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的诞生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梅戏的诞生与发展

黄梅戏原名“黄梅采茶调”,渊源于唐初,18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的安徽怀宁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

约从清乾隆未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为黄梅戏发展的早期。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

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

中心的安庆地区,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

的前身。黄梅戏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独角戏、三小戏、三打七唱、

管弦乐伴奏4个历史阶段。前3个阶段均在湖北黄梅完成,为黄梅

戏大剧种的最后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先决条件。从清康熙、乾隆到光

绪年间,是”三打七唱“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全

面实践了传统剧目、唱腔、表演艺术积累和剧种的广泛传播,期间

传统剧目非常丰富,艺人能演出的本戏、小戏有200多本,俗称”

大本三十六、小曲七十二“。其中,不少是取材于黄梅的真人真事,如《告经承》《告坝费》《大辞店》《过界岭》等。在剧目方面,

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

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

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第一阶段,约从清乾隆到辛亥革命前后。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

第三阶段,是1949至今。1952年,黄梅戏艺人带着《打猪草》、《蓝桥会》等剧目到上海演出。几十年来造就了一大批演员,除对

黄梅戏演唱艺术有突出成就的严凤英、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外,

中青年演员马兰、韩再芬等相继在舞台上、银幕上和电视屏幕上展

现了各自的英姿,引起了观众的注视。严凤英、王少舫合演的《天

仙配》,曾二度摄制成影片,轰动海内外。

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和《玉堂春》、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玉堂春》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黄梅戏的优秀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槐荫记》、《女驸马》、《孟丽君》、《夫妻观灯》、《打猪草》、《柳树井》、《蓝桥会》、《路遇》、《王小六打豆腐》、《小辞店》、《玉堂春》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