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鉴赏与评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鉴赏与评论》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12191
中文名称:影视鉴赏与评论
英文名称:Appreciation of Film & TV Works
授课专业:戏剧影视文学
学时:36学分:2实验课时:上机课时:
预修课程:美学原理
课程内容:本课程以电影作品鉴赏为主,讲授影视艺术的审美基础,影视艺术的审美特性、影视艺术的鉴赏方法及评论等知识和理论,同时结合理论和知识的教学,选取部分中外电影经典影片和中国优秀电视剧作品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论,课程融知识性、理论性、启发性和鉴赏性于一体,帮助提高学生的影视艺术作品鉴赏能力、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影视鉴赏与评论》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学时数:90 学分数:5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

精选电影史上能清晰地标示摄影机能不断深入人的内心世界且清晰地显示出电影本体特性,电影语言丰富的经典影片和优秀影片,以及近年来的优秀电视剧进行有重点的鉴赏和评论。

通过大量观摩,使学生增加电影阅读量,增强对电影语言的感受,学会从专业的角度欣赏和分析电影,学会写作影视评论文章,认识到电影和电视剧的多元化,在今后从事影视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中,树立勇于探索、善于借鉴的艺术精神。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讲影视的鉴赏(3学时)
了解艺术鉴赏活动的一般规律,影视鉴赏活动的基本特点,培育影视观念。

掌握影视构成,影视语言。

理解影视的功能类型,创作方法,体裁样式,审美型范。

第二讲影视的评论(3学时)
了解影视评论写作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理解影视评论的形态、标准与尺度。

掌握影视评论写作的文体、方法与技巧。

第三讲电影《公民凯恩》赏析(3学时)
理解不同的风格样式构成互文本关系的语言现象,叙事动机。

掌握景深镜头的长镜头。

理解“玫瑰花蕾”与评价关系。

重点分析并掌握两个经典段落:小凯恩托付给赛切尔;早餐餐桌上的蒙太奇。

课外观摩影片《公民凯恩》。

第四讲电影《罗生门》赏析(3学时)
了解内涵故事和框架故事,“太阳族”电影,“弁士”现象。

理解本片的运动镜头的表意功能。

掌握三个经典段落:进入丛林;多襄丸初遇武士;蒙太奇对视场面。

课外观摩影片《罗生门》。

第五讲电影《野草莓》赏析(2学时)
掌握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故事框架。

两个经典段落分析:重返故居;探母。

课外观摩影片《野草莓》。

第六讲电影《高跟鞋》赏析(2学时)
掌握人物多重身分的象征意义,各种风格特征的运用,女主人公自相矛盾的交待。

课外观摩影片《高跟鞋》。

第七讲电影《鸟人》赏析(2学时)
理解表层主题和深层主题,不同时态的段落。

掌握摄影机拍摄方式的区别,闪回也构成整片的关系。

不同视点的交叉结合。

课外观摩影片《鸟人》。

第八讲电影《性• 谎言• 录象带》赏析(2学时)
掌握以对话场面构成全片,人物及其相互关系。

理解反主流意识形态倾向,“呈示部”引发全片叙事动机。

掌握细腻的描写,异常疏离和冷静的手法。

理解导演运用冷场、语言暗示和空灵的音乐突出影片意图;演员表演自然,注重形体评议特别是眼睛的表情达意。

课外观摩影片《性• 谎言• 录象带》。

第九讲电影《偷自行车的人》赏析(3学时)
理解影片的纪实风格,非职业的质朴表演及其魅力,结构上的特点。

课外观摩影片《偷自行车的人》。

第十讲电影《太阳灼人》赏析(2学时)
了解风格样式独特的政治片。

掌握影片的特殊表现手法,舒缓平和的节奏。

了解希腊悲剧式的沉重氛围,充满情绪起伏的高潮。

课外观摩影片《太阳灼人》。

第十一讲电影《黄土地》赏析(2学时)
理解影片的主基调;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掌握淡化情节、追求抒情品格的特点,以及模糊表演。

两个重点段落分析:“腰鼓”和“祈雨”。

课外观摩影片《黄土地》。

第十二讲电影《一个和八个》赏析(2学时)
掌握从不完整到完整的构图。

黑红白三色,主色调。

光线。

环境主题。

静态画面,大写实与大写意效应。

课外观摩影片《一个和八个》。

第十三讲电影《黑炮事件》赏析(2学时)
理解假定性结构和荒诞色彩,隐喻意义,强化色彩的象征意义。

掌握构图特点,男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的文化意蕴。

课外观摩影片《黑炮事件》。

第十四讲电影《城南旧事》赏析(2学时)
了解本片是一部散文结构的诗电影,理解“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悉”的情感渲染。

掌握场景的重复手法,音乐重复的作用,小英子的主观镜头,影片色彩。

课外观摩影片《城南旧事》。

第十五讲电影《罗拉快跑》赏析(2学时)
理解时间观念上的哲学意蕴。

掌握剧作结构的特点,新的电影手法。

动画、快速节奏。

奔跑的长镜头,暖色调,视觉冲击。

课外观摩影片《罗拉快跑》。

第十六讲电影《广岛之恋》赏析(2学时)
掌握关于手的镜头,闪回手法,广岛的故事和内韦尔的故事不按照叙事顺序,而是心理顺序交织。

课外观摩影片《广岛之恋》。

第十七讲电影《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赏析(3学时)
掌握法斯宾德式场面。

丈夫的两次意外归来。

了解影片结尾的深刻含义。

课外观摩影片《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

第十八讲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赏析(2学时)
理解凄美感人的战争悲剧。

掌握多视角的散点透视的叙事结构,强烈的对比表现手法,独特的描写战争角度,色彩运用。

课外观摩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第十九讲电影《士兵之歌》赏析(2学时)
理解这部电影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巧妙结合体。

掌握成功的士兵形象,倒叙,散文化的结构,完美的画面感觉,细节。

课外观摩影片《士兵之歌》。

第二十讲电影《蓝色》赏析(2学时)
掌握影片的题旨,隐喻织体。

理解这是一部理性和感性并重的影片,冷静理智的态度和感性的悲悯。

掌握美妙的光影,精美绝伦的摄影技巧,成功的音乐。

课外观摩影片《蓝色》。

第二十一讲电影《铁皮鼓》赏析(2学时)
理解在通俗性与娱乐性中传达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刻的隐喻性,荒诞、讽刺的基调。

掌握风格样式上的后现代主义电影的美学特点,影片中大量的混乱与颠倒,扭曲与不健全。

课外观摩影片《铁皮鼓》。

第二十讲电影《现代启示录》赏析(2学时)
理解影片对野蛮的战争进行的深层次审视,采用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掌握黑白分明的用光象征手法,主题的强化。

课外观摩影片《现代启示录》。

第二十三讲电影《远山的呼唤》赏析(2学时)
掌握独特的视角,清纯高雅的艺术品性,情节淡化。

课外观摩影片《远山的呼唤》。

第二十四讲电影《克莱默夫妇》赏析(2学时)
理解影片主题的社会意义和深层含义。

掌握朴质无华的叙事风格,演员的出色表演。

课外观摩影片《克莱默夫妇》。

第二十五讲电影《勇敢的心》赏析(2学时)
理解影片是一幅气势恢弘、动人心魄、催人泪下的历史画卷。

掌握流畅的剪辑。

课外观摩影片《勇敢的心》。

第二十六讲电影《中央车站》赏析(2学时)
理解影片感人肺腑的情节,表演。

掌握拍摄角度和构图,情节和节奏处理,剪辑,光线与影调,配乐。

课外观摩影片《中央车站》。

第二十七讲电影《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赏析(2学时)
理解影片的纪实风格以及相应的电影语言。

掌握以小孩子为主角,“简单,然而醇厚与深刻”的特点。

理解伊朗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启迪借鉴意义。

课外观摩影片《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第二十八讲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赏析(2学时)
掌握影片独特的时空处理,空间调度,“戏中戏”结构,色彩与调子的处理,莎拉个性的刻画,演员的表演。

课外观摩影片《法国中尉的女人》。

第二十九讲电影《钢琴课》赏析(2学时)
了解女性觉醒意识。

掌握色彩的视觉冲击力,表演,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细节处理,光影变化,
镜头移动,音乐。

课外观摩影片《钢琴课》。

第三十讲电影《西伯利亚理发师》赏析(2学时)
掌握人物命运与历史大背景的结合,士官生安德烈的形象塑造。

理解艺术性与观赏性、娱乐性的结合掌握,画面构图,结构编排,剪辑处理,镜头语言运用。

课外观摩影片《西伯利亚理发师》。

第三十一讲电影《黑暗中的舞者》赏析(2学时)
理解电影史上第一次将音乐与人类的精神恐惧并列在一起,充满梦幻色彩的超现实主义画面。

掌握7个完整的歌舞组合,另类的音乐,现代与后现代音乐样式,激情澎湃的旋律。

课外观摩影片《黑暗中的舞者》。

第三十二讲电影《八月照相馆》赏析(2学时)
掌握平实细腻,温婉感人的风格,死亡与爱情的主题,演员朴实细腻的表演,唯美的画面,动人的音乐。

课外观摩影片《八月照相馆》。

第三十三讲电影《重庆森林》赏析(2学时)
理解片名“重庆森林”的含义。

掌握人物的心态特点和类型意义,抒情性和写意性特征,唯美怪异且充满动感的画面,震撼人心的音乐,情节结构的特点。

课外观摩影片《重庆森林》。

第三十四讲电影《红高梁》赏析(2学时)
掌握热烈奔放、阳刚壮美、浪漫传奇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掌握几个“仪式性”场面,色彩造型和表意上的独特之处,歌曲和音乐的作用。

理解这是第五代作品的集大成式作品。

课外观摩影片《红高梁》。

第三十五讲电影《四百下》赏析(2学时)
掌握本片摄影机的运动,长镜头拍摄、运动镜头与静止镜头的交替出现,日常生活琐事的表现,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内涵。

分析理解最后一个长镜头。

课外观摩影片《四百下》。

第三十六讲电影《悲情城市》赏析(2学时)
了解影片对台湾历史的重新审视。

掌握影片清纯明丽的风格,多重叙事结构,独特视角,镜语系统,画面、声音的对位与错位。

课外观摩影片《悲情城市》。

第三十七讲电视剧《围城》赏析(3学时)
理解围城》改编成功的原因。

掌握电视剧《围城》的结构框架,本剧的语言特色,用视听传达原著的思想内涵,关于“某一类人”和“人类”。

主人公方鸿渐的形象塑造。

课外观摩电视剧《围城》。

第三十八讲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赏析(3学时)
了解关于本剧的改编。

掌握本剧的画面创作,表演,矛盾冲突,情节结构,象征与暗示。

课外观摩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

第三十九讲电视剧《水浒》赏析(3学时)
理解叙事策略。

掌握人物塑造及表演,造型。

课外观摩电视剧《水浒》。

第四十讲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赏析(3学时)
了解平民化的叙事方式,帝王戏的情结。

掌握人物形象的设置,表演,结构与悬念,喜剧氛围的营造。

课外观摩电视剧《宰相刘罗锅》。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教师授课为主,配以课内外放映多媒体等形象化教学手段。

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既要注重经典影片,也要考虑新作品。

要引导学生关注最新的影视作品,并观摩评论。

适当组织课堂讨论。

为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必须在上课前阅读指定的参考书目。

课外阅读和观摩非常重要,看片时要全神贯注,并做一些观影笔记。

学习过程中至少写评论文章5篇。

学生所写的评论文章要求立论新颖,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能抓住所评影视作品的特点来写,逻辑严密,文字流畅。

考试总成绩:平时考查占30%,期末考试占70%。

四、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王迪.通向电影圣殿——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教材.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2月
[2]陈宇锴、王志敏.电影鉴赏指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5月
[3]刘书亮等.中国优秀电影电视剧赏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9月
[4][法]马塞尔•马尔丹著,何振淦译.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1月
[5][美]斯坦利•梭罗门著,齐宇译.电影的观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10月
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戏剧影视文学教研室韦明刚
2004年8 月1 日制订
(注:课程简介部分为王建平制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