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语学习关键期假说双语幼儿园现象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外语学习关键期假说探讨双语幼儿园现象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英语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外语学习要从娃娃抓起,随之出现了很多双语幼儿园。本文运用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相关理论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对双语幼儿园这一做法提出看法和意见。

关键词:外语学习关键期双语幼儿园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作用也越来越得到国家与国人的重视。2001年,教育部规定有条件的大中小城市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相对落后的地区可以推迟到初中阶段。同时,全国范围内双语幼儿园也随着需求增加和大量的开设,成为家长心目中幼儿英语教育的首选之地。但是,很多国内学者如束定芳、桂诗春等著名英语专家都对幼儿英语教育提出了质疑。本文旨在提出理论依据,在理论上对双语幼儿园大量存在的必要性提出质疑。

二、理论依据

认为从幼儿开始学英语就能够提高将来的英语水平这一认识的原由,就是chomsky的语言习得机制与外语界至今还无定论的“关键期”假说。

chomsky相信儿童天生有一种lad的机制。他认为语言是某种天赋,儿童天生就具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这是一种很适合他们学习语言的独特的知识。他还提出,儿童生来就伴随着一种独特的天

赋才能。他们不仅有一般的倾向和潜力,有着关于世界本质的知识,尤其是关于语言本质的知识。

“关键期”这一概念最早源于生物学。由penfield 和roberts ( 1959)最早把关键期概念引入到语言习得中,提出最佳年龄概念。他们认为语言习得的最佳年龄是在10岁以前,在此期间大脑保持着可塑性。 1967年,心理语言学家lenneberg发展了这一概念,提出了针对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假说。他认为,人的大脑在两岁至青春期(10~12 岁左右)之前,由于受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的影响,能够自然轻松地习得语言。这时大脑的两个半球都参与了语言学习,所以理解和产生语言就容易些。

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设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很多争论。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各自的立场和观点出发,运用不同的手段方法对“关键期”假设学说展开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赞成者和支持者各据其理,至今,仍无定论。

三、赞成与反对“关键期”假说的观点与研究

1.赞成派观点与研究

在支持“关键期”假说的观点中,尤以johnson 和 newport两位学者的研究为支持代表。在他们1989年的研究中,johnson与newport用句法判断为实验材料,口头测试了46位母语为朝鲜语和汉语并在不同的年龄阶段(3-39岁)移民到美国的人(实验受试者)在英语环境下对英语语法的掌握情况。结果发现:3-7岁移居到美国的受试者英语水平与本地人没有多大差异;8-16岁移居到美国的

受试者英语水平有随年龄下降的现象。16岁以后才移居到美国的受试者,其语言水平远比其它年龄组差,并且其表现与年龄没有直接相关。由于实验中控制这些受试者在美国生活的时间,表明居住时间与二语学习好坏并无显著影响。因此,johnson和newport得出下列结论:年龄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有影响,显示有关键期存在。

随后一年,他们利用相同的实验材料,通过对成年后和4—16

岁间到美国生活和学习英语的两组中国人进行比较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到达美国学习英语的年龄越小的受试者,测试的成绩就越好;相反,到达美国年龄越大的受试者,成绩就越差。这说明,开始学习外语的年龄越小,越能习得外语,受母语语法的影响越小;如果成年后才开始学习外语,此时受母语语法影响较大,较难习得外语语法规则。

另一个有利的支持来自mark patkowski的研究。1980年,mark patkowski研究了年龄对学习掌握外语在语音以外的各个方面的影响。他认为,忽略口音的问题不论,只有那些在15岁以前开始学习外语的人的语言水平能够达到母语的语言水平。他仔细研究了受过高等教育、在美国生活的67个移民的英语口语水平。这些人开始学习英语的年龄不等,但是都在美国生活了5年以上。

他的研究表明:15岁尤其是10岁以前就学习外语的人,他们之间几乎没有语言能力的差异。年龄教大的人根本达不到以该语言为母语的人的语言水平,而且相互之间最终达到的语言水平往往参差不齐。他的研究进一步支持了“关键期”

假说。

2.反对派观点与研究。

尽管“关键期”假说有很多支持者以及时政研究,很多学者坚持认为语言有一个关键期的观点是错误的,起码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得不到科学研究证据的支持。(刘振前,2003)

国外反对“关键期”假说的学者莫过与hakuta等人。hakuta认为关键期要存在,至少要满足4个条件:(1)应该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2)关键期结束时的第二语言习得应有明显的断层;(3)应该有证据表明关键期内的第二语言习得与关键期之后有质的差异;(4)在关键期内,环境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不应有很大的影响。可见,即使是认为“关键期”存在的专家与学者,也没能对关键期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达成一致的认识。

在国内,赵飞与邹为诚采用学习者传记定性研究方法,对我国42位著名的外语教育专家的外语学习传记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并没有发现外语学习存在生物关键期的证据。(赵飞,邹为诚 2008)

四、对我国双语幼儿园现象的理论探讨

受这“关键期”假说的影响,国内很多外语教师甚至是学者认为,学习者在儿童时期就应该开始学习英语,这样学习者才能够成功的学习好英语。很多家长认为儿童学英语比成人学得快,年龄越小越有优势。尽管很多省市的教育厅局“明令禁止在幼儿园时期开设英语课程”,但不管是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还是教育角度出发,很多城市很多幼儿园已经开始进行英语语言的教学。

然而,很多英语界专家,语言学界专家对“关键期”假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进而反对在学习者幼儿时期就开始学习英语,对国内普遍开设双语幼儿园这一现象提出了质疑。

周兢,著名婴幼儿语言研究学者、华东师大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

认为学龄前是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但不是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期。他认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样,是根本不具备科学价值的口号。

我国脑科学家杨雄里院士在谈到年龄与外语学习的关系时,也曾这样说过:人脑的可塑性年龄越小越强,年龄越大,学习外语时发生的词法、语法错误就越多,但绝对不能因此推论学外语越早越好。因为人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学会逻辑思维,这主要是通过语言学习而获得的,通常而言,一般人的逻辑思维形成是通过母语学习。因此,过早学习外语,极可能造成干扰,导致逻辑思维能力缺陷。(杨雄里转引自《文汇报》2001)

中科院语言研究所的赵世开先生也指出:“根据我个人的体验,幼儿时和小学时学的外语似乎对我语言能力的开发没有起多大的

作用。”“目前连幼儿园和小学都开设外语,究竟是利多还是弊多,这太值得考虑了。”赵世开(2002)

董燕萍(2003)提出:糟糕的外语启蒙教育会对儿童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使得他们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中可能讨厌英语甚至放弃英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