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伯峡基本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伯峡水电站基本资料
1 公伯峡水电站工程概况
公伯峡水电站是黄河干流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中,接龙羊峡、拉西瓦、李家峡之后的第四座大型梯级电站。

枢纽位于青海省循化撒拉自治县和化隆回族自治县交界处,距循化县城25km,距西宁公路里程153km(直线距离95km)。

公伯峡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兼顾灌溉及供水。

水库正常蓄水位2005m,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5.5×108m3,调节库容0.75×108m3,为日调节水库,水库死水位2002.0m,水库死水位以下库容4.75×108m3。

电站装机容量1500MW,保证出力495.5MW,年发电量51.4×108kW·h,可改善下游16万亩土地灌溉条件。

库区淹没耕地7585亩,迁移人口5340人。

该工程属一等大(Ⅰ)工程。

永久性挡水和泄水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五百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万年一遇或可能最大洪水。

2 水文气象
2.1 流域概况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各恣各雅山下的卡日曲。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于山东省恳利县、利津两县之间汇入渤海。

干流全长5464 km,全流域面积752443 km2。

黄河河源地区海拔在4200m以上,由于温度低,蒸发微弱,河流水量丰富。

黄河流经扎陵湖和鄂陵湖后,大部分穿行于海拔3000~4150m的高原峡谷,河道迂回曲折,两岸多湖泊、沼泽和草滩。

当河水绕过积石山,到达若而盖附近,在流经玛曲后接纳了源出四川北部水量丰富的白河、黑河,水量显著增加,成为黄河上游的主要产流区。

到唐乃亥后又折向东流经共和盆地进入龙羊峡谷,河流在该段由高原下切为深谷,两岸山势险峻,属中高山区。

黄河入龙羊峡后,流经峡谷与川地相间地段,经龙羊峡、李家峡水库调蓄后,进入公伯峡。

黄河公伯峡水电站坝址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循化县与化隆县境内黄河干流的公伯峡峡谷出口段,是龙羊峡~青铜峡河段梯级开发规划报告中的第4个大型梯级水电站。

距上游李家峡、龙羊峡水电站坝址分别约为76 km和184.6 km,
距上游贵德水文站140.6 km。

坝址上游22km处有隆务河汇入。

距下游循化县城及循化水文站约25km。

公伯峡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43619km2,多年平均径流量221亿m3,占全流域面积的19.1%,水量占全流域的38.8%,水力开发条件十分优越。

公伯峡水电站采用循化水文站为设计代表站,其多年平均流量703m3/ s,多年平均含沙量1.25kg/m3, 为全流域含沙量较小的河段。

坝址上游有已建的龙羊峡、李家峡水电站。

龙羊峡水库是一个具有多年调节性能的巨型水库,总库容达275亿m3。

当龙羊峡水电站投入正常运行后,与下游刘家峡水库联合调度运用,使公伯峡径流年内分配趋于均匀,提高公伯峡的发电效益。

同时大大削减公伯峡入库洪水,减小公伯峡水库的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

李家峡水库为日调节水库,调节性能较差,对公伯峡水库的入库洪水和径流年内分配影响较小。

2.2 水文资料
黄河上游干流安宁渡以上有黄河沿、吉迈、玛曲、唐乃亥、贵德、循化、上诠、兰州、安宁渡等水文站。

上述站均为国家基本测站,观测系列较长,资料精度较高,资料整编规范,由黄河水利委员会整编刊印成《黄河水文年鉴》,在使用中未发现不合理现象。

其中兰州站观测年限最长,始于1934年。

循化水文站位于公伯峡坝址下游约25km处,控制流域面积145459 km2,与公伯峡坝址以上流域面积相差1.26%。

循化水文站测量断面上下河流基本顺直、水流流态顺畅,1945年建站观测至今。

循化水文站为公伯峡工程的设计代表站。

循化水文站水文资料延长至2000年。

1990~2000年这10年中未发生过特大洪水。

在循化水文站资料系列的插补延长和1980年以后因龙羊峡和李家峡水库调蓄影响的资料还原中,还引用了唐乃亥、贵德、上诠、兰州站及其它一些支流水文站资料,黄河上游干、支流水文站基本情况见表2.1。

表2.1 黄河上游主要水文测站一览表
2.2.1 径流特性
根据《黄河公伯峡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重编报告》,公伯峡水电站设计时径流计算采用1919~1990年71年系列资料,包括了丰、平、枯三个部分,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根据循化水文站1919~2000年共81年水文年径流系列,进行频率计算,采用矩法估算参数,P-Ⅲ型曲线适线,并经上、下游参数平衡,得循化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703 m3/ s,Cv=0.24,Cs=2Cv,经频率计算循化站年径流成果见表2-2和表2-3。

表2-2 循化站年径流频率计算成果表
表2-3 循化站径流年内分配成果表
2.2.2设计洪水
(1)洪水特性与成因
黄河上游大洪水是由大尺度天气系统所造成的长历时,大面积连续降雨所形成的,局部暴雨对造洪影响不大。

一般是暴雨特性在地面的反映,所形成洪水多由大面积降雨所致,洪水涨落较缓,一次洪水过程约40天左右,洪型矮胖,历时较长,峰形多以单峰为主,峰、量关系对应较好,在实测的较大洪水中洪峰出现在9月份占40%,出现在7月份占36%。

1946、1967、1981年洪峰都出现在9月份,1964年和调查的1904年历史洪水洪峰出现在7月份。

(2)洪峰流量及洪量
龙羊峡水库为一巨型多年调节水库,其投入运行后已使下游天然设计洪水特性发生较大变化。

同时目前李家峡水库已建成,具有一定的调洪能力,所以公伯峡坝址以上洪水分别受龙、李两个水库的调蓄影响。

公伯峡水库受上游水库调蓄影响的设计洪水作为公伯峡水库设计洪水。

其设计洪水计算结果见表2-4。

表2-4 公伯峡设计洪水成果表流量:m3/s,洪量:亿m3
公伯峡水电站施工期洪水控制标准为20年一遇。

公伯峡水电站20年一遇导流流量主要受李家峡水电站发电流量及李家峡~公伯峡区间洪水控制。

经过分析,在电网非异常运行情况下,李家峡水库下泄流量控制在1000 m3/s左右,当李家峡~公伯峡区间发生洪水的时候,李家峡水电站下泄流量控制在1000 m3/s以下,在考虑20年一遇洪水李家峡~公伯峡区间流量,得到公伯峡水电站20年一遇洪水最大流量为1500 m3/s。

(4)设计洪水过程线
经分析比较,选择发生在1964年7、8月间的大洪水作为公伯峡的洪水典型过程。

由于公伯峡防洪库容较小,用日平均流量调洪难以反映其调洪能力,因此区间最大3天洪水过程采用逐时过程。

采用龙羊峡下泄流量过程组合相应区间洪水,得到公伯峡的入库设计洪水过程线。

结果见表2-5。

表2-5 公伯峡入库设计洪水过程线流量:m3/s
图2-1 公伯峡入库设计洪水过程线
2.3 水库泥沙
2.3.1 入库泥沙来源分析
公伯峡水电站坝址位于黄河上游青海省循化县与化隆县交界处的公伯峡峡谷出口处,上距循化水文站25km,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43619km2。

公伯峡坝址上游77km处已建有李家峡水库。

该库相对库大沙小,库沙比为157,水库泥沙淤积平衡年限很长,对入库水沙有巨大的调节作用,入库泥沙基本淤积在库内,仅有少量细颗粒泥沙排出库外。

据李家峡水电站设计成果,水库运行的10~30年期间平均年出库沙量126万t,水库运行10~60年期间平均年出库沙量为165万t,不到入库沙量的14%。

2.3.2入库沙量分析
(1)悬移质沙量分析
公伯峡水库入库沙量由李家峡水库下泄沙量和李~公区间来沙两部分组成。

公伯峡水库设计入库悬移质泥沙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32kg/m3,汛期(6~9月)平均含沙量为0.456kg/m3。

实测最大含沙量采用贵德站实测值131kg/m3(1981年8月5日)。

库悬移质泥沙中值粒径为0.03mm,平均粒径为0.062mm。

(2)推移质沙量分析
由于李家峡水库蓄水截断了黄河干流推移质泥沙的来源,公伯峡水库入库推移质泥沙全部是洪水季节从李~公区间两岸沟道挟带而来。

推移质泥沙无实测资料。

根据黄河贵德和循化两站实测河床组成及水力因素分析估算,贵~循干流区间推移质输沙模数为73t/km2,按此输沙模数推求得李~公干流区间年推移质输沙量为14万t。

支流隆务河水流含沙量小,取推悬比3%,则年推移质输沙量为4.98万t。

合计公伯峡水库年推移质入库沙量为19万t。

(3)工程泥沙问题分析
公伯峡水库设计年平均入库沙量为709万t,库沙比为93,水库泥沙淤积平衡年限长,水库泥沙问题并不严重。

但由于入库泥沙颗粒较细,粒径小于0.02mm 的冲泻质泥沙占入库泥沙的40%,这部分泥沙易于到达坝前,经水库泥沙淤积计算,20年坝前淤积高程为1948.2 m,50年坝前淤积高程1968.8 m。

泥沙浮容重按7.5kg/m3计算,内摩擦角取为14°。

2.4 气象
公伯峡坝址以上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处中纬度内陆高原,距海洋较远,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夏季凉爽,气温日较差大,无霜期短。

如循化气象站,1月平均最高气温3℃,平均最低气温-11.6℃;7月平均最高气温26.5℃,平均最低气温13.5℃。

雨量在时间和地区上分布不均匀,时间上冬春较为干旱,夏秋则常有暴雨和连阴雨产生,雨季主要集中于5~9月,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0%以上;地区上分布上游吉迈~玛曲区间最大,最大可达800mm,而唐乃亥~循化区间仅为250~300mm。

多年平均蒸发量在1100~2200mm。

循化气象站为距坝址最近的一个国家气象站,为工程的气象设计代表站,建于1959年,已有40多年的观测资料,观测项目较全且精度较高。

由循化气象站1960~2001年实测资料统计,其多年平均气温8.7℃,多年平均降雨量266.2mm,蒸发能力2131.4mm,最大风速24.0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6.0m/s。

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2712.7hr。

循化站气象要素统计见表2.6。

表2-6 尖扎、循化站气象要素统计表
3工程地质
3.1区域地质概况
3.1.1地层岩性
本区出露地层有前震旦系尕让群(岩性为上亚群暗绿色黑云角闪片岩、斜长角闪片岩;下亚群黑云石英片岩、斜长角闪片岩和片麻岩,以及条带状、眼球状花岗质混合岩);三迭系(岩性为浅变质的灰岩、灰绿色砂岩、板岩互层,夹砂砾岩、灰岩)、白垩系(岩性为浅紫褐色~紫灰色含砾砂岩,中~粗粒砂岩夹泥质粉砂岩、泥岩等)、上第三系(性为砂岩、细砂岩、砂砾岩、砂质泥岩及粉砂质泥岩等,局部夹泥灰岩、石膏薄层)及第四系(Q)层。

3.1.2地质构造
库坝区位于祁吕孤形西褶带的次一级构造化隆槽地和河西系的德恒隆~加吾力吉隆起带两个构造单元的复合部位上,工程场地四周约10km~30km范围内的各边界性断裂,自晚更新世以来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和差异性的隆升运动,工程区属构造基本稳定区。

3.1.3区域地震
工程区属构造基本稳定区。

地震基本烈度经复核为Ⅶ度,对应的基岩峰值加速度值为0.11g,100年超越概率2%的基岩峰值加速度值为0.20g。

3.2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公伯峡水库区位于青海省循化、化隆与尖扎三县交界处。

正常蓄水位2005m 时,坝前最大水深约为110m,水面宽400m~600m,水库全长(包括翘尾部分)约61Km。

3.2.1地形地貌
峡谷水库段:该段自坝前至隆务河口长约18km。

此河段河谷狭窄,坡度多在40°~50°,坡高600m~700m。

岸坡基岩裸露,主要由前震旦系变质岩组成。

河水面宽约30m~50m。

盆地水库段:该段长约43km。

两岸地形开阔,水流平缓。

库盆主要由第三系上新统红层及前震旦系古老变质岩组成,表部广泛覆盖着第四系松散堆积层。

3.2.2地层岩性
前震旦系(Anzgr)尕让群下亚群:岩性以黑云斜长片麻岩、条带状混合岩为主。

与上覆地层呈不整合或断层接触。

三迭系中统上部岩组(T2b):岩性为灰绿色厚层~块状砾岩、含砾砂岩及长石砂岩等。

与下伏前震旦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白垩系下统下部岩组(K1hka):岩性主要为砖红~紫红色砂岩、含砾粗砂岩及砾砂岩等。

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第三系上新统临夏组(N2L):上部为砖红、桔黄、灰绿色的含粉砂泥钙质泥岩,夹白色泥钙质泥岩和浅红色钙质页岩条带;下部主要为紫红色砾砂岩及砂砾岩、粉砂岩、泥岩等,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第四系(Q):上更新统(Q3):主要分布在水库两岸Ⅲ级及其以上阶地上。

其下部为砂砾石层,上部为砂壤土层;全新统(Q4):分布在Ⅰ、Ⅱ级阶地及河床和河漫滩上。

阶地上覆地层大多呈二元结构,即下部为砂砾石层,上部为砂壤土。

加里东期侵入岩:岩性主要为灰白、肉红色花岗岩及伟晶岩等。

3.2.3地质构造
(1)尖扎渡口~隆务河口冲断层(库区编号F1):该断层延伸长22km,总体呈NNW向发育。

挤压破碎带宽40m~60m,破碎带由断层泥、糜棱岩、片理化岩、角砾岩及碎裂岩组成,泥钙质胶结较好。

(2)西加吾贝~曲卜藏斜冲断层(库区编号F15):该断层延伸长约17km,总体呈NW300°方向延伸。

破碎带宽30m左右,由灰绿色糜棱岩、角砾岩、碎裂岩组成,泥钙质胶结较好。

(3)哇加扭断层(库区编号F19):断层延伸长约40km,呈NE60°方向展布。

断面整齐,宛若刀切。

破碎带宽100m~200m,带内主要为挤压片状岩、角砾岩等。

(4)隆务河口冲断层(库区编号F5):延伸长约8km,破碎带宽20m~40m,主要由角砾岩,挤压片理化带等组成,泥钙质胶结较好。

3.2.4水文地质条件
峡谷段地下水埋藏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型潜水,排泄于黄河;盆地段地下水主要为孔隙型潜水。

水化学类型为氯化物硫酸钾钠镁钙水、硫酸钾镁钙水,矿化度0.93g/L~3.05g/L,pH值7.3~8.4,属低矿化弱碱性水。

3.2.5水库渗漏
公伯峡水库属于山区型水库,峡谷库段基岩山体高陡雄厚,盆地库段周边亦被基岩山体包围,水库区不存在永久渗漏问题。

3.2.6水库浸没评价
根据实测的地质资料,水库淹没区内无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分布;本区内浸没区主要有10个,浸没总面积为0.90km2。

3.2.7水库坍岸
库岸坍岸总长约12.57km,坍岸总体积约835万m3。

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结合库区实地调查,并参考李家峡、积石峡、康杨等工程资料,不同岩性岸坡稳定休止角见表3-1。

3.2.3库区及近坝库岸稳定问题
公伯峡水库峡谷段岸坡陡峻,重力地质现象显著,两岸均发育有大型岩质滑坡及倾倒变形体。

库岸稳定重点地段主要有:坝前左岸分布的古什群Ⅰ号滑坡体,古什群右岸倾倒变形体及尖扎县上游、黄河左岸的Ⅶ号滑坡体。

(1)古什群Ⅰ号滑坡
该滑坡位于坝前左岸上游2Km处,为一切层岩质滑坡。

长约370m,前缘宽200m,中部宽120m,体积155万m3。

蓄水后可能发生边岸再造式的局部崩滑、坍岸,总体上不会影响大坝的安全及水库的正常运行。

(2)古什群右岸倾倒变形体
古什群右岸倾倒变形体位于坝前上游2.2km,沿岸宽度300m,顺坡长度190m,体积约195万m3。

经稳定性计算,倾倒变形体上游区的稳定性较好,而下游区较差,且下游区蓄水后在Ⅶ度地震烈度下将失稳。

(3)Ⅶ号滑坡
Ⅶ号滑坡地处公伯峡电站库区盆地库段的尖扎县城对岸上游1.5km的黄河左岸(距坝址27.8km),为一大型切层岩质滑坡。

滑坡前缘剪出口高程一般在2000m~2010m,高出平水期河水位15m~25m。

Ⅶ号滑坡天然条件下基本稳定,由于其特殊的滑坡结构,地形条件既使不受水库影响,局部地段在暴雨或Ⅶ度地震条件下,也有失稳的可能。

3.4.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3.4.1坝址区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
工程区位于公伯峡峡谷出口段,黄河以NE30°~50°方向流经本区,平水期河水位1900m,水面宽40m~60m,水深12m~13m。

河床覆盖层厚一般为5m~13m,最厚达18.7m。

河床基岩面最低高程为1874.73m。

(2)地层岩性
坝区出露的地层有前震旦系、白垩系、上第三系、第四系及加里东期花岗岩侵入体。

前震旦系片岩、片麻岩及上第三系砾砂岩和加里东期花岗岩是构成各建筑物地基及边坡的主要岩体。

(3)地质构造
第三系红层产状为走向MW325°~350°,倾向NE,倾角4°~15°,前震旦系变质岩片理产状为走向NW315°~335°,倾向NE,倾角56°~81°,与河流斜交,倾向下游偏右岸。

花岗岩侵入体边缘地带片理产状变化较大。

岩体中断层、裂隙较发育,主要有4组断层。

NNE组:代表性断层有F7、F18、F21、F23等,破碎带一般宽0.2m~2.5m,最宽4.5m~5.0m。

大多充填糜棱岩、角砾岩、碎裂岩,一般未胶结,局部弱泥、钙质胶结。

NNW组:代表断层有F1、F15、F17、F24等,破碎带一般宽0.5m~2.5m,最宽3.0m~5.0m。

大多充填糜棱岩、角砾岩、挤压片理化带,一般未胶结,个别钙质胶结。

NWW组:代表性断层有F8、F20、F35、F112等,破碎带一般宽0.1m~1.5m,最宽25m。

充填片理化带、糜棱岩、碎裂岩,局部有0.2cm~2.0cm厚的泥质,未胶结。

NEE组:代表性断层有F12、F16、F34等,破碎带一般宽0.1m~0.3m,最宽0.8m~1.0m。

充填碎裂岩、角砾岩、少量泥质。

一般有弱钙质胶结。

(4)岩体卸荷及风化情况
坝区岩体一般无明显的强卸荷带发育,局部陡坡段有5~10m的卸荷、松动岩体分布。

(5)水文地质条件
坝区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可分基岩裂隙性潜水,局部基岩裂隙承压水及第四系孔隙性潜水。

通过钻孔压水试验,片岩、片麻岩透水性较弱(ω=0.1 L/min.m.m~0.05L/min.m.m),相对隔水层(ω<0.01L/min.m.m)顶板埋深左岸为30m~60m,河床为10m~30m,右岸一般为40m~60m,局部达70m~90m。

3.4.2坝区岩体及结构面岩体力学参数建议值
通过对坝区各类岩体的物理、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及综合分析类比,提出坝区岩体及结构面岩体力学参数建议值,详见表3-2。

3.5枢纽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
3.5.1面板堆石坝趾板地基工程地质条件
趾板地基左岸沿线岸坡地形下缓上陡,2041m~2050m高程以上为V级阶地二元结构堆积层。

右岸岸坡陡峻,1980m高程以上为Ⅲ级阶地二元结构堆积层。

趾板地基主要岩性为片岩、片麻岩,其间夹有脉状花岗岩,岸坡大部地段基岩裸露。

左岸发育有F22、F250等小规模断层,破碎带宽一般小于1m。

河床发育F15等较大断层,右岸发育F7,F13等大断层(两断层间距仅30m)。

较大规模断层走向与趾板纵向大角度相交或直交。

3.5.2堆石坝坝基工程地质条件
堆石坝坝基两岸地形不对称,左岸发育Ⅱ、Ⅴ级侵蚀堆积阶地,1940m高程以下地形平缓,以上地形陡峻。

右岸发育Ⅱ级阶地(局部残留)、Ⅲ级阶地,地形陡峻。

河道基本平直,河床面高程1884m~1898m,河床覆盖层厚一般5m~10m,最厚达18m~20m。

坝轴线上游以片岩、片麻岩为主,间夹花岗岩脉。

坝轴线下游两岸以花岗岩体为主,间夹片岩、片麻岩捕虏体,河床仍以片岩为主。

坝基岩性相变较大,软硬不均,断层发育。

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岩体局部卸荷、松动,风化
强烈。

坝基主要有斜切河床的F7、F13、f154、f166等NNE向断层发育,其次为近顺河向的F15、F21等NE向断层发育。

3.5.3.左岸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左岸溢洪道引渠长445m,左侧边坡最高达95m,中下部由弱风化花岗岩组成,中上部分布有三级阶地的砂壤土、砂卵石、软弱的红砂岩、古全、强风化花岗岩,必须对此引起高度重视。

堰闸地基主要为弱风化花岗岩,局部夹少量片麻岩及石英岩捕虏体。

断层、裂隙较发育。

左副坝1990m高程以上为强风化花岗岩,以下为弱风化,地基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溢洪道泄槽段部分岩体风化强烈,其余地段大多均位于弱风化花岗岩体上,地基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挑流鼻坎区局部位于强风化片岩夹片麻岩上,但齿槽地基岩体均为弱风化。

3.5.4左岸泄洪洞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隧洞除进出口段外,上覆岩体厚度大于60m,整个隧洞大多位于弱~微风化岩体中。

断层不甚发育,且规模小,主要为Ⅱ、Ⅲ类围岩(90%以上),成洞条件总体较好。

岩性以片岩为主,其次有片麻岩、花岗岩等。

岩石软硬相间,岩相变化大。

洞身大多处于地下水位以上,出口段局部有裂隙性潜水渗出,水量不丰富。

3.5.5右岸旋流消能泄洪洞(导流洞)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右岸旋流消能泄洪洞系由导流洞改建而成,工程将“龙抬头”优化为竖井漩流消能泄洪洞,从而有效的改善了Ⅲ、Ⅳ类围岩的井壁稳定,整个工程Ⅱ、Ⅲ、Ⅳ、Ⅴ类围岩分别占39%、22%、37%和2%。

优化后的旋流消能建筑物较好的适应了相对较差的地质条件。

右岸旋流消能泄洪洞位于加里东期花岗岩侵入前震旦系片岩、片麻岩的边缘地带,受早期构造、岩浆侵入作用的影响,片岩、片麻岩中花岗岩无序穿插,片岩类被花岗岩零乱包裹,产状无规律,断层裂隙密集发育,多组交切,陡缓均有,性状较差。

破碎带宽度1m~2m者较多,最大达4m,尚有较宽的影响带。

隧洞段地下水一般不丰富,围岩中有基岩裂隙性潜水发育,仅部分洞段有滴
水或渗水现象,局部裂隙性潜水呈线状渗流状态。

3.5.6引水发电系统混凝土坝式进水口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电站进水口闸坝位于右岸Ⅲ级阶地中~下游段,上覆堆积层厚20m~60m,下伏基岩主要为花岗岩;岩体中断裂构造较发育。

闸基范围内古强风化下限高程在1955m~1965m之间。

压力钢管地基岩体主要为古强风化花岗岩,及古强~弱风化片麻岩夹片岩。

压力钢管道右边坡高80m~145m。

1980m高程以上为堆积层土质边坡,由第四系冲、洪积砂卵砾石层及砂壤土层构成, 1980m高程以下为岩质边坡,底部为古全、强风化岩石边坡。

边坡岩体中裂隙较发育,整个边坡断层较少出露。

3.5.7厂房及尾水渠地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开挖后厂房建基面高程1883.4m,主要岩性为片岩,少量片麻岩及石英岩,其间夹花岗岩脉,岩石大多为弱风化,岩体较完整。

岩体中以层面裂隙为主,局部呈片理挤压揉皱带,挤压紧密。

发育延伸较长的断层主要有f13、f15、f16、f17、f20、f24。

①NE30°~60°SE∠60°~85°;②NW350°~358°NE∠70°~88°;③NE40°~50°SE∠40°~45°;带内主要以糜棱岩、片状岩为主,次为碎裂岩,沿断层面有灰色泥质,无胶结。

面平直、光滑。

尾水渠地基范围内主要岩性为片岩及片麻岩,其间夹花岗岩脉,岩石大多为弱风化,岩体相对较完整,尾水渠地基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表3-2 各建筑物岩体及结构面岩体力学参数建议值表
16
3.6天然建筑材料
3.6.1概述
查明堆石料储量为1189万m3,防渗土料2932万m3,砂砾料4000万m3(其中砂料1086万m3)。

砼粗细骨料,采用水车村砂石料场及占卜乎砂石料场,防渗土料采用占卜乎或砖瓦厂土料场。

工程所需堆石料可结合工程开挖选取各类开挖料为主要上坝材料,药水沟块石料场作为补充料的推荐料源,水车村砂石料场作为坝壳砂石料的补充料源。

3.6.2砼骨料
砼骨料物理化学性质、砂砾石颗粒级配见表3-3、3-4。

3.6.3堆石料
药水沟堆石料料场:料场位于坝址左岸上游约1.5Km的药水沟内。

该产地储量丰富,经详查的计算储量为481.6万m3,岩石致密坚硬。

堆石料的物理学试验成果见表3-5。

堆石料质量满足天然建材规程对石料质量技术要求。

古什群沟堆石料料场:经初查储量为570万m3。

开采方便、运距近、料源丰富,堆石料质量能满足技术要求。

西峡口堆石料料场:将料场分为I、II两区。

其上游侧为I区,下游侧为II区。

储量为90.71万m3,质量较好。

II区面积为1.3万m2,储量为55.9万m2,质量相对较差。

公伯峡左右岸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主体工程开挖料的数量不能满足大坝填筑要求。

为此,对库区内古什群沟、西峡口堆石料产地和药水沟三个石料场进行勘测分析,经综合比较岩石的物理力学指标、开采条件和运距等综合因素,最终推荐药水沟料场Ⅱ区为大坝的补充填筑块石料料源。

3.6.4 土料
占卜乎防渗土料料场:占卜乎防渗土料储量约200万m3。

该防渗土料除粘粒含量和天然含水量偏低外,其余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防渗体土料质量技术要求,可做粘土斜心墙堆石坝防渗体之用。

砖瓦厂防渗土料料场:该料场储量为1404万m3。

其各项指标均可满足粘土斜心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