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派加强参政议政建设研究

合集下载

做好基层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

做好基层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

做好基层组织参政议政工作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组织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党派组织的一个基本细胞,细胞的活力和生命力,带动了整个党派组织的发展。

民进《章程》第四十五条明确提出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是:结合本单位中心任务开展活动,推动会员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了解会员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重要事务的意见和建议,向上级组织和有关方面反映;做好所联系群众的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等。

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好本职工作、联系群众,才能更好的履行参政党的职能,发挥基层组织的参政议政工作。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组织系统中的基本细胞,是各民主党派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民主党派全部工作的基础,是民主党派发展的基础。

搞好基层组织的建设,民主党派的工作才会坚实的发展。

1.建立基层支部活动制度有活动才能有活力,基层支部的活动会带动会员们的思想交流、工作交流等,进一步增强会员们的团结与进步。

许多基层支部活动处于不定期活动状态,有时间就有活动,没时间就没活动,而且,没有明确的活动主题,明确的活动目标和活动过程,也没有活动记录等,这样的活动,没有体现出一个组织的规范性和发展性。

因此,规范基层支部活动制度,如规范活动次数、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和活动记录等,才能更好的发张基层支部组织。

2. 支部活动内容应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基层支部活动内容既不能古板的学习开会,也不能流于形式,要针对本支部成员工作和学习情况,精心设计活动内容,通过活动,提高组织成员的思想认识,加强组织的凝聚力。

3. 加强和充实基层骨干力量基层组织的活动中骨干分子起着重要的作用,骨干分子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有参政议政的热情和能力,因此,加强骨干成员的培养尤为重要。

基层组织骨干成员的培养要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强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将成员中热心民主党派工作,并且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作用的成员,承担基层组织的领导工作;二是增强骨干成员的政治认同感和责任感;三是调动骨干成员精心组织各项工作,增强活动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扩大骨干成员的队伍。

关于开展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政治效能研究的若干思考

关于开展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政治效能研究的若干思考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理论探索LILUNTANSUO作为民主党派三大基本职能之一的参政议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举全党之力做好参政议政”已然成为各民主党派中央的共识。

将政治效能概念引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研究之中,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随着研究的开展和不断深入,其必将为民主党派更好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完善自身建设、凸显多党合作制度优势、坚持和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开展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政治效能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往研究多从民主党派自身入手,研究如何加强民主党派自身的能力建设,◇ 文/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 张师平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 朱国华关于开展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政治效能研究的若干思考摘要: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一项基本职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将政治效能概念引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研究之中,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开展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政治效能研究,需要清晰界定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政治效能的内涵,构建测量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政治效能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升民主党派自身的能力水平和完善参政议政外部保障机制来推进参政议政的内、外部政治效能建设。

关键词: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政治效能研究从而提升参政议政的水平和质量。

研究显示,2001年以来,国内关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机制、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民主党派地方组织与基层组织的参政议政等方面。

[1]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明晰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促进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但着眼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实际或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的有效发挥,仅仅强调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是片面的,参政党的社会功能建设、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专业化建设、参政议政的外部支撑渠道与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强化。

对民主党派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对民主党派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之一。

中共中央1989[14]号文件明确了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地位,即点明了参政议政作为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并确定了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中共中央2005[5]号文件进一步指出,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作用”,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了更深入阐述,除了指出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外,还指出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安排和作用;要求“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加强政府同民主党派的联系”;“健全民主党派负责人参加重要外事、内事活动制度”;“健全民主党派考察调研制度”;“拓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的渠道”,包括社会服务、反映社情民意、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开展海外联谊等。

由此看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国家和政府领导职务”,直接到各级政府任职,例如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以及各省市由民主党派人士担任副省长、副市长等。

二是民主党派领导及其成员当选各级人大代表,或成为各级政协委员。

三是民主党派“以本党派的名义在政协大会上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代表本党派组织的提案,自主开展调查研究等活动”,以及在“反映社情民意、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作用。

对以上几种参政议政形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其实有不可或缺的两方面,即“参政”与“议政”。

从狭义上来讲,参政指直接参加国家政权以及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等,也就是说,主要是参加、参与“政府之政”。

例如,民主党派成员在“一府两院”(政府、检察院、法院)中任职,这主要是“参政”,其主体是民主党派在政府中任职的成员。

议政,则主要是指民主党派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从维护大局出发,对国家大政方针的执行、政府工作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例如,民主党收稿日期:2010-03-30作者简介:何元庆,男,致公党上海市委参政议政部干部。

新时期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新时期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响 。 年 龄 方 面 , 主 党 派 成 员 年 龄 老 龄 化 一 直 是 一 个 比 在 民
较 突 出的 问 题 , 外 , 一 代 民 主党 派 成 员 由于 退 休 , 此 老 对 社 会 的 了 解 不 够 , 乏 参 政 议 政 的 关 注 度 , 新 一 代 成 员 缺 而 受 年 龄 限 制 , 多 党 合 作 的 历 史 不 够 了 解 。 我 国 政 党 制 对 对
新 时 期 加 强 民 主 党 派 参 政 能 力 建 设 的 思 考

( 中农 业 大 学 党委 统 战部 , 北 武汉 华 湖 摘 要 : 强参 政 议 政 能 力 建设 是 新 世 纪新 阶段 参 加 407 ) 3 0 0
方 法 , 此 , 政 议 政 是 衡 量 参 政 党 政 治 价 值 、 作 绩 因 参 工
妥 地 为 推进 政 治体 制 改革 , 进 有 序 的 政 治参 与 。 挥 社 促 发
会 主 义 政 治 制 度 的 特 点 和 优 势 建 言 立 论 。巩 固 和 发 展 民
们 去 研 究 、 探 索 、 提 高 . 适 应 新 形 势 、 阶 段 发 展 去 去 以 新
的需 要 。
政 , 务 社 会 , 会 有 广 泛 的群 众 基 础 。 会 为 人 民所 服 才 才
认 可。
参政 能力 建设 的 途径 。
关 键 词 :民 主 党 派
原 因 途 径
( ) 利 于进 一 步推 动我 国政 治文 明建 设 。 三 有 参政 能 力 建设 意义 现 状 与 民 主 党 派 是 中 国 政 治 体 制 内 的 政 党 ,具 有 独 立 的 法
( ) 利 于进 一 步 促 进 民主 党 派 更好 地 履 行 参 政 职 能。 二 有

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研究

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研究
பைடு நூலகம்
Abs t r a c t :The c o ns t r u c t i on o f a bi l i t y i n d e moc r a t i c p a r t i e s ’p o l i t i c a l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i n un i ve r s i t i e s c a n b e a c hi e v e d by t wo a p pr o a c h e s . One i s s e l f — c on s t r uc t i on by t he d e mo c r a t i c pa r t i e s,s u c h a s
浙 江 科 技 学 院 学报 , 第 2 5 卷 第 4期 , 2 0 1 3年 8月
J o u r n a l o f Zh e j i a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s e t t i n g u p c o r r e c t n o t i o n o f p o l i t i c a l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r e i n f o r c i n g i t s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 a n d
的参政议政理念 , 加 强 参 政 议 政 制 度 化 和规 范 化 建 设 , 加 强党 派成 员 政 治 理 论 素 质 培 养 , 并 且 结 合 党 派 成 员 的 专 业优势 ; 二 是 依 靠 学 校 党 委 统 战 部 门 的激 励 和协 调 , 如设 立参政议 政激 励机制 、 培 训 学 习机 制 , 协 助 民 主 党 派 搞 好组织生活 、 开 展 独 立 自主 的参 政 议 政 工 作 。

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

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

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电子院12班51101223 李嘉琪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基础。

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强调指出,要"支持民主党派根据各自章程所规定的参政党建设目标,按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民主、体现政治联盟特点、体现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把自身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这是对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基本依据。

进入21世纪,民主党派自身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方面,我国社会在一致性增强的基础上的多样性不断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自主性、差异性、选择性明显增强;另一方面,民主党派队伍不断发展,新一代代表人物已成为各民主党派各级领导班子主体,成员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如何适应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提高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等,都需要民主党派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因此,在新世纪,大力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发挥参政党作用的现实需要。

民主党派要坚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组织建设为基础、制度建设为保障,不断推进自身建设。

一、重视思想建设,提高成员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思想建设是自身建设的核心,是关系民主党派自身发展的一项长期而带根本性的任务。

思想建设的目标是使各民主党派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坚定不移地贯彻多党合作制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建言献策。

思想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理论教育、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教育、统战理论学习、加强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以及加强爱国主义等的教育。

完善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制度

完善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制度

完善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制度耕山姆摘要:中国特定的历史和国情蕴育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

本文对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背景、意义、发展历程、现状、形式、存在问题及对策作了一定的阐述,对了解和学习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政党制度参政议政发展形式问题对策一、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政治背景、意义、发展历程(一)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政治背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确立了在中国各种革命力量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并在抗日根据地中普遍建立起“三三制”政权,创造出以共产党为核心的多党合作制的雏形。

1948年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口号”,号召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得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积极响应。

1949年9月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一起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提供了先决条件。

当时,“参政议政”没有被广泛运用。

参政议政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地方政协对人民政协工作的表述。

当时民主党派对这一内容表述的形式是: 参加国家政权和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 并对之实施监督。

到1987 年,在民主党派的文件和稿件中偶尔提到“参政议政”这个词组但对参政议政的认识还很肤浅。

1987 年10 月,中共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 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1988 年年底,各民主党派相继召开了代表大会,在各自的工作报告中,都提到了“参政议政”这个词组。

到1989 年12 月30 日《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14 号文件)的制定。

夏门市民主党派加强和完善参政议政机制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夏门市民主党派加强和完善参政议政机制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早 在 不 言 之 中 中 国 人 崇 尚统 一 、协
厦 门 市 民 主 党 派 加 强 和 完 善参 政 议 政 机 制 建 设 的 实 践
厦 门市各 民主党派认 真 履行 参政 党 职能 .不 断完 善 参 政议 政机 制 ,深入 开展 调查 研究 ,积极 建言 献策 .较 好 地
调 、和平 与 中庸 ,不 欣 赏你 死我 活 、同
归 于尽 的对 抗 .加 之是 个 多 民族 国家 .
发挥 参政 党 的组织 优势 和整 体优 势 .积 极融 入厦 门市 经 济
社会 建设 的方 方 面面 .为厦 门市 科 学发 展跨 越发 展 和社 会
很 早 就认识 到并 运 用起 一套 广 义 的协商 参 政工协 、 黻假 求完派有 搅黻 议 政 作 ,制 商 和手 党 段 多 来 善 越 民 政 参 十 着 理念 与媾 现代 协商 民主 的特征 有理 性度 、多元 性 分 、平 等性 、公 是 更 合 性 越 、包容 主 议 主 是 民 坚 的 客 作 事 高 ,派 党 政 能 重 要 共性 等 .这些 都契合 于 中国文化精 神 。 党 持中同共产 观 业 党领 面 参 力 的 导 的多 党合 作 和政治 派 和 要 的 临 政 和 意 协 商制度 有其 的中华 文化 基 的 善 完 求 。展 发 深厚 任 议 的 政 水 平 义 。 基础 中 国梦 、中华 民族伟 大 复兴 、中华文 化精 神 之 间存 在 密切联 系 中 国梦 不 只是 一 个 形象 比喻 .而是 一 个具 有 巨大 可 阐释
告 的撰写 能力 等 .根据 调研 内容选 择 专业人 才 参与 3 . 完善 多 方协 调 机制 。充分 发 掘各 种 资源 .依托 对 口 联 系制度 ,协 调各 有关 部 门 .积 极参 与 到调 研 活动 中 .确

谈民主党派成员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谈民主党派成员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建设 的 意 见》 强调 用 制度 化 、 规范 化 和程 序 化 来 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共和 国建 国之前 就 已存 在 。 民主 党派在 政治上拥 护 各
共产 党 的领导 , 这是 它们 在 与共 产 党 长 期合 作 、 同 共 奋斗 过程 中作 出的历史 选择 。 中共 和各 民主党派都 以 宪法 为根本 活动 准则 。 民主党派在 组织 上都是独 立 各 的 , 有宪 法 规定 范 围内 的政 治 自由 、 织 独立 和 法 享 组

深刻认 识我 国政 党制 度的 特点和 优势
认识 了解 我 国的政党 制度 , 民主党派 成员 做好 是 参 政议政 工作 的前 提 。 政党 制度 是现代 民主政治 的重 要组 成部分 。 一个 国家 实行 什 么样 的政 党制 度 , 由该 国 国情 、 是 国家性
委会 、 常设 专 门委员会 中 , 在地 方 各级人 大 中 , 均有 一 定 比例 的代 表 , 以更好 地 参政 、 议政 并发 挥监 督作 用 ; 民主党 派 和无 党派人 士 是人 民政协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
用。
通 过 人大 、 协 组 织 的各 种 活 动 , 有 政 治 安排 的 同 政 没 志 可 以通 过党 派组 织 的各 种 活 动 , 此 之 外 , 有 很 除 还
多其 他 的途 径 , , 如 电视 、 播 、 纸 、 广 报 官方 网站 是最 快
捷 的途 径 , 各个 政府 部 门在 公开 场合 设 置 的政务 公 开 栏 是最 明 白 的途 径 , 众 的议论 与 呼声是 最 直接 的途 群
民主党 派参 政议 政工 作 , 民主党 派履 行 职能 提供 了 为 更 大 空间 和舞 台 。民主 党派成 员 加入 组织 以后 , 社会 身份 的变化 必然 带来 社会 对其 新 的期 望和 要求 , 要求 必 须 具 备相 应 的政 治 意识 和政 治 觉 悟 以及 一 定 的参

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水平及对策研究

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水平及对策研究

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水平及对策研究作者:卢敏王宏长张有民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8期【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舞台越来越宽广。

参政议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

发挥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职能作用,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全面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加强高校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将对学校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一、研究设计课题研究以吉林农业大学民主党派在职人员为研究对象,在统战部的帮助下,根据获取民主党派在职人员名单,分析民主党派的基础信息,主要关注性别、职称分布。

进而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按照20%的抽样比例,发放调查问卷22份,获得有效问卷22份,重点关注加入民主党派预期、最喜欢的活动、参政议政的水平和能力提高需求。

获取的问卷信息采用Excel 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需要,每个党派召开小组座谈会1-2次。

二、主要研究结果(一)吉林农业大学民主党派基础信息从吉林农业大学统战部提供的信息表明,吉林农业大学现有统战成员557人,占学校职工35%,4个党派校级组织,党派成员176人。

其中在职成员中,高级职称23人,占学校高级职称15.4%,副高级职称54人,占学校副高级职称人数的14.6%。

2012年6月,吉林农业大学在职民主党派人员为111人。

其中,九三学社有社员35人,女性15人(42.9%),男性20人(51.1%)。

正高级职称7人(20%),副高级职称19人(54.3%)。

民进7人,其中女性3人(42.9%),男性4人(51.1)。

正高级职称3人(42.9%),副高级职称3人(42.9%)。

民革7人,其中女性5人(71.4%),男性2人(28.6%)。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方法论研究的价值分析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方法论研究的价值分析

生成 和广泛 运用 ,参政 议政 体系就会 残 缺不全 。 第 三 .从 理 论 与实践 的递进关 系来考 量 ,无 论是 参 政议政 理 论 的研究 ,还 是参 政议 政 实 践经
选 的协商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 国家方针 政 策 、法律 法规 的制定 和执 行 。 “ 一个 参加 三 个 参 与”充分 表 明 了 民主党派 参 政议 政 已经 进入 到 我 国政治 生活 的权 力深 层 ,发 挥着 不 同于 一般 社 会 组织的重要作用 。20 年 《 05 中共 中央关 于进 步 坚持 和发 展 中国共 产党 领 导 的多党 合作 和政
产党领导 、多党派合作 ,共产党执政 、多党派参
治协商制度建设 的意见》的颁发 ,既标志着中共 领 导 的 多 党 合 作 和 政 治 协 商 制 度 开 始 步 入 制 度 化 、规范化 和 程序 化 的轨道 ,也标 志着 民主党 派 的参 政议政 开 始迈 向一 个新 台阶 民主党 派参 政 议政工作 由 “ 一般性的重要工作”上升为党派工 作 的 “ 中之 重 ” 民主 党 派参 政 议 政 主要 体 现 重 。 在对 政治 、经 济 、文 化和 社会 生 活 中的重 要 问题 以及 人 民群众 普 遍 关 心 的 问题 ,开 展 调查 研 究 , 反 应 社 情 民意 ,进 行 协 商 讨 论 ,并 通 过 调 研 报 告 、提案 、建议案 ,或其他形式 ,向中国共产党 和 国家机关 提 出意 见和建 议 。 『】目前 ,随着 社 1 会 主义政 治文 明 的发 展 。执政 党及 其 政府 对参 政
位 和政治功能的现实需求 。
研 究参 政议 政 方法 论是 参 政党理 论 建设 的需 要 , 时也 是 参 政 议 政 工 作 实 践 提 出 的要 求 。作 同 为一个 理论 范 畴和研 究 领域 , 目前对 民主党 派参

论如何加强民主党派的科学参政议政能力

论如何加强民主党派的科学参政议政能力

论如何加强民主党派的科学参政议政能力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合作共事的亲密友党,民主党派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在新的历史时期,民主党派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履行职能,提高参政议政的科学性、实效性,实现科学参政议政,这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目前面临的重大历史性课题。

我认为,加强民主党派的科学参政议政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完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网络和资源是实现科学参政议政的基础一是组织网络。

所谓组织网络,是指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中的组织体制和运作机制。

民主党派人士中有很多是在某一领域内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在各自的领域中形成了许多真知灼见。

但由于他们分散在不同的单位,在一起集中协商讨论问题的机会比较少,因此在参政议政活动中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呈现出很大程度上的分散性。

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及其导致的“一孔之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参政议政的广度、深度和科学性,影响了参政议政综合能力的发挥。

特别是当前党和政府需要解决的重点课题大都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教育、法制等诸多方面,单靠个体甚至单个党派的力量难以胜任。

这就需要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加强对本党派内部参政议政活动的组织和协调,整合力量开展对重大问题的研究。

同时,政协组织和中共统战部门应该发挥对民主党派人士牵头协调利用,培育、优化、整合参政议政资源,把各方面力量集中起来,提高参政议政的组织化水平。

二是人才网络。

各民主党派成员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体,是开展参政议政的最大财富,蕴含着极大的力量,所需要做的是把这笔财富加以正确调动和合理使用,使之释放出无穷的能量。

我们应该对所有成员的基本情况加以掌握,对成员的知识专业、优势特长、所从事的工作等资料加以整理归档,在面临一个调研课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很便捷地知道哪些成员可以胜任此项调研。

要调动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为他们开辟畅通的渠道,创造必要的条件,引导并鼓励广大民主党派成员作参政议政的有心人、责任人,并把干部的培养、选拔与参政议政成果结合起来,以进一步调动工作积极性。

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全文如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这一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民主党合作,共产党执政、民主党参政。

各民主党派的首要职能就是参政议政。

但是由于民主党派自身的一些缺陷和外部客观环境的制约,我国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参政议政的过程中,民主党派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1.党派人员的工作性质。

现阶段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及成员大多数都是兼职的,他们的精力都主要放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每一位成员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固然就对民主党派的关心和关注程度不够,就必然造成对民主党派工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参与民主党派活动的积极性也不高,使致民主党派的基层呈现出一盘散沙。

2.党派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化。

民主党派主要职责之一是参政议政,在参与国家重大事项的讨论及提出有效议案等都是需要我们开拓思维,运用到各方面的知识,但是现阶段民主党派成员的知识结构呈现单一化趋势。

由于各党派发展成员的界别不同,也使各党派体现出不同的特色。

3.党派人员代表利益群体的模糊化。

各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中究竟代表谁的利益是我们首先要厘清的基本问题。

关于民主党派的代表性问题,理论界众说纷纭。

有的观点认为,民主党派代表各自所联系的社会群体的利益,而有的观点则认为,民主党派的政治参与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代表其成员和所联系的社会群众的具体利益;另一方面是协助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服务。

综上几种观点,笔者认为最后一种观点比较合适,既体现了各民主党派的一般性又表明了和执政党通力合作的共同性。

各民主党派只有厘清了自己所代表的利益,才能真正为自己所代表的群体做实事、做好事,才能在参政议政的过程中提出好的想法、好的点子,真正促进执政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而现阶段,有的党派人员不清楚自己所代表的利益,在参政议政的过程中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仅能代表少数人的利益,在参政议政的过程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只是去凑数,做点缀。

加强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机制建设问题探讨

加强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机制建设问题探讨

Th s u so n S r n t e i g t eDe o r t a t sPa t i a i g e Dic si n o t e g h n n h m c a i P r i ri p tn c e c
i l isM e h n s Co s r ci
21 0 2年 2月 第2 6卷第 1 期
陕 西 行 政 学 院 学 报
J u a f h a x A a e y o o e a c o r l ani cd m G vr ne n oS f n
Fb e .,2 1 02
Vo . 6 。No 1 1 2 .
加 强 各 民 主 党 派 参 政 议 政 机 制 建 设 问 题 探 讨
a im f e r i g c n t cin o a n n - re td De c a c P ry og iain c l v t e a i t f a t i a n o i e . ns o a nn , o sr t fl r i g o ne mo r t a t r a z t , u t ae t b l y o ri p t g i p l s l u o e i i n o i h i p c i n i t Ke r s u i d fo t y wo d : n t n ;De c r t at s a t i ai g i o i c c a i e r mo ai P ri ;p ri p t p l isme h n s c e c n n t m
me h ns c ntu t n i te man po lm. h e cai at sp riiaig i oic sc n en d y tm o sr c o n o r c a im o s c o s h i rbe T ed mo rt P ri at p t n p l si o c re ,sse c n t t n i u r i c e c n i t ui

试论大力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

试论大力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
的需 要 。多 党合 作 制度 是 我 国 的基 本 政 治制 度 , 多
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这对民主党派的
各项 工作 提 出了新 的更高 的要 求 ,迫切需 要 民主 党
派提高参政能力 ,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担 负起 时代赋 予的历史责 任。” 【 5 】 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 目标 的提出 , 为 民主党派充分发挥 自 身优势 、做好参政议政工作指
试论大力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
聂 继 红
(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2 )

要: 大力加强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 , 是新形势下民主党派促进 自身发展的必然 选择 , 是坚持和完善 中
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需要 , 是 实现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 目标 、 开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 大力加强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 , 既需要中国共产党 的科学领导 和大力支持 , 为其 创 造 良好 的环境 和条件 , 更需要民主党派锐意进 取 , 开拓创新 , 在理论建设 、 思想建设 、 组织建设 、 制度建设等方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8 — 0 7
作者简介 : 聂继红( 1 9 8 1 一 ) , 女, 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黄 冈人 , 武汉大 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研 究生, 主要从事 中国共产党思
想 理 论 建 设研 究 。
3 2
量, 才能不断增强 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 的地位和影
需 要作 为执 政党 的中共不 断提 高执 政水平 ,也 需要
高的要求。因此 , 要进一步增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关于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思考

关于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思考

关于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思考□李素娇参政议政是我国民主党派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职能之一,也是衡量各民主党派政治价值、工作实效的重要标准。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指出,民主党派作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的参政党,肩负着和执政党一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承担着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重要职责。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提高参政议政水平,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一、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情况现状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生命线,也是民主党派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

以遵义民盟为例:现有盟员847人,在职500余人,担任市政协委员35人。

不少盟员在刚刚担任政协委员的时候,热情和积极性都很高涨,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撰写了不少提案和建议。

也经常参加一些社会调研和社会考察活动,能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和提出相关建议。

但是,作为民主党派要想更好的参政议政,参到点子上,议到关键处,做到“参政不越位、帮忙不添乱、切实不表面”,真正体现出党派特有的优势,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对政府工作知情不足。

民主党派机关是民主党派成员之家,是连接成员的纽带,更是发挥参政议政作用的中枢。

民主党派机关对党委、政府的有关工作知情不足,了解不深,相关文件见得少,掌握的信息少,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政府的工作情况,单凭每年的几次情况通报会,不能满足民主党派对政府工作全面了解的需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知情献策的要求,这种情况越往下就越明显。

因此也就不可能准确、合理地提出相关建议,制约了参政议政作用的发挥。

(二)集体参政议政能力不强。

民主党派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但是存在着个人参政议政能力强、集体参政议政能力弱的现象。

个别党派只是以某个专家学者个人的建议作为党派建议、提案,没有充分发挥集体参政议政的作用,没有有效地组织起党派内专家学者,发挥好民主党派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未能形成强有力的集体参政议政机制,制约了参政议政作用的充分发挥。

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职能问题研究

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职能问题研究

求, 就如何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 , 制定一 系列 配套 的实施细则和规定 ,规范参政议政的议题 和内 容、 规则和程序 、 范围和层次 , 力求使参政议政 的内容 具体化 、 责 明确 化 、 职 工作 制度 化 , 以避 免工 作 中 的随
意性 和形式 主义 。
二是把 民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 , 并形成制度 。两
地认识到我 国民主党派作为新时期的参政党能否承 担起历史所赋予的新的使命 , 科学履行好参政议政职 能, 不仅仅是 民主党派 自身能力建设 问题 , 也是不断 巩固和加强我国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 的大
问题 。

建设为保障 , 以科学 的理论 、 科学的制度 、 科学的方法 切实加强参政党 自身建设 , 努力把本党派建设成为理 论上清醒 、 政治上坚定 、 组织上巩 固、 制度上健全 , 充 满活 力 的致 力 于 中国特 色 社 会 主义 建 设 的 高素 质 参 政 党 。提 高参 政党 建设 科学 化水 平 , 就是 要提 高对 参 政党建设规律认识和运用的 自觉性 , 克服参政党 自身 建 设 中的盲 目性 和 随意性 。 二、 高参 政 党建设 科学 化水 平 的对策 与思 考 提 提高参政党建设科学化水平 , 必须按照参政党建 设 的目标和原则 , 正确认识和把握参政规律和 自身建
律 的要 求想 问题 办 事情 ,不 能有 丝毫 的懈 怠 和背 离 。
了《 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 治协商制度 的意见》即 1 号文件) ( 4 ,明确了新时期我 国民主党派的历史方位 , 功能及作用 。20 年 2 05 月中 共 中央 5 号文件《 关于进一步加强 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 的意见》是继 18 年 , 99 中共 中央颁布的《 关于坚持和完善 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的意见》的又一纲领性文 件 , 统 一 战线 和多党 合作 一 个新 的里 程碑 。对进 一 是 步加强民主党派 自身建设 , 更好地发挥 民主党派参政 议政 、 民主监督 的作用 , 对于推动新世纪新 阶段我 国 多党 合作 事业 , 有极 为 重要 的意 义 。这使 我 们 清醒 具

关于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关于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参政党建设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QCANZHENGDANGJIANSHE 天丁i H—击IKJ强民壬蛊派罢政iX政能门建设册固考◊文/山西社会主义学院李娜摘要:参政议政能力建设作为参政党建设的核心内11容,是影响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意义重大。

现阶段,民主党派参政议政面临质量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不高,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界别优势减弱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要从政治站位、服务中心、拓宽思路、提升质量、创新模式和组织建设等六个方面不断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

关键词: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参政党建设____________丿2019年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意见》,对参政党建设指明新方向,提出新要求,是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发展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⑴,对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主要从意义阐释、问题探析、路径构建三个方面就现阶段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做出探讨。

一、意义阐释: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一)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发挥的关键因素新时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彰显出独特魅力,进一步提高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效能是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优势的必然要求。

参政议政作为参政党生命价值的重要体现,是参政党的基本职能和核心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对提高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效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只有不断加强履职能力建设,才能更好发挥自身优势,在多党合作事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政议政能力作为参政党履职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作用在于不断提高参政党的功能和价值。

参政议政能力的不断提高有利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展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我国政治制度更加稳定。

(二)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参政党建设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加强思想、组织、制度、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政27参政党建设CANZHENGDANGJIANSHE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Q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迈入新篇章121o新时代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使之与参政党地位相匹配、与执政党建设相协调、与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相适应,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叫参政议政使民主党派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反映其国家地位,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中价值的重要履职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主要职能和政治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作者简介:任纪虎(1973-)男,西安财经学院陕西省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统战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2011年统一战线理论研究重点项目“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TZ [2011]30。

民主党派加强参政议政建设研究任纪虎(西安财经学院陕西省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1)摘要:在目前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实践中,参政议政职能成为民主党派的首要职能。

然而由于参政党理论发展缓慢导致参政议政理念落后,加之缺乏完整具体的制度性保障和参政议政的专业人才相对缺乏,这些问题使得民主党派加强参政议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民主党派加强参政议政建设,需要重视和加强参政党理论研究;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参政议政工作运行机制;改善参政议政主体结构,增强智力支撑。

关键词: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参政党理论中图分类号:D6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1-0024-04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处在参政党的地位。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政治文明的不断提升,民主党派在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民主党派的职能也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实践的探索,逐步被阐释和规范为“参政议政、民主监督”。

在目前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实践中,民主监督职能往往也采用参政议政的渠道和方式表现出来,参政议政职能成为民主党派的首要职能。

参政议政成果成为少数反映各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量化指标中最重要的一个,受到民主党派各级领导和民主党派成员的重视。

九三学社中央分管参政议政的副主席贺铿就认为:“新时期参政党的主要职责就是参政议政。

我们应当把参政议政工作与参政党的生命联系在一起来认识。

参政党如果没有搞好参政议政工作,就没有地位。

只有参政议政搞得好,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大,这个党才有自己的地位,才不是一个平庸的党。

”[1]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也受到执政党的高度重视,提出民主党派按照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自身建设,但是在现实当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建设和客观的需要还不适应,因此民主党派必须加强参政议政建设。

一、民主党派加强参政议政建设的必要性(一)民主党派不断完善自身建设的现实要求参政议政作为民主党派最基本的职能,是民主党派存在的价值所在,民主党派完善自身建设的成果也主要体现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能力的提高上。

民主党派完善自身建设,需要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需要加强教育与培训。

这项系统工程虽然只在民主党派内部实施,但其最终实施效果要通过参政议政能力有否提高来检验。

因此,提高民主党派成员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能力,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难点和重点。

对于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最大的挑战在于:与建国之初相比,民主党派人才智力优势消失殆尽。

所以民主党派必须就自身的优势领域,强化参政议政职能,保持在相关领域的优势地位,提出具有宏观性、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在公共决策和公共事务管理中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民主党派必须把强化参政议政职能作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必须深入挖掘自身潜力,努力探索参政议政新领域,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现实对其提出的新要求。

(二)民主党派发挥参政议政职能的需要参政议政建设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的发42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NO.1,2012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挥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参政议政建设做的好,就会促进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的发挥,反之,就会限制其职能的发挥。

参政议政建设对民主党派发挥参政议政职能的促进作用有两个:首先,参政议政建设能够减少当前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前有很多影响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建设的因素,如缺乏参政议政活动制度性保障、专题缺少足够的经费、参政议政的工作机制不健全、党政领导对参政议政重视不够、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意识不强等等,都制约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的发挥。

通过参政议政建设,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尽可能的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效率。

其次,参政议政建设有利于提升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

由于参政议政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这就对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提高专业能力,提高服务能力等,除此之外,还要求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

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好了,参政议政能力得到了提高,又会推动参政议政建设,这种良性的互动都将有利于民主党派发挥参政议政的职能。

(三)有利于提高执政党的执政水平,稳定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稳定的政党关系是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民主党派在我国是一种大的政治力量,因此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就要处理好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从政党制度的角度看,处理好与民主党派的关系,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参政议政建设。

加强参政议政建设,一是能体现执政党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视;二是能增加参政党对执政党的友好度和认同度。

从广义的角度看,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即民众的认同度,指向的认同主体应该是除了执政党以外的一切政党和群众;但是从狭义的角度看,民众的认同度中的民众,可以区分为两类,一是一般平民,二是有党派性的民主党派人员。

这两种主体的认同是有广度和深度上的区别的。

一般民众考虑的大多是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而民主党派大多是由高级知识分子组成,理论水平相对较高,他们不但会从生计上评价执政党执政的好坏,还从自身的政治发展,社会地位,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前途等诸多方面来评价执政党的行为。

对执政党来说,民主党派带来的政治和社会压力较大,这必然对执政党的执政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加强参政议政建设,一方面能够提高执政党的执政水平,另一方面也稳定了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

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一)参政党理论发展缓慢,参政议政理念落后民主党派的参政党理论研究一直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中,参政党理论也没有比较大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没有形成系统性理论,仅有的少量关于参政党的理论研究,往往是学术界的老师和学生从纯粹的学术角度去研究,没有实践基础,而且影响力也小,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参与,甚至在理论界内部关注度也不高,处于研究的主流以外。

民主党派成员关于自身参政党理论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参政党理论建设一直是民主党派工作的难点和瓶颈。

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尤其是旗帜性人物关于理论方面的论述也不多见。

在这些少量的论著中,基本都是经验性的理论总结,批判性的理论创新很难见到。

这种发展速度与状况,与执政党理论适应新形势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对于政治联盟性质的参政党,其组织结构也比较松散,对于其成员基本没有强制性影响,因此就更需要有系统性,富有参政党独特魅力的理论在思想上引导其成员。

正是基于参政党理论上的发展滞后,导致其履行参政议政的理念落后。

民主党派自身重视参政议政工作,但都主要是从重视数量、重视领导签批等工作绩效的角度去考量参政议政。

这与时代赋予和执政党要求参政党促进有序政治参与、拓宽利益表达渠道、扩大参与公共决策制定的广泛性、推动政治民主等基本参政议政功能有差距。

当前,民主党派强化参政议政职能,主要以提案、议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的数量为主要量化指标,其质量参差不齐,高质量、宏观考虑、微观操作性强的参政议政材料较少。

而且,参政议政追求的目标定位在领导批示上,这虽然能够保证其建议在决策过程中得到较好的体现。

但是这只是建立了特事特办的非常规、非制度化的公共决策参与机制,最终的落脚点应该在参政议政材料在公共政策的制定或者公共决策中得到具体体现,从而形成以制度化的公共决策参与机制为目标。

(二)参政议政建设缺乏完整具体的制度性保障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的规定,中共中央先后制定下发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文件,分别是“中发[1989]14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52民主党派加强参政议政建设研究★任纪虎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和“中发[2005]5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两个《意见》对于我国民主党派如何参政议政进行了有关规定。

但是关于民主党派如何参政议政只有文件规定,缺少了法律法规的明文保障。

而且这些文件仅仅对民主党派如何发挥参政议政职能进行了原则性描述,并没有一套完整详细的制度性设计。

从制度完善的角度看,《意见》存在的不足有两点:一是这两个文件虽然都属于纲领性文件,具有一定的强制力,但是它们并不是一种法律性文件,因此在解释和施行的过程种难免会导致随意性;二是《意见》的内容比较单薄,这说明我国参政议政制度还是不够完善,因为参政议政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的程序和环节比较多,没有详细具体的制度设计,势必会影响整个参政议政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笔者认为造成参政议政职能缺乏制度性设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作为执政党在这个问题上还缺少战略和策略上的胆识,这就导致了参政议政立法工作基本空白;二是由于参政议政制度是我国特有的政治制度,因此很多工作的开展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经验的不足也导致了制度性建设跟不上。

(三)民主党派总体人才储备富足,但参政议政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对于民主党派而言,人才工作是强本固基的战略性工作,人才能力的大小,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参政议政水平的高低,关系到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民主党派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这里所谓的人才,不是特指民主党派成员在各自特殊领域里的专业性,而是他们作为参政党成员和领导所应具备的一种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

虽然我国各民主党派经过几十年发展,队伍得到了不断壮大,总体人才储备富足,而且许多都是各行各业卓有成就的专家和学者,但在参政议政实践上,必须指出,其成员政治上比较成熟,社会影响力比较大的代表人士还相对匮乏,有学者对此概括为:“专家学者较多,复合型人才少,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更少。

”[2]事实上,民主党派人才的相对缺失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两个方面,一是专家学者多,行政领导少,自然科学多,社会科学少。

二是人员老化较为严重,虽然经过多次换届,但人员老化的问题恐一时难以解决。

近年来,一些民主党派机关也从社会上招聘了许多青年毕业生,但一些高校学生对民主党派机关存有偏见,认为很难施展才华,这些都导致了许多民主党派机关存在年老的多,年轻的少,退休的多,在职的少的窘境;而与此相对的是,一些新进成员的政治参与经验有待提高,他们之中虽不乏有德才兼备、出类拔萃人士,但大都缺乏足够的政治实践经验。

因此,参政议政人才的不足成为了制约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建设的重大内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