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全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分析报告
中药饮片入库验收质量分析及建议
![中药饮片入库验收质量分析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f1d9337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5.png)
中药饮片入库验收质量分析及建议中药饮片是中医药中常用的一种剂型,它具有方便携带、剂量准确、易于吞服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而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其入库验收是确保中药饮片质量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针对中药饮片入库验收的质量分析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外观质量中药饮片的外观质量是其入库验收的重要指标之一。
合格的中药饮片应该色泽均匀、无明显异物、无霉变、无虫蛀等情况。
而在实际情况中,部分中药饮片可能存在色泽不均匀、有异物混杂、霉变等现象,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中药饮片的质量。
2. 成分含量中药饮片的成分含量是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合格的中药饮片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成分含量范围。
而在实际情况中,部分中药饮片可能存在成分含量不稳定、超出范围等问题,这会导致患者用药不达标,影响疗效。
3. 钩重检验中药饮片的钩重是对其含水量的检验,合格的中药饮片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含水量范围。
如果中药饮片的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会直接影响到其质量和稳定性。
4. 微生物限量中药饮片的微生物限量是对其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检验,合格的中药饮片应无菌、无霉、无大肠杆菌等有害微生物污染。
而在实际情况中,部分中药饮片可能存在微生物超标,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二、中药饮片入库验收质量建议1.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对中药饮片的入库验收,应该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确保中药饮片的外观质量、成分含量、钩重、微生物限量等符合国家标准,达到合格要求。
2. 及时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对于不合格的中药饮片,应该及时进行处理,如果是可修复的问题,如颜色不均匀、有异物混杂等,可以进行清洗、烘干等处理;如果是不可修复的问题,如成分含量超标、微生物超标等,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格处理,以免流入市场造成安全隐患。
3. 加强供应商管理对中药饮片的供应商进行严格把控和管理,建立供应商档案,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确保供应商的生产过程符合国家标准,确保提供的中药饮片符合质量要求。
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分析报告
![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b29452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e.png)
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分析报告中药饮片是中医药领域的重要产品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疗效和安全。
因此,对中药饮片的产品质量进行风险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本报告将对中药饮片产品质量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风险分析1.田间管理风险:中药材的种植和采摘环节,如使用农药过量、施肥不当等,可能导致重金属、农药等残留的风险。
2.加工环节风险:在饮片的破碎、筛选、烘干等过程中,操作不当、设备不合格等问题可能导致杂质、霉菌等污染的风险。
3.包装和储存风险:饮片的包装材料选择不当、包装密封不严密以及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等因素可能导致产品的氧化、湿度变化、霉变等问题。
二、风险评估1.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对风险进行分类划分,常用的划分等级为高、中、低三级。
2.风险影响评估:针对不同风险,对其影响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对患者疗效的影响、对患者安全的影响等。
3.风险控制措施评估:根据风险等级和影响评估结果,对不同风险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种植阶段管理要求、加工工艺规范、包装和储存条件要求、产品质量控制要求等。
三、风险控制措施建议1.田间管理: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遵循有机农业要求,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和施肥量,定期检测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残留情况。
2.加工环节:确保加工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加强员工培训,加强质量控制和检测,加强消毒和卫生管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稳定性。
3.包装和储存:选择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保证包装密封性和防潮性,设立专门的储存库房,控制温度和湿度,定期检测产品质量。
4.产品质量:严格按照中药饮片制剂的规范进行生产,严格控制药材调配比例,引入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原材料的检测和筛选,加强对成品饮片的质量检测。
四、总结通过对中药饮片产品质量的风险评估分析,可以得出中药饮片质量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集中在田间管理、加工环节、包装和储存、产品质量控制和信息标识等方面。
中药饮片存在的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办法探讨
![中药饮片存在的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办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90f69bf31b765ce050814e1.png)
中药饮片存在的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办法探讨摘要】分析中药饮片存在的质量问题,包括中药饮片原料不合格、炮制问题、包装、贮藏和运输问题、验收、保管问题,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办法,为提高中药饮片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中药饮片;质量问题;原因分析;改进办法中药饮片是由中药材加工炮制而成,可直接调配服用或生产中成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质量优劣与临床疗效息息相关,由于中药饮片种类繁多、产地不同、炮制方法各异,其质量和功效也有差异。
中药饮片从药材采集、贮存、加工炮制、运输到临床使用需要经过较多的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其质量。
随着中医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中药饮片的质量也更加关注。
本文对中药饮片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改进办法。
1 中药饮片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原因分析1.1中药饮片原料不合格中药饮片原料不合格包括种植地域混乱、品种混淆、采收时间不合格等。
陈畅凯[1]报道,由于原料不合格导致的中药饮片质量问题占8.75%。
1.1.1产地混乱中药药材的有效成分受种植地的气候、地理环境等的影响,不同产地的同种药材药效成分差异较大。
如同为广藿香,海南产其挥发油含量高于广东产,而广东产其广霍香酮含量远高于海南产。
由于药效成分的差异导致其作用效果不同,非道地药材质量疗效均不如道地药材[2]。
1.1.2基原混乱目前中药材市场流通的中药品种约有4000余种,由于用药习惯、地域等的影响,同名异物、同物异名十分常见,加之品种的变迁,导致中药饮片出现一药多源、形态相似的药材、真假掺杂药材的现象。
1.1.3采收时间中药采收时节不同,有效成分差异较大。
如艾叶于端午节前1~2周采摘其挥发油及多种主要成分含量最高,而端午节后1~2周采摘其所含毒性成分最低。
槐花花蕾形成时芦丁含量丰富,而花开放时芦丁含量大打折扣。
此外,药物种植过程中,农药、汽车尾气污染等导致的环境污染、产供销环节中的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现象也是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重要原因。
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风险评估报告
![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风险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bca4f3f168884868662d61f.png)
文件名称文件编码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风险评估报告报告批准报告起草签名日期起草人年月日报告审核意见签名日期质量部部长年月日业务副总经理年月日报告批准意见签名日期质量副总经理年月日风险管理小组组长姓名职务部门副组长姓名职务部门成员姓名职务部门目录1 概述 (4)2 评估目的 (4)3 评估范围 (4)4 启动条件和基本流程 (4)4.1启动条件和开展形式 (4)4.2 基本流程 (4)5 风险管理过程 (5)5.1 准备工作 (5)5.1.1 组织和人员 (5)评估执行小组 (5)5.1.2 风险工作会议 (6)5.1.3 文件资料 (6)5.2 信息处理 (6)5.3 风险评估 (6)5.3.1 评估标准: (6)5.3.2 评估方法: (7)中药材验收风险分析图 (8)中药材验收风险评估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风险评估结论 (18)5.5 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和确认 (18)5.6 风险审核、交流和培训 (18)1 概述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13年新版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企业应当在药品采购、储存、销售、运输等环节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药品质量。
”;第二章第十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前瞻或者回顾的方式,对药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
”2 评估目的通过风险评估,排查我公司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并开展风险控制措施,确保验收过程符合GSP要求,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3 评估范围我公司的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过程。
4 启动条件和基本流程4.1启动条件和开展形式序号启动条件开展方式实施方式1 未开展过正式的风险评估组织专项会议讨论2 当企业药品质量被质疑质量下降或真伪时正式的风险评估组织专项会议讨论3 质量体系发生重大变更时发现本报告不再适用正式的风险评估组织专项会议讨论4 内审发现验收过程中存在问题时正式的风险评估组织专项会议讨论5 风险管理小组认为有必要开展再评估时正式的风险评估组织专项会议讨论4.2 基本流程序号流程实施工作和相关责任人1 启动评估由质量部部长决定是否需要启动评估,并下达风险评估的要求。
中药饮片质量检测报告
![中药饮片质量检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a601c8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3.png)
中药饮片质量检测报告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研磨后的成品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健康保健领域。
为了保障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质量检测。
以下是一份中药饮片质量检测报告,详细描述了检测项目和结果。
1.检测目的:本次检测旨在对中药饮片进行质量评价,包括外观、理化性质、微生物限度、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测定等项目。
2.样品信息:样品名称:中药饮片生产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批号:xxxxx3.检测项目及结果:3.1外观检查:通过目视观察,该中药饮片外观呈棕黄色块状,无明显不良变化,符合标准要求。
3.2物理性质:3.2.1比重测定:按GB/T6388-1986《植物药材比重测定方法》进行测定,结果为X.XX,符合标准范围。
3.2.2水分测定:按GB/T7305-2024《葡萄糖饮片水分测定法》进行测定,结果为XX.XX%,符合标准要求(水分不超过15%)。
3.3微生物限度:3.3.1总菌落总数:按GB4789.2-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检验方法》进行测定,结果为X×10^4CFU/g,符合标准要求(不超过5×10^5CFU/g)。
3.3.2霉菌及酵母菌数:按GB4789.15-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检验方法》进行测定,结果为X×10^3CFU/g,符合标准要求(不超过5×10^3CFU/g)。
3.4有毒有害物质:3.4.1农药残留:按GB/T5009.199-2003《食品中多氯联苯及多溴联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结果为未检出农药残留。
3.4.2重金属含量:按GB/T 5009.74-2003《食品中铅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检测,结果为X.XX mg/kg,符合标准要求(不超过2 mg/kg)。
3.5含量测定:3.5.1物质A含量测定:按YY/TXXXX-XXXX《药典》进行检测,结果为XX.XX%,符合标准要求(不低于90%)。
中药的质量分析报告
![中药的质量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b07132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3a.png)
中药的质量分析报告中药的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中药是我国传统的珍贵草药资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中药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是确保中药疗效的关键。
本次实验对某种中药进行了质量分析,旨在了解该中药的质量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方法1. 样品的准备:选取不同产地的该中药样品,经过研磨、筛选,得到均匀的粉末状样品。
2. 性状鉴别:通过目测、嗅觉等方法对样品的外观、气味、颜色等进行观察和比较。
3. 指标性状检验:根据国家药典的相关标准,对样品的外观、含水量、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指标进行检验。
4. 薄层色谱检测: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样品的有效成分进行测定,并与指定参考品进行比较。
5. 重金属残留分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样品中的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的残留含量。
6. 微生物限度检验:采用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等指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测。
三、实验结果1. 性状鉴别:样品的外观应为细粉末状,无异味,颜色应一致。
经观察与比较,样品的外观、气味和颜色都符合标准,无明显异样。
2. 指标性状检验:样品的含水量为10.3%,总灰分为2.1%,酸不溶性灰分为1.5%。
经比较,样品的含水量、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 薄层色谱检测:样品中的有效成分主要为某特定成分,经薄层色谱分析,与指定参考品的色谱图相符,说明样品中含有该有效成分,并且含量也符合国家标准。
4. 重金属残留分析:样品中的铅、镉、汞等重金属残留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
5. 微生物限度检验:样品的菌落总数为1000CFU/g,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未检出。
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四、讨论和结论通过对该中药样品的质量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该中药样品的性状、含水量、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说明在制备过程中没有受到污染。
2. 薄层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含有特定有效成分,并且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中药饮片年度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报告
![中药饮片年度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36b765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1a.png)
中药饮片年度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报告1. 引言中药饮片作为传统的中药剂型之一,一直以来在临床应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随着人们对中药的认知不断提高,对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中药饮片的年度产品质量进行回顾和分析,对于进一步提升中药饮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数据采集与处理本次回顾分析报告基于2023年度收集的中药饮片质量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来源包括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质量报告、药品监管部门的检验报告等。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得到可供分析的数据集。
3. 中药饮片质量概况根据数据分析结果,2023年度中药饮片质量总体良好。
其中,合格品种占比超过85%,不合格品种占比在5%以下。
表明中药饮片整体质量水平稳步提升。
4. 不合格原因分析通过对不合格品种的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不合格品种中,有一部分是由于生产工艺不规范导致的;另一部分不合格品种则与原材料质量问题有关;还有一些是在包装、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引起的。
5. 中药饮片质量监管建议为进一步提升中药饮片的质量水平,以下建议被提出:在生产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加强生产工艺的规范性和可控性;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确保原材料符合标准;对包装、存储和运输过程进行严格监管,防止质量损失。
6.通过对2023年度中药饮片产品质量的回顾分析,可知中药饮片的质量整体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但仍有一些不合格品种存在,隐含着一些质量问题。
为进一步提升中药饮片的质量,需要加强生产工艺的规范性、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以及加强对包装、存储和运输环节的监管。
参考文献, . 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与评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3., 赵六. 中药饮片生产工艺与管理[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
中药饮片市场分析报告
![中药饮片市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49624c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c.png)
中药饮片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中药饮片是指中药材在一定工艺条件下制成的片剂,是传统中药剂型之一,也是中药制剂的重要形式之一。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知不断提高和需求不断增加,中药饮片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市场前景广阔。
本文旨在对中药饮片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现状、市场发展趋势、市场竞争分析等方面,通过对市场的深入研究,旨在为投资者、制药企业、研究机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以推动中药饮片市场的健康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的,引起读者对中药饮片市场的关注;正文部分将详细分析中药饮片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竞争分析,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市场信息;结论部分将对市场前景进行展望,分析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总结。
整篇文章将通过对中药饮片市场的深入分析,为读者提供全面且专业的市场分析报告。
文章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通过对中药饮片市场的详细分析,揭示目前市场的现状、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市场竞争情况。
同时,通过对市场展望、机遇与挑战以及建议与总结的分析,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理性的决策依据,促进中药饮片市场的健康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的脉搏,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4 总结总结部分:通过对中药饮片市场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前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竞争情况。
中药饮片市场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且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中医药的国际化趋势,中药饮片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增长和更多的机遇。
然而,中药饮片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原材料的质量、加工技术的提升、市场准入的标准等问题。
同时,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不同品牌的竞争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压力。
综合分析,我们认为中药饮片市场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但需要企业在产品质量、品牌宣传、研发创新等方面进行不断努力和提升。
同时,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应该加强监管和规范市场秩序,以促进中药饮片市场的健康发展。
医院中药饮片质量检查评估报告
![医院中药饮片质量检查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d92bb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6.png)
医院中药饮片质量检查评估报告一、引言中药饮片作为中医药的重要形式之一,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了保证医院中药饮片的质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本次报告对医院中药饮片的质量进行了检查评估。
本报告旨在为医院提供参考,改进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二、检查方法1.文献调研:收集了相关的法规法规、标准和研究文献,了解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对比分析:选择了同行业的几家医院作为对比对象,对其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和管理进行了调研和对比。
3.实地考察:对医院内药房的中药饮片品质进行了实地抽样检查。
三、结果与讨论1.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完善的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包括中药材采购、饮片加工、包装、储存、销售等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
目前,我们发现医院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相对薄弱,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操作流程,需要加强制定和实施。
2.中药材质量中药饮片的质量首先受中药材质量的影响,我们对医院中药材的采购渠道、质量标准和检验手段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虽然医院采购的中药材有质量标准,但由于采购渠道不稳定,无法确保中药材的质量稳定。
同时,医院对中药材的检验手段较为单一,需要引入多种方法进行质量评价。
3.饮片加工工艺饮片的加工工艺对其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我们对医院中药饮片的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发现该医院的饮片加工过程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但在炮制时间、炮制方法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同时,加工设备的维护和清洁不到位,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4.饮片包装和储存饮片的包装和储存也是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我们对医院中药饮片的包装和储存条件进行了检查,发现包装容器的密封性和稳定性较差,容易导致饮片受潮变质。
另外,储存环境的温湿度不稳定,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善。
四、改进建议根据以上检查结果1.加强医院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明确责任分工和操作流程。
2.建立稳定可靠的中药材采购渠道,确保中药材的质量稳定。
2013年中药材行业简要分析报告
![2013年中药材行业简要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74bd0c90c22590102029d53.png)
渠道流通链条很长,价格容易波动:中药材种植多集中在中西部及东北部且靠近山区,而大型下游企业更多集中在东部沿海或城市,加之“一地产全国销,一季产全年销”特点,在目前传统的地头交易和集贸市场交易模式下,多数中药材可能长期行军在路途中,全国多地流串,一方面影响药材品质,另一方面渠道链条很长,交易成本很高,从而导致价格波动。同时产地药农作为个人,很难判断渠道库存,只能根据药材价格波动而被动种植,价格高时大量种植,价格低时减少种植,更加大了药材价格波动。
溯源工程决定“资源为王”,谁掌控道地药材资源,谁就有产业话语权:药材种植是产业链源头,关系到下游产品的质量与疗效,既是最关键的环节,也是目前最薄弱的环节。国家商务部启动中药材溯源工程,从源头抓质量,优质道地药材将是药品质量保障的关键,因此谁掌控道地药材资源,谁就拥有产业话语权。
二、
中药材通常是一年或多年生,采新在一年的某个季度,而下游道中,占用大量资金。
区别于农产品,中药材具有道地性:从行业属性上来说,中药材类属于农产品,但又明显区别于农产品,主要因为中药材具有道地性,不同药材对种植地貌、气候、土壤等要求不同,所以同一药材生长地域较为集中,呈现“一地产全国销”特征。
“药材好,药才好”,优质药材出于道地产地:中药材质量与产地密切相关,道地药材的疗效显著,其药用质量远高于一般药材。
2013年中药材行业简要分析报告
一、“一地产全国销”,具有道地性2
二、“一季产全年销”,存货占用大量资金5
三、价格判断6
四、未来药材价格走势预测7
一、
中药材是指在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种植、养殖和采集的药材,是生产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材料,也被植物提取物企业、保健品企业和化妆品企业广泛应用。根据全国中药材资源普查,我国现有的中药材资源种类已达12,807种,其中包括毒性中药材28种;另外根据中药材的形态分类,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
2013年中药材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中药材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f1a9fda84254b35eefd3425.png)
2013年中药材行业分析报告康美药业2013年12月目录一、灵活运用资本市场,大战略+执行力 (3)1、公司逐步推进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 (3)2、灵活运用资本市场平台确保大战略执行 (6)二、布局道地贵细药材,垄断上游资源 (7)三、线上线下共发展,或掌握中药材定价权 (9)1、坐拥四大中药材实体交易市场 (9)2、积极布局互联网虚拟交易平台 (13)四、人参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 (15)1、人参资源属性强,价格趋势向上 (17)(1)供给减少 (19)(2)需求增加 (20)①药食同源放开 (20)②人参还可用于药妆 (21)2、种植:重质重量,双管齐下 (22)(1)基地管理模式改进、优选种子,提高生产效率 (23)(2)人参种植集中度提升,公司人参种植面积有较大增量 (23)3、加工:提升人参附加值,未来有望复制正官庄 (25)4、销售:渠道整合 (27)(1)多手段培育市场需求,新开河知名度将继续提升 (28)(2)渠道多元化 (29)5、人参产业未来有望贡献丰厚利润 (30)五、盈利预测 (32)六、风险分析 (33)一、灵活运用资本市场,大战略+执行力1、公司逐步推进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我们从08 年开始持续跟踪公司,认为公司是A 股中药企业中战略架构最清晰,执行力最强,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外延式并购的企业。
目前公司已逐步完成全产业链布局,产品包括新开河人参、中药材贸易、中药饮片、西药、食品等。
公司业务上至中药材GAP 种植、中药材交易市场,中药材贸易,下至中药饮片、保健品、食品生产研发、自有门店渠道销售、直销、医院、电子交易平台,贯穿中药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并渗透到中药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为最大程度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创造了优势条件。
上游:公司凭借资源和资金优势围绕道地药材进行了产业布局,并通过收购国内大型中药材交易市场未来货获取中药材定价权。
中游:生产中药饮片、红参、食品和保健品等。
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分析报告
![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821e75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c.png)
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分析报告一、引言中药饮片是以中药材为原料,经过采收、炮制、破碎、提取、浓缩、干燥等工艺制成的药物制剂。
随着中药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消费者对中药饮片的需求增加,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进行质量风险评估是必要的。
本报告旨在对中药饮片的质量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与分析。
二、质量风险评估方法为了评估中药饮片的质量风险,本次研究采用了以下方法:1. 数据收集:收集了多个品牌的中药饮片样本,并获取了相关质量监测数据。
2. 风险分析:对收集到的样本进行理化指标、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方面的分析。
3. 风险评估:根据分析结果,评估中药饮片质量风险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
4. 风险控制:结合评估结果,提出质量风险控制的对策与建议。
三、质量评估结果与分析1. 理化指标分析:通过对中药饮片样本的含水量、总灰分、总皂苷含量、水溶性提取物含量等指标的分析,发现在样本中存在部分产品未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问题,其中以总皂苷含量偏低为主要问题。
2. 微生物污染分析:对中药饮片样本进行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群、霉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发现少部分样本存在微生物污染的问题,其中以霉菌和酵母菌污染较为普遍。
3. 农药残留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本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有个别样本存在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尤其是对某些高毒性农药的残留限值要求没有达到。
4. 重金属污染分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中药饮片样本中的镉、铅、汞、砷等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发现部分样本存在重金属污染问题,其中以砷的超标率最高。
四、质量风险评估结果通过对中药饮片的质量风险评估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中药饮片在理化指标方面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总皂苷含量不达标。
2. 部分中药饮片样本存在微生物污染,尤其是霉菌和酵母菌的污染较为普遍。
3. 个别中药饮片样本的农药残留超过国家标准限值,尤其是高毒性农药的残留问题较为突出。
2013年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出口分析
![2013年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出口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609d64a45177232f60a25c.png)
中 国香 港 、 日本 、韩 国 、中 国 台湾 和 东 盟 依 然 是传 统 中药 材 和 中药饮 片 的 主要 出 口市 场 ,对 这 五 个 市 场 的 出 口额 占整 个 中药 材 和 中 药 饮 片 出 口额
的8 5 . 3 %。
香 港 :2 0 1 3年 我 国 内地 对 香 港 出 口中药 材 和 中 药饮 片 9 4 0 0 9 2 3 2 k g ,同 比增 长 0 . 9 4 % ;出 口额 为
[ 摘要 ] 受世界各国刺激经济增长 的政策影 响 ,2 0 1 3年 的世界 经济仍旧行进在 缓慢复苏 的道路上 。2 0 1 3年我
国中药材 和中药饮 片出 口量价都有稳步增长 。但人 民币升值 过快 ,企业劳动成本上 升和部分 国家加强对重 金属及农
残 的标准检测 等措施也 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对后市不 能盲 目乐 观。
2 0 1 4年 3月 第 1 6卷
一
第 3期
中国现代 中药
Mo d e m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些E t 本 企业 为 了保 证 货 源 的充 足 和稳 定 ,开始 在
日本 出 口的 中药 材 和 中药 饮 片 主 要 是 半 夏 、人 参 、 茯 苓 、甘草 、白芍和 田七等 品种 。
中药材 和 中药饮 片 的主 要 出 口 目的地 ,产 品 主要 是
民营企业 是 推 动 中药 材 和 中药 饮 片 出 口的 主要
力量 ,有 6 4 2家 出 口企业 ,出 口金额 为 8 . 4 5亿美 元 ,占比高达 6 9 . 8 % ;三 资 出 口企 业 1 2 0家 ,出 口 额为 1 . 9 亿美元 ,出口金额 占比 1 5 . 8 1 % ;国营企业 出 口金额 占 比为 l 4 . 3 8% 。值 得 关 注 的是 ,在 民 营
中药饮片年度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报告
![中药饮片年度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dd44eeea6c30c2258019eb2.png)
年度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报告回顾日期:目录1。
概要2. 回顾期限3. 制造情况4. 产品描述5。
物料质量回顾5。
1 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问题回顾5.2 主要原辅料购进情况回顾5.3 供应商管理情况回顾5.4工艺用水质量问题回顾6. 成品质量回顾6.1 成品质量标准6。
2 成品质量指标统计及趋势分析7。
生产工艺回顾7。
1 关键工艺参数控制情况7.2 中间产品控制情况7.3 工艺变更情况7。
4 物料平衡7。
5 收率7.6 返工与再加工7。
7设施设备情况8。
偏差回顾9. 超常超标回顾10。
质量事故回顾11. 产品留样观察12。
拒绝批次回顾12.1 拒绝的物料12.2 拒绝的中间产品及成品13。
变更控制回顾14。
验证回顾15. 人员情况16. 委托加工、委托检验情况回顾17. 不良反应回顾18. 产品召回、退货回顾18.1 产品召回18.2 退货19。
投诉20. 改进或预防措施21。
结论22. 建议年度质量回顾分析报告内容1、概要:根据GMP(2010修订)第十章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第八节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按公司《产品年度质量回顾分析管理规程》的要求,2014年01月,对2013年生产的全部批次的中药饮片进行了年度质量回顾分析。
本报告对涉及该产品的物料及主要供应商、生产工艺(含主要工序控制参数验证情况及工艺变更、物料平衡及成品收率、返工与再加工、设施设备情况)、偏差(含生产过程及检验)、超常超标、质量事故、产品稳定性考察、拒绝批次(物料及产品)、变更控制、验证、环境监测、人员情况、投诉、不良反应、产品召回及退货等方面进行了年度回顾分析;对品种的成品、中间产品主要质量控制指标、关键工序控制参数进行了统计、趋势分析;对回顾中出现的偏差制定了改进与预防措施。
本回顾年度涉及产品的回顾分析项目均符合规定,主要质量控制指标及主要工艺控制参数趋势基本稳定。
从而确认产品工艺稳定可靠,以及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现行标准适用.2、回顾期限:3、制造情况:本回顾年度共生产白术、党参、当归、黄芩、黄芪、远志、熟地黄、生地黄、决明子、红花、柴胡、炒白扁豆、太子参、天麻、姜厚朴、厚朴、蒲公英、麸炒白术、连翘、苍术、麸炒苍术、醋香附、煅瓦楞子、酒萸肉、蒲公英、桔梗、丹参、猪苓、金银花、菊花、秦艽、醋延胡索、麦冬、菟丝子、山萸肉、川芎、桑白皮等36个产品,共113批,总产量为17864.2kg.4、产品描述:4.1产品工艺:【详细内容见各产品的工艺规程及各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
2013中国中药饮片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2013中国中药饮片产业发展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e8c580d43323968011c92b2.png)
中国中药饮片产业发展分析报告医疗卫生事业是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事业,是提高国家长期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与人们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医药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中药饮片业是我国中药产业乃至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医药行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重视中药产业的保护和中药传统文化的发扬,中药饮片及其炮制技术作为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一、中药饮片行业简介、中药饮片相关概念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辨证施治和调剂、制剂的需要,对“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炮制的制成品。
中药饮片可直接作为药剂配方服用或直接服用,或进一步加工为中成药产品。
中药饮片种类繁多,按照炮制前中药材是否具有毒性,中药饮片可划分为普通饮片和毒性饮片两类。
与中药饮片相关的另外一个概念是“炮制”。
炮制是我国传统、特有的制药技术,是指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的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使用的一系列制药加工技术。
、中药饮片的地位及产业链构成传统意义上的中药产业包括了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部分,这三个部分构成了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
中药饮片处于中药产业的中间环节。
根据我国年版《药典》规定,中成药的生产须以中药饮片作为原料,由此看来,中药饮片相当于“中药材炮制品”和“中成药原材料”,在中药产业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中药饮片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图中药饮片行业产业链构成情况基本可以概括为:从中药材种植、养殖或采集业中取得中药材,进而对中药材进行炮制加工,形成中药饮片,用于进一步加工和终端消费。
即中药饮片的产业链上游为种植、养殖和采集后的中药材;产业链下游包括中成药制造业、医院(门诊)、药店,以及饮品、食品、保健品等制造业。
通过这些渠道,中药饮片以饮片处方、中成药品、保健品、食品等形式被消费者服用,此外,还有一部分中药饮片可直接作为保健品、食品进入商场或超市,以及作为药膳进入普通家庭或餐饮业。
中国中药饮片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中药饮片市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537aa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6.png)
中国中药饮片市场分析报告中国中药饮片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根据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数据,中药饮片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里保持了持续的增长。
中药饮片是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经过研磨、提取、浓缩、干燥等工艺制成的剂型,具有方便服用、疗效显著等特点。
首先,中药饮片市场的需求一直保持着较高增长的态势。
中药饮片具有治疗疾病、调理健康的作用,很多患者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中药饮片作为治疗药品。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和接受程度的提高,中药饮片市场的需求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此外,中药饮片具有制剂方便、服用简单等特点,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需求。
其次,中药饮片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由于中药饮片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众多企业的进入。
市场上的中药饮片品牌繁多,产品类型丰富,从传统的中药材饮片到现代化的中药复合制剂,都有市场份额。
因此,企业在中药饮片市场中要想立足并实现持续增长,必须提供具有良好口碑和高疗效的产品。
第三,中药饮片市场的营销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传统的中药饮片市场主要依靠医院渠道进行销售,但随着电商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中药饮片企业开始开拓电子商务渠道。
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提供更便捷的购买渠道。
此外,营销转向体验式和情感化,重视品牌建设和口碑传播,提高消费者对中药饮片的认知度和购买意愿。
最后,中药饮片市场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中药饮片市场的监管问题依然存在。
中药饮片作为药品,其质量和安全性问题必须得到充分重视,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加强监管和监测,确保中药饮片市场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中药饮片市场的竞争同样也带来了品牌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一些低质量的中药饮片导致了消费者的不信任。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产品研发和生产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中国中药饮片市场是一个规模庞大、潜力巨大的市场。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和接受度的提高,中药饮片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然而,中药饮片市场也面临着竞争激烈、监管问题等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全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分析报告
一、质量基本情况
2013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自治区、港澳台地区)共抽验中药材及饮片45297批,合格28960批,合格率为:63.93%。
总体质量状况较好。
30个省、市、自治区的质量情况有较大差异,其中北京、天津、云南、河南、海南五省区的合格率均达90%以上,重庆、宁夏、广西三省区合格率较低,均在30%以下。
13个省区低于全国平均合格率,分别是:广东、广西、湖北、湖南、吉林、江苏、辽宁、宁夏、青海、山西、上海、四川、重庆。
二、主要质量问题
由于中药材与饮片的特殊性,各省主要针对质量问题比较严重的中药材与饮片品种进行监督抽验为主要形式,因此不合格率相对较高。
呈现出种类集中,主要问题相似的现象。
1.以伪品冒充正品。
以伪品冒充正品主要集中在正品品种来源较少、资源稀少的品种。
问题较突出的品种有:以其它杂木浸泡松香冒充沉香;薯蓣科其它品种冒充山药;木防己、汉防己冒充防己;非药典品种的青蛙的输卵管冒充蛤蟆油;滇枣仁冒充酸枣仁;赤链蛇幼蛇冒充金钱白花蛇;水半夏冒充半夏;大黄中掺杂伪品大黄;沙苁蓉充当肉苁蓉,益智仁充砂仁等。
2.不同药材品种混用。
不同来源药材相互替代或混用。
问题较突出的品种有:五加皮与香加皮、地骨皮混用;麦冬与山麦冬混用;北豆根冒充山豆根;伊贝母充当川贝母,木瓜与
光皮木瓜混用;通草与小通草混用;桑寄生与槲寄生混用等。
药典分列品种混用。
主要品种有:葛根与粉葛混用;金银花与山银花混用;五味子与南五味子混用;黄柏与关黄柏混用等。
3.非药用部位、杂质过多。
问题较突出的品种有:穿心莲、广藿香叶较少;巴戟天木质部所占比例较大;细辛未除尽地上部分;山茱萸果核部分过多;牡丹皮、远志未去木芯;柴胡掺地上茎;黄连夹杂有大量的泥土;皂角刺、钩藤掺藤茎等。
4.非法染色。
非法添加染料的品种主要有:蒲黄、延胡索、黄柏、石斛、黄芩、黄连、五味子、红花等。
续断饮片染成红色掺入丹参中出售。
茜草-大叶茜草素、-青黛孔雀石绿
5.掺泥沙或其它成分增重。
问题较突出的品种有:穿山甲、猪苓、海金沙、菟丝子、全蝎、海马、水蛭、土鳖虫、海金沙、僵蚕、紫河车、鸡内金、砂仁等。
紫苏子-掺泥沙
6.提取过的饮片药渣再流通药用。
如天麻、厚朴、苍术等。
7.不按炮制规范炮制。
如法半夏炮制未加甘草;硫磺熏蒸现象普遍,如白芷、粉葛、菊花等。
8.贮藏不当。
如熟地黄吸湿,致水分不合格等。
三、标准和方法问题
检验标准是判定结果的依据,在日常抽验过程中,常出现的标准与方法问题,归纳如下:
1.补充检验方法问题。
国家局颁布的补充检验方法是监督检验的重要依据,但目前补充检验方法的更新速度难以满足中药饮片打假治劣的需要。
如:红花、黄连的掺伪染色补充检验方法检测的染料未能涵盖样品的全部染色情况。
2.饮片标准不统一。
中国药典规定的饮片规格不足,各地中药饮片标准不统一,例如人参纵切片,黄芪压片等;肉苁蓉炮制品有淡苁蓉、酒苁蓉、咸苁蓉,药典收载了淡苁蓉和酒苁蓉,而咸苁蓉并未收载在法定标准中,对其性状如何进行判断,有待制订全国统一的饮片炮制规范。
3.药材标准有待提高完善。
有些药材或饮片药典性状描述过于简单,也无其他鉴别检查项目,正品与伪品无法区分,如冬虫夏草、紫河车、鹿茸、蛤蟆油等名贵药材。
燕窝这一名贵中药甚至无法定标准。
4.检验项目设置合理性问题。
有些药材或饮片显微鉴别设置不合理,导致无法检验。
如显微鉴别的横切面,如大黄、大血藤、防己及大部分果实种子类等因药材难以完整或样品太小而无法制片观察。
5.多品种来源样品检验问题。
对于药典中多品种来源的药材如黄连、柴胡、菊花等,若多来源的品种混在一起,都是药典收载的品种,检验中性状只能混出,无法确定具体的种,比如菊花;黄连药材:收载了味连、雅连、云连,性状、横切面单独规定,含量仅收了味连的,雅连、云连的含量如何检?柴胡:收载了北柴胡、南柴胡,性状单独规定,薄层鉴别和含量仅收了北柴胡的,那么南柴胡如何检验?
6.未收入标准的栽培品应用问题。
目前药典中鉴别特征主要是针对野生品制定的,但是市场上大量流通的则是栽培品,且中药栽培品的应用也是趋势,如甘草、党参、桔梗、防风、柴胡、半夏等。
因此建议药典增加对栽培品的规定和描述。
栽培品的年限尚无规定,在检验中发现栽培防风因年限太短,在粉末显微鉴定中很难检识到油管。
故建议根据品种制定栽培品的年限要求。
四、检验原则问题
1.性状描述。
药材饮片均有长短、厚薄的规定,检验时经常出现实际的长短、厚薄与规定不符的现象,当差异很大时,尤其在栽培品中,如何来判断和界定。
药典附录中规定:一般应测量较多的供试品,可允许有少量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数值。
但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数值范围未
做具体规定,对检验结果的判定和出具检验报告带来困难,故建议明确判定规则,以免判定时因随意性较大导致检验结果的不同。
2.杂质限量。
药典“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中规定:“除另有规定外,药屑杂质通常不得过3%”。
“杂质:来源与规定相同,但其性状或部位与规定不符;来源与规定不同的有机质;无机杂质,如砂石、泥块、尘土等”。
药屑杂质的概念与药典附录中“杂质检查法”项下收载的杂质是否相同?当正品掺有伪品时,如金银花掺有山银花,掺伪的山银花属于杂质,但是否属于药屑杂质?能否按“药屑杂质通常不得过3%”处理?此外,人为加入与混入的杂质如何来界定?
六、附件1.全国检验情况统计表
2.全国质量信息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