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
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逆温现象定义与简介 • 逆温现象的成因 • 逆温现象的危害 • 逆温现象的防治措施 • 结论与展望
01
逆温现象定义与简介
逆温现象的定义
1
逆温现象是指大气层中,高度越高,气温越低 的现象。
2
在一般情况下,高度越高,气温也越高,但逆 温现象发生时,这一规律会发生逆转。
3
逆温现象的发生需要特定的气象条件和地理位 置。
逆温现象的物理表现
01
逆温现象的物理表现是指大气层中,高度与气温呈反比关系的 物理现象。
02
当大气层中某一高度的气温低于其下方高度的气温时,这种现
象就称为逆温现象。
逆温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之间的温度差异和能
03
量交换。
逆温现象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研究展望与挑战
01
02
03
需要深入研究逆温现象的形成机制和 影响因素,探究逆温现象与其他环境 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需要加强数值模拟和预测研究,提高 对逆温现象的预报准确性和应对能力 。
需要加强针对逆温现象的环境保护措 施研究,从源头上减少逆温现象的产 生和影响。
应用前景与未来研究方向
01
未来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探究逆温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提供科 学依据。
农业减产
逆温现象会导致低温、霜冻等自然灾害,破坏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造 成农业减产。
病虫害增加
逆温现象有利于病虫害的繁殖和传播,增加农业生产的成本和损失。
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能耗增加
逆温现象导致厂房内温度不均,需要增加能源消耗来调节温度,增加工业生产的 能耗。
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影响
逆温现象得成因及影响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9)龙吉忠在对流层中,气温随海拔得升高而降低,大约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但此种气温得梯度变化并非固定不变。
实际上,有时可能出现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增高得现象,导致空气“头重脚轻”,气象学上称为逆温。
一、逆温得成因逆温形成得因素很多,根据其成因可分为辐射逆温、地形逆温与锋面逆温等。
(1)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得夜间,由于地面辐射强烈冷却,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出现上暖下冷得逆温现象。
这种逆温在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
这种逆温在中高纬地区大陆上都能发生,特别就是在沙漠地区经常出现。
辐射逆温得形成过程如下图。
(2)锋面逆温锋面逆温就是由于锋面上下冷暖空气得温度差异而形成得逆温。
这种逆温层就是随锋面得倾斜而成倾斜状态。
又由于锋就是从地面向冷空气方向倾斜得,因此,锋面逆温只能在冷气团所控制得地区内观测到。
锋面逆温离地得高度与观测点相对于锋线得位置有关,距地面锋线越近,逆温层得高度越低;反之越高。
(3)地形逆温它主要由地形造成,主要在盆地与谷地中。
由于夜间山坡上得空气冷却很快,于就是冷空气顺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得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出现上暖下冷得逆温现象。
如天山北坡从12月—次年2月在近地层会存在一层深厚得逆温层,它得形成主要就是由于冷空气受阻积累得,在形成得“冷空气湖”上有较暖得空气层。
天山北坡得逆温层厚度至少有1500米,在南坡只有700米。
这种冬季逆温层在青藏高原东部与北部边缘就是普遍存在得。
二、逆温得影响1、利:由于逆温得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得发展,所以逆温得好处有:①可以抑制沙尘暴得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得条件就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②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得飞行极为有利。
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得颠簸,飞行平稳。
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③逆温与其它天气现象一样,也有有利得一面。
逆温现象知识点总结
逆温现象知识点总结一、逆温现象的形成原因1. 温室效应:白天太阳能照射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能后会升温,导致地面温度较高。
夜晚地面会释放热量,降低地面温度。
然而,地面上的气体(包括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易散热,会保持一定的温暖,导致夜晚地面温度高于空气温度,形成逆温现象。
2. 地形效应:在山谷、盆地等地形地区,地面会吸收更多太阳能,导致地面温度更高。
而盆地等地形地区周围则是高地,周围空气流动不畅,难以将热量带走,使地面温度高于空气温度,形成局部逆温现象。
3. 大气辐射:在夜晚,地面上的物体会向周围空气辐射热量,使地面温度升高。
然而由于夜晚地面空气没有湍流对流,导致地面温度远高于地面以上空气温度,形成逆温现象。
4. 地面表面状态:干燥的土壤和砾石能够更快地吸收和释放热量,而湿润的土壤和植被覆盖的地面能够更好地保持热量。
因此,地面的覆盖物和土壤湿度也是形成逆温现象的重要因素。
二、逆温现象的影响1. 大气环流:逆温现象会导致地面温度高于空气温度,在一定高度以上空气温度会逐渐升高,形成温度递减层,阻碍大气的上升运动。
这对气压系统和风向风速产生影响,形成静稳天气,导致污染物难以扩散。
2. 污染物扩散:逆温现象会导致大气环流不畅,使污染物无法有效扩散,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特别在城市盆地等地形地区,逆温现象容易导致雾霾天气的产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3. 气象条件:逆温现象通常伴随着无风的晴朗天气,使得地面温度升高,湿度降低,使得气象条件干燥,对农作物生长和水资源管理产生影响。
4. 农业生产:逆温现象使得地面温度较高,在冬季可以防止霜冻的产生,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但夏季逆温现象也可能导致热浪天气,对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三、逆温现象的监测与预警1. 温度监测:逆温现象通常发生在夜间,通过地面和空气的温度监测可以发现逆温现象的发生。
特别在冬季寒冷的夜晚,逆温现象容易发生。
2. 大气环流监测:通过气象雷达、探空仪等设备监测大气环流情况,可以发现逆温现象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提前预警污染物扩散不利的情况。
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
逆温 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快
现,尤以冬季最强
平流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 愈近地表,降温愈快 逆温 水面上,而发生的冷接触作用
锋面 冷暖气团温度差异显著, 逆温 暖气团位于锋面上部
出现于锋面附近
地形 冷空气沿斜坡向低谷和 逆温 盆地流动
出现于山谷或盆地
3.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
4.逆温的危害 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
(4)根据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如果某地等温 线的走向大致与纬线延伸方向一致,说明影响该地区气温的主 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如果某地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说明 海洋对该地区气温的影响较大;如果某地等温线向高值区方向 凸出,说明该地区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低,若该地在陆地上, 有可能地势较高,若在海洋上,则有寒流经过。
典题例证
3.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回答(1)~(3)题。
(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 要因素是( B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人为因素 D.距海远近 (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B ) A.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差异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
考点1 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
1.逆温含义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但 在一定条件下,对 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 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 象, 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
2.逆温的类型及成因
类型
成因
特点
辐射
地面辐射冷却,在晴朗无云或 大陆上常年均可出 少云的夜晚,地面辐射冷却快,
A、B、C同纬度,B 处内陆,夏温B>A、 C,冬温B<A、C
海陆分布(海陆热 力性质差异)
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影响
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影响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9)龙吉忠在对流层中,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约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但此种气温的梯度变化并非固定不变。
实际上,有时可能出现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导致空气“头重脚轻”,气象学上称为逆温。
一、逆温的成因逆温形成的因素很多,根据其成因可分为辐射逆温、地形逆温和锋面逆温等。
(1)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辐射强烈冷却,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
这种逆温在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
这种逆温在中高纬地区大陆上都能发生,特别是在沙漠地区经常出现。
辐射逆温的形成过程如下图。
(2)锋面逆温锋面逆温是由于锋面上下冷暖空气的温度差异而形成的逆温。
这种逆温层是随锋面的倾斜而成倾斜状态。
又由于锋是从地面向冷空气方向倾斜的,因此,锋面逆温只能在冷气团所控制的地区内观测到。
锋面逆温离地的高度与观测点相对于锋线的位置有关,距地面锋线越近,逆温层的高度越低;反之越高。
(3)地形逆温它主要由地形造成,主要在盆地和谷地中。
由于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冷却很快,于是冷空气顺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
如天山北坡从12月—次年2月在近地层会存在一层深厚的逆温层,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冷空气受阻积累的,在形成的“冷空气湖”上有较暖的空气层。
天山北坡的逆温层厚度至少有1500米,在南坡只有700米。
这种冬季逆温层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是普遍存在的。
二、逆温的影响1.利:由于逆温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发展,所以逆温的好处有:?①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②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
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
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③逆温和其它天气现象一样,也有有利的一面。
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影响
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影响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9 )龙吉忠在对流层中,气温随海拔的升咼而降低,大约海拔每升咼100米,气温降低0.6 C,但此种气温的梯度变化并非固定不变。
实际上,有时可能出现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导致空气“头重脚轻”,气象学上称为逆温。
、逆温的成因逆温形成的因素很多,根据其成因可分为辐射逆温、地形逆温和锋面逆温等。
(1)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辐射强烈冷却,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
这种逆温在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
这种逆温在中高纬地区大陆上都能发生,特别是在沙漠地区经常出现。
辐射逆温的形成过程如下图。
高度(in)高度(m) 高度(∏1)高度(in)高度(m)无逆温----------- 逆温生成 ------------ 逆温消失(2)锋面逆温锋面逆温是由于锋面上下冷暖空气的温度差异而形成的逆温。
这种逆温层是随锋面的倾斜而成倾斜状态。
又由于锋是从地面向冷空气方向倾斜的,因此,锋面逆温只能在冷气团所控制的地区内观测到。
锋面逆温离地的高度与观测点相对于锋线的位置有关,距地面锋线越近,逆温层的高度越低;反之越高。
(3)地形逆温它主要由地形造成,主要在盆地和谷地中。
由于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冷却很快,于是冷空气顺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
如天山北坡从12月一次年2月在近地层会存在一层深厚的逆温层,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冷空气受阻积累的,在形成的冷空气湖”上有较暖的空气层。
天山北坡的逆温层厚度至少有1500米,在南坡只有700米。
这种冬季逆温层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是普遍存在的。
二、逆温的影响1. 禾由于逆温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发展,所以逆温的好处有:① 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② 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
逆温
1010
摩擦力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1015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近地面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成一定夹角
摩擦力对近地面风的影响
气压梯度力 风向
(1)气压梯度力: (低) 风向垂直等压线, 由高压指向低压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2)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高)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北半球)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表示意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不同时间测得的垂直气温状 况,当日天气晴朗。读表回答(1)~(3)题
1.6米 1.2米 0.8米 0.4米 0米
5时 25.2 25 24.6 24 22.9
8时 26 26 26 26 26
12时 27 27.3 27.9 28.8 30.1
辐射 逆温
大陆上常年均可 出现,尤以冬 季最强
类型 平流 逆温
成因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由 于暖空气的下层收到冷地面或冷大气的 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少,降
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
特点 出现在中纬度沿 海地区
我国云贵高原东部冬 半年受昆明准静止 锋影响,上空出现 逆温
锋面 逆温
锋面附近因上面为暖空气,下面为 冷空气,谷也会出现逆温现象
2. 风向形成的三种情况之二: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 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
(hPa)
1002 1004 1006 1008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向
10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 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风向在高空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3. 风向形成的三种情况之三: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和近地面摩擦力共同影响
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
盆地地形由于周围环山,底部平坦,冷空气容易在底部积聚。当夜晚来临时,盆地底部冷空气迅速降温,而周围山体的热空气被阻挡在山体上方,无法进入盆地,导致盆地内温度降低速度加快,进而引发逆温现象。
地形因素
地面辐射冷却是指地面通过长波辐射的方式向大气中释放热量,导致地面温度降低的现象。
地面辐射冷却的定义
1
交通事故
2
3
逆温现象导致能见度降低,影响驾驶员视线,增加交通事故风险。
在夜间或清晨的逆温现象下,气温下降迅速,路面结霜或起雾,进一步降低能见度,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逆温现象还会影响驾驶员对路况的判断,例如对前方道路状况、障碍物等判断失误,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03
逆温现象还会影响土壤水分蒸发和农作物的水分吸收,导致农作物缺水干旱,加重农业灾害。
通过增强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空气污染防治工作,共同维护良好的空气环境。
增强社会监督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05
逆温现象的研究展望
加强逆温现象形成机制的研究
要点三
深入研究逆温现象发生的物理机制
了解逆温现象产生的微观过程和动力学机制,探索温度逆向变化与大气层结结构的关联。
要点一
要点二
探讨逆温现象的气候变化影响
农业灾害
01
逆温现象导致农作物生长环境不良,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02
在逆温条件下,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降低,营养物质积累减少,进而导致农作物减产或质量下降。
逆温现象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
在逆温条件下,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增多,进而增加人体患病概率。
逆温现象还会影响人体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例如在寒冷天气中长时间处于逆温条件下,容易导致人体受寒感冒等。
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
急流逆温
总结词
急流逆温是由于急流的形成,导致暖空气上升并形成逆温。
详细描述
在某些气象条件下,急流会形成。急流的形成会导致暖空气 上升,从而形成逆温。这种逆温现象通常在冬季的风暴期间 最为明显。
湖泊逆温
总结词
湖泊逆温是由于湖泊效应,导致近地面气温降低,从而形成逆温。
详细描述
湖泊地区由于湖泊效应的作用,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气象现象。在冬季,湖泊地区的气温通常比周围地 区要低。这种气温差异会导致近地面的气温降低,形成逆温。这种逆温现象通常在冬季的湖泊地区最 为明显。
逆温现象的类型
根据形成原因,逆温现象可分为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锋面逆温等几种类型。
辐射逆温是由于地面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下沉逆温是由于下沉气流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平流逆 温是由于暖空气流经地面时,受地面辐射冷却影响,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锋面逆温是由于锋面上下冷暖空气性质差异, 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
汇报人: 2023-11-16
contents
目录
• 逆温现象概述 • 逆温现象的成因 • 逆温现象的危害 • 逆温现象的防治措施
01
逆温现象概述
逆温现象的定义
• 逆温现象是指在某些情况下,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的现 象。正常情况下,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但逆温现象则 相反。
逆温现象的特点
逆温现象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与正常情况下的气温垂直递减率相 反。
逆温现象会导致空气下沉运动减弱,阻碍对流云的形成,从而影响气候变化。
在某些情况下,逆温现象可能导致近地面污染物无法扩散,从而加重空气污染。
02
逆温现象的成因
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影响34801
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影响在对流层中,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约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但此种气温的梯度变化并非固定不变。
实际上,有时可能出现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导致空气“头重脚轻”,气象学上称为逆温。
一、逆温的成因逆温形成的因素很多,根据其成因可分为辐射逆温、地形逆温和锋面逆温等。
(1)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辐射强烈冷却,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
这种逆温在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
这种逆温在中高纬地区大陆上都能发生,特别是在沙漠地区经常出现。
辐射逆温的形成过程如下图。
(2)锋面逆温锋面逆温是由于锋面上下冷暖空气的温度差异而形成的逆温。
这种逆温层是随锋面的倾斜而成倾斜状态。
又由于锋是从地面向冷空气方向倾斜的,因此,锋面逆温只能在冷气团所控制的地区内观测到。
锋面逆温离地的高度与观测点相对于锋线的位置有关,距地面锋线越近,逆温层的高度越低;反之越高。
(3)地形逆温它主要由地形造成,主要在盆地和谷地中。
由于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冷却很快,于是冷空气顺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
如天山北坡从12月—次年2月在近地层会存在一层深厚的逆温层,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冷空气受阻积累的,在形成的“冷空气湖”上有较暖的空气层。
天山北坡的逆温层厚度至少有1500米,在南坡只有700米。
这种冬季逆温层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是普遍存在的。
2 二、逆温的影响 1.利:由于逆温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发展,所以逆温的好处有:①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②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
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
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③逆温和其它天气现象一样,也有有利的一面。
把逆温现象看成是一种气候资源而加以利用主要是在一些山坡或河谷地区。
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共31页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逆温的四种类型及影响因素
逆温的四种类型及影响因素
逆温是指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地面或近地面的温度高于上层大气的温度。
逆温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并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 辅助地形逆温:辅助地形逆温是由地形的特殊性质引起的逆温现象。
例如,在山谷或盆地等地形中,冷空气受到地形的阻挡和重力作用,无法流动,导致地面温度上升。
2. 辐射逆温:辐射逆温是指在无风或微弱风的条件下,地表辐射失去,其中的热量在夜间逐渐向上辐射,空气温度逐渐下降,且下降速度小于地表温度下降速度。
这种逆温通常在寒冷干燥的晴朗夜晚发生。
3. 热力逆温:热力逆温是指当大规模气流结构稳定时,在大气中产生强烈的温度递减,尤其是在高空层中递减速度很大时,表现为地面或近地面的温度高于上层大气的温度。
4. 混合逆温:混合逆温是指在平流条件下,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隔绝在地面上,形成一层较暖的空气。
这种逆温通常在晴朗的昼间发生,并且与大气湍流的强度有关。
影响逆温的因素包括:气象条件(例如,辐射条件、气流稳定度、湿度等)、大气层结情况、地形(例如,山谷、盆地)、云量、地表状况(例如,土壤湿度、
覆盖物等)、地表特性(例如,城市热岛效应)等。
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可以导致不同类型的逆温。
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
湍流逆温
热力对流
热力对流导致近地面气温降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温度逐渐升高。
动力对流
动力对流导致大气层气温降低,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升高。
对流逆温
逆温现象的危害
03
逆温现象导致空气流动性差,污染物难以扩散,容易形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影响人体健康。
空气污染
呼吸道疾病
健康隐患
空气质量下降,特别是冬季逆温现象严重时,可增加感冒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
逆温现象的分类
逆温现象的成因
02
பைடு நூலகம்
地面辐射冷却导致近地面气温降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温度逐渐升高。
地面辐射冷却
大气辐射冷却导致大气层气温降低,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升高。
大气辐射冷却
辐射逆温
空气流动
空气流动导致近地面气温降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温度逐渐升高。
垂直对流
垂直对流导致大气层气温降低,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升高。
推广清洁能源
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要点三
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和投入,逐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降低传统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比重。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逆温现象可能影响动物生存所需的氧气和食物来源,影响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逆温现象可能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逆温现象可能加剧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如暴雪、暴雨、干旱等灾害。
极端气候事件增多
气候变暖可能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逆温现象可能加剧这一趋势。
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ppt
01
02
03
逆温现象的危害
03
逆温现象导致空气流动性减弱,污染物难以扩散,空气质量下降,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逆温现象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它使热量和水分难以扩散,气候条件异常,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空气污染
气候变化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逆温现象往往伴随着低温、霜冻、大雾等农业气象灾害,影响作物生长和收成。
农业气象灾害
逆温现象导致作物生长环境恶化,易引发各种病虫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农业病虫害
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水质恶化
逆温现象阻碍了水体的垂直对流,污染物难以扩散,导致水体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水文循环受阻
逆温现象使水汽难以向上蒸发,云层减少,降水量减少,影响了水文循环的正常进行。
对水体环境的危害
根据逆温的形成过程可分为
长期逆温、短期逆温、日逆温等。
根据逆温的出现时间可分为
有助于深入了解大气垂直结构的特征和变化规律,为气象、气候、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对空气污染、城市热岛效应、大气边界层物理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逆温现象的研究意义
逆温现象的成因
02
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导致不同地区的气温存在差异。
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如燃煤、工业废气等,导致逆温现象加剧。
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遭到破坏,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导致逆温现象的出现。
环境污染因素
人类活动因素
农业活动
农业活动如稻田灌溉、施肥等,产生大量水汽和温室气体,导致逆温现象加剧。
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废热和温室气体,加剧逆温现象的发生。
高考地理知识库逆温现象
高考地理知识库逆温现象高考地理知识库-逆温现象高考地理知识库是为了帮助考生备考地理科目而设计的全面知识整理。
本文将重点介绍地理知识中的逆温现象,包括定义、形成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考生对逆温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为高考答题提供参考。
逆温现象是指某一层大气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增加的现象。
通常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但在特定的气象条件下,逆温现象会发生。
以下将从形成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形成原因逆温现象的形成与地表和大气的热量交换有关。
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表辐射冷却作用明显,地表温度迅速下降,而空气温度下降较慢。
这时,地表的冷空气重量高于暖空气,形成温度逆转层,即逆温现象。
二、影响因素逆温现象的形成和维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地形、大气压力场和气象条件。
地形是逆温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山谷、盆地等地形容易形成逆温现象。
大气压力场也会对逆温现象的形成产生影响,如高压系统的存在有利于逆温现象的发展。
此外,气象条件也会对逆温现象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如逆温通常出现在风力较弱、空气湿度较小、无云的情况下。
三、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逆温现象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逆温现象对农业生产具有积极影响。
逆温现象可以减轻低温对作物的影响,延长作物的生长季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尤其在寒冷地区,逆温现象对农业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逆温现象对城市和工业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逆温现象可以形成温暖而稳定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城市空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降低大气污染程度。
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大气污染治理方面,逆温现象的影响需要被充分考虑。
此外,逆温现象还对交通运输以及人类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逆温现象常伴随着雾霾天气,对交通运输造成困扰,加大了交通事故的发生风险。
同时,逆温现象还会导致空气湿度增大,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一定的刺激和负担,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影响
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影响xx井冈山市xx中学(343609)xx在对流层中,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约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但此种气温的梯度变化并非固定不变。
实际上,有时可能出现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导致空气“头重脚轻”,气象学上称为逆温。
一、逆温的成因逆温形成的因素很多,根据其成因可分为辐射逆温、地形逆温和锋面逆温等。
(1)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辐射强烈冷却,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
这种逆温在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
这种逆温在xx高纬地区大陆上都能发生,特别是在沙漠地区经常出现。
辐射逆温的形成过程如下图。
(2)锋面逆温xx面逆温是由于xx面上下冷暖空气的温度差异而形成的逆温。
这种逆温层是随xx面的倾斜而成倾斜状态。
又由于xx是从地面向冷空气方向倾斜的,因此,xx面逆温只能在冷气团所控制的地区内观测到。
xx面逆温离地的高度与观测点相对于xx线的位置有关,距地面xx线越近,逆温层的高度越低;反之越高。
(3)地形逆温它主要由地形造成,主要在盆地和谷地中。
由于夜间xx上的空气冷却很快,于是冷空气xx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
如天xx从12月—次年2月在近地层会存在一层深厚的逆温层,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冷空气受阻积累的,在形成的“冷空气xx”上有较暖的空气层。
天xx的逆温层厚度至少有1500米,在xx只有700米。
这种冬季逆温层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是普遍存在的。
二、逆温的影响1.利:由于逆温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发展,所以逆温的好处有:①可以抑制xx的发生,因为xx发生的条件是大风、xx、强对流运动。
②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
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
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③逆温和其它天气现象一样,也有有利的一面。
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
锋面逆温
定义
由于冷暖空气交汇形成的锋面导致气 温差异,进而形成逆温现象。
成因
冷空气位于暖空气下方时,由于密度 差异,暖空气受冷空气压迫形成逆温 。
地形逆温
定义
由于地形因素导致空气流动受阻,进而形成逆温现象。
成因
山地或高原地区,冷空气在山谷或高原地区积聚,暖空气受地形阻挡形成逆温 。
湍流逆温
定义
发展新的理论分析方法
针对逆温现象的复杂性,需要发展新的理论分析 方法,以便更准确地预测逆温现象的发展趋势和 影响。
开展逆温现象的数值模拟研究
完善数值模拟模型
现有的数值模拟模型在模拟逆温现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 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提高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提高模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辨率和精度
为了更准确地模拟逆温现象,需要提高模拟的分辨率和精 度,以便更好地捕捉逆温现象的细节和特征。
04
逆温现象的预防措施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
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网络
通过建立覆盖全面的气象监测站,实时监测温度、湿度、风向等气象要素,为逆 温现象的预测提供准确数据。
加强气象预警
根据监测到的气象数据,及时发布逆温现象的预警信息,提醒公众和相关部门采 取防范措施。
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和交通路线
优化城市布局
究,以便更好地预测和控制气候变化。
03
探索逆温现象的应用前景
逆温现象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前景,如航空航天、气象预报、环境保护
等,需要进一步探索逆温现象的应用前景,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持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大气 第1节 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和热力状况
考点1 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
1.逆温含义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但 在一定条件下,对 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 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 象, 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
2.逆温的类型及成因
类型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能量的直接来源,太阳辐射是根本 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图解如下:
辐 射 波长类型
与大气的关系
作用
太阳辐射 短波辐射 地面辐射 长波辐射
大气辐射 长波辐射
大气直接吸收少
大气吸收大部分
一部分透过大气进入宇 宙空间,一部分射向地
面
加热地面 大气的直接热源
补充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规律技巧】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简化图
典题例证
2.根据右图所给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②、③各表示的辐射: ①___太__阳___辐射;②___地__面___辐射; ③__大__气__逆__辐射。 (2)图中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___削__弱___作用。 (3)大气能吸收地面辐射的__7_5___%~ ____9_5___%,对地面起到__保__温____作用。 (4)影响图中①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太阳高度角 ,这是因为 太阳高度角越大,单位面积地面获得的热量越多;太阳 高度角越大,经过大气层的路程越短,被削弱得越少 。 (5)地面增温主要来自图中的___①_____,大气受热主要来自图 中的___②_____。(填代号)
பைடு நூலகம்
解析:由题干可知:①太阳、地面、大气之间存在热量的传 递,且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一 定的保温作用;②影响太阳辐射强度最主要的因素是太阳高 度角,太阳高度角越大,地面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 量越多;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 射和散射作用,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 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大气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 热量,其中大部分又归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热量的传递过程。
同样的道理,由于地面吸收、储存、传递热量的原因,气温在一 年中的最高、最低值,也并不出现在辐射最强、最弱的月份,而 是有所滞后,具体如下表:
2.全球气温水平分布规律 (1)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太阳辐射是地面热量的根本来 源,并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但是受大气运动、地面状况等因 素影响,等温线并不完全与纬线平行。
触类旁通
2.下面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
码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C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
(2)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B ) ①离太阳近 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小 ③云层厚而且夜晚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⑤⑥ D.①⑤⑥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从太阳辐射到大气逆辐射。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 日较差小。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 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 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日较差较大。
无选择性,云 层越厚,反射 越强
夏季多云的白 天,气温不会 太高(偏低)
波长较短的可 见光(蓝光、 紫光)
向四面八方散 射,有选择性
晴朗的天空呈 蔚蓝色
各种波长同样 被散射
无选择性
阴天的天空灰 蒙蒙的
二、气温的变化及分布规律 1.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 理解图中三种曲线关键要抓住以 下几点: (1)太阳高度角 影响太阳辐射 影响地 面辐射大气辐射,故三者最大值的出现依次向后推迟近1个小时。 (2)当地面、大气储存的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时,即当吸收>辐 射转为吸收<辐射时,地面温度与大气温度各自达最大值,其 辐射也达到最强。
出现于山谷或盆地
3.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
4.逆温的危害 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
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逆温层的存 在,造成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了空气对 流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水汽 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能见度变差,空 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矿区上空,由 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 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
成因
特点
辐射
地面辐射冷却,在晴朗无云或 大陆上常年均可出 少云的夜晚,地面辐射冷却快,
逆温 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快
现,尤以冬季最强
平流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 愈近地表,降温愈快 逆温 水面上,而发生的冷接触作用
锋面 冷暖气团温度差异显著, 逆温 暖气团位于锋面上部
出现于锋面附近
地形 冷空气沿斜坡向低谷和 逆温 盆地流动
(2)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气温 变化和缓。 (3)北半球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 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 季大陆比海洋热。同一纬度的陆地与海洋,热的地方等温线向 高纬凸出,冷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4)7月份,世界最热的地方是北纬20°~30°大陆上的沙漠地区, 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炎热中心;1月份,西伯利亚是全球的寒冷中 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大陆上。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作用 形式
吸 收
反 射
散 射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 臭氧(平流层)
水汽、CO2(对流层)
较大颗粒尘埃、云层
空气分子、微小尘埃 颗粒较大的尘埃、雾 粒、小水滴
波长段
作用特点
实例
紫外线 红外线
吸收强烈,有 选择性,对可 见光吸收得很 少
平流层气温随 海拔高度增加 而上升
各种波长同样 被反射
典题例证 1.2008年初的雪灾与大气的逆温现象有关。
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下列四图 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逆温现象。结合题干材料分析可知,近 地面大气存在逆温现象的为A和D两项,D项气温分布与大气 垂直分层的气温变化规律不符,故选A项。
答案:A
考点2 大气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