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合集下载

肉鸡养殖技术详解ppt课件

肉鸡养殖技术详解ppt课件
• 3.笼养:饲料利用率高,饲养面积利用率高,减轻 劳动强度,生产率高。减少鸡与粪便的接触,肠道 细菌性病和球虫病不易发生。但易发生损伤,投资 高,通风难掌握。
肉鸡养殖技术知识讲座
三、肉鸡场的科学管理
•1.饲养成功的关键因素
(1).优良的品种(遗传); 目前主要有三种品种:科宝、罗斯308、AA+ (2).优质的饲料和洁净的饮水;(营养因素) (3).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 (4).舒适的鸡舍环境;(温度、湿度、通风和良好的养殖设 备) •生产效益=(遗传+营养+生物安全)×饲养管理 由此可以看出饲养管理的重要性
肉鸡养殖技术知识讲座
4. 适宜的空气湿度(50-70%)
湿度大,导致垫料潮湿,爪垫问题,氨气浓度增加,热 应激。湿度小,鸡舍粉尘含量增加,破坏呼吸道完整,疫病 发生。z较重的疫苗反应,鸡体容易脱水。
5. 合理的密度有利于生长发育
合理的密度保证提供鸡的活动、休息、采食和饮水的位 置。密度过大将降低生长速度、成活率、垫料质量和胴体质 量。一般规律体重大密度小,屠宰日龄大密度应小,通风系 统差密度应小,反之密度课增加。(密度:大鸡13只/米² 中 期 20只/米² 前期 30 只/米²)高温季节宜小,低温季节可 增加,但必须保证采食和饮水位充足。前期小鸡密度大,随 着小鸡不断的长大,要进行适当的扩群,扩群前一定要进行 预热,扩群时一定要扩少、扩勤。
肉鸡养殖技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识讲座
结束语
总之,饲养肉鸡要细心,要多观察,多总结。 每一个鸡舍条件不同,管理过程就有差异,需要总 结出适合自己鸡舍条件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这样 才能把肉鸡养好,才能创造效益最大化。
不对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肉鸡养殖技术知识讲座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确定肉鸡养殖品种和数量:选择适合自己经济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养
殖品种和数量,建议初养者选择稳产品种。

2.确定鸡舍建设:建鸡舍要考虑环境、防疫、通风等因素,以充足的
日照、保持舍内卫生,确保肉鸡舒适度。

3.饲料选择和合理配比:选择高质量饲料、保证充足饮水,在不同年
龄段合理配比饲料,养殖效果会更好。

4.做好预防疫苗注射:全面预防肉鸡传染病,对症注射预防疫苗,月龄、体重、疫情等不同情况下注射疫苗。

5.定期清洁和消毒:饮水器、饲料器,窝笼等肉鸡饲养设施要定期清洁,消毒,减少疾病传播。

6.精细化管理:通过掌握肉鸡健康指标、日常行为的改变来掌握其生
长情况,合理处理鸡群的排泄物,并注意密切观察肉鸡的饮食、饮水和卫
生状态等,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处理。

7.控制环境温度:要根据肉鸡的适宜温度,合理调整鸡舍的温度,保
持室内温度适宜,才能保证肉鸡的生长和健康。

8.做好采食和饮水监管:采食和饮水是关键因素,保持鸡舍内饲料容
易采食,水源的清洁、充足。

可减少饲料、水的浪费,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9.强化其它饲养条件:饲养过程中需注意氧气充足、通风要好;定期
换一批饲料,疫情防范,合理添加微量元素等。

笼养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笼养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笼养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笼养肉鸡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模式,它可以提供良好的环境控制和养殖效率。

以下是一些笼养肉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1.笼舍设计:确保笼舍设计符合肉鸡的需求。

提供足够的空
间,每只肉鸡的可用面积应满足标准要求。

要使鸡舍通风
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日常饲养管理:饲喂均衡的饲料,注意饲料的品质和营养
成分。

按照饲料供应商提供的投喂量和投喂频率进行喂养。

同时,确保肉鸡有充足的饮水,清洁和更换水器。

3.疾病预防和管理: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包括定期进行疫苗
接种和驱虫。

随时观察肉鸡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迹象,
应及时采取措施。

4.环境控制:保持鸡舍内的适宜温度和湿度,特别是在高温
季节注意降温措施,如利用通风设备、喷雾系统等。

确保
适宜的光照条件,提供适当的光照周期。

5.定期清洁和消毒: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积聚物,包括清除粪
便和废料。

定期进行鸡舍的消毒,杀灭病原体和减少臭味。

6.肉鸡管理记录和监控:建立肉鸡管理记录,记录饲料投喂、
健康状况、疫苗接种等信息。

监测鸡舍环境指标,如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

7.屠宰和出栏:根据肉鸡的生长周期,确定适当的屠宰时间,
遵循卫生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屠宰和处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笼养肉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但请注意,具体的饲养管理需根据地区、品种、养殖规模等因素进行调整和实践。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肉鸡饲养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养殖效益,促进行业发展。

下面是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场地选址和环境准备1.场地要求选址应远离工业区,污染源以及人口密集区,地势应平坦,土地应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地酸碱度适宜;同时要方便通行,土地产权清晰,养殖场区周边设施完善。

2.环境准备要做好场地的环境卫生管理,加设洗手设备,消毒水池等卫生设施。

场地内要保持干燥,避免积水或泥泞。

同时,排出室内的异味气体,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通风。

二、饲料管理1.饲料类型肉鸡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饲料组成不同,雏鸡期可以选择高蛋白饲料,生长后期可以加入谷物饲料等,鸡苗在刚孵化完需要喝葡萄糖饮料进行补充营养。

2.饲喂方法根据鸡的生长状态和不同的饲料需求,定时定量的喂食。

适量补给蛋白质和矿物质,防止饥饿和过度饱和。

三、疫病防治1.日常防护对肉鸡场内的病菌、虫害等常见疫源进行消杀,及时清理饮水和饲料设施,保证环境清洁卫生,避免过度混养和密度过大。

2.疫苗预防对疫苗免疫要坚持按照要求来进行,避免空窗期的产生,减少因免疫不当所导致的病患。

四、管理规范1.定时检雏为了及时发现弱小幼雏,及时处理畸形和患病幼雏,必须定期检查、分层、分口,以损失最小化。

2.安全设施要加强管理,厂房门窗、周界围栏应完好无缺,防止外来致命威胁如鸟类、昆虫等的侵入。

3.员工培训为了促进饲养技术的不断提升,必须对员工的业务技能、安全操作规范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水平。

总之,现代肉鸡饲养在管理上要做好环境卫生、饲料管理、疫病防治、管理规范等几方面的技术要点,提高养殖效益,保证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肉鸡饲养管理技术是指在养殖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和饲养效益。

良好的饲养管理技术可以保障肉鸡的健康生长,提高肉鸡的肉质品质,增加养殖效益。

本文将从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疾病预防和饲养管理四个方面介绍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一、饲料管理1. 饲料配方:根据肉鸡生长的不同阶段和需求,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并定期进行饲料质量检测,确保饲料的营养成分符合肉鸡需求。

2. 饲料投喂:按照肉鸡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投喂次数,避免过度喂养或饲料浪费。

3. 饲料管理:定期清理饲料槽、喂食器等设施,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干燥,避免饲料受潮霉变。

二、环境管理1. 温度控制:根据肉鸡的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合理调节鸡舍的温度,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2. 通风换气:保持鸡舍内空气流通,及时排除鸡舍内的污浊空气和氨气,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3. 光照管理:合理安排光照时间和强度,促进肉鸡的正常生长和繁殖行为。

三、疾病预防1. 预防接种: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和养殖规模,合理制定疫苗接种计划,确保肉鸡免疫力的提高。

2. 卫生消毒:定期对鸡舍、设备和饮水设施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滋生。

3. 饲养密度:合理控制肉鸡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四、饲养管理1. 定期测体重:通过定期测量肉鸡体重,了解肉鸡生长状态,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和投喂量。

2. 水源管理:保证饮水设施的清洁,定期更换饮水设备中的水源,确保肉鸡饮水的卫生和新鲜。

3. 定期体检:定期请兽医对肉鸡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肉鸡的疾病问题。

4. 疾病隔离:对于出现疾病症状的肉鸡,应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疾病传播。

通过科学合理的肉鸡饲养管理技术,可以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和饲养效益。

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疾病预防和饲养管理是肉鸡饲养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管理,才能确保肉鸡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效。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的饲养管理是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的重要环节。

以下为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的具体内容:
1. 饲料的选择和配制
合理的饲料配方是保证肉鸡健康、生长发育以及生产性能的重要条件。

在饲料中应包含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必需营养素,以满足肉鸡生长发育的需要。

2. 饮水供应
清洁、新鲜的饮水是维护肉鸡健康和生产的重要因素。

应保证肉鸡能够随时进食和饮水,同时要注意每天更换水,确保饮用水的卫生和清洁。

3. 温度控制
肉鸡适应温度范围较窄,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肉鸡的生长和健康。

应根据肉鸡的生长阶段和当地气候特点进行温度控制,确保肉鸡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生长。

4. 疾病防治
肉鸡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疾病的威胁,应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

同时要加强养殖环境和卫生管理,保持肉鸡场的清洁和卫生。

5. 养殖密度
养殖密度是影响肉鸡生长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应根据鸡舍大小和肉鸡的生长特点合理调整养殖密度,避免肉鸡之间互相挤压和压死现象的发生。

6. 光照控制
光照是影响肉鸡生长和生产的重要因素。

应根据肉鸡的生长发育特点和需要,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确保肉鸡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生长。

7. 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是保证肉鸡健康和免疫力的重要环节。

应定期请专业兽医进行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及时排除疾病和病原体的危害。

以上为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的简要介绍,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全面提高肉鸡生产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肉鸡饲养管理技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肉鸡的产出效率、保障肉鸡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肉鸡饲养的环境管理、饲料管理、疫病预防控制等方面介绍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一、环境管理1. 温度控制肉鸡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在20~26摄氏度之间,因此在饲养肉鸡的过程中要保持合适的温度,特别是在冬季和夏季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

在冬季,可以采取加热等措施来保持室内温度,避免肉鸡受冷受饿。

夏季要做好降温工作,可以采取通风、降温设备等措施来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2. 适宜的湿度适宜的湿度对于肉鸡的生长和健康同样重要。

肉鸡场的湿度一般控制在60%~70%之间为宜,湿度过高容易造成空气不流通,增加疾病的传播,湿度过低则容易导致肉鸡的水分丢失过多,影响生长发育。

3. 合理的光照光照对于肉鸡的正常生长和生理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合理的光照管理是肉鸡饲养管理技术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一般来说,每天肉鸡需要12小时的光照时间,夜间需要暗淡的灯光。

光照的合理管理可促进肉鸡的食欲和生长发育,提高肉鸡的产蛋率和肉质的品质。

二、饲料管理1. 合理的饲料配比肉鸡的饲料配比要均衡,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种营养成分。

合理的饲料配比可以提高肉鸡的生长速度,降低饲料的成本,同时也能够保证肉鸡的健康和免疫力。

2. 定时定量喂养肉鸡的定时定量喂养是保证肉鸡正常生长的重要环节。

通常每日喂食2~3次,量要适中,不能过多或过少,否则容易造成肉鸡的发育不良或者浪费饲料。

3. 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饲料的质量和卫生对于肉鸡的生长与发育非常重要。

合格的饲料应该是无霉、无异味、无异物的。

饲料的存放要注意通风干燥,避免潮湿和发霉,以确保饲料的营养成分不受影响。

三、疫病预防控制1. 定期消毒肉鸡饲养场的定期消毒是预防疫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往往容易在饲养场内繁殖滋生,通过定期的消毒可以有效地杀死病原微生物,减少疾病的传播。

肉鸡饲养管理

肉鸡饲养管理

肉鸡饲养管理
肉鸡饲养管理指的是在养殖肉鸡过程中,有效地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使得肉鸡在
生长过程中健康、快速地发育,最终获得更好的肉质和产量,并确保养殖的经济效益。

一、环境管理
1.舒适的环境条件:保持鸡舍内温度、湿度、氨气浓度和光照等合理,为肉鸡营造舒
适的生长环境。

2.通风并消毒:通风是提高鸡舍空气质量的必要措施,消毒则能有效地杀死细菌,预
防疫病的发生。

二、饲料管理
1.科学配合饲料:根据不同阶段的鸡龄和生长需求,科学合理地配合营养丰富的饲料,使得肉鸡健康生长,达到最佳的肉质和产量。

2.餐次控制:合理控制每次喂食的饲料量和次数,以保证肉鸡的饮食空间和营养摄入量。

三、健康管理
1.疫病预防:定期对肉鸡进行消毒和淘汰不健康的肉鸡,预防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2.疫苗接种:根据不同的疾病预防需要,对肉鸡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提高鸡群的免
疫力。

3.药品使用:在病情无法避免时,应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减少药物对肉鸡的伤害。

四、生产管理
1.选种选配:根据鸡种特点和生产需求,选用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抗病力强等良
种肉鸡。

2.鸡舍管理:合理规划鸡舍布局,细化管理细节,确保肉鸡安全、卫生和舒适。

3.及时收获:合理控制饲养期,及时收获肉鸡,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以上为肉鸡饲养管理的一些重要措施,尤其是环境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更是
饲养肉鸡的基本要求。

只有在科学、全面、系统的管理下,才能够养出高品质的肉鸡,为
肉鸡养殖业提供更持久、可持续的发展。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畜牧兽医XUMUSHOUYI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赵 静肉鸡具有采食量高,生长快,饲养周期短,料肉比低等特点。

因此饲养风险低,资金周转快,是很多养殖户首选的致富门路。

本文笔者就如何养好肉鸡,提高生产效益浅谈自己的饲养经验。

1 接雏前准备1.1 鸡舍位置鸡天性胆小,怕受惊吓,突如其来的响声,和天敌的瞬间攻击,都会给鸡群带来一定的应激反应,严重时造成死亡,所以鸡舍应建在远离噪音、地势高、排水好,背风向阳的地方。

1.2 需用设备鸡舍内应准备温度计、垫草、食槽、饮水盘、保温设施等等。

1.3 病菌杀灭接雏前必须对鸡舍病菌进行彻底杀灭,以保证肉鸡良好的生活环境,墙壁先用清水彻底冲刷一遍后,再用2%的火碱或10%的石灰水再次冲刷,饮水器、食槽用2%-3%的来苏尔浸泡消毒,并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4-15克、福尔马林28-30毫升混合熏蒸,消毒后密封1-2天。

2 接雏及饲养管理2.1 全进全出制一批没出栏又接一批雏鸡,是养鸡业中的大忌,导致疾病交叉感染,给养殖户带来无法想象的财产损失。

因此,应在前一批出栏后,对鸡舍和用具进行严格消毒,1周后再进下一批雏鸡,可有效减少疾病循环,大大提高成活率,增加收入。

2.2 雏鸡挑选优质的肉鸡品种,可缩短饲养周期,减少饲料报酬,如爱拔益加肉鸡又称 AA肉鸡,35日龄体重可达1.78公斤。

爱维茵肉鸡7周龄体重可达2.95千克等。

选择健康父母代,无垂直传播疾病(如鸡白痢、伤寒、副伤寒、大肠杆菌病和慢性呼吸道病等)非疫区的鸡苗。

鸡苗挑选原则应大小均匀,初生重保持在38-39克,手握鸡苗挣扎有力;羽毛干净、光滑,叫声清脆,眼睛明亮有神,嘴巴四肢有光泽,肚脐干净没有粪便;没有脱水现象等。

2.3 育雏温度雏鸡自我调节体温的能力差,一般育雏室温度1-5日龄32-33℃,6-10日龄30-31℃,11-15日龄28-29℃,16-20日龄26-27℃,21-30日龄24-25℃,31-40日龄22-23℃,40日龄以后温度19-21℃。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是指对肉鸡进行合理饲养和管理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这些技术要点包括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疾病防控、育种选优等方面,下面详细介绍。

一、饲料管理
1.合理配置饲料配方,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肉鸡需求,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保证肉鸡养分的平衡和需求的满足。

2.控制饲料的水分含量,合理控制饲料中水分,避免出现发霉、变质等问题。

3.定时、定量喂养,确保肉鸡的饲料摄入量和饲养时间,避免浪费和鸡只之间的竞争。

二、环境管理
1.保持饲舍干燥、整洁,定期清理鸡舍,清除鸡舍中的粪便、杂草、垃圾等。

2.合理通风,确保饲舍内空气的流通,避免鸡舍内产生过热、缺氧等情况。

3.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根据肉鸡的生长阶段和环境要求合理调控鸡舍内的温度和湿度。

三、疾病防控
1.做好疫病预防工作,进行疫苗接种,定期进行免疫注射,及时处理疫病的发生。

2.定期做好饲料和环境的消毒,杀灭潜在的病原体和寄生虫,保持饲舍的卫生。

3.加强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育种选优
1.根据市场需求和肉鸡品种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肉鸡品种。

2.合理选择种鸡,选择健康、毛色艳丽、身体结构健全、生长迅速的种鸡,为育种提供优良的基因。

3.进行肉鸡的筛选,根据生长速度、肉质品质、繁殖性能等指标,选出优质的肉鸡,为后续的肉鸡繁殖和出栏提供良好的种源。

肉鸡的饲养管理及注意事项

肉鸡的饲养管理及注意事项

肉鸡的饲养管理及注意事项肉鸡饲养管理及注意事项:让肉质更优良、生长更快速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类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肉鸡作为我国肉类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肉质和生长速度备受关注。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肉鸡养殖效益,本文将介绍肉鸡的饲养管理及注意事项,帮助养殖户实现肉鸡优质高产。

二、肉鸡饲养管理要点1.饲养环境:肉鸡饲养环境对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

养殖户应确保鸡舍内空气质量良好,通风顺畅,避免有害气体积累。

同时,控制鸡舍内温度和湿度,使其适宜肉鸡生长。

2.饲料和营养:饲料是肉鸡生长的物质基础,饲料质量和营养水平直接关系到肉鸡的生长速度和肉质。

养殖户应根据肉鸡的生长需求,选择优质饲料,并确保饲料中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平衡。

3.饮水管理:水是生命之源,保证肉鸡充足的饮水对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养殖户要定期检查饮水设备,确保饮水系统正常运行,避免水质污染。

4.疫病防控:疫病是肉鸡养殖中的最大隐患,做好疫病防控工作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

养殖户要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发现疫情及时处理。

5.光照管理:合理的光照对肉鸡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养殖户应根据肉鸡的生长阶段调整光照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光照或光照不足。

6.环境卫生:保持鸡舍环境卫生是预防疫病的重要措施。

养殖户要定期清理鸡舍粪便,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病原菌滋生。

三、肉鸡养殖注意事项1.选购优良品种:选择生长速度快、肉质优良的肉鸡品种,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益。

2.适时淘汰:根据肉鸡的生长状况,适时淘汰低产、病弱鸡,降低养殖成本。

3.注重肉鸡福利:在养殖过程中,关注肉鸡的福利,减少不必要的痛苦。

4.安全生产: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确保养殖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总之,通过以上肉鸡饲养管理措施和注意事项,养殖户可以实现肉鸡优质高产,提高养殖效益。

同时,也为市场提供安全、优质的肉类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肉鸡饲养是一项繁琐的工作,需要牧户认真细致地进行管理。

以下为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1. 饲料管理饲料是肉鸡生长的重要因素,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合理配制饲料。

孵化后2~3天内,宜给予初仔鸡专用饲料;随着生长,应按照肉鸡生长的阶段配制饲料,保证鸡只得到足够的营养。

2. 温度管理肉鸡成长需要适宜的温度环境,宜在摄氏18度-摄氏24度之间,保持稳定的室温。

在寒冷时期加强保温,不要让鸡舍内外温差过大,也不要在高温环境下饲养,以免影响鸡只健康和生长。

3. 光照管理合理的光照也是肉鸡健康和生长的关键因素,应根据生长阶段给予适当的光照时间。

初生鸡不需光照;3-4周龄之前,每天应给予8小时的光照;4-5周龄时,每天应达到12小时的光照;5-6周龄达到16小时左右的光照。

4. 环境卫生鸡舍的环境卫生对肉鸡的健康与生长至关重要。

要保持鸡舍内部的卫生干净,尤其是排泄物的清理,要及时清理,防止污染空气和水质,并利用消毒剂进行鸡舍清洁和消毒。

5. 疫病预防肉鸡生长过程中,经常容易受到各种疾病和病毒的侵扰。

因此,要做好疫病预防工作,保证鸡只健康成长。

饲养前应对饲料和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并加强鸡舍卫生管理,在饲养过程中,应经常观察鸡只的健康状况,并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6. 喂水管理肉鸡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保障,要保持水源的干净清洁,检查、清洗消毒水器,及时补充水源,防止鸡只因水源不足而生病或死亡。

7. 饮用水消毒为了保持肉鸡的身体健康,饲养场应当为其提供干净卫生的饮水。

在饮用水病毒及细菌较为复杂的条件下,应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消毒。

总之,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非常细节,并需要有耐心和细心的耕耘。

只有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实践中,才能培育出健康快速生长的肉鸡。

肉鸡养殖关键技术

肉鸡养殖关键技术

肉鸡养殖关键技术肉鸡养殖是畜禽养殖业中的重要分支之一,也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领域。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肉鸡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也变得尤为重要。

肉鸡养殖关键技术是指肉鸡养殖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一些关键性技术,包括饲养管理、环境控制、疾病防控等方面的技术要点。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肉鸡养殖关键技术。

一、饲养管理1. 饲料配制:肉鸡的饲料主要包括玉米、豆粕、鱼粉等,其中玉米是主要能量来源,豆粕是主要蛋白质来源,饲料中还要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合理的饲料配制是肉鸡健康成长和高产的关键。

2. 饮水管理:肉鸡对水的需求量很大,而且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肉鸡的健康和生长情况。

保持饮水的清洁和及时补充饮水是十分重要的。

3. 饲养密度:合理的饲养密度可以减少鸡群之间的压力,避免鸡群间的争斗,从而减少损失,提高饲养效益。

4. 定时定量饲喂:要养成定时定量饲喂的习惯,饲喂时间和数量要有规律,避免过度或不足的饲喂,影响肉鸡的健康和生长。

二、环境控制1. 温度控制:肉鸡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在20℃~28℃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影响肉鸡的食欲和生长,因此需要根据季节变化和肉鸡的生长阶段对鸡舍进行恰当的保温和通风。

2. 湿度控制:适宜的湿度有助于肉鸡的新陈代谢和呼吸,但是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影响肉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因此需要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并保持空气流通。

3. 光照控制:适当的光照可以促进肉鸡的生长和发育,一般来说,每天12-14小时的光照时间是比较适宜的。

4. 空气质量控制: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及时清理粪便,防止氨气浓度过高,影响肉鸡的健康。

三、疾病防控1. 注重生物安全:肉鸡繁殖密度大,容易发生疾病传播,加强鸡舍内的消毒和防疫工作至关重要。

2. 合理用药:在饲养管理中,及时发现肉鸡的异常情况,并实施合理用药,防止疾病的扩散和传播。

3. 定期检查:定期请病理专家对肉鸡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预防工作。

最新肉鸡养殖管理制度

最新肉鸡养殖管理制度

最新肉鸡养殖管理制度一、肉鸡品种选用首先,肉鸡养殖的管理制度要从选用适合的肉鸡品种开始。

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生长速度、肉质品质和抗病能力,养殖户应根据自己的养殖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

比如,玉米品种适合养殖户自己饲料配制,而桃金孔肉鸡则适合规模化养殖。

二、科学饲养管理科学饲养管理是肉鸡养殖的基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饲料配方: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肉鸡,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确保肉鸡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2.合理饲喂量:控制肉鸡的饲喂量,避免过度喂食导致生长缓慢或肠道疾病。

3.合理喂养时间:肉鸡的喂养时间应稳定,避免饲料断时或夜间饲喂导致的鸡头颈部肿起。

4.饮水管理:保证肉鸡24小时不间断供应清洁饮用水,确保其正常生长。

5.环境管理:保持肉鸡舒适的环境条件,包括保持鸡舍干燥通风,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避免感冒和疟疾。

6.健康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肉鸡的疾病,避免疫病的传播和蔓延。

三、生长监控在肉鸡养殖的过程中,生长监控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生长监控,可以及时了解肉鸡的生长情况,发现并解决问题。

生长监控包括对肉鸡的生长速度、体重增长、饲料转化率、疾病情况等数据的监测和分析。

根据监控数据,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增减饲料量、调整环境条件等,以保证肉鸡的正常生长和健康。

四、疾病防控肉鸡养殖中,疾病防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要做好疾病防控工作,首先是加强卫生管理,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清理鸡舍和饲料槽。

其次是加强疫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预防和疫病检测,及时发现疫病,做好隔离和治疗,避免疫病的传播和蔓延。

五、销售管理在肉鸡养殖结束后,要做好销售管理工作。

包括合理的市场定位、销售渠道的拓展和维护、产品质量的控制和管理等。

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质量,确定销售策略,保证产品的畅销,并提高经济效益。

以上就是肉鸡养殖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只有不断完善和创新管理制度,提高肉鸡的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才能使肉鸡产业蓬勃发展。

希望养殖户们能够认真执行这些管理制度,提高肉鸡养殖的水平,为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肉鸡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肉鸡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肉鸡原则化喂养管理技术规程一、原则肉鸡场建设规定(一)肉鸡场选址规定1、远离居民区、学校及有污染物旳地方。

2、不能建在禽类屠宰厂、加工厂、化工厂旳下风向。

3、应建在地势高燥且地面平坦旳地方,场址向阳、光线充足、通风良好。

4、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5、交通便利,保证货品旳正常运送。

6、常年供电,使用以便、经济。

7、环境安静。

(二)肉鸡场布局规定1、肉鸡场四面有封闭围墙。

2、鸡场门口设置人员专用通道,铺设脚踏消毒垫,顶部设置紫外消毒照射灯。

3、鸡场大门口要设有消毒池。

4、鸡场内设生活管理区、生产区、病死鸡和污物处理区。

5、每栋鸡舍间距在15m以上。

二、鸡雏旳选择(一)外表羽毛清洁、有光泽、干燥、整洁度好。

(二)雏要符合规定,活泼,叫声响亮清脆,眼大有神。

(三)脐部无血痕,愈合良好,泄殖腔周围洁净。

(四)将整个雏鸡握在手中,有弹性和较强挣扎力。

(五)腹部吸取良好,嘴、爪、腿、眼无畸形。

三、喂养管理(一)进雏前旳准备1、鸡舍周围环境用3%热火碱水喷洒消毒。

2、鸡舍内消毒。

先用3%热火碱水喷洒消毒,然后再用过氧乙酸消毒。

在进雏前3天把所有用品放进鸡舍,关好门窗,舍温提高到25℃左右,按每立方米40ml甲醛加高锰酸钾20g 计算,熏24小时后通风放味。

3、准备开口药物。

4、用塑料布隔开鸡舍1/3用于育雏,后来逐渐扩大面积。

5、进雏前1天开始预温,保证雏鸡入舍时温抵达33—35℃。

6、在鸡舍不同样位置放有温度计,其高度与鸡雏所在位置相似。

(二)进雏后旳管理1、温度。

进雏第1-2日龄舍温抵达33-34℃,后来每2天减少1℃,直到21℃左右为止。

2、空气湿度鸡合适相对湿度为60%。

3、饮水(1)每个乳头可供10只雏鸡饮水,随鸡生长调整高度。

(2)头7天给鸡雏饮凉开水,水温20℃为宜。

一日龄按每10市斤水加3g高锰酸钾,加250g葡萄糖粉;再按阐明书加入电解多维和开口药。

前者饮用24小时停止,后者连饮3天。

4、饲喂(1)饮水后3小时开始喂颗粒料,自由采食。

肉鸡的饲养技术

肉鸡的饲养技术

肉鸡的饲养技术鸡最初的驯化作为家禽目的是为人们提供各种特色的蛋、肉等食品,为人们提供廉价优质的动物蛋白。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肉鸡的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肉鸡的饲养技术一、选择优良肉鸡品种在当地生产条件下,严格按照畜牧局制定的肉鸡饲养技术措施进行。

二、加强管理对肉用鸡采用开放式地面平养、自由采食、全进全出的方法。

对首批,尤其是第二批和以后逐批鸡雏在未引进鸡舍饲养之前都必须按消毒操作规程对鸡舍的墙壁、地面、饲喂用具、垫料等进行彻底消毒,垫料要定时更换。

房舍消毒后要空闲1—2周,然后再把鸡雏引入舍内饲养。

三、科学饲喂对肉用仔鸡按不同日龄调整饲料,1—8日龄喂1号颗粒饲料;19—35日龄喂2号颗粒饲料;35日龄后喂3号颗粒饲料,一直喂到45日龄后达到标准体重出栏。

四、适宜的密度、温度、湿度1.密度:夏季1平方米可养8—10只;冬季和春季1平方米养13只;农村乡镇养鸡场户一般35平方米的房舍饲养肉鸡400—500只。

2.温度:第1周烧炕和烧炉子取暖,在火炕上饲养,7天后可转为地面饲养,在火炕和地面上垫一层经消毒的锯末。

室内温度开始以32℃—34℃为宜,以鸡雏入舍前温度作为本批鸡雏最初育雏温度为宜。

室内要经常保持通风良好,干燥清洁。

3.湿度:幼雏期舍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中雏应保持在50%—60%。

为保持鸡舍地面干燥,湿度适宜,饮水器具应放在适宜的位置。

五、充足的光照不论何种鸡舍,都要进行23小时的光照。

第1周需要较强的光照,以每平方米鸡舍装2—3瓦灯泡为宜,以后每平方米鸡舍可适当降低灯泡瓦数,以利于鸡照明。

六、注意换气换气是为保证室内空气新鲜。

由于鸡的体温高,最大换气量每公斤体重每小时达到4.5立方米,夏季换气量大约是冬季的4倍。

因此在建鸡舍时就要设通风装置,便于调节室内空气。

七、充足饮水采用真空饮水器,也可用广口瓶加浅碟代替真空饮水器,使用时在瓶口下放一根小木棍,水就可以从空隙里自动流出。

肉鸡饲养管理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要点
定期观察鸡群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避免因疾病影响肉鸡品质和出 栏时间。
出栏前的准备
做好鸡舍清洁与消毒工作,确保鸡舍环境卫生符 合标准。
根据肉鸡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合理调整饲料配 方和喂料量,保证肉鸡营养需求。
检查和维修设备设施,确保出栏作业顺利进行, 如饲料和水线、通风设备、照明设备等。
02 饲料与饮水管理
饲料选择
01
02
03
营养均衡
选择营养均衡的饲料,确 保肉鸡获得足够的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 素和矿物质。
质量保证
选择来自信誉良好的饲料 生产商,确保饲料无污染、 无添加剂、无农药残留。
适应品种
针对不同的肉鸡品种和生 长阶段,选择适宜的饲料 类型,如雏鸡、生长鸡、 育肥鸡等。
饲料投喂
定时定量
制定合理的投喂计划,确 保肉鸡定时、定量进食, 以保持稳定的生长速度和 健康的消化发霉和虫蛀,以确 保饲料质量。
喂食器具清洁
定期清洁和消毒喂食器具, 避免饲料污染和传播疾病。
饮水清洁
水质保证
饮水器具清洁
提供清洁、无污染的饮用水,定期检 查水质,确保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04
根据肉鸡品种、生长阶段 和季节调整饲养密度,保 持适宜的养殖密度。
分群管理
分群是肉鸡饲养管理的重要环 节,有助于提高鸡群整齐度和
生产效益。
根据鸡只体重、生长速度和健 康状况进行分群,确保每群鸡
的饲养条件一致。
定期进行分群调整,将不同生 长阶段的鸡只合理安排在不同 的饲养区域。
分群时注意观察和挑选出病弱 鸡只,及时隔离和治疗,防止 疾病传播。
肉鸡饲养管理要点
contents
目录
• 饲养环境管理 • 饲料与饮水管理 • 饲养密度与分群管理 • 疫病防治与健康监测 • 出栏管理与质量控制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肉鸡饲养管理技术是指在肉鸡养殖过程中,针对鸡群的生长发育、饲料营养、疾病预防和环境控制等方面的管理技术。

合理的饲养管理技术可以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降低死亡率,保障肉鸡的健康和产品质量,同时也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下面将从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种鸡管理、预防保健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一、饲料管理1. 合理配方肉鸡饲料的配方需要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求来合理配置。

一般来说,初生期需求蛋白质和能量高的饲料,生长期需求粗蛋白质和能量适中的饲料,肥育期需求能量高的饲料。

还应根据不同品种的肉鸡、饲养方式和环境等因素来调整饲料配方。

2. 营养平衡在饲料中,应保证必需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的含量和比例合理平衡。

特别是要注意蛋白质和能量的比例,以满足肉鸡的生长发育需求。

3. 饲料加工饲料的加工质量对肉鸡生产性能也有一定影响。

需要做到颗粒完整、粒度均匀,以及保证饲料的草粉、水分、增重剂等添加均匀,防止因为饲料粉化或者结块等问题影响到鸡群的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

4. 饲料供应肉鸡的采食是非常重要的,饲料供应应该适量适时,并且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干净卫生。

饲料的投喂时间和方式也需要有规律。

二、环境管理1. 温度控制肉鸡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窄,需要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温度。

孵化初期温度控制在35-37°C,逐渐降低到21-24°C。

生长期间,需要根据不同阶段调整温度。

2. 通风设施通风设施对肉鸡的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控都非常重要,通风设施应该保障鸡舍内空气清新、湿度适宜,排出排放氨气和粉尘等有害气体。

3. 光照管理适宜的光照对肉鸡的生长发育也有重要影响,光照时间应该适度。

需要合理利用日光和人工照明,确保鸡群有足够的光照时间。

4. 饮水管理水质干净卫生,饮水设施合理,水量充足,鸡舍内水温适宜,定期清洗消毒饮水设施。

5. 骑岗管理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保持鸡舍内干净卫生,防止疾病传播。

三、种鸡管理1. 种鸡选育选择符合自己生产要求的良种肉鸡,适合自己场地和饲养条件的种鸡品种和规格。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第六章肉鸡的饲养管理技术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当今肉鸡生产的特点,掌握饲养肉鸡的饲养方法,了解肉鸡饲养中经常发生的一些问题及对策;在肉种鸡的饲养管理中,主要是掌握限饲技术;要求对种公鸡的管理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公母鸡在饲料、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区别要了解;第一节肉仔鸡的饲养管理一、现代肉鸡的特点一生长速度快由于遗传育种技术和饲料营养技术的进步,现代肉鸡的生产效率越来越高;肉鸡从出壳约40克体重到2公斤出栏,只需要35天左右的时间,而且这个时间还在逐渐缩短,所以白羽肉鸡又叫快大鸡;二繁殖能力强一只肉种母鸡一个产蛋期可产种蛋180枚左右,孵化雏鸡140多只,按每只商品鸡2公斤,成活率95 %计算,总产肉毛重266公斤;三饲料转化率高优良的肉鸡品种,体重达到2公斤时的饲料转化比料肉比为~:1,这是其它家畜所不能比的;四生产周期短肉仔鸡达到2公斤出栏体重只需要35天左右的时间;除去清理、消毒、空舍时间,一栋鸡舍每年至少可以饲养肉鸡6批,设备利用率和资金周转率高;五饲养规模化肉鸡性情温顺,只要通风合理,饲养密度可加大到每平方米12~14只;为满足屠宰线的需求,每天都必须有几万只鸡出栏,对饲养的规模要求也很大;六屠宰率高、肉质好肉鸡屠宰率可达85 %;白羽肉鸡生长速度快、肉嫩,可以加工成各种美味佳肴,尤其适合于快餐业;二、肉鸡饲养方式一地面平养这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饲养方式;在舍内地面上铺设10cm左右厚的垫料,雏鸡从入舍到出栏一直生活在垫料上面;优点是简便易行,设备投资少,胸囊肿发生率低,适合肉鸡生长发育特点;缺点是鸡和粪便直接接触,易发生球虫病;二栅上平养用宽2cm左右木条或竹竿钉成栅距2~的栅网,用支架架起离地面50cm,鸡群饲养在栅网上;优点是鸡粪落入网下,鸡与粪便接触的机会很少,不易发生球虫病,利于鸡的生长发育,胸囊肿发生率很低;三笼养笼养具有增加饲养密度、减少球虫病发生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便于公母分群等优点,但是胸囊肿发生率高,龙骨弯曲发病率较高,商品鸡合格率低;四笼养与散养相结合前3周采用笼养,3周龄后改为地面平养;这种方式由于肉鸡3周龄前的体重小,不易发生胸囊肿,而且有利于雏鸡安全度过危险期,饲养效果较好;缺点是需要转群,增加工作量,对生长速度有一定影响;三、饲养密度一饲养密度不同的饲养方式饲养密度不同,笼养和栅上平养的饲养密度高于地面平养;饲养密度和饲养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鸡舍的温度、通风控制比较好,饲喂设备比较到位,饲养密度可以适当提高;如果鸡舍的控制水平较差,饲养密度应降低;二设备容量四、环境控制一温度一般前3天保持33~34℃,然后每周下降2~3℃,直到21℃为止;在炎热的夏季,要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加强通风,尽量用早晚凉爽时间饲喂;二光照肉鸡给予光照是为了延长采食时间,促进生长;所以饲养肉鸡普遍实行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的光照制度;黑暗1小时是为了使鸡适应和习惯黑暗的环境,避免停电时拥挤而引起应激;间歇光照可以提高肉鸡的饲养效果和饲料转化率,一般采用2小时光照和4小时黑暗,使用间歇光照每次要有足够的采食时间,否则鸡群发育不整齐;肉仔鸡的光照强度原则是由强逐渐减弱,1~2周龄1平方米3W,之后改用1平方米~光照强度;整个鸡舍的光照强度要求均匀一致;三通风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或减少因缺氧或空气不新鲜造成腹水症;五、营养需要与饲料一营养需要肉仔鸡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浓度要求也较高;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要求不同,肉鸡的营养一般分为3个阶段,1-21日龄为幼雏期,22-42日龄为中雏期,42日龄以上为后期;前期料要求含有较高浓度的蛋白质以加速其生长,并含有较多的抗生素以预防疾病;后期料要求含有较高的能量和较低的蛋白质以达到贮存脂肪育肥的目的;二饲料根据营养需要配制营养全面的肉鸡饲料,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浓度要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日粮的形态有三种,即粉状料、碎粒料和颗粒料;粉料是在没有碎粒料时前2周雏鸡使用;碎粒料可一开始就使用,一直到出栏,3周龄后通常改为较小的颗粒料;颗粒料在2-3周龄后使用,鸡在此时喜欢吃颗粒料,而且采食量大,节约饲料,饲料转化率高;六、肉鸡的饲养技术一进雏前的准备工作同蛋鸡饲养相似;二雏鸡断喙在环境控制鸡舍封闭鸡舍中,肉鸡不需要断喙,只要降低光照强度就不会发生啄癖;但是在有窗鸡舍中饲养的肉鸡必须进行断喙,以免啄羽或同类残食等情况的发生;一般肉鸡的断喙是在出壳后第一天进行,最好由孵化场完成此项工作,以减少雏鸡的应激;三饲喂程序自由采食,每昼夜喂料不少于6次,颗粒料不少于4次,有助于刺激食欲和减少饲料浪费;四公母分群饲养五做好卫生防疫消毒工作六抽测体重每周末早晨空腹随机抽测1~5%,并做好记录,掌握鸡群的个体发育情况,与标准相对照,分析原因;七、出栏抓鸡1、抓鸡前4~6小时停止饲喂,但不能停止供水;2、抓鸡时尽量减少光照强度,或者使用蓝色灯泡降低鸡的视觉;3、抓鸡前将所有的设备升高或移走,避免捕捉过程中损伤鸡体或损坏设备;4、抓鸡时尽量保持安静,以免鸡群惊动造成挤压;5、抓鸡时抓鸡的胫部,装笼时轻拿轻放,不要往笼中扔鸡,以免碰撞致伤;6、一般选择晚间装笼运输,运输途中注意通风,一般使用专用运输笼具;天气寒冷时在顶部覆盖帆布,四周不要包裹;运输途中不要停留,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八、肉仔鸡饲养中的一些问题一雏鸡注射马立克疫苗二肉鸡腹水综合征防止腹水综合征的方法目前一般采取3周龄后降低饲料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的含量,或控制给料量,稍微降低增重速度;但是这种方法和饲养肉鸡的原则似乎有矛盾,要注意使用;此外改善环境、在饲料中适当增加维生素E和C等有助于减少腹水综合征的发病率;三肉鸡腿病肉鸡腿病是由遗传、营养、传染病和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四胸囊肿从管理方面减少胸囊肿的方法有:1、尽可能保持垫料的干燥和松软,垫料保持足够的厚度,防止露出水泥地面,即使抖松或更换垫料以防潮湿板结;2、勿使鸡长期处于伏卧状态,应适当活动;3、尽量不采用金属网面饲养肉仔鸡;五药物残留第二节优质肉鸡的饲养管理一、优质肉鸡的概念和特点一优质鸡的概念对于优质鸡的概念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侠义上指未经与速生型肉鸡杂交的、适时屠宰、肉质鲜嫩的地方鸡种;从育种的角度出发, 一般广义的优质概念可理解为, 优质鸡除了具有优良的肉质外, 还须有较好的符合某地区和民族喜好的体型外貌活鸡市场尤为重要 , 及较高的生产性能, 以降低生产成本, 扩大消费面;二优质鸡的特点1、肉质有特点;优质鸡的内涵在于肉质, 肌肉中的游离氨基酸FAA 、糖类、脂质和多肽等重要的风味前体物质含量高,咀嚼有味道;2、生长速度比快大鸡慢;中速型优质鸡出栏时间10周龄-14周龄,满速型要达到20周龄才能出栏;3、优质肉鸡一般都含有地方品种的血统,有些地方可能不是黄羽肉鸡,而是麻羽,这只是羽毛方面的差别,和肉质、生产性能无大的关系;;4、羽毛颜色;多为黄羽、麻羽或黑羽;三优质肉鸡的生产性能根据体重和饲养管理特点,一般将黄羽肉鸡的整个饲养期分为育雏期0~4周、生长期5~8周和肥育期9~14周,有的把肥育期分为大鸡9~12周和肥鸡期13~14周;四优质肉鸡的营养和饲料由于对黄羽肉鸡的营养需要研究较少,大多数饲养场采用白羽肉鸡的营养标准;用白羽肉鸡的营养标准饲喂黄羽肉鸡显然是超过了其营养需要量,通常影响饲料经济报酬;二、雏鸡阶段的饲养管理主要叙述黄羽肉鸡饲养管理中一些特殊的技术;一喂料在生产时间中通常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刺激鸡的采食欲望;所以育雏期每天加料不少于5次,每次加料的数量不要太多;鸡吃完以后,料桶空置一段时间后再加下次料;二断喙黄羽肉鸡有时也需要断喙,断喙的目的是防止啄癖和减少饲料浪费;断喙的时间一般在6~10日龄,用断喙器进行精确断喙;断喙的前后两三天时间内在饮水中加入水溶性多维和抗菌素,以减少应激,保证肉鸡的生长速度;三加砂20日龄后,每周每百只鸡供给500g的干净细砂;小鸡养到30~40天就要进入中鸡阶段的饲养;三、中鸡阶段的管理一换料换中鸡料时要有一个过渡,一般需要三天的时间完成该过程;第1天喂70%雏鸡料和30%中鸡料,第2天喂50%雏鸡料和50%中鸡料,第三天喂30%雏鸡料和70%的中鸡料,第4天全部喂中鸡料;二免疫消毒转群前后为减少应激,在饮水中可加入水溶性维生素和抗菌素,另外保证每周不少于两次的带鸡消毒;三分群终机要进行强弱分群和公母分群饲养;对公鸡要增加垫料的厚度,提高日粮蛋白质和赖氨酸的水平; 公鸡的生长速度较快,对饲料营养要求较高,增加营养的目的就是满足其需要,以便提前上市;四公鸡去势公鸡饲养到50~60天可以进行阉割;阉割后的公鸡容易育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售价较高;去势前需停料半天,术后每只鸡肌肉注射青链霉素7~8万单位,以预防感染;中鸡饲养到55~60天进入大鸡阶段;四、大鸡阶段的管理一换料同中鸡;二免疫如果出栏时间较晚,应及时进行新城疫的免疫;三加油脂为提高饲料代谢能,促进鸡体内脂肪的沉积,增加羽毛的光泽度,鸡群饲养到70日龄以后可在饲料中添加2~6%的动物油也可加入一部分植物油;添加动物油时要将油加热熔化后才可加入到饲料中,否则容易引起鸡群腹泻;四加着色剂大鸡饲养后期除了注意选用含叶黄素的饲料原料如优质黄玉米、玉米蛋白粉、苜蓿粉、松针粉、草粉等配合日粮,也可在饲料中添加人工色素,加色素要注意是否符合当地食品要求;五提高黄羽肉鸡增重的几项措施有些措施也适用于其他肉鸡1、认真做好消毒免疫工作;2、加强夏、冬季节的管理;注意夏季的防暑降温和冬季的防寒保暖,尤其夏季炎热季节,鸡的采食量少,要尽量在凌晨和夜晚多添加饲料,使鸡在凉爽的时候多采食饲料以利增重;1经常匀料可刺激鸡群去采食或抢食饲料;2饲喂全价的颗粒饲料;3、前期饲喂高蛋白日粮,后期饲料中添加油脂;4、公母分群饲养;五、林地饲养一开始散养时间一般小鸡30日龄以后才开始到林地饲养;二饲养密度肉鸡放养的密度一般每只鸡需要4平方米的面积;三遮雨棚四补充全价饲料五预防球虫六定期消毒第三节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一、肉种鸡的特点1、易肥胖2、腿病多3、饲养方式以平养为主;一般采用离地网栅上平养和混合地面饲养;4、饲养密度小二、雏鸡阶段饲养管理肉种鸡的雏鸡阶段较短,一般3周龄结束;一进雏前的准备二接雏的要点接雏时应注意公母分开,雏鸡要及时补水,最好补液盐水,并在2~3天的饮水中加入5~8%的葡萄糖,同时加入高效低毒广谱抗菌药;自然交配的公鸡在断喙时断的轻;三雏鸡饲喂在3周龄之前雏鸡不采取限料措施;三、育成阶段的管理一公母分饲二限饲控制母鸡的生长速度从4周龄起限制饲养;三鸡群的选择1日龄选择;6~7周龄选择;转入种鸡舍时进行第三次选择;四饲喂沙砾和垫料管理从第8周起,每1000只鸡添加公斤沙砾;特别要加强对垫料的管理;四、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一母鸡产蛋高峰前的饲养管理21—30周龄1、限饲方法;从第22~23周龄起,改其他限制饲养方法为每日限饲,以减少鸡只的应激和稳定鸡只的新陈代谢;从第20~23周龄,限饲的同时,将生长料转换为产蛋前期料含钙量2%,其他营养成分与产蛋料相同;2、增加给料;如果第24周开产,在产蛋第4周时,计划饲料用量达到最高峰,这是由于产蛋量和蛋重增加的需要;同时每周增加贝壳粉,每100只鸡加公斤;3、准备产蛋箱;4、公母鸡吃不同的饲料;二种母鸡产蛋高峰后的饲养管理1、产蛋高峰约30~31周龄后约4~5周内,不要减少饲料量;2、当鸡群产蛋率下降至80%时,应逐渐减少饲料量;每次减料量每100只不超过230克,以后产蛋量每减少4~5%时,必须调整一次饲料量,从产蛋高峰到结束,每100只鸡饲料量大约减少公斤;3、在每次饲料减少时,必须注意观察鸡群的反应,任何不正常的产蛋量下降,都必须恢复到原饲料量;三种蛋收集自然交配种鸡群周龄达到25周龄,母鸡产蛋率达到30%时就可以收集种蛋;人工授精的种鸡产蛋率达到50%时就可以进行人工授精,这时有一些母鸡还未开产,输精时不要强行翻肛输精,以免造成对输卵管的伤害;肉鸡种蛋的蛋重要求范围比蛋鸡大,一般50克以上、68克以下都可以孵化,清度裂纹蛋经过修补也可孵化;砂皮蛋通常不进行孵化;五、种公鸡的培育和更新一种公鸡单独饲喂1、公鸡的辨认;公鸡出壳后必须进行预防接种、剪冠和断趾;2、正确的断喙;断喙时间要比母鸡稍迟2~3天,在9~10日龄较适宜,断喙留的长度比母鸡稍长些;3、饲养面积和设备;4、6~7周龄公鸡的选择;按公母比例12∶100选留公鸡,淘汰鉴别错误、体重太轻、不健康和有明显缺陷的公鸡;5、体重整齐度;在10~12周龄时,应将体重较轻或较重的公鸡分别饲养;6、垫料的管理和限制饮水;早期限水可以从29天开始,“禁食日”冬天给水2小时,每次1小时,上下午各供水一次;夏天每天给水两次,每次小时,每天5小时;喂饲日每天全日供水,或当吃完料后停水1小时;在夏季高温和鸡有病或应激情况下,绝不能停水;二公母种鸡同栏分槽饲喂方法1、同栏分槽采食用具2、料槽放置3、要求有足够的场地和料位;公鸡饲料喂量特别重要,原则上在保持公鸡良好的生产性能情况下尽量少喂;喂量以能维持最低体重标准为原则,但不允许有明显失重;三母鸡进入产蛋器公鸡的管理1、淘汰性别误差的公鸡;2、配种;从141日龄起,按100只母鸡11只公鸡的比例混合饲养;如需转鸡舍,公鸡应比母鸡提前4~5天转入,目的是使公鸡适应料桶和新鸡舍环境;如在同一鸡舍,即育雏、育成和产蛋在同一栋鸡舍内时,必须在天黑后,才能将公鸡均匀地分布到每间鸡舍,以减少应激;3、正确捉鸡;当称重、预防接种和转群时,应正确地捉鸡,握两腿,以避免对关节造成损伤,或从鸡的后部,先抓一只腿,然后两条腿并列提起;四更新种公鸡替换的新公鸡一般都是新培育的已经能产生成熟精子的公鸡;剔除无用的老公鸡在白天进行,更换新公鸡一般在晚上进行,防止母鸡和其他公鸡的攻击;复习思考题1、简述现代肉鸡的特点;答:①生长速度快;②繁殖能力强;③饲料转化率高;④生产周期短;⑤饲养规模化;⑥屠宰率高、肉质好;2、肉种鸡为什么限饲,都有哪些方法答:因为肉种鸡的生长速度很快,如果不限饲,体重就会很大,繁殖性能下降;因此,肉种鸡从4周龄开始就必须限饲;限饲的方法基本和蛋鸡相同,主要使用的是数量的限饲;肉种鸡食料量不应超过其自由采食量的65~80%;①在三周龄内采用自由采食;②每日限饲;每日限饲在自由采食阶段以后采用;③隔日饲喂;就是将两天的饲料量在喂料日要全部一次投给,让鸡自由采食,其余时间断料而只给饮水;④“喂五限二法”;此法为连续给料三天,禁食一天,然后再给料两天,禁食一天;这种限饲方法,每只鸡饲喂日日给料量为每日给料量乘以7天,除以5天,使用这一方法最佳时间是从19~20周龄开始;⑤“喂六限一法”;以一周为周期,在一周里连续给料三天禁食一天,然后再给料三天;3、种公鸡为什么要和母鸡分开饲养答:如果公母鸡混合喂料,当母鸡达到所需饲料量时,公鸡就会超重,经常发生腿伤和脚病,使配种困难,受精率下降,甚至到45或50周龄时常因公鸡淘汰过多而造成公母比例失调,严重影响受精率;4、肉鸡腿病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答:肉鸡腿病是由遗传、营养、传染病和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的;以下原因可能引起:日粮中锰或胆碱缺乏;缺少运动;日粮含钙低磷高;日粮缺钙或钙磷比例失调,缺维生素D;饲料缺乏维生素;呼肠弧病毒、病毒性关节炎继3发葡萄球菌、滑液囊霉形体以及其他细菌感染等;5、白羽肉鸡的饲养密度是多少答:不同的饲养方式饲养密度不同,笼养和栅上平养的饲养密度高于地面平养;饲养密度和饲养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鸡舍的温度、通风控制比较好,饲喂设备比较到位,饲养密度可以适当提高;如果鸡舍的控制水平较差,饲养密度应降低;肉鸡群不宜过大,一般以400只左右一群为宜,常进行强、弱、大、小分群,饲养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11-19只较为合适,否则因密度过大,会造成采食、饮水不均,弱雏因抢不上食、水而生长更弱,致使鸡群生长不平衡;6、黄羽肉鸡和白羽肉鸡比有哪些特点你认为肉鸡未来发展趋势如何答:黄羽肉鸡和白羽肉鸡相比的特点:①肉质有特点;优质鸡的内涵在于肉质, 肌肉中的游离氨基酸FAA 、糖类、脂质和多肽等重要的风味前体物质含量高,咀嚼有味道; ②生长速度比快大鸡慢;中速型优质鸡出栏时间10周龄-14周龄,满速型要达到20周龄才能出栏;③优质肉鸡一般都含有地方品种的血统,有些地方可能不是黄羽肉鸡,而是麻羽,这只是羽毛方面的差别,和肉质、生产性能无大的关系;④羽毛颜色;多为黄羽、麻羽或黑羽;肉鸡未来的发展趋势:①优质肉鸡将得到快速发展;优质肉鸡肉品质优良,其增长速度将超过快大型肉鸡,所占的市场份额将逐年增加;②规模化、产业化是肉鸡发展的趋势;控制成本、最有效地生产出优质产品,对肉鸡饲养业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龙头企业来带动,形成一个区域,这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优质肉鸡虽然也强调上规模,但它的饲养方式却完全不同,优质肉鸡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强调以散养和放牧饲养为主,这样才能生产出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

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

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要想提高肉鸡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

1.选用优良品种的鸡苗肉鸡的品种不同,生长速度、肌肉质量和产蛋率等都不同。

要想提高肉鸡的经济效益,应该选用生长快、肌肉质量好、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鸡苗。

2.合理饲料配方肉鸡的饲料配方必须合理,要根据鸡的生长阶段、生长速度、体重、环境温度等因素来调整饲料的成分和比例。

3.科学的饲养管理要加强对肉鸡的饲养管理,包括喂食、饮水、环境卫生、防疫等方面。

喂食要适量,不要过量或不足,饮水要干净清洁,环境要保持干净卫生,防疫要认真开展。

4.合理的养殖环境肉鸡的养殖环境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度拥挤和高温、高湿等不利于鸡的生长的因素。

1.了解鸡的生长状态要经常观察鸡的生长状态,掌握鸡的生长速度、体重、脏器发育情况等,及时调整饲料和管理措施。

2.控制饲料量要控制饲料的量,不要过量或不足,及时调整饲料的配比和供应量,保证鸡的营养需求。

3.保持饮水卫生要保持饮水卫生,清洁自来水,定时更换喝水器中的水,保证鸡的健康和生长。

要定期清扫鸡舍和放养区域,清除鸡粪、病菌等,保持环境的干净卫生。

5.强化防疫措施要加强防疫工作,做好疫苗接种、消毒等工作,防止鸡的疾病发生。

6.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要及时发现和处理鸡的问题,如生长缓慢、体重下降、死亡等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或治疗。

以上就是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只有掌握这些知识,才能保证肉鸡的健康生长,并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肉鸡的饲养管理技术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当今肉鸡生产的特点,掌握饲养肉鸡的饲养方法,了解肉鸡饲养中经常发生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在肉种鸡的饲养管理中,主要是掌握限饲技术。

要求对种公鸡的管理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公母鸡在饲料、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区别要了解。

第一节肉仔鸡的饲养管理一、现代肉鸡的特点(一)生长速度快由于遗传育种技术和饲料营养技术的进步,现代肉鸡的生产效率越来越高。

肉鸡从出壳约40克体重到2公斤出栏,只需要35天左右的时间,而且这个时间还在逐渐缩短,所以白羽肉鸡又叫快大鸡。

(二)繁殖能力强一只肉种母鸡一个产蛋期可产种蛋180枚左右,孵化雏鸡140多只,按每只商品鸡2公斤,成活率95 %计算,总产肉毛重266公斤。

(三)饲料转化率高优良的肉鸡品种,体重达到2公斤时的饲料转化比(料肉比)为1.7~1.9:1,这是其它家畜所不能比的。

(四)生产周期短肉仔鸡达到2公斤出栏体重只需要35天左右的时间。

除去清理、消毒、空舍时间,一栋鸡舍每年至少可以饲养肉鸡6批,设备利用率和资金周转率高。

(五)饲养规模化肉鸡性情温顺,只要通风合理,饲养密度可加大到每平方米12~14只。

为满足屠宰线的需求,每天都必须有几万只鸡出栏,对饲养的规模要求也很大。

(六)屠宰率高、肉质好肉鸡屠宰率可达85 %。

白羽肉鸡生长速度快、肉嫩,可以加工成各种美味佳肴,尤其适合于快餐业。

二、肉鸡饲养方式(一)地面平养这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饲养方式。

在舍内地面上铺设10cm左右厚的垫料,雏鸡从入舍到出栏一直生活在垫料上面。

优点是简便易行,设备投资少,胸囊肿发生率低,适合肉鸡生长发育特点;缺点是鸡和粪便直接接触,易发生球虫病。

(二)栅上平养用宽2cm左右木条或竹竿钉成栅距2~2.5cm的栅网,用支架架起离地面50cm,鸡群饲养在栅网上。

优点是鸡粪落入网下,鸡与粪便接触的机会很少,不易发生球虫病,利于鸡的生长发育,胸囊肿发生率很低。

(三)笼养笼养具有增加饲养密度、减少球虫病发生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便于公母分群等优点,但是胸囊肿发生率高,龙骨弯曲发病率较高,商品鸡合格率低。

(四)笼养与散养相结合前3周采用笼养,3周龄后改为地面平养。

这种方式由于肉鸡3周龄前的体重小,不易发生胸囊肿,而且有利于雏鸡安全度过危险期,饲养效果较好。

缺点是需要转群,增加工作量,对生长速度有一定影响。

三、饲养密度(一)饲养密度不同的饲养方式饲养密度不同,笼养和栅上平养的饲养密度高于地面平养。

饲养密度和饲养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鸡舍的温度、通风控制比较好,饲喂设备比较到位,饲养密度可以适当提高;如果鸡舍的控制水平较差,饲养密度应降低。

(二)设备容量四、环境控制(一)温度一般前3天保持33~34℃,然后每周下降2~3℃,直到21℃为止。

在炎热的夏季,要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加强通风,尽量用早晚凉爽时间饲喂。

(二)光照肉鸡给予光照是为了延长采食时间,促进生长。

所以饲养肉鸡普遍实行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的光照制度。

黑暗1小时是为了使鸡适应和习惯黑暗的环境,避免停电时拥挤而引起应激。

间歇光照可以提高肉鸡的饲养效果和饲料转化率,一般采用2小时光照和4小时黑暗,使用间歇光照每次要有足够的采食时间,否则鸡群发育不整齐。

肉仔鸡的光照强度原则是由强逐渐减弱,1~2周龄1平方米3W,之后改用1平方米0.7~1.3W光照强度。

整个鸡舍的光照强度要求均匀一致。

(三)通风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或减少因缺氧或空气不新鲜造成腹水症。

五、营养需要与饲料(一)营养需要肉仔鸡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浓度要求也较高。

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要求不同,肉鸡的营养一般分为3个阶段,1-21日龄为幼雏期,22-42日龄为中雏期,42日龄以上为后期。

前期料要求含有较高浓度的蛋白质以加速其生长,并含有较多的抗生素以预防疾病。

后期料要求含有较高的能量和较低的蛋白质以达到贮存脂肪育肥的目的。

(二)饲料根据营养需要配制营养全面的肉鸡饲料,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浓度要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日粮的形态有三种,即粉状料、碎粒料和颗粒料。

粉料是在没有碎粒料时前2周雏鸡使用;碎粒料可一开始就使用,一直到出栏,3周龄后通常改为较小的颗粒料;颗粒料在2-3周龄后使用,鸡在此时喜欢吃颗粒料,而且采食量大,节约饲料,饲料转化率高。

六、肉鸡的饲养技术(一)进雏前的准备工作同蛋鸡饲养相似。

(二)雏鸡断喙在环境控制鸡舍(封闭鸡舍)中,肉鸡不需要断喙,只要降低光照强度就不会发生啄癖。

但是在有窗鸡舍中饲养的肉鸡必须进行断喙,以免啄羽或同类残食等情况的发生。

一般肉鸡的断喙是在出壳后第一天进行,最好由孵化场完成此项工作,以减少雏鸡的应激。

(三)饲喂程序自由采食,每昼夜喂料不少于6次,颗粒料不少于4次,有助于刺激食欲和减少饲料浪费。

(四)公母分群饲养(五)做好卫生防疫消毒工作(六)抽测体重每周末早晨空腹随机抽测1~5%,并做好记录,掌握鸡群的个体发育情况,与标准相对照,分析原因。

七、出栏抓鸡1、抓鸡前4~6小时停止饲喂,但不能停止供水。

2、抓鸡时尽量减少光照强度,或者使用蓝色灯泡降低鸡的视觉。

3、抓鸡前将所有的设备升高或移走,避免捕捉过程中损伤鸡体或损坏设备。

4、抓鸡时尽量保持安静,以免鸡群惊动造成挤压。

5、抓鸡时抓鸡的胫部,装笼时轻拿轻放,不要往笼中扔鸡,以免碰撞致伤。

6、一般选择晚间装笼运输,运输途中注意通风,一般使用专用运输笼具。

天气寒冷时在顶部覆盖帆布,四周不要包裹。

运输途中不要停留,尽量缩短运输时间。

八、肉仔鸡饲养中的一些问题(一)雏鸡注射马立克疫苗(二)肉鸡腹水综合征防止腹水综合征的方法目前一般采取3周龄后降低饲料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的含量,或控制给料量,稍微降低增重速度。

但是这种方法和饲养肉鸡的原则似乎有矛盾,要注意使用。

此外改善环境、在饲料中适当增加维生素E和C等有助于减少腹水综合征的发病率。

(三)肉鸡腿病肉鸡腿病是由遗传、营养、传染病和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四)胸囊肿从管理方面减少胸囊肿的方法有:1、尽可能保持垫料的干燥和松软,垫料保持足够的厚度,防止露出水泥地面,即使抖松或更换垫料以防潮湿板结。

2、勿使鸡长期处于伏卧状态,应适当活动。

3、尽量不采用金属网面饲养肉仔鸡。

(五)药物残留第二节优质肉鸡的饲养管理一、优质肉鸡的概念和特点(一)优质鸡的概念对于优质鸡的概念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一般侠义上指未经与速生型肉鸡杂交的、适时屠宰、肉质鲜嫩的地方鸡种。

从育种的角度出发, 一般广义的优质概念可理解为, 优质鸡除了具有优良的肉质外, 还须有较好的符合某地区和民族喜好的体型外貌(活鸡市场尤为重要) , 及较高的生产性能, 以降低生产成本, 扩大消费面。

(二)优质鸡的特点1、肉质有特点。

优质鸡的内涵在于肉质, 肌肉中的游离氨基酸(FAA )、糖类、脂质和多肽等重要的风味前体物质含量高,咀嚼有味道。

2、生长速度比快大鸡慢。

中速型优质鸡出栏时间10周龄-14周龄,满速型要达到20周龄才能出栏。

3、优质肉鸡一般都含有地方品种的血统,有些地方可能不是黄羽肉鸡,而是麻羽,这只是羽毛方面的差别,和肉质、生产性能无大的关系。

4、羽毛颜色。

多为黄羽、麻羽或黑羽。

(三)优质肉鸡的生产性能根据体重和饲养管理特点,一般将黄羽肉鸡的整个饲养期分为育雏期(0~4周)、生长期(5~8周)和肥育期(9~14周),有的把肥育期分为大鸡(9~12周)和肥鸡期(13~14周)。

(四)优质肉鸡的营养和饲料由于对黄羽肉鸡的营养需要研究较少,大多数饲养场采用白羽肉鸡的营养标准。

用白羽肉鸡的营养标准饲喂黄羽肉鸡显然是超过了其营养需要量,通常影响饲料经济报酬。

二、雏鸡阶段的饲养管理主要叙述黄羽肉鸡饲养管理中一些特殊的技术。

(一)喂料在生产时间中通常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刺激鸡的采食欲望。

所以育雏期每天加料不少于5次,每次加料的数量不要太多。

鸡吃完以后,料桶空置一段时间后再加下次料。

(二)断喙黄羽肉鸡有时也需要断喙,断喙的目的是防止啄癖和减少饲料浪费。

断喙的时间一般在6~10日龄,用断喙器进行精确断喙。

断喙的前后两三天时间内在饮水中加入水溶性多维和抗菌素,以减少应激,保证肉鸡的生长速度。

(三)加砂20日龄后,每周每百只鸡供给500g的干净细砂。

小鸡养到30~40天就要进入中鸡阶段的饲养。

三、中鸡阶段的管理(一)换料换中鸡料时要有一个过渡,一般需要三天的时间完成该过程。

第1天喂70%雏鸡料和30%中鸡料,第2天喂50%雏鸡料和50%中鸡料,第三天喂30%雏鸡料和70%的中鸡料,第4天全部喂中鸡料。

(二)免疫消毒转群前后为减少应激,在饮水中可加入水溶性维生素和抗菌素,另外保证每周不少于两次的带鸡消毒。

(三)分群终机要进行强弱分群和公母分群饲养。

对公鸡要增加垫料的厚度,提高日粮蛋白质和赖氨酸的水平。

公鸡的生长速度较快,对饲料营养要求较高,增加营养的目的就是满足其需要,以便提前上市。

(四)公鸡去势公鸡饲养到50~60天可以进行阉割。

阉割后的公鸡容易育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售价较高。

去势前需停料半天,术后每只鸡肌肉注射青链霉素7~8万单位,以预防感染。

中鸡饲养到55~60天进入大鸡阶段。

四、大鸡阶段的管理(一)换料同中鸡。

(二)免疫如果出栏时间较晚,应及时进行新城疫的免疫。

(三)加油脂为提高饲料代谢能,促进鸡体内脂肪的沉积,增加羽毛的光泽度,鸡群饲养到70日龄以后可在饲料中添加2~6%的动物油(也可加入一部分植物油)。

添加动物油时要将油加热熔化后才可加入到饲料中,否则容易引起鸡群腹泻。

(四)加着色剂大鸡饲养后期除了注意选用含叶黄素的饲料原料(如优质黄玉米、玉米蛋白粉、苜蓿粉、松针粉、草粉等)配合日粮,也可在饲料中添加人工色素,加色素要注意是否符合当地食品要求。

(五)提高黄羽肉鸡增重的几项措施有些措施也适用于其他肉鸡1、认真做好消毒免疫工作。

2、加强夏、冬季节的管理。

注意夏季的防暑降温和冬季的防寒保暖,尤其夏季炎热季节,鸡的采食量少,要尽量在凌晨和夜晚多添加饲料,使鸡在凉爽的时候多采食饲料以利增重。

(1)经常匀料可刺激鸡群去采食或抢食饲料。

(2)饲喂全价的颗粒饲料。

3、前期饲喂高蛋白日粮,后期饲料中添加油脂。

4、公母分群饲养。

五、林地饲养(一)开始散养时间一般小鸡30日龄以后才开始到林地饲养。

(二)饲养密度肉鸡放养的密度一般每只鸡需要4平方米的面积。

(三)遮雨棚(四)补充全价饲料(五)预防球虫(六)定期消毒第三节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一、肉种鸡的特点1、易肥胖2、腿病多3、饲养方式以平养为主。

一般采用离地网(栅)上平养和混合地面饲养。

4、饲养密度小二、雏鸡阶段饲养管理肉种鸡的雏鸡阶段较短,一般3周龄结束。

(一)进雏前的准备(二)接雏的要点接雏时应注意公母分开,雏鸡要及时补水,最好补液盐水,并在2~3天的饮水中加入5~8%的葡萄糖,同时加入高效低毒广谱抗菌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