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
建筑安全疏散规定(3篇)
![建筑安全疏散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6e856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3.png)
第1篇一、总则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火灾等事故造成的损失,确保建筑内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民用建筑,包括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
三、安全疏散的基本要求1. 疏散通道的设置与维护- 疏散通道应设置在建筑物的最短路径上,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疏散。
- 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满足人员疏散需求,一般不应小于1.2米,重要通道应不小于1.5米。
- 疏散通道内不得堆放物品,不得设置障碍物,确保畅通无阻。
- 疏散通道的照明设施应完好,夜间或紧急情况下应保证足够亮度。
2. 安全出口的设置- 每个建筑至少应设置两个安全出口,并应分散布置,两个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米。
- 安全出口应设置在建筑物两端,且应避免设置在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区域。
- 安全出口的宽度应满足人员疏散需求,一般不应小于1.4米,重要出口应不小于1.8米。
- 安全出口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如疏散指示灯、指示牌等。
3. 疏散楼梯的设置与维护- 疏散楼梯应设置在建筑物的最短路径上,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疏散。
- 疏散楼梯的宽度应满足人员疏散需求,一般不应小于1.2米,重要楼梯应不小于1.5米。
- 疏散楼梯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不得设置障碍物。
- 疏散楼梯的扶手应牢固,扶手高度应适宜。
- 疏散楼梯的照明设施应完好,夜间或紧急情况下应保证足够亮度。
4. 安全疏散门的设置与维护- 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不得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和折叠门。
- 疏散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2米,重要疏散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5米。
- 疏散门的开启方向应与疏散方向一致,不得设置门禁系统或自动门禁系统。
- 疏散门的门框、门扇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制作,并应满足耐火极限要求。
5. 疏散指示系统的设置与维护- 建筑内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系统,包括疏散指示灯、指示牌、疏散箭头等。
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距离要求
![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距离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1372b7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3.png)
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距离要求一般来说,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距离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建筑物应具备一定的抗火能力,防止火灾蔓延到疏散通道或疏散出口,确保人员能够通过疏散通道或疏散出口安全离开。
2.疏散通道的设置:建筑物应设置足够数量和宽度的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疏散。
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人员数量来确定,通常要求不小于1.2米。
3.疏散出口的设置:建筑物应设置足够数量和位置合理的疏散出口,确保人员能够顺利离开。
一般要求每层建筑都应设置不少于2个疏散出口,其中至少应有1个设置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处。
4.疏散通道和疏散出口的数量:疏散通道和疏散出口的数量应根据人员密度、建筑楼层高度和建筑物用途来确定。
高层建筑和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通道和疏散出口要求更为严格。
5.疏散设施的设置:建筑物应设置疏散标志、疏散指示灯等疏散设施,方便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迅速找到疏散通道和疏散出口。
6.消防设备的配备:建筑物应配备足够数量和规格合适的灭火器、灭火栓、消火器等消防设备,以便及时扑灭初起火灾。
7.人员疏散演练:建筑物的管理者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疏散演练,以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熟悉疏散通道和疏散出口的位置,并按指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
总之,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是为了保障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疏散,防止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建筑物的设计和管理单位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合理设置疏散通道和疏散出口,配备适当的消防设备,并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疏散演练,以提高火灾应急疏散的能力。
只有全面考虑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才能有效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消防安全疏散
![消防安全疏散](https://img.taocdn.com/s3/m/636da65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09.png)
消防安全疏散一、疏散预案1、制定疏散预案。
企业、学校等单位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专门的疏散预案。
疏散预案应包括疏散组织、疏散路线、疏散方式和疏散人员等内容。
2、疏散演练。
定期组织疏散演练,检查疏散预案的实施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人员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
二、疏散组织1、确定疏散责任单位。
单位应确定专门的疏散负责人和组织疏散人员,明确各人员的疏散职责。
2、疏散信息发布。
一旦发生火灾等事故,应及时通过广播、手机短信等方式向相关人员发布疏散信息。
3、疏散通道设置。
相关单位应合理设置疏散通道,保证人员能够快速、顺利地疏散,同时要合理配置疏散标识,确保在火灾发生后人员能够迅速找到安全出口。
三、疏散路线1、明确疏散路线。
单位应在疏散通道上设置疏散标识,指示人员清楚疏散的路线、出口和逃生通道。
2、避免堵塞。
单位应合理设置区域、车辆、设备等,避免在紧急情况下发生堵塞情况。
3、疏散道路畅通。
单位应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不得设置门栓、锁具等影响疏散的设施。
四、疏散方式1、有序疏散。
单位应组织员工有序疏散,避免挤推和踩踏,确保人员安全。
2、互相协助。
员工应相互协助,保持队形,保证人员疏散的顺利进行。
3、使用逃生装备。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员可以使用逃生装备,如逃生绳、逃生滑梯等。
五、疏散人员1、疏散人员分类。
单位应按照不同疏散对象,对人员进行分类指导和疏散。
2、疏散途中禁止返回。
一旦疏散开始,禁止人员返回危险区域或试图挽留疏散人员。
3、迅速疏散。
单位应规定疏散时间,以保证人员能在规定时间内安全疏散。
六、疏散后处理1、安全着陆。
单位应引导人员安全着陆,避免在逃生过程中再次发生伤害。
2、应急措施。
单位应安排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包括人员伤亡情况的统计、伤患的处置、通知家属等。
3、清理现场。
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疏散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七、疏散培训1、疏散培训。
单位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疏散逃生培训,提高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民用建筑防火要求与安全疏散设计
![民用建筑防火要求与安全疏散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925043cb90d6c85ec3ac647.png)
、
合理 设计避免 引发电气火 灾
就 目前我 国的建筑 电气 火灾事故 发生的原 因分析 来看 ,很多情 况下
都 是因为在 电气工程 的施工 中, 对于 电气线路 的敷设和 电气 设备 的安装 不 规范 而形成 的 , 为此, 若 能在 建筑 电气工 程施 工 中加强对 施 工设 计的 管理, 合理 设计 电气工程施 工方案 , 并在施 工 中采取 一定 的防火设计 , 就 能够最大 限度 的保 证民用 建筑的火 灾发生率 , 从而 为人们提 供一个 安全 有 保证的生活 环境 。
经验 , 对 民用建筑 防火 的要求 提 出了一 些建议 , 并指 出 了安 全疏 散设 计 中应 当注 意的 问题 。
一
主要 出于对 回路容量 、 总 线隔离器 的设置 、 电源布 线等 问题 的综合 考虑 , 避免 由于 回路 容量过 于庞大 、 总线 隔离器设 置不合理 而不 能充分 的保护 探测器 、 电源回路所 控制动 作执行元 件过 多从而 降低 系统 可靠性 的情 况
发 生。
2 、 针 对一些场合 的具体特 点, 合理选择探 测报警方 式 点 型火灾探测器 的选择 大家都 比较 熟悉,主要强 调的是 在一些特 殊
场 合应考 虑使用线 型探测 器, 而这 是大家 比较容 易忽视 的, 比如 在无 遮挡 大 空间宜选择 红外光束感烟 探测器 ,本人在 商场 中庭 及在室 内网球 场设 计 中都 使用 了红外光束感 烟探测 器 。在 电缆隧道 、 电缆 竖井 、 电缆桥 架 、 配 电装置 、 变压器等处 宜选择缆 式线 型定温探 测器 , 这 些细节 的考 虑都能 有效的提 高报 警系统 的可靠性 。 3 、 对于 消防水泵 、 消防风机 的控 制应采用多线 制直接手动 控制 消防水泵 、 防烟和排烟风 机 的控 制设备 当采用 总线编码 模块控 制时, 还应在 消防控制室 设置手动直接 控制装置 。该规定 的条文解释 : “ 消防水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https://img.taocdn.com/s3/m/206809d40b4c2e3f5627635f.png)
But everyone has forgotten that, no matter how warm and happy, and no matter how spring is approaching, it will also not be able to prevent the coming of the next winter.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安全疏散设施的建立,其目的主要是使人能从发生事故的建筑中,迅速撤离到安全部位(室外或避难层、避难间等),及时转移室内重要的物资和财产,同时,尽可能地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也为消防人员提供有利的灭火条件等。
因此,如何保证安全疏散是十分必要的。
建筑物中的安全疏散设施,如楼梯、疏散走道和门等,是依据建筑物的用途、人员的数量,建筑物面积的大小和人们在火灾时的心理状态等因素综合考虑的,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认真进行维护管理与检查,保障建筑物内人员和物资安全疏散,减少火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主要的疏散设施和管理要点如下: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施主要有疏散楼梯间和楼梯,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和疏散走道、安全出口以及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火灾广播、救生设施等。
超高层建筑还应包括避难层(间)和直升机停机坪等。
一、疏散楼梯间和楼梯疏散楼梯间和楼梯是建筑物中主要垂直交通设施,是安全疏散的重要通道。
根据防火要求,可将楼梯间分为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室外疏散楼梯四种形式。
(一)一般要求(1)楼梯间的设置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尽量避免袋型走道。
(2)在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布置,便于双向疏散。
(3)楼梯间(除与地下室相连的楼梯、通向高层建筑避难层的楼梯外)竖向要保持上下直通,在各层的位置不能改变。
(4)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OOh的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直通室外,当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
宿舍建筑设计防火与安全疏散要求
![宿舍建筑设计防火与安全疏散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676604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0.png)
宿舍建筑设计防火与安全疏散要求宿舍建筑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防火与安全疏散的要求,以确保住户在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逃生,并减少火灾导致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将从防火设计和安全疏散设计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防火设计要求:1.宿舍楼结构材料的选择:在选择宿舍楼的结构和装修材料时,应选择具有良好的抗火性能的材料,如阻燃玻璃、耐火砖等。
避免使用易燃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板等,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2.电气设备的安全设计:宿舍楼的电气设计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设备应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线路不发生短路、漏电等问题。
同时,需要合理设置过载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装置,以预防电气设备引发火灾。
3.防火巷道和防火门的设置:宿舍楼应设置防火巷道和可靠的防火门。
防火巷道宽度应满足紧急疏散的需要,并保持通畅,不得堆放杂物或堵塞。
防火门应符合相关标准,具备良好的阻燃性能和可靠的闭合功能。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宿舍楼应配备可靠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及时发现火灾,提醒住户疏散;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能够迅速进行灭火,将火势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二、安全疏散要求:1.宿舍楼疏散通道的规划:宿舍楼的疏散通道应设计并布置合理,宽度满足疏散需求,通道两侧的设施不得妨碍疏散。
疏散通道的标志、指示牌等应清晰明确,以便住户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找到逃生通道。
2.安全疏散门和紧急疏散出口的设置:宿舍楼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疏散门和紧急疏散出口,保证住户的快速疏散。
疏散门和紧急疏散出口应开启灵活,方便住户迅速逃离,不得设有锁具或其他阻碍开启的装置。
3.疏散楼梯的规划与布置:疏散楼梯作为主要的疏散通道,应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包括楼梯口的设置、楼梯的宽度、扶手的配置等。
楼梯口应设置自动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顺利明亮并找到楼梯。
4.疏散演练与意识培养:宿舍楼管理方应定期组织疏散演练,让住户掌握逃生技能和疏散路线,增强安全意识。
火灾事故中的建筑物疏散与逃生路线
![火灾事故中的建筑物疏散与逃生路线](https://img.taocdn.com/s3/m/f902d65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8.png)
火灾事故中的建筑物疏散与逃生路线发生火灾事故时,建筑物内的人员需要能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这极大地减少了人员伤亡的风险。
因此,建筑物的疏散与逃生路线的规划与设置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火灾事故中建筑物疏散与逃生路线的要点。
1. 合理规划疏散通道建筑物应当合理规划疏散通道,确保人员能够迅速到达安全区域。
首先,疏散通道应当足够宽敞,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与人员密度进行合理设计。
其次,通道应当尽量避免与火源区域相通,以减少火势蔓延的风险。
此外,为了提高人员疏散的效率,通道应当尽量直达出口或安全区域,避免复杂的弯道或盲区。
2. 设置明显的疏散标识在建筑物内设置明显的疏散标识对于人员疏散十分重要。
标识应当清晰易懂,能够引导人员迅速找到疏散通道与出口。
常见的疏散标识包括疏散指示标志、疏散门标志、疏散通道标志等。
这些标识应当在建筑物内明显可见,且配备足够亮度的照明设施以确保在火灾事故发生时任何人都能够轻松识别。
3. 配备逃生设施与器具在建筑物中设置适当的逃生设施与器具对于人员的疏散非常重要。
例如,自动喷水灭火设备、消防灭火器、疏散通道的防烟设备等都应当配备齐全,并定期检查与维护,以确保其可靠性。
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安装逃生楼梯、防烟楼梯、紧急避难层等生命安全设施,能够大大提高人员逃生的效率与成功率。
4. 建立有效的疏散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应当建立相应的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预案需明确指出各个岗位的职责与任务,包括安全人员的职责与疏散流程等。
这有助于提高人员的疏散意识与应变能力,确保在火灾事故发生时人员能够迅速反应并采取正确的疏散措施。
5. 培训与宣传建筑物的管理方应当定期组织火灾疏散培训与宣传活动,提高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火灾事故发生时的自救逃生技巧、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熟悉疏散通道与逃生器具等。
此外,可以定期进行消防演练,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人员对疏散与逃生的认识与了解。
安全疏散
![安全疏散](https://img.taocdn.com/s3/m/5984bf738e9951e79b8927f9.png)
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应满 足下列要求:
(1)疏散走道的应急照明,其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0.5lx;人 )疏散走道的应急照明,其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0.5lx;人 员密集场所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0lx;楼梯间内的地面最 员密集场所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0lx;楼梯间内的地面最 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5.0lx。 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5.0lx。 (2)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配电室和自备发电 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他房间的应急照 明,仍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 (3)疏散应急照明灯宜设在墙面上或顶棚上。安全出口标志宜设在 出口的顶部;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 1m以下的墙面上。走道疏散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20m。 1m以下的墙面上。走道疏散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20m。 (4)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设玻璃或其他不燃材料制作的 保护罩。 (5)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做备用电源,且连续 供电时间不应小于20min;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 供电时间不应小于20min;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 应小于30min。 应小于30min。
疏散指示标志
应设置应急照明的部位
(1)民用建筑、高层建筑(住宅除外)的封闭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避难 层(间); (2)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 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备发动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 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他房间; (3)观众厅、一定规模的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和商 业营业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4)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超过 20m的内走道; 20m的内走道; (5)建筑面积大于300m2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 )建筑面积大于300m2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 半地下室中的公共活动房间等部位。
关于建筑防火设计与安全疏散的探讨
![关于建筑防火设计与安全疏散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d0e18e3ba0d4a7302763af0.png)
关于建筑防火设计与安全疏散的探讨摘要: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为了能够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和人们的需要,消防领域也势必会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
因此,本文从建筑防火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关于防火分区设计的几点思考及安全疏散等问题,从根本上确保建筑消防的安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防火设计;安全疏散;趋势Abstract: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day, the life of people going through great changes. In order to be able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fire field will inevitably also lifted an unprecedented revolu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building fire design, discusses about the fire partition design several thoughts and safe evacuation, ensure that the fundamental building fire safety for your reference.Keywords: architecture; Fire prevention design; Safe evacuation; trend1、关于建筑设计防火的相关内容。
1.1总平面防火。
在总平面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地形、地势和风向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尽量避免建筑物相互之间构成火灾威胁和发生火灾爆炸后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并且为消防车顺利扑救火灾提供条件。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范文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98a918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a.png)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范文建筑物的防火与安全疏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规定,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确保能够在火灾事件发生时迅速有效地疏散人员,并防止火灾扩大。
本文将从建筑物的结构、消防设施、人员疏散等方面阐述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的重要性和应该采取的措施。
首先,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是防火与安全疏散的基础。
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到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划分,以及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
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划分是将建筑物空间按照功能和用途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防止火灾蔓延。
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是指材料自身的抗火能力,包括燃烧性能、隔热性能等。
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应该选择符合防火要求的建筑材料,并合理设置防火墙、防火门等设施,以保障建筑物的整体防火性能。
其次,建筑物应当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
在建筑物中设置消防设施是预防火灾和进行有效灭火的重要手段。
消防设施主要包括消防水源、自动灭火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等。
消防水源是指建筑物内外设置水源,以供灭火使用。
自动灭火系统是指通过自动感应设备,能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启动,进行灭火的系统。
消防报警系统是指能及时发现火警并发出警报的系统。
这些消防设施的设置要符合消防法规定,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灭火和疏散。
另外,建筑物的人员疏散是防火与安全疏散的关键环节。
建筑物的人员疏散要考虑到人员密度、疏散路径和疏散时间等因素。
人员密度是指建筑物中可容纳的人员数量,必须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性质来确定。
疏散路径是指人员疏散时所需要经过的道路和通道,必须要保持畅通,并设置合适的疏散标志和疏散指示灯。
疏散时间是指从发生火灾到所有人员疏散完成所需的时间,必须要尽量缩短,并进行合理的演练,以提高人员的疏散效率。
此外,还应该建立人员疏散的统一指挥系统,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人员。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范本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405490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9.png)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范本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是构建安全社会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和保障人们的安全疏散,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和安全疏散措施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就建筑物防火设计和安全疏散提出一些建议,以保障建筑物内员工和居民的安全。
建筑的防火设计是建筑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确定适当的消防设备,如消防栓、灭火器等。
其次,建筑物内应设置合理的消防通道和防火门,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疏散人员。
另外,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也要符合安全规范,不得使用易燃材料和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电线等。
总之,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筑安全规范,确保建筑物内的消防设备和电气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防止火灾的发生。
除了防火设计,安全疏散也是建筑物安全的关键环节。
首先,建筑物内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标识,如安全出口指示标识和疏散通道标识等,方便人们在火灾发生时寻找逃生通道。
其次,建筑物内应设置充足的安全疏散通道,保证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此外,建筑物内的疏散通道要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和阻碍疏散。
最后,建筑物内的人员应定期进行火灾疏散演练,提高火灾疏散的应急能力。
在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中,还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
首先,建筑物内应设置适当的火灾报警器,以便及时发现火灾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其次,建筑物内的防火门和避难层等消防设施要经常进行维护和检查,保证其正常使用。
此外,建筑物内的职工和居民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定期参加消防安全培训课程,了解火灾防护知识和安全疏散方法。
总之,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是确保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建筑物的防火设计中,要确保消防设备和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在安全疏散中,要确保设置明显的疏散标识和畅通的疏散通道。
另外,还要注意设置火灾报警器、维护消防设施和加强员工和居民的消防安全培训。
通过合理的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我们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的社会。
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设施检查方法
![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设施检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723d4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d.png)
消防电梯设施检查
消防电梯标识
检查消防电梯是否设有明显的“消防 电梯”标识,且标识符合规定要求。
消防电梯功能
测试消防电梯的紧急迫降、回降及应 答功能是否正常工作。
消防电梯设备
检查消防电梯内的报警装置、电话、 照明、排烟等设备是否完好无损,且 正常工作。
消防电梯通道
确保消防电梯通道畅通无阻,无杂物 堆放,且照明设施正常工作。
防设施。
培训与演练
定期对消防设施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和演练,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 力。
记录管理
建立消防设施运行管理记录,对设 施的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和记录。
消防设施故障处理与维修保养记录
故障报告
建立消防设施故障报告制度,及时报告故障并进行处 理。
维修保养记录
建立详细的消防设施维修保养记录,记录设施的维修 保养情况。
消防电源
检查消防电源的供电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电源切换是否正常 。
配电设施
检查配电设施的安装是否规范,电缆、电线是否老化、破损 。
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设施检查
应急照明灯
检查应急照明灯的照明效果是否良好,电池是否完好。
疏散指示标志
检查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是否醒目、规范,指示方向是否准确。
02
安全疏散设施检查
03
建筑灭火器及其配置检 查
灭火器配置原则
灭火器配置应满足消防法规和标 准要求,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 火灾危险等级等因素进行合理配
置。
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易于取用 的位置,且不影响安全疏散。
灭火器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确保其完好有效。
灭火器类型选择
01
根据火灾类型和危险等级,选择 不同类型的灭火器,如干粉灭火 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 器等。
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
![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ca403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0.png)
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因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些悲剧在很大程度上与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不合理有关。
因此,本文将从建筑的防火措施、安全疏散通道以及应急预案等方面探讨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的重要性及措施。
一、建筑的防火措施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的第一步是及早发现火灾,建筑中应装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该系统能够在火源初期就发出警报,提醒人们逃生,并及时通知消防部门进行灭火救援。
2. 防火分区设计在大型建筑中,应根据建筑结构和用途将建筑分成不同的防火分区,以防止火势扩散。
每个防火分区应配备独立的灭火器材,确保能够在火灾初期扑灭火源。
3. 防火墙和防火门在建筑中设置防火墙和防火门,能够有效隔离火势,延缓火势蔓延的速度,给人们提供更多的逃生时间。
防火门应具备耐高温、防烟、防火的特性,确保人员能够安全疏散。
二、安全疏散通道1. 疏散走廊和楼梯设计建筑中应设计宽敞的疏散走廊和楼梯通道,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顺利地疏散出建筑物。
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存在杂物或其他障碍物。
2. 疏散标识和照明设施疏散通道中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标识,包括指示箭头和紧急出口等,方便人们辨认和指引逃生方向。
疏散通道应安装紧急照明设施,保证在断电情况下仍然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确保逃生安全。
三、应急预案1. 灭火器材和自救设备的配备建筑中应配备一定数量、规格适当的灭火器材和自救设备,使人们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扑灭或者自救,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定期演练和员工培训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不仅应该停留在纸面上,还需要进行定期演练和员工培训。
演练中模拟真实火灾情况,让员工熟悉逃生路线和操作灭火器材的方法,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
综上所述,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对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防火措施、安全疏散通道以及应急预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火灾悲剧的发生。
建筑防火安全疏散ppt课件
![建筑防火安全疏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0efb06168884868762d692.png)
安全疏散设计
• 合理组织疏散流线
要求:a.简捷(减少疏散环境的影响,缩短疏散时间)
b.疏散通道不宜布置成“S”和“U”形,不宜设置台阶、突 然变窄
c.双向(至少有两个安全出口,避免设置袋形走道)
5.安全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
安全疏散设计
• 合理布置疏散设施
➢ 疏散设施的分类
按所处位置分:
水平疏散设施(疏散门、走道、楼梯间前室、安全出口、避难层等)
1.普通楼梯间(多层建筑常用) 2.设计规范
➢疏散楼梯梯段净宽为1.1米 ➢楼梯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当层数≤ 4层时,可将对外出口 设在距离楼梯间≤ 15米处)
2.封闭楼梯间 • 定义
➢ 当建筑标准不高且层数不多时,采用的不设前室的楼梯间,并 且用具有一定防火能力的墙体和门将楼梯与走廊分隔开,使其 具有一定的防烟、防火能力(四面有墙、设门)
6.疏散安全分区
• 疏散安全分区设立目的
安全可靠地疏散人群 减少烟气进入楼梯间,并防止烟气的扩散
• 疏散安全分区的分级
安全疏散设计
第一安全分区:走廊(安全性高于起火房间) 第二安全分区:前室(安全性高于走廊) 第三安全分区:疏散楼梯间(安全性高于前室)
经过三个安全分区,基本上到达相对安全的空间,完成疏散的过程。
2.封闭楼梯间 • 使用范围
a.高度<32米的二类高层建筑 b.与高层建筑主体部分直接相连的附属裙房,超过5层的公建 c.10至11层的通廊式住宅,12至18层的单元式住宅,超过6层的塔
式住宅
安全疏散设计
3.防烟楼梯间 •定义
在进入楼梯间入口前设置前室(阻止火灾时烟气进入)或阳台、凹 廊的楼梯间
安全疏散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疏散设施设计 第三节 单、多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第四节 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第五节 实例分析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范文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c7b63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0.png)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范文建筑防火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提高建筑防火意识,加强疏散能力,以下是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的范文,以供参考。
一、建筑防火意识和培训建筑防火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建筑师、设计师、施工单位等多个环节的配合。
首先,建筑师和设计师应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防火因素,采用防火材料和建筑结构,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防火意识,了解火灾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
可以通过开展防火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只有加强人们的防火意识,才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火灾的发生。
二、火灾疏散路线和出口标识火灾疏散是在火灾发生时人员逃生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合理规划疏散路线和设置明确的出口标识。
为了确保人们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应尽量保持疏散路线的畅通,避免堵塞和障碍物的存在。
同时,需要设置明确的出口标识,确保人们能够清楚地找到离开建筑物的出口。
出口标识应设置在显眼的位置,必要时应配备照明设备,以便在黑暗中也能清晰可见。
疏散路线和出口标识的设计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人们能够顺利、迅速地疏散。
三、疏散通道和逃生设施疏散通道和逃生设施是确保人们安全疏散的重要保障。
为了提高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应尽量保持疏散通道的畅通,避免障碍物的存在。
疏散通道的宽度、数量和位置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以满足人员疏散的需要。
此外,逃生设施也需要得到合理的设置和配置,包括紧急按钮、灭火器、喷淋系统等。
这些设施应放置在容易被人们发现和操作的位置,以便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使用。
通过合理设置疏散通道和配置逃生设施,可以提高人们的疏散效率,确保他们能够安全逃生。
四、应急演练和执法检查为了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和疏散能力,应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演练内容可以包括疏散逃生、火灾报警、灭火器使用等多个方面,让人们在模拟的火灾情况下熟悉疏散路线和逃生设施的使用方法,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三篇)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4ba97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00.png)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建筑防火是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安全疏散是建筑发生火灾时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建筑防火的重要性、安全疏散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规划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建筑防火的重要性建筑防火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防火措施,预防和控制火灾的发生及蔓延,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建筑防火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火灾发生时,人员的逃生和疏散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建筑能有效地抵御火灾,提供相应的安全疏散通道,才能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2.保护财产安全:建筑防火不仅对人员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对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防火措施和设施,可以最大程度地阻止火势的蔓延,减少财产的损失。
3.提高火灾扑救效率:建筑防火不仅可以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还能为火灾扑救提供更好的条件。
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建筑,可以提供便于消防人员扑救的通道和设备,最大限度地减少灾情蔓延,提高扑救的效率。
二、安全疏散的原则和方法在建筑发生火灾时,安全疏散是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关键环节。
安全疏散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快速疏散:火灾发生后应立即启动疏散程序,确保人员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
疏散通道应畅通无阻,人员应按疏散标志指示的方向有序地疏散。
2.安全疏散:疏散通道应设置合适的规模和数量,通道的宽度和长度应满足人员流量的需要,通道应尽量缩短,避免封闭空间和狭窄通道。
3.分散疏散:疏散通道的设置要分散布局,避免出现人员拥堵和堵塞的情况。
建筑物内部应设置多个独立的疏散通道,便于人员选择最近的通道进行疏散。
4.易于辨识:疏散通道和出口应明显标示,以便人员能迅速识别。
标志应设置在眼睛易于追踪到的位置,标识的颜色和形状应明亮醒目,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
安全疏散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人员集结:火灾发生时,人员应尽快到达事前确定的集结点,避免在疏散过程中产生迷失、混乱等情况。
集结点应设置在安全的区域,便于统计人数和指挥疏散。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三篇)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b0f70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7.png)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在建筑物的设计、建设和维护过程中,防火与安全疏散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它们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内部的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的相关内容。
一、建筑物防火设计1.建筑材料的选择:在建筑物的防火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建筑材料应具备良好的阻燃性能,能够阻止火势的扩散。
同时,建筑物内部的电线电缆和管道等设施也应选择阻燃材料。
2.消防系统的建设:在建筑物的设计中,消防系统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等。
这些系统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迅速发现并扑灭火灾,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防火隔离和通道设计:建筑物内部应设置合适的防火隔离措施和疏散通道。
防火隔离可以将火势限制在一定区域内,减少火灾对整个建筑物的影响。
疏散通道应设置合适的宽度和坡度,保证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4.安全疏散设施的建设:建筑物内部还应设置适当的安全疏散设施,如应急照明、安全出口指示标识等。
这些设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引导人员快速、安全地疏散。
5.定期巡查和维护:建筑物的防火设施定期巡查和维护是确保其正常工作的重要手段。
包括消防设备的年度检查、防火门窗的维修保养等。
只有保证这些设施的正常运作,才能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
二、建筑物安全疏散1.人员疏散意识的培养:建筑物内部的人员疏散意识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人员应定期参与火灾疏散演练,熟悉疏散路线和疏散方法。
同时,应建立起疏散指挥体系,确保火灾疏散工作的有序进行。
2.合理安排安全出口:建筑物内部应合理安排安全出口,保证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疏散。
安全出口的设置应充分考虑人员疏散的数量和速度,灵活设置出口位置和数量。
3.防止疏散通道堵塞:在建筑物内部,防止疏散通道的堵塞非常重要。
这可以通过合理设置物品摆放、定期清理通道、设置防火门等方式来实现。
只有保证通道的畅通,才能保证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对于多层建筑,疏散走道的最小宽度不应
小于1.1m;高层建筑疏散走道的宽度按表9.2的规定
消防电梯
设置范围是:一类高层民用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的塔式
住宅;12层及12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宿舍或高度超过32m的 其他二类民用建筑。对于高层民用建筑的主体部分,楼层面积
不超过1500m2时,应设置一台消防电梯;超过1500m2,但小
建筑物耐火等级
一般而言,一级耐火建筑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屋
顶、砌体墙组成的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二级耐
火建筑与一级基本相似,但所用材料的耐火极限
可较低;三级耐火建筑为木屋顶、钢筋混凝土楼 板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四级耐火建筑为木屋 顶,难燃体楼板和墙组成的可燃结构。具体内容 详见表9.1所示。
安全疏散 保证安全疏散的基本条件
(2)
防烟楼梯是指在楼梯入口设有前室或设有专供 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 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防烟楼梯是高层建筑中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①凡是高度超过24m的一类建筑和高度超过32m
左侧为防烟楼梯间右 楼梯间
(3)封闭楼梯
不带前室,只设有能阻挡烟气进入的双向弹簧 门或防火门(高层建筑中)的楼梯间称为封闭楼梯。
建筑防火分区及防火分隔物
建筑物的类别和防火等级 燃烧性能
燃烧性能指组成建筑物的主要构件在明火或高 温作用下,燃烧与否,以及燃烧的难易。按燃烧性 能建筑构件分为非燃烧体、难燃烧体和燃烧体 非燃烧体,指用非燃烧材料制成的构件。非燃 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 不微燃、不炭化的材料。如天然石板材
五 建Βιβλιοθήκη 筑防火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建筑物的类别和防火等级、安全 疏散距离、防火间距、建筑防火分区和防火分隔物, 其中重点是建筑物的类别和防火等级,其他内容作
一般了解。
火势太大逼退救援直升机 楼层太高水枪鞭长 莫及
救援设备高度不够,消防人员采取从隔壁 大楼喷射水柱的办法来控制火势
本章内容
建筑物的类别和防火等级 安全疏散 防火间距
场逃往安全避难场所的通道。疏散走道的设置应保 证逃离火场的人员进入走道后,能顺利地继续奔向 楼梯间,到达安全地带。
(1)走道应简捷,尽量避免宽度方向上急剧变
化。不论采用何种形式的走道,均应按规定设有疏
(2)在1.8m高度内不宜设有管道、门垛等突出
物,走道中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疏散门的开启 (3)避免设置袋形走道。因为袋形走道只有一
于4500m2时,应设置两台消防电梯;每层面积超过4500m2时,
消防电梯和普通电梯只是功能上的区别,增加了紧急迫降
功能或消防员操作功能,消防电梯采用双路电源,。消防电梯 发生火灾时接受指令,及时返回首层,不再接纳乘客只供消防
人员使用。
(1)
在同一高层建筑里,要避免将两台以上的消防 电梯设置在同一防火分区内,否则消防电梯难以发 消防电梯应设前室,这个前室同防烟楼梯间的 前室一样具有防火、防烟的功能。
(4)室外疏散楼梯
对于平面面积较小,设置室内楼梯有困难的建 筑可设置室外疏散楼梯。 在设计室外疏散楼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室外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m,倾斜度 不得大于45°,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低于1.1m ②室外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应采用耐火极限
不低于1h的不燃烧材料。
疏散走道
疏散走道是指火灾发生时,楼内人员从火灾现
出口的宽度不宜小于0.9m。出口处若加盖加锁,则 (4)为保证避难人员和飞机的安全,停机 坪的适当位置设1~2个消火栓。为了保证在夜间的
使用,应设置照明灯。
避难层
在一般情况下,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旅馆、
办公楼和综合楼,应设置避难层或避难间,作为火 灾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设施之一。避难层是供人 员临时避难使用的楼层;避难间是为避难时使用的 若干个房间。
屋顶直升机停机坪
高层建筑尤其是超高层建筑,在屋顶设置直升
机停机坪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保障楼内人员安 全撤离,争取外部的援助,及时为空运消防人员和 空运必要的消防器材提供条件。
(1)停机坪的平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矩
(2)停机坪设置位置:一种是直接设在屋顶层,
(3)通向停机坪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且每个
量靠近电梯间布置。
第二,在竖向布置上疏散楼梯应保持上、下畅 通。
疏散楼梯的形式按照防烟火作用可分为敞开楼
梯、防烟楼梯、封闭楼梯和室外疏散楼梯 (1)敞开楼梯 敞开楼梯是在平面上三面有墙、一面无墙无门 的楼梯间,其隔烟阻火作用最差,使用范围为五层 及五层以下的公共建筑或六层及六层以下的组合式 单元住宅。若用于七至九层的单元式住宅,敞开楼
耐火极限
耐火极限指建筑构件遇火后能支持的时间。对 任一建筑构件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起, 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 为止的这段时间,即为该构件的耐火极限,用小时 (h
建筑构件达到上述三个状态之一,就达到了耐 火极限。失去隔火作用指具有分隔作用的构件,背 火面平均温度达到140℃,或背火面任意一点温度达 到180℃,或背火面任一点的温度达到220℃,此时
难燃烧体,指用难燃烧材料制成的构件,或用 带有非燃烧材料保护层的燃烧材料制成的构件。难 燃烧材料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 难微燃、难炭化,当火源移走后燃烧或微燃立即停 止的材料。如抹灰板条
燃烧体,指用燃烧材料制成的构件。燃烧材料 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立即能起火 燃烧或微燃,且火源移走后仍继续燃烧或微燃的材
(1) (2)
(3)
(4)
合理设置安全疏散设施
安全出口主要有疏散楼梯、消防电梯、疏散门、
(1)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在特殊情况下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疏散楼梯
疏散楼梯是供人员在火灾紧急情况下安全疏散
所用的楼梯。疏散楼梯的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在平面上应尽量靠近标准层(或防火分 区)的两端或接近两端出口设置,这种布置方式便 于进行双向疏散,提高疏散的安全可靠性;或者尽
(1)避难层的形式选择
避难层的形式有两种:与设备层结合使用的避
(2)避难层的安全疏散
为了保证避难层在建筑物起火时能正常发挥作 消防电梯作为一种辅助的安全疏散设施,在避 难层必须停靠,而普通电梯因为不具排烟功能,在 在避难层通道上应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火灾事 避难层应设独立的防排烟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