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单体安全疏散设计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单体安全疏散设计
摘要:本文针对建筑单体的安全疏散特点,提出了在建筑单体安全疏散设计时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建筑单体;安全疏散设计;消防设施
中图分类号:p6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ingle building safe evacuation characteristics put forward the single building safe evacuation design method of some.
key words: single building; safe evacuation design; fire control facilities
一、前言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密集,土地昂贵,建筑的发展越来越迅速。
但由于建筑单体楼层高,功能复杂,设备繁多,功能多样,交通路线错综复杂,一旦发生火灾, 给人员疏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容易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
从已有的火灾案例来看,建筑单体存在较大的火险隐患,特别是在安全疏散方面问题突出。
如果说评价建筑设计精彩与否的关键是设计理念的话,那么在实现这一理念的诸多因素中,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建筑单体安全疏散特点及影响因素
1.建筑单体疏散特点
1)建筑结构复杂。
建筑单体建筑高、层数多, 垂直疏散距离长,
人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疏散到安全场所。
2)功能多样。
一般的建筑单体都具有多种功能,人员较为密集,火灾时容易造成人员疏通不畅,最终导致伤亡。
3)发生火灾时,在“烟囱效应”作用下,烟气和火势竖向蔓延快,增加了安全疏散的困难,而平时使用的电梯由于不防烟火和停电等原因停止使用。
4)人员集中,容易出现混乱,拥挤的情况,而且在疏散过程中人往往具有一种恐惧心理,往往是向熟悉的路线疏散,向明亮的路线疏散,也增加了疏散的困难。
2.影响安全疏散的主要因素
火灾发生后,建筑火灾中人员是否能够安全疏散,由四种时间决定:1)从火灾发生到人员感知火灾之间的时间间隔。
火灾发生后, 产生的烟气启动火灾探测器报警,使人们知道有异常情况发生。
2)从人员感知到开始疏散的时间间隔。
人员意识到有火情时, 一般不急于疏散,而是首先通过获取信息进一步确定是否真的发生了火灾,然后采取相应的行动。
3)从人员开始疏散到疏散结束的时间间隔。
从疏散开始通过走廊、楼梯间、安全出口最后到达安全区域的时间。
4)危险来临的时间。
自火灾开始, 至由于烟气的下降、扩散, 轰燃的发生等原因而致使建筑或疏散通道发生危险状态为止的时间。
我们在进行安全疏散设计时, 要达到既定的安全目标就必须从以上各个因素着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尽量减少人员疏散所用的时间。
三、建筑单体安全疏散设计
一般建筑单体安全疏散设施主要是指疏散楼梯、公共走道和门。
而对于旅馆、宾馆、饭店和写字楼等,还要有安全疏散辅助设施,如:疏散阳台、缓降器、救生袋等,而超高层建筑单体还需要避难层。
在建筑设计时应根据建筑单体的规模、使用性质、容纳人数和在火灾时不同人的心理状态等情况,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设施,为人们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
1.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路线
安全疏散路线是指在紧急疏散时,每个疏散阶段的安全性均高于前一阶段(如图1)。
图1 安全疏散路线图
安全疏散路线具有单向性,在布置疏散路线时,应注意很多问题:1)路线简捷,便于寻找,使疏散人员从着火点到安全场所或室外的时间最少。
2)要特别注意疏散楼梯的位置。
一般的讲,靠近电梯布置楼梯是比较好的。
3)疏散楼梯不宜与消防电梯共用一个前室(如图2)。
因为这种布置会在火灾发生时引起疏散人员与消防扑救人员的流线干扰,阻碍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
4)疏散走道的布置不宜为“s”形或“u”
图2 形,且在1.8米的高度以下,不能有防碍安全疏散的突出物,以免紧急疏散时发生疏散人员的损伤。
2.布置环形、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道
在建筑单体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使用性质不同,采用结构类
型不同等因素,应尽量布置环形走道、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道,这样布置既方便平时使用,火灾时又能迅速地使人们安全疏散。
3.合理布置疏散出口
为了保证人员在火灾时向两个不同疏散方向进行疏散,疏散出口一般应靠近建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或接近两端设置出口,具体布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条件许可时,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应尽量靠外墙布置。
利用外墙开启窗自然排烟和人员安全疏散及消防扑救。
2)疏散楼梯布置在核心部位时,应设有机械正压送风设施,以利安全疏散。
3)严格区分不同性质的人员疏散路线,并做到合理有序,互不干扰。
4)两个消防安全出口应保持一定的间距。
5)在平面面积较小或在平面面积较大的公共建筑内可以设置室外疏散楼梯,这样节约面积,降低造价,有又良好的自然排烟。
4.安全出口的数量和宽度
基于建筑单体的特点,在平面布置上要合理设置足够的安全出口。
1)安全出口的数量:a)疏散楼梯:疏散楼梯是安全疏散体系中的第二安全区域,仅次于室外,所以为了保证在火灾时人们迅速安全疏散,对于建筑的每个防火分区,应设有两个不同疏散方向的疏散楼梯。
这样可以避免将两个疏散出口布置在建筑物同一层平面相距很近的一侧,从而避免火灾发生时人群拥挤而出现混乱的情况,同时也可避免两个出口全被烟火封住,失去两个出口的作用。
b)疏散门:疏散门有两种情况:一是建筑物底层公共疏散门,其数量与疏散楼梯的数量相对应。
但对于功能复杂的建筑单体如商住楼,综合楼等,在这种情况下底层外门必须分别设置,其外门数量要多些。
二是房间的疏散门,一般情况下,凡面积较大且人数较多的房间,不应少于两个门。
c)人员密集房间的疏散和出口:人员密集房间是指在公共建筑内的设有固定座位的会议厅、演艺厅及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
这些场所的安全出口的数量应通过计算而定,一般而言,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 人。
2)安全出口的宽度:现行的相关规范为达到安全疏散的目标,疏散宽度常以百人疏散指标计算。
百人疏散指标= 单股人流宽度
x100/(疏散时间)x(通行能力)(m)。
并且在设计中,应确保实际计算的安全出口总宽度> 百人疏散指标计算的总宽度。
5.疏散走道
疏散走道是疏散通道的第一安全区域,逃离着火房间的人员进入走道,应能较顺利地继续奔向楼梯间(包括封闭楼梯间、前室和防烟楼梯间)。
疏散走道的设计应注意以下问题:1)走道设置应简捷,尽量避免宽度方向上的急剧变化。
2)在疏散走道两侧均应按规定设置疏散指示灯。
3)在疏散走道两侧1.8m 高度内不应有管道、门垛等突出物,走道中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4)避免设置袋形走道。
从安全疏散角度考虑,高层旅馆、办公建筑、教学建筑、医院等公共建筑尽量不布置袋形走道,因为袋形走道的致命弱点是只有一个出口,发生火灾时,人员容易陷入“死胡同”而不能安全脱
险。
6.安全疏散的距离
安全疏散距离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1)要考虑好房间内最远点到房内或住户门的安全疏散距离。
2)从房门或住户门到疏散楼梯间及到建筑物外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离。
有关安全疏散距离的详细要求可参考《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如表1)。
四、结语
建筑单体安全疏散设计和许多因素有关系,如建筑的类型和功能,人员的组成和特性,人员密度及分布情况,火灾探测报警的设置情况,防火灭火设施的设置情况等等。
安全疏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设计也是一个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相互制约的复杂分析过程,既要考虑人为的主观因素,又要兼顾客观的实际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共同努力研究,使建筑安全疏散这门科学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子曦.对建筑安全疏散系统设计总思路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1,16(1): 19-21.
[2]黄颖.安全疏散性能化消防设计初索[j]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7, 1(2):30-33.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