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
建筑设计防火及疏散距离

建筑设计防火及疏散距离建筑设计中的防火措施和疏散距离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防火措施主要是指建筑物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防止火灾的发生和扩散。
疏散距离则是指在火灾发生时,人们从建筑物内部安全撤离的距离。
首先,建筑设计的防火措施包括对建筑材料、防火隔离、消防设施等方面的要求。
建筑材料应选择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抵抗火灾的侵蚀。
防火隔离主要是指建筑内部的隔墙、楼梯间、通道等部位的防火隔离要求,这将有效地阻止火劫蔓延。
此外,建筑中应设有合适的消防设施,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疏散通道等,以便及时发现火灾、报警并进行灭火和疏散。
其次,疏散距离的设计是建筑规划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疏散距离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别、高度、使用功能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低层建筑的疏散距离相对较短,而高层建筑的疏散距离相对较长。
疏散通道的宽度也应根据人流量的大小来确定,以保证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
此外,建筑物内部的疏散通道和出口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识,方便人们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找到安全出口。
另外,防火和疏散距离的设计也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各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建筑法规来规范建筑的防火设计和疏散距离的计算。
设计者应根据这些法规的要求来提供相应的技术方案。
建筑主管部门一般会对建筑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并进行现场检查,以确保建筑设计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其他因素,比如建筑的使用功能、人员流动性、建筑本身的结构特点等。
不同的建筑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因此防火和疏散距离的设计也应因地制宜,符合实际情况。
同时,建筑设计师还应充分考虑人们对建筑安全的需求和感受,提供安全、舒适的建筑环境。
总之,建筑设计中的防火措施和疏散距离是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防火设计和疏散距离的计算,可以在火灾发生时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人们安全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宿舍建筑设计防火与安全疏散要求

宿舍建筑设计防火与安全疏散要求一、防火1、宿舍建筑的防火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 016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等有关公共建筑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本章规定。
2、柴油发电机房、变配电室和锅炉房等不应布置在宿舍居室、疏散楼梯间及出入口门厅等部位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并应采用防火墙与相邻区域进行分隔。
3、宿舍建筑内不应设置使用明火、易产生油烟的餐饮店。
学校宿舍建筑内不应布置与宿舍功能无关的商业店铺。
4、宿舍内的公用厨房有明火加热装置时,应靠外墙设置,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2.0h的墙体和乙级防火门与其他部分分隔。
二、安全疏散1、除与敞开式外廊直接相连的楼梯间外,宿舍建筑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当建筑高度大于32m时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2、宿舍建筑内的宿舍功能区与其他非宿舍功能部分合建时,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宜各自独立设置,并应采用防火墙及耐火极限不小于2.0h的楼板进行防火分隔。
3、宿舍建筑内疏散人员的数量应按设计最大床位数量及工作管理人员数量之和计算。
4、宿舍建筑内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疏散楼梯的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层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当各层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下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本层及以上楼层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20m;(2)首层直通室外疏散门的净宽度应按各层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且净宽不应小于1.40m;(3)通廊式宿舍走道的净宽度,当单面布置居室时不应小于1.60m,当双面布置居室时不应小于2.20m;单元式宿舍公共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40m。
5、宿舍建筑的安全出口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不应小于1.40m,出口处距门的1.40m范围内不应设踏步。
6、宿舍建筑内应设置消防安全疏散示意图以及明显的安全疏散标识,且疏散走道应设置疏散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距离要求

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距离要求一般来说,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距离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建筑物应具备一定的抗火能力,防止火灾蔓延到疏散通道或疏散出口,确保人员能够通过疏散通道或疏散出口安全离开。
2.疏散通道的设置:建筑物应设置足够数量和宽度的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疏散。
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人员数量来确定,通常要求不小于1.2米。
3.疏散出口的设置:建筑物应设置足够数量和位置合理的疏散出口,确保人员能够顺利离开。
一般要求每层建筑都应设置不少于2个疏散出口,其中至少应有1个设置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处。
4.疏散通道和疏散出口的数量:疏散通道和疏散出口的数量应根据人员密度、建筑楼层高度和建筑物用途来确定。
高层建筑和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通道和疏散出口要求更为严格。
5.疏散设施的设置:建筑物应设置疏散标志、疏散指示灯等疏散设施,方便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迅速找到疏散通道和疏散出口。
6.消防设备的配备:建筑物应配备足够数量和规格合适的灭火器、灭火栓、消火器等消防设备,以便及时扑灭初起火灾。
7.人员疏散演练:建筑物的管理者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疏散演练,以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熟悉疏散通道和疏散出口的位置,并按指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
总之,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是为了保障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疏散,防止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建筑物的设计和管理单位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合理设置疏散通道和疏散出口,配备适当的消防设备,并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疏散演练,以提高火灾应急疏散的能力。
只有全面考虑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才能有效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房屋建筑学防火与安全疏散

火灾报警与探测
火灾报警系统
安装火灾报警器,及时发现火源并发出警报,提 醒人员疏散。
火灾探测器
选择合适的火灾探测器,如感烟、感温、火焰探 测器等,对火灾进行早期探测。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启动喷水灭火装置,控制火 势蔓延。
灭火救援与控制
灭火器材配置
在建筑内部配置灭火器、灭火器材等,以便及时扑灭初起火灾。
防火分隔
通过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等设施,将建筑物内部 空间分隔成独立的防火区域,以限制火势蔓延。
防火分区与隔离
水平分隔
通过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等设施,将建筑物水平方向分隔成若 干个独立的防火区域。
垂直分隔
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上,通过楼板、防火墙等设施,将建筑物分隔 成若干个独立的防火单元。
防火隔离带
等机构制定了相关标准。
主要内容
02
包括建筑耐火性能、消防设施配置、疏散逃生等方面的标准,
以及相关的测试和认证方法。
实施方式
03
各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纳国际标准,并转化为国内标准进行
实施。
谢谢
THANKS
了解消防设施与器材
指导居民熟悉消防设施和器材的使用 方法,了解如何正确报警和引导疏散 。
应急演练与培训
组织应急疏散演练
定期组织居民进行火灾疏散演练,提高居民在紧急情况下的 逃生能力。
加强消防技能培训
对社区管理人员、物业人员等进行消防技能培训,提高其火 灾应对能力。
05 防火安全法规与标准
CHAPTER
疏散指示与照明
01
02
03
疏散指示标志
在建筑物内部设置清晰、 简洁的疏散指示标志,指 导人员沿正确的方向疏散。
民用建筑防火要求与安全疏散设计

、
合理 设计避免 引发电气火 灾
就 目前我 国的建筑 电气 火灾事故 发生的原 因分析 来看 ,很多情 况下
都 是因为在 电气工程 的施工 中, 对于 电气线路 的敷设和 电气 设备 的安装 不 规范 而形成 的 , 为此, 若 能在 建筑 电气工 程施 工 中加强对 施 工设 计的 管理, 合理 设计 电气工程施 工方案 , 并在施 工 中采取 一定 的防火设计 , 就 能够最大 限度 的保 证民用 建筑的火 灾发生率 , 从而 为人们提 供一个 安全 有 保证的生活 环境 。
经验 , 对 民用建筑 防火 的要求 提 出了一 些建议 , 并指 出 了安 全疏 散设 计 中应 当注 意的 问题 。
一
主要 出于对 回路容量 、 总 线隔离器 的设置 、 电源布 线等 问题 的综合 考虑 , 避免 由于 回路 容量过 于庞大 、 总线 隔离器设 置不合理 而不 能充分 的保护 探测器 、 电源回路所 控制动 作执行元 件过 多从而 降低 系统 可靠性 的情 况
发 生。
2 、 针 对一些场合 的具体特 点, 合理选择探 测报警方 式 点 型火灾探测器 的选择 大家都 比较 熟悉,主要强 调的是 在一些特 殊
场 合应考 虑使用线 型探测 器, 而这 是大家 比较容 易忽视 的, 比如 在无 遮挡 大 空间宜选择 红外光束感烟 探测器 ,本人在 商场 中庭 及在室 内网球 场设 计 中都 使用 了红外光束感 烟探测 器 。在 电缆隧道 、 电缆 竖井 、 电缆桥 架 、 配 电装置 、 变压器等处 宜选择缆 式线 型定温探 测器 , 这 些细节 的考 虑都能 有效的提 高报 警系统 的可靠性 。 3 、 对于 消防水泵 、 消防风机 的控 制应采用多线 制直接手动 控制 消防水泵 、 防烟和排烟风 机 的控 制设备 当采用 总线编码 模块控 制时, 还应在 消防控制室 设置手动直接 控制装置 。该规定 的条文解释 : “ 消防水
宿舍建筑设计防火与安全疏散要求

宿舍建筑设计防火与安全疏散要求宿舍建筑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防火与安全疏散的要求,以确保住户在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逃生,并减少火灾导致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将从防火设计和安全疏散设计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防火设计要求:1.宿舍楼结构材料的选择:在选择宿舍楼的结构和装修材料时,应选择具有良好的抗火性能的材料,如阻燃玻璃、耐火砖等。
避免使用易燃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板等,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2.电气设备的安全设计:宿舍楼的电气设计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设备应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线路不发生短路、漏电等问题。
同时,需要合理设置过载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装置,以预防电气设备引发火灾。
3.防火巷道和防火门的设置:宿舍楼应设置防火巷道和可靠的防火门。
防火巷道宽度应满足紧急疏散的需要,并保持通畅,不得堆放杂物或堵塞。
防火门应符合相关标准,具备良好的阻燃性能和可靠的闭合功能。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宿舍楼应配备可靠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及时发现火灾,提醒住户疏散;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能够迅速进行灭火,将火势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二、安全疏散要求:1.宿舍楼疏散通道的规划:宿舍楼的疏散通道应设计并布置合理,宽度满足疏散需求,通道两侧的设施不得妨碍疏散。
疏散通道的标志、指示牌等应清晰明确,以便住户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找到逃生通道。
2.安全疏散门和紧急疏散出口的设置:宿舍楼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疏散门和紧急疏散出口,保证住户的快速疏散。
疏散门和紧急疏散出口应开启灵活,方便住户迅速逃离,不得设有锁具或其他阻碍开启的装置。
3.疏散楼梯的规划与布置:疏散楼梯作为主要的疏散通道,应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包括楼梯口的设置、楼梯的宽度、扶手的配置等。
楼梯口应设置自动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顺利明亮并找到楼梯。
4.疏散演练与意识培养:宿舍楼管理方应定期组织疏散演练,让住户掌握逃生技能和疏散路线,增强安全意识。
建筑防火安全疏散和避难设计

建筑防火安全疏散和避难设计5.5 安全疏散和避难Ⅰ一般要求5.5.1 民用建筑应根据其建筑高度、规模、使用功能和耐火等级等因素合理设置安全疏散和避难设施。
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位置、数量、宽度及疏散楼梯间的形式,应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
5.5.2 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且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相邻两个安全出口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5.5.3 建筑的楼梯间宜通至屋面,通向屋面的门或窗应向外开启。
5.5.4 自动扶梯和电梯不应计作安全疏散设施。
5.5.5 除人员密集场所外,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使用人数不超过30人且埋深不大于10m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当需要设置2个安全出口时,其中一个安全出口可利用直通室外的金属竖向梯。
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外,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或1部疏散楼梯。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房间,可设置1个疏散门。
5.5.6 直通建筑内附设汽车库的电梯,应在汽车库部分设置电梯候梯厅,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与汽车库分隔。
5.5.7 高层建筑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挑出宽度不小于1.0m的防护挑檐。
Ⅱ公共建筑5.5.8 公共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
设置1个安全出口或1部疏散楼梯的公共建筑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 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公共建筑或多层公共建筑的首层;2 除医疗建筑,老年人照料设施,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外,符合表5.5.8规定的公共建筑。
防火建筑的疏散通道设计要求详解

防火建筑的疏散通道设计要求详解防火建筑的疏散通道是指为了在火灾发生时能及时疏散人员,确保人身安全而设置的可靠的通道系统。
疏散通道的设计要求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解析防火建筑疏散通道的设计要求。
一、通道布置疏散通道的布置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结构特点以及人员疏散规模等因素。
一般来说,疏散通道应尽量采用直线布置,避免出现弯曲或是缩短通道长度。
通道宽度应根据人员疏散规模来确定,通常不应小于1.5米。
在人员密集区域,通道宽度应适当增加,确保人员疏散的流畅性。
二、通道长度通道长度是指人员从发生火灾的房间到达安全区域所需的时间和距离。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各类建筑物的通道长度不应超过50米。
如果建筑物较大,通道长度会超过50米,则应在一定长度间隔设置封闭防火门以减少火势蔓延的可能性。
三、通道跨越通道跨越是指通道在建筑物内的设置情况。
为保证通道的连续性和疏散的效率,通道应不受阻碍地穿越其他区域。
通道的跨越地点可以设置在安全门附近或对应消防通道的位置。
四、通道宽度通道宽度是保障疏散通道流畅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家标准,不同类型的建筑物通道宽度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通道宽度最低不应小于1.5米,对于人员密集区域,通道宽度需要适当增加。
五、通道材料通道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其防火性能和耐磨性。
通道的墙壁、天花板、地面等部位应选用防火材料,以保证通道在火灾发生时具备抗火性能。
另外,通道的地面材料应具备抗滑性能,以防止疏散过程中发生摔倒事故。
六、通道照明为了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清晰地看到疏散通道,通道照明是必不可少的。
照明设备应根据通道长度和亮度要求进行布置,确保通道的照明充足且均匀。
同时,应采用备用电源或者应急照明设备,以避免火灾导致的电力中断。
七、通道标识通道标识是指通过标识系统来指示疏散通道的位置和方向。
通道标识应明确易懂,采用明亮的颜色和清晰的标志。
疏散通道标识应设立在明显的位置,如通道入口、楼梯间等地方,以辅助人员正确找到疏散通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火灾及防火概述
建筑火灾教训与建筑防火设计
1.3主要经验教训
(1)该饭店大楼设计上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由于 旅 某种原因,在消防安全设施极不完善的条件
下.强行开了业。
馆
(2)采用的塑料墙纸,经火灾后试验,这种墙纸燃 烧快、烟尘多、毒性大。
(3)饭店大楼由于管道穿过楼板的孔洞没有用水泥 火 砂浆严密堵塞(施工缺陷)。
火
灾
建筑火灾教训与建筑防火设计
3.1 建筑概况
旅 馆 火 灾
建筑火灾教训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筑防火设计
3.3主要经验教训 (1)关键部位未设防火门.
旅 (2)开敞坚井大楼内的空调竖井及其它管道竖并都是
开敞式的,
馆 (3)楼梯间设计不合理 楼梯问加快了竖向的火灾蔓
延。
火 (4)不应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 。
灾
建筑火灾教训与建筑防火设计
馆 (3)饭店服务人员不懂消防知识,对室内消火栓等简易灭
火器材的使用缺乏实际训练,不能把火灾扑灭在初起阶 段,这是较普通的现象,应引以为戒。
火
(4)饭店的每个房间应有本层的疏散路线、出口平面示 意图,走道及拐角处均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灾
建筑火灾教训与建筑防火设计
3 韩国汉城大然阁旅馆火灾 1971年12月25日,韩国汉城大然阁旅馆,由于2 旅 层咖啡馆液化石油气瓶爆炸起火,从起火层烧 到顶层,建筑内装修、家具、陈设等全部烧光, 馆 死亡163人,伤60人,经济损失严重。
段.必须加强安全制度的实施,不能松懈麻痹。
楼 (3)施工用的电缆、电线严禁损伤,损坏,必须严
为叙述方便.我们将每起火灾按照建 筑概况、火灾发展情况及主要经验教训三 个标题概要介绍。
建筑火灾及防火概述
建筑火灾教训与建筑防火设计
1哈尔滨天鹅饭店火灾
旅
馆 火 灾
建筑火灾及防火概述
建筑火灾教训与建筑防火设计
1.哈尔滨天鹅饭店火灾
1.1建筑概况 旅 天鹅饭店是11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标准层
面积为1200m2。设两座楼梯、四台电梯,走道 馆
窗式空调器起火。窗帘引燃房间吊顶和可燃隔 公 墙,房间在十多分钟就达到轰燃。 楼
火
灾
建筑火灾教训与建筑防火设计
4.3主要经验教训 办 焦玛大楼火灾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极大的经济
损失,设计工作者应从中吸取教训。 公 (1)楼梯间设计不当,是造成众多人员伤亡的 楼 一个主要原因。
(2)焦玛大楼火灾失去控制的重要原因,在于 火 消防队员无法达到起火层进行火灾扑救。
灾
建筑火灾教训与建筑防火设计
(3)焦玛大楼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层建筑,但隔
办 墙和室内吊顶使用的木材是可燃的。
(4)火灾时因消防设备不足,缺少消防水源,导致
公 火灾蔓延扩大。 楼 (5)狭小的屋顶面积,不能满足直升飞机救人的要求,
是这次火灾暴露的又一个教训。
火
灾
建筑火灾教训与建筑防火设计
5.1 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火灾 办 1989年3月1日零时许,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塔楼
2.2 火灾发展情况 这次火灾是由于住在9楼客房的一位英国玩具推 旅 销员酗酒后躺在床上吸烟引起的。 馆 火 灾
建筑火灾及防火概述
建筑火灾教训与建筑防火设计
2.3主要经验教训 (1)饭店不重视消防安全,消防设备极不完备。
旅 (2)该饭店原设置有自动火灾报警系统,擅自将自动火灾
报警系统改成手动式,导致火灾发现晚,未能及时报警。
灾
建筑火灾教训与建筑防火设计
2.1 建筑概况
新日本饭店于1960年春建成,地上10层, 旅 地下两层,总建筑面积为46690m2,容纳3575人,
饭店原设置了自动火灾报警装置,在开业后, 馆 以防止误报、吵醒旅客为由,饭店擅自改为手
动式,以致起火后未能及时报警,酿成大灾。
火
灾
建筑火灾教训与建筑防火设计
建筑火灾及防火概述
“火”能造福人类,但同时也能带来极大灾难。 本课程重点研究的是建筑火灾。 建筑火灾对人类有害,为避免、减少火灾发生,我 们就必须研究它的发生、发展规律,总结火灾教训, 进行防火设计,采取防火技术,防患于末然。
建筑火灾及防火概述
建筑火灾教训与建筑防火设计
为使大家对建筑火灾有个初步了解, 我们从国内外数百个火灾案例中筛选了一 些火灾案例,以便使大家了解火灾发生发 展过程,了解火灾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 失概况及我们应吸取的教训,从而提高我 们对防火重要性的认识。
(4)楼梯设计不当。把防烟楼梯间设计成普通楼梯 灾 间,致使烟气窜入,使人员失去逃生通道,导致
掺重的伤亡事故。
建筑火灾及防火概述
建筑火灾教训与建筑防火设计
2. 东京新日本饭店火灾 1982年2月8日,日本东京赤扳闹市区的新日本 旅 饭店发生火灾。东京消防厅在3时39分接警后, 先后调集了各种消防车120辆和两架直升飞机前 馆 往扑救,经过9个小时的救火,于中午12时36分 将大火扑灭。饭店第9层、第10层(面积达 4360m2)的装修、旅馆各种家具、陈设等基本烧 火 毁,死亡32人,受伤34人,失踪30多人。
办 4 .1 巴西焦玛大楼火灾 公 1974年2月1日上午,巴西圣保罗焦玛大楼发生
火灾,造成179人死亡,300人受伤,经济损失 楼 300余万美元。 火
灾
建筑火灾及防火概述
建筑火灾教训与建筑防火设计
办 公 楼 火 灾
建筑火灾教训与建筑防火设计
4.2火灾发展情况 办 1974年2月1日上午8:50,第12层北侧办公室的
采用石膏板吊顶。 火
灾
建筑火灾及防火概述
建筑火灾教训与建筑防火设计
1.2火灾发展情况 1985年4月9日,住在第11层16号房间的美国客 旅 人,酒后躺在床上吸烟引起火灾。由于火灾发 生在午夜,待肇事人被烟熏火燎惊醒逃出起火 馆 房间之后,才发现火灾。由于火灾发现的时间 火 晚,又没有组织及时的扑救,有6个房间被烧毁, 12个房间被烧杯,走道吊顶大部分被烧毁。火 灾 灾中,10人死亡,7人受伤;受灾面积达505m2, 经济损失25万余元。
的宴会厅发生火灾,大火燃烧了2h以上,经济 公 损失20余万元。 楼
火
灾
建筑火灾教训与建筑防火设计
5.2建筑概况
办 公 楼 火 灾
建筑火灾教训与建筑防火设计
5.3火灾发展情况
办
5.4主要经验教训 (1) 钢结构防火涂料经受住了火灾的考验,是可
靠的,可以推广采用。
公 (2)大楼在整个施工阶段,尤其进入室内装修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