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的鸭蛋》优秀课件(21页)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我不喜欢端午节,更不喜欢端午节 的粽子,因为每当吃到粽子,我总会想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 屈原在汨罗江畔那悲壮的一跳…
H
20
课外拓展:
1、请同学们联系自身的经验,介绍自己童
年时代最难忘的有关过节的一件物品(如: 年糕、月饼、汤圆、粽子等)或一件玩具 (如:灯笼、炮仗等)。说出自己难忘的原 因、感受、启发。
囊萤映雪
3、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H
肃然起敬6
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有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 贴符、喝雄黄酒,和“放黄烟 子”、吃“十二红”。
H
7
思考
• 在家乡端午的众多风俗中,作者对鸭蛋 情有独钟,想来它必定有什么独特的滋 味才令作者如此魂牵梦萦吧。
• 换句话说,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值得作家大写特写呢?
H
16
语言特点
• 3.善于运用语言“造型”。 • 汪曾祺有时只用一两个字眼就能写出事
物的特色神韵。他写吃咸鸭蛋“筷子头 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那种 绘声绘色,那种动感,以及快感,从一 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
H
17
教师小结
• 《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包含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家乡咸鸭蛋的难以忘怀,实际 上不是作者个人的心态。这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儿时 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笼罩一层异样的光辉。不 管一个人走多远,它都将是引导一个人的方向。童年 岁月中富含生活的情趣,日常生活中饱含人生的韵味。 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平淡以及诗意,才 算真正体验到生活的滋味。汪曾祺从小小的鸭蛋里尝 出生活的真味,我相信,我们也会从一片叶、一粒沙、 一滴水中咂摸品味出生活的真趣,成长的快乐。
端午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H
1
民俗风情
• 相传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 国诗人屈原,许多端午的风俗一直流传 至今,你知道哪些呢 ?
• 我国各地端午的风俗是不尽相同的,今 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江苏高邮品一品 《端午的鸭蛋》。
H
2
端午的鸭蛋
然夹杂着几个英语单词,并没有不伦不类之感。
然后作者又引用了唐代诗人元稹在《离思》中
的一句著名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运用
“大材小用”的诗句,来表示自己对别处的咸
鸭蛋不屑一顾。这一“文白夹杂”句令人忍俊
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
H
13
重点语句分析
• 2.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 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 了。高邮威蛋的黄是通红的。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苋菜( xiàn ) 城隍庙( huáng ) 门楣( méi ) 门槛 ( kǎn ) 籍贯( jí ) 大襟 ( jīn )
H
5
根据下面各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眼里。
曾经沧海难为水
2、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 光刻苦读书的故事;后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H
8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高邮的双黄蛋
高邮的大麻鸭
H
9
• 高邮鸭蛋有如此名声、特色,确实值得 作家大写而特写。最妙的是端午时节吃 鸭蛋、玩鸭蛋,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H
10
课文结构层次:
一、介绍端午的种种风俗。
二、详写家乡鸭蛋的 名声、特色。
三、写孩子们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
着重写 “挂鸭蛋络子” 。
H
11
文章主题
• 《端午的鸭蛋》一文,在平淡的生活中 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的咸鸭蛋 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正是汪曾祺先生 的文字的魅力所在。文章读来从容闲淡, 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 然之间,文章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 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H
15
语言特点
• 2.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 典雅之美。
• 例如:“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 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 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 成趣,让人不由暗暗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 极俗的两种语言如此自然和谐地捏到一处并倍 添韵味的艺术功力。
作者:汪曾祺
H
3
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 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 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 沈从文的影响。
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 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 《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 等刊物。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 (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 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 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 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 作H品于平淡中显现清逸秀异4 。
H
12
重点语句分析
• 1.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 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 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 在瞧不上。
• 兼而有之。前几个小分句本是很通俗的大白话,
却突然用了一个“多矣”,之后马上又回到大
白话,仿佛当代的青年人这一句体现了汪曾祺
的语言特色:古汉语与口语说着说着汉语,突
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 例如:“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 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 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 其次,文中时时穿插十分朴素的“大白话”, 这使文章生活气息更为浓厚:“双黄鸭蛋味道 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 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 鸭蛋呢!”均是信口而出,自然而然,让人倍 感亲切。
H
18
拓展延伸、表达情感:
请以“我喜欢/不喜欢———(节日) 的———(食品/玩具),因为——— ” 的句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说真话,诉真情,能说出一种 情趣或一种情感。不少于30字。
H
19
例句: 1、我喜欢端午节,喜欢端午节的粽子,
香香粘粘的粽子吃在嘴里,香在心里,尤 其难忘那母亲手把手教我裹粽子的情景…
• 这一句讲食用咸鸭蛋。作者写吃咸鸭蛋“筷子 头一扎下去”中的“扎”的动作描绘,“吱— —红油就冒出来了”的声音及颜色的形象描绘, 特别“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使读 者感受到那一刻的动感与快感,让读者如见其 形,如闻其声,体现了大作家之文笔。
H
14
语言特点
• 1.口语色彩浓厚。 • 首先表现在好用短句,有时一句一断,大有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