盖方法 ◙第六章 地震波速度 ◙第七章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 ◙第八章 几种专门的地震方法
第三章 地震数据采集
◙ 本章要点
1、地震干扰波产生的原因、分类特点(识 别标志)及其消除方法。
戈壁区
老地层
风蚀残丘
砾岩山区
沙黄漠土地塬风貌蚀地残貌丘
第三章 地震数据采集
野外采集
地
Acquisition
震 勘
资料处理
探
Data Processing
资料解释
Data Interpretation
第三章 地震数据采集
◙ 3.1 野外工作方法
野 外 试 验工作 地 震 野 外 工 作
野 外 生 产工作
消除:
随机干扰遵循统计规律,利用组合检波和多次覆盖 进行压制。
第三章 地震数据采集
◙ 3.1 野外工作方法
规则干扰波 规则干扰波:指有一定的频率和视速度的干扰波,如面 波、声波、海上的混响。
1、面波: 1、频率低传播速度小:20~30hz;100~1000m/s 。 2、能量较强,衰减较慢,具有波散性,常呈扫菷状展开。 3、井中比土坑激发面波能量弱; 含水层中比非含水层中激发面波能量弱; 致密中速层比致密低速层弱。 4、时距曲线是直线:视速度=真速度。
2.直角排列-查明干扰方向,确定沿地表面传播的波。 3.方位观测-确定三维方向和振动方向,如识别面波中乐夫波和瑞利波。 4.三分量观测-在井中用VSP(垂直地震剖面)。
第三章 地震数据采集
◙ 3.1 野外工作方法
产生干扰波的原因: 1、地下地质因素 例如强烈的多次波。 2、自然条件、环境(规则环境干扰和不规则干扰)
①风力引起的噪音:由于刮风影响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噪音。 ②机械干扰:车辆行驶、人员走动、河水流动。 ③电力干扰:高压线、电话线、地下电缆、雷电、无线电。
3、激发接收条件不良
①伴生干扰:声波、面波。 ②次生干扰:波在传播过程中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干扰(次生反 射波、侧面波、建筑物引起的扰动等)。
注意:前两种原因造成的干扰波,在检波器接收之前是无 法消除的,只有使用各种巧妙的接收方法,才能在记录 之前有效地削弱这些干扰波。
消除: 1、小道距,检波器面积组合。
施仪钻 爆 放 仪 司 生
工器井 炸 线
器 修
组组组 组 组 理
机 班
活 组
第三章 地震数据采集
第三章 地震数据采集
◙ 3.1 野外工作方法
3.1.3 干扰波调查的方法
◙主要是调查工区内的干扰波类型和特点。 ◙观测干扰波的几种方法:
1.小排列-土坑炸药,短道距(3-5米),单个检波器;使各种规则的 干扰波被追踪出来。
第三章 地震数据采集
◙ 3.1 野外工作方法
规则干扰波 3、浅层折射波: 特点: 1、浅层有高速层或第四系下面的老地层埋藏较浅 时,可观测到; 2、速度=1800~3000m/s; 3、只干扰0.2~0.4秒后的浅层反射波。 4、同相轴为直线。
消除: 1、切除; 2、SVD(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