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DNA结构--碱基计算题型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二DNA结构--碱基计算题型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二DNA结构--碱基计算题型归纳

DNA分子结构中的碱基计算

1.某双链DNA分子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30%,则此DNA分子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

A. 40%B. 30%C. 20%D. 60%

2.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2%。若其中一条链的胞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胸腺嘧啶占30%,则另一条链上,胞嘧啶、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 21%、12%B. 30%、24%C. 34%、12%D. 58%、30% 3.某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嘌呤总数为44%,嘧啶总数为56%,此生物不可能是()

A.烟草B. HIV C.流感病毒D.烟草花叶病毒

4.DNA分子一条链中=0.4,则在其互补链中及整个DNA中该比例分别是()

A. 0.4, 0.4B. 2.5, 0.4C. 2.5, 1.0D. 0.6, 1.0

6.某同学制作了DNA分子结构模型,其中一条链所用碱基A、C、T、G 的数量比为1∶2∶3∶4,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以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B.该DNA分子中A、C、T、G的数量比为1∶1∶1∶1

C.脱氧核糖、磷酸、碱基交替连接构成该模型的基本骨架

D. DNA分子双链中碱基随机配对且因物种而异

7.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8 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44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 A. 16 000个和1 800个B. 16 000个和3 600个C. 8 000个和1 800

个D. 8 000个和3 600个

8.DNA的某一区段上有800个脱氧核糖分子,250个鸟嘌呤,该区段的胸腺嘧啶数量是()

A. 100个B. 150个C. 250个D. 200个

8.一双链DNA分子中,胸腺嘧啶占全部碱基的23.8%,则A+C的含量是()

A. 76.2%B. 50%C. 23.8%D. 26.2%

9.一条双链DNA分子,G和C占全部碱基的44%,其中一条链的碱基中,26%是A,20%是C,那么互补链中的A和C分别占该单链全部碱基的百分比是()

A. 28%和22%B. 30%和24%C. 26%和20%D. 24%和30%

10.分析某生物的双链DNA,发现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64%,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30%,则对应链中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

A. 17%B. 32%C. 34%D. 50%

11.某双链DNA中,四种碱基的百分比是: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的54%,其中一条链中A占22%,C占28%.那么其互补链中A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的比例是()

A. 28%、22%B. 22%、26%C. 24%、28%D. 24%、26% 12.某DNA分子中有脱氧核苷酸4000个,已知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60%,那么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所需的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多少?

13. 某双链DNA分子中共含碱基1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A+T/G+C =2:5,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多少个?

14.一个DNA分子中有100个碱基对,其中有40个腺嘌呤,如果该DNA 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则参与到DNA分子的复制中的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有()15.DNA的一条链中A+G/T+C=2,另一条链中相应的比是,整个DNA分子中相应的比是。

DNA的一条链中A+T/C+G=2,另一条链中相应的比是,整个DNA 分子中相应的比是。

16.如果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 DNA 分子用15

N 标记,

并供给14

N 的原料,那么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 个精子中,含有

15

N 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

A. 25%

B. 50%

C. 75%

D. 100%

(word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练习题

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 制作人:张洪芬审核人:高一生物组适用范围:高一全体学生使用日期: 1、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见的原核生物有硝化细菌、乳酸菌、霍乱弧菌、酵母菌等 B.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但含有细胞膜结构 C.原核生物所有的细胞中都没有细胞核,真核生物所有的细胞中都有细胞核 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但DNA存在的主要部位不完全相同2、下列生物中,都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A.大肠杆菌、蓝藻、噬菌体B.根霉、蓝藻、大肠杆菌 C.酵母菌、噬菌体、发菜D.乳酸菌、念珠藻、大肠杆菌 3、有关显微镜的知识正确的是() A.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面积B.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直径范围内可看到一行相连细胞2个C.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D.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物像时,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4、用光学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的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1所示.图2是图1中a组合观察到的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组合视野最暗 B.d组合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C.b组合比c组合看到的细胞数少 D.由a组合转变为c组合进行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5、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①念珠藻②酵母菌③蓝球藻④大肠杆菌 ⑤乳酸杆菌⑥发菜⑦颤藻⑧SARS病毒A、①③④⑤⑥⑦ B. 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⑥⑧ D、③④⑤⑥⑦⑧ 6、有关细胞学说的建立,正确的是() A.该学说认为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及细胞产物构成的 B.施旺和施莱登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即“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C.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为细胞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D.该学说认为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 7、下列哪一项既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结构,又属于种群的基本单位()A.蓝球藻小球藻黑藻 B.乳酸菌酵母菌大肠杆菌 C.洋葱青蛙小鼠 D.烟草花叶病毒土壤农杆菌肺炎双球菌 8、某同学在物镜和目镜都是10×的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列细胞有16个,将物镜换成40×后,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一般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下列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①衣藻②颤藻③酵母菌④放线菌⑤水绵.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⑤ D.③⑤ 10、细菌和酵母菌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 A.细胞膜B.核被膜C.细胞壁D.核糖体 11、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和人肝细胞都是真核细胞,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C.颤藻与发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 D.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和核酸等 12、下列各生物与相应的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①噬菌体②蓝藻③大肠杆菌④草履虫⑤番茄⑥衣藻. A.除①②③外,其余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 B.以上生物中,只有⑤⑥两种生物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C.①中只有一种核酸,其余均具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D.除⑤⑥两种生物外,其余生物都需进行寄生生活 13、下列选项中,属于基本的生命系统的是() A.蛋白质分子B.大肠杆菌C.噬菌体D.蛙 14、下列关于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乘以物镜放大倍数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和宽度被放大的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C.显微镜下所成的像与实物相比是倒置的像 D.显微镜的视野中,如果物像偏向右下方则应该向左上方移动至视野中央 大洼高中高一生物习题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1》复习检测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细胞学说揭示了() A.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B.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下列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 A.N、S、O、Mg B.H、O、K、B C.P、N、C、Mo D.Ca、C、O、Mn 3.右图表示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Ⅰ细胞膜、Ⅱ蛋白质、Ⅲ脂肪 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Ⅰ原核生物、Ⅱ绿藻、Ⅲ蓝藻 4.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结构①②③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 5.细胞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A.膜的选择透过性 B.细胞保持完整性 C.核内有遗传物质 D.线粒体供能 6.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A.细胞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 B.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C.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7.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1分子谷氨酸含有的C、H、O、N原子数依次是() A.5、9、4、1 B.4、8、5、1 C.5、8、4、1 D.4、9、4、1 8.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若转换高倍镜观察,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损坏镜头 D.转换高倍镜之前,应将所观察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9.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 B. 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 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D. 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外表面的蛋白质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每节习题(及答案)(精选.)

1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是因为 A .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B .构成细胞的无机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C .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D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都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 2 .组成玉米和人体的最基本的元素是 A .氢元素 B .氧元素 C .氮元素 D .碳元素 3 .在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 .水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糖类 4 . C 、 H 、 N 三种还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 73 %左右,而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 1 %,这一事实说明了 A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相似性 B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C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D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元素组成是不同的 5 .下列化学元素中属于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的是 A . K B . P C . B D . Ca 6 .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 其中花卉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 A . Ca2+ B . SO42- C . Zn2+ D . H2PO42- 7 .某块地在施用了含硼的微肥后,其增产效果显著,这是因为含硼的微肥有利于植物的 A .受精作用 B .光合作用 C .呼吸作用 D .同化作用 8 .大海中的水母、海带,陆地上的蜥蜴、山草等都是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些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A .水分 B .蛋白质 C .脂质 D .糖类 9、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指生物生活所必需的,但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 B、生物体中可有可无的一些元素 C、微量元素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 D、Cu、Zn、Mo等元素是细胞内的微量元素 能力提升 10、某婴儿因长期食用劣质奶粉而出现身体浮肿、哭闹不安、肌肉抽搐的现象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血液中缺乏 A、糖类、钙离子 B、蛋白质、钙离子 C、蛋白质、锌离子 D、脂质、维生素D 1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任何活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化学元素都是氧 B、在活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含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是:蛋白质、脂质、无机盐、糖类、核酸 C、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与食物中的各种成分相同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分裂类型题强化练习

细胞分裂类型题强化练习 1.(2018全国Ⅲ卷,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2.(2018全国Ⅰ卷,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 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 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3.(2018浙江卷,21)下表为实验测得离体培养的胡萝卜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G1期的细胞中主要进行有关蛋白质 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增生 B.用含DNA合成抑制剂的培养液培养1.3h后,细胞都被阻断在S期 C.G2期的细胞中每个染色体含2条并列的染色单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D.胡萝卜各组织细胞周期时间长短相同.但G1、S、G2和M期的时间长短不同 4.(陕西省2018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细胞分裂间期依次划分为G1、S和G2期,研究者将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融合,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灰色的部分是细胞核,黑点代表中心体。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期 B.中心体和DNA复制可能同时进行 C.S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 D.中心体的复制始于G1期,在G2期复制完毕 5.(太原市2018年高三年级模拟(一)试题试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如图甲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图像,图乙表示细胞内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①中心体的活动很活跃,图乙ab段核糖 体的活动很活跃 B.图甲中的②处于图乙中的ef段,属于分裂后期 C.图甲中的①处于图乙中的cd段,细胞中染色体∶ DNA∶染色单体=1∶2∶2 D.着丝点分裂发生在de段,是图甲中的②所示时期 6.(四川省成都七中2018届新高三零诊模拟生物试题)抑素是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期。研究发现,皮肤破损后,抑素释放量减少,细胞分裂加快。伤口愈合时,抑素释放量增加,细胞分裂又受抑制。由此推断() A.抑素对细胞分裂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B.皮肤细胞培养时,加入一定量的抑素有利于细胞分裂C.抑素能抑制皮肤细胞G2期的活动,使其细胞周期缩短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蛋白质的计算题归析

高中生物必修一蛋白质的计算题归析(灵璧中学) 1.有关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例1组成生物体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一条含有100个肽键的多肽链的分子量为多少? 解析: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必须明确的基本关系式是: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水数×18(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本题中含有100个肽键的多肽链中氨基酸数为:100+1=101,肽键数为100,脱水数也为100,则依上述关系式,蛋白质分子量=101×128?100×18=11128。 变式1:组成生物体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由100个氨基酸构成的含2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为() A.12800 B.11018 C.11036 D.8800 解析:对照关系式,要求蛋白质分子量,还应知道脱水数。由于题中蛋白质包含2条多肽链,所以,脱水数=100?2=98,所以,蛋白质的分子量=128×100?18×98=11036,答案为C。 变式2: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人由于吃毒蘑菇而身亡,其中鹅膏草碱就是一种毒菇的毒素,它是一种环状八肽。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则鹅膏草碱的分子量约为( ) A.1024 B.898 C.880 D.862 解析:所谓环肽即指由首尾相接的氨基酸组成的环状的多肽,其特点是肽键数与氨基酸数相同。所以,鹅膏草碱的分子量=8 ×128?8 ×18=880,答案为C。 2.有关蛋白质中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脱水数的计算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必须明确的基本知识是蛋白质中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脱水数的数量关系。基本关系式有: 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条多肽链,则肽键数=(n?1)个; 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则肽键数=(n?m)个; 无论蛋白质中有多少条肽链,始终有: 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例2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含2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量减少了900,由此可知,此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氨基酸数和肽键数分别是() A.52、52 B.50、50 C.52、50 D.50、49 解析:氨基酸分子形成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的原因是在此过程中脱去了水,据此可知,肽键数=脱水数=900÷18=50,依上述关系式,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50+2=52,答案为C。 变式1:若某蛋白质的分子量为11935,在合成这个蛋白质分子的过程中脱水量为1908,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7,则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解析:据脱水量,可求出脱水数=1908÷18=106,形成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分子质量之和=11935+1908=13843,则氨基酸总数=13843÷127=109,所以肽链数=氨基酸数?脱水数=109?106=3,答案为C。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后练习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后练习答案 1.1 1.(1)活细胞:A、D、G、I;(2)死细胞:B、E;(3)细胞的产物:C、F、H。 2.(1)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因为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 (2)种群层次;(3)群落层次。 1.2 1.B。`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即真核细胞有核 膜包围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拟核的结构比细胞核要简单。 它们的区别里包含着共性:细胞核和拟核的共同点是都有遗传物质DNA,体现了彼此之间在生物进化上的联系。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1.×。 2.×。 3.√。选择题 1.C。 2.D。 3.B。 画概念图:3个问号分别表示的连接词是:不具有、具有、具有。 2.1 1.(1);(2)√。 3.B。 2.2 1.(1)√;(2)√。 2.A。 3.B。 拓展题提示:红细胞中的蛋白质和心肌细胞中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都不同,它们的功能也不相同。 2.3 1.(1)√;(2)√;(3)√ 2.C。 3.C。 2.4 1.(1)√;(2)√。 2.C。 3.C。 4.C。 5.C。 2.5 1.C。 2.A。 3.D。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1.√。 2.×。 3.×。 4.√。 5.×。 6.×。 选择题:1.A。 2.B。 3.D。 4.A。 二、自由水,结合水,自由水。 3.1 1.C。 2.A。 3.C。 3.2 1.图1中,注字的“内质网”应是“高 尔基体”,“高尔基体”应是“内质网”。染 色质的注字指示线位置有误。中心体还应包括 指示线下方的中心粒。 图2中,注字的“核仁”应是“叶绿体”,“叶 绿体”应是“线粒体”,“核糖体”应是“中 心体”。 2.C。 3.B。 4.C。

(完整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36分) 1.淀粉、纤维素、DNA都有的元素是: A、C、H、O B、 C、H、O、N C、C、H、O、N、P D、C、H、O、N、P、S 2.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占细胞重量50%以上的物质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水 3. 淀粉酶、纤维素和DNA都含有的元素是 A.C、H、O B.C、O、N、P C.C、H、O、N D.C、H、O、N、P 4. 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A.K B.N C.P D.S 5. 科学家在研究构成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体中也都存在,这一事实说明( ) A. 生物与非生物没有区别 B.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C. 生物来源于非生物 D.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6. 占细胞干重50%以上的物质是( ) A.水B.脂类C.糖类D.蛋白质 7. 下列用于鉴定组织中是否有脂肪存在的试剂及其颜色反应是( ) A. 苏丹Ⅲ溶液,橘黄色 B. 亚甲基蓝溶液,蓝色 C. 双缩脲试剂,紫色 D. 斐林试剂,砖红色 8.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是 A.向2毫升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g/mL的NaOH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0.05g/mL 的CuSO4溶液 B.向2毫升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g/mL的NaOH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0.01g/mL 的CuSO4溶液 C.向2毫升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01g/mL的CuSO4溶液,振荡均匀后, 再加入3-4滴0.1g/mL 的NaOH溶液 9.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B.鉴定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需要使用显微镜 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D.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 10.构成上皮细胞的化合物中,占干重50%以上的物质是 A.脂类 B.蛋白质 C.糖类 D.水 11.在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 A、C B、H C、O D 、N

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题

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水绵、蓝藻、黑藻全部 A.是真核生物B.含有叶绿体C.是自养生物D.能有丝分裂 2.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细胞内都含有糖原B.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和分化 C.细胞都具有细胞质和细胞膜 D.用健那绿给细胞染色都能观察到蓝绿色的棒状结构 3.细胞内的脱氧核糖主要分布在 A.细胞质 B.细胞核 C.高尔基体 D.中心体 4.伴随蛋白质的水解过程,检测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它们的数量关系可能表现为 A.相等 B.氨基多于羧基 C.氨基少于羧基 D.很难预测 5.细胞核是由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孔组成,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分开 B.染色质主要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C.核仁与某种 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核孔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6.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 B.1中产生的CO2直接进入2中需穿过4层磷脂双分子层 C.该图是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亚显微结构 D.1和2都具有遗传相对独立性 7.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糖体是流感病毒、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 8.如图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 间后再加入蔗糖酶。实验现象最可能是 A.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蔗糖和蔗糖酶 B.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酶后上升D.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上升再下降 9.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的生理功能 10.某成熟植物细胞经某种处理后仍保持活性,但在0.3 g /ml蔗糖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实验操作正确。试问:先前的“某种处理”所用的试剂是 A.纤维素酶B.10%HCl溶液C.0.5 g/ml蔗糖溶液D.清水 11.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它条件不变,则 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 12.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 A 氧气、甘油 B.脂肪酸、水 C.钾离子、氨基酸D.葡萄糖、水 13.下列有关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说法正确是 A.分泌蛋白的分泌需要能量但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B.小分子物质和离子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C.葡萄糖等较大的分子只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D.当植物细胞液浓度高于细胞外液浓度时会发生质壁分离 14.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应,其原因是 A.提供了化学反应开始所需的活化能 B.能使反应物变成细小的微粒增加接触面积 C.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温度等条件的要求 D.降低了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15.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是由20%蛋白质和80%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这种酶相同的活性,这一结果表明A.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16.下面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B.ATP合成所需的能量由磷酸提供 C.ATP水解只能产生两个磷酸 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题及答案[1]

生物必修一选择题 高二(13)班杨铭 1. 在生物的基本特征中,维持个体生存不必需的是( D ) A.应激性 B.适应性 C.新陈代谢 D.生殖作用 2.下列细胞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分别是( D ) A.生长、繁殖、分化 B.分裂、发育、分化 C.分裂、生长、生长 D.分裂、摄食、生长 3.全世界每年有成百上千人由于误吃毒蘑菇而死亡 , 鹅膏蕈碱就是一种毒菇的毒素,它是一种环状八肽。若以20 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128来计算,则鹅膏蕈碱的分子量最大约是( C ) A.1024 B.898 C. 880 D.862 4.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细胞内能量的转换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B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病毒没有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都能产生ATP和氢 5.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 ) A.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 B.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较固定、数目较清晰 C.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 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6.细胞在吸收某种物质时,遵循 右面两种曲线,这种物质是( B ) A.肾小管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 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食物中的乙 醇 C.红细胞吸收血浆中的钾离子 D.肝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氨基酸 7.许多实验需先制作临时装片, 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实验步 骤错误的是( B ) 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C.质壁分离: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质量浓度为0.3 g/ml蔗糖溶液→观察

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一选择题 1. 在生物的基本特征中,维持个体生存不必需的是() A.应激性 B.适应性 C.新陈代谢 D.生殖作用 2.下列细胞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分别是() A.生长、繁殖、分化 B.分裂、发育、分化 C.分裂、生长、生长 D.分裂、摄食、生长 3.全世界每年有成百上千人由于误吃毒蘑菇而死亡 , 鹅膏蕈碱就是一种毒菇的毒素,它是一种环状八肽。若以20 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128来计算,则鹅膏蕈碱的分子量最大约是() A.1024 B.898 C. 880 D.862 4.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细胞内能量的转换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病毒没有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都能产生ATP和氢 5.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 B.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较固定、数目较清晰 C.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 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6.细胞在吸收某种物质时,遵循右面两种 曲线,这种物质是() A.肾小管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 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食物中的乙醇 C.红细胞吸收血浆中的钾离子 D.肝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氨基酸 7.许多实验需先制作临时装片,然后在显 微镜下观察。下列实验步骤错误的是() 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C.质壁分离: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质量浓度为0.3 g/ml蔗糖溶液→观察 D.细胞质流动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 8.如果将1株绿色植物栽培在含H218O的完全培养液中,给予充足的光照,经过6小时时,在植物体内和周围的空气中都有且含有18O的是()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一、选择题 1. 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 A .红细胞 B .叶绿体C.线粒体D .洋葱表皮细胞 2. 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 同两團原 乙+肉乙+肉乙+內乙+丙 A B C D 3. 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 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 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D .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4. 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骨架特征的是() A .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 B. 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 C. 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D .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 维生素D比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 .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骨架

B. 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 C. 细胞膜是选择性透过膜 D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6. 红细胞吸收甘油与吸收葡萄糖相同的是( ) A .低浓度-高浓度 B .载体蛋白协助 C.高浓度-低浓度 D.消耗能量 7.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 糖,原因是( ) A .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 B. 细胞膜上的磷脂排列紧密 C. 木糖的浓度太低 D .木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太小 8. 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 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坝V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 A .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 9. 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

高中生物必修一计算类试题的分类及解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一、蛋白质分子的相关计算 【例】某蛋白质有n个氨基酸,由m条肽链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多少个氧原子() A.n-m B.n+m C.n+2m D.n-2m 【解析】计算氧原子数目就要明确氨基酸的基本结构简式,在结构简式中氧原子存在于羧基(—COOH)中,在肽链中,一个肽键(—CO—NH—)中含有一个氧原子是解题的关键,所以在该蛋白质中共有n-m个肽键,每条肽链的一端至少含有一个羧基,有2个氧原子,所以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n-m+2m,即n+m个。答案B。 【解题方法】计算式:①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②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n)─肽链条数(m); ③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总和-失去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 ④蛋白质分子量=n×a-18×(n-m)⑤蛋白质分子中有几条肽链则至少有几个氨基和几个羧基(至少肽链的两端有氨基和羧基)。 二、物质跨膜数量的计算 【例】用14C标记的葡萄糖由消化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到生成14CO2,其中14C的元素至少需穿过多少层磷脂分子() A.6 层 B.12层 C.18 层 D.24层 【解析】葡萄糖被消化道上皮细胞吸收进入毛细血管,再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此过程共需要穿过3层细胞6层膜;组织细胞从组织液吸收葡萄糖穿过1层细胞膜;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生成丙酮酸,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还需穿过两层膜,每一层生物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此时共穿过18层磷脂分子。但是,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如果被该细胞利用释放出CO2,此过程共穿过3层膜6层磷脂分子。 【解题方法】(1)物质穿过一个细胞(比如毛细血管上皮细胞)时跨越了两层细胞膜;O2、CO2等进出线粒体、叶绿体时跨越了两层膜结构;(2)一层膜含有两层磷脂分子; 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计算 【例】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a mol的CO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同样量的葡萄糖,可产生CO2的摩尔数 是() A. B. C.3a mol D.6a mol 【解析】无氧呼吸过程中1mol的葡萄糖产生2mol的CO2,而有氧呼吸过程中1mol的葡萄糖产生6mol 的CO2。解答的关键是消耗等量的葡萄糖。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a mol的CO2,说明消耗了a/3mol的葡萄糖,人在正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消耗a/3mol的葡萄糖产生6×a/3=3a molCO2。答案C。 【解题方法】 (1)熟悉反应式中各分子的摩尔数比例;(2)熟悉各元素的来源和去向。 (3)熟悉呼吸作用的三个反应式。 四、ATP及能量的相关计算 【例】30个腺苷和60个磷酸基最多能组成多少个ATP () A.30 B。60 C。10 D.20 【解析】ATP由3个磷酸基和一个腺苷组成,虽然30个腺苷能满足30个ATP的需要,但60个磷酸基最多只能组成20个ATP。答案D 【解题方法】(1)1分子ATP由3个磷酸基和一个腺苷组成,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2)1mol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是30.54kJ。(3)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以后,放出的能量总共有2870kJ,其中1161 kJ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

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生物《必修1》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60分) 1.细胞学说揭示了() A.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B.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下列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 A.N、S、O、Mg B.H、O、K、B C.P、N、C、Mo D.Ca、C、O、Mn 3.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结构①②③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 4.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1分子谷氨酸含有的C、H、O、N原子数 依次是() A.5、9、4、1 B.4、8、5、1 C.5、8、4、1 D.4、9、4、1 5.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 ①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②具有双层膜;③产生氧气; ④水是其中化学反应的原料;⑤含有DNA;⑥内部含有酶 A.①②④⑥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⑥ 6.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A.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易涨破 B.此类细胞容易得到 C.此类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易观察 D.此类细胞内无核膜,线粒体膜等结构 7、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鉴别细胞的死活。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利用PI鉴别死活的基本原理是 ( )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细胞膜结构不同 B、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C、死细胞与活细胞的细胞膜成分含量不同 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 8.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最能体现细胞膜结构特点的是() A.选择透过性 B.内吞和胞吐 C.保护作用 D.主动运输 9. 某蛋白质分子中有M个氨基酸组成,其中有N条肽链,则此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几个氧原子?( ) A、2M B、M-N C、M D、M+N

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题https://www.360docs.net/doc/ae4259049.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第一章 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D.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2. 下列有机物和它们水解产物的配对,哪项是错误的 A.淀粉→葡萄糖 B.蛋白质→氨基酸 C.脂肪→甘油、脂肪酸 D.DNA→磷酸、核糖、含氮碱基 3.某学校的生物科技活动小组调查一个池塘中青蛙近几年的生长繁殖情况。他们研究的是生命系统的哪个水平 A.个体水平 B.生态系统 C.群落水平 D.种群水平 4.观察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使用的工具和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分别是 A.光学显微镜、同位素示踪法 B.电子显微镜、同位素示踪法 C.放大镜、同位素示踪法 D.电子显微镜、差速离心法 5.使用高倍镜观察装片的步骤是 (1)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镜(2)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3)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4)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象清晰为止 A.(2)(3)(4)(1) B.(2)(3)(1)(4) C.(2)(4)(1)(3) D.(3)(4)(2)(1) 6.下列哪种生物的细胞与蓝藻的细胞结构相似? A.草履虫 B.洋葱 C.金鱼藻 D.乳酸菌 7.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分时,高倍镜视野与低倍镜视野相比,前者 A.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8.细胞学说的创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不能说明 A.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 B.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C.细胞是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D.把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9.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变形虫、水绵、香菇 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 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灵芝、豌豆 答案:B D D D B D B A C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同步练习1 【基础训练】 1.蛋白质稀释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颜色是() A.浅蓝色 B.砖红色 C.绿色 D.紫色 2.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中,在仙人掌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水 B.蛋白质 C.脂质 D.糖类 3.下列健康人的4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是()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练习题

练习2.2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一一蛋白质 、选择题 C.N 、P 、K 、Mg D. C 、H O P 、S 、Mg 2. 下列分子中,与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式不相符的是 ( A.H 2N- CH- CH 1 B. H 2 N- CH — CH —COOH COOH C. H 2N — (CH 2)4— CH-COOH 1 D. H 2N — CH- COOH NH 2 CH 2 CHCOOH 3.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结构式是 ( A. NH — CO B. — NH- CO- C. — NH —COO — D. NH 2— COOH 4. 下列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是 ( ① 氨基酸 ②C H O N 等化学元素 ③氨基酸分子 相互结合 ④多肽 ⑤肽链 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C. 有的蛋白质是调节生物体细胞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 D. 蛋白质就是一种多肽 7. 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功能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空间结构有关 B. 已知某化合物含有 C H O N 等元素,可以推断此物质为蛋白质 C. 不同蛋白质分子中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无差异性 D. 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失去生物活性, 但这种改变一般是可逆的 8. 华北地区乃至全国都知道,山东阿胶是一种名贵的中 药,极为珍贵的补品一一“东阿阿胶,国之瑰宝” 。据 资料显示,正宗的山东阿胶是山东省阿县生产的阿胶, 该胶 1.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有 A.C 、H 、0、P 、S B. C () 、H ON A.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④③⑥⑤ C. 5. 下列各项与蛋白质结构多样性无关的是 A. 氨基 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 B. C.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空间结构 D. 6. 下列有关蛋白质功能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催化口腔内少量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是蛋白质 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①③④⑤⑥ ( ) 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 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 )

(新)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章练习题

授课专题名称 显名教育TIDE体系学员课堂习题授课时间学生姓名 月日时至时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如图所示,由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C、若a为核糖,则b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D、若由b构成的核酸能被吡罗红染成红色,则b为脱氧核糖核苷酸 2、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核酸,以下关于DNA与RNA特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分相同 B、构成的碱基相同 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D、构成的五碳糖不同 3、细胞中元素组成与磷脂完全相同的高分子化合物是() A、淀粉和糖原 B、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C、氨基酸和核苷酸 D、血红蛋白和纤维素 4、下面是三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上这三种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H、﹣CH3、﹣CH2OH B、将这三种氨基酸(足量)置于适宜条件下,经脱水缩合可形成三肽化合物最多有27种 C、甲是最简单的氨基酸 D、从上式可看出,只要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的化合物就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5、用吡罗红甲基绿染液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结果发现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中,DNA不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RNA不分布在细胞核中 B、细胞核由DNA构成,细胞质由RNA构成 C、甲基绿、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 D、实验结果反映了在真核细胞中的分布DNA只分布在细胞核中和RNA只分别在细胞质中 6、组成核酸的碱基、五碳糖和核苷酸的种类依次是() A、5、2、8 B、4、2、2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练习题与答案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三章综合试卷10.肌细胞内的肌质网是由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的,由此可推测肌质网的作用是() A.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B.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通道 一、单项选择题 C.为肌细胞供应能量D.与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有关11() 1.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 G、U 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 A.细菌和酵母菌 B .核糖体和中心体C.蓝藻和衣藻 D .艾滋病病毒和核糖体约为 35%、 0、30%、 20%、 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 12.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 B .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A. 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B.线粒体是动物细胞合成ATP的唯一场所 C.结合 mRNA,合成蛋白质 D .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 C. 细菌和蓝藻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D.小麦细胞的有丝分裂与中心体密切相关 2.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13. 生物体中,能产生多糖的场所是() A. 细胞核内的核仁被破坏,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合成 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一切性状 ①肝脏②骨胳肌③高尔基体④叶绿体⑤线粒体⑥核糖体 C. 所有分子均可通过核膜上的核孔 D.细胞核内所需的能量在细胞核内产生 A.①②③⑥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④3.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飞翔的鸟类比不飞翔鸟类胸肌细胞中线粒体多... B.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仁比较发达 C.浆细胞比 B 淋巴细胞中的内质网发达 A 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功能不同 B 内质网与蛋白质和脂质的形成有关 D.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只有释放出来才能发挥催化作用C.抗体的产生与游离核糖体有关D.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 4. 下列细胞结构中不含有核酸的是()15.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叶绿体 A.图中能产生 ATP的结构有 1、 2、 5 5.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B. 1 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 2 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层的层数为 4 层 B.动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 C. 2 与 4 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C.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D.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膜的形成有关D. 3 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6.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16.大肠杆菌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所共有的成分或结构包括: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质④细胞核⑤ DNA⑥染色体⑦核糖体() 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A.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⑥C.①②③⑤⑦D.①②③⑤⑥⑦ 7.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17.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口腔上皮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比胰岛细胞的要多 A.细胞核是活细胞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蓝藻细胞中无线粒体,呼吸作用的方式为无氧呼吸 C.线粒体内的基粒增大了线粒体的膜面积B.衰老细胞的体积变小,但是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 D.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是膜的成分和结构的相似性C.原核细胞没有具核膜的细胞核,真核细胞只有一个具核膜的细胞核 8.右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D.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通过复制数目加倍 A.①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18. 下图为关于细胞生物膜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②有关 A. 图中 a、 b、c 分别是指细胞膜、具膜的细胞器和核膜 C.③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 图中 m是指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D.④是大分子物质如DNA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C. 图中 p 是指线粒体的内膜 9.如图为某种植物细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图中的 f 和 h 分别是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 A.该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 B.这是一种需氧型生物,但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C. 1、 2、 3、 5、 7 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D.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5、61 2 3 4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