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课件第二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按照该学说,比较利益相差越大则发生贸 易的可能性越大,当今的贸易便应该主要在发 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展开,但事实是今天的 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即今天的 国际贸易实践使得人们对于传统的比较利益学 说的适用程度产生了疑问。
(4)按照该学说,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参加贸 易的双方都可获得利益,为获得此利益,所有 贸易参加国都应该积极实行自由贸易而非保护 主义,但在实际中,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实行保 护主义。
四、重商主义贸易理论存在的问题
– 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得住脚,并 非在一般意义上成立;
– 重商主义者鼓吹经济民族主义,认为国家利益在根 本上是冲突的,即其把国际贸易看作是零和博弈, 一国贸易的收益只能建立在其他国家的损失之上,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 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也是错误的。
– 相反,进口却是一种负担,因为它减少了对本国产 品的需求。这不仅会导致国内就业的下降,而且还 会使贵金属流失。
二、重商主义二阶段
• 1.早期的重商主义:重金主义,以“货 币差额论”为中心。
• 2.晚期的重商主义:真正的重商主义, 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
三、对外贸易政策
“奖出限入” • 1.限制输入的政策 • 2.促进出口的措施 • 3.其他措施
Y产品进口量 Y3
Y2
T3 C
B
T2 T1
Y1
A
0
X1 X2 X3
A国
X产品出口量
同理,得到B国的提供曲线。
B国分工后的生产组合点为B1点,生产IB1的X产品 和JB1的Y产品,用DE2的X产品换B1E2的Y产品,共 消费LD的X产品和B1J+B1E2的Y产品,消费点在D点。
A国在X产品的消费中,A1G为本国生产,A1E1为进 口;B国的Y产品消费中,OI为本国生产,B1E2为进 口,在1比1的交换线下,由CE1=DE2,同时A1E1=DE2, CE1=B1E2。可以看出,无差异曲线都有提高,即Ⅱ高 于Ⅰ,Ⅱ1高于Ⅰ1,表示总体福利水平的提高。
2.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评价
(1)在该理论中,出现了同一商品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 的差异,交换比率的不同,这违背了李嘉图自己坚持 的劳动价值论。
(2)该理论并未从根本上揭示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 从国内贸易、国际贸易的功能都是为了实现商品价值 的角度看问题,即便国际贸易不存在超额利润,即比 较利益,只要能使商品得到实现,贸易就会发生,这 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国• 际
收支 赤字
•
黄金外流 货币供给下降 价格水平下降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出口下降进口增加 价格水平上升 货币供给增加 黄金内流
国际 收支 顺差
• 当存在国际资金流动时, 内外均衡自动实现速度会加快
• 2.特点 自发性、对称性、稳定性
• 3.局限性 (1) 各国政府必须遵守特定的“游戏规则” (2) 当商品价格不具有完全弹性时,该机制破
•
即“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四、比较成本学说的阐述
• 分工前:
国家 英国
酒产量 所需劳动 毛呢产
(单位) 人数(人/ 量(单
年)
位)
1
120
1
所需劳动 人数(人 /年)
100
葡萄牙 1
80
1
90
• 分工后:
国家
酒产量 所需劳 毛呢产 (单位) 动人数 量(单
(人/年)位)
所需劳 动人数 (人/年)
二、绝对成本学说的假定条件
1. 生产过程中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 2. 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 3. 这两个国家都能生产两种产品; 4. 劳动力或生产要素在一国范围内的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 5. 机会成本不变; 6. 商品可以在各国之间自由移动,但是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不能自
由移动; 7. 两国的经济资源都被充分利用; 8. 在两个国家之间,商品流出的价值和商品流入的价值相等; 9. 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
2.7
190
• 毛呢与葡萄酒交换结果
国家 酒产量(单位) 毛呢产量(单位)
英国 1
1.7
葡萄牙 1.375
1
图形说明
仍然为两个国家A和B,两个产品X和Y。 说明:图中,X1、X2、Y1、Y2均为全部资源 生产 X、Y产品时的情况。A国的绝对优势在于 生产X产品,B国则为生产Y产品。在封闭状态 下,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为X1Y1,B国为 X2Y2,经过专业化分工,A国只生产X产品,B 国只生产Y产品,A国出口X产品,按照世界价 格线,向B国交换Y产品,B国则相反,两国均 收益,世界的福利因此得到提高。
三、比较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
国际分工中若两个贸易参加国生产力水平不相等, 甲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 优势,而乙国则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产品上 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个国家间进行 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 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都一样。这样,处 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该集中 生产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 的国家也不必停产所有的产品,而只应该停止生产 在本国国内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 参与交换的各个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 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交换而增加产量,提高劳 动生产率。以上论点便是古典甚至新古典国际贸易 理论的传统基础。
2.两国均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无任何贸易限 制;
3.要素(劳动)在一国内自由流动,在两国 之间不能流动;
4.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即劳动时间决定价 值(隐含着用一种要素进行生产);
5.交易双方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效益,不 考虑运输、保险等价值;
6.收入分配不受贸易的影响。
在此假设条件下,李嘉图证明:决定国际 贸易的基础是比较成本,而非绝对成本。
最早由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 1873,英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和经济学家 )提出,见 其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
二、均衡贸易条件
•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 又称交换比价,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 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 说明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 口商品。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 重商主义 ❖ 绝对成本学说 ❖ 比较成本学说 ❖ 相互需求学说 ❖ 古典贸易理论的验证与评价
导言
• 全部贸易理论的基础——古典贸易理论 • 古典贸易理论是在批判重商主义贸易思想的基
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 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重要的阶段:
– 其一,亚当斯密的首创阶段; – 其二,大卫李嘉图的继承与发展阶段。
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以比较利益为支柱的古 典贸易理论便最终确立起来。
§2.1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 一、基本观点 • 1.重视经营金银。 • 2.主张保护贸易政策。
– 贸易的吸引力在于它能够提供国际收支顺差的机会。 出口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因为它可以促进本国工 业的发展,并导致贵金属的流入。
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PX/进口价格指数PM)*100
T1、T2、T3分别代表国际交换比率线,即以X与Y交换 时的交换比率,即贸易条件(TOT),对于某一条射线,
分别存在一个确定的、它愿意接受的与其他国家进行贸
易的进出口量,如A、B、C三点,将这三点连接起来, 得到该国的提供曲线。提供曲线上任意点的TOT,即过 该任意点的国际交换比率线的斜率。
(3)比较成本说隐含有一层意思,即越落后的国家参加 贸易,则越会受益,这里实际没有看到国际贸易具有 的不等价交换和价值的流向,难于为相对落后国家接 受。
§2.4 相互需求学说
• 一、提供曲线 即相互需求曲线
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 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曲线本身是由一个国家的 供给(出口)、需求(进口)曲线合成,即对应某一 进口量愿意提供出口量的轨迹。
坏内部均衡 (3) 内外均衡实现的物质基础是世界黄金产量
能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供应量的需要
§2.2 绝对成本学说 ——亚当·斯密(Adam Smith)
• 一、基本观点 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 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 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 所有交换的国家都是有利的。
五、对绝对成本说的评价
1.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的评价 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说存在这一个必要的假设:一 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在生产 上与交易伙伴相比处于劳动生产率绝对高,或生产所 耗费劳动绝对低的地位上,否则该国便不具有实际参 加国际分工的条件,或者在国际贸易中没有任何的利 益而只有伤害,这在理论上过于绝对,在实践中也不 符合实际的情况(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很可能在所 有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如发达国家,但仍然进行国际贸 易,也未因此而使得本国产业走向衰亡)。
绝对成本说的图形说明
四、绝对成本学说的总结
• 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 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它 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 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 的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 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
二、比较成本学说的假设条件
比较成本说实际是英国另一位经济学家托 伦斯提出来的,李嘉图发展了该学说,并在其 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进行了阐 述。学说主要是为了解决斯密绝对成本说中存 在的内在矛盾,并在理论上进一步为资本主义 的发展排除障碍。该学说的假设条件如下:
1.学说使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模型,即 世界由两个国家构成,每个国家都生产两种产 品,即有A、B两个国家,X、Y两种产品;
英国
2.2
220
葡萄牙 2.125 170
• 交换的结果
国家 酒产量(单位) 毛呢产量(单位)
英国 1
1.2
葡萄牙 1.125
1
图形说明
Y
Ta A国
Y
G A1 进口 E1
L
出口
A
C
ⅡI
Ⅰ
OH
K X0
XO
Ⅱ′ B国 Ⅰ′ D出口 E2
进口
B B1 Tb X J X0
说明:从图中可以看出,同样的资源,A国的优势在 于生产Y产品,B国的优势在于生产X产品,原国内交 换比率分别为Ta、Tb(A、B点的切点)。
• 三、绝对成本学说的阐述 • 分工前:
国家
酒产量 所需劳动 毛呢产量 所需劳动
(单位) 人数(人 (单位) 人数(人
/年)
/年)
英国
1
120
1
70
葡萄牙 1
80
1
110
• 分工后:
国家
酒产量 所需劳动 毛呢产 (单位) 人数(人 量(单
/年) 位)
所需劳动
人数(人/ 年)
英国 葡萄牙 2.375 190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评价
斯密的学说符合18世纪资产阶级通过 国家进行经济扩张的要求,但是在自己劳 动价值论的坚持方面,却无法说明X、Y 两种产品进行交换的内在等价要求是什么。
§2.3 比较成本学说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 一、产生 1.1815年,英国实行“谷物法”。 2.工业资产阶级同地主贵族阶级的斗争。
五、对比较成本学说的评价
1.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的评价
(1)比较成本说揭示出了国际贸易因比较利益而 发生并具有互利性,证明了各国通过出口成本相 对低的产品,进口相对成本高的产品就可以实现 贸易互利,这是该学说的主要贡献。
(2)该学说的假设前提过于苛刻,并不符合国际 贸易的实际情况,如要素在国际间不能流动的假 设,并不是经济现实。
• 事实上,除了1815-1914年的英国, 没有一个西方国家曾彻底摆脱过重商主 义的观点。
• 21世纪,重商主义的势头虽然有所减弱, 但仍然存在。
五、对重商主义的挑战
大卫·休谟(David Hume) “物价-现金流动机制” • 1.前提 (1)政府严格按金本位制的要求实施货币政策 (2)不存在国际资金流动 (3)商品价格具有完全弹性
分工前,国内生产组合、消费组合点为A、B,按照 比点较,优放势弃进部行分专X产业品化的分生工产,而A国增表加现Y产为品从A的点生上产移,到BA国1 表加(也X现产就为品是从的国B生点际产下价,移格在到)AB是11、点相B,等1点放的上。弃,按部两照分国1Y比产的1品国交的内换生均比产衡率而价进行格增 国际贸易(与两国国内交换线相等),A国分工后生产 组产产品品合和,点E用为1GCA(E1,1G的即AY1生+产产A品1GE换A1)A1=1的EO1HX的产的X品X产产,品品消,和费共H点消A为费1=COC。GK的的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