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新课程将教学定位为“交往”,“交往”的主要形式是“对话”。

那么,阅读就应该是“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

要实现这种对话,缩短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世界的距离,必须深入到文本之中,如何迅速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一、加强引导,扩大学生阅读面和深化阅读层次
阅读教学要以引导为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我们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往往处于被动,教师“喂一点儿”,学生“吃一点儿”,有些学生甚至在没有读懂文章的情况下被迫记住一些“僵死”的答案。

在一些课堂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在讲台上拿着篇文章费力的讲解,而当提问时,学生或是复述老师的话,或是支支吾吾什么也说不出来。

出现这种现象,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难辞其咎。

一方面,教师肢解式的训练和架空的分析方式破坏了文章本来的美感,一篇篇美不胜收的经典文章,变成了干瘪的字词句篇章、读写听说练的应试训练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课堂提问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口,不是太过空泛就是没有价值的是非问,这样的课堂提问根本无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要么就是满堂“鸦雀无声”,要么就是全场“和声一片”,其实一无所获;另一方面,在长期的被动式接受的课堂上,学生们已经形成了思维惰性和思维惯性,习惯于所谓的“标准答案”,他们宁愿在课堂上做“书
记员”,也不肯开动自己尘封已久的思维之窗,阅读能力提高比较缓慢。

要扭转这种局面,教师就要切实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一切服务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精心设计阅读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增加自主阅读课、思维训练课,给学生课堂上充分的阅读时间,提出学生感兴趣的、有助于促进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思考题,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给予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保持对语文阅读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阅读的效率。

某中学的语文课改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课,在他们的语文自修室里,学生没有固定的座位,没有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教学生学的严格形式,没有鸦雀无声的所谓课堂气氛,学生可以自由阅读、相互切磋,可以与教师共同讨论,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汲取知识,增强阅读能力。

由此可见,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通过精心设计教法,把学生带进作品所营造的意境,挖掘作品在选材、构思、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点,让每一堂课都力求上成精品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每个教师应该做而且是必须做到的。

二、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读书方法进行阅读。

1.摘录和随感
教师要引导学生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段摘录下来,广撷博采并加以吸收,学以致用。

鼓励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以写促读。

2.精读与略读
精读就是对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

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想边批注。

略读就是快速浏览全文,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

3.针对学生知识少,阅历浅这一特点,教师要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与学生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
同时,动员全体同学的力量,建立班级“图书角”,成立读书小组。

加强交流与讨论,讨论疑难问题,交流心得,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效果。

4.要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必须把阅读教学延伸到课外,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外部阅读环境,多给他们提供一些与之阅读能力相当的、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食粮。

对于学生的阅读书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只是要加以引导,而不是限定,更不要给学生灌输什么所谓的好书与坏书之类的思想,只要对培养学生思维有益的,都要帮助学生去阅读,要让学生拥有阅读的热情。

让学生在多读多看中,扩大知识领域,在不知不觉提高阅读水平,促进阅读教学的发展。

决不能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而采取高压政策,每天必须读多少,都要规定个量,这
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三、抓住课文疑难点,设计提问艺术
疑难点是指学生不容易搞懂而又必须搞懂的地方。

抓住疑难点提问,可以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更好地理解课文。

如在教学《孔乙己》这篇课文时,本课的难点是孔乙己的思想性格。

他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即使穷途末路也不放弃他所谓读书人的架子:一件不离身的长衫,满口的者乎者也。

但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也有善良的一面,他对孩子的态度,从不拖欠酒钱等,又展示了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另一面。

因此为突破难点,我设计如下问题:小说的主人公——孔乙己长什么样子?根据课文中的外貌描写说说孔乙己
有怎样的遭遇、怎样的性格?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分析课文直接从人物的肖像入手,是抓住了主要矛盾。

《孔乙己》的肖像描写,是课文的经典之笔。

抓住这些关键的内容设计问题,往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理解课文、体会感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最后一课》:小弗朗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明显变化,请举例说明?每一问既有眼前的用途,又有“长远”的目的。

四、结论
语文教师除了要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外,要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鼓励学生课外自主阅读,广泛涉猎,博闻强记,摸索阅读规律和技巧,自觉主动地提高阅读水平。

指导学生切不可一味地以“有趣”为阅读书籍的选择标准,要多受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
形成足够的文学积累,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同时,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