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复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社会学》复习题
1、农村社会学的含义:通过农村社会中个人的社会化及其行为来研究农村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其特殊规律性的科学。

2、农村社会学研究的重点是什么?农村社会的个人、特定地域的农村社会、农村。

3、农村社会学最先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个国家?美国
4、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人物是谁?梁漱溟
5、“三农”的内容:农业、农村、农民
6、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的生育观念方式发生了哪些了变化?
答:在生育子女的数目上-----由多变少;对子女性别的选择上-----由注重生男孩子到生男生女都一样。

7、农村基层政治组织包括哪些?政党组织、政权组织
8、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生产发展(要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生活宽裕(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增加非农业产业收入,完善增收减负政策,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乡风文明(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村容整洁(村庄布局要合理,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实行清洁生产和生活)、管理民主(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自我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9、农业生产经营者占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多数,他们从事的是哪些农业劳动?农、林、牧、副、渔业
10、贫困分为哪两种?其内容是什么?
答:贫困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这样的个人或家庭就称之为贫困人口或贫困户。

从生产方面看,劳动力缺乏再生产的物资条件,难以维持自身的简单再生产,生产者只能进行萎缩再生产;从消费方面看,人们无法得到满足衣、食、住等人类生活基本需要的最低条件,即人们常说的“食不裹腹.衣不遮体,住不避风寒”的状况。

相对贫困是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和各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

通常是把人口的一定比例确定生活在相对的贫困之中。

比如,有些国家把低于平均收入40%的人口归于相对贫困组别;世界银行的看法是收入只要(或少于)平均收入的1/3的社会成员便可以视为相对贫困。

11、我国农村的人口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人口基数大、且增长过猛,过快、人口质量低
12、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包括哪两个关键性的概念?
答:它包括两个关键性的概念:一是人类需求,特别是世界上穷人的需求,即“各种需要”的概念,这些基本需要应被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位;二是环境限度,如果它被突破,必将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和后代人生存的能力。

关于环境能力的有限性的思想,技术的状况以及社会组织的状况,决定了环境满足现在和未来的各种需要的能力是有限的。

衡量可持续发展有三方面的主要指标:经济的、环境的和社会的,这三方面缺一不可。

13、城市化阶段发展规律是什么?
答:在历史的进程中,城市化水平在总体上呈“S”型“慢——快——慢”的节奏发展。

在空间序列上,城市化要经历“前城市化——集中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

15、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城乡融合
16、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有哪些?
答:主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居住——比较分散,交通不便、通讯比较落后、文化——比较落后、组织——不太发达,家庭的影响非常大
16、农村结婚要注意的现象:现象一:大量农民工短暂回乡闪电结婚,农村婚姻面临风险、现象二:农村早婚现象、现象三:农村结婚高消费
17、在农村社会分层中,以经济收入作为划分标准将农村社会成员划分为哪些社会阶层?新富阶层、中等收入者阶层、贫困者阶层
18、农村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离土不离乡,实现职业间的流动,这是我国农村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

离土又离乡,向城镇流动,这种流动途径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伴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开展与深入而出现。

流入城市的农民主要从事建筑、保姆、环卫、小商小贩等职业或成为企业的合同工、临时工。

向发达农村地区流动。

19、现阶段“三无”农民成为新的贫困群体他们是哪“三无”?
无土地、无技术、无收入
20、贫困理论研究中对造成贫困的分析归纳起来有几类:一类指责穷人;二类迁怒自然;三类问罪社会。

21、城市化的时间规律: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缓慢。

加速阶段:人口迅速向城市集聚,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郊区城市化,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后期阶段:城市化的水平较高,城市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城市人口和工业、商业向郊区迁移,城市中心空旧房增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2、逆城市化一般要经历这几个阶段:
萌芽阶段———首先搬入郊区的都是富有阶层
形成阶段———大量中产阶级开始搬入新的郊外开发区居住,但仍每天到市中心工作,购物和娱乐
发展阶段———居住郊区化和工业郊区化
成熟阶段———郊区的自立程度越来越高,由单一的居住功能变成具有各种城市功能的就业中心。

郊区人口是都市区人口的一部分,郊区化的出现导致了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巨型城市带的兴起
23、农村城镇化的模式有: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模式: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适当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应大力发展小城市、小城镇,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镇)构成合理的城市网络群体。

中部地区模式:中部大多数地区主要是发展大中型城市,特别是中等城市,鼓励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发展小城市、小城镇,为中部地区更高一级的农村城市化即发展城镇网络群体打好基础。

西部地区模式:我国西部广大地区现阶段农村城市化的重点是新建和发展若干个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大城市,以带动整个区域城市化的发展。

24、农村现代化的表现:科学技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逐步合理化;农村内部社会分工日益发达;农村人口的内、外部社会流动日趋频繁;农村人口的聚居方式也由分散向集中发展;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发生激变;农村的的生活质量与水平也不断提高;农村社会结构分化与整合的速度不断加快;农村乡村工业企业、小城镇的崛起,城乡物流、信息流、人流的畅通,城乡差别日益缩小逐渐趋向城乡融合。

25、农民就是种田的人吗?为什么?不是,农民是指在农村地缘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联系而组成农村社会各类社会集团、群体及社会组织的农村居民。

从职业上看:长期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从阶级上看:指社会形态中的农民,即农民阶级。

从户籍上看:指户籍制度中规定的农民。

从社会身份上看: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
农民。

26、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必要性:一、减小生产风险的需要:1.自然风险
2、市场风险(产品销售难)、
3、订单风险、
4、技术风险、
5、政策风险、
6、农资价格风险;二、扩大经济收益的需要;增强农户的市场竞争力,形成了整合和强势的作用;增加农民收入,强化了保和增效的作用。

、三、维护自己权益的需要、促进农村发展的需要
27、现阶段我国还存在雇工阶层吗?雇工阶层指受雇于私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农民劳动者。

与农民工不同:农民工受雇于乡镇集体企业或国营企业,直接为集体、为国家劳动;而雇工则直接为私人雇主工作。

雇工的收入一般不会比农民工低,但他们的劳动强度要比一般农民工高,社会地位相对也低,承受的心理压力大。

农民工至少在名义上是和乡镇企业的管理者平等的,有些确也有参加民主管理的机会,而雇工则明确是私人雇主的伙计,经营决策雇工无权过问,收入也与雇主相差悬殊。

28、农村城市化就是农村社会现代化的联系:农村现代化与城市化相辅相成:随着农村现代化的推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逐渐减少,大批农业劳动者转向其他行业,农村“职业非农化”趋势会日益明显,与“职业非农化”相伴而生的便是农村人口城市化。

30、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农民居住集约化、生产方式合作化、生产工具机械化、农民享受公共产品公益化、农民素质知识化、农民流动市场化、农民医疗、教育制度化、农民养老保险普及化、城乡服务一体化
31为什么中国乡村建设既有它的积极意义,又有它的局限性?积极意义:在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问题上改良主义的乡村建设运动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乡村建设积极分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准确的;乡村建设运动积极分子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的结合途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对于今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所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即乡建工作者对于乡村建设的理解和热忱。

局限性:不发动群众;不想持久、深入的工作;忽视了中国当时的现实情况——依靠当时政权力量用和平办法谋求中国根本问题的解决的改良主义是注定失败的。

32、为什么说“读不懂农民,就读不懂中国。

”?
答:中国历史上的治乱兴衰,一旦离开了对当时农民状况的科学考证,就无法破解其中的缘由和奥秘。

当前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如果不能恰当处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会在迷茫中徘徊。

当前的三农问题集中反映在农民收入过低,农民就业问题严重,以及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缓慢。

尽管政府对三农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且采取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但是,传统条件下形成的农村与城市分割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并没有伴随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而相应地做出根本性的变革,而这又极大地限制了当前三农问题的有效切实的解决,也因而导致当前三农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

今后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关键、最艰巨的任务是解决中国弱质的“三农”的步履蹒跚的负重前行问题。

33、现阶段我国对农村社会成员的分层还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吗?为什么?总的来说没有了,中国农村社会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阶级身份分层体系逐步转向经济分层体系转变过程是在农村财产制度、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这一大背景下发生的。

农村财产制度的变革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以及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出现
农村社会成员的职业分化,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下“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拉大了人们的收入差距。

34、逆城市化就是城市乡村化吗?为什么?逆城市化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见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市区出现“空心化”,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

逆城市化一般要经历以下4个阶段:萌芽阶段———首先搬入郊区的都是富有阶层
形成阶段———大量中产阶级开始搬入新的郊外开发区居住,但仍每天到市中心工作,购物和娱乐
发展阶段———居住郊区化和工业郊区化
成熟阶段———郊区的自立程度越来越高,由单一的居住功能变成具有各种城市功能的就业中心。

郊区人口是都市区人口的一部分,郊区化的出现导致了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巨型城市带的兴起
35、现阶段农村贫困的特征:1.农村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但相对贫困有扩大趋势;
2.农村贫困人越来越集中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粮食主产区,解决贫困的难度越来越大;
3.农村特殊群体的贫困发生率高;
4.“三无”农民成为新的贫困群体。

36、农村现代化的含义:(1)农村现代化的定义:即农村居民利用近现代工、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发展农村经济,优化农村社会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最终实现城乡融合的过程。

(2)农村现代化的表现:科学技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逐步合理化;农村内部社会分工日益发达;农村人口的内、外部社会流动日趋频繁;农村人口的聚居方式也由分散向集中发展;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发生激变;农村的的生活质量与水平也不断提高;农村社会结构分化与整合的速度不断加快;农村乡村工业企业、小城镇的崛起,城乡物流、信息流、人流的畅通,城乡差别日益缩小逐渐趋向城乡融合。

37、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贫困文化”是否正确?并分析农村贫困的原因以及对策。

不完全正确,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基本物质、基本服务相对缺乏或绝对缺乏以及缺少发展机会和手段的一种状况。

有经济、政治、地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原因。

社会贫困文化认为贫困是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穷人与其他社会成员在社会文化方面是相互隔离的。

在长期的贫困生活中,穷人形成了一整套特定的文化体系、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体系。

贫困文化论者试图从穷人自身的因素中寻找原因,把贫困归咎于穷人在智力上和文化上的缺陷;将贫困的主要责任推给穷人,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从而完全忽视了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为一些社会强势集团谴责穷人提供了口实。

原因:1、发展的基础条件欠缺;2、观念的错误和落后,造成了对发展的误导和制约;
3、发展体制与机制不健全;
4、农村发展的社会环境整合程度低;
5、不同层次的发展极没有形成;6居民的发展权利未能得到体现。

对策:1、进一步加强农村的基础建设,大力改善区位条件,特别是加强交通网的建设。

2、进一步加强开放,开发,城乡开通,打破地区封锁和垄断,尽早形成城乡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使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加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合理的流动,加强农村的社会分化。

3、加强农村基础社会组织体系的建设,促进农村社区整合。

4、依托各地优势资源,进一步开发拳头产品,组建主导产业,发展小城镇,增“发展极”的扩散效应,带动农村致富。

5、切实控制人口增长,实行优生优育,大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6、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强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振兴农业和农村。

7、继续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居民实施各种优惠政策。

38、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949年以后“中国农民问题”划分为哪两个阶段?其各自的农民问题是哪些?针对“中国农民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第一阶段是1980年代之前的三十年间。

第二阶段则可以划定为1980年代后期至现在。

二、表现:1980年代之前的三十年间:此阶段农民问题主要表现为生存的问题,即如何确保维持基本生存和作为生命本身的延续的“温饱”问题。

在国家的集体农业(人民公社)制度和统购统销制度、户籍制度的框架内,农民被限定在农业和农村内部的狭小天地内,农民的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流动的自由乃至生活的自由受到严重制约,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抑制,导致分配到手的土地产出物无法满足自己基本的温饱之需。

其直接后果是在1970年代后期,8亿多农村人口中有三分之一左右处于绝对贫困状态。

1980年代以后的“农民问题”:第一、受市场供求关系和农业结构内部等问题的制约,农产品价格自90年代中期开始长期徘徊并出现跌落,由此导致农民的总体收入增长缓慢和部分农民收入的下降,而在刚性支出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造成农家经济陷入困境。

与此相应,农村居民在收入和消费方面与城市居民的差距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拉大。

第二,在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制度结构下,国家较少考虑农民的基本权利实现,依然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代价过多地转嫁给农民,农民的发展空间受到来自国家和城市社会的高度挤压。

这主要表现在,就业领域依然实行城市优先的方针,通过设置过多的“门槛”来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从而加大了农民流动的成本,减少了其收益,并使进城农民处于城市社会的边缘;在教育方面将经费投入的责任主要转嫁给农民,造成农民子女不能充分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教育负担,导致部分农民“因教致贫”;在医疗卫生方面未能充分重视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公共经费投入极少,导致许多农民经不住疾病的打击而“因
病致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